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2013年中国对东盟直接投资总额是多少
有抄700亿美元:
中国商务部副袭部长高燕23日在北京透露,东盟已成为继中国香港、英属维尔京群岛、开曼群岛之后,中国对外直接投资的第四大经济体。截至2013年6月底,中国共在东盟设立直接投资企业近2500家,雇用当地雇员近12万人。
高燕是在当日举行的“中国—东盟建立战略伙伴关系十周年”新闻发布会上作出上述表述的。数据显示,2002年底,中国与东盟双向投资额累计为301亿美元。十年来,双向投资新增额超过700亿美元,累计达1007亿美元,其中东盟国家来华投资771亿美元。目前,中国已成为东盟第四大外资来源地,东盟为中国第三大外资来源地。
据介绍,截至2013年6月底,中国对东盟国家直接投资累计近300亿美元,约占中国对外直接投资的5.1%,主要集中在电力生产、商务服务、批发零售、制造、采矿、金融等领域。东盟已经超过澳大利亚、美国、俄罗斯等国家,成为中国对外直接投资的第四大经济体。截至目前,中国企业在东盟共雇用当地雇员近12万人。
❷ (26分) 材料一:2009年8月15日,第八次中国—东盟经贸部长会议在泰国曼谷举行。商务部陈德铭部长与东盟
(1)必要性:①是中国与东盟各国共同应对当前金融危机的需要。②是生产社会化特专别是经济全球属化客观要求。③是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内在要求。④是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必要条件。
重要性:①可以营造更加稳定、开放的投资环境,互通有无,调剂余缺民,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②可以为双方企业创造更多的投资和贸易机会,节约社会劳动,取得较好的经济效益,实现互利共赢。③有利于增强本国的经济实力,促进国内企业不断更新技术,提高产品的国际化水平。④有利于把中国——东盟战略伙伴关系提升到一个更高的水平,也将为东亚地区和全球经济的复苏与发展作出积极贡献。 (2)①国家利益决定国际关系,国家间的共同利益是国家合作的基础。中国和东盟各国是近邻,在经济、政治、文化等方面有很多共同利益。②和平与发展是当今时代的主题。双方贸易关系的发展不仅有利于双方经济发展,而且有利于东亚和世界经济、政治的稳定和发展。③中国实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坚持对外开放的基本国策,与东盟等国发展贸易关系,共同应对国际金融危机、承担国际责任,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 ❸ 中国与东盟自贸区对来的发展形式对双边经贸产生什么影响 产业合作方面:中国与东盟各方的工业化水平、产业结构及资源禀赋等存在差异,可以在平等互利的基础上形成不同的产业协作层面。 按照人均GDP、科技发展状况、工业化水平和贸易模式,中国-东盟的经济发展水平大致可以分为四个层次:第一层次是属于高收入国家和地区的新加坡、文莱,具有高科技和知识密集型产业优势;第二层次是马来西亚,属于中上等收入水平,具有中等技术及资金密集型产业比较优势;第三层次是中国和东盟的泰国、菲律宾、印尼,属于中下等收入层次,具有自然资源和劳动密集型产业优势;第四层次是东盟北部的柬埔寨、老挝、越南、缅甸,属于低收入国家和地区,具有廉价劳动力和自然资源优势。如果能够实现贸易自由化和经济一体化,其市场规模将在世界上各个区域性经济组织中具有很强的竞争力,正逐渐形成垂直分工与水平分工相交织的分工体系,从而形成与发达国家间的有力制衡。 投资合作方面:自2002年11月正式启动建立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进程以来,中国与东盟相互投资不断扩大。 截至2008年年底,东盟国家对华实际投资520亿美元,占中国吸引外资总额的6%。2008年中国对东盟直接投资增速大大加快,同比增长125%,已有越来越多的中国企业把东盟国家作为其海外拓展战略的目的地;同时,中国积极实施“走出去”战略,对东盟的投资也出现快速增长态势。2008年中国对东盟直接投资达21.8亿美元,比上一年增长125%。随着《投资协议》的签署和实施,一体化的实现和贸易、投资壁垒的降低,产业转移障碍将大大减少,必然能吸引大量资本向区内转移。 货币金融合作方面:具体而言,自贸区内的货币和金融战略应该包括四个方面。首先,推动扩大与东盟十国进行双边货币互换的规模。中国应该积极推动与更多东盟国家签署更大规模的货币互换协议,并努力在近几年内将双边机制扩大为区域多边机制,建立起一个完整的区内货币互换框架;其次,推动人民币在自贸区内部结算规模的扩大。东盟是我国第四大贸易伙伴,也是跨境人民币结算试点工作的境外区域之一。