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基金投资 > 关于阿里巴巴投资快递有感的文章

关于阿里巴巴投资快递有感的文章

发布时间:2023-06-02 07:54:10

『壹』 阿里巴巴成立菜鸟物流,这对中国物流意味着什么

阿里巴巴是商家平台,采购平台、销售平台,可以提供多种形式的产品,满足广大用户的需求。莱索托网络的设立还包括物流。这很有可能再次对整个产业链造成巨大冲击,真正的O2O(制造商3354销售(瑞索网)3354消费者)模式开始萌芽。所有产业链将进一步整合。淘宝、天猫购物网站如果严格监控商品注册,规范搜索关键词对消费者来说将更加方便,Light网可以发挥强大的资源整合功能,实现大量用户需求和企业进驻。

3、商人的物流经验也会有很大的提高

物流质量直接影响消费者的电子商务购物体验。很多商人的评价都有物流服务的体验。阿里在过去5年里投资物流的1000亿投资将直接增加商家的物流体验和消费者评价指数。

一方面,阿里物流业务的改善将使企业获得更完善的物流解决方案。另一方面,如果消费者的物流体验得到改善,对商家服务能力的满意度也会提高。对Y商家来说,“顾客就是上帝”,满足消费者的需求,提高消费者的期望是商家的需求,阿里在物流方面的解决方案无疑解决了企业最大、最不可控的难点。

『贰』 阿里入股申通,产业链布局大升级,菜鸟蜕变

电子商务疾速发展,带动物流产业崛起。物流智能网络系统全覆盖,使得产业更智能化,标准化。而物流行业竞争近年来异常严峻,申通,圆通,中通,天天,邮政,品骏,顺丰,京东等都在角逐市场。从最早的精准快速到物流服务化迈进,申通,圆通,天天等缺乏智能服务化难以生存。而阿里巴巴作为全球第二的电商企业,仅次于亚马逊,其每年的物流输送都是一场战争,快递堆积物流慢,分炼效率慢成为行业诟病。

为解决该问题,阿里巴巴集团建立物流生态圈及大数据智能产业链接模式——菜鸟网络,菜鸟网络继入股天天,百世之后,阿里再以46.6亿元入股申通,或许菜鸟再也不是曾经的菜鸟。

阿里自建第三方物流公司菜鸟网络,目的是打造全国24小时,全球72小时送达服务,阿里15年投资圆通,18年中旬,阿里与菜鸟网络就入股中通,持股10%,而本次阿里入股申通持股49%。

物流知产大升级,全球72小时必达

笔者在中国商标网查询发现,申通从93年创立以来,商标布局才31件。主要是申请在国际分类第39类和35类。明显对企业商标注册意识不够,而要打造国际化物流平台更为艰难,而阿里巴巴注册上万件商标,目的就是利用商标防御盾牌在国际角逐。

同为快递的中通,阿里及菜鸟入股后期商标布局较为完善,像商标局申请了167件商标。覆盖45个大类。

马云:初创公司什么最重要,是知识产权,知识产权是无形资产,打造知产生态才能使企业走的更远。阿里入股申通,大家觉得申通在商标布局方面是否会升级呢?菜鸟蜕变背后有哪些秘密呢?

『叁』 马云47亿拿下申通,有人说顺丰和京东危险了,事实真的是这样吗

在最近,马云的阿里巴巴以46.6亿投资申通快递,申通快递开盘一字涨停,市值高达344亿元。阿里巴巴是全国最大的电商平台,和快递行业合作共赢的局面可谓是完美,所以马云当初成立了菜鸟网络,借助阿里巴巴的大数据,整合快递行业。 俗话说:要想富先修路面对京东自建的物流体系和强大的顺丰,要保证以后商品的快速流通,阿里巴巴必须有完善的物流体系才能保证后院安定。

马云投资申通,能把现在消费者对申通糟糕的体验能变好就不错了,贵重物品投递以及商务件还是顺丰强的一笔,这是快递行业利润最高的板块,别的快递企业还没有顺丰的信誉。

『肆』 不知道阿里为何要投资快递公司那是因为你没看懂马爸爸的战略

日前,阿里巴巴入股申通的消息全网飞,阿里官方也公开提及了自身投资物流行业的初心。为的并非是多分一杯羹,而是要搭建物流基础设施,降低整个行业的成本,提升全领域的能力。

