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投机象山岳一样古老 这句话我是从《股票作手回忆录》上看到的,每次读到这句我内心都为之一震,虽然短短的一句话却道尽投机市场的百态,我仿佛看到在漫长投机长河中挣扎的人们,也包括作者投机失败后的饮弹自尽,投机戏的本质不会变,人的本性也不会变,婪、恐惧、绝望、狂喜,而结局常常在开始的时候就已经注定。
(如果遵循以中线波段操作为投机者的定义,并采用顺势而为的交易方法,那结果就不会是那样的结局。那些整天试图以凭借自己小聪明战胜市场的想法,早晚会被市场无情的吃掉。只有真正懂得与市场共存共振的投资者,最终才会成为市场长期的赢家。)
二、人弃我取,人取我予
这句话好象来自来自中国《史记·货殖列传》,《货殖列传》蕴含着丰富的中国古代私人理财思想,人弃我取,人取我予。被司马迁列为出奇制胜的重要策略,在证券市场里,我认为应该把人弃我取,人取我予。事实证明,主力资金和持仓变化是判断主力进出的最可靠方法,如果你从盘面上看不出来,可以借助第三方网站,比如“理财者网”,网上搜一下就知道网址了,上面的实时资金流向和持仓明细以及大单追踪已经成为散户必备的工具,据说有人利用这个有一年翻16倍。作为自己一种最基本思维方式来运用,多用这种方式去思考问题,保持对各种预言的惕,并努力在别人婪的时候谨慎一些,而在别人恐惧的时候大胆一些。
(这就是典型的对相反理论的理解,但需要注意的是,相反理论并不是任何时候都适用。)
三、买入靠信心,持有靠耐心,卖出靠决心
这句话是我早期看的一本大众投资手册上看到的,那本书收集了不少格言,而经过时间的洗礼,我现在牢记的就是这句,三句话把投资中具体的投资行为的原则讲的简明、彻底、透彻,回顾自己的投资经历,几乎所有的错误也囊括在这三句话里。
(能做到这一点的投资者,不但要具备超越常人的坚强心灵和意志,而且还必须已经对股市有了本质意义上的理解。)
四、只有持股才能赚大钱
想在股票市场赚大钱,持有股票的本领要下苦功去学,不管你是否有水平研究指数,是否有水平选择股票,真正能使你赚到钱的真功夫就是如何持股,如何持股的道理可不象研究指数、推荐股票那样,几句话就说的明白的,短期内容易提高的,它需要长期的投资经验积累,心理素质的不断提高,使用控制风险的有效方法。
(这一点真正道出了股市投资的真谛,股市投资只有持股才能赚大钱,想靠调整市中的抢反弹来增加利润和弥补亏损,本身就已经掉进了主力的陷阱。)
五、企业价值决定股票长期价格
这句话是我研究价值投资理论之后的一句简单概括,经过这近十年的投资实践,我觉得要想既保持研究股票又要保持一颗平常心,自己必须要有一套对股票价格高低的判断标准,即使使用的是一些简单的判断标准也没关系,重要的是你一定要有,你对市场的价格高低的看法不能依靠是否在大资金的成本之上下,否则一味迷信大资金的力量,如果你交易的主要理由来自大资金的痕迹,你不能一边关注价格,却又不交易,你很容易陷入频繁的买入之中,因为你没有自己的股票贵贱的标准,这样会使你常常去跟随那些其实跟许多散户同样愚蠢的大资金,在股票市场一般那些以价值发现价值挖掘为出发炒作的大资金才容易成功,才容易实现利润,单凭资金优势企图控制市场脱离了价值大肆炒作,最后结局不会乐观,证券市场越成熟,这点越明显。供给与需求创造价格短期波动,企业内在价值决定长期波动方向。
六、不要轻易预测市场
