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基金短期增涨百分之二十算高吗
基金涨20%已经算比较高的了,基金一般涨幅比较高的时候,就可以考虑赎回止盈了,因为基金是波动的,当基金涨幅比较大的时候,或者基金已经持续涨了一段时间,要预防基金下跌了,需要及时赎回止盈,以防基金下跌出现亏损的情况。
但如果看好基金的话,可以选择赎回一部分,留一部分再考虑一下,看基金还有没有涨的趋势,在止盈的时候,可以设置一个止盈点,比如说:盈利10%就赎回一部分,如果再盈利就再赎回一部分,以此类推,赎回的份额可以按自己来设置。
(1)当天基金上涨百分之20扩展阅读:
基金最多能涨多少?
每只基金的涨幅都是不一样的,但有的基金比较优秀的,一年是可以翻一倍,涨100%多也是有可能的,所以在买基金的时候,要选择一只好的基金。
但在买基金的时候,切记不要追涨,比如说:某只基金涨幅比较大,并且已经持续性的涨了一周了,这时候有的投资者就会按耐不住去购买,这时候买入是很有可能买在基金的高位,当基金开始下跌的时候,就会出现亏损的情况。
Ⅱ 基金涨了20%,只能选择卖掉吗
基金涨了20%,要不要选择卖掉也是需要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来决定的,基金涨了20%不一定要卖掉的,是需要看一下整个大市场的环境,再来判定是不是要卖掉。不管选择什么样的理财产品,在投资者确定自己需要购买的产品之后,都需要在自己的内心设定一个预期回报率的目标。
最后小编想说的是市场有波动,投资需谨慎,在买入买出的时候需要根据市场的一个整体变化来进行操作,千万不要盲目,否则很容易被市场割肉。
Ⅲ 基金涨20%算高吗基金最多能涨多少
在买基金的时候,都是会参考一下基金的收益率,有的投资者购买基金的时候,就会想了解一下基金涨幅高不高,比如说:基金涨20%算高吗?基金最多能涨多少?为大家准备了相关内容,以供参考。Ⅳ 基金涨了20%,这时候该卖掉吗
我认为在这种情况之下最好的一个选择其实就是把自己手中所持有的基金卖掉,因为上涨了20%之后已经没有太大的上涨空间了。
我们必须要明白的是,即便是巴菲特购买金融产品所能够获得的收益率,也只不过达到年化10%的收益,20%以上的收益已经算是非常高的水平了。对于80%以上的基金产品来说,在实现了20%以上的增长幅度之后就会出现下降的。
60%以上的人在购买基金的过程当中,总能够看到某只基金能够获得超过10%以上的收益率,在这种情况之下,绝大部分的选择就是继续放在那里,期望在未来能够获得更高的收益率,但是最终的结果便是出现了亏损。
现如今的很多人已经越来越把基金作为一种不错的理财产品了,事实上确实是很不错的产品,但是很多人在购买基金的时候依然会出现亏损,主要是因为他们在购买的基金产品之后,指望能够获得比较高的收益,如果能够适可而止的话,就能够获得不错的收益率的。
Ⅳ 上涨20%怎么算
上涨20%就是在原来的基础上增加了20%。,比如现在人民银行5年期以及以上的贷款年基准利率是4.9%,那么您的贷款年利率就是4.9%×1.2=5.88%。
(5)当天基金上涨百分之20扩展阅读:
根据《中国人民银行关于人民币贷款利率有关问题的通知》文件规定,从2004年1
月1日起,人民币各项贷款的计息和结息方式,由借贷双方协商确定。
在合同期内遇利率调整,由借贷双方按商业原则确定,可在合同期内按月、按季、
按年调整,也可采用固定利率的确定方式。也就是说,贷款可分为浮动利率贷款
和固定利率贷款。
