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基金投资 > 古代人投资

古代人投资

发布时间:2022-10-24 00:39:23

1. 中国古代商人是如何实现发家致富的

中国古代是一个以农立国的代,在这个时代里,农业才是统治者所重视的行业,因此,在几千年来的重农抑商政策之下,商业的发展向来不被统治者所看好。但是这却不影响民间富豪数量的增加和一些财力雄厚的商人出现。

在中国古代历史当中,富豪势力的强大是极为常见的,有些甚至能够左右国家的经济。在中国古代,商人这些方式无非是通过笼行业垄断,或者说是赚取差价,以及通过政治上的特权为自己的商业发展谋取暴利,这些方式来实现发家致富的。

他们能成为首富,不是没有理由的,如今让我们透过历史长河的事情,去看看古代富豪的发财之道,看他们是如何实现发家致富的。

而这些官商团体凭借着自身独特的优势,更容易发家致富。不得不说,在中国古代富豪的发财之道,最离不开的便是有着政治身份的助力。

在中国封建时代里,富豪的发财之路主要通过赚取差价、拥有着特定的生政治身份为自己谋取暴利以外,便是通过远洋贸易来实现奇货可居的目的。

不得不说,这些商人确实拥有着适应了中央集权时代下曲线发展的想法。他们正是因为适应了时代的发展,才能够发财致富。对于今天商人的发展来说,更应该注重于对时代潮流的把握,做出正确的战略决策。

2. 中国古代具有投资思维的有哪些名人

中国古代具有投资思维的还有哪些名人呢?我们一起来看下:

清朝巨贪—和珅
清高宗乾隆皇帝的宠臣,清代最大贪官,和珅的能耐就在于他既贪得到,且对商业的敏感程度也不一般。他是怎么做的呢?买房子买土地!和珅可谓是温州炒房团的鼻祖。他投资的地都是位于“市中心的地方“。有一次,朝廷动乱,地主为了留有后路而纷纷抛售房产土地,和珅趁机低价收购,几年后再以高价租出去。看看,这种战略眼光不是一般人能有,如果让和珅放在今时今日,他也定能抓住时机正确投资。
富甲陶朱—范蠡(前536-前448)
陶朱公即范蠡,春秋时期越国大政治家、军事家和经济学家。《史记》中载范蠡“累十九年三致金,财聚巨万”。且他仗义疏财,赚了钱就从事各种公益事业。他的行为使他获得“富而行其德”的美名,成为几千年来我国商业的楷模。 相传吴国灭亡,西施完成了自己的政治使命后,与范蠡泛舟江湖,不知所踪。
据闻当时他助越灭吴之后来到了齐国,在海边结庐而居。戮力耕作的同时,兼营副业(捕渔、晒盐),很快积累了数千万家产。随后,他又涉及了皮革业和制陶业。用今天的话讲,他是跨界经营,多元化投资。

商祖白圭(约前370年—前300年)
白圭名丹,战国商人,出生在东周的都城洛阳,弃政从商。《汉书》中说他是经营贸易发展生产的理论鼻祖,先秦时商业经营思想家,同时他也是一位著名的经济谋略家和理财家。
风险中立型的理财观则遵循收益覆盖成本与风险的原则,选择最佳的投资机会。白圭是战国人,他的理财之道就是不贪图眼前小利,推测观测市场走势,抓住最佳投资时机,来获得最大收益。白圭喜欢观察市场情况和年景丰收的变化,当谷物成熟时,他买进粮食,出售绢帛绵絮;当蚕茧结成时,他买进绢帛绵絮,出售粮食。白圭“乐观时变,人弃我取,人取我与”的投资观念与沃伦·巴菲特“在别人都理智时,我疯狂;在别人都疯狂时,我理智。

战国巨商—吕不韦(约前292-约前235)
吕不韦,战国末年着名商人、政治家、思想家,史载“往来贩贱卖贵,家累千金”

富可敌国—沈万三(1330年~1376年)
元末明初江南巨富。

商业巨族—乔致庸(1818-1907)
中央电视台播出的《乔家大院》主人公乔致庸是乔家经商第三代。乔家商业从第一代乔贵发起家,到第三代由乔致庸大手笔经营,使乔家成为商业巨族,故致庸可谓乔家殷实家财的奠基人,

3. 古代和现代的有钱人是怎么理财投资的

古代人投资理财的主要方式很多:例如买房、置地、开铺子。小时候,听奶奶说我们家在清末的时也是有过一段候辉煌的日子。据说,我爷爷的爷爷的爸爸,曾经做过捻军的军需官,跟着捻军攻打西安城之前,他们将一部分的军需——大约一撮箕的金银珠宝,藏在了我家的炕烟下面。