判断股价到达什么水准,比预测多久才会到达某种水准容易,.不管如何精研预测技巧,准确预测短期走势的机率很难超过60%,如果你每次都去尝试,错了就止损退出市场,不仅会损失你的金钱,更会不断损害你的信心,我觉得应该从基本面入手寻找一些有长期价格潜力的股票,结合一些技术方法适当控制风险尽量长期持住股票,而对于长期的市场走势给予一个轮廓式的评估。(道氏早就定义了市场中日间杂波的不可预测性,只有趋势可以把握。但人类自作聪明,侥幸心理,婪恐惧的弱点,无时无刻不在支使那些意志不坚的人们不断反复重复的犯错。比如现在市场上总有些人,每天都可以把市场第二天、甚至一星期中每一天的走势都给你提前描绘出来,真佩服他们的想象力。)
七、股市的下跌如一月份的暴风雪是正常现象
这句话是彼得林奇的《战胜华尔街》里的一句,其实股市的下跌如一月份的暴风雪是正常现象,如果有所准备,它就不会伤害你。每次下跌都是大好机会,你可以挑选被风暴吓走的投资者放弃的廉价股票。我觉得这句话很形象的说明了股票市场的周期性,人们在春、夏、秋、冬的轮回中不知不觉,而对股票市场的涨跌却经常感到惊讶,其实股票市场的涨跌起伏是多么的正常,只是我们的市场有时它的春天太短,冬天太长,我想这对在东北呆惯的人理解起来倒不会太难。
(新股来到股市只有先想到风险,才能活的长久。股票有涨有跌,涨多了会跌,跌多会涨,这是股市的本质。)
八、尽量简单
这句话是美国技术分析专家约翰墨菲的《股价(期货)技术分析预测学》一书中在引言中反复强调的一句话,他的意思是使用技术分析的时候尽量简单,我理解所谓的尽量简单就是掌握核心思想而运用之,如趋势一旦形成短期不可逆转。选股要选领涨股等。在我的实践中也常常提醒自己,尽量使自己的投资理念、投资原则简单,事情简单了也会就变得清晰了,对自己的投资行为约束也就变的有力了,不符合自己原则的事情也就容易***了,如阿甘一般,质朴简单的生活蕴涵着乐趣与真正的智慧。(只有简单的技术才能被普通人所接受,复杂未必实用。但一样技术使用的人多了,其实战成功率自然就会降低。因此,已经被市场公开的技术,如果不经过自己的修正和提炼,其多数信号均为错误。)
九、不断的减少交易
这是从我的无数次错误中无数次损失的金钱中理解的一句话,巴菲特曾讲过钱在这里从活跃的投资者流向有耐心的投资者。许多精力旺盛的有进取心投资人财富渐渐消失。其实不管你的理念怎样,是投机者或投资者,这句话都适用。减少你的错误就先从减少交易开始吧。
(频繁的短线交易,是普通投资者股市投资必然失败的结果。因为频繁的短线交易,会使你每一刻的持股成本都在相对的市场高位,市场一旦转势,你的损失将惨不忍睹,相信5.30就是很好见证和教训。更何况印花税上调之后,交易成本又增加了0.4%,买卖一次全部费用加起来已经超过了1.2%)
十、远离市场,远离人群
人群中积聚的是愚,不是天生的智慧。炒股的心态与你与人群的距离成反比,不要推荐股票、少去谈论股票,与市场的人群保持距离,与每日的价格波动也要尽量远点,不要让行情机搅混你本已清澈的交易理念。大学时代看过一本日本人的小册子讲如何体会孤独的快乐,我很喜欢书里观点,孤独是一种特殊的力量,如果你体会到了孤独感并且是快乐的,那么恭喜你,你的心灵是强大的。在股市这个嘈杂的市场里,是最应该自守孤独的地方。知止而后能定,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
㈡ 散户炒股的五种境界,分别是哪五种
个人认为散户炒股不止五种境界,而是始终境界!
