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基金投资 > 投资家1973零八年

投资家1973零八年

发布时间:2023-08-23 05:23:01

投资家1973新浪博客求分享啊!

我来回答吧,这个问题我早先也想过,还好我已经找到了解决的方法了。就是把钱拿来做另外一个比较不错的投资去,回报和收益还是挺高的,我正在做着呢,可以介绍给你。你要是看了这个就不想去别的地方去看那了。

Ⅱ 投资家1973范文财哪所大学毕业

今天首镇这篇文章,笔者要在这里揭露金融交易界的一个骗子、亏货、“伪大师”,他的实名叫范文财,笔名投资家1973,出版过四本书,《金融交易学》三卷和《实战教程》,是微信公众号“投资家1973谈投资”的主人。笔者2018年初拜他为师,两年来对他有比较深的了解,在此说说他的真实面孔和水平,望后来者鉴!为了表述方便,后文以“范老师”、“老范”指代此人。

因为是他弟子的缘故,我在他的投资群里,这个QQ群被他自吹自擂为”高端投资圈“。笔者仅仅在群里说了几次技术方面的不同见解,就被他的助手移出该群。这种包容度、这种态度,真让人心寒齿冷!不论范老师技术如何,他这个团队营销绝对是杠杠的,至少当初我就被成功洗脑了,走了好多弯路。顺便说一句,替他操作的助手叫邵薇薇,平常也是我们的“大师姐”,此人现在也上电视开公众号,稿子几乎都是抄范老师的作品,水平比老范更等而下之。邵薇薇的语言解盘都抄老范的,连口头禅都一样,什么“拿个小本本记下来”之类的,这是太牛(无)逼(耻)了!

范老师习惯于贬低一切流派,无论套利、量化、基本面统统被他骂了个狗血喷头。在某次面授课(即小班教学课)上,他说缠论的祖师者绝粗爷李彪遭天谴,这是对竞争对手有多大的嫉恨啊,何况人家已经过世了!老范自吹“纵横股期汇、横跨内外盘”,对股票期货领域的成功人士如但斌、葛卫东、林广茂、傅海棠及国外大师如巴菲特、西蒙斯等一律贬损,虽然他的成就比之人家犹如烛火之于日月。老范给你的感觉就是他才是唯一掌握交易真理的人,其它人无论学界还是业界,都是垃圾。哪怕他的真理,没有逻辑支撑也拿不出资金曲线;而这个掌握真理的人,20年了事业还处于低谷(老范自己原话)。

范老师自诩趋势跟踪一派,但追踪趋势的本领却令人十分生疑。2018年的苹果、2019年的铁矿,趋势不可谓不明显,他却根本没抓住,只是说“铁矿石趋势已老”,尽管人家后来又走的波澜壮阔。当然,老范总是有理由的,无论股指、苹果还是铁矿,总之他不做都是对的,哪怕趋势跟踪的初学者都会做也都赚钱。比如2015年的股指,他没做是因为“升贴水问题”,但趋势跟踪不是纯粹的宏盯技术分析嘛,管什么升贴水!不敢做或者做不到就老老实实承认呗!

范老师总有一个说法,他赚不到钱是因为中国市场没有期权(或者缺少期权),仿佛有了期权盈利就如同探囊取物。其实听第一堂期权课我就知道老范对期权的理解有大问题,居然说“希腊值”无用!这是所有期权老师中唯一一个这么说的,而且大错特错!不了解theta,如何精准分析期权时间价值的衰减?而这对期权买方来说是至关重要的!我是圈内人士,我可以负责任的告诉大家,期权主要是“波动率交易”,方向性交易都在其次,而且后者主要是来抓“行情起爆点”的。但你连期货都抓不住,谈何期权?感兴趣的可以看看老范2019年美股期权损失有多惨。

