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曲泉儒为什么离职
没有报道说贪污受贿,应该是调职或者升职吧。2022年10月15日,诺安双利债券发起(320021)发布公告,曲泉儒不再担任该基金基金经理,离任日期为2022年10月15日,变更后诺安双利债券发起(320021)的基金经理为潘飞。截止2022年10月14日,诺安双利债券发起净值为2.6710,较上一日上涨0.64%,近一年上涨1.48%。
B. 交银施罗德首席基金经理唐倩离职 年内换东家基金经理已破百
7月28日,交银施罗德基金首席基金经理唐倩正式宣布离职。至此,2018年以来,已有108位基金经理离职。
根据当天发布的《交银施罗德基金管理有限公司关于交银施罗德稳健配置混合型证券投资基金基金经理变更的公告》,唐倩因“个人原因”,于7月28日离任该产品基金经理,且没有转任该公司其他工作岗位,并已按规定在中国基金业协会办理注销手续。
在此前的7月4日,交银稳健配置基金已增聘了新的基金经理。为交银蓝筹混合基金现任基金经理陈孜铎,陈孜铎管理的交银蓝筹混合2017年的业绩为17.57%。
18年从业经验,管理过2只基金均取得正收益
唐倩此前管理的交银稳健配置基金在2017年取得不俗的业绩,全年投资收益达55.25%,为2017年权益类基金经理女状元。
不过,2018年以来,交银稳健配置基金的表现不及2017年那么突出,截至7月27日的收益为-6.8%,在同类基金中排名中游。
在交银施罗德基金的公司网站上,7月19日发布的关于投研团队的介绍中,唐倩为该公司首席基金经理、交银施罗德稳健配置混合型证券投资基金基金经理。
唐倩已有18年证券投资从业经历,华东师范大学金融学硕士。2000年至2004年任申银万国证券研究所分析师;2004年至2006年任中银国际有限公司分析师;2006年至2007年任香港雷曼兄弟证券公司研究员;2007年至2013年于上摩根基金管理有限公司任研究部总监、基金经理,其中2011年4月28日至2013年7月8日担任上投摩根成长先锋基金经理。2013年7月加入交银施罗德基金管理有限公司,曾任权益部副总经理、首席基金经理。2013年12月12日起担任交银施罗德稳健配置混合型证券投资基金基金经理。
唐倩个人资料
在唐倩的公募基金经理生涯中,她管理的两只产品都取得了正收益。分别为,2011年4月到2013年7月期间,上投摩根成长先锋基金获得了14.12%的收益;2013年12月到2018年7月期间,交银稳健配置基金共计获得了112.25%的收益。
唐倩管理的2只基金历史业绩
不过,唐倩在两家基金公司任职期间都只管理了一只基金,这与许多业绩不错的基金经理,管理好几只基金的情况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2018年已有108位基金经理离职
关于唐倩离职后的去向,此前业内有传闻称其将转投私募基金公司。
近年来,公募基金经理的离职率始终保持在每年10%左右。仅2018年1月1日至7月28日,已有108位公募基金经理离职。这一数据和2017年同期的97位相比,有小幅提升。
其中,63家基金公司有基金经理离职,工银瑞信基金和光大保德信基金均有5人离职,人数居多。
从基金公司发布的离职原因看,“个人原因”成为大多数基金经理离职最体面的理由。不过,业内人士认为,在较为疲软的市场行情下,业绩不佳或是他们离职的真正原因。
一改牛市期间集体转私的风格,如今基金经理跳槽更多在公募行业内重新选择。如2018年1月从华安基金离职的基金经理牛勇,之后加入了华泰柏瑞基金,并自5月起担任华泰柏瑞盛世中国基金的基金经理。
一些明星基金经理离职后,下一站亦是公募基金。比如汇丰晋信基金丘栋荣加盟的是一家新成立的公募基金公司中庚基金,该公司6月初已经获得证监会核准设立,成为年内第三家新成立的公募基金公司之一。兴全基金副总经理傅鹏博离职后,选择的是与前东证资管董事长陈光明携手创业,筹备设立睿远基金管理有限公司。这可以看出,机制更为灵活的公募基金公司成为优秀基金经理继“奔私”之后的另一种创业选择。
C. 莫泰山的离职传闻
新基金法实施在即,国内最大的阳光私募机构——上海重阳投资管理公司(下称重阳投资)总裁、高级合伙人莫泰山,将离开重阳投资再创业。