早在入股申通之前,阿里巴巴就投资过圆通和中通,很多人看不明白阿里巴巴为何要投资快递公司,猜测它难道是想跟顺丰一较高下吗?会这么想的人其实压根没看懂马总的战略,格局岂会是这么小。

阿里巴巴一直以来都是秉着赋能的姿态,因此菜鸟一开始对自身的定位就是服务平台,甘做物流领域的基础设施。包括搭建智能物流骨干网,让全国24小时达,全球72小时达成为现实,让占据中国GDP15%的物流成本降低到5%以下。为此马云甚至表示将不惜投资几千亿去实现这一目标。

这样一比较,阿里现在投资申通的46.6亿只是一小部分而已,之所以肯花重金在物流上,为的是整个行业的发展,为的是所有消费者的利益。

目前中国快递的年度总量已经占全世界规模的40%以上,去年就达到了500亿,那么当下一个500亿来临时,又该如何调配资源,保证配送速度,提升消费者的物流体验呢?同时,与日俱增的物流成本又该如何缩减,节约资源并提高效率呢?

这些问题都急需解决,如果有一个智能化的物流平台能将物流所有集中起来并精准匹配,就会少浪费太多人力物力。所以,菜鸟开始在香港、迪拜、比利时等地建设eHub,吸引了全球3000多家物流企业参与其中,织成一张开放协同的网,覆盖全球。

这才是阿里巴巴投资物流业的初心,也是新物流时代的未来!

『伍』 入股圆通、中通、申通 阿里“吃”三通,快递格局生变

频繁入股快递公司的阿里巴巴,终于集齐“三通”。

继圆通、中通之后,申通也转投阿里麾下。3月11日早间,申通快递发布公告称,阿里巴巴将投资46.6亿元,入股申通快递控股股东公司德殷投资。10日,德殷投资及实际控制人陈德军、陈小英与阿里巴巴(中国)网络技术有限公司签署了《框架协议》,拟新设两家与德殷投资处于同一控制下的子公司。

公告显示,本次交易完成后,申通快递将与阿里巴巴在物流 科技 、快递末端、新零售物流等领域进一步 探索 合作。公司的实际控制人未发生变化,仍为陈德军和陈小英。

而阿里巴巴此举使得其在快递产业的布局得到了进一步扩大,传统的“三通一达”格局中,目前仅剩韵达一家没有阿里巴巴参股。

受此消息影响,11日开盘申通快递直接涨停,最新价报22.48元/股,目前市值313亿元。

布局物流多年,“三通”及百世背靠阿里

截至目前,阿里已完成对圆通、中通、申通、百世等四家快递公司的战略投资。

最先纳入阿里物流生态体系的是百世物流。这家快递物流企业在上市之前就获得了阿里系合计6轮融资,阿里系的股份占比在其上市时已达29%,为第一大股东,投票权更是高达46.6%。

2015年,阿里283亿元入股苏宁云商,其中95亿元用于苏宁物流即天天快递。随后,阿里巴巴联合旗下云锋基金投资圆通快递,当时持股约11%。2016年10月圆通快递借壳上市,截至2019年1月4日,阿里巴巴系合计持有圆通快递近17%的股份。虽然阿里在2018年四季度减持圆通逾50万股,但仍是其第二大股东。

2018年5月,阿里系向中通快递投资13.8亿美元,持股约10%。目前,阿里巴巴对中通快递持股约8.43%,为其第三大股东。

申通与阿里系在资本上的关联也始于这一年。申通与其他通达系一道,全面清空所持丰巢 科技 股份,转投阿里设立的菜鸟子公司浙江驿栈。根据当时公告,菜鸟子公司浙江驿栈共获得31.67亿融资,股东包括圆通、中通、申通、韵达、百世等,其中,申通投入1亿元占该公司1.40%股份。

阿里此次完成对申通快递入股,也就意味着中国快递市场几大主要物流公司中的“三通”(申通、圆通、中通)及百世,背后均有阿里的身影。

对此,阿里巴巴方面表示,物流行业是国家经济发展的重要基础设施,阿里巴巴希望通过各方的共同努力,将物流成本从目前的GDP占比16%降低到5%,从而提升整个制造业的效率。

以2018年三季度公布的营收数据计算,圆通、中通、申通是中国在A股上市民营快递业中第二至第四位的企业,如若加上美股上市的百世(三季度营收71.89亿元人民币),四家快递公司营收合计224.42亿。

业绩不佳、满意度不高,阿里为何选择申通?

