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的一生要经历很多时期,每个人都会变老。所以,养老基金主要是指投资者购买养老金资产的投资,旨在长期稳定增值。一般来说,会有时间限制。那么,养老基金的投资策略是什么呢?目标养老基金有风险吗?Xi蔡骏准备了相关内容供您参考。 目标养老基金的投资策略是什么?有风险吗? 目标养老基金的投资策略是什么? 目标养老基金的投资策略为目标日期策略、目标风险策略和中国证监会批准的其他策略。 日期策略:设定目标日期临近,逐步降低权益类资产配置比例,提高非权益类资产配置比例。一般权益类资产包括股票、股票型基金和混合型基金。 目标策略:根据特定的风险偏好设定权益类资产和非权益类资产的基准配置比例,或者使用广泛认可的方法定义组合风险(如波动率等。),并采取有效措施控制基金投资组合风险。 值得注意的是,购买时可以查看养老基金的详细情况。基本上里面都会有详细的介绍。 目标养老基金有风险吗? 养老基金肯定是有风险的,但是养老基金不止一个,有很多。以嘉实养老2050 (FOF)(007188)为例,这是一只混合型偏股型基金。属于中高风险级别,风险比较高。 投资者在购买时可以查看养老基金的投资范围和风险等级,一般会有标注。因为养老基金不止一个,养老基金有很多,相互之间也会有差异。所以,如果不想买高风险的养老基金,买之前要查清楚。如果风险大,可以看看其他养老基金。https://img.qudayun.com/img_mtrl/2020-05/884/20200520160754242.jpg
㈡ 听说买养老目标基金还能避税,这是怎么回事
2018年5月,五部委联合下发《关于开展个人税收递延型商业养老保险试点的通知》,未来可能将公募基金纳入商业养老保险范畴中,养老目标基金很可能会成为下一个税收递延政策受惠的投资品种。对投资者来说,这样一来,不光能享受到基金投资带来的收益,还能省下不少钱税钱呢。现在第二批养老基金已经获批,有的已经开始发行了,最近我看汇添富在发2030,兴全马上也要发。。你感兴趣的话可以去查一下
㈢ 养老目标基金为什么会采取FOF的形式
你问的应该是证监会最近一段时间刚发布的,以养老为目标的证券投资基金吧。
这种基金是公募基金,只不过证监会给这种基金赋予了单独的目标,就是以养老为目标。
目前按照公布的政策来看,养老目标基金主要采用fof形式,也就是基金中的基金。
㈣ 养老目标FOF蓄势待发 公募期盼税延优惠政策
在涉足社保基金、企业年金和基本养老保险基金投资管理的若干年后,公募基金又被赋予了一项新的使命。日前,首批14只养老目标基金正式获批。这意味着,公募基金助力养老金第三支柱建设有了实质性进展。
与此同时,在证监会重点推进的几项制度改革中,就包括“推动落实好公募基金参与个人税收递延型养老账户试点工作”的内容。
虽然养老目标基金还未进入发行阶段,但已经成为眼下基金公司的重中之重。
此次养老目标基金的获批无疑是基金行业服务个人养老金的里程碑。
养老第三支柱的中坚力量
随着老龄化社会的到来,建设个人养老金账户体系的重要性与日俱增。而公募基金因为在专业性、合规性以及产品结构方面具有较大优势,被视作推进养老金第三支柱建设的重要力量。
根据证监会官网信息,截至7月27日,除去已获批的14只养老目标基金,还有15只基金分别于5月11日和7月4日收到了第一次反馈意见。就已获批的基金而言,待其完成匹配FOF模块、调整系统、与渠道协商发行档期等必要程序之后,才进入发行阶段。
在前海开源基金首席经济学家杨德龙看来,养老目标基金主要瞄准追求长期稳定回报的投资者,可能会有比较大的发行规模。养老目标基金批准,可能会给市场带来长期增量的资金,有利于市场企稳回升。
博时基金方面则表示,养老目标基金根据投资者的目标日期和风险水平动态调整基金的资产配置,能够满足养老金投资需求,让参与人减少选择困难,提高积极性。
与此同时,业内普遍认为,对于已实施多年的基本养老保险制度(第一支柱),以及近年开启的企业年金和职业年金制度(第二支柱)而言,以自愿性个人投资为主的第三支柱养老金体系为多层次养老保险体系的必要补充。
目前,第一支柱的建设发展较快,第二三支柱的发展则相对滞后。
南方基金有关人士则指出,个人养老第三支柱建设对于完善和健全国内的养老金体系意义重大。而从海外三支柱的养老体系发展来看,TDF(目标日期基金)以及TRF(目标风险基金)都承载了大量的个人养老金的投资需求。“随着明年公募基金即将纳入税优范畴,养老目标基金在我国将逐步迎来巨大的发展空间。”他强调道。
招商证券研究发展中心副总裁、基金评价业务负责人宗乐此前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通过投资养老目标的基金,投资者可以有效地建立养老理财组合,在长期的投资过程中享受更好的回报,更好地保障退休生活水平。投资者应该选择与自己预期的退休年限比较接近的产品,应该按照一定比例,定期长期地进行投入。
