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一个基金如果可以跑赢指数,那能说明什么问题
我认为有两点原因:第一,我国的市场指数通常都是全市场指数,或是市值加权法计算的。换版言之,目前频频权被市场引用的市场表现仍然以“大盘股”为其主要核心。因此,当市场热点出现在中小盘股身上,且持续时间较长时,公募基金往往可以通过重配中小盘股而“超越大盘”。
第二,同时也必须承认,公募基金的投资能力,在整个市场内,包括和一些其他机构相比,整体仍然具有优势。另外,公募基金在一些市场准入上,包括新股申购上也有一些政策优势。上述决定了,公募基金确实从中长期而言,相比普通投资者有业绩优势。记得几年前曾经有研究者做过统计,在A股市场上,长期投资基金(比如持有六年以上),其相比指数、其他投资产品确实有一定业绩优势。
对于普通投资者而言,不必拘泥于所投资的基金是否战胜大盘指数。而更应选择某一类投资风格中,持续有超额业绩的基金经理。毕竟,能够为资产带来相对固定的增长,才是基民所关切的。
2. 都去买指数基金了,战胜市场就更容易了么
本文首发于FT中文网
在金融投资中,一对最重要的概念,是主动和被动投资。被动投资,指的是购买并持有一个市场组合,其目的是获得市场平均回报。而主动投资,则是指通过择股、择行业和择时来谋求获得比市场平均回报更好的投资回报。
主动投资,为了获取比被动投资更好的投资回报,需要承担更大的投资风险。其风险就是,投资者可能获得超过平均水平的回报,也可能获得低于市场平均水平的回报。市场中所有的投资者,加总起来获得市场平均回报。其中所有的主动投资者,获得的总回报是平均回报扣除交易成本。如果有一位主动投资者获得超额回报,那么必然有另外一个主动投资者的回报低于平均。因此,如果你不能在主动投资中战胜别人,那你就是那个被宰割的对象。
最简单的被动投资方法,是购买并持有一个市场指数基金,比如沪深300指数基金。在过去几年间,指数基金和ETF,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也有越来越多的投资者选择通过指数基金进行投资。这种趋势,让很多主动型基金经理如临大敌,开始担心起自己的饭碗来。
一个被广泛引用的说法,是如果有越来越多的投资者选择购买指数基金,加入被动投资的阵营,那么主动型基金经理面临的竞争就更少了,因此他们更可能战胜市场,获得超额回报。
乍一看,这种说法似乎挺有道理。因为大家如果都去买被动型指数基金了,那么市场有效性就会下降。有效性越低的市场,价格偏离基本面的情况就越多,因此主动型基金找到这种价格扭曲,并从中获利的可能性也越高。
然而,验证一种说法究竟是否有道理,我们不能只看表面。我们需要去研究和分析证据。这样才能得出更加客观和理性的结论。
下面,让我们先来看一下美国的数据。
在过去几年中,选择被动投资的美国投资者,有了大幅度的上升。
举例来说,2008年年底,美国主动基金管理的总资产为46,000亿美元左右,而被动投资基金管理的总资产为11,000亿美元左右,约占所有基金管理资产规模的19%左右。而到了10年后的2018年底,主动和被动基金管理的资产规模分别为104,000亿美元和64,000亿美元,其中被动管理的资产达38%左右。也就是说,在十年间,被动管理的资产市场份额,翻了一番。
照上面的逻辑,在这段时间内,主动管理的基金应该业绩更好,因为有更多的人选择了被动投资。但事实如何呢?我们可以看一下标普公司公布的SPIVA研究结果。该研究统计了美国主动型公募基金战胜市场的比例。
2008年的SPIVA报告显示,截至2008年的5年间,无法战胜市场的主动型公募基金,大约为79%左右,也就是差不多有八成公募基金无法获得超额回报。到了10年后的2018年,回顾过去5年,无法战胜市场的主动型公募基金,为87%。
也就是说,无法战胜市场的主动型公募基金,不光没有减少,反而增加了。虽然有越来越多的人去购买被动型的指数基金,但是要战胜市场,反而变得更难了。
为什么会出现这种让人意外的发现?其实仔细想想,背后的原因也不难解释。总结起来,有这么两条:
第一、退出主动投资竞争,甘愿去购买指数基金的投资者,大多是有自知之明,承认自己没那么厉害的“输家”。在他们退出后,留下来继续专注于主动投资的玩家,其平均投资水平更高。
大致来说,绝大多数投资者,在一开始,心中可能都会有一个“投资大神”之梦,梦想自己有朝一日成为巴菲特第二。很少有人会在第一天就主动承认,自己没那么厉害,其实就是一颗被收割的“韭菜”。有一些投资者,在吃了亏以后,慢慢认清现实,认识到自己有几斤几两,以及战胜市场有多难,因此会选择加入被动投资的大军。在这种持续的自我筛选和淘汰过程中,参与主动投资的玩家更少了,但是留下来的却是更强的,或者至少赢多输少的。因此要战胜对方,自然难度也更高。
