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什么是分级基金上折、下折
什么是分级基金上折、下折?上折和下折,都是分级基金的不定期折算。下折的来临,尤其是频繁来临,意味着熊市;市场出现上折了,则代表牛市来了。因为无论是下折还是上折,都意味着分级基金的b份额有着非常大幅度的波动,一般来说,下折意味着其净值较初始状态缩水75%,而上折则意味着其净值翻两番。因此,没有母基金一段长时间和大幅度的下跌和上涨,分级基金是不可能触发不定期折算的。分级基金有一定的复杂性,投资者需要较为详细了解后才能进行投资。
分级基金的折算是指每到一定时候(定期或不定期),基金公司会把基金的份额按照一定比例调整下,使基金的净值等于1或接近1,从而使投资者的份额以相应比例增加或减少,但是每个人持有的比例是不变的,对每个人的持有权益也是没有影响的。
上折和下折其实是折算的两种情况,但是目的不同。上折是当母基金的净值上涨到了一定程度(比如此时B份额可能已经突破2了,目的是为了恢复基金的高杠杆特性。
一、分级基金上折和下折的目的
分级基金上折和下折往往是为了恢复分级基金的杠杆,兑现预期年化预期收益、保护A份额持有人权益。如果没有折算,分级基金的杠杆会越来越大或者越来越小。因此,每到一定时候,基金公司会把基金的份额按照一定比例调整,使基金的净值等于1或接近1,从而使投资者的份额以相应比例增加或减少。分级基金上折或下折后,投资者持有基金的份额比例不变,对持有者的持有基金资产总值没有影响。
二、分级基金上折和下折的分类
分级基金折算可分为定期折算和不定期折算。
1. 分级基金上折和下折之定期折算
不上市交易的基金只有定期折算。
定期折算指在某一个固定的时候进行折算。一般有两种情况:每年的第一个工作日或基金满1个运作周期之后的开放日。有的基金是对AB份额分别进行折算;有的基金是对母基金和A份额进行折算,对B份额不折算(仅限定期折算),在定期折算的时候,不管基金的净值是多少,都会进行折算。当不定期折算的时候,上折和下折的处理方法也是不一样的。分级基金何时进行折算,以及如何折算的问题会在基金招募说明书里进行说明。
2. 分级基金上折和下折之不定期折算
通常只有上市交易的分级基金才会进行不定期折算。
分级基金不定期需要有触发条件。分级基金不定期上折通常是当母基金的净值上涨到了一定程度(比如此时B份额可能已经突破2,那么此时上折的目的是为了恢复基金的高杠杆特性;而分级基金下折通常是B份额的净值跌至主要目的是为保护A份额持有人的利益。 简单来说,涨得太好或者是跌得太惨都会触发分级基金进行不定期折算。
⑵ 分级基金的折算是什么意思定期折算和不定期折算
在众多的基金品种当中,分级基金是比较难理解的部分,很多人因为不了解分级基金的规则,怼他敬而远之,或者因为对规则的不熟悉而导致错误的操作,今天我们来了解一下分级基金折算的概念。⑶ 分级基金下折收益计算详解!
就给大家说说分级基金在下折中的预期年化预期收益计算详解。
分级基金下折预期年化预期收益计算详解
分级A借钱给分级B,拿去炒股或者买债券(包括转债),B支付固定“利息”给A。当B的净值下跌至一定水平时(大部分股票分级为元,转债分级为元),为了保障A的权益,将进行下折(资产大重组,大多数方式是按净值,折算成净值均为1的A、B和母基)。
首先,大部分股票型分级基金A:B的份额比,都是5:5,一些可转债分级的份额比是7:3。这个份额比,表示杠杆的不同。对于分级B来说,5:5的初始杠杆是2倍,7:3的初始杠杆是倍。这里要说的是,这个比例与下折预期年化预期收益无关,不用管!(主要是计算杠杆用,也就是计算母基跌多少比例,分级B会达到下折点时用到)
主要有关的是分级B的下折净值。例如:分级B达到或低于元时,下折。
【假设】此时分级A的净值为交易价格为元,市场上其他与该分级A预期年化利率水平以及分派日期相同,但离下折较远的分级A售价为元。那么以现价元买进,在之后如果发生下折,分级A的预期年化预期收益计算方法:
元原分级A净值—元下折时原B类的净值=元
原分级A的元里,有元转换为份净值为1的新母基,可以按净值赎回,赎回的手续费大多为至左右,也可以拆成A、B再卖出。这里不考虑手续费。
原分级A转出去元,还剩下元,这元变成新的份净值为1的新分级A。
好了,见证结果的时候到了:原100份分级A,市值90元(交易价格元/份)。下折后,变成80元的母基,25份新分级A,价值元(其他距离下折较远的,相同预期年化利率条件的分级A的价格元,即25*共获利:(80+—90=元
获利比例是不是很简单啊?