策略:目标日期VS目标风险
此次获批的养老目标基金都将采用FOF形式运作。而已运行超过半年的首批FOF的业绩并不理想,有市场人士担忧首批FOF的业绩表现将影响投资人对养老目标FOF的信心。
盈米财富副总裁刘文红分析称,如果说首批FOF有什么需要反思的地方,可能还是和普通基金没有在产品定位上做好精准(区分)。此外,市场预期过高,把FOF当成了既有高收益又波动小的新产品。因此用这样的短期目标来评估FOF显然是不现实的。
从获批基金名称上看,获批的养老目标FOF将主要采取目标日期策略和目标风险策略。
目标日期基金,就是以投资者退休日期为目标,根据不同生命阶段风险承受能力进行投资配置的基金。比如,华夏养老目标日期2040三年持有期混合FOF是瞄准2040年前后退休人群的养老投资需求而设置的产品;易方达汇诚养老目标日期2043基金(FOF)则针对性覆盖2043年前后退休人群的养老需求;南方2035养老目标日期混合FOF以2035年附近退休人群为目标投资者群体。
据了解,目标日期基金一般会以5年为周期来设置,比如“目标日期2060基金”主要是为即将在2058至2062退休的人群设计的产品。
“对于投资者来说,买入目标日期基金后,只需坚持投资和持有就可,市场判断和投资调整都交由专业的基金管理人去做。这类基金比较适合有养老投资需求但对投资又不太了解的小白群体。”华夏基金有关人士指出。
同样按照基本定义,目标风险基金则是根据特定的风险偏好来设定权益类资产、非权益类资产的配置比例,常见做法是按照某一特定波动率(比如3%)来进行资产配置,并采取有效措施控制基金风险。一般基金公司会根据投资者风险承受度和风险等级不同,将此类基金分为成长型、稳健型和保守型等类别。目前已获批的养老目标FOF均设置了锁定期。比如,采取目标风险策略的广发稳健养老目标FOF,将采用单笔锁定模式,投资者买入的每笔资金,均需锁定一年。
泰达宏利副总经理兼投资总监王彦杰指出,目标风险 FOF 是定位精准的一站式资产配置产品,基于投资者的特定风险容忍度而设计、严格控制风险的产品。其优点在于风险控制措施明确、产品风险属性清晰且长期稳定、投资范围广泛,适合对基金选择有困难,但又有意愿主动管理自己财产,进行自主投资的个人或机构投资者。
需要提及的是,养老目标FOF与普通基金在产品定位上有较大不同。刘文红认为,FOF是投顾类产品,要解决的是客户投资收益的问题。单只基金如果定位在投资工具的话,FOF产品更类似于一类资金的解决方案。
目标日期基金作为长达20~30年的长期投资计划,投资者理论上可以什么都不用管,把市场判断和调整操作都交由基金经理操做,而这个职责在普通基金里就由投资者自己承担。目标风险基金则是为同一类风险承受能力投资者提供的投资方案。
“不管是目标日期基金还是目标风险基金,自身都要有非常清晰的标签,方便投资者对号入坐。”刘文红强调。
优势:保险长于固收,基金胜在权益
除了产品本身,首批养老目标基金能否并将如何享受税延优惠政策也成为各界关注焦点。事实上,可与之对标的税延养老保险产品已经落地,6月7日,太保寿险上海分公司签出全国首张税延养老保险保单。当然,税延养老保险试点的顺利开启有赖于配套政策的落地。
涉及公募基金政策方面,《关于开展个人税收递延型商业养老保险试点的通知》提及,根据试点情况,结合养老保险第三支柱制度建设的有关情况,有序扩大参与的金融机构和产品范围,将公募基金等产品纳入个人商业养老账户投资范围,相应将中登公司平台作为信息平台,与中保信平台同步运行。证监会日前也再次发声,将推动落实好公募基金参与个人税收递延型养老账户试点工作。
有业内人士向记者指出,如果没有递延税收的支持,养老目标基金的市场认可度有限。另有基金业内预测,养老目标基金结合方式可能与个人税收递延型商业养老保险的方式类似,抵扣金额应该不会超过保险的1000元标准。
若同时享受税延优惠,保险产品对比基金产品究竟有何不同?
富国基金有关人士指出,保险产品的强项在固收领域,基金的优势在权益类。从国外经验看,养老型公募基金是个人养老产品的主力。公募基金透明度高、监管严格、投资研究能力强,这些要强于保险产品。但保险相关产品已运作多年,在认知度和成熟度上有优势。
另一方面,无论是采用目标风险策略还是目标日期策略的养老目标基金,都对基金管理人提出了较高要求。目前获批的养老目标基金均来自成立年限较长且管理规模排名靠前的大中型基金公司,其中,华夏基金、南方基金、博时基金、嘉实基金、易方达基金等公司同时具备社保基金、企业年金和基本养老保险基金投资管理资格。
不过,具体到产品发行,各方的态度也更为谨慎。有媒体报道称,对于养老目标FOF,有关部门传达了要做好投资者保护、销售安排、运营投资等方面的工作,还强调不要刻意追求规模。
已获批的基金公司也向记者透露称,不会盲目赶进度发产品,还是会按照原先的发行节奏,待完成所有准备工作,再适时推出养老目标基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