1.初入股市,不懂风险
刚入股市,啥都不懂,只是听别人说炒股赚了钱,自己也想跃跃欲试。
10.急流勇退,江湖传说
大彻大悟,名利都是过眼烟云。炒股不是生活的全部,还有家庭和没去过的远方。
知道进退,月圆之时即将开始月缺,花最红时即将凋谢,力不可用尽,话不可说尽,事不可做绝。股神不在江湖,江湖却有股神的传说。
㈢ 私募英雄的私募英雄——财经栏目
随着证券市场创新意识的改变、创新理念的深化,股指期货、融资融券、转融通等创新产品的不断增加,私募业发展的春天已经来临。正是在这样的大背景之下,财富在线-财富基金网敢为天下人先,优先组建编辑、策划、记者团队精心打造高端私募访谈--私募英雄。采访的私募英雄全是私募界数一数二的大名家。
财富在线希望通过私募英雄这个栏目,让广大投资者更进一步了解神秘私募,全面掌握私募基金公司的投资理念、投资流程、投资策略、投资哲学、风险控制、行业选择、个股股票池的构筑等等。 私募投资高手征战股市最全纪实。挖掘私募英雄背后的投资逻辑和财富独门秘籍。
栏目周期:一周一期
栏目口号:诠释投资真谛,把握即时投资机会。
【私募英雄01期】立华投资王政:秉承细水长流,不对单一股票进行豪赌。始终坚持以价值为基础的投资理念,扛过了08年的大跌,在09-11年取得了超过100%的收益。
【私募英雄02期】同创伟业张博晓:合理分配资金,关注熟悉领域;中国第一家有限合伙制创投企业,全国首家实现现金分红并完成本金全部返还的有限合伙制创投基金。
【私募英雄03期】景良投资廖黎辉:巴菲特模式再创新,颠覆传统投资模式;专注财务并购,只做确定性投资;景良一期较大幅度跑赢大盘。
【私募英雄04期】青岛赢隆周兵:稳健增值的保障,系统控制风险;自上而下是为了判断好大盘走势和市场热点,自下而上是为了选好个股。
【私募英雄05期】红日升投资王平:三方面判断市场牛熊,青睐行业龙头企业;复合型私募基金经理=“股票+期指”。
【私募英雄06期】龙腾资产吴险峰:估值和博弈不可割裂,互为因果,互为变量;理解市场、顺应市场、防御为主、侧重消费。
【私募英雄07期】高特佳蔡玮:实践巴菲特本地化,展现雄厚资源支持网络;储备高端人才是挖掘好项目的前提保障。
【私募英雄08期】展博投资余爱斌:选美力量实践者,让市场告诉我们买什么股票。投资是一段艰难而美好的旅行;市场唯一不变的是变化;趋势投资、仓位管理。
㈣ 巴菲特和彼得林奇都是价值投资
股神巴菲特与彼得林奇是被投资者广为熟知的,前者被称为美国股神,五十几年平均年复利率20%左右,后者被称为传奇基金经理,13年平均年复利率29%。
巴菲特没有开宗立著是投资者的损失,不过我们依旧可以从巴菲特历年致股东的信中,挖掘到投资的真谛。
如果不喜欢文字,那么2017年的纪录片《成为沃伦.巴菲特》,是非常好的选择。
巴菲特的投资收益率周期更长,也更为稳健;在这期节目中,将揭露巴菲特的普通生活与专注的复利投资。
彼得林奇提前退休,否则,与股神将会是非常激烈与精彩的收益比较。
如果想要深入了解林奇,那么《成功投资》、《战胜华尔街》、《教你理财》。
第一本系统性自述自己的投资理论,第二本继续深化,第三本是封笔之作,曾被巴菲特力荐,称这或许是送给孙子最好的礼物。错过任意一本,都是投资者的损失。
虽然巴菲特与彼得林奇都是价值投资的代表,不过,却是截然相反的投资方式。
1、股神的复利
投资,并非是巴菲特最喜欢的事,其实他最喜欢的是复利。这是他小时候就发现的有趣游戏,为此痴迷了一辈子,通过投资,可是理想的实现复利,所以巴菲特喜欢投资。这也被他称为,幸运的人生,跳着什么舞去工作。
复利,也被爱因斯坦称之为世界第八大奇迹。
巴菲特一生中99%的财富,都是他50岁之后获得的。
从1900年1 月1 日到1999年12 月31日,道琼斯指数从65.73 点涨到了11497.12 点,足足增长了176倍,是不是非常可观?那它的年复合增长是多少?只有5.3%。
这个增长率意味着,你有一万块钱,每年才新增530块钱。不用巴菲特,每个普通人都能做到这个增长,但这个世界只有一个巴菲特,因为只有他能持续数十年地坚持。
所以巴菲特会说:没有人愿意慢慢变富;
彼得林奇所言:投资越早越好。
2、股神买入的不是股票
巴菲特熊市很忙,是在忙着买股票;牛市相对悠闲,往往舍不得卖股票。
1998年,可口可乐约48倍估值,对于业绩稳定的大盘蓝筹股,这明显是高估了;或许是因为董事会席位的原因,或许是因为现金流的原因,巴菲特没舍得卖。
在此后十多年的时间中,可口可乐回落到了18倍低估值。
相比于普通投资者,巴菲特整日阅读,并不悠闲,这也是他的乐趣。相比于彼得林奇,那是无比悠闲。
并且,巴菲特的投资真谛,是普通投资者学不来的。
因为他买入的不是股票,而是自由现金流。
受到了黄金搭档芒格与费雪的影响,巴菲特抛弃了导师格老的烟蒂股投资法;转而开始买入优质企业。其实随着资金量的增长与美国经济的复苏,巴菲特迟早会走上这条路;同样,按照他所言,如果没有芒格,会比现在穷的多......