多位市场知情人士透露,莫泰山将把其在重阳投资的股权,退还给重阳投资创始人裘国根,原中金公司投资银行部执行负责人王庆将接任重阳投资总裁之职。
这距离莫泰山到任重阳投资总裁仅两年半时间。2010年9月28日,交银施罗德基金发布公告称,公司总经理莫泰山正式离职。随后不久,莫泰山进入重阳投资任总裁,这是当时公募基金界级别最高人物、影响力最大的一次转会。
在重阳投资两年半的时间内,莫泰山与裘国根一起将重阳投资的管理资产规模扩至百亿元,重阳投资成为国内最大的阳光私募机构。
莫泰山选择创业的时机,正值今年6月1日新基金法将正式实施,今后证券私募基金将有法律保障,私募基金可在符合条件后发行公募产品。
伴随着新基金法实施,国内多家公募基金公司的总经理已在伺机转战私募,据称包括几位北京、上海大型基金公司总经理。一位基金公司高管称:“这是一个适合(私募)创业的时代。”
“答案将在下周揭晓”
对于莫泰山的离职创业消息,莫泰山昨日接受早报记者电话采访时表示不便就此事多说,仅简单表示:“答案将在下周揭晓。”
重阳投资相关负责人则确认了相关消息。该负责人称:“2013年1月,重阳投资收到总裁莫泰山的辞职请求。莫泰山将于近期离职,去实践独立创业的职业规划。对于他的选择,我们深表理解和尊重,并祝他创业成功。”
资料显示,现年41岁的莫泰山为中国人民大学学士,为中国人民银行(央行)研究生部经济学硕士。历任中国证监会基金监管部副处长、办公厅主席秘书、基金监管部处长。
2005年,交银施罗德基金管理有限公司(下称交银施罗德)成立,证监官员莫泰山“下海”成为交银施罗德第一批创业元老,任公司副总经理,分管销售和市场。两年半后,莫泰山升任交银施罗德总经理。
据统计,在莫泰山接手交银施罗德总经理的2007年底,交银施罗德资产管理规模排名23位,至2008年年底,交银施罗德行业排名升至第12位。2009年,交银施罗德管理资产达923.9亿元,排名升至第9位,快速挤进前10名。
2010年年底,莫泰山投身私募基金界,为重阳投资的高级合伙人。
根据早报记者掌握的信息,在2010年年底,重阳投资管理的资产规模约在40亿元左右。根据重阳投资官网,截至2011年12月31日,重阳投资的资产管理总规模超70亿元。
知情人士告诉早报记者,早在2011年年底,重阳投资管理的资产规模已近百亿元,估计目前规模仍在百亿元左右。
莫泰山将退股离开
在莫泰山离开之前,重阳投资仅两个高级合伙人,另一个高级合伙人即为重阳投资的创始人裘国根。
资料显示,现年44岁的裘国根现任重阳投资董事长,为中国人民大学经济学硕士学位。毕业后加入原君安证券下属投资管理机构,1996年开始职业投资,2001年创立上海重阳投资有限公司。
2009年7月,明星基金经理李旭利与其校友裘国根合作,在上海重阳投资有限公司的平台上,合伙设立新重阳投资。
2010年10月22日,李旭利退股离开重阳投资。之后不久,莫泰山进入重阳投资,除了管理市场、销售,莫泰山亦任重阳投资投资决策委员会副主席。
在重阳投资两年多,莫泰山曾在一些公开场合谈及对市场的理解。2011年10月中旬,莫泰山在媒体发文《价值投资者没有不出手的理由》,称欧债危机将以动荡换太平,A股上市公司的整体盈利增速将同步放缓,但市场在超跌后会有反弹,估计股指在相当时间内将维持平淡。上述观点在2012年得到印证。
去年年底,莫泰山发文展望2013年宏观经济,称需要观察宏观、政策层面可能的超预期变量。例如,基建投资是否会随着新一届政府的上任进一步提速,并称要关注“适当扩大社会融资总规模”等如何落实和执行。“如果以上方面超出预期,会给短期市场带来更多的乐观情绪,但也要关注是否因此累积更多的长期问题。”
莫泰山在文中表示,“伴随着经济终于企稳,以及新一届领导人传递的信心,A股市场已经迎来久违了的反弹,这或许是未来一年内较好的一段盈利时间窗口。”
今年一季度的行情,证明了其对市场短期乐观的判断,而二季度开始表现的市场情绪,亦反映目前市场对社会长期问题的担忧。
据悉,在离开重阳投资后,莫泰山将退出其在重阳投资的股份。目前,莫泰山在重阳投资的持股比例,未有公开资料可查询。不过知情人士称,料在25%左右。 莫泰山走了,这次是真的!
从年初公募基金业内的传闻,至9月29日交银施罗德基金管理有限公司(下称“交银施罗德”)在其网站刊登的公告,原交银施罗德总经理莫泰山离职终于一锤定音。或许沉默已久的莫泰山终于可以长舒一口气:别了,公募!
别了,公募!
