导航:首页 > 基金投资 > 为什么投资的波动会比消费大

为什么投资的波动会比消费大

发布时间:2024-12-14 18:28:19

Ⅰ 为什么个人投资的波动被认为是引起经济活动波动的主要原因

经济萧条怕,经济太热也怕。
谁都不喜欢经济萧条,那意味着更多的失业、收入降低。但经济周期的规律很难以人的意志为转移,有波峰就会有波谷,于是政府总是想办法熨平这条曲线。这一代人自工作以后就总能听到宏观调控的字眼,而经济热度依然不减,节能减排压力加大,一些地方环境污染严重,房价股价高悬。中国经济仍然会有几年好光景,可谁能保证过热之后不会萧条。对于这一代人来说,他们必须面对这一切并承担这一切。
没买房子怕,买了房子也怕。

没有房子在都市里漂泊当然心里不安,而且现在的房价一天一个数字,说不定过两年房价又翻了一番。工资增长的速度远远赶不上房价上涨的速度,如果不咬咬牙拿下可能这辈子就没房子住了。但买了房子就安心了吗,做个房奴还算好。怕就怕在当初自不量力买了个难以承担的房子,当经济萧条房价下跌时,连月供都还不上,房子被强行拍卖人被清理出屋,这比买不起房要可怕得多。
没有工作怕,有个工作也怕。
就业形势严峻已经不是什么新闻,这种情况短期内不会缓解甚至有加剧的趋势,没有工作的人即使拥有一套房子也只是一座城市的遗弃者,这是更可怕的事情。但拥有了工作就不怕了吗?职场中人普遍存在本领恐慌,必须不断更新知识和技能才能跟上时代的变化。终身雇佣制与这一代人无缘,产业结构调整、企业经营不善以及自身能力的问题都可能带来失业之忧。人在职场的压力会越来越大。
没有结婚怕,结了婚后也怕。
有家的感觉真好,无依无靠的漂泊在都市会增加不安全感,何况夫妻合力理财的效率更佳。婚姻是座围城,随着经济发展,社会观念的转变,未来将会"出城容易进城难"。其实"城"中的人又何尝不怕,离婚是最大的破财行为,而离婚率偏偏节节攀升。生活节奏越来越快、外界的诱惑越来越多,对结婚的恐惧以及婚后的不安全感日益加剧。
不要孩子怕,有了孩子也怕。
老龄化社会即将来临,这一代人如何养老恐怕会成为世界性难题。丁克家庭活得潇洒但也担忧老来孤独。有了孩子又怎样?指望养儿防老已不现实,而且随着社会竞争越来越激烈,孩子已经成为家庭主要的"成本中心"。对孩子的培养教育需要一笔不菲的费用,而投入产出比并不乐观。孩子能给一个家庭带来欢乐,也带来压力。
这一代人怎么什么都怕!但反过来想,"怕"未必是坏事,风险和机遇总是相伴。萧条期给了你崛起的空间、下跌时为你赢来了入场的时机,工作的压力可以将你锻造得更专业化和职业化,社会安全感的缺乏或许让你更珍惜家庭。毕竟,这一代人可以有更多的选择也面临更多的机会,互联网为他们营造了更加公平和开放的环境,只要有能力便可尽情拥抱这个沸腾的年代,这一代人有充分的"爱"的理由。
那么,75-85年生人在未来30年里究竟会面对什么呢?他们的"怕"与"爱"如何转变成赢到最后的动力?下一部分内容,或许能帮助你解答这些问题--赢30年!可能吗?谁知道30年内会发生什么?没错,白驹过隙、世事无常,30年时间里确实变化太多了--
30年前,有谁能预知到一场令世界震撼的伟大经济变革正在酝酿,其所带来的物质财富、思想文化上的巨变会令30年前的人瞠目结舌。
于是,曾经一些吃着"大锅饭"、享受各种福利的令人羡慕的国企员工下岗了;曾经一些为完成组织任务,"被迫"买入股票的人成了资本市场上的第一批暴发户;曾经一些"二道贩子"、被认为不务正业的人如今成了企业家……
变化意味着机会,如果很早就预知到了市场经济的大发展,可能就乐于迎接市场的挑战,而不是凡事依赖政府;如果很早就预知到了资本市场的繁荣,可能就积极打理自己的资产,而不是今朝有酒今朝醉。我们在感慨命运弄人的时候,是否认真思考过未来会是什么样的?该对自己的人生进行怎样的规划?
对于1975-85年出生的人,他们很快就将担当起中国经济发展的重任,未来的30年也是他们一生中的黄金三十年。这一代人在改革的大潮中长大,也承担着改革带来的成本和阵痛。他们从小被打上了市场经济的烙印,而在成为推动市场经济发展的主力的时候却常感到迷失与彷徨。而无庸置疑的是,这一代人赢得未来的30年,中国也将赢得世界30年。

