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基金投资 > 全球投资并购

全球投资并购

发布时间:2024-10-28 11:32:37

㈠ 国际企业采用并购式进行国际直接投资的原因是什么

原因在于:
1、经济全球化的影响
经济全球化对于跨国公司而言,既是机遇有又是挑战。一方面,拥有绝大部分资本的发达国家及其跨国公司是当前经济全球化的最大受益者。“经济全球化的本质是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在全球范围内进行的一次产业解构调整。这次资本主义产业结构调整是将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内部的某些产业当中的环节转移出去。”⑼而这种转移正是通过跨国公司对外投资和并购来实现的。另一方面,经济全球化和世界贸易投资自由化也带来了市场竞争的进一步加剧,越来越多的国家和企业有机会直接参与国际市场竞争。因而,对于跨国公司而言,原有的市场份额及垄断格局必将受到挑战,必须适时调整全球经营和发展战略,在全球范围内实现低成本生产和高价格销售,实现全球市场占有率的提高。而跨国并购正是实现这一目标的途径和手段,它不仅可以转移资源,而且能够获得目标企业的控制权,特别是在世界经济一体化进程加速的背景下,跨国并购还可以绕过国家之间对于商品和服务贸易的各种壁垒,更加有效地占有市场,成为跨国公司迅速占领新市场的最有效的方式。
跨国公司作为世界经济的重要行为主体,对于世界经济的发展及其未来的走向的影响是非常巨大的,它们在对外投资方式上的转变,也同样会给世界经济的发展带来重大变化。
2、跨国并购较之于跨国创建存在着一定的优势
从70年代后半期起,在发达国家之间的跨国投资中,并购方式就开始超过创建方式。有关研究表明,在180家美国跨过公司所具有在工业化国家的3603家子公司中,通过并购而建的占54.8%;135家欧洲和英国跨国公司在工业化国家的3207家子公司中,有53.1%是通过并购而建的。虽然同期跨国公司在发展中国家的进入方式仍然以创建为主,如,美国跨国公司在发展中国家的2124家子公司中,通过创建方式建立的占57.6%,通过并购方式建立的占35.6%;欧洲跨国公司在发展中国家的1454家子公司中,通过新建方式建立的占49.2%,而通过并购方式建立的只占32%。但是,到了90年代,发达国家对发展中国家以及发展中国家之间的跨国投资方式也发生了实质性变化。根据联合国贸易和发展会议新闻公报,1996年跨国投资总量为3500亿美元,其中以跨国并购方式进行的投资流量总额为2750亿美元,占跨国直接投资总流量的79%。当年流入发展中国家的外资量创新记录,达到1290亿美元。据此推断,即使按流入发达国家的资金近乎100%地为跨国并购,那么流入发展中国家的资金中就有接近60%的资金量是通过并购流入的。到了2000年,跨过并购在国际直接投资中,更是达到了80%以上的比例。
这一趋势的出现,是与跨国并购较之于新建企业存在着一定的优势分不开的,这种优势主要体现在:
第一,可以绕开或降低进入新行业的壁垒。企业在进入一个新的行业和领域时,会面临着诸多壁垒,如现有企业的激烈反抗;高额的新产品转置费;原有企业对销售渠道的控制等等,所以,当企业准备运用创建方法进行投资时,必须充分考虑到全部进入壁垒。而在运用并购方法投资时,进入壁垒就可大幅度降低,尤其是直接收购相对成熟的同类企业,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减少合资新建过程中双方的矛盾;通过并购上市公司而进入资本市场,则可避免外资企业直接上市时在时间和费用上的成本支出,以最快捷的方式获得低成本进入、低成本扩张、本土化融资的优势。
第二,可以减少企业发展的风险和成本。创建投资对于企业而言,并不仅仅涉及到建设新的生产能力的问题,还需企业花费大量的时间和财力获取稳定的原料来源,寻找合适的销售渠道,开拓和争夺市场。因此,创建方式的不确定性较多,风险较大。而在并购情况下,可以利用原有企业的原料来源、销售渠道、市场份额,甚至管理制度、人力资源、无形资产等,可大幅度减少发展过程中的不确定性,降低风险和成本。而且,吞并了竞争对手后,市场上竞争者数目也相应减少,对于赢得更大的市场份额是十分有利的。
第三,可以迅速进入东道国市场、占领市场份额,缩短项目的建设或投资周期。跨国公司对外直接投资的主要动机之一就是迅速占领东道国市场,而并购是最快捷的方法,因为这样可以有效利用被并购企业的现成的相关资源,以应对竞争的加剧和产品生命周期的缩短,这在创建方式下是难以获得的。尤其对制造业来说,采用并购方式的最大优点就是可以省掉建厂的时间,迅速获得现成的生产要素,建立国外的产销据点。而创建要慢得多,除了要组织必需的资源外,还要选择厂址、修建厂房和安装设备,安排管理人员、技术人员和工人,制定企业的经营战略等一系列复杂的工作。因此,当迅速进入东道国市场成为跨国公司投资的主要目标时,并购必然成为最佳的选择。
正是这些优势的存在,使得并购投资方式逐渐取代创建投资方式,成为近年来诸多跨国公司对外直接投资的主要选择。