但是,这拨人最后均战死了,没有一个人回来。大约此时过后的1880年左右吧,因为生计实在是难以为继!我爷爷的奶奶,就用这一撮箕的财宝,买下了我们村子周围大约几百亩的土地。

同时,赠给东寺庙和尚们30亩。这样,靠着这些田产,他们很快过上了幸福的生活,开枝散叶非常快,发展为当地的第一大户。可是,谁知我爷爷的爷爷辈里面,吃了一个抽大烟的,最后白白将上百亩的良田,直接踢了,令人哀叹!其中,也有人听过往出租地,收取租子,在西安城过上了逍遥的日子。

现在的人,与古代的理财差不多。只不过路子更宽了些,项目也还更多了,但是风险也是提高了。现在的有钱人,除了炒地皮,还炒房地产,炒重要,甚至炒大蒜……总之,能够引起物价波动,可以从中渔利的,现代人都干!我们所熟知的股市,就是这样一个尔虞我诈的风险厂!其他的保本理财,也比较多,但是 不一定有人愿意投资。

4. 中国古代历史上哪些人做生意做的好

一、王亥。商部族首领,商朝建立后,追尊王亥庙号为商高祖。他在商丘服牛驯马发展生产,发明了牛车,用牛车拉着货物,到外部落去交易,开始促使农牧业迅速发展,使商部落得以强大。王亥开创了华夏商业贸易的先河,所以人们就把从事贸易活动的商部落的人称为“商人”,把用于交换的物品叫“商品”,把商人从事的职业叫“商业”, 王亥也人们尊称为“华商始祖”、“中斌财神”。
二、范蠡。中国早期商业理论家,被后人尊称为“商圣”。他帮助勾践灭吴国,称霸诸侯。功成名就之后急流勇退,隐姓埋名。期间三次经商成巨富,三散家财。后定居于宋国陶丘,自号陶朱公。世人誉之:“忠以为国;智以保身;商以致富,成名天下。”后代许多生意人皆供奉他的塑像,称之财神,成为了史上许多人民心中的典范。
三、吕不韦。战国末期著名商人、政治家、思想家,官至秦国丞相,封文信侯。他开创了商人从政的历史先河。一生最得意的一笔大生意就是:帮助在赵国做人质的秦国公子赢异人,成功登上秦王之位,“奇货可居”就是这么来的。作为有史以来的最有投资眼光的商人,在几千年后的今天,他的一生经历,对后世的影响都是很大的。是众多梦想成功人士学习的榜样。吕不韦绝对是一个千古奇人,古今中外第一的风险投资商。
四、沈万三。元末明初著名的商人。他广辟田宅,富累金玉,又能帮助周围百姓,百姓都很尊敬他。他依周庄,凭三江之利,广集货资。后通过开展海外贸易积累巨大财富,从而迅速成为“资巨万万,田产遍于天下”的江南第一豪富。周庄“以村落而辟为镇”,也实为沈万三之功。关于沈万三富豪事,民间甚至传说他有一只聚宝盆,不管将什么东西放在盆内,都能变成珍宝等等,由此反映出他财富多到不可胜数,生财聚财技巧高超。
五、伍秉鉴。清代广州十三行商人,当时的世界首富。伍秉鉴是广州行商的领头人—总商。他有自己的企业,做中西贸易,主要经营丝织品、茶叶和瓷器。他立足广州,主要是跟英国人做贸易,同时又把产业放大到国外,甚至债务也放到国外,是英国东印度公司最大的债权人。他把银子变成资本,到美国投资铁路、证券和保险业务。伍秉鉴的怡和行一度成为世界级的跨国财团。他也是公认的慈善家,捐赠第一个鸦片战争后的110万两赔款的银元。
六、胡雪岩。中国近代著名红顶商人,政治家,徽商代表人物。因为运军火、粮米接济清军,得到了左宗棠赏识,后来又帮助左宗棠组织“常捷军”、创办福州船政局。并为左宗棠主持上海采运局局务。由于辅助左宗棠有功,被同治皇帝授江西候补道,赐穿黄马褂,是一个典型的官商。胡雪岩凭借其卓越的商业才能,利用过手的官银在上海筹办私人钱庄,并在全国各地设立了钱庄分号,被称为“活财神”。在杭州创立了“胡庆余堂”中药店,药店传承至今,赢得“江南药王”之美誉。

5. 古代的金融投资

一、古代的“金融”关系起源

        春秋时期礼乐崩坏,君不君臣不臣,国家不稳定,战乱四起,社会秩序不稳定,不尊礼法。儿杀父(楚成王,赵武灵王),父杀儿(除去王室,易牙杀子烹饪讨好齐桓公),臣弑君(齐桓公之死)等等。

        主要是人与人之间的“信任”关系崩塌,尊师重道成为难点。(涉及到跨期承诺那么信任就是核心)

      如何让社会恢复秩序,形成一个健康的稳定的社会环境?