范老师总说他能预测,预测都准,其实这两年我做了统计,他预测的准确率真不高。2020年春节前他就说股市走好了,忽悠大家满仓压上,后来又说了不止一次,我真的难以想象,您满仓股票能啥样?春节前一天在刀锋解盘(老范的语音节目)中大骂管轶,后来承认人家管轶说的基本是对的。我发现他关于新冠疫情的说法大多来源于微博微信,他比医学专家都了解病毒!当然,说错的他从来不承认或者不提,老范永远是对的,是不能被质疑的!另外老范还有一个小技巧,他说错的时候就不谈技术了,大谈特谈中美关系、国际政治、军事科技之类的

Ⅲ 巴菲特的个人资料

股神:沃伦·巴菲特,伯克希尔·哈撒韦公司董事长。 出生年月:1930年8月30日 籍贯:美国内布拉斯加州奥马哈市 毕业院校:哥伦比亚大学金融系 股神巴菲特个人经历 沃伦·巴菲特(Warren Buffett)1930年8月30日出生在美国内布拉斯加州的奥马哈市。 他从小就极具投资意识,1941年,11岁的巴菲特购买了平生第一张股票。1947年,巴菲特进入宾夕法尼亚大学攻读财务和商业管理。两年后,巴菲特考入哥伦比亚大学金融系,拜师于著名投资理论学家本杰明·格雷厄姆。在格雷厄姆门下,巴菲特如鱼得水。1956年,他回到家乡创办“巴菲特有限公司”。 1964年,巴菲特的个人财富达到400万美元,而此时他掌管的资金已高达2200万美元。1965年,35岁的巴菲特收购了名为伯克希尔哈撒韦的纺织企业,1994年底已发展成拥有230亿美元的伯克希尔工业王国由一家纺纱厂变成巴菲特庞大的投资金融集团。他的股票在30年间上涨了2000倍,而标准普尔500家指数内的股票平均才上涨了近50倍。在《福布斯》一年一度的全球富豪榜上,巴菲特一直稳居前三名。 1930年8月30日,沃伦·巴菲特出生于美国内布拉斯加州的奥马哈市,沃伦·巴菲特从小就极具投资意识,他钟情于股票和数字的程度远远超过了家族中的任何人。他满肚子都是挣钱的道儿,五岁时就在家中摆地摊兜售口香糖。稍大后他带领小伙伴到球场捡大款用过的高尔夫球,然后转手倒卖,生意颇为经火。上中学时,除利用课余做报童外,他还与伙伴合伙将弹子球游戏机出租 给理发店老板们,挣取外快。 1941年,刚刚跨入11岁,他便跃身股海,购买了平生第一张股票。 1947年,沃伦·巴菲特进入宾夕法尼亚大学攻读财务和商业管理。但他学得教授们的空头理论不过瘾,两年后便不辞而别,辗转考入哥伦比亚大学金融系,拜师于著名投资学理论学家本杰明·格雷厄姆。 在格雷厄姆门下,巴菲特如鱼得水。格雷厄姆反投机,主张通过分析企业的赢利情况、资产情况及未来前景等因素来评价股票。他教授给巴菲特丰富的知识和决窍。 富有天才的巴菲特很快成了格雷厄姆的得意门生。 1950年巴菲特申请哈佛大学被拒之门外。 1951年,21岁的巴菲特学成毕业的时候,他获得最高A+。 1957年,巴菲特掌管的资金达到30万美元,但年末则升至50万美元。 1962年,巴菲特合伙人公司的资本达到了720万美元,其中有100万是属于巴菲特个人的。 当时他将几个合伙人企业合并成一个“巴菲特合伙人有限公司”。最小投资额扩大到10万美元。 情况有点像现在中国的私募基金或私人投资公司。 1964年,巴菲特的个人财富达到400万美元,而此时他掌管的资金已高达2200万美元。 1966年春,美国股市牛气冲天,但巴菲特却坐立不安尽管他的股票都在飞涨,但却发现很难再找到 符合他的标准的廉价股票了。