这里再说明一下,当某一个分级B距离下折很近时,由于这个获利空间的存在,会使得分级A的价格逐步上升。如果此时分级B不再下跌,而是转而上升,脱离下折区域,那么分级A就会跌回原值。
⑷ 分级基金下折是什么意思 下折后的损失去哪了
什么是分级基金
一般来说,分级基金有三类可投资份额,指数份额(简称基础份额),稳健份额(简称A份额),杠杆份额(简称B份额),其本质是通过分离标的资产现金流创设出两类新的投资标的(A份额和B份额)。
我们通常所谈到的分级基金是将母基金产品分为AB两类份额,分别给予不同的预期年化预期收益分配,A类份额投资者每年获得固定的约定预期年化预期收益,B类份额投资者在支付A类份额的约定预期年化预期收益后,享受剩余预期年化预期收益或承担剩余风险。
分级基金下折是什么意思
什么是分级基金下折?为了便于净值计算和投资者及时兑现预期年化预期收益,使基金资产不至于过度膨胀难以运作,有必要进行定期和不定期折算。分级基金设置下折条款,即当分级B下跌至某一个水平时,分级基金整体会触发下折,大部分股票分级的B份额净值小于时进行下折,下折之后由于资产净值保持恒定,投资者账户份额会相应缩减。
折算的原则:通常情况下,A、B、C净值都归于元,折算前后的资产值保持不变,A:B比例保持不变,资金杠杆恢复初始状态。()
分级基金下折为什么会有损失
一般说来,分级基金下折损失主要原因来自于杠杆份额的高溢价重置,我们可以从三个问题来理解:
1、为什么大部分杠杆份额总是溢价交易?
我们知道,分级基金的A份额和B份额不能单独申赎,只能在二级市场交易,因此,价格和净值的差异就形成了折溢价,参考当时市场预期年化预期收益率水平及分级A的名义约定预期年化利率,大部分A都是折价交易,而根据分级基金的折溢价套利定价原理,相应B份额应是溢价交易。
举例来说,投资者以元买入净值为1元的杠杆份额,此时,溢价率为20%,正常情况下,杠杆份额都是以溢价交易,只不过溢价率会波动。
2、为什么临近下折时,溢价率通常会上升?
临近下折时,往往伴随指数快速下跌,此时,由于二级市场有涨跌停板限制,且在临近下折阀值附近时,净值杠杆比较高。
举例来说,配比1:1的分级基金,当A份额净值1元,B份额净值元,B份额价格元,B份额溢价率43%,当日标的指数下跌5%,B份额净值下跌至元,即使当日B份额交易价格跌停收盘,收盘价格元,此时,溢价率被动提升至60%,由于涨跌停限制使得价格变化的速度跟不上净值变化的速度,我们可以认为这些价格上的亏欠会在未来进行偿付,此过程中累计溢价率提升部分即为偿付数额。
3、下折中溢价率如何影响分级基金?