此后喜诗糖果是买入优质企业的第一次试水,很成功,股神尝到了甜头,再也收不住手。
当年巴菲特收购喜诗糖果,只给留下了1800万美元的利润,维持生产使用。此后喜诗糖果大约20年的时间中,为伯克希尔上缴了4亿元左右的利润,通通被巴菲特拿来买股票。
喜诗糖果的成功,令巴菲特欲罢不能。从此,他主张,以合理的价格买入优秀的上市公司。
有两点原因:
1、优秀的上市公司股价很难被打倒低估值。
2、巴菲特赚取利润的方式已经改变,并非股价的波动,而是收购上市公司,掌握背后的现金流,拿来继续投资,等同于获取了没有代价的资金。这也是为什么巴菲特说,股市关门也没事。他掌握的已经不是股票,而是背后的公司,以及所能提供的自由现金流。无论牛熊,都赚钱......
这也是普通投资者所做不到的,也是彼得林奇不得不呕心沥血的原因。
3、勤奋的兔子
如果说股神巴菲特是一只永不停歇的乌龟,那么彼得林奇就是一只勤奋的兔子。
有这样一组数据:他一年的行程10万英里,也就是一个工作日要走400英里。
早晨6:15他乘车去办公室,晚上7:15才回家,路上一直都在阅读。
每天午餐他都跟一家公司洽谈。
他大约要听取200个经纪人的意见,通常一天他要接到几打经纪人的电话,每10个电话中他大约要回一个,但一般只交谈90秒钟,而且还好几次提示一点关键性的问题。
他和他的研究助手每个月要对将近2000个公司检查一遍,假定每个电话5分钟,这就需要每周花上40个小时。
4、彼得林奇的无奈
相比于股神巴菲特,彼得林奇简直忙到“死去活来”,这也是为了追求业绩没有办法的事情。 他退休后,可以担任其他公司的基金经理,不用工作就可以获取大概四千万左右的年薪(1991年),为了名誉,他拒绝了。
彼得林奇退休的年龄是46岁,正直壮年,事业的巅峰时刻。原因在于,陪伴家人,以及受够了高强度的工作。
的确,彼得林奇13年29%的年化复合增长,是呕心沥血换来了;在这样下去,实在受不了。
赚再多的钱,搞再多的慈善,也要有命去进行......
他有着无奈的,号称无股不买的称号;据统计,他每天大约卖出一百只股票,买进一百只股票,换手率在300%+。
由此,很多投资者认为彼得林奇是做短线的;其实,林奇是做中长线的,只不过操作更加灵活。
热点,不追;
题材,不买;
无业绩;不买;
林奇玩转了六类上市公司的股票,看重的还是业绩。
这种操作,有风格原因,也有行业原因,存在无奈。
与巴菲特不同,基金买股票,有着仓位限制;对于房利美的投资,林奇买到了基金的资产的5%,这已经是所能购买的上限了。
否则,他还想买更多。
反观股神,可以随便买,看好之后,直接买下来......
受到行业的限制,这就是彼得林奇的无奈。
5、截然相反的价值投资
纵然彼得林奇不会买入没有业绩的题材垃圾股,可从频繁的交易可以看出,他赚取的其实是股价的波动,也就是短线投资者口中的差价。
有些股票甚至因为怕错过,买入后在观察......
