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国有资本投资和国有资本运营的区别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指明了今后国有企业改革的方向,国有资本运营和投资公司的建立将促使国有资产管理体制由原来的国资委管人、管事、管企业转为以管资本为主,原来的“
国资委-国有企业”的两层结构也将转为“国资委-国有资本运营和投资公司-混合所有制企业”三层结构。国资委是国有资产监管机构,国有资本运营和投资公司是国有股权的持股人,混合所有制企业则从事生产经营活动。国有资本运营和投资公司的建立无疑会促进政企分开、政资分开的改革。
国有资本投资公司和国有运营公司都是国家授权经营国有资本的公司制企业,都是国有资产的直接出资人代表,持有现有国有企业股权,替代国资委行使出资人的职责。国有资本的投资和运营公司都是是国资委制定的国有资本战略和国有资本经营预算的实施载体,都以国有资本的保值增值为目标。国有资本投资运营公司与所出资企业强调以资本为纽带的投资与被投资的关系,更加突出市场化的改革措施和管理手段。在投资管理、公司治理、职业经理人管理、管控模式、考核分配等方面,都会将更加市场化,更加充分体现国有经济的活力、控制力和影响力。国有资本运营公司和国有资本投资公司都是涉及到国家安全的重要机构,都将采用国有独资的形式。
国有资本投资公司和国有运营公司如此相似,但是在《决定》中为什么又要分设为两种公司呢?虽然这两种公司都是管资本的,但实际中经营的侧重点是不同的。
1、对象
国有资本运营公司以资本运营为主,运营的对象是持有的国有资本(股本),包括国有企业的产权和公司制企业中的国有股权。国有资本投资公司以产业资本投资为主,主要是投资实业,以投资融资和项目建设为主。
2、目标
国有资本运营公司侧重改善国有资本的分布结构和质量效益,强调资金的周转循环、追求资本在运动中增值。通过国有资本的运营,重塑科学合理的行业结构与企业运营架构,提高资源配置效率。
国有资本投资公司着力培育产业竞争力,重点是要解决国民经济的布局结构调整。通过资本投资而不是行政权力保持对某些产业和企业的控制力,实现政府的特定目标。
3、方式
国有资本运营公司的经营方式包括兼并或分立,成立合资公司、公司制改建、培育上市公司、产权转让置换等。国有资本运营公司是纯粹控股企业,不从事具体的产品经营,主要开展股权运营,行使股权管理权利,在资本市场通过资本运作有效组合配置国有资本。
国有资本投资公司通过投资事业拥有股权,对持有资产进行经营和管理。国有资本投资公司通过产业资本与金融资本的融合,提高国有资本流动性,开展资本运作、进行企业重组、兼并与收购等。
4、功能作用
国有资本运营公司的功能和作用是推动国有资本合理流动,重塑有效的行业结构和企业运营架构,避免重复建设、恶性竞争,切实提高资源配置效率,促进国家安全、国民经济命脉等混合所有制企业的发展壮大。
国有资本投资公司的功能和作用是促进企业技术创新、管理创新、商业模式创新等,提高国有资本流动性,更好地发挥国有资本的带动作用,将若干支柱产业和高科技产业打造成为优强民族产业。
经济管理理论认为市场的无形之手和政府的有形之手共同促进了经济的发展。按照笔者的理解,国有资本运营和投资公司就好像管理国有经济的两只手,虽然这两种公司的目标是一致的,但国有资本运营公司是侧重于市场配置的无形之手,而国有资本投资公司是侧重于政府调控的有形之手。
国有资本运营公司侧重于发挥市场机制的作用,推动国有资产实现形式由实物形态的“企业”,转变为价值形态的资本,包括证券化的资本。促进国有资本在资本市场上的流动,
使国有经济布局和功能可以灵活调整,利用市场的力量让资本流动到最能发挥作用的地方,使国有资本发挥更有效的作用。国有资本运营公司意在降低市场中的交易费用,担负着建全国有资本市场体系的职责。国有资本运营公司要将国家所有实物形态的国有资产转换成可以用财务指标清晰界定、计量并具有良好流动性、可进入市场运作的国有资本,从而使“半政府工具,半市场主体”状态的国有企业,成为平等的市场竞争的参与者。
国有资本投资公司侧重于市场失灵或市场残缺的纠正和弥补。对于信息不对称和自然垄断的领域,对于市场无力或不愿意投资但对于国民经济又特别重要的领域,以及关系国家安全和国民经济命脉的领域,国有资本的投入都将发挥重要的作用。国有资本投资公司意在实施国家对经济的引导,实现政府特殊的公共目标,如减少社会不公、促进区域协调发展等。国有资本投资公司为了实现政策性目标进行产业类投资,通过资本投资而不是行政权力保持国有经济的控制力和影响力。
❷ 分析国际投资对投资国和东道国分别产生什么经济影响
一、分析国际投资对投资国和东道国分别产生什么经济影响
(一)对东道国经济的影响
1、对国际收支的影响
(1)从短期而言,资本流入使东道国外汇收入增加,而且由此引发大量产品出口,代替产品进口,从而使国际收支得以改善。
(2)从长期来看,投资者的最终目的使投资收益的回流,这必然对东道国国际收支产生负面影响。
2、对外贸易的影响:国际投资对东道国影响复杂,这主要体现在投资产品的流向,原材料及零部件的来源。产品销往母国或其它国家,则国际投资产生了促进贸易发展的效应,如果在东道国销售,则很可能是贸易替代。如果原材料来自于国内则会产生积极影响,如果来自国外则国际投资会对东道国产生消极影响。
3、对就业的影响:会增加东道国的就业机会,改善其就业环境。
4、对产业结构的影响:推动东道国产业结构的升级。
(二)对投资国经济的影响
1、对国际收支的影响:初期产生积极影响,末期产生消极影响,但积极影响会大于消极影响。
2、对外贸易的影响:
(1)水平分工,使国外产品获得在劳动力,运输成本方面的优势,那么会对投资国产生替代作用.