《钱经》希望能对未来30年中国经济社会运行中可能出现的一些情况进行预测,也会对75-85年生人做一下人生规划。也许你会觉得这种规划没有意义,毕竟人生充满了太多的变数,但你当前需要做出的选择,比如买房、职业发展、是否创业等,可能就会极大影响到你未来的30年。也许你对这种预测的可靠性产生怀疑,毕竟30年间会有太多的事情发生。我们不否认这一点,我们可能不会给你一个确切的结果,但会告诉你一种正确面对未来的态度和方法。
理财是一种规划,而人生是需要规划的。
成长的记忆与他们的特质
今年夏季,有两部热映的电影与75-85年生人的儿时记忆有关,一部是《变形金刚》、一部是《多啦A梦与他的恐龙》。当青年男女带着伴侣甚或是子女涌入电影院的时候,他们更多的是冲着曾经抱着入梦的变形金刚玩具和憨态可掬又总能变出新鲜玩意的机器猫来的。与其说他们是来看电影,不如说是在寻找一种回忆。
这种怀旧的情绪同样弥漫在网络上。有时,这代人回忆童年的贴子竟然有上千个跟贴,跟贴者继续贴出他们的记忆--除了变形金刚和机器猫外,还有童话大王、玻璃球、魂斗罗、街霸2、猫和老鼠、圣斗士星矢、十六岁花季、酸梅粉小勺、大大泡泡糖、三鲜伊面、钙奶饼干、小虎队……
这个回忆的单子还可以列得很长。一群依然年轻的人现在就对儿时的记忆如此感动,这确有点令人费解。不过,想想这一代人共同的成长历程就不难理解了--
他们出生在一个相对匮乏的时代,但物质产品随着经济改革逐渐丰富起来,对外开放也给他们的精神世界带来持续不断的冲击;他们出生在一个相对禁锢的时代,男看金庸女看琼瑶的热情还通常隐藏在地下状态,而思想的牢笼一旦打开就会放飞得更高更远;他们出生在一个相对单调的时代,伴着他们出现并成长的电视媒介最开始输出的几乎是单一的内容,当遥控器的按钮越来越多互联网蓬勃兴起后他们才有了更多的选择。也许,正因为曾经的匮乏、禁锢与单调,儿时的记忆才令这一代人倍加的珍惜与感动。
这一代人是完全伴着改革开放出生成长起来的,对金钱和市场有着特殊的感情:他们在儿时的懵懂中渴望拥有金钱,也知道了金钱的魔力,但那时仍身处一个对商业社会深深戒备的环境中。随着他们逐渐长大,商品经济在发展、思想观念在转变,他们也开始学着独立思考和自主创造。而当他们成为追逐金钱创造财富的主力时,却渐渐对无处不在的商业行为感到厌倦。在身上的压力越来越大时,他们又怀念起物质相对匮乏时期的那种单纯的美好。
下面,是一位80后网友的一段话,也可以看作是这一代人发出的宣言:
我,82年的,理想主义者。
80年代的独生子女,无兄弟姐妹,成长的岁月物资不缺,但也不充足。
小时候侠义和英雄主义的传媒熏陶造就我们的爱心、同情心和正义感,也让我们看不惯现实世界中遇到的虚伪、造作、阿谀奉承等可鄙的事物。
虽然一直在党的宣教中长大,80年代的人不相信未体验过的东西,这也让我们懂得了怀疑和不盲从,在越来越前进的大环境中,向往公平和自由。
相比年长一代的人,文革没有伤害和扭曲我们幼小的心灵。相比90年代的人,没有物质充裕和物欲横流的儿时,我们珍存着小幸福,那是单纯浪漫的童年。
我们是善良的一代,是如今不得不为生活奔波的一代。属于我们的时代终要到来,很快也会到来了。到那时,潜规则会减少,不道德的人会没有市场。
读完这篇充满锐气的宣言,或许可以感受到这一代人身上的某些特质,这是与经济改革开放相吻合的一种特质:他们很现实,但也有那么点理想主义;他们渴望财富,但也并非完全金钱至上;他们不迷信权威,但对专业高手也会产生些许崇拜;他们没有坚定的信仰,但并不缺少价值认同;他们受到西方思潮的熏陶,但也发现其中不乏糟粕;他们即将承担起大任,但对未来的变化还带着惶恐和不安。
75-85年生人即将进入人生的黄金时期,也将成为推动中国经济发展的主导力量。他们身处一个怎样的环境?将面对怎样的未来?他们身上的特质会将中国的经济带向何方?反过来又会对自身带来怎样的冲击?这一代人要想赢得未来30年,必须面对和解答这些问题。
为此,我们需要先发掘这一代人的怕与爱--
这一代人的怕与爱
当我们读小学的时候,读大学不要钱;
当我们读大学的时候,读小学不要钱;
我们还没能工作的时候,工作也是分配的;
我们可以工作的时候,撞得头破血流才勉强找份饿不死人的工作做;
当我们不能挣钱的时候,房子是分配的;
当我们能挣钱的时候,却发现房子已经买不起了;
当我们没有进入股市的时候,傻瓜都在赚钱;
当我们兴冲冲地闯进去的时候,才发现自己成了傻瓜;
这是70年代末80年代初生人自嘲的一段话,引起了广泛的共鸣。对于1975-85年这个时间段(范围可以更窄一点)出生的人来说,确实处在一个尴尬的境地。他们赶上了住房商品化改革、教育产业化改革,经历了大学扩招还有这波风诡云异的牛市。他们承受了改革的成本,还没有来得及享受改革的收益,就已经被推到了市场大潮的前沿,面对未来几十年可能出现的种种风险和巨变,他们心中会隐隐不安--
未来30年大预测