        儒家学派出现了,孔子提出了“正名”和“仁”。各司其职,根据名分固定社会等级秩序。每个人根据他特定的名分履行职责,也就是“君君,臣臣,父父,子子”。一旦一个人的地位和义务关系固定了,则社会会减少很大一部分的动乱。

二、“养儿防老”的金融体系

        养儿防老是中国人的社会体系,但是如何确保儿子在父母老了之后一定会奉养呢?万一前期投入过多,儿子“拒绝履行”这项义务呢?万一儿子觉得你在他小时候没有善待他,而弃养双亲呢?

        这个就是“超前付费” ,我先养孩子,然后我老了孩子养我。这个就是“投资”。而保证“投资有结果,就得用某些东西来约束”。古代的人用多生孩子来规避风险,也用“道德规范”来限制对方行为,还有一家之长具有绝对的约束权,年纪越大辈分越高具有绝对的说话权和财产分配权。

        孔子提出了“三纲五常”即“君为臣纲,父为子纲,夫为妻纲”“仁,义,礼,智,信”为辅佐“正名”即名分等级秩序能运行。也是用来降低人与人之间跨期交易的违约概率。后面经过各个朝代的逐步完善,不奉养父母则不孝,不孝的这个成本在古代相当大。

三、“养儿防老”关系可靠的手段

        为了“养儿防老”的最终的实行,在社会上有道德约束,在国家层面朝廷还设置了各种刑法以及“贞节牌坊”。

      这里不是为贞节牌坊洗白,而是在那个男权社会,如果女性出轨或者改嫁则有可能会怀孕生子。我为什么要养这个孩子,是因为这个孩子是我的孩子,不是别人的。我们之间是有血缘关系且不可变的很牢靠的的一种关系。如果你不是我的孩子,那么你不赡养我的几率会增高。

      “血亲是孝道等各种名分和义务唯一的界定” 。

                                            2020年2月17日23点59分

6. 古代和现代的有钱人是怎么理财投资的

不知道大家是否还记得前些天的一则新闻――考古学家打开3100年前啤酒罐,里面装着上千颗金银珠宝。新闻的最后指出,这一发现确实揭示了在财富更依赖于金属制品而不是金钱的时代,富裕的人们是如何囤积他们的贵重物品的!说的直白点,就是理财喽!理财不仅可以帮助我们实现个人财产的保值和增值,还可以帮助规避生活中的风险,保障生活的安稳和安全,提高我们的生活质量。又何乐而不为呢?钱优客来谈谈古代和现代有钱人的理财方式:古代有钱人的理财方式:1.购买产业举个最简单的例子――古代的土财主!他们拥有N多亩的土地,拥有温暖舒适的房子,但却依旧在不断的扩展土地,购置房产!当然,这与时代背景息息相关,古代土地不仅仅具有使用权,还有世代相传的所有权,土地多了就可以世世代代用来收租,所以更具投资价值喽!而很多人努力都只是为了赚取那一方土地!当然,古董金属也同样存在,但容易遭人觊觎,倒不如土地、房子来的实在。2.放高利贷古代有名史实是汉代最有名的有钱人――汉景帝时长安的无盐氏。据《史记》记载,当时爆发了‘七国之乱’,朝廷要平息叛乱但财政困难,向子钱家们借钱,“子钱家以候邑国在关东,成败未决,莫肯与”,而无盐氏借给了政府100金,约定“其息什之”。即利息按本金的10倍计算。而后战乱平息,朝廷兑现约定按10倍的利率付之。这个是不是也是投资理财的一种呢!3.风险投资大商人吕不韦通过投资秦国在赵国的人质异人,来回奔走,而后顺利成为秦国宰相,掌握大秦帝国朝政!等等。现代有钱人的理财方式:1.从现在开始投资紧跟时代的步伐,注意关注各类财金消息,了解各大理财咨询!对理财有独到的见解,越早的进行理财投资,积累的经验就越丰富,相应的回报也会越来越高。2.会存钱,更会花钱有自己的理财计划,会存钱,但更会花钱。小编举个简单的例子,我们在购置家具时,那会是一笔不小的开支。所以很多人会图便宜,比较之下,认为东西都一样而更愿意选择价格偏低的物品。但是,小编想说的是,那些东西是消耗品,我们花更多的钱买到质优耐用的东西,和花较少钱买到的短期不耐用物品,哪个更省钱呢?会花钱就是最大的省钱。3.不盲目,会规避风险有自己的主见,结合自己的承受能力,在风险可控的范围内进行投资理财,而不是随大流,别人说什么好就是什么好!4.投资多元化,分散投资减免了牵一发而动全身的现象的出现,使投资者的投资向着健康长远的方向发展。不止是富裕阶层,对于中产家庭、工薪家庭来说,多元化的资产配置也是降低财富系统性风险,保障财富稳健性增值的最佳途径。5.选择安全的平台随着互联网时代的反正,新兴的P2P网贷门槛低,收益高,风险低,也变得越来越‘亲民’。而对于广大投资者来说,选择安全的平台很重要,比如钱优客等等。好的平台更具影响力,关系着投资者资金的安全问题,出入金是否快捷,是否安全,有保障等等。此外,还包括购买基金股票、投资黄金、房地产、购买保险、车险等等,由于内容太宽泛,小编就不一一做介绍了!以上就是小编对于古代和现代有钱人的理财方式的剖析了!祝愿大家理财愉快,不知道大家是否还有其他的见解呢?