㈡ 工商银行全球并购实力是怎样炼成的

自1993年收购香港厦门国际财务有限公司组建工商国际(2008年9月12日正式更名为工银国际控股有限公司)以来,工商银行20余年内先后成功完成14次战略并购,开创了中资银行海外资本运作的众多先河,快速实现或强化了对重点目标市场的覆盖,形成了一批在当地市场颇具实力和影响力的领先机构。并购机构资产目前已占到工商银行海外资产的近70%。
据陈培涛介绍,工商银行战略管理与投资者关系部主要负责该行战略性股权投资、投资者关系与市值及社会责任管理,总经理一直由董事会秘书兼任。现任总经理、董事会秘书胡浩曾任总行国际业务部总经理,具有丰富的海外工作和海外机构管理经验。历任总经理包括工商银行股改上市后的第一任董秘、现任中国人民银行副行长潘功胜,和第二任董秘、现任工商银行副行长谷澍。战略并购的重大事项由董秘兼战投部总经理直接向董事长汇报,并及时提交董事会战略委员会和董事会审议、审定。如此高规格的管理配置和汇报路线,体现了工商银行对战略并购从战略到战术各个层面上的高度重视。“所有并购项目都由董事长、行长亲自指导,董事会秘书亲自操盘,这种严谨的并购文化和管理氛围形成强大的精神合力,是各项目得以顺利推进的关键所在。”
战略并购“工行style”
战略并购是沙里淘金的细活。工商银行战略并购团队每天都要收到国际投行发来的大量全球各地潜在投资项目材料。“面对这些或靠谱或不靠谱的线索,我们回复最多的内容是:请领会中国的逻辑、中国客户的需要、工行跨境经营的逻辑。”陈培涛说。
工商银行一向积极支持中国企业“走出去”,密切关注国际市场拓展的机遇,始终坚持自主申设与战略并购并举,适时而又积极稳健推进跨境经营。2008年前,基于目标国监管、成本、收益、风险、管理等方面考虑,工商银行海外拓展重点在亚太,同时探索性进入了欧美等战略性市场。2008年后,工商银行抓住国际金融危机中,各国为提振经济放松外国投资监管的黄金窗口期,作出了加快国际化布局的战略决策。相比自主申设,战略并购投入产出周期较短,可直接获取目标机构当地经营网络、客户基础和本地化发展能力,更容易形成可持续发展模式,因而成为工商银行近年来海外机构拓展的“利器”。而那些与中国经济融合程度深的区域和领域自然成了工商银行海外布局的重点。
理解了这个逻辑,我们不难看出,工商银行近年来看似财大气粗地全球四面出击,但其实恰似高手博弈,每一步都有章法可循,总要到复盘时,外人方才领会其妙处。以最近工商银行收购南非标准银行旗下位于伦敦的标准银行公众有限公司为例看工商银行的并购逻辑。标银公众拥有活跃的全球市场业务,对新兴市场比较了解,并且在商品交易和为客户提供全球市场解决方案方面拥有丰富的经验。“工行选择收购标银公众有很多原因。伦敦是国际金融中心,也是大宗商品的金融交易中心。中国是全球第一商品消费国,同时中国企业的资金需求越来越多依靠资本市场满足,也更加关注利率、汇率市场化后的利率风险和汇率风险。收购标银公众无论对于中国的经贸发展,还是中国客户的多重投资避险需求,从长远看都富有战略意义。通过伦敦这一平台,我们能够在商品、外汇、利率、信用、股权等领域满足客户多层次的投资避险需求,这其实也是工商银行全球产品线建设和经营转型的客观要求。”陈培涛说。
据陈培涛介绍,以往工商银行的并购战略主要是从地域上去考虑,即地域上要成网,关注核心市场、重点市场,为客户提供全球化服务。现在的并购战略更加强调全球产品线的建设并以此配合全行经营转型,收购标银公众即着眼于搭建工商银行海外商品和货币及资本市场业务平台,实现全行金融市场业务升级与向全球其他地区的拓展。这其实也是工商银行主动应对中国利率市场化和人民币国际化的一项举措。具体说来,相比国际主流银行约25%的交易收入占比,中资银行交易收入占比尚不及3%,金融市场功能主要体现在债券投资和保障银行流动性上。因此,收购标银公众的意义不仅在于为中国客户提供更多商品、外汇、利率、信用、股权等方面的产品,其于探索中国银行业经营转型、促进中国金融业改革开放等诸多层面,都具有战略意义。