完整的预测出未来30年会发生什么,这几乎不可能。就象30年前谁能预测到中国经济会发生如此巨大的变化,15年前谁能预测到互联网会这么深切的影响到我们的生活。但经济社会发展也有规律可循,历史往往重复。我们不能描绘出未来30年清晰的图景,可这不妨碍在某些问题上提前作出预判--比如中国经济何时会迎来一次萧条,股市由牛转熊都有哪些前兆。这也不影响我们发挥想象力来展望下一次技术革命以及人们生活消费形态的变化。不要把这种预测当作一场游戏,成功的人往往是有远见的人,看清"势"运用好"术",这一代人才能赢得未来30年。
一、经济萧条离这一代人有多远
预言与建议:中国经济会在未来不远时步入一个相对萧条期。因此现阶段你应尽可能的减少负债,比如房贷最好提前还款。要密切关注经济指标和周围人消费意愿的变化,特别是后者更为直观。一旦出现明显的萧条迹象,适当抛售手中的各种资产,如房产、部分股票、基金等。再尽可能的判断萧条的底部,及时购入各种资产。
对于75-85年间出生的人来说,在未来长达二三十年的职业生涯或背负房贷期间,会不会经历一次经济萧条?答案几乎可以说是肯定的。经济周期波动是一种常态,任何地区都避免不了。现在我们关心的是萧条什么时间会来,程度能有多深。
当然,对经济走势做出准确的预测太难了,连顶尖的经济学家都作不到。但你至少需要对某些迹象有所警觉,就如看到天气阴了下来想着带把伞一样。接下来我们会给出一些近两年呈现出的经济萧条的迹象,至于会不会演变成真的萧条则需要你的判断了。对于75-85年生人来说,对经济运行周期的把握非常重要,这样才可以尽早制定应对策略。
迹象一:投资周期进入尾声,而此前投资需求所带动的经济高增长中酝酿着生产过剩危险。
中国经济主要是由投资拉动的,所以必须先分析投资的变化。数据显示去年前4个月城镇投资增长率为29.6%,今年前4个月已经下降到25.5%。今年一季度新上项目投资为负增长13.5%。这显露出拉动中国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力--投资,正在放慢脚步,并开始从推动总需求增长转向推动总供给增长,从而酝酿出生产过剩危机。
观察投资应主要关注机械设备制造业的变化,本轮投资周期到目前已基本结束了土建阶段,而进入到设备安装阶段。在设备安装、调
试和试生产阶段结束后,投资项目就建成了,就会进入到投资从需求转向供给的质变点,如果消费与出口不能接替投资需求的地位,生产过剩危机就不可避免。有许多统计数据可以支持投资周期进入到设备安装阶段,而外需的萎缩可能加速产能的过剩。
迹象二:房产市场过多的透支了未来的消费能力,股市带来的财富效应正在减弱,通货膨胀实际上降低了工资的购买力。
在美国这样的成熟经济体中,消费支出是判断经济周期最主要的指标。中国的情况虽然不同,但绝不能忽视消费的变化。今年以来消费增长延续了去年以来的加快趋势,但我们注意到消费构成中房产占了相当大的比重。房价越来越高、土地供应越来越紧必然令房产消费转冷,而长期房价高企对其他消费领域的挤压效应会逐渐显露出来。
应该说近两年消费增长率的提升与股市繁荣基本是同步出现的,股市飙升所创造的"财富效应"拉动了消费增速的提高。但相信只要入市的人都会承认,今后在股市中赚钱不会像以前那么轻松了,股市结束单边上扬会对消费产生紧缩效应。
近期在消费领域更重要的一个变化是通货膨胀物价上涨,从长期来看通货膨胀的压力没有缓解的迹象。通货膨胀会降低工资的购买力,也就是减少实际平均单位时间收入,而后者是影响消费支出最有效的唯一领先指标。这轮通货膨胀会打击中低收入者的消费预期,从而进一步紧缩消费。
食品安全问题不局限于食品安全本身,已经上升到经济、政治的高度,这是外面世界对中国制造投出的不信任票。一些国家中的某些势力的险恶用心已昭然若揭,但不能否认其对中国出口造成的影响。
美国次级贷危机造成的影响超出了最初人们的预料,可见美国经济体开始品尝前几年流动性过度膨胀带来的恶果。如果接下来美国还会发生信用卡危机,那么全球流动性趋紧可能成为一种趋势。次级贷危机对中国经济会造成何种影响现在还很难判断,但美国经济的衰退以及导致的消费萎缩对中国经济决不是一个好兆头。
看到这么多不祥的迹象你是不是都有些紧张了,其实大可不必过分担心,要相信中国政府对经济的调控能力。而且对于75-85年生人来说,只要你没有过多的负债,就会很轻松的度过萧条期,还可能抓住机会将你的事业和投资生涯推向另一个新的高峰,你要做的是在萧条前减少负债和投资,而在反弹来临前加大投资、布局各种资产。特别是对于"负翁"一族,现在应抓紧时间减轻负债。
经济周期波动对于个体来说太宏观太难把握了,那么我们来说一说具体点的东西,比如股市。这波牛市行情什么时候会结束,会不会出现崩盘,这也是匆匆进入股市的这一代人非常关心的。

现在物价飞涨人们的平时开销也越来越大了,虽然国家一步步提高利率来缓解通货膨胀,但只能在一点程度上缓解而不能最终解决这个问题,于是理财也开始变成一个时髦的名词了。现在我们首先考虑的不是赚更多的钱,而是如何打理好自己已经拥有的财富不因为通过膨胀而被这样个经济社会给吞噬了,守住自己拥有的一切。但面对市场上众多的投资理财方式,你将如何选择适合自己的投资理财方式:
首先我们说说基金,对于一般的工薪家庭,投资基金是最好的选择,基金风险是大众共享,风险很低,但收益也是很低的,需要长时间的投入收益才可以得到很好的保证,而且风险也不是绝对的低,一场次级贷款危机一下导致世界几大有名的基金机构一夜倒闭,上百亿的资金一夜之间血本无归,还有更多不知名的基金也相继倒闭。再说国内的湖南的“凤凰桥”的倒塌,投入此项目的基金同样血本无归,投资基金再不是只赚不赔的买卖了。而且再好的牛市,大多基金现在基本上是只涨点不赚钱。
再说最热闹的股票市场,对于一个刚刚步入股票市场的投资者,面对众多的股票品种和名称,更是无从下手;而一个在股票市场打拼多年的老股民来说,股票市场的“肥红瘦绿”应该是深有体会,其中的苦多甜少就不用多说了;再者现在股票投资的收费也是越来越高,不光各大投资证券加收费用,国家也加收印花税,风险也进一步加大。并且交易单一股票只能买涨,跌停的时候就会出现卖不出,这种流动性差的状况减少了很多投资机会,并造成损失。
房地产,这是一个赚大钱的市场,但大家都知道一般人都玩不起,门槛太高,而且其中的手续太多比较烦琐,投资时间也比较长,一些因为人文的不良因素也很多。
期货,技术要求高,投入也比较大,品种繁多需要花很多时间去研究选择了解,虽然可以双向交易但是,涨停或跌停的时候会出现买不到或卖不出,流动性很差,减少很多投资良机,并会造成很大损失。