7. 中国古代的名人理财案例有哪些

1.陶朱公:春秋末期人,即助越王勾践一战灭吴的大智者范蠡,堪称历史上弃政从商的鼻祖和开创个人致富记录的典范。
陶朱公根据市场的供求关系,判断价格的涨落,即”论其(商品)有余和不足,则知(价格)贵贱。”他发现价格涨落有个极限,即贵到极点后就会下落;贱到极点后就会上涨,出现”一贵一贱,极而复反”的规律。因为一种商品价格上涨,人们就会更多地生产,供应市场,这就为价格下跌创造了条件。相反,如果价格太低,就打击了积极性,人们就不愿生产,市场的货物也就少了,又为价格上涨创造了条件。
2.吕不韦,战国末年卫国人,古今中外第一风险投资商。
他以投机商业的手段投机政治,并不是让人只要金子,不要银子。面对现实中要有准确的把握,对市场前景进行理性分析,吕不韦崇尚的更多的是投资方面,喜欢去发掘一些有潜力、价值被低估的物品,然后低价买进,再高价卖出,来赚取差额获得利润。当然投资这些领域,你一定要懂行。
3.苏轼,北宋人,控制自己的开支
他为了能节约开支,每月将自己的4500文钱俸禄,分成30份用绳子串起挂在房梁之上,每天需要使用的就取下一串来使用。如果每天没用完的钱,他便用绳子重新串下来。而且规定自己每天开销控制在150文钱以内的,这样通过方法也控制自己一定的消费。

4.白圭,战国人,后人称“商圣”他不贪图眼前小利,善于推测观测市场的走势,然后抓住最佳投资时机,来获得最大收益。
喜欢观察市场情况,当谷物成熟时,他买进粮食,出售绢帛绵絮;当蚕茧养成时,他买进绢帛绵絮,出售粮食,从而赚取中间的差价。
知道了中国古代人的理财方式,其实我们可以明白,理财方法千变万变,却不会离开几条最基本的原则,省钱、控制消费、关注行情、抓住投资机会。

阅读全文

与古代人投资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贷款房还能再贷款吗 浏览:889
万达信息股票怎么样 浏览:393
有车有家融资租赁官网 浏览:83
融资效能 浏览:130
新加坡币怎么算人民币多少钱 浏览:906
富汇投资管理有限公司 浏览:959
美兴小额贷款排列几 浏览:49
北京九鼎投资集团会计部 浏览:903
丰鼎投资管理有限公司 浏览:717
股票佛山老 浏览:915
28融资 浏览:166
光信善信托 浏览:505
北上资金流出多少 浏览:671
银行理财属于哪种理财方式 浏览:236
2220港币兑换人民币 浏览:343
000858上市当时收盘价格 浏览:83
诺亚财富派理财可靠吗 浏览:27
中国银行个人留学贷款 浏览:528
什么是非融资性 浏览:5
如何确定股票发行数量和价格 浏览:3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