第二、市场的有效程度提高了。
有效程度的提高,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首先,信息的传播速度更快,更廉价。和十年前相比,我们现在的网络速度要快很多,移动手机要普及很多,各种关于公司和经济的信息量大增,传播速度也更快。因此,基于信息时间差来谋求超额回报,难度大大提高。
其次,金融行业的人才数量,以及使用的工具效率,有了很大进步。在今天的投资行业里,考取CFA证书不再是一个稀缺品,而是一个必备品。大量重点大学的毕业生,包括很多研究生和博士生,进入基金投资和资产管理行业。任何一个有点规模的基金,如果没有几套基于电脑程序的量化投资交易策略,都不好意思跟人开口。所有这些因素,都提高了市场的有效程度。
主动投资的参与者更强,市场更有效,解释了即使有更多人购买指数基金,战胜市场却反而更难背后的原因。
上面说的是美国市场的情况,那么我们中国市场怎么样呢?很遗憾的,针对中国股市,还没有类似于SPIVA这样的统计研究,可以让我们直接观察到主动型公募基金战胜市场的比例。但是,我们也可以通过一些其他数据研究,来管中窥豹。
举例来说,在2007年时,在上交所所有的上市A股中,个人投资者所持有的股票市值,接近50%,远高于机构(32%左右)和法人(20%以下)的持股市值占比。但是到了十年后的2017年,个人持股占比下降到21%,而法人持股占比则上升到62%左右。也就是说,A股的投资者结构,在这十年间发生了巨大变化。股市中的主要力量,是公司层面的法人股,而非那些散户。能够让机构割的“韭菜”,将会越来越少,这将显著提高主动基金战胜市场的难度。
其次,在过去10年间,投资A股的基金数量经历了快速增长。截至2019年7月底,投资二级市场的公募基金数量,超过了6000只。而私募证券投资基金的数量,接近4万只。同行之间的竞争,大大提高了市场的有效程度,也让任何一只基金战胜市场变得更加困难。
如果在投资方面没有高人一等的信息或者速度优势,没有一套行之有效的战胜市场的策略,那么投资者更加理性的选择,是购买一些低成本的指数基金,努力保持不同资产之间的多元分散,并且坚持长期持有。这种看似愚笨和简单的投资方法,反而才是最管用的投资良策,能够帮助我们避免成为市场中被狩猎的对象,获得最好的长期回报。
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3. 优质基金的选择标准是什么为什么主动基金可以大幅跑赢指数
如果说你想通过基金投资挣到让你满意的收益,那么挑选出来一只优质的基金进行投资是必不可少的。下面针对网友提出的“优质基金的选择标准是什么”以及“为什么主动基金可以大幅跑赢指数”这两个问题来进行探讨。
不同的投资者有不同的投资观念,对基金优质与否也有不同的评判标准,不过对于大多数投资者而言,优质基金基本上是符合下面三个标准的。
①业绩好
买基金肯定是为了挣钱的,业绩好是一只优质基金必备的标准。
“业绩好”主要可以通过两个指标来进行体现,其一是历史业绩,历史业绩不能单独看过去一年的业绩,还需要结合过去三年、五年甚至成立以来的业绩,历史业绩越高代表基金越优质;其二是回撤,回撤指的是一段时间内基金净值从最高到最低的幅度,能够说明基金管理团队对市场行情的把控能力,回撤越低的基金越稳定。
综上:优质基金的标准:业绩好、管理团队投资能力强、风险低;主动型基金收益能跑赢指数是因为可以自主调仓及持仓集中。
4. 为什么公募基金战胜不了指数
公募基金运作有一定的成本,考虑到成本的因素,在复利的作用下,长期来讲,在成熟的市场,公募基金一般难以战胜指数。但从国内的基金历史可以发现,极个别优秀基金经理和产品,是可以战胜指数的。
另外,公募基金和指数都有很多细分的种类,不能简单说公募基金战胜不了指数。
5. etf基金投资技巧 etf基金投资策略
etf基金是一种在交易所上交易的、基金份额可变的一种开放式基金,结合了封闭式基金和开放式基金的运作特点,那你知道etf基金投资技巧吗?6. 指数型基金(非激进型)能否跑赢目标指数
跟踪标的指数力求误差率在某一范围之内。即所谓的复制。
指数基金不可能完全复制的,它95%的仓位是标的指数的重仓股,剩下5%是为了应对赎回的备用金。这决定完全复制是不可能的,差距必然是有滴。
管理费是每日计提的,在基金净资产中扣除。
跑赢指数的情况也是有滴,这是为什么腻?
因为指数基金持股比列多多少少会发生变动的,基金配置的重仓股如果仓位发生变化,而对应指数则是不会变动的,跑赢也就是很正常的了。
增强指数型会跑赢指数的,但是跑输的可能性也是有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