虽然股市上疯行的投机给投机家带来了横财,但巴菲特却不为所动, 因为他认为股票的价格应建立在企业业绩成长而不是投机的基础之上。 1967年10月,巴菲特掌管的资金达到6500万美元。 1968年,巴菲特公司的股票取得了它历史上最好的成绩:增长了59%,而道·琼斯指数才增长了9%。 巴菲特掌管的资金上升至1亿零400万美元,其中属于巴菲特的有2500万美元。 1968年5月,当股市一片凯歌的时候,巴菲特却通知合伙人,他要隐退了。随后,他逐渐清算了巴菲特合伙人公司的几乎所有的股票。 1969年6月,股市直下,渐渐演变成了股灾,到1970年5月,每种股票都要比上年初下降50%,甚至更多。 1970年-1974年间,美国股市就像个泄了气的皮球,没有一丝生气,持续的通货膨胀和低增长使美国经济进入了“滞胀”时期。然而,一度失落的巴菲特却暗自欣喜异常因为他看到了财源即将滚滚而来──他发现了太多的便宜股票。 1972年,巴菲特又盯上了报刊业,因为他发现拥有一家名牌报刊,就好似拥有一座收费桥梁,任何过客都必须留下买路钱。1973年开始,他偷偷地在股市上蚕食《波士顿环球》和《华盛顿邮报》,他的介入使《华盛顿邮报》利润大增,每年平均增长35%。 10年之后,巴菲特投入的1000万美元升值为两个亿。 1980年,他用1.2亿美元、以每股10.96美元的单价,买进可口可乐7 %的股份。到1985年,可口可乐改变了经营策略,开始抽回资金,投入饮料生产。其股票单价已涨至51.5美元,翻了5倍。至于赚了多少,其数目可以让全世界的投资家咋舌。 1992年中巴菲特以74美元一股购下435万股美国高技术国防工业公司——通用动力公司的股票,到年底股价上升到113元。巴菲特在半年前拥有的32,200万美元的股票已值49,100万美元了。 1994年底已发展成拥有230亿美元的伯克希尔工业王国,它早已不再是一家纺纱厂,它已变成巴菲特的庞大的投资金融集团。从1965-1994年,巴菲特的股票平均每年增值26.77%,高出道·琼斯指数近17个百分点。如果谁在1965年投资巴菲特的公司10000美元的话,到1994年,他就可得到1130万美元的回报,也就是说,谁若在30年前选择了巴菲特,谁就坐上了发财的火箭。2000年3月11日,巴菲特在伯克希尔公司的网站上公开了年度信件——一封沉重的信。数字显示,巴菲特任主席的投资基金集团伯克希尔公司,去年纯收益下降了45%,从28.3亿美元下降到15.57亿美元。 伯克希尔公司的A股价格去年下跌20%,是90年代的唯一一次下跌;同时伯克希尔的账面利润只增长0.5%,远远低于同期标准普尔21%的增长,是1980年以来的首次落后. 2007年3月1日晚间,“股神”沃伦·巴菲特麾下的投资旗舰公司——伯克希尔·哈撒维公司(Berkshire Hathaway)公布了其2006财政年度的业绩,数据显示,得益于飓风“爽约”,公司主营的保险业务获利颇丰,伯克希尔公司去年利润增长了29.2%,盈利达110.2亿美元(高于2005年同期的85.3亿美元);每股盈利7144美元(2005年为5338美元)。 1965—2006年的42年间,伯克希尔公司净资产的年均增长率达21.4%,累计增长361156%;同期标准普尔500指数成分公司的年均增长率为10.4%,累计增长幅为6479%。 2007年3月1日,伯克希尔公司A股股价上涨410美元,收于106600美元。