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用于财务评价的长期投资决策评价指标较多,主要包括资产负债率、流动比率、速动比率、投资利润率、投资利税率、资本利润率、年平均投资报酬率、原始投资回收率、借款偿还期、动态投资回收期、静态投资回收期、净现值、净现值率、获利指数和内部收益率等指标。 必须说明的是,尽管上述指标中有一些指标的名称与企业财务会计报表分析或企业实际财务考核指标相同, 如资产负债率、流动比率、速动比率和投资利润率等,但由于项目投资决策本身的特殊性,决定了这些指标在计算口径方面有可能存在差别。仅以利润为例,在项目投资决策中,往往假定营业利润、利润总额和应纳税所得额口径一致,数额相等。这是因为决策使用的数据大多为长期预测估算指标,既不可能又无必要计算得十分精确。不能设想事先把多年以后的营业外收支净额、投资净收益或以前年度利润调整事项估算出来。因此不能机械地照搬财务指标。另外,有些指标是基于特定投资主体立场而设计的,如从债权人的立场出发的反映偿债能力的借款偿还期指标、体现国家投资主体立场的投资利税率指标和体现所有者投资主体立场的资本利润率指标,它们与从企业全投资主体立场设计的其他指标之间存在一定差异。
长期投资决策评价指标的类型
(1)按指标计算过程中是否考虑货币时间价值分类 非折现评价指标:是指在计算过程中不考虑货币时间价值因素的指标,又称为静态指标,包括: 投资利润率、年平均投资报酬率、原始投资回收率和静态投资回收期。 折现评价指标:是指在计算过程中必须充分考虑和利用货币时间价值的指标,又称为动态指标,包括:净现值、净现值率、获利指数和内部收益率。 (2)按指标的性质不同分类 正指标:是指在一定范围内越大越好的指标。投资利润率、年平均投资报酬率、原始投资回收率、净现值、净现值率、获利指数和内部收益率属于正指标。 反指标:是指在一定范围内越小越好的指标。静态投资回收期属于反指标。 (3)按指标本身的数量特征不同分类 绝对量:指标是指以绝对量形式表现的指标。静态投资回收期、净现值属于绝对量指标。 相对量:指标是指以想对量形式表现的指标。投资利润率、年平均投资报酬率、原始投资回收率、净现值率、获利指数、内部收益率属于相对量指标。 (4)按指标在决策中所处的地位不同分类 主要指标:净现值、内部收益率等为主要指标。 次要指标:静态投资回收期为次要指标。 辅助指标:投资利润率、年平均投资报酬率和原始投资回收率为辅助指标。
⑵ 下列投资指标中,属于动态指标的是()
A.净现值率
B.净现值
D.内部收益率
⑶ 项目投资六大评价指标是什么
评价项目投资可行性的指标主要有6个,其中2个是静态指标,4个是动态指标。
静态指标:静态投资回收期、投资收益率。
动态指标:净现值、净现值率、获利指数、内部收益率。
静态投资回收期
静态投资回收期是在不考虑资金时间价值的条件下,以项目的净收益回收其全部投资所需要的时间。投资回收期可以自项目建设开始年算起,也可以自项目投产年开始算起,但应予注明。
静态投资回收期可根据现金流量表计算,其具体计算又分以下两种情况:
1.项目建成投产后各年的净收益(即净现金流量)均相同,则静态投资回收期的计算公式如下:
P t =K/A
2.项目建成投产后各年的净收益不相同,则静态投资回收期可根据累计净现金流量求得,也就是在现金流量表中累计净现金流量由负值转向正值之间的年份。其计算公式为:
P t =累计净现金流量开始出现正值的年份数-1+上一年累计净现金流量的绝对值/出现正值年份的净现金流量。
投资收益率
投资收益率又称投资利润率是指投资方案在达到设计一定生产能力后一个正常年份的年净收益总额与方案投资总额的比率。他是评价投资方案盈利能力的静态指标,表明投资方案正常生产年份中,单位投资每年所创造的年净收益额。对运营期内各年的净收益额变化幅度较大的方案,可计算运营期年均净收益额与投资总额的比率。
净现值
净现值指未来资金(现金)流入(收入)现值与未来资金(现金)流出(支出)现值的差额,是项目评估中净现值法的基本指标。未来的资金流入与资金流出均按预计折现率各个时期的现值系数换算为现值后,再确定其净现值。这种预计折现率是按企业的最低的投资收益率来确定的.是企业投资可以接受的最低界限。
内部收益率
内部收益率,就是资金流入现值总额与资金流出现值总额相等、净现值等于零时的折现率。如果不使用电子计算机,内部收益率要用若干个折现率进行试算,直至找到净现值等于零或接近于零的那个折现率。内部收益率,是一项投资渴望达到的报酬率,是能使投资项目净现值等于零时的折现率。
⑷ 考察一个项目是否可投资主要看哪些指标
1、考察一个项目是否可投资要看的指标有很多,比如:
①消费人群;
②地理位置;