(2)垂直分工,会对投资国产品生产产生积极效应。对外投资对投资国产生的贸易促进效应要大于贸易替代效应。
3、对就业的影响:
(1)表面看,对外投资会使投资国的就业人数减少或失去就业机会;
(2)从另一个角度看,对外投资带动了技术转让和服务贸易发展,促进了很多新的就业机会。最终表明,对投资国就业产生的影响积极大于消极。
4、对产业结构的影响:
(1)不仅促进东道国产业结构升级,也优化了投资国产业结构。
(2)使投资国第三产业比重增加。
(3)资本密集型和知识密集型产业比重增加。
(4)技术含量高和附加值高的产业比重增加。
二、什么是国际投资
1、国际投资(International Investment),又称对外投资(Foreign Investment)或海外投资(Overseas Investment),是指跨国公司等国际投资主体,将其拥有的货币资本或产业资本,通过跨国界流动和营运,以实现价值增值的经济行为。
2、国际投资的内涵应包括以下三个方面:
(1)参与国际投资活动的资本形式是多样化的。它既有以实物资本形式表现的资本,如机器设备、商品等,也有以无形资产形式表现的资本,如商标、专利、管理技术、情报信息、生产诀窍等;还有以金融资产形式表现的资本,如债券、股票、衍生证券等。
(2)参与国际投资活动的主体是多元化的。投资主体是指独立行使对外投资活动决策权力并承担相应责任的法人或自然人,包括官方和非官方机构、跨国公司、跨国金融机构及居民个人投资者。而跨国公司和跨国银行是其中的主体。
(3)国际投资活动是对资本的跨国经营运活动。这一点既与国际贸易相区别,也与单纯的国际信贷活动相区别。国际贸易主要是商品的国际流通与交换,实现商品的价值;国际信贷主要是货币的贷方与回收,虽然其目的也是为了实现资本的价值增值,但在资本的具体营运过程中,资本的所有人对其并无控制权;而国际投资活动,则是各种资本运营的结合,是在经营中实现资本的增值。
3、国际投资的分类
(1)以时间长短为依据,国际投资可分为长期投资(Long-term Investment)和短期投资(Short-term Investment)。
(2)以投资经营权有无为依据,国际投资可分为国际直接投资(International Direct Investment)和国际间接投资(International Indirect Investment)。
直接投资与间接投资的区别:
①基本区分标志是投资者是否能有效地控制作为投资对象的外国企业,即对国外企业的有效控制权。
②国际直接投资的性质和投资过程比国际间接投资复杂。
③投资者获取收益的性质和风险不同 。
(3)以资本来源及用途为依据,国际投资可分为公共投资和私人投资。
三、什么是东道国
"东道国"指跨国公司经营国外业务的所在国。经济学中又称"HostState"。跨国公司与东道国的关系有自由主义、新帝国主义、新重商主义3种传统范式。
这里是指主张国际投资的发起国。
四、什么是投资国
投资国指参与国际投资行为的进行投资的国家。
❸ 中央投资和国有投资有什么区别
中央投资和国有投资有什么区别:
一、定义不同:
中央投资就是列入中央预算的回,有中央直接答划拨资金投资的基建投资项目;
国有投资是指国家对生产经营领域投入国有资本的活动,就是国企投资,国有资产投资管理应围绕优化资本配置,维护投资者权益进行。
二、所有者不同
中央投资应该有中央国务院的核准批文,有中央划拨资金的指定银行的专用帐户,企业要编制中央预算内基建投资项目资金来源与使用情况的专项报表;
国有投资是政府作为国有资产的所有者,授权有关机构和部门代表政府履行国有资产所有者职能,组织国有资本的投资运作。
三、内容不同
中央投资是指全部或部分使用中央预算内投资资金(含国债)、专项建设基金、国家主权外债资金和其他中央财政性投资资金的固定资产投资项目;
国有投资是指国有资产投资管理包括国有资本布局、规划、设置,其中国有资产布局、规划管理主要是通过编制和执行国有资本预算来实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