投资国际现货黄金可行性分析
2008 年可能将是黄金价格的重要一年,因为这一年将创下每盎司900到1000 美元新高。这是在这里举行的LBMA贵金属会议2007上达成的专家共识。
鼓励黄金投资的因素是美元的减弱,还有更高的油价格,全球金融安全问题,对地缘政治和通货膨胀的担心,这是会议上这些专家的看法。
如今推动黄金价格上涨的因素将在明年继续保持,因为没有迅速解决这些问题的办法,瑞士信贷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的商品主管Kamal Naqvi先生说。
不过在年底前,在普遍预期的金价上涨出现之前,金价可能会进一步调整,因为年底前获利盘要兑现。
在目前波动幅度不超过20%的情况下,市场可能下跌到750美元/盎司,而在明年第一季度创出新高。伦敦的Dresdner Kleinwort公司的David Holmes董事说:“我认为明年商品价格包括油价不会下跌。”
在2-4 周的短期内,可能有个调整,随后在12月价格能上升到850 美元/ 盎司,然后在2008年涨到1000美元,GFMS公司的执行主席Philip Klapwijk先生说。(2007年11月21日 中国黄金报)

◎如果有钱 不妨投资
世界黄金协会最新统计数据表明:目前,我国人均黄金年购买量约0.2克,远低于亚洲其他国家和地区人均10克的水平,其中投资所占比例更小。“如果有钱,不妨做一点黄金方面的投资。”世界黄金协会远东区董事总经理郑良豪建议。
但业内人士提醒投资者:投资黄金忌跟风,尤其不宜作为家庭理财的主要投资产品。个人与家庭进行黄金投资必须量力而行,要根据自己的风险承受能力以及资金量决定黄金资产的配置比例。

◎投资比例 不宜过高
建设银行河南省分行理财师臧晓蕾表示,投资黄金还要关注影响黄金价格的多方相关因素,控制投资比例,以规避风险。
由于黄金价格以美元定价,美元跌,黄金涨,美元涨,黄金跌,因此,美元走势成为判断黄金走势的风向标。除了影响黄金价格的多种基础因素外,投机性需求也是影响黄金价格的重要冲击因素,投机者往往利用黄金市场上的金价波动,人为地制造黄金需求假象,投资者也需仔细辨别。
对于黄金投资者而言,要规避风险就要控制投资比例。作为多样化投资组合中的一部分,黄金所占的比例不宜过高,占投资资金的10%比较适宜。

◎选对品种 适度投资
有人误以为买金饰品就是投资黄金。业内人士吴全伟表示,从投资角度看,金饰品主要体现为观赏价值,不宜作为投资。因为消费者买进的金饰品,价格往往会在黄金原料价格基础上溢价20%~30%,且其收益风险比也较差,所以选择适合自己的黄金投资品种很重要!

Ⅱ 投资与消费增长的关系怎样才是合理的

投资率和消费率的演变规律及其与经济增长的关系

一、经济增长过程中投资率和消费率的一般演变规律
在各国经济工业化进程中,经济结构的共同演变规律之一是投资率不断提高、消费率相对下降,但在工业化进程结束之后,投资率和消费率将趋于稳定。投资率和消费率的这一演变特征是由工业化过程中消费结构和产业结构的提升引致的。在工业化过程中,随着收入水平的提高,消费结构不断提升,第二产业增加值在GDP中所占比重不断提升,而第二产业需要更多的中间投入,从而导致投资率不断上升、消费率不断下降。在经济发展到发达阶段时,居民消费结构将由工业消费品为主转变为以第三产业提供的住房、教育、旅游等服务类产品为主,第三产业的发展相对较快,而第三产业的生产过程相对简单,短期内投资率可能因此而出现下降,并相应地导致消费率上升;但第三产业的发展是以第二产业为依托的,为满足消费结构进一步提升的消费需求,需要第二产业与第三产业同步发展,因此,在发达阶段投资率和消费率将维持在相对稳定的状态。下面我们以索罗的新古典经济增长理论为基础,对投资率和消费率的这一演变规律作出进一步的剖析。
我们知道,影响经济增长的因素可概括为五个方面:资源秉赋、产业资本、人力资本、技术进步和有效需求。其中前四方面因素决定经济的潜在产出水平,而实际产出水平是由潜在产出水平和有效需求共同决定的。②在资源秉赋、人力资本和技术进步一定的情况下,实际产出水平取决于产业资本和有效需求两个因素。我们假定投资可以即期转化为产业资本、不存在进出口,则经济增长将取决于产业资本和最终消费需求两个因素。在此基础上构造实际产出函数:

Yt=F(Kt,Ct)
St:Ct+It=Yt-1,It=Kt-kt-1
其中Y为实际产出,K为产业资本规模,C为最终消费,I为投资。
假定实际产出函数是一次齐次函数,且产业资本与最终消费之间可以相互替代,则实际产出函数可转化为:
y=Y/K=f(k)
其中k=C/K为最终消费与产业资本的比率,y为实际产出与产业资本比率。
假定实际产出函数具有以下四个性质:(1)f’(k)>0,表示最终消费的边际产出为正。(2)f’’(k)<0,表示最终消费的边际产出递减。(3)f’(0)=∞,表示最终消费很小时,最终消费的边际产出无限大。(4)f’(∞)=0,表示最终消费无限大时,最终消费的边际产出为0。可以证明,在经济增长、产业资本和最终消费之间存在如下关系:
Y’/Y-K’/K=U(C’/C-K’/K)(1)
k’=bf(k)-nk (2)
其中U=kf’(k)/f(k)是产业资本的产出弹性,b=C’/Y,n=K’/K,b为边际消费倾向、n为产业资本增长率。
从上述分析我们得出的重要结论是:等式(1)表明当产业资本与最终消费同速增长时,实际产出将按最终消费或产业资本的增速同速增长。等式(2)表明,存在一个特定的产业资本与最终消费的比率k*(以下简称稳定增长比率),使经济增长处于稳定增长状态。
根据实际产出函数的约束条件,我们可以得出如下推论:在稳定增长状态下,不仅最终消费与产业资本的比率不变,投资率和消费率也是稳定的,且消费与投资的比率是不变的。因为最终消费〔Ct=(Yt-1+Kt-1)×K*/(1+k*)]和投资[It=(Yt-1-k*×Kt-1)/(1+k*)]取决于前期产业资本存量Kt-1和前期实际产出Yt-1以及在稳定增长状态下最终消费与产业资本的不变比率k*,且Ct/It=k*×(n+1)/n。
稳定增长状态下的稳定增长比率是最终消费与产业资本比率的极大值,即k’=0时的k值(k*)。因此,稳定增长状态下的实际产出是最优产出,稳定经济增长速度是实际产出的最优增长速度。过度消费或过度投资均会损害经济增长。
随着人均收入水平的提高,消费结构及由此决定的产业结构会不断提升,边际消费倾向也会改变,原来经济稳定均衡增长的前提条件被打破,经济将进入新的稳定均衡增长状态。在这一动态均衡增长过程中,使不同时期经济能够达到最优增长状态的最终消费与产业资本的稳定增长比率,将随着经济结构或工业化程度的提升而不断下降。
为了简化分析,我们将整个经济区分为部门1和部门2两个部门,其中部门1生产一般消费品,部门2生产高级消费品,部门2的生产过程比部门1更加迂回。假定每个部门均有其内在稳定均衡增长机制,即分别存在部门1和部门2的稳定增长比率K1*和k2*,且K1*<k2*,实际产出函数转变为:
Yt=F(Kt,Ct)
St:Ct+It=Yt-1,Ct=***
收入水平提高后,追求效用最大化的理性消费者总是偏好消费更多的高级消费品,因为一般消费品消费量的逐步扩大会使其对消费者的边际效用递减,消费者对消费品1的消费需求逐渐趋于饱和。由于K1*<K2*,部门2的消费与投资比例低于部门1,或部门2的投资率b2(部门2的投资与投资与消费之和的比例)高于部门1的投资率b1(部门1的投资与投资与消费之和的比例),部门2的投资-收入乘数(单位投资引致的收入增加量)1/(1-b2)大于部门1的投资-收入乘数1/(1-b1)。因此,在均衡增长状态下,当消费者将收入更多地用于高级消费品的消费,或等量资源从部门1转移到部门2时,将引致整个消费量相对减少、投资量相对增加,整个社会的消费率下降、投资率上升,消费增长率下降而投资增长率提高,且实际产出会加速增长,即消费结构的提升将引致产业结构的提升和整个经济的加速增长。但如果经济结构的提升发生在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之间,由于第三产业的生产过程比第二产业相对简单,K2*

投资率和消费率的演变规律及其与经济增长的关系 来自: 免费论文网www.shu1000.com
将实际产出函数的约束条件扩展到开放条件下的经济增长,稳定增长比率使转化为由私人消费、政府消费和净出口所构成的最终需求与产业资本的比率:③(1)在既定收入水平下,经济增长要达到最优增长状态,要求最终需求与产业资本的比率达到稳定增长比率。如果私人消费不足,由此形成的需求缺口应由政府消费或增加净出口弥补,而非扩大投资。因为增加投资会导致最终需求与产业资本比率偏离稳定增长比率,并使有效产出增长率下降。反之,投资过度形成的过剩生产能力,只能通过增加私人消费、政府消费或扩大净出口缓解。(2)在工业化时期,随着收入水平的不断提高,最终需求与产业资本的稳定增长比率将不断下降,投资率将逐步提高。(3)资本净流入增加使实际产出函数的预算约束线向外扩张,并促进经济增长。在稳定增长比率不变或产业结构不变的情况下,要保持资本净流入增加后的经济增长达到最优增长状态,需要增加净出口,或减少国内投资,增加国内消费。
二、投资率和消费率演变规律的实证分析
发展中国家工业化进程中投资率和消费率的演变特征,是投资率和消费率一般演变规律的典型。各国经济发展的经验表明,在工业化进程中,随着收入水平的不断提高和产业结构的提升,投资率不断提高,消费率不断下降;在工业化结束或经济进入发达阶段之后,投资率和消费率将趋于相对稳定状态。根据世界银行钱纳里和赛尔奎因等经济学家对多个发展中国家工业化进程的研究结果,④在工业化初期(人均GDP收入140美元),投资率、私人消费率以及由私人消费、政府消费加净出口构成的最终需求占GDP的比率(最终需求率)的平均水平,分别为15%、73%和71%;到工业化中期(人均GDP达到560美元),投资率提高到20%,私人消费率下降到66%,最终需求率下降到65%;在工业化末期或经济发展达到初步发达阶段时(人均GDP达到2100美元),投资率上升到23%,私人消费率下降到60%,最终需求率⑤下降到59%。
论文投资率和消费率的演变规律及其与经济增长的关系来自

比较分析1960-2000年间不同收入水平国家或地区GDP需求结构和产业结构的变化特点,我们同样能够发现,产业结构的提升、特别是工业增加值占GDP比重(工业化程度)的提高,会引致投资率上升、消费率或最终需求率下降。反之,如果工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大幅度下降、服务业增加值占GDP比重大幅度提高,即产业结构的变化仅发生在工业和服务业之间,投资率使下降,消费率或最终需求率上升。投资率和消费率的这一演变规律在低收入和中等收入国家或地区表现十分明显,但高收入国家投资率和消费率的演变也基本符合这一规律。
1.低收入国家投资率和消费率的演变特点。在1960-2000年期间,低收入国家的产业结构总体上呈不断提升状态,工业和服务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从1960年的52%增加到2000年的77%。在产业结构的这一变化过程中,只要产业结构的提升发生在第一产业与工业或服务业之间,投资率便提高、消费率或最终需求率便下降,且工业增加值占GDP比重的提升对投资率提高的拉动作用更大。如果产业结构的变化发生在工业和服务业之间,即工业增加值占GDP比重下降、服务业增加值占GDP比重提高,投资率便下降,而消费率或最终需求率上升。
(1)从1960-1990年,低收入国家工业和服务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均大幅度提高,分别从1960年的25%和27%提高到1990年的36%和35%;投资率从1960年的19%提高到1990年的31%;私人消费率和最终需求率分别从1960年的78%和81%下降到1990年的61%和69%。但投资率的大幅度提高、私人消费或最终需求率的大幅度下降,是发生在1980-1990年工业化程度大幅度提高期间。
(2)1990-1997年间;低收入国家产业结构的变化主要发生在工业和服务业之间,工业增加值占GDP比重不断下降,服务业增加值占GDP比重相对上升。与产业结构的这一变化相对应,投资率从1990年的31%下降到1997年的22%,私人消费率和最终需求率从1990年的61%和69%上升到1997年的71%和78%。
(3)2000年低收入国家工业增加值占GDP比重从1997年的27%提高到33%,投资率也从1997年的22%提高到23%,最终需求率下降到77%。私人消费率下降幅度较大,从1997年的71%降为2000年的62%,但这一下降主要是由政府消费率大幅度提高引致的。
2.中等收入国家和地区投资率和消费率的演变特点。与低收入国家投资率和消费率的变化特征类似,1960-2000年间,只要产业结构的提升是发生在第一产业和工业或服务业之间,中等收入国家的投资率就不断提高,而消费率或最终需求率随之下降。如果产业结构的变化发生在工业和服务业之间,投资率就下降,而消费率和最终需求率则上升。