分析主流分级基金合同,当触发下折后,A份额、B份额及基础份额的净值归1, A份额超过B份额的净资产部分变成母基金,两类份额下折后首日开盘价参考其前一日收盘净值。所以,下折过程中,如同跷跷板两端重新回到原点,A份额和B份额的折溢价率归0,两类份额重新从平价1元开始,所谓的下折损失实际是溢价的消失,而对应的,对于折价的份额而言,折价的消失也带来了即时预期年化预期收益。所以,不考虑下折过程中指数涨跌,赎回费率以及开盘后折溢价回归,分级基金的B份额下折损失来自于溢价率归0。
简单的说,投资者原本以元买了元的B份额,通过下折后,原本100%的溢价率消失了,价格重置为元,投资者将损失50%的金钱,我们可以认为下折是急速下跌时累计溢价率提升部分的一次性支付。
不过,如果投资者对下折有强烈的预期,可通过买入折价份额来对冲溢价份额的溢价损失。
分级基金下折的钱去了哪里,许多朋友并不是很了解,希望本文关于分级基金的介绍能够对大家有所帮助。
⑸ 分级基金A类定期折算到底是怎么回事
1、分级基金A类定期折算是每到一定时候(定期或不定期),基金公司会把基金的份额按照一定比例调整,使基金的净值等于1或接近1,从而使投资者的份额以相应比例增加或减少,但是每个人持有的比例是不变的,对每个人的持有权益也是没有影响的。
2、分级基金(Structured Fund)又叫“结构型基金”,是指在一个投资组合下,通过对基金收益或净资产的分解,形成两级(或多级)风险收益表现有一定差异化基金份额的基金品种。它的主要特点是将基金产品分为两类或多类份额,并分别给予不同的收益分配。分级基金各个子基金的净值与份额占比的乘积之和等于母基金的净值。例如拆分成两类份额的母基金净值=A类子基净值 X A份额占比% + B类子基净值 X B份额占比%。如果母基金不进行拆分,其本身是一个普通的基金。
⑹ _什么叫分级基金下折这些人受到影响!
基金下折是投资者在购买分级基金中可能会遇到的问题,基金下折时很多基金都会停止交易。那么,什么叫分级基金下折?基金下折对持有人有什么影响?这些问题时刻困扰着许多投资者,那么今天我们就一起来看看吧。⑺ 分级基金是如何折算的
分抄级基金称为不定期折算,又称为“到点折算”,分为向上折算(上折)和向下折算(下折)。
发生向上折算时,A类的上折和定折相同,得到净值超过1元的部分以母基金份额得到的约定收益,B类份额净值超过1元的部分折算为母基金。上折对A类无影响,但会使B类恢复为较高的初始净值杠杆。
假设B类下折为B净值≤0.25元,发生向下折算时,下折日B类净值0.242元,A类净值1.036元,母基金净值0.639元。则每1000份净值0.242元的B类,折算为242份净值1元的新的B类;每1000份净值1.036元的A类,折算为242份净值1元的新的A类和1036-242=794份净值1元的新母基金;每1000份净值0.639元的母基金折算为639份净值1元的新母基金。
在接近下折时,原先溢价或折价交易的B类基金的溢价值或折价值会缩小到原来的四分之一。例如原先溢价值0.12元的B类,在净值0.25元发生下折时交易价就为0.28元,溢价值缩小为0.03元。原先折价值0.08元交易的B类,在净值0.25元下折时交易价就为0.23元,折价值缩小为0.02元。原先平价交易的B类,在发生下折时仍旧接近平价。
⑻ 分级基金上折计算方法 分级基金上折计算公式
分级基金在不同的市场环境下,会发生上折或下折,投资需要了解相关计算公式,方可计算预期年化预期收益或亏损状况,那分级基金上折计算方法是什么?分级基金上折计算公式是什么?
分级基金下折计算公式 基金下折和上折是什么意思?
基金上折:
上折的触发条件一般是母基金的单位净值。在牛市中,当母基金净值增长时,B份额净值也同步上涨,其资产规模与A份额资产规模的比值会越来越大,杠杆会越来越小,直至无限逼近1,甚至忽略不计。这明显会丧失B份额的魅力,通过折算,将各份额净值重新归一,相对于一只新上市的分级基金,杠杆被重新加载。
上折的另外一重意义就是为b份额提供了一种享受牛市预期年化预期收益并退出的渠道。上折阈值一般是母基金达到1.5元或2元时触发,按照份额配比1:1测算的话,B端的净值将达到2元或3元,这是一种非常丰厚的利润。但其交易价格未必能充分体现其净值增长,持有者就有可能成为纸上富贵,无法获取实际预期年化预期收益。
另外,由于b流动性等原因,投资者在二级市场卖出不顺利从而也无法变现,或者由于A的流动性太差,使得与A合并赎回的渠道也不畅通。看,这几种退出障碍都是实实在在存在的。上折则提供了一种新的退出方式,使得投资者的基金份额预期年化预期收益绝大部分得以实现。因而,上折在牛市时的意义是毫无疑问的。正因为此,某些原发行时没有上折条款的基金后来修改合同,设置了上折条款。
怎么计算上折?