去年伯克希尔A股股价上涨了23%,相形之下,标普500指数成分股股价平均涨幅仅为9%。 巴菲特是有史以来最伟大的投资家,他依靠股票、外汇市场市场的投资成为世界上数一数二的富翁。 他倡导的价值投资理论风靡世界。价值投资并不复杂,巴菲特曾将其归结为三点:把股票看成许多微型的商业单元;把市场波动看作你的朋友而非敌人(利润有时候来自对朋友的愚忠);购买股票的价格应低于你所能承受的价位。“从短期来看,市场是一架投票计算器。但从长期看,它是一架称重器”——事实上, 掌握这些理念并不困难,但很少有人能像巴菲特一样数十年如一日地坚持下去。巴菲特似乎从不试图通过股票赚钱,他购买股票的基础是:假设次日关闭股市、或在五年之内不再重新开放。在价值投资理论看来,一旦看到市场波动而认为有利可图,投资就变成了投机,没有什么比赌博心态更影响投资。” 巴菲特2006年6月25日宣布,他将捐出总价达370亿美元的私人财富投向慈善事业。这笔巨额善款将分别9月下旬的一个周五的午后,美国内布拉斯加州立大学的2000名学生在学校礼堂外排成一列,等候着一个小时后大门的开启。Andrew Schoemacher这个瘦高的19岁化学工程二年级生没有得到礼堂的入场券,但是他还是伸长了脖子向里面张望着。他到底期待的是什么呢?他说:“是比尔·盖茨和沃伦·巴菲特。” 盖茨和巴菲特,这对好友是世界上最有钱的两个男人,他们的身家合计超过了900亿美元,其中盖茨身家510亿美元,而巴菲特则略逊一筹,为400亿美元。他们来到大学参加一场问答式的会议。此前他们还接受过一次类似的活动,那是在1998年,在盖茨的家乡西雅图,当时台下坐着的是华盛顿大学的学生们。那时这两个富翁都处于一种濒临抓狂的状态中:微软正在面临政府的反托拉斯法案,而巴菲特当时则与收购旗下的再保险公司General Re渐行渐远。 进入全球首富、微软董事长比尔·盖茨创立的慈善基金会以及巴菲特家族的基金会。巴菲特捐出的370亿美元是美国迄今为止出现的最大一笔私人慈善捐赠。 据路透社报道,伯克希尔-哈撒韦投资公司的首席执行官巴菲特现年75岁,《福布斯》杂志预计他的身价为620亿美元,是全球首富。370亿元的善款占到了巴菲特财产的大约60%。 巴菲特在一封写给比尔与梅林达·盖茨基会的信中说,他将捐出1000万股伯克希尔公司B股的股票,按照市值计算,等于巴菲特将向盖茨基金捐赠300亿美元。 盖茨基金会发表声明说:“我们对我们的朋友沃伦·巴菲特的决定受宠若惊。他选择了向比尔与美琳达·盖茨基金会捐出他的大部分财富,来解决这个世界最具挑战性的不平等问题。” 此外,巴菲特将向为已故妻子创立的慈善基金捐出100万股股票,同时向他三个孩子的慈善基金分别捐赠35万股的股票。 不久前,盖茨刚刚宣布他将在两年内逐步移交他在微软的日常管理职责,以便全身心投入盖茨基金会的工作。盖茨基金会的总财产目前已达300亿美元。该基金会致力于帮助发展中国家的医疗事业以及发展美国的教育。 《福布斯》杂志3月6日发布2008年度全球富豪榜,“股神”沃伦·巴菲特由于所持股票大涨,身家猛增100亿美元至620亿美元,问鼎全球首富;墨西哥电信大王卡洛斯·斯利姆·埃卢位列第二,其个人资产为600亿美元,比去年的490亿美元猛增110亿美元;曾经连续13年蝉联首富桂冠的微软主席比尔·盖茨则退居第三,个人资产为580亿美元,比去年增长20亿美元。