投资率和消费率的演变规律及其与经济增长的关系 来自: 免费论文网www.shu1000.com
中等收入国家或地区在1960-1980年期间产业结构大幅度提升,工业和服务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从1960年的76%提高到1980年的85%。但产业结构的提升主要发生在第一产业和工业之间,工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从1960年的30%大幅度提高到1980年的45%,服务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从1960年的46%下降到1980年的40%。与工业化程度的大幅度提升相对应,中等收入国家的投资率从1960年的20%提高到1980年的27%,私人消费率和最终需求率分别从1960年的70%和80%下降到1980年的58%和73%。
1980-1990年期间,中等收入国家产业结构的提升主要发生在工业和服务业之间,1990年工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下降到37%,服务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提高到50%。产业结构的这一变化导致投资率下降、消费率上升,1990年投资率下降到23%,私人消费率和最终需求率分别上升到62%和77%。1990年以后,产业结构的变化主要发生在第一产业和服务业之间,服务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从1990年的50%提高到54%,工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相对稳定,从1990年的37%下降为2000年的36%。与产业结构的这一变化特征相对应,投资率和最终需求率仅有小幅变动,投资率从1990年的23%提高到2000年的25%,最终需求率从1990年的77%下降为2000年的75%,私人消费率保持在62%的水平。

3.高收入国家投资率和消费率的演变特点。1960-2000年期间,高收入国家产业工业和服务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变化很小,基本保持在94%到97%之间,私人消费率也稳定61%到63%之间。但发生在工业和服务业之间的产业结构变化依然十分明显,投资率和最终需求率因此也出现了较大幅度的变化:
(1)从1960年到1965年,高收入国家工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从40%提高到43%,服务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本变,投资率从1960年的21%提高到1965年的23%,私人消费率和最终需求率分别从1960年的63%和79%下降到1965年的61%和77%。
(2)1965-1980年期间,工业增加值占GDP比重出现大幅度下降,服务业增加值占GDP比重大幅度上升,私人消费率没有发生改变,投资率仅提高1个百分点,最终需求率仅下降1个百分点。
(3)1980-2000年期间,虽然服务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提高了2个百分点,但工业增加值占GDP比重下降了5个百分点,工业和服务业增加值占GDP比重下降3个百分点,由此引致投资率下降2个百分点、私人消费率和最终需求率分别提高1个百分点和2个百分点。总之,即使在高收入国家,工业增加值占GDP比重的大幅度提高或下降,也会引致投资率的相应提高或下降。
需要特别注意的是,投资率、消费率和最终需求率的这一演变规律⑦所反映的仅是各国经济发展的共同趋势,因各国的经济结构、经济制度和发展环境存在很大差别,即使发展水平相同的国家,投资率、私人消费率和最终需求率也存在巨大差别,即不存在同一发展阶段所有国家均相同的特定比率。
三、我国投资率与消费率的演变特点
及其对经济增长产生的影响
我国投资率与消费率的变化同样符合工业化时期一般国家投资率和消费率的演变规律,即随着工业化程度的不断提高,投资率不断上升,消费率和最终需求率不断下降。但1978年改革开放之后投资率和消费率的波动幅度明显小于改革开放之前的波动幅度,且随着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和产业结构的优化调整,投资率和消费率的波动幅度不断缩小,并日益接近其自身演变趋势。同时,在投资率和消费率与其自身发展趋势偏离较小的时期,经济增长速度较高。
比较分析1952-2001年期间投资率、消费率和产业结构与经济增长的变化情况,我们可以发现:投资率和消费率偏离发展趋势值较小的时期,经济增长速度较高;改革开放前过度投资导致了经济的过度工业化,但经济并未出现加速增长;改革开放之后,产业结构进行了优化调整,经济增长速度也明显提高;且在1990年以后工业化的提升过程中,经济也出现了加速增长现象。具体如下:
在投资率和消费率与其发展趋势偏离幅度较小的“一五”时期,工业化程度(工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有较大幅度提高,从1952年的17.6%提高到1957年的25.4%,经济增长也保持了较高增速,年均GDP增速达到9.2%,是1980年以前经济增速最高的时期。
“二五”期间片面追求工业化,导致投资率大幅度提高,虽然工业化程度大幅度提高,期间工业增加值占GDP比重最高曾达到37.4%、平均高达33.2%,但经济结构的严重失调导致经济出现负增长,GDP年均增速为-2%。