固定利率贷款就是指在贷款期内利率不随利率调整变化;浮动利率贷款就是指利率可以按借贷双方约定的时限定期调整贷款利率,具体采用何种利率确定方式均由借贷双方自由约定。
贷款展期,期限累计计算,累计期限达到新的利率期限档次时,自展期之日起,按
展期日挂牌的同档次利率计息;达不到新的期限档次时,按展期日的原档次利率计息。
从2005年3月17日起,自营性个人住房贷款计、结息和还款方式,由借贷双方协商确定。
补充资料:
一;不同的利率水平体现不同的政策要求,当政策重点放在稳定货币时,中央银行贷款利率就应该适时调高,以抑制过热的需求;相反,则应该适时调低。
以中国人民银行对国家专业银行和其他金融机构规定的存贷款利率为基准利率。具体而言,一般普通民众把银行一年定期存款利率作为市场基准利率指标,银行则是把隔夜拆借利率作为市场基准利率。
基准利率所反映的市场信号,或者中央银行通过基准利率所发出的调控信号,能有效地传递到其他金融市场和金融产品价格上。
二:银行贷款合同约定利率有两种情况:固定利率;浮动利率。
一般情况下,我们常见的是浮动利率(长期限贷款一般采用浮动,短期限贷款一般采用固定),因为未来的通货膨胀和基准利率会变怎样银行无法预测。
如果不是浮动,对银行来说风险较大,例如五年以上贷款基准利率上涨到6%,而约定固定利率却是5%,那么就存在吸收存款利息较高,而房贷利率较低,利润空间便会被压缩,甚至导致亏损。
而采用浮动利率,它却是随基准利率波动而波动,这样就锁定了利润空间。例如银行上浮20%,那么这个20%是不随基准利率变化而变化的,会一直保存着上浮20%的利润空间。
用房贷计算器计算出来的月供,它不是实际确切要还的数目(具有假设前提,假设基准利率不变的情况下,计算出来的数目才是月供确切的数目),这个数目会随基准利率变化而变化
Ⅵ 买一支基金,涨20%卖一半,卖完每天再加,合理吗
有网友提问——“基金每涨20%就卖一半,然后再慢慢加,合理吗?”,购买基金是属于理财方式的一种,它是人们选择的最多的理财方式。每一个不同的投资人,在理财时,或者选择稳健型的基金,也有的追求收益,所选择的基金就会有一定的波动性,总的来说,不管是选择哪类型的基金进行理财,其最终目的也都是想要达到预期的收益率。
我们买基金不可能只买一只,大多数人会经过研究,选择几支自己心仪的基金。而如果投资人在手中有几支几乎同类别的基金,则在大涨的时候,适当的卖掉一些也是合理的,也能够一定程度的保证资金的流通性以及避免所有资金都承受可能亏损的风险。
总的来说,在一支基金涨了20%的时候,如果卖掉一半后再每天加码是否合理,主要还得看基金的类型,以及基金的历史表现等等因素。
Ⅶ 买一支基金,涨20%卖一半,卖完每天再加,合理吗
一只基金长20%已经不错了,卖一半锁定部分利润,留下一半要看机会吧?当然还是要看看基金持有的个股怎样?卖完以后如果是持续上涨,建议原地卧倒,不要每天都加,可以在回调的时候适当加仓。基金是一种相对比较稳健一点的产品,毕竟人家基金经理比普通散户要更专业一点。而且持股方面会有多只股票选择。
结论:不合理。
为什么,基金止盈不是这么操作的。
作为获得CFA资格的基金从业人员,13年投资经历的老司机,云舒看到这些真的不知道该说什么好,觉得需要给广大新基民好好理一理,如何避开大坑,如何玩转基金止盈。
止盈的意义什么?在于锁住利润。首先,云舒问大家,对于存款、宝宝类的货币基金、低风险银行理财这样的产品,大家有看到有人在讨论止盈么?并没有吧。
为什么呢?因为这样的产品风险小,收益稳定,基本上没有下跌亏损的可能。
那基金为什么要止损?