Ⅳ 价值投资之父是谁

考察任何一名伟大的价值投资者都要从本杰明·格雷厄姆开始,他通常被称为“价值投资之父”。尽管这个称号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但实际上,这个绰号低估了格雷厄姆对投资界的贡献。或许,他被称为“职业金融分析的创始人”更为恰当。格雷厄姆把科学方法和定量研究应用到投资分析过程中,这导致了一个新领域,我们现在称之为“金融分析”的产生。在格雷厄姆这一贡献之前,人们认为股票市场的参与者是投机者,而不是投资者。持有债券在当时被认为是真正的投资,而股票市场的活动则视为投机。

几十年来,格雷厄姆为格雷厄姆-纽曼合伙企业管理投资基金。他投资的方法就是总去寻找相对于内在价值有较大折扣出售的公司。他在1929年的经济危机中幸存下来,在管理基金的几十年里,他获得了令人难以置信的成功。由于计算的时间周期以及所使用的计算方法不同,对格雷厄姆投资报告分析也各不相同。约翰·特雷恩在他的《金钱的主人》这部著作中称格雷厄姆-纽曼公司在超过20年的时间里每年赚取21%的利润。除了管理基金外,格雷厄姆还在他的母校哥伦比亚大学多年教授投资这门课。

格雷厄姆对于一般投资,尤其是价值投资的贡献,怎样评价都不过分。他的思想和著作影响了许多一流的价值投资者,包括比尔·鲁安、约翰·博格尔、约翰·内夫、塞思·卡拉曼、沃利·韦茨,当然,还有最有名的沃伦·巴菲特。事实上,巴菲特、鲁安和沃尔特·施洛斯都曾在格雷厄姆-纽曼公司为格雷厄姆工作。格雷厄姆在他一直最受欢迎的两本投资书,《证券分析》和《聪明的投资者》中描述了他的投资哲学。《证券分析》经常被称为“投资者的圣经”。巴菲特称《聪明的投资者》是“有史以来,关于投资的最佳著作”。这两本书以及它们所描述的投资原则,都经受住了时间的考验。《证券分析》的第一版出版于1934年股市崩盘后不久,已经被多次更新,最近一次是在2008年,增加了包括塞思·卡拉曼在内的一些知名的价值投资者的评论以及沃伦·巴菲特撰写的序言。

格雷厄姆强烈主张投资组合要包括很大仓位的普通股,他这一主张基于两个基本原则:第一,他认为普通股为投资者提供了一些保护,以防止通货膨胀造成的美元贬值;第二,结合普通股票的股息收益率和市场价值的增加,格雷厄姆认为,从长远来看,普通股提供的收益通常比债券要高。

格雷厄姆提出了“安全边际”概念,并围绕这个简单的概念建立了一个投资理念。事实上,他表示理性投资的秘诀就是大安全边际。简单地说,格雷厄姆的安全边际概念是指资产的价格与其内在价值之间的差额。如果你因内在价值的大幅折扣购买一个资产,那么你有了一个安全边际,可以用它来消化误判或糟糕的运气所带来的影响。格雷厄姆认为,要使一个投资成为真正的投资,就必须有一个真正的安全边际。

格雷厄姆把科学的方法应用于投资分析,为保守型投资者的投资组合所包含的普通股的选择列举了七个定性和定量标准(严格来说,它们都是定量的)。格雷厄姆把保守型投资者定义为一个“……把重点放在避免严重错误或损失上”的人。

七个标准是:

适当的企业规模:格雷厄姆表示,以1973年的美元计,一个工业企业年销售额不低于1亿美元,一个公用事业企业总资产不低于5000万美元是必要的。

足够强劲的财务状况:对于工业企业而言,流动比率(流动资产除以流动负债)应该至少为2,同时,长期债务不应超过当前的净资产(流动资产减去流动负债);对于公共事业而言,负债不应该超过股东权益的两倍。

利润的稳定性:过去10年中,普通股每年都有一定的利润。

股利纪录:至少有20年连续支付股利的纪录。

利润增长:过去10年内,每股利润的增长至少要达到1/3,在开始和结束时使用三年平均数。

适度的市盈率:目前的股价不应该在过去3年平均利润的15倍以上。

适度的股价资产比:目前的股价不应该超过最后一次报告账面价值的1.5倍。格雷厄姆通过声明“市盈率低于15时,资产倍数更高一些也是合理的”对此进行了修正。他提出了一个经验法则:市盈率与市账率的乘积不应该超过22.5。

Ⅳ 喜欢炒股,求股神巴菲特的传奇故事!