假设分级基金激进份额、稳健份额的配比为1:1,稳健份额的约定年预期年化预期收益为6%,当基础份额净值大于等于1.5元时,将触发向上到点折算,其中稳健份额不参与向上到点折算,激进份额以及基础份额按照稳健份额净值折算,超过部分折算成新的基础份额。折算后,激进份额净值=基础份额净值=稳健份额净值。
市场上多数激进份额二级市场处于溢价状态(溢价指的是二级市场价格大于净值),因而向上的到点折算会带来两方面影响:激进份额实际杠杆大幅抬升;激进份额部分资产以基础份额的形式兑现出来,这部分资产将损失溢价。
假设到点折算触发后指数不涨不跌,折算触发前在二级市场上以市价PB购买一份激进份额,触发向上到点折算阈值当天基础份额的净值为NAV基础元,稳健份额的净值为NAVA,则激进份额的净值NAVB=2NAV基础-NAVA。折算触发后,激进份额参考稳健份额折算到NAVA,剩余2NAV基础-2NAVA元的资产将基础份额的形式返还投资者。
市场上分级基金子份额二级市场的定价由稳健份额主导,永续型的品种参考的是8-10年期AA级的债券,对应约定为6%的稳健份额而言,其二级市场当前合理价格在0.896-0.952元之间。假设考虑无整体折溢价套利机会的情况下,激进份额复牌后可交易的合理价格在元之间(2NAVA-0.952)到(2NAVA-0.896)元之间。
而折算成基础份额的(2NAV基础-2NAVA)元资产,投资者可选择赎回兑现预期年化预期收益,考虑0.5%的赎回费后价值为0.995*(2NAV基础-2NAVA)元,通过计算,当折算前激进份额的价格低于(1.99 NAV基础+0.01 NAVA -0.952)元时,对于看平或是看涨市场的投资者应该选择介入。而当激进份额价格高于(1.99 NAV基础+0.01 NAVA -0.896)元,对于看平或是看跌市场的投资者可以选择在折算前卖出等折算后择机买入。
⑼ 分级基金的不定期折算规则是什么分级基金的“上折”和“下折”
基金的折算分为定期折算和不定期折算,定期折算类似于基金的分红,发生在A份额,A份额每年到了约定的折算日,会将约定的利息以母基金的形式发放给持有人,同时基金的净值会降到1元,净值下调,份额增加,基金的总规模是不变的。⑽ 如何理解分级基金向上折算
基金份额折算是指在基金资产净值不变的前提下,按照一定比例调整基金份额总额,使得基金单位净值相应降低。份额折算后,基金份额总额与持有人持有的基金份额数额将发生调整,但调整后的持有人持有的基金份额占基金份额总额的比例不发生变化。份额折算对持有人的权益无实质性影响,具体内容详见各基金份额折算有关公告。
到点折算,也称“不定期折算”,是分级股基常见的一种机制,通常分为“向下到点折算”和”向上到点折算“。在到点折算机制下,由于进取份额净值归1,又能继续承担支付约定预期年化预期收益的义务,可以保证折算后的稳健份额约定预期年化预期收益。
到点折算的具体含义是,进取份额净值跌至阀值或者母基金份额净值高于阀值,稳健份额、进取份额、母基金份额净值均被调整为1元,调整后各类份额数量按比例增减,稳健和进取份额按初始比例保留,配对后的剩余部分将会转化为母基金场内份额,分配给相应份额持有者。
向上折算,是分级基金的一种不定期折算。当母基金净值增长时,B份额净值也同步上涨,杠杆会越来越小,以致失灵。通过上折,分级B将回归初始杠杆。如富国军工B级通过上折可以恢复初始2倍杠杆。绝大多数永续分级股基约定,当母基金净值上涨超过50%,即净值达到元时会触发向上折算。
而向下到点折算中,当进取份额低于阀值后,稳健份额通过折算所获得的母基金份额可以赎回,相当于部分“封转开”,即以相对净值折价买入的稳健份额可以大部分按净值变现,获取一定套利预期年化预期收益;而进取份额净值杠杆将回落至初始杠杆水平,溢价率相对降低,复权价格下降,持有者将遭受一定损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