毕竟,他最多投资过上千家股票,不可能将每一只股票的商业逻辑都看的透彻。
这点与股神巴菲特不同,他买入的每一只股票,都是完全明确其中的商业逻辑,所以买入就是重仓。
也有很多投资者说,巴菲特是分散投资,这种说法很扯淡。
的确,巴菲特买过几十只甚至上百只股票,毕竟资金量庞大,且买入就是大手笔。看好后要么买下来,要么买成大股东......赚取的是更多的自由现金流(免费投资资金)。
这就是巴菲特与彼得林奇的截然不同,前者重仓买入,真正目的是掌控公司,获取自由现金流;后者分散投资,赚取的是价值投资的差价。
㈤ 价值投资的基本范畴是什么
所谓价值投资,是指对影响证券投资的经济因素、政治因素、行业发展前景、上市公司的经营业绩、财务状况等要素的分析为基础,以上市公司的成长性以及发展潜力为关注重点,以判定股票的内在投资价值为目的的投资策略。价值投资哲学起源于本杰明·格雷厄姆的名著《投资分析》,以沃伦·巴菲特成功的实践闻名于世界。价值投资的真谛在于通过对股票基本面的经济分析,使用金融资产定价模型估计股票的内在价值,并通过对股价和内在价值的比较去发现并投资那些市场价格低于其内在价值的潜力个股,以期获得超过大盘指数增长率的超额收益。一般来说,价值投资包括宏观经济分析、中观经济分析以及微观经济分析。
首先,宏观经济分析是价值投资的前提。宏观经济分析以国家整体经济走势和经济政策走向为研究基础,主要研究国内生产总值(GDP)、就业状况、通货膨胀、国际收支等宏观经济指标对证券市场的影响,并结合对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走向的分析,来分析和预测宏观经济走势,以此来判断大盘的走势。证券市场对国家经济政策十分敏感,因此,对国家预算、税收、投资政策、利率和汇率变动的分析是价值投资模式的基础。近年来,我国宏观经济形势一片大好,经济高速稳定增长,这加速了蓝筹股股票业绩的提升,同时也使得价值投资理念逐渐得到市场的普遍认同。
其次,中观经济分析是价值投资的基础。中观经济分析主要是针对行业现状和前景的研究,以此来判断不同行业的成长性。尽管各部门都处在相同的宏观经济形势下,但是不同的行业,其利润率水平以及发展前景是不同的。
最后,微观经济分析是价值投资的关键。微观经济分析以上市公司财务状况和发展潜力为研究基础。价值投资理念认为,上市公司的质量直接关系到公司股票市场表现的优劣,具有投资价值的股票不但要具有良好的业绩,更要能长久保持稳定的发展。所以,价值投资关注的不仅仅是上市公司的历史盈利水平,而且需要通过把公司的行业竞争能力、经理层的管理能力、各种财务指标的综合评价等因素统筹起来进行分析,预测公司将来的盈利能力,这也是价值投资理念分析的重点中的重点。
www.gux.com.cn
㈥ 自曝身家1400亿的林园,究竟是什么让他获取了巨额的财富
在2021年6月9日的茅台股东大会上,曾表示自己家保姆和司机跟着自己炒股已经赚取8亿和2亿身家的林园再度发表“凡尔赛”式讲话。他称自己持有茅台2%的股权,当前持仓市值占总身家的40%。据此推测,林园持有2520万股贵州茅台,按茅台当天2179元的收盘价计算,仅持有茅台的市值就549亿,其总身家更是高达1372亿。对此外界纷纷表示质疑,而林园本人后来接受采访回应称自己当时就是胡说八道的,是个精神病,靠乱说话的形象吃饭的。由于茅台股东列表并无林园名字,所以我们尚无法推测林园此话的真伪,但从林园历年的投资组合来看,毫无疑问林园在股市中是赚取了巨额财富的。
在我与众多普通个人投资者接触的经历中,发现了一个比较神奇的事情:就是很多人更热衷于研究《艾略特波浪理论》、《江恩理论》、《利弗莫尔》、《缠中说禅》等,期望靠技术分析来获得打开财富大门的钥匙。而对巴菲特、芒格、张磊等人的理论却表示看不懂、无法学习,甚至还有人对此嗤之以鼻。可能他们并不知道艾略特本人根本没有在股市中获得过财富,而江恩和利弗莫尔晚年生活非常凄惨,最后也没有剩余多少钱留给自己子女,而《缠中说禅》的作者是谁至今都众说纷纭,他有没有赚钱,赚了多少钱更是无可稽考。大家就没有想一下一个连自己都赚不到钱的人可能告诉你怎么去赚钱吗?