巴菲特说:“我们喜欢简单的企业”。在伯克希尔公司下属那些获取巨额利润的企业中,没有哪个企业是从事研究和开发工作的。关于简单企业的解释就是“我们公司生产浓缩糖浆,在某些情况下直接制成饮料,我们把它卖给那些获得授权的批发商和少数零售商进行瓶装和罐装”。这就是可口可乐公司1999年年报中关于公司主营业务的解说词,一个多世纪以来,这句解说词一直出现在它的每份年报当中。简单和永恒正是巴菲特从一家企业里挖掘出来并珍藏的东西。作为一名矢志不渝的公司收购者,巴菲特喜欢收购企业,不喜欢出售企业,对那些拥有大型工厂、技术变化很快的企业通常退避三舍。

巴菲特也不喜欢雇员跳槽。伯克希尔公司在过去的35年里很少有哪个企业的经理离职,除非他病故或者退休。同样地,巴菲特本人也没有太大的变化,衣食住行依然如故。1999年,为了向一家慈善机构 奥马哈孤儿院捐款,他拍卖了他的裤后袋钱包,在此前的20年里,他一直使用这个破旧的钱包。正如巴菲特所解释的那样:“这个钱包没有什么特别之处。它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很久以前。我的西服是旧的,我的钱包是旧的,我的汽车也是旧的。1958年以来,我就一直住在这栋旧房子里,因此,我保有这些东西”。这位全球最富有的人在他的钱包里到底装了多少钱?“我来看看”,他一边说,一边打开钱包,大约数了8张100美元的钞票。他说:“我一般在钱包里放1000美元左右。”在2001年之前,伯克希尔公司的净资产收益率从未出现过负值,并且创造了一个29.5%的综合收益率。可是,这种年年好运因9·11恐怖分子的袭击而消失。公司大量持有的可口可乐股票和美国运通股票出现了前所未有的亏损。公司自身的股票实际上只获得大约7%的收益,公司的账面价值下降了6.2%,但仍好于跌幅达11.9%的标准普尔指数。2001年伯克希尔公司年报开头这样写道:“2001年,伯克希尔公司的净资产损失达37.7亿美元,我们的A类股票和B类股票的每股价值双双下降6.2%”。

巴菲特通过一些重大而又成功的投资决策创造了伯克希尔公司。公司一半以上的净资产归功于10次左右的重大投资行动。巴菲特几乎总是在经济困难时期以低廉的价格收购企业,然后长期持有。在某些投资季报当中,长期是指截至下一季度收益的结算日或公布日。然而,巴菲特现在持有的许多投资品种时间长达数年、数十年,经历了经济景气和不景气时期,直至迎来辉煌灿烂的那一天。巴菲特是一位马拉松式的投资健将,投资机会来临时,他四处出击,力求收购到一个更大的企业。

Ⅵ 巴菲特的个人简历

沃伦·巴菲特(Warren E. Buffett)
职务:CEO
公司名称:伯克希尔·哈斯维公司
出生日期:1930.8.30
绰号:股神
个人简历:

沃伦·巴菲特1930年8月30日出生在美国内希拉斯加州的奥马哈。他的父亲霍华德·巴菲特是当地的证券经纪人和共和党议员。从最初开始,沃伦就超乎年龄地谨慎,他被母亲称为"很少带来麻烦的小孩"。小沃伦对数字有着与生俱来的迷恋。他常和小伙伴们这样消磨整个下午的时间:俯瞰着繁忙的路口,记录下来来往往的车辆的牌照号码。暮色降临以后,他们就回到屋里,计算每个字母在上面出现的次数,在草纸上密密麻麻地写满变化的数字。1929年美国经济大萧条使父亲霍华德的证券经纪人工作陷入困境,致使家里的生活非常桔据。母亲常常克扣自己以便让丈夫和孩子吃得更饱些。直到沃伦开始念书的时候,这种状况才渐渐好转。经历了这些艰辛的岁月之后,他便怀有一种执著的愿望,想要变得非常富有。他在5岁之前便有了这个念头,而且自那以后,这种念头就从来没被抛弃过。

沃伦曾坐在小学的太平梯上,平静地对他的好友们说他将在35岁以前发财。他从来没表现出自吹自擂,头脑发涨的迹象,他自己也对此深信不疑,有人曾问他为什么想赚那么多钱,沃伦答道:“这倒不是我想要很多钱,我觉得赚钱来看着它慢慢增多是一件很有意思的事。”

1930年8月30日,沃伦.巴菲特出生于美国内布拉斯加州的奥马哈市。本科就读于内布拉斯加林肯大学,毕业后又进入哥伦比亚大学商学院师从有金融分析的鼻祖之称的本·格雷厄姆教授。

1941年,刚刚跨入11岁,他便跃身股海,购买了平生第一张股票。

1947年,巴菲特进入宾夕法尼亚大学攻读财务和商业管理。但他学得教授们的空头理论不过瘾,两年后便不辞而别,辗转考入哥伦比亚大学金融系,拜师于著名投资学理论学本杰明.格雷厄姆。在格雷厄姆门下,巴菲特如鱼得水。格雷厄姆反投机,主张通过分析企业的赢利情况、资产情况及未来前景等因素来评价股票。他教授给巴菲特丰富的知识和诀窍。富有天才的巴菲特很快成了格雷厄姆的得意门生。

1950年巴菲特申请哈佛大学被拒之门外。

1951年,21岁的巴菲特学成毕业的时候,他获得最高A+。在哥伦比亚大学毕业后,巴菲特回到奥马哈,到父亲的交易部巴菲特一福尔克公司做股票经纪人。在巴菲特一福尔克公司他取得的最大进展不是在投资业上,而是在戴尔·卡内基的公开课上。在课上,他学到了在大庭广众之中谈吐自如的本领。以后,通过在奥马哈大学教《投资学原理》,他使自己的这种本领
日臻完善,这种本领对他日后的投资至关重要。1954年,巴菲特前往纽约到恩师格雷厄姆的投资公司——格雷厄姆一纽曼公司任职。由于格雷厄姆的保守态度,使他拒绝对公司进行任何主观的分析,而是乐于坚持自己的教学准则。这常使投资公司出现持币待投的现象,从而丧失了许多机会。巴菲特意识到这一点并开始研究质量因素对公司内在价值的影响。为此他会亲自到公司拜访,探寻一家企业比另一家更成功的秘密。尽管格雷厄姆并不赞成巴菲特的做法,但巴菲特还是把这些研究结果默默地用在自己的投资上,他取得了比格雷厄姆一纽曼公司更高的投资收益率。从1950年离开大学校园以来,巴菲特的个人资本已由9800美元激增到了14万美元。

1957年,巴菲特掌管的资金达到30万美元,但年末则升至50万美元。

1962年,巴菲特合伙人公司的资本达到了720万美元,其中有100万是属于巴菲特个人的。当时他将几个合伙人企业合并成一个“巴菲特合伙人有限公司”。最小投资额扩大到10万美元。情况有点像现在中国的私募基金或私人投资公司。

1964年,巴菲特的个人财富达到400万美元,而此时他掌管的资金已高达2200万美元。

1966年春,美国股市牛气冲天,但巴菲特却坐立不安,尽管他的股票都在飞涨,但却发现很难再找到符合他的标准的廉价股票了。虽然股市上疯行的投机给投机家带来了横财,但巴菲特却不为所动,因为他认为股票的价格应建立在企业业绩成长而不是投机的基础之上。