投资率和消费率的演变规律及其与经济增长的关系 来自: 免费论文网www.shu1000.com
1963-1970年的“三年调整”和“三五”期间,政府下调了投资率、提高了消费率,工业化程度比“二五”期间有所下降,但经济结构的优化调整使经济恢复较快增长,GDP增速分别达到15.1%和6.9%。
1971-1980年的“四五”和“五五”期间,片面追求工业化的思潮再次出现,工业化程度由“三五”时期的32.6%迅速提高到“五五”时期的43.2%,投资率也从“三五”时期的27.9%大幅度提高“五五”时期的35.2%,但经济增长速度并未随工业化程度和投资率的提高而加速,“四五”和“五五”期间GDP的年均增速只有5.9%和6.5%。
1980-1985年的“六五”期间,农村经济体制改革的成功和轻重工业比例的调整使产业结构得到优化调整,投资率下降、最终消费率和最终需求率提高,虽然第一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提高、工业化程度下降,但经济增长速度大幅度提高,GDP年均增速达到10.7%。
1985-1990年期间,产业发展的重点是交通运输和邮电通信等服务业,第三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大幅度提升,但工业化程度下降幅度过大1990年的工业化程度(37%)比其趋势值(41%)低4个百分点,且投资率过高引发了1987年的经济过热现象,导致经济增长速度下降,GDP年均增速只有7.9%。

在经过1978-1984年农业恢复发展和1985-1990年第三产业的恢复发展等产业结构优化调整之后,1991年以后我国再次进入工业化快速提升阶段,工业化程度从*1990年的37%提高到1995年的42.8%,投资率大幅度提升,经济出现加速增长态势,1991-1995年期间GDP年均增长12%。但1991-1995年期间投资率提升幅度过大,导致经济再次出现过热现象和严重的通货膨胀。
作为对前期过度投资的调整,1996年以后投资率不断下降、最终消费率和最终需求率不断上升,工业化程度从1995年的42.8%提高到2000年的43.7%,但经济增长出现较大幅度下滑,1996-2000年期间GDP年均增速只有8.3%。
总之,改革开放之前投资率和消费率的大幅度波动主要是片面追求工业化的结果,由此引致的过度重工业化现象,并没有带动经济加速增长。改革开放之后,经济结构趋于协调、优化,投资率与消费率的变化更加接近经济自身的发展要求,经济增长速度也大幅度提高。1980-2001年期间GDP年均增长9.5%,远高于1952-1980年期间的6.23%的增长速度。由此得到的重要结论是:经济结构的协调发展是实现经济最优增长的必要条件。
随着收入水平和工业化程度的不断提高,我国经济已达到工业化中期水平,与发展中国家工业化的一般发展规律一样,我国投资率的上升趋势或消费率的下降趋势已逐渐减弱。今后我国投资率、最终消费率和最终需求率以及工业化程度将保持相对稳定的发展态势,这与发展中国家工业化后期经济结构的一般演变规律是一致的。预计到2020年,当我国工业化程度达到45%4以及人均GDP达到3000-4000美元的中等收入水平之后,我国的工业化进程将基本结束。
四、结论与政策建议
鉴于我国经济发展正由工业化中期向工业化后期过渡,工业化程度和投资率的提升空间有限,依靠投资规模扩张、提高投资率和刺激投资相对快速增长的措施,促进经济快速增长的政策选择空间已日益缩小;而优化投资结构、促进消费结构和贸易结构升级、刺激消费和出口增长,应成为今后宏观调控政策的重点目标:
2001年投资率恢复上升并达到其趋势值,且2002年投资快速增长,说明自1996年以来对前期过度投资的调整期已基本结束,投资率将进入新的提升期。从保证经济长期持续快速增长的角度看,需要抑制投资率的过度提升,防范再次出现过度投资现象对长期经济增长产生的不良影响。
投资政策的重点应从促进投资规模扩张转化为优化投资结构,以促进工业内部的产业结构升级和第三产业的相对快速发展,从而推动经济持续快速增长。产业结构的升级取决于消费结构和贸易结构的提升,因此,要促进产业结构升级,既需要优化投资结构,更需要改善消费环境和贸易环境,促进消费和出口增长、提升消费结构和贸易结构。
由居民消费、政府消费和净出口构成的最终需求是经济增长的需求基础。促进最终需求、特别是居民消费增长,应成为今后宏观调控政策的主要选择。
注:
①投资率是指资本形成占GDP的比例,消费率是指最终消费占GDP的比例。
②美国经济学家霍尔和泰勒的价格调整理论认为,短期产出水平取决于总需求,长期产出水平取决于潜在产出。
③开放条件下的实际产出函数为:Yt=F(Kt,(Ct+Et)),约束 条件为:Ct+It+If=Yt-1+If,It+If=Kt-Kt-1,其中Et、If分别为净出口和资本净流入。

投资率和消费率的演变规律及其与经济增长的关系 来自: 免费论文网www.shu1000.com
④钱纳里、鲁宾逊、赛尔奎因著:《工业化和经济增长的比较研究》,上海三联书店1995年版。
⑤最终需求率是最终消费和净出口占GDP的比率。
⑥2020年我国工业化程度(工业增加值占GDP比重)达到45.5%时,第二产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将达到51%。而在市场经济国家中,只有英国以及马来西亚、阿根廷、智利等少数新兴工业化国家在个别时期第二产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超过45%、达到47-49%的水平。
⑦相关数据参见世界银行《世界发展报告》。
⑧1978年以前最终消费根据1991年《中国统计年鉴》中国民收入使用额中的消费额与1978年至1984年国民收入使用额中消费额占GDP构成中最终消费额的平均比例0.84057推算得到,最终需求是推算得到的最终消费和净出口之和;投资额为GDP与最终需求之差。1978年以后数据直接引自《中国统计年鉴2002》。
1952-2001年中国需求结构和产业结构的变化情况(%)⑧
年度 最终 最终 投资 第二产业 工业增 第三产业 工业和第三 GDP平 投资率 工业化
消费率 消费率 率 增加值占 加值占 增加值占 产业增加值 均增长 发展趋 程度发展
GDP比重 GDP比重 GDP比重 占GDP比重 率 势均值 趋势均值
1952年 83.6 82.0 18.0 20.9 17.6 28.6 46.2 - 15.00 15.00
“一五” 79.4 78.8 21.2 25.9 21.9 29.9 51.8 9.2 22.00 24.50
“二五” 71.3 71.7 28.3 37.5 33.2 30.6 63.8 -2.0 27.00 30.75
1963-1965年 75.6 76.4 23.6 34.5 31.0 26.6 57.6 15.1 29.25 33.00
“三五” 71.8 72.1 27.9 35.9 32.6 25.5 58.1 6.9 31.20 35.25
“四五” 65.5 65.8 34.2 43.4 39.4 23.3 62.8 5.9 32.75 37.15
“五五” 64.8 64.7 35.3 47.3 43.2 22.3 65.5 6.5 34.05 38.60
“六五” 66.2 65.9 34.1 44.5 40.1 23.8 63.9 10.7 35.40 40.00
“七五” 63.5 63.2 36.8 43.3 38.2 30.3 68.6 7.9 36.15 40.85
“八五” 59.4 60.4 39.6 46.0 40.1 32.6 72.7 12.0 36.75 41.80
“九五” 59.4 62.4 37.6 49.7 43.1 31.9 75.0 8.3 37.50 42.70
2001年 61.5 63.7 36.3 51.1 44.4 33.6 78.0 7.3 38.00 43.00