回顾下工商银行股改上市以来完成的多次战略并购:
2007年9月收购印尼哈利姆银行成立工银印尼,成就中国银行业首次跨国并购,也是控股收购中小型银行并全面整合进工银集团的首次尝试;
2008年1月收购澳门诚兴银行成立工银澳门,这是工商银行首次控股收购一家海外主流银行,成就澳门最大的本地法人银行;
2008年3月收购南非标准银行20%股权,实现了中非最大银行的战略握手,使工商银行在不自设营业性机构的情况下,将业务延伸到撒哈拉以南的非洲18国,双方以股权为纽带的多领域、全方位、多层次战略合作不断深入;
2010年1月收购加拿大东亚银行成立工银加拿大,这是中资银行首次在北美地区成功收购银行控股权,也是工商银行首次在发达市场收购,同时通过创造性捆绑交易,溢价处置了所持工商东亚全部股权,实现了在香港地区投行资源的优化配置;
2010年4月收购泰国ACL银行成立工银泰国,实现中资银行首次对国外上市公司以全面自愿要约收购方式进行的收购,也是泰国政府首次允许外资银行并购当地经营良好银行的控股权,工商银行完成了在东南亚市场布局的重要一环;
2010年10月收购富通证券(北美)机构经纪业务部门成立工银金融,这是工商银行通过并购资产实现境外业务线拓展和综合化经营的首次成功尝试,也是中资银行在美收购资产的首次成功案例,开辟了非传统商业银行业务欧美证券清算这一领域;
2012年7月收购美国东亚银行成立工银美国,这是中国大陆银行首次获批在美收购银行控股权,是中美两国金融对等开放层次、广度和深度进一步提高的重要标志,也使工商银行通过其纽约分行、工银金融、工银美国的优势互补和协同运作,在美国本土形成了比较完善的批发银行、证券清算、零售银行服务平台;
2012年11月收购阿根廷标准银行成立工银阿根廷,这是中资银行第一次收购拉美金融机构,也是中资银行首次在境外(港澳地区以外)控股收购一家真正意义上的主流商业银行,收购后的工银阿根廷成为拉美地区规模最大、业务最全面的中资银行;
2012年7月收购金盛人寿保险(放心保)公司成立工银安盛,工商银行由此成功进入保险领域,综合化平台进一步完善,工银安盛目前已在中国大陆合资寿险公司中排名第一。
此外,工商银行于2013年4月签署参股台湾永丰银行20%股权的交易协议,目前正在履行监管审批程序,收购完成后工商银行将成为首家通过参股方式投资台湾金融业的大陆银行;2014年1月签署收购标准银行公众有限公司多数股权的交易协议,目前也正在履行监管报批手续。
“根据董事会和管理层的战略部署,工行自股改上市尤其是国际金融危机以来,国际化步伐明显提速。截至2013年末海外总资产近2100亿美元,税前利润超过22亿美元。若把工商银行海外机构视作一家独立运营的银行,工行海外机构按总资产或税前利润计,均可进入英国《银行家》杂志2013年度全球千家大银行前100名。工商银行通过并购与申设并举,小步快跑建立了全球化的网络布局,而后继续开拓产品线,立足提高整个工行集团的国际竞争力

阅读全文

与全球投资并购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全球投资并购 浏览:910
境外汇款性质 浏览:895
中国理财历史 浏览:912
拆借资金不能超过多少 浏览:468
贷款可以取消吗 浏览:421
合伙投资协议书 浏览:877
通达信的资金流入指标在哪里 浏览:486
工行外汇转账时间 浏览:302
银行房贷需买贵金属 浏览:932
中国具有外汇业务资格的银行 浏览:985
新片场融资 浏览:568
简理财起诉 浏览:426
股票华宏科技 浏览:570
光大银行白领信用贷款 浏览:43
美金对人民币汇率港币汇率 浏览:332
晨光生物海外投资 浏览:612
002732股票价格 浏览:796
境外融资租赁公司 浏览:518
广东省融资再担保 浏览:964
信托卖房 浏览:5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