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小米造车在哪里建厂小米造车和哪个公司合作
2021年9月1日,小米汽车在北京完成注册,小米汽车总部以及工厂都落户于北京,雷军担任法人。在近日的小米投资者大会上,雷军称小米汽车的进度超乎预期,大概到了2024年上半年就能量产。『贰』 小米集团新一轮人事变动,成立集团总办,集团总办是负责什么的
12 月 2 日下午消息,新浪科技独家获悉,小米今日发布组织调整文件,宣布成立集团总办,包含集团高管团队等。原 CEO 办公室主任魏来出任总办主任,向 CEO 汇报;原集团公关部总经理徐洁云出任总办副主任,向总办主任魏来汇报。
在手机部层面,制造工程部升级为智能制造部,集团副总裁颜克胜兼任智能制造部总经理;原制造工程部总经理许多出任深圳分公司总经理。两人均向手机部总裁曾学忠汇报。
在电视部层面,任命潘俊为电视部总经理,向 CEO 汇报。至于原先的电视部总经理刘耀平,内部人士向新浪科技表示,其因为个人原因,暂时不能行使管理职责。
金融业务方面,集团副总裁、CFO 林世伟兼任天星数科副董事长,相关工作向天星数科董事长洪锋和集团总裁王翔双线汇报。
企查查APP显示,目前魏来共关联3家公司,目前为天津伍米企业管理合伙企业(有限合伙)投资人,该公司间接持股企业多达458家,其中包含遛不丢(纽扣宠物)、块块互娱、小沐电子等。
一般来说一个集团或者公司分为:基层管理也就是负责一线管理,负责企业的具体生产执行和企业任务的操作。中层管理负责生产监督、调度、审核、提交建议的权利。高层管理负责人事任免、监督和督促中层管理任务完成、协调外事活动。 集团总办就是高层管理一样的存在。
『叁』 紫米正式成为小米全资子公司,其经营范围有哪些
小米公司出手,收购了紫米公司近50%的股份,自此紫米成了小米公司的全资子公司。紫米公司和紫米员工,也陆续在网上发布消息,声称自己是小米人。其实这个消息,大家都不感到惊讶,紫米是小米早期的生态链公司,主要是负责移动电源和配件生产,大家熟悉的小米充电宝基本就是这家公司做的。
除了紫米之外,小米还有很多生态链公司,不过有些在做大做强之后,选择单飞了。最好的例子就是华米和小蚁,小米基本退出两家公司。现在收购了紫米,应该也是为了避免同样的事情再发生。
关于小米收购紫米的说法,最明显的是防止生态链单飞。早期有几个明显的例子,比如说给小米做摄像头的小蚁科技、给小米做智能产品的华米。虽然没有特别声明,但是小米基本退出了这些公司,他们完成了单飞。现在小米收购了紫米,应该是避免同样的事情再发生。
不过生态链公司想要单飞,也并非易事。小蚁和华米做得确实很不错,可说白了还是凭借小米的名头起家,一旦被公司反制,很难恢复到原来的地位。现在各大互联网巨头,都开始做相关产品,失去了小米光环,竞争只会越来越难。
『肆』 小米投资了哪些公司
UC优视、多看科技、瓦力语聊、7K7K、太美、I Speak、YY、一起作业、智谷、卡卡移动、喜讯无限、版迅雷和天网;权电子商务领域的项目有卓越网、尚品网、凡客诚品、乐淘、耶客和我有网。互联网社区的项目有逍遥网、乐讯社区、多玩游戏网(原“欢聚时代”)、绿人网、Tech Web、长城会、雷锋网、知乎和大街网。其他领域的投资项目分别有拉卡拉、可牛、好大夫、ZEALER、金山多益,还有此次投资的积木盒子。 http://tech.163.com/14/1120/07/ABFR23MP000915BF.html http://www.tuicool.com/articles/JjEFvav
『伍』 小米旗下有多少产业
“小米公司旗下包括多家公司,除了此次披露的小米科技外,还包括小米通讯技术、小米电子产品、小米电子软件、小米支付、小米移动软件、小米软件技术、小米数码科技等至少8家公司目前(北京)工商局可查的小米自营公司,是其自身产品线的业务支撑,主要运作小米的不同业务体系。这些企业法人包括雷军、黎万强、林斌、刘德等在内的多名小米高管。此外,小米在香港还有XiaomiH.K.Limited等公司。”