从上面这些投资者的行为习惯来看,其实很符合人性的某些特点,比如对于神秘事物莫名的崇拜,对于简单的事物喜欢复杂化,还有对于快速致富的渴求,这些特点都导致了大多数投资者在股市中是无法盈利的。而那些真正具备参考意义的投资真理恰恰隐藏在那些被大家忽视的投资大咖著作里。比如国外的巴菲特、芒格、霍华德·马克斯、约翰·邓普顿,以及国内的段永平、张磊、陈发树、林园、李录、邱国鹭等等无一不是依靠价值投资赚取到了如今上百亿的财富。他们才是大多数普通投资者最应该去学习的,相信未来有一天你会懂我说的这些话。
投资的本质是寻找“确定性” ,优秀的投资者更多思考的是公司的生意模式和公司的核心竞争力,而不是每天盯盘沉浸在涨涨跌跌的市场里,浪费宝贵的时间。林园为什么能够04年买入茅台、05年买入片仔癀后能一直持有十几年不动?为什么段永平说“我从头到尾真正投资过的公司最多五六家,最喜欢茅台、苹果、腾讯的生意模式”。大家再回想一下自己持有标的数量和换手率,这就是你和顶级投资者的差距所在。集中投资、长期持有、注重安全边际,这才是价值投资的真谛。
最后,向大家推荐一本书《股市真规则》,希望能够帮助大家走向正确的投资道路。
㈦ 买股票是不是投资
我做股票很多年,这个问题,我来回答:股票有投资和投机两种属性。买股票,研究版公司基本权面,分析行业背景,精读公司财务报表,掌握经济繁荣萧条之周期,深谙投资真谛,自然可以投资。如果只根据巴菲特,林奇之书操作,就觉得能通投资真谛,那是学其表象不通真谛,只有架子而无神髓,必然以失败而告终。投机则是研究人性,以技术分析为基础,而跳出技术分析,冷静客观分析市场百态,抓住人性之弱点,当大家都在犯错,你要紧紧跟着这个犯错的趋势,等他们清醒过来时,要第一个跳出来。
㈧ 有着强大的经济做后盾,股票其实投的到底是什么
很多人投资股票,追求的是“低买高卖”,也就是以较低的价格买入,等股价上涨了,再以较高的价格卖出,赚取差价,本质上是一种择时的方法。
那么,这种通过择时赚价差的投资收益怎样呢?
有人以美股为例做过研究。在1965年到1995年的30年间,假设运气极好,每年都能抓住当年的最低点,并在最低点买入1万美元标普500指数基金,那么坚持做30年的年均复合回报率是11.7%。
相反,那些运气极差的人,连续30年都在当年的最高点买入,他们的年均复合回报率是10.6%。还有一些人不去择时,就在每年的第一天入市,这么做的年均复合回报率是11%。
第三、股票投资的本质还是公司
长期来看,公司利润和股市回报之间的相关敏粗性非常高,本质是均值回归,股价长期就是要回归到企业的内在价值,这也是价值投资的核心逻辑。
所谓内在价值,也就是巴菲特挑选企业的核心标准之一:持续稳定的赢利能力。
美国股市在1966 到1982 年间持续盘整,靠价差基本赚不到什么钱。但由于公司的持续盈利,投资者照样可以获得股息,所以投资回报率依然是正的。
所以说我们要与好公司一起成长,就要做到两点:
一是要认真做研究,买入值得长期拥有的公司。
二是不要受到市场波动影响,而轻易放弃自己所看好公司的股票。
而且,每一次经济衰退都成功度过,经济一旦恢复正常,股市就会开始上涨,这些好公司就会有很好的表现,甚至不断创新高。
对于一般投资者来说,如果没有直接甄别股票的能力,投资基金和债券也是很好的选择,不用去担心市场波动,让专业的基金经理帮你投资理财,依然能拿到不错的分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