这是因为股市有波动,基金净值也有波动。这导致 基金的收益与持有基金的时间并没有必然关系,并不是一直持有就能挣钱,并不是持有越久挣得越多。
举个简单的例子,沪深300过去十年长成这样:
同样,沪深300指数基金(比如华泰柏瑞沪深300ETF)过去八年是长成这样:
如果一直拿着不动,好了,就是一直在做升降机。虽然时间拉长看,股市还是上涨的,基金长期的确是盈利的,但是盈利空间会小了很多。而且,下跌被套的苦日子,谁都说不好能不能坚持得住。
这时候, 基金止盈的意义就来了。基金挣来的利润,要好好吃下去不要丢;当基金开始亏钱了,注意,要止盈,锁住已经挣到手的钱,拒绝坐升降机。
止盈的坑在哪里?很多所谓止盈的方法都是错的。关于止盈,题主提及的方法,就是 目标收益率止盈方法—— 买了基金,设定一个固定的收益率,比如说20%。一旦基金涨了20%或者年化收益率达到20%,就一次性或者分批跑路。
这个方法的错误在于, 忽视了股市收益是不确定的、不可预知的。 国内股市历来的特点,牛短熊长。好不容易遇到一次大牛市,涨幅都十分可观,比如2014-2015年大牛市,2006-2007年大牛市,还有2009年大反弹,2017年蓝筹股行情,近一年的中小创行情等等。每一次涨幅均远高于20%。如果赚了20%就跑路,那后面的收益要不要?如果要,那为什么要跑?如果不要,那很好,恭喜你在股市里估计也挣不到多少钱,毕竟只赚到一些芝麻,而丢掉了大西瓜。
实操层面,还有一个问题,阈值如何选——是设20%还是30%?首先,设置这个值是拍脑袋的还是根据 历史 经验定的,是否有足够的理论依据和实证支持?如果设置了一个值,比如20%,那涨到19%跑不跑,如果不跑他又跌回去了怎么办?
应该如何止盈?综合各项指标考虑,在牛市结束时全身而退。投资股票基金,合理的投资周期必然是根据熊牛周期来设置的。即在熊市末期开始逐步建仓买入,随着股市见底逐步加仓,最后在牛市末期清仓跑路,并在随后的熊市中吃瓜休息,等待下一个周期。 因此,基金止盈只发生在一个时期,就是 牛市结束 。
关于牛市结束的判断,云舒觉得 不应该简单用几个指标来衡量。单一指标都存在失误的可能性,最好的方法是多看几个指标,当有个别指标报警的时候,分批逐步撤退,尽量减少单个指标拿错指挥棒的可能性。
比如可能考虑以下几个指标:
市场情绪。 云舒觉得这是一个最简单靠谱的指标。来一轮大牛市,市场情绪必然会十分亢奋,几乎所有人见面都在谈论股市啊、挣钱啊,打算往股市丢多少钱之类的。当所有人都打算进场捞钱以后,后面还有人来接盘么?2015年大牛市就是如此的写照,云舒在行业圈以外(作为业内人士,圈内天天讨论股票是正常的,不讨论说明要失业了),见了太多人在为股市激动,比如楼下居委会大妈啊,卖茶叶蛋的阿姨啊,隔壁理发店的小哥啊等等。当所有人都在谈论股市的时候,一定要小心,虽然不一定会马上跌,但可能离跌也不远了。
成交量和回撤等技术指标。 股市上涨伴随着成交量的放大,所谓“天量天价”,但是成交量的见顶往往会先于价格的见顶。而股价开始跌破一些重要均线,也意味着趋势的改变。考虑这样的一些技术分析指标,是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提供信号。
宏观经济指标。 也就是一些基本面的因素,例如上市公司盈利涨不动了,市场利率开始收紧了什么的。
当然,本文主要是讲方法和逻辑,具体情况还是需要到时候具体分析,不宜一概而论。云舒关于跑路信号的判断分析,会同步在文章中发布,欢迎关注。
我是云舒,获得CFA资格的基金从业人员,13年投资经历的老司机。想投基金挣钱,请关注基遇人生!