小米先后投资了金山旗下游戏研发工作室西山居、凡客诚品、界面、猎豹移动、积木盒子、九安医疗、丽维家、华策影视集团、凯立德、优酷土豆、爱奇艺、美的等企业。而在此之前,雷军通过自身天使投资、旗下顺为基金以及小米风投,两年来已投资企业超过60个,涉及手游、电商、新媒体、移动安全、智能家居、医疗、互联网金融、影视制作、视频网站、移动地图、车联网、移动家政、移动教育、智能家电等众多领域。
紫米电子,位于江苏无锡,负责小米移动电源业务。这家公司名声不显,据说是小米|顺为基金控股级别投资,在半年多时间里做两款移动电源卖到300万台+。
西米科技,小米与(游戏开发商)西山居的合资公司,位于成都,专注于电视游戏研发。很容易看出,这是为丰富小米电视生态圈而设的,目前已推出第一款游戏《西米斗地主》电视版。
创米科技,小米与(ODM厂商)龙旗科技的合资公司,位于上海,专注于智能家居产品。业内传闻,这家公司的首款产品——智能插座目前已小批量的试产了。
『陆』 顺为资本对小米投资所提供的增值服务有哪些
透过秀美(创意族),了解小米顺为的投资逻辑
创意族innoclan
简书作者
2017-07-15 11:32打开App
一、顺为简介
顺为资本,取自“顺势而为”,成立于2011年,由雷军及许达来先生联合创立。顺为是一家专注TMT(电信、媒体和科技)领域投资的美元基金,目前管理三支合计17.5亿美元的美元基金和两支合计20亿元人民币的人民币基金。
在中国的VC圈内,顺为是一家非常特殊的投资机构,一方面是因为其出资人和创始合伙人之一是雷军;另一方面因为顺为资本的投资理念与其他VC不同。相比于其他VC,顺为投资更看重所投项目的创始人是否高度认同小米的商业模式以及小米一整套价值观和方法论——单品海量,追求极致、高性价比、口碑营销、粉丝经济。
二、小米与顺为有怎样的关系
首先,雷军为顺为资本和小米共同创始人。在顺为资本公司经营中,作为创始人的雷军,顺为的所有重大决策以及投委会会议都会参与进去。即使顺为目前已经稳固发展,但是雷军仍会亲自考察,亲自参与决定顺为所投的所有项目。顺为资本就是在小米科技C轮融资时,雷军联同其他创始人共同创立的。
其次,撇去雷军这层关系,顺为与小米合作投资项目目前已经超过30个,且这些项目所涉公司全为小米生态链体系中的公司,如秀美、紫米等。按照雷军对小米生态链体系“五年之内投资100家生态链公司”的愿景,可以想象这100多个项目中不会少了顺为的身影。
三、顺为的投资逻辑
顺为资本团队是由投资行业和互联网行业资深人士组成,具有丰富的风险投资,资本运作和企业经营管理经验,目前已主导投资了超过百家优秀产品家公司。
顺为投资的投资领域主要涵盖互联网、物联网、高科技行业以及互联网与其他行业结合所带来的变革衍生出的新行业,目前主要对处于初创期及成长期的优质创业公司进行投资。对于获得顺为投资的公司,其产品将可以入驻小米平台,直接享有2.2亿米粉的红利。
四、典型投资案例
案例一:Ninebot-产品公司
纳恩博(天津)科技有限公司是国内首家集研发、生产、销售和服务于一体的智能短途代步设备运营商。自创立以来,企业先后推出了Windrunner(风行者)系列、Ninebot九号系列和Ninebot One系列产品。2015年04月15日,Ninebot收购平衡车的开山鼻祖Segway;2017年6月28日下午2点,米家召开发布会,Ninebot Plus正式亮相。
案例二:华米科技-产品公司
华米科技创立于2014年1月,为小米生态链企业之一,其拥有中国最大、最精准的人类运动及睡眠数据库,并致力于将人类真实的情感及活动无感地连入互联网世界。2016年华米科技总销售额超过15亿元人民币,成为市场占有率达中国第一、全球第二的智能可穿戴及互联网服务提供商。
案例三:秀美时尚 (创意族)-产品与电商公司
深圳比科斯电子股份有限公司(上市编号:833908)是一家成立于2010年,以设计和研发为导向,专注于智能移动生活的科技创新型企业。
2015年5月小米科技旗下创投公司金星投资、顺为投资以投后4.47亿元的估值对比科斯投资1.12亿元,并合作控股秀美时尚。拟通过秀美时尚为小米科技提供相关产品的供应链服务,打造小米科技移动智能终端配件次生态链。
创
『柒』 小米为什么跟小蚁分道扬镳
华米上市,雷军评价是小米生态链模式的巨大成功。他还说,华米对小米的贡献,不仅是做出小米手环,还为整个生态链的商业模式趟出一条路。
