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美国原油期货大涨对中国哪块板块是利好.哪些板是利空 跟黄金,和农业股有无联
首先,第二问。原油同黄金、粮食一样,是一种重要的战略资源,目前的涨价主要源于北非及周边阿拉伯世界的政局不稳,国际社会对石油生产有减产预期,加之大型基金炒作使得价格飙升。 这一原理同样适用于黄金和粮食。虽然这是一种非理性的放大,但上涨还是会持续一段时间的。也可以从另一个方面理解这种上涨,在国际大宗交易中,美元一直是一般等价货币,各种大宗商品,如石油、粮食以及黄金价格的上涨会使美元的购买力相对下降,加上市场的炒作行为使之扩大,使得美元指数近期一路下跌,这也促进了各种战略性资源的涨价。
资本市场是相通的,所以这一系列的价格趋势变化对中国股市是有一定影响的。但不一定是局限在板块上,
①美元的贬值,相对的人民币升值,人民币资产也会随之升值,这会促进国内国际的大型基金关注中国的资本市场,包括股市,会迎来高涨的行情。
②石油、黄金、粮食板块的上市公司,因为其产品的价格上涨,效益会有所增加,但也要区别对待,拥有开采权和原材料生产来源的企业因为其纵向一体化能降低成本,创造更多的利润,而处于生产链中游依靠购买原料的企业,原材料价格上涨使其并没有太明显的利润增幅。
③在中国A股市场所谓的蓝筹股不是真正的蓝筹股,例如石油三巨头,其无与伦比的总股本和市值,以及体制问题的层层损耗,即便原油价格上涨能带来利润,也会被摊得很薄很薄。
④可以关注一下有套期保值业务的相关上市公司,这部分企业虽然主营业务与这些涨价资源没有直接关联,但只要在期货市场上作对头寸,就能获得可观的资本利得,一旦消息被透露出来对股价上涨也能形成刺激。
2. 为什么原油会出现暴涨
原油属于大宗商品
大宗商品价格上涨有两个逻辑
第一个逻辑:首先我们要清楚,国际上的大宗商品的计价系统是“美元”。在疫情影响全球经济的常态化,美国无限量QE的利率政策背景之下,全球资产迎来大爆炸。当一个物品的内在价值不变,其参照的计量货币出现了“膨胀”,其价格自然水涨船高。
第二个逻辑是供需。大宗商品——非零售环节,具有商品属性并用于工农业生产与消费使用的大批量买卖的物质商品。在金融投资市场,大宗商品指同质化、可交易、被广泛作为工业基础原材料的商品,如原油、有色金属、钢铁、农产品、铁矿石、煤炭等。包括3个类别,即能源商品、基础原材料和农副产品。随着疫苗研发的进展和部分国家(特别是我国)经济生产的常态化,大宗商品的需求出现了回升的态势。在私募排排网,买私募基金是免认购费的。再比如说航空业的逐步正常化催生了原油需求的回升,各国工业的复产也增加了钢铁、白银、铜等金属原材料的需求。这是大宗商品价格上涨的第二个逻辑。
因此,如果要探究“持续性”的问题,关键还是要看宏观利率政策和经济复苏的节奏如何。
3. 美联储加息白银原油为何暴跌暴涨
第一点:不得不提到OPEC主要成员增产的问题
差不多20年前,委内瑞拉经济开始出现飞速增长,相应推动其原油日产量从1992年的220万桶急速增加到了六年后的350万桶。沙特于是也以增产作出回应,一时之间国际市场原油供应出现泛滥。其实,跟眼下的情形也颇为相似,沙特增产成性难以停步,今年早些时候日产量创下了1,060万桶的历史最高纪录;与此同时,伊朗也计划在明年制裁正式解除后将日产量最多提高100万桶。
第二点:众所周知的亚洲经济增速放缓,究竟影响多大,带你看看!
1997年,随着OPEC增产,亚洲经济陷入了灾难。那年7月,泰铢贬值引发金融危机,由此将印尼、马来西亚、菲律宾、新加坡和泰国拖入衰退深渊。根据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公布的数据,之前10年平均年度增速达到7.5%的上述国家经济上演180度逆转,在1998年出现了8.3%的萎缩。这一次虽然亚洲经济并未陷入衰退,但是中国经济却创下了25年来的最慢增速。
第三点:不得不提及的“厄尔尼诺”再现
伴随1997-1999年油价下跌的,是全球出现的厄尔尼诺现象。受其影响,赤道太平洋地区大洋表面水温升高,致使北半球秋冬气温高于往年正常水平,由此使得取暖油需求受到抑制。时间来到2015年,厄尔尼诺现象再次现身,据澳大利亚气象局称,其所带来的影响已与历史记录中的峰值时期不相上下。美国和北欧的取暖油库存目前处于高位,有可能影响到全球总体原油需求。
第四点:受暖冬影响,原油需求减少,产量如初就会导致供应过剩!