③场地费用;
④产品质量;
⑤竞争状况,要根据具体的项目而定。
一般来说,考察项目首先要关注项目是否合法,其次要看到项目运作流程,最后再看利润是否合理。
2、在项目投资考察前,要做好项目组分配工作,比如根据项目组的人员以及特长分配等量的收集资料的工作:上位规划提到规划地的内容、收集当地的交通情况(高速、国道、省道、码头等)、网上收集当地旅游资源做出资源表。
3、项目是指一系列独特的、复杂的并相互关联的活动,这些活动有着一个明确的目标或目的,必须在特定的时间、预算、资源限定内,依据规范完成。
(4)指标中属于投资指标的扩展阅读:
投资指标编制原则:
由于投资估算指标属于项目建设前期进行估算投资的技术经济指标,它不但要反映实施阶段的静态投资,还必须反映项目建设前期和交付使用期内发生的动态投资,以投资估算指标为依据编制的投资估算,包含项目建设的全部投资额。
这就要求投资估算指标比其他各种计价定额具有更大的综合性和概括性。因此,投资估算指标的编制工作除应遵循一般定额的编制原则外,还必须坚持下述原则:
(1)投资估算指标项目的确定,应考虑以后几年编制建设项目建议书和可行性研究资估算的需要。
(2)投资估算指标的分类、项目划分、项目内容、表现形式等要结合各专业的特点,并且要与项目建议书、可行性研究报告的编制深度相适应。
(3)投资估算指标的编制内容,典型工程的选择,必须遵循国家的有关建设方针政策,符合国家技术发展方向,贯彻国家高科技政策和发展方向原则。
使指标的编制既能反映现实的高科技成果,反映正常建设条件下的造价水平,也能适应今后若干年的科技发展水平。坚持技术上先进、可行和经济上的合理,力争以较少的投入求得最大的投资效益。
⑸ 投资效益的评价指标有哪些
投资效益指标是投资经济活动成效的数量表现,是考核、比较和分析项目投入和产出对比内关系的工容具。投资效益评价指标体系通常由投资的宏观效益指标体系和微观效益指标体系两大类构成。这里主要介绍投资的宏观效益评价指标。
1、投资效益系数。
投资效益系数(通称“投资效果系数”),是指一定时期内单位固定资产投资所增加的国内生产总值GDP。
2、建设周期。
建设周期是从时间方面反映建设效果的指标,是固定资产在建总规模与年度投资完成额的比值。它表明已经铺开的在建工程全部建成所需的时间,也就是固定资产从投资到交付使用、发挥效益平均所需的时间。
3、生产性投资效益系数。
生产性投资效益系数是GDP增加额与同期生产性投资总额的比值,表示单位生产性投资所带来的GDP增加额。
4.固定资产交付使用率。
固定资产交付使用率是指一定时期内由投资而增加的固定资产价值与同期投资完成额之间的比较。一般来说,在有一定数量的未完工程作为建设正常周转的条件下,交付使用的固定资产所占比重越大,未完工程所占比重越小,说明建设速度越快,效益越好。
⑹ 项目投资的评价指标是什么
评价项目投资可行性的指标主要有6个,其中2个是静态指标,4个是动态指标。
静态指标:静态投资回收期、投资收益率。
动态指标:净现值、净现值率、获利指数、内部收益率。
衡量一个项目的可行性,可以将可行性分为4种:
1、完全具备可行性:
净现值大于等于0;
净现值率大于等于0;
获利指数大于等于1;
内部收益率大于等于基准折现率(预期的最低必要报酬率);
静态投资回收期小于等于整个计算期的一半;
投资收益率大于等于基准投资收益率;
也就是说静态、动态指标全部符合要求。
2、基本具备可行性:
净现值大于等于0;
净现值率大于等于0;
获利指数大于等于1;
内部收益率大于等于基准折现率(预期的最低必要报酬率);
静态投资回收期大于整个计算期的一半;
投资收益率小于基准投资收益率;
也就是说,动态指标全部合格,但静态指标不合格。
3、基本不具备可行性:
净现值小于0;
净现值率小于0;
获利指数小于1;
内部收益率小于基准折现率(预期的最低必要报酬率);
静态投资回收期小于等于整个计算期的一半;
投资收益率大于基准投资收益率;
也就是说,静态指标全部合格,但动态指标不合格。
4、完全不具备可行性:
净现值小于0;
净现值率小于0;
获利指数小于1;
内部收益率小于基准折现率(预期的最低必要报酬率);
静态投资回收期大于整个计算期的一半;
投资收益率小于基准投资收益率;
也就是说动态、静态指标全都不合格。
(6)指标中属于投资指标的扩展阅读:
项目投资是可行性研究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包括技术评价、经济评价和社会评价三个部分。
技术评价主要是根据市场需求预测和原材料供应等生产条件的调查,确定产品方案和合理生产规模。
根据项目的生产技术要求,对各种可能拟定的建设方案和技术方案进行技术经济分析、比较、论证,从而确定项目在技术上的可行性。
