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买基金如果亏了,会血本无归吗
不同类型的基金有不同的风险,有的风险高,而有的风险较低。比如保本基金,如果出现亏损的话,可以保护投资者的本金不受影响;而非保本基金,若是出现亏损,则有可能会使投资者血本无归。
根据投资风险与收益的不同,基金可分为成长型、收入型和平衡型基金。根据组织形态的不同,可分为公司型基金和契约型基金。基金通过发行基金股份成立投资基金公司的形式设立,通常称为公司型基金;由基金管理人、基金托管人和投资人三方通过基金契约设立,通常称为契约型基金。我国的证券投资基金均为契约型基金。
(1)公募基金定增亏损自救扩展阅读:
基金投资的风险管理:
大多数国家规定,对冲基金的投资者必须是老练的合格投资者,应当对投资的风险有所了解,并愿意承担这些风险,因为可能的回报与风险相关。为了保护资金和投资者,基金经理可采取各种风险管理策略。
对冲基金管理公司可能持有大量短期头寸,也可能拥有一套特别全面的风险管理系统。基金可能会设置“风险官”来负责风险评估和管理,但不插手交易,也可能采取诸如正式投资组合风险模型之类的策略。
可以采用各种度量技巧和模型来计算对冲基金活动的风险;根据基金规模和投资策略的不同,基金经理会使用不同的模型。传统的风险度量方法不一定考虑回报的常态性等因素。为了全面考虑各种风险,通过加入减值和“亏损时间”等模型,可以弥补采用风险价值(VaR)来衡量风险的缺陷。
除了评估投资的市场相关风险,投资者还可根据审慎经营原则来评估对冲基金的失误或欺诈可能给投资者带来损失的风险。应当考虑的事项包括,对冲基金管理公司对业务的组织和管理,投资策略的可持续性和基金发展成公司的能力。
Ⅱ 购买的基金一直亏损,是继续加仓还是一刀斩断
在大家印象里,通常应该是基金越涨、大家越买,基金越跌、大家越卖。但研究了我国开放式基金的业绩与投资者申赎情况之后,发现有两个现象比较反常:
1.基金业绩表现好时,投资者们却倾向于赎回。这被称为投资者的“反向选择”。
2.若基金亏损了,许多投资者会一直不赎回,硬要撑到回本再赎回,而错过了同期业绩更好的基金。也就是大家不愿意赎回还亏着的基金、而更喜欢赎回已经赚钱的基金。这被称为“损失规避”。
公募基金大多是开放式的,投资者们可以根据自身的需要来申购/赎回,在做决定时,专业的投资者会考察基金的长期业绩、波动与基金经理风格等。一般来说,如果基金业绩越好,投资者们越认可,基金规模越有机会能变大,基金管理费收入就越高。所以,优秀的长期业绩带来更大的基金规模,进而可以帮助激励基金管理人把业绩越做越好。
那么,为什么会出现上面那两个反常现象呢?下文我们将一探究竟,然后对基金公司和个人投资者的基金投资做些建议。
基金业绩表现好时,投资者们倾向于赎回;表现变差时,大家却倾向于申购。如下图,我们选取了2007年之前成立的所有混合偏股基金和普通股票型基金(共127只),得出其加权平均收益率VS加权平均净申购率的关系图。可以很明显地看出来:在大多数季度里,收益率与净申购率都呈现反向关系。
数据来源:Wind,中欧基金整理,截至2019年7月
作者:中欧基金
链接:https://xueqiu.com/5680395518/133924359
来源:雪球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商业转载请联系作者获得授权,非商业转载请注明出处。
风险提示:本文所提到的观点仅代表个人的意见,所涉及标的不作推荐,据此买卖,风险自负。
Ⅲ 为什么公募基金大部分都是亏损的
说简明一些,钱是基民的!而基金赢利与否并未与基金经理的薪水挂专勾!为了集团属利益,每份基金净值只能低于面值。即使是在大牛市,基金净值也不会高于面值太多……因为净值上涨太高,基民便会赎回,该基金份额就会减少,基金规模也就相应减小……
Ⅳ 我国公募基金存在问题应如何解决
公募基金由于流动性风险高,投资品种受局限,基金产品缺乏创新。近两年基金市场上在多元化方向发展上已经做出了大胆的探索。
一方面,基金业的高速发展及政策面的放宽鼓励了基金产品的创新,各基金公司竞相推出新产品以吸引投资者注意,从销售情况看,投资者对于基金创新的认同也明显高于缺乏创新的基金产品;
另一方面,由于诸如社保基金等机构投资者以及个人投资者对于安全性和风险性的要求,低风险产品受到了普遍青睐,促使基金公司注重了对于保本基金、货币市场基金等类产品的开发。但是相对于国外成熟的基金市场,中国的基金市场仍存在着基金持股雷同、新募基金的特色不够鲜明、品种不够丰富等问题。
最根本的解决方法还是制度上的!这就需要有关部门借鉴国外先进资本市场的经验,来制定一套完善的管理体制!