1967年10月,巴菲特掌管的资金达到6500万美元。

1968年,巴菲特公司的股票取得了它历史上最好的成绩:增长了59%,而道·琼斯指数才增长了9%。巴菲特掌管的资金上升至1亿零400万美元,其中属于巴菲特的有2500万美元。

1968年5月,当股市一片凯歌的时候,巴菲特却通知合伙人,他要隐退了。随后,他逐渐清算了巴菲特合伙人公司的几乎所有的股票。

1969年6月,股市直下,渐渐演变成了股灾,到1970年5月,每种股票都要比上年初下降50%,甚至更多。

1970年-1974年间,美国股市就像个泄了气的皮球,没有一丝生气,持续的通货膨胀和低增长使美国经济进入了“滞胀”时期。然而,一度失落的巴菲特却暗自欣喜异常因为他看到了财源即将滚滚而来──他发现了太多的便宜股票。

1972年,巴菲特又盯上了报刊业,因为他发现拥有一家名牌报刊,就好似拥有一座收费桥梁,任何过客都必须留下买路钱。1973年开始,他偷偷地在股市上蚕食《波士顿环球》和《华盛顿邮报》,他的介入使《华盛顿邮报》利润大增,每年平均增长35%。10年之后,巴菲特投入的1000万美元升值为两个亿。

1980年,他用1.2亿美元、以每股10.96美元的单价,买进可口可乐7 %的股份。到1985年,可口可乐改变了经营策略,开始抽回资金,投入饮料生产。其股票单价已长至51.5美元,翻了5倍。至于赚了多少,其数目可以让全世界的投资家咋舌。

1992年中巴费特以74美元一股购下435万股美国高技术国防工业公司——通用动力公司的股票,到年底股价上升到113元。巴费特在半年前拥有的32,200万美元的股票已值49,100万美元了。

1994年底已发展成拥有230亿美元的伯克希尔工业王国,它早已不再是一家纺纱厂,它已变成巴菲特的庞大的投资金融集团。从1965-1994年,巴菲特的股票平均每年增值26.77%,高出道.琼斯指数近17个百分点。如果谁在1965年投资巴菲特的公司10000美元的话,到1994年,他就可得到1130万美元的回报,也就是说,谁若在30年前选择了巴菲特,谁就坐上了发财的火箭。

2000年3月11日,巴菲特在伯克希尔公司的网站上公开了今年的年度信件——一封沉重的信。数字显示,巴菲特任主席的投资基金集团伯克希尔公司,去年纯收益下降了45%,从28.3亿美元下降到15.57亿美元。伯克希尔公司的A股价格去年下跌20%,是90年代的唯一一次下跌;同时伯克希尔的账面利润只增长0.5%,远远低于同期标准普尔21的增长,是1980年以来的首次落后。

2005年3月10日,美国《福布斯》杂志在纽约公布了2005全球富豪排名,巴菲特名列第二,仅次于比尔·盖茨。

阅读全文

与投资家1973零八年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000858上市当时收盘价格 浏览:83
诺亚财富派理财可靠吗 浏览:27
中国银行个人留学贷款 浏览:528
什么是非融资性 浏览:5
如何确定股票发行数量和价格 浏览:365
贷款违约金担保人出么 浏览:203
1比索折合人民币多少 浏览:946
163406基金净值今日净值 浏览:327
九号理财 浏览:952
金条银行价格 浏览:297
五线开花9期货揭秘与实战PDF 浏览:505
包装贷款怎么样 浏览:896
理财直融查询 浏览:525
国海证券金贝壳理财版 浏览:969
滴滴现在期权价格 浏览:712
首汽约车股票 浏览:490
A轮融资9亿 浏览:765
优化营商环境企业融资 浏览:344
钱多多是中粮期货 浏览:281
债券融资组 浏览:8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