在众多基金公司掌门人中,莫泰山属于比较爽直的一类,年初关于他将离开交银施罗德的消息传出,《第一财经日报》记者与其电话沟通时,他表示,“目前只是传闻,并没有最终决定去留。”当时,交银施罗德方面则态度坚定地表示了否定。
莫泰山有着比一般基金公司老总更为独特的经历。他曾经是一名证监会的官员,曾历任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基金监管部副处长、办公厅主席秘书、基金监管部处长。2005年加盟交银施罗德,任副总经理,2008年正式升任董事、总经理。在短短两年之内,他把交银施罗德的规模一度带进行业前十。
显而易见,交银施罗德的莫泰山“时代”是成功的。但从另一个角度看,莫泰山却难言“功成名就”。此前,以莫泰山等人为主体的交银施罗德管理层曾提出25%股权激励计划,激励对象包括管理层以及业务精英,但是遭遇了股东方的反对而无果。
尽管股权激励计划失败,莫泰山还是争取到了每年将15%的利润拿出来作为激励的政策,并且逐年增加。“莫总来了之后,交银施罗德的薪资水平显著提升,员工工作积极性都很高。我们都知道莫总不容易,毕竟与股东方谈这个问题很艰难,”一位交银施罗德已离职员工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莫总是一个很为员工着想的人,因为他知道,没有好的激励机制,人才流失将成为必然。”
有业内人士指出,莫泰山的努力是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或许是股东方对于激励机制的反对态度让其萌生退意。而2009年年底的交银上证180公司治理ETF申赎清单乌龙事件则被普遍认为是导火索。今年8月,业内关于莫泰山离职的消息再度风生水起,交银施罗德方面继续态度坚定地否定。而此时的莫泰山选择了沉默。或许,在这一刻,一切已经注定。
加盟重阳?
9月29日,交银施罗德的一纸公告,终于让莫泰山离开的消息最终得以确认。而此时人们的眼球似乎瞬间就集中到了莫泰山的去向问题上。
加盟重阳(重阳投资管理有限公司,下同)。这个消息从莫泰山离职的传闻传出之时就一直相随。记者从各方了解到的信息来看,该消息距离最终确认也为时不远。据悉,莫泰山将以第三位合伙人的身份加盟重阳。重阳自2009年采用合伙人模式运营,前两位合伙人分别为裘国根和李旭利,裘国根任董事长,原交银施罗德投资总监李旭利任首席投资官。值得注意的是,此前,交银施罗德前销售总监沈斌已经先期离职,赴重阳投资负责销售。
D. 基金经理离职潮起,两个月40人离任,为何会这样
二月份基金收入下滑,严重影响这个行业发展,重挫折这个行业。目前基金一个下跌,目前基金市场上,“赎回潮”,“熊市来了”,“赶紧跑”等字眼甚嚣尘上,投资者持一种悲观态度。导致基金经理,选择引咎辞职,今年前2月已有40位基金经理离职,行业流失量相当大。事实上离职的基金经理中,有些知名度很高,业绩很不错。有了很好去处,或者自己早就转型,有可能不从事这个行业。
其实基金经理对于基金影响,本身相当大,特别是主动管理类型的基金经理。购买者肯定十分关注。总体来讲,基金经理和公司来讲,算是相辅相成关系,彼此算是互相成全。
”
E. 赵琦君基金经理为什么不做了
因为个人原因所以改行了。
6家基金公司先后发布了董事长离任或是新任董事长、副总经理的公告。同时,截至1月23日,年初以来,公募基金行业共发布了164条关于基金经理的公告,涉及基金经理变更、离任及增聘等情况。
经理变动
财通基金发布公告称,公司原董事长刘未因公司经营管理需要于1月18日离任,新任董事长为夏理芬。刘未为财通基金元老级人物。
据了解,刘未曾任职于财通证券9.460,0.08,0.85%经纪有限责任公司,于2010年1月进入财通基金管理有限公司,负责公司筹备组建及成立后的公司运营事宜,历任副总经理、常务副总经理。2013年4月,刘未升任财通基金总经理一职,2016年9月,刘未从总经理一职转任董事长。
有资深业内人士向记者指出,基金公司的高管变动一般涉及三方面的原因,比如业绩考量、股东方面的安排,也不排除特别优秀的管理者因为自身职业规划主动选择离职。
F. 管理700亿基金大佬林森离职林森,他在金融圈做出过哪些成绩
林森管理这7只基金,并掌管这700亿的资金。有着14年的投资经验和6年多的基金经理经验,并且在2021年一度成为了千亿顶流基金经理。
明星基金经理林森在2016,2017,2018这三年里全市场混合型基金的平均收益亏损为14.23%,但是林森管理的易方达安心回馈基金当年收益仅损失5.85% ,这就能看出林森的金融知识是多么强大。
我的个人看法是什么?
林森也是今年以来继肖肖、董承非等人后又一离职的明星基金经理,在我看来今年来大波明星基金经理公募离职奔私,更像是一种择时判断。林森这个金融知识这么丰富的人,应该不会仅安逸在这个阶段,应该是找到更好的发展空间。因为今年以来多位明星基金经理离职,“公奔私”大潮仍在延续。买了他基金的基民们应该更关心其他基金经理选股和择时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