2月3日,国家邮政局发布2018年快递服务用户满意度、时限准时率调查结果。快递企业总体满意度排名依次为,顺丰速运、邮政EMS、京东物流、中通快递、韵达速递、圆通速递、百世快递、申通快递、德邦快递、优速快递。

值得注意的是,申通创始于1993年,是“三通一达”中成立最早的快递企业。不过,早先业绩与其他几家快递企业不分上下的申通,在近年来却表现不佳。

截至2018年前三个季度,申通快递营业收入为111.03亿元,其净利润为16.11亿元。相比之下,顺丰控股、韵达股份在A股上市后的净利润分别为30.28亿、19.81亿,均超越了申通。

从2016年初以来,申通快递股价总体呈下跌趋势。其曾在2016年1月5日创下47.34元最高价,去年8月最低点仅为14.21元。市值在两年半内蒸发超过450亿元。

申通股价一路下行或与其不断增加的股权质押有关。根据申通快递2018年一季报,申通前十大股东中,仅陈德军和上海磐石熠隆投资未进行股权质押,公司有近36%的股份被质押。

不过,不容忽视的是,申通在2018年持续加强对转运中心投入,先后收购了北京、武汉、贵州、昆明等地的中转中心,以提高转运中心直营化比例,从而提高收入和服务。

“阿里入股申通的时机非常好,申通估值处于相对比较低谷的位置,也是扭转回升之前。”贯铄企业CEO、快递专家赵小敏称,在过去的一年里,市场加速挤掉泡沫,目前的申通估值处于合理位置。

与此同时,阿里为了实现买全球卖全球以及国内24小时、全球72小时的目标,国内国际商品进入中国需要电商承担更多的责任。将申通纳入体系后,将使电商快递网络承担更大的责任。

“对申通真正的考验,在于四季度旺季到来之前,能否利用好淡季来改善自己的经营管理、网络建设、团队重塑以及服务提升。加之阿里入股后,申通的美誉度和认可度也会得到一定程度的提升。同时,申通的网络信心也会得到非常大的改善,这有利于申通用更多时间来改善自己的经营管理和服务水平。如果这几点都做到的话,那么申通在今年下半年的排名和份额会有非常大的提升。

在业内人士看来,韵达的估值一直比较高,尚未纳入阿里物流体系。不过,距离双方动作也许不会太远。截至发稿,对于此事,韵达方面未正面回应记者。

阿里大物流布局中,申通有何价值?

业绩快报显示,申通快递2018年实现营业总收入170.14亿元,同比增长34.42%;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20.45亿元,同比增长37.46%。截至2018年末,申通快递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所有者权益为84.90亿元,同比增长25.73%。

根据公告,阿里通过投资申通快递母公司的方式,将间接获取申通14%股权,此举被看作是入股圆通、百世、中通之后的延续。

“上千亿不够就投资几千亿,把阿里巴巴的大部分投资都投在这上面,”去年5月31日,阿里巴巴集团董事局主席马云在2018全球智慧物流峰会上表示,阿里巴巴将投入千亿人民币建立全国智能物流骨干网。

早在2013年,阿里巴巴、银泰集团联合复星、富春、顺丰、“三通一达”(申通、圆通、中通、韵达)及相关金融机构共同合作组建菜鸟网络 科技 有限公司。与阿里巴巴的电商开放平台模式类似,菜鸟自身不做快递,而是通过平台模式,用技术手段提升系统运力。

随着电商的迅猛发展,快递量也快速增长。以天猫双11为例,单日物流订单量从1.52亿增长到10.42亿,物流难度指数级增加,但前1亿个包裹的签收,从9天提升到2.6天。从2012年至今,全国快递平均揽收签时效已经从4天以上,提升到2.5天左右。

截至2018年底,菜鸟物流的市场估值已经达到1325亿元。

中国物流学会特约研究员杨达卿认为,目前“三通一达”所在的加盟制电商物流市场已经基本沉淀下来,处于开始归位的阶段。目前在京东和顺丰两强并立的情况下,作为流通企业的阿里为了在国内市场站牢,实现更稳定高效的配送服务,菜鸟需要强化其平台化的优势。而阿里通过投资入股深化合作,正在通过资金的纽带,打通仓干配送资源,增强其对快递业的话语权和影响力。