所谓生态链是指,小米以投资+管理的方式网罗了一批智能硬件创业公司,他们为小米生产手环、耳机、充电宝、空气净化器、净水器等爆款产品,公司名称里大都带“米”字。目前生态链公司数量已经达到100家。
“米”字辈里,华米是第一家上市公司,甚至早于2018年7月IPO的小米。另一家生态链公司云米也于同年底在纳斯达克敲钟。这些公司在2016年全部收入就达到150亿元。无论是爆款制造能力还是收入水平,小米生态链都是互联网智能硬件的成功典型。
但据一位小米内部人士透露,华米早在几年前就想争取更多独立权,为上市铺路,与小米的关系因此变得微妙。其他生态链公司没有华米的体量,野心不外露,但也或多或少困惑于跟小米的特殊关系。
过去一年,小米生态链内部也发生不少变化。
2018年9月的那次组织架构调整中,一手把供应链做起来的刘德被调任小米组织部部长。上述小米内部人士告诉接招,不是因为生态链发展问题,而是组织部承担的人才建设任务更重。
接替刘德的是屈恒,小米的老员工,最早负责过小米路由器产品。刘德在任时,更多具体工作就由屈恒在负责。另外生态链的投资,后来需要小米CFO周受资的最终签字才能通过。一位生态链公司负责人说,周否掉了很多项目,尤其小米上市之后。
此外,孙鹏、夏勇峰等一批最早小米生态链部门成员都因各种原因陆续退居二线或离开,管理和人数规模没有跟上生态链发展的节奏,一个人管好几个项目的情况是常态,不比最初的精耕细作,问题也因此暴露。
另类战略投资
当小米生态链的头部公司谋求“去小米化”的时候,新公司想加入这个体系可能没机会。
一位与生态链合作多年的创业者告诉接招,小米生态链经历了几个阶段:
早期,小米发现好公司,想投投不进,只能自己孵化。刘德看上一家做空气净化器的公司要价太贵,他干脆带着创业点子找到同学苏峻,创立了智米。
生态链模式逐渐跑通,小米就要求公司具备一定基础,投资旋律从2014年的孵化变成2015年的助推,小米捕获了一批中型公司。原因是,“早期项目周期太长,小米等不及,希望投资之后,马上就有产品上架,可以快速抢位,扩充生态链产品线”。
现在,不是谁想进都可以,一大堆公司想挤也挤不进来。只有那些独立生存状态良好的公司才会是小米首选。即便进入生态链,产品要想打上“米家”的品牌,供应链、设计等环节要经过“三堂会审”。上述创业者称,因为小米的品牌含金量越来越高,要求也越来越严格。
2012年,硬件生态链部门成立时,雷军的要求是,3年投资50家企业,花掉10亿人民币。仅仅半年后,数字从50变成100。
刘德带的团队成员大都是工程师出身,没干过投资。一位小米生态链公司负责人的感触是,“他们不是个专业的基金,从VC角度看,生态链起步时的投资团队甚至显得有点业余。”
有次去深圳出差,刘德跟同事拖着箱子在街头找住的地方,这位小兄弟问他,投资人都是高大上的,别的投资人都在国贸上班,咱们在清河,“这个买卖咱能不能干?”
刘德是这样鼓舞士气的:“兄弟你知道吗,传统项目里传统项目十个里甚至有九个半都是失败的。但是我们不一样,从技术端看的孵化项目成功率很高。”
的确,这些人懂产品,他们知道一个行业最本质的问题是什么。
刘德曾说,“我们做任何一个产品都要清楚是怎么回事。在北方,雾霾一来,你就知道净化器不是产品,而是战略物资。”小米生态链投资成功率高,产品经理被认为发挥了重要作用。
黄汪跟刘德还讨论过做品牌的事,“德哥说,消费电子产品跟非电子产品不一样,一个产品靠颜值或功能打动消费者,然后接着出产品,这是最省成本而且最有效抓住用户的方法。”
雷军也充当产品经理的角色。早期一位拿到小米投资的创始人拿着产品原型去找雷军,被雷军否掉,经过几次大改才做出第一代产品。
这些生态链硬件公司一旦被小米敲定,顺为资本也会入场,由两家共同管理的基金——天津金米投资,各占所投资股份的一半。具体项目上,顺为通常不会独立决策,基本是跟投,小米承担战略投资角色,顺为更多是财务投资。
雷军在内部是这样解释投资动机的,“小米不是投资公司,追求的是连接设备越多越好,投资赚钱不是我们要考虑的,第一考虑是,符不符合我们的战略,第二条能不能不赔钱,老赔钱我们也扛不住。”
这决定了小米与生态链公司的关系天然存在博弈。投资关系中,生态链公司要为股东小米创造利益最大化;但作为小米的供应商,生态链公司却不可避免的被供货价格最低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