Ⅲ 为什么拉动内需的重点不是消费而是投资

构成总需求有消费、投资、政府支出和净出口,在其中消费占的比重最大,但消费是非常稳定的,每一年的消费水平变化非常小;投资仅次于消费,但投资不稳定,经济繁荣时投资增加,萧条时投资减少;政府行为是可以控制的,在经济繁荣时采取紧缩性的财政政策,经济繁荣时采取扩张性的财政。一个国家一般追求的是国际收支平衡即出口等于进口。因此拉动内需的重点应放在投资上。
一、经济学上把投资、出口、消费作为拉动经济增长的“三驾马车”。 投资所占比例过大,就会产生泡沫,容易引发经济危机; 出口所占比例过大,会过分依赖于国外的需求,容易受制于人; 比较而言,只有消费对经济增长的贡献最安全。
其他的支出按总体比列来说不大,这项工作是可以细分的,包括你说的教育文化的投资都不属于直接投资来的那么快和容易算的清,所以不能算在其中,而是固定资产拉动所带来的增长,而是体现最主要的因素固定资产投资是明帐,但是国家只讲宏观,所谓抓大放小,他要的不是具体,用出去的钱都会有记录,突出重点,一个大的方向要明确,要清楚就行了。
二、这里的扩大内需实际上是指增加投资,也就缉单光竿叱放癸虱含僵是通过发行国债建设新的项目来带动企业和地方政府的投入,从而起到拉动内需目的,并不是指个人消费。
解决人民的后顾之忧拉动经济发展主要靠三驾马车的作用:投资,拉动经济增长,这样老百姓才敢才愿意花钱消费,消耗国民财富,因为投资需要政府投入资金,才能促进社会发展。出口拉动经济发展依赖的是国际环境
三、中国经济转型为内部消费拉动内需是发展的必然之路,搞好医疗住房保障,首先要做好全社会收入分配,藏富于民,我认为要发展、出口,而当前经济发展靠投资拉动只能是暂时的、消费。

Ⅳ 消费增长贡献波动较小,而资本形成和出口的波动较大,为什么

因为
投资率的变动。一般而言,投资于经济增长具有正相关关系。投资增长较快,会导致国民经济的较快增长。投资增长缓慢,也会带来经济增长的下降。当然,投资于经济增长的关系还要取决于投资的效率。消费需求的波动。消费需求不足,会导致总需求小于总供给,进而导致产出下降,失业增加,从而使经济增长率下降。技术进步的状况。一种新技术的出现,往往会打来一个新的产业,有时会带来整个经济结构的剧烈变化。当技术进步较快时,经济增长的速度较高;当技术进步缓慢时,经济增长就比较缓慢。

Ⅳ 为什么会有经济周期呢

经济周期存在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以下给出简要直接的答案和解释:


经济周期产生的原因主要包括:投资波动、消费需求波动、信贷状况变动和外部冲击。


详细解释如下


一、投资波动。经济中的投资活动并非平稳增长,而是表现出一种周期性波动。在经济扩张阶段,投资者信心增强,投资意愿上升,投资增加会进一步推动经济增长。而在经济衰退阶段,投资减少,经济活动减缓。这种投资波动成为经济周期的一个重要驱动因素。


二、消费需求波动。消费者的购买行为也受到经济环境的影响。在经济繁荣时期,消费者信心增强,消费支出增加。而在经济不景气时,消费者信心下降,消费支出减少。这种消费需求的周期性波动也是经济周期形成的原因之一。


三、信贷状况变动。银行的信贷政策对经济有重要影响。在经济扩张阶段,银行信贷政策宽松,企业容易获得资金支持,扩大生产规模。而在经济衰退阶段,银行收紧信贷,企业资金紧张,投资和消费受到抑制。信贷状况的周期性变化加剧了经济的波动。


四、外部冲击。全球经济相互影响,一个国家的经济可能会受到其他国家经济波动的影响。例如,国际贸易环境的变化、大宗商品价格波动、地缘政治风险等外部因素都可能对国内经济周期产生影响。


总的来说,经济周期的形成是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在理解和应对经济周期时,需要综合考虑这些因素,并采取相应的政策措施来平滑经济波动,促进经济的持续健康发展。

阅读全文

与为什么投资的波动会比消费大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600383资金流入 浏览:333
58租房贷款 浏览:478
鲁银投资借壳最新 浏览:109
犇犇理财师 浏览:175
高逸投资 浏览:478
捷安特股票 浏览:594
中美三层次小交易 浏览:89
股票月线天量 浏览:728
最新创业投资管理办法 浏览:914
7月取外汇 浏览:620
股票买单数字什么意思 浏览:675
000390基金现在多少钱 浏览:115
退休人员19年长工资金额 浏览:874
兰州无烟煤价格 浏览:637
日元汇成人民币是多少 浏览:934
公积金贷款的房子加名字 浏览:401
外汇付款码 浏览:759
国际bot融资 浏览:900
股权激励融资业务 浏览:276
外汇交易现状 浏览:5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