他认为,数字供应链转型中,商流、物流、资金流合筑的数字化供应链大闭环结合得更加紧密,系统的优化需要集群协同,而菜鸟已经初步形成平台型供应链的形态。合作伙伴越多,对数据的颗粒度就会更细化。

“日本物流企业生态间通过小额持股,形成生态协同并实现全局优化的模式已经十分成熟。”他介绍,日本模式为中国物流企业的协同优化提供了参考。目前碎片化的中国供应链优化过程,一定是全局的优化。他认为,从价格竞争到价值竞争,需要从链条上优化。而阿里作为平台型供应链企业,为了实现全流程的效率优化,只能与合作伙伴企业捆绑得更紧密,合作的层级更深,才能积累影响力和话语权。

阿里捆绑“三通”,顺丰会焦虑吗?

在菜鸟与“三通一达”合作日渐紧密的同时,有声音认为被遗忘的快递龙头顺丰正在面临挑战。

根据已公布2018年业绩的三家快递公司财报,顺丰营收虽居首位,但27.6%的增速远低于申通的34.42%与韵达的38.48%;同比增长-4.57%的净利润更是远落后申通37.46%与韵达67.34%的同比增长。

在顺丰控股一直构建的“护城河”业务增长乏力之时,其他快递物流企业却在不断强化重视服务的时效配送业务。中通快递的“次日达”、韵达股份的“韵准达”等服务均承诺了颇具竞争力的服务性价比。

此外,早在2017年6月,顺丰与菜鸟,双方相互指责对方暂停开放数据接口事件更是被解读为双方交恶。

不过,也有业内声音认为,无论是短期还是中长期,菜鸟是做物流界的淘宝和物流神经中枢,顺丰则定位于物流、流通、数据、贸易、商业等板块,通达系企业则相对处于价格驱动和人员聚集阶段,彼此之间缺少可比性,菜鸟会和顺丰是战略合作关系。

『陆』 「深度」阿里巴巴66亿元战略增持圆通快递:阿里在防守,圆通要进攻

阿里巴巴与圆通快递宣布达成战略合作。

9月1日晚间,圆通速递(600233)发布公告称,上海圆通蛟龙投资发展(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蛟龙集团”)、喻会蛟(又名:喻渭蛟)、张小娟与阿里巴巴集团内企业阿里巴巴(中国)网络技术有限公司签署《股份转让协议》,拟以17.406元/股向阿里网络转让 379179681 股股份,占公司股份总数的12%,转让价款合计66亿元。

9月2日早盘,港股圆通速递国际股价持续拉升,涨幅超100%,成交额超6700万港元,市值超16亿港元。圆通速递A股一度触及涨停。

阿里巴巴于2015年已入股圆通,通过旗下杭州阿里创业投资有限公司和浙江菜鸟供应链管理有限公司合计持有圆通331635663股无限售条件流通股,占圆通股份总数的10.50%,是圆通的第二大股东。本次转让完成后,阿里将合计持有圆通22.5%股份。

公告称,此举是为进一步强化公司与阿里巴巴集团之间的资本合作纽带,促进双方共同推进快递物流、航空货运、国际网络及供应链、数字化技术等的协同合作和优势互补,增强双方全球化综合服务能力。

8月21日,路透社援引知情人士消息称,阿里巴巴希望增持约30%的圆通快递股份,并成为圆通的最大股东。当时界面新闻曾询问双方,阿里巴巴以严厉的措辞“假消息”否认该消息,圆通当时则表示暂不回应。

如今靴子落地。不过,具体交易的股份只有12%,阿里并未控股,喻会蛟、张小娟夫妇依然掌握圆通实际控制权,合计持股比例为41.65%。

阿里增持圆通并不令人意外,这是双方十多年来合作的进一步加深,圆通需要阿里,而阿里也需要圆通。

物流对于电商的重要性早已不言而喻,阿里巴巴近年来通过菜鸟网络致力于打造一张全球物流骨干网,其中,国内快递网络是其战略布局中重要的一部分。不同于京东的自建物流方式,对于与淘宝一同成长起来的电商快递企业,阿里巴巴采取的主要方式是股权投资。