这个问题有点绕,我们先来理一理。我想提问的朋友讲的是这种情况:
先是在1元净值时买入一支基金,假设是2万元。过了一段时间涨到1.2元净值了,就把持仓了一半给卖掉,卖完以后剩下1.2万的基金持仓,还有1.2万的现金。
接下来,又每天继续买入这只基金,打个比方,将这1.2万元现金分成20次,每次买600元。在20天以后,又变成了满仓这支基金的状况,至于基金到时候市值多少,就要看到时候基金的每份净值是多少了。
看到这里我们不禁要问:为什么要在上涨20%的时候卖掉一半,接着又分批每天把这只基金买回来呢?这种折腾的意义何在呢?
我想,只有一种走势能够解释这种操作的设想,那就是你认为,这支基金在上涨20%以后,会出现一段时间的回调或者是震荡的走势,因为担心这种回调的幅度会比较大,所以就采取了减仓一半的做法。
但是你又认为这只基金还会涨,所以紧接着,又把减仓以后拿到的资金采取定投的方式继续买入这只基金,从而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降低基金的持仓成本。
但是,这种操作的逻辑其实是前后混乱的。
在卖出以后又分批买入,说明你对这只基金的前景是坚定看好的,那么是不是有必要去做这样一种短线减仓又买回的动作,目的仅仅是为了降低一小部分成本?
请记住,试图去猜测基金的短期走势是不明智的。尤其是在你中长期依然看好某支基金的时候,没有必要去做一个短线减仓降低成本的尝试。如果你担忧这只基金在20%的上涨以后可能会迎来一轮下跌,又不知道这种下跌幅度多大,时间多长,那么,你可以在净值上涨20%以后采取分批卖出的办法。卖完以后等待一段时间再做考虑,或者另选其他基金去投资。
做投资不能患得患失,前怕狼后怕虎,不知道该进该退。
做投资也不能把自己当做神仙,预测走势是愚蠢的,只有跟随走势才是王道。
Ⅷ 基金涨幅20%收益多少投资者计算收益误区!
基金净值是基金价值的表现,大家可以通过基金净值的涨幅,估算基金的历史预期收益。为很多投资者给予了不少参考价值。我们都知道,基金是通过基金净值差计算预期收益的,很多基金或净值型理财产品都会说,历史年化增长为多少。那么,基金涨幅20%预期收益多少?基金涨幅如何换算年化预期收益率呢?如果想知道这些内容,就一起来看看吧。Ⅸ 基金最高能涨到百分之多少
这个东西没有上限,有的1元基金已经涨到了7元,以后还会涨。
拓展资料:
基金净值的计算公式为:基金净值=基金资产净值/基金总份额。
对于相同时间成立的不同基金,一般业绩越好的净值也越高,理论上来说基金净值的增长是没有上限的,一只基金的净值即使已经处在高位了,后市仍然有很大的上涨空间。
以股票型基金为例,如果股票持仓出现超涨的情况,那么基金经理可能会考虑优化持仓结构,卖掉贵的股票,再重新买进便宜的股票。
对于开放式基金是没有涨跌幅限制的,但通常基金的涨跌幅不会很大,基金和股票不同,股票可能存在暴涨暴跌的情况,但基金对应的是一揽子的股票组合,除非整个市场或者整个主题板块发生大幅涨跌,否则一般不会出现所有股票一起全涨停或跌停的情况。
所以基金虽然并未规定涨跌幅限制,但实际上股票型基金的涨跌幅一般会在10%以内。以为股票型基金的涨跌与持仓股票有关,而股票涨跌是由涨停板和跌停板控制,限幅为10%。
场外基金当天可以无限制上涨或者下跌,场内基金有涨跌幅限制,涨跌幅限制为10%,场内基金涨幅最多为10%,基金投资的是一篮子股票,比较稳定,交易日当天波动不会太大。
基金上涨下跌是由这一篮子股票决定,投资的股票上涨基金上涨,投资的股票下跌基金下跌。
金涨跌幅说明如下:
1、交易类的基金涨跌幅度与股票相同,为10%;
2、跟踪指数成份股仅为创业板股票或科创板股票或其他实行20%涨跌幅限制股票的指数型ETF、LOF或分级基金B类份额,涨跌幅为20%;
3、基金合同约定投资于创业板股票或科创板股票或其他实行20%涨跌幅限制股票的资产占非现金基金资产比例不低于80%的LOF,涨跌幅为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