2008年,双方贸易额达到2311.2亿美元。这个金额如果以人民币结算,超过1万亿的规模。同时也可以改善该地区对美元的过度依赖;再次,推动建立与东盟国家的汇率协商及联动机制,降低美元汇率波动的负面影响,鼓励一些国家实行与人民币挂钩的汇率机制;最后,在《清迈协议》基础上积极促进区域金融合作,建立机构化的区域危机救助机制,培育包括亚洲货币市场基金外汇储备基金在内的区域金融市场,为推动由“10+3”成员国13种货币组成货币联盟和亚洲汇率联动机制做好制度性准备。 推进东亚经济一体化 然而,中国-东盟合作的战略意图绝不仅仅于此。东亚经济一体化进程正在加速推进。后危机时代“中国-东盟自贸区-东亚经济一体化-东亚共同体”的发展脉络依稀可见。目前以“东南亚共同体”为核心,以东盟10+1合作机制(东盟加中国)为第一外围,以东盟10+3(东盟加中日韩)合作机制为第二外围,以东亚峰会为代表的“10+6(再加上澳大利亚、新西兰和印度)”合作机制为第三外围的“同心圆”战略正在构筑。可以预期的是未来全球力量格局很可能向快速增长的国家和经济体转移,下一轮增长的强大驱动力,将来自于中国等在内的东亚新兴经济体国家,一个更加均衡、更加富有活力的国际经济新格局正在形成。 ❹ 直接投资的东盟已成中国对外直接投资第四大经济体 中国商务部副部长高燕今日在中国-东盟建立战略伙伴关系10周年发布会上表示,截至6月底,中国对东盟国家直接投资累计近300亿美元,约占中国对外直接投资的5.1%。东盟已经超过澳大利亚、美国、俄罗斯等国家,成为中国对外直接投资的第4大经济体。 ❺ 求中国与东盟近十年的贸易数据 7月9日,记者从中国-东盟博览会秘书处获悉,今年以来,中国与东盟之间贸易增长加速。近日,海关总署公布的统计数据显示,1—5月,中国与东盟双边贸易总值达1118美元,增长近58%,东盟超过日本成为中国第三大贸易伙伴。东盟问题专家认为,今年1月建成的中国-东盟自贸区促进双边贸易的效果已经显现出来。广西社科院东南亚研究所副所长刘建文分析认为,中国与东盟双边贸易增长明显,除了得益于全球金融危机后国际贸易恢复性增长,还得益于今年1月建成的中国-东盟自贸区实施的“零关税”政策,使双方进出口企业积极性空前提高。刘建文认为,涵盖19亿人口、接近6万亿美元国民生产总值和4.5亿美元贸易额的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全面建成后,中国-东盟双方7000多种产品实行零关税,贸易更加自由化和便利化。第七届中国-东盟博览会是自贸区建成后举办的新一届盛会,将于2010年10月20日—24日举办。本届博览会以“自贸区与新机遇”为主题,紧扣《货物贸易协议》、《服务贸易协议》、《投资协议》等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协议,设置商品贸易、投资合作、服务贸易、先进技术和“魅力之城”5大专题,设国际标准展位4000个,展览专题更丰富、内容更专业、服务更高效,将是高规格、高水平、富有商机的盛会,将进一步促进中国-东盟双边经贸增长。 ❻ 急求2000-2008年中国与东盟贸易额
2000年395.2亿美元 ❼ 中国东盟贸易区的现状和前景的分析
近年来,随着中国一东盟自贸区建设步伐的加快,中国与东盟相互投资不断扩大。截至2008年底,东盟国家对华投资项目3.2286万项,合同外资金额1119亿美元,实际投入520.1亿美元,占我国吸引外资的6.08%。2003-2008年,东盟对华实际投资金额从29.3亿美元增至56.4亿美元,平均增速达31.1%。2008年在金融危机的影响下,东盟对华投资增速仍达到了24.4%,其中增长最快的是越南,增幅达83.6%。东盟对华投资主要来自新加坡、马来西亚、泰国、菲律宾和印度尼西亚五国,投资领域包括房地产业、制造业、交通运输业、宾馆、饭店、住宅、金融、零售、石油化工、旅游、矿产资源开发等行业。 与2008中国对东盟投资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80年代理财
浏览:903
中翌理财亏掉怎么报警
浏览:295
人民币增值利好哪些股
浏览:532
招财猫理财投资
浏览:577
征信可以办助学贷款吗
浏览:259
东方财富期货怎么关注好友组合
浏览:263
红枣期货10000元
浏览:494
51vv股票是什么意思
浏览:641
信托与pe
浏览:64
新闻联播人民币
浏览:529
股份融资
浏览:55
翘然天津资本投资咨询有限公司
浏览:456
融资融券宝典
浏览:29
定期理财规划
浏览:599
恒大集团股票行情
浏览:6
信托信披
浏览:944
大众公用股票分红
浏览:637
宁波银行后期查贷款用途
浏览:545
好好开车融资
浏览:300
融资租赁可行性报告
浏览: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