2013年,阿里巴巴牵头成立了菜鸟,2016年,菜鸟又牵头与三通一达、百世等共同成立了“菜鸟联盟”。马云曾多次表态:“阿里永远不做快递,菜鸟网络的‘智能骨干网’建起来后,不会抢快递公司的生意。”

阿里已经陆续入股了其他快递公司,分别为:申通(14.65%+约31.35%股份的购股权)、中通(8.7%)、百世(约33.0%)、韵达(2%)。

具体来看,与阿里在股权关系上走得最近的申通、百世,目前在头部六家上市快递公司中市场份额、菜鸟指数等服务质量排名相对靠后。尽管韵达快递也是“菜鸟联盟”的一员,但阿里仅通过买入其他股东股份的方式进而持有其2%的股份,无缘董事会席位,话语权最弱。

在已经是第二大股东的情况下,阿里巴巴还需要进一步增持圆通吗?

回顾 历史 ,喻会蛟与阿里巴巴的关系也非常紧密:

早在2005年,圆通就在业内率先接入创立不久的淘宝平台;

2019年菜鸟全球物流峰会上,喻会蛟曾现场透露,阿里投资中通、申通其他两家快递公司时曾征求过他的意见。

如此看来,阿里巴巴想要通过股权投资的方式进一步加强与包括圆通在内的“菜鸟联盟”之间的联系,更像是一种战略防守:赶在竞争对手之前,卡位关键的快递物流资源。

除百世外,圆通作为最早接受阿里入股的快递企业,在2015年曾一度取代申通成为行业市场份额第一的快递企业,然而后来被中通、韵达等对手先后超越。喻会蛟曾提出圆通要“二次创业”,想要重返高位的目标很明确。

在业内,圆通快递以“敢为人先”的企业管理风格著称:2005年成为第一家接入淘宝平台的快递;2016年成为中国快递物流业第一家上市公司;通过收购香港先达物流(后改名圆通速递国际),最早搭建了“A股+H股”上市公司平台;在“通达系”快递公司中,圆通还最早自购全货机,引进职业经理人担任公司总裁、最早推出中高端快递产品……

不过,圆通多次前瞻性举措并未得到预期的回报。

例如,2018年10月,圆通率先在“通达系”快递企业中推出全新的中高端直营快递品牌“承诺达特快”,然而该业务在一年后即被曝出业务停摆、团队解散;圆通早在2017年曾挖来德邦、华宇系高管邓小波担任圆通快运CEO,但直到邓小波2019年从圆通副总裁离任,圆通快运也再无消息。

反观其竞争对手顺丰、中通等,快递产品分层策略稳步推进中,快运业务正在成为业绩新增长点。

圆通近五年落后的问题直指企业内部管理。

目前,喻会蛟集中精力履行董事局主席职责,而长期担任圆通董事、曾在云峰新创任职的职业经理人潘水苗担任总裁。

这一变化反馈到业绩上,今年圆通整体表现出不错的增长势头。从不久前公布的2上半年业绩报告来看,圆通实现营业收入145.81亿元,同比增长4.5%;实现归母净利润9.71亿元,同比增长12.55%;快递业务量49.36亿件,同比增长29.79%,市场占有率达到14.57%,较2019年同期提升0.87个百分点。

圆通是上半年除顺丰外唯一一家的实现营收、净利同比增长的上市快递企业。此外,在7月的公司经营简报中,圆通的快递业务量也延续了不错的增势。截至9月1日收盘,圆通报16.70元/股,总市值527.69亿元。

如今市场份额上位于第三位的圆通,积极赶超处在第二位的韵达,所面临的竞争压力也进一步凸显。与宣布阿里战略增持同日,圆通发布公告称,公司拟向35名特定对象非公开发行6.3亿股的方式募资45亿元人民币,这些资金将投向多功能网络枢纽中心建设、运能网络提升、信息系统及数据能力提升以及补充流动资金。

资本、技术、流量……都是影响未来企业竞争的关键因素,而这些就是圆通接受阿里巴巴进一步增持可以带来的想象空间。

在圆通的公告中称,圆通与阿里、菜鸟战略合作重点包括全球化和数字化。

圆通目前有12架全货机,疫情以来深入参与了菜鸟全球包裹网络运行,执飞了菜鸟前往马来西亚、巴基斯坦等地的外贸和抗疫运输。圆通与菜鸟在香港共同投建的世界级物流枢纽,也在快速建设中。