Ⅳ 为什么公募基金赔钱
基金公司是专门替别人(主要是散户)抄股的机构,他们的优势是;资金内多、专业(他们容是职业抄手)、信息(包括宏观和微观)量丰富、可以对行业和上市公司进行实地考察和研究等。但毕竟股市是一个极其复杂的市场,影响市场的因素数以百万计,基金公司尽依靠上述的条件是绝对没有胜算把握的,所以他们赔钱是正常的事。我近日在证券吧发过一个小帖;今年上半年,我(一个很小的散户)战胜了许多基金公司。股谚:“股市没有专家,只有赢家和输家”。明星基金经理是凤毛麟角(而且内中还要许多不为人知的故事),现在大多数基金经理的业绩实在难以恭维,你到基金吧去看看吧,一片骂声。
Ⅵ 乐视新估值下定增基金亏损比超50%是什么情况
乐视危机起源于去年10月份,乐视汽车业务在美国开超级发布会,但是随后融资失败。今年7月初媒体爆出招商银行冻结乐视及贾跃亭名下资产,事件受到社会各界关注。
另外,去年8月份,乐视网曾经向四名对象定增发行1.07亿股,此次定增发行价格为45.01元/股,发行对象为财通基金、章建平、嘉实基金、中邮创业基金,他们分别认购3910万股、2488万股、2133万股、2133万股,乐视网总共融资48亿元。本次也是乐视2010年上市以来,最大手笔的一次定增。
这次定增将在今年8月8日解禁,按照停牌前的股价来测算,上述三家基金公司参与定增浮亏总额高达11.72亿元,亏损比例为31.84%。若按照嘉实基金下调后的估值22.37元来计算,三家基金公司浮亏达18.51亿元,亏损比例将高达50.3%。
Ⅶ 2011年公募基金严重亏损的原因
1、可能管理的钱太多,钱太多,就眼花了! 也可能购买的股太多,股太多,就心乱了! 也可能是涉及到自己不熟悉的领域,不熟悉,就会倒霉! 也可能风险控制不到位! 一个人眼花了,心乱了,再倒霉,怎么能做到风险控制! 做不到风险控制,当然要亏了!
2、治衰退 一年四季春夏秋冬 现在的股市是冬天,春天不远了,但春天他也不是很容易来到。季节是这样交替的,经济也同样是这样交替,市场会从繁荣到衰退,每次衰退就会有一种新的经济模式和一个新技术出现,记住2012年是一个选举之年,选举之年将就平稳过渡,所以很平稳的一个年份,我们要利用,大道化简,趋势为王的方式去在新的经济模式下,寻找新技术类的牛股,该空则空,该满则满,一切的自然都是产生金钱的动力!
3.真金白银类的公司,才能产生真金白银类的收益 何谓真金白银类的公司,我的价值五年100只股票,才是真金白银类的公司,当运用仓位策略的时候,就等于擦亮了眼睛,当眼睛被擦亮的时候,那么每只价值五年里的股票都是一桶金!
拓展资料:
1、公募基金投资运作主要涉及基金份额持有人、基金管理人、基金托管人及其他服务机构。
2、基金份额持有人,即基金投资者,是基金的出资人、基金资产的所有者和基金投资回报的受益人。
3、基金管理人在基金运作中具有核心作用,最主要的职责就是按照基金合同的约定,负责基金资产的投资运作,在有效控制风险的基础上为基金投资者争取最大的投资收益。在我国,基金管理人一般由依法设立的基金管理公司担任,取得公募基金管理资格的证券公司、证券公司资管子公司、保险资管公司等机构也可担任基金管理人。
4、基金托管人,根据法律规定,基金资产必须由独立于管理人的托管人保管。托管人的职责主要体现在基金资产保管、基金资金清算、会计复核以及对基金投资运作的监督等方面。在我国,托管人只能由依法设立并取得基金托管资格的商业银行或其他金融机构担任。
5、其他服务机构,主要包括基金销售机构、销售支付机构、份额登记机构、估值核算机构、投资顾问机构、评价机构、信息技术系统服务机构以及律师事务所、会计师事务所等。
Ⅷ 亏损的基金怎么自救,基金定投亏了还要继续吗
定投基金是比较长期的投资,短期的效果是不明显的。 特别是在股指较高的位置或者赶上股指单边下跌开始定投的基金,比较长期的被套和亏损也是没有办法的。 但唯一的办法就是继续定投下去,由于目前股指已经处在较低的位置,可以买入的基金份额相对较多一些,这样可以逐步摊低以前较高的投资成本,以此达到减亏和逐步盈利的目的。
Ⅸ 买的基金一直亏,本金亏完后,所持有的份额再上涨后还有用吗
因为所投入的本金不存在亏完的情况,所以只要持有的份额一直在上涨,后面就能够赚到钱。不过这种情况发生的比较少,当连续降到一定程度的时候,肯定大多数人都跑路了,不会继续为垫底的基金买单。毕竟人们投资是为了赚钱,看到基金不行肯定要撤离。
另外,我国清盘基金有严格的标准,当达到一定程度的时候,相关公司会想办法自救基金。现在被清盘的基金,也只有几家QDII,而且还是在自家有规定的情况下,才被清盘的。正常情况下的基金,都不会走到这一步。
无论是任何投资,都会产生风险,像是我们常见的黄金。记得早在2018年以前,它的价格一直维持在280-300之间,每年年底会上涨,到了年中会下降。然而乱世黄金贵,疫情的出现让黄金价格大涨,一度冲上了400多元。那些曾经买了几百元的人,可能转身就赚了上千元。在份额不变的情况下,价格越高越赚钱。
当然,这里也要有承担风险的能力。很多人看到黄金价格上涨,纷纷选择入坑,在400多元入坑的也不在少数。而随着国内国外经济恢复,黄金价格开始持续下跌,中间就产生了亏本。其实无论是投资什么,都要有承担风险的打算,天上不可能掉馅饼,让一个人没有任何准备就能赚大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