经济评价是项目评价的核心,分为企业经济评价和国民经济评价。
企业经济评价亦称财务评价,它从企业角度出发,按照国内现行市场价格,计算出项目在财务上的获利能力,以说明项目在财务上的可行性。
国民经济评价从国家和社会的角度出发,按照影子价格、影子汇率和社会折现率,计算项目的国民经济效果,以说明项目在经济上的可行性。
社会评价是分析项目对国防、政治、文化、环境、生态、劳动就业、储蓄等方面的影响和效果。
资金环节:
资金使用环节的审计应注意分析项目实际投资额与概预算投资额的差异,发现项目建设成本与社会平均水平的差异,找到项目建设和管理的成功或失误之处。
应对概算调整和设计变更情况进行分析,分析因工程设计变更、材料代用而产生的预算变更,调整后技术上是否匹配,经济上是否合理,是否存在挤入计划外项目和超标准建设办公福利设施情况;
是否按照计划的规格、数量采购设备和材料,避免损失浪费;分析待摊投资的超支幅度和原因,有无滥发奖金,把乱摊派费用挤入建设项目投资;
要进行损失浪费项目分析,分析造成建设项目损失浪费的原因及其对项目效益性的影响。
效果环节:
在资金使用环节,应重点审查项目竣工决算。
通过严格的竣工验收和结算审计,审查工程量和工程造价,合理确定项目投资总额,确定建设成本的真实性、合法性,尽可能减少经济损失,提高项目投资效益。
首先,项目建设工程是影响项目投资效益的重要因素。对于使用一定比例信贷资金的建设项目,时间越长项目承担的利息就越大。
对建设工期的评价主要是将项目实际建设工期与对照标准比较,对照标准一般有项目计划建设工程和其他地区或单位类似工程的建设工期。
通过对比,找到建设项目时间管理的差距,评价建设速度的快慢和建设工期对投资效益的影响。其次,应对建设项目进行财务评价,包括财务盈利能力分析和偿债能力分析。
主要是通过对建设项目投资回收期、财务净现值、内部收益率等经济指标的计算、分析,评价项目建设投产后的获利能力。
另外,还需编制现金流量表,进行现金流量分析;编制借款还本付息表,进行偿债能力分析,评价项目贷款偿还能力。
参考资料来源:网络-项目投资
⑺ 投资评价指标有哪些分类
1)按是不是需要斟酌资金的价值分类,可分为静态评价指标和动态评价指标。2)按指标性质不同,可分为正指标和反指标。(只有静态投资回收期属于反指标)3)按指标在决策中的重要性分类,可分为主要指标、次要指标和辅助指标。(净现值、内部收益率为主要指标;静态投资回收期为次要指标;投资收益率为辅助指标)
⑻ 投资决策中在评价指标有哪些
投资决策评价指标,是指用于衡量和比较投资项目可行性,以便据以进行方案决策的定量化标准与尺度。
从财务评价的角度,投资决策评价指标主要包括静态投资回收期、投资收益率、净现值、净现值率、获利指数、内部收益率。
(1)静态投资回收期
静态投资回收期(简称回收期),是指以投资项目经营净现金流量抵偿原始投资所需要的全部时间。它有“包括建设期的投资回收期”和“不包括建设期的投资回收期”两种形式。
(2)投资收益率
投资收益率又称投资利润率是指投资收益(税后)占投资成本的比率。
(3)净现值
净现值,是一项投资所产生的未来现金流的折现值与项目投资成本之间的差值。净现值法是评价投资方案的一种方法。该方法利用净现金效益量的总现值与净现金投资量算出净现值,然后根据净现值的大小来评价投资方案。净现值为正值,投资方案是可以接受的;净现值是负值,投资方案就是不可接受的。净现值越大,投资方案越好。净现值法是一种比较科学也比较简便的投资方案评价方法。
(4)净现值率
净现值率(npvr)又称净现值比、净现值指数,它是净现值与投资现值之比,表示单位投资所得的净现值。净现值率小,单位投资的收益就低,净现值率大,单位投资的收益就高。
(5)获利指数
是指投资方案未来现金净流量现值与原始投资额现值的比值。现值指数法就是使用现值指数作为评价方案优劣的一种方法。现值指数大于1,方案可行,且现值指数越大方案越优。
(6)内部收益率
内部收益率法是用内部收益率来评价项目投资财务效益的方法。所谓内部收益率,就是资金流入现值总额与资金流出现值总额相等、净现值等于零时的折现率。如果不使用电子计算机,内部收益率要用若干个折现率进行试算,直至找到净现值等于零或接近于零的那个折现率。
投资决策评价指标的分类:
1、按照是否考虑资金时间价值分类,可分为静态评价指标和动态评价指标。
2、按指标性质不同,可分为在一定范围内越大越好的正指标和越小越好的反指标两大类。只有静态投资回收期属于反指标。
3、按指标在决策中的重要性分类,可分为主要指标、次要指标和辅助指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