在数字化方面,圆通与菜鸟将联合开发运营快递物流先进设备,建立智能物流大数据应用,进一步提升圆通业务运营数字化、智能化水平。同时,阿里巴巴方面表示,未来会进一步支持以喻会蛟为董事局主席的圆通速递全面发展,加强资本、产业、技术等方面的合作,推动圆通速递高质量发展。

目前,中国快递行业的增速有所放缓,随着二三线快递企业相继出清,快递行业市场集中度进一步加强,激烈的行业竞争已经波及包括圆通在内的头部快递公司。2020年,顺丰旗下一张对标通达系的加盟制快递网络“丰网”呼之欲出,与拼多多绯闻传得火热的极兔速递(J&T)进军国内,与京东电商下沉战略密切相关的众邮快递起网……新进入者又为电商快递这片“红海”市场增加了更多不确定性。

前不久,京东以阿里系电商未接纳京东物流为理由终止与申通快递的合作,电商对于物流的布局越来越深入,快递公司也难以避免站队,“电商-快递”的抱团竞争成为大势。这也就不难理解,为何阿里巴巴在一次次加大对这些快递公司的投资了。

『柒』 阿里入股申通,将对物流行业带来哪些影响

日前,阿里巴巴将投资46.6亿元通过入股申通快递控股股东公司。我们先来梳理一下阿里系投资国内快递公司的时间线:

百世:2007年投资百世;

苏宁:95亿元投资苏宁物流(天天快递);

圆通:2018年1节度,和云峰新创合计持有圆通17.5%股份;

中通:2018年5月,联手菜鸟向中通快递投资13.8亿美元,持10%股份;

申通:阿里巴巴46.6亿元入股申通快递控股股东公司

作为一家互联网公司,阿里为什么要布局物流行业呢?

最初的痛点是源于在与老对手京东的PK时总在物流仓储方面占下风,京东的自建物流,以“无人仓”为代表的物流仓储和分拣中心营造了巨大的物流壁垒,后来阿里也提出要为了“全国24小时、全球购72小时必达”这一物流目标,构建四通八达的智能物流网络。

不是有一句话“抓住了物流、就抓住了新零售的命脉”。物流基础设置及物流背后的数据对新零售的重要性不言而喻,来看一个数字就知道,2018年中国快递量超过了500亿件,在全球的占比超过了40%。

在这背后,也伴随着物流行业从劳动力密集到科技密集型的转型。我们可以在一个小时内收到需要的商品,这背后靠的主要是大数据规划之下网络仓储的选址规划、配送方式的极致体验,无疑互联网时代的物流不是依托于人肉、而是建立在数据和技术之上的。

这对物流行业的从业者提出了什么新要求呢?

除了懂传统的物流运营,更需要学习关于计算机、自动化、机械领域的知识。举个例子来说,关于“无人仓”的分拣线的设计,仅懂运营的人可能只能提出产品的需求,更进一步地关于如何规划设计、如何运用计算机实现程序编写方面一窍不通的话,产品也无法设计出来。从这个角度,物流运营行业的从业者们如果不能实现技术突破和精进,后续将越来越没有竞争力、也极有可能会被“智能分拣机器人”、“搬运机器人”替代。

但凡看到互联网大佬们又投资了什么新的行业,看热闹之余,也要思考投资背后的逻辑、行业的发展趋势,以及对从业者可能会有什么新的能力素质要求,

以及作为普通职场人的一员,也要顺势而为,确保自己立于不败地位。

阅读全文

与关于阿里巴巴投资快递有感的文章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000858上市当时收盘价格 浏览:83
诺亚财富派理财可靠吗 浏览:27
中国银行个人留学贷款 浏览:528
什么是非融资性 浏览:5
如何确定股票发行数量和价格 浏览:365
贷款违约金担保人出么 浏览:203
1比索折合人民币多少 浏览:946
163406基金净值今日净值 浏览:327
九号理财 浏览:952
金条银行价格 浏览:297
五线开花9期货揭秘与实战PDF 浏览:505
包装贷款怎么样 浏览:896
理财直融查询 浏览:525
国海证券金贝壳理财版 浏览:969
滴滴现在期权价格 浏览:712
首汽约车股票 浏览:490
A轮融资9亿 浏览:765
优化营商环境企业融资 浏览:344
钱多多是中粮期货 浏览:281
债券融资组 浏览:8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