气象数据显示,美国12月气温仍将保持在一个较为温暖的状态,甚至可能会迎来一个创纪录的暖冬。未来10日,美国仍将处于温和的气候中,4万亿立方英尺的天然气存储将原地待命。同时,炼油厂利用率继续高企,这将让市场的供应显得更加拥挤。
所以,综上所述,上周API、EIA双双利好原油,但是原油只是小幅上涨之后便开始回落,说明目前原油供大于求的现状依旧严重,近期原油还是会处于一个震荡下行的趋势。原油何时能结束跌势,就要看OPEC内部矛盾,以及泾渭分明的各成员国何时能达成共识。还有一点需要大家近期留意,在原油突破布伦特的支撑之后,油价可能会短期反弹,力度多大。
4. 原油为何大涨
原油为何大涨,可以从国际市场来看,上周国际原油市场稳中波动。利好方面,能源供应紧张的局面仍存,美国原油期货主要交割地库存持续下滑至警戒线。利空方面,欧佩克11月份的会议有有可能会同意增产。截至10月28日,美国WTI原油期货市场价格走高,主力合约结算价报82.81美元/桶,较前一周走高0.31美元/桶。布伦特原油期货市场价格走低,主力合约结算价报84.32美元/桶,较前一周走低0.29美元/桶。
国内市场来看下游买气整体刚需为主,行情继续回落。据广化交易监测数据显示:上周华南化工产品价格指数下探,周内华南化工产品价格指数(下称“华南化工指数”)为1330.90点,与前一周相比减少48.86点,跌幅为3.54%。20个分类指数中,TDI、烧碱等2个指数上涨,甲醇、纯苯、乙二醇、丙烯、硫酸、甲醛、BOPP、MTBE、PP、PE、苯乙烯、甲苯、二甲苯等13个指数下跌,其余指数则保持稳定。
化工大宗价格(11月2日),可以从化工易里面看相关价格趋势参考~~
5. 石油价格上涨原因分析
近几年石油价格飞涨的主要原因也是对石油期货的投机。石油是以美元计价的,美元大幅贬值的情况下,以美元计价的石油价格不变,实际意味着石油价格在欧洲、日本能用较以前更少货币来买油,例如,在欧洲,美元对欧元贬值 40%多就意味石油价在欧洲下降了许多。而在进出口关系上就意味着,石油输出口国要从欧洲进口同样多的某种商品,必须要用比几年前多得多的石油去换。 因此,为弥补美元贬值带来的影响,石油价格肯定要上升来“纠偏”。 所以,美元贬值也是石油涨价的重要原因。
6. 美国原油期货价格的上涨和下跌说明了什么
原油是用美圆去买的,价格的上下波动,也反映了美圆的上下波动
7. 美国原油价格继续飙升,造成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许多国家都受到能源短缺的影响,这也使得美国原油期货大幅上涨。最新价格达到80.52美元。值得注意的是,美国石油首次达到80美元的水平。就近期市场而言,油价上涨也与天然气供应短缺密切相关。一般预计,能源短缺造成的需求溢出将推高原油需求。
随着主要生产国经济活动的回升和供应紧张,困扰主要经济体的能源危机没有缓和的迹象。随着天然气转油提振了需求预期,市场对相关需求调整表现出兴趣。美国家庭所有主要取暖燃料的平均支出将大幅增加,主要原因是燃料成本预计会上升,以及寒冷天气导致能源消耗增加。市场担心,全球主要国家的高通胀将推迟经济复苏,最终打击石油需求。
8. 原油大涨4%基金为何还跌2个点
因为基金提示高溢价风险。
随着原油价格的节节攀升,更多资金涌入原油基金,导致原油基金二级市场的价格出现大幅溢价,已经有基金公司提示风险。受到风险提示的影响,2 月 28 日广发道琼斯美国石油开发与生产指数证券投资基金(QDII-LOF)在二级市场上跌停,不过即使如此仍有超过 10% 的溢价。
原油主题基金收跌或与参与资金较为谨慎有关,油价后市或高位震荡,部分资金选择止盈。
9. 石油价格上涨原因
当前国际石油价格上涨主要原因在于以下三点。
首先是导致国际石油价格上涨的自然气候与政治氛围。此次国际石油价格上涨与夏季风暴因素连接紧密,气象和气候预报引起的心理恐慌推进着石油价格的上涨。而且,地缘政治风险并没有解除,产油国内部与外部的撞击不断出现,包括尼日利亚的罢工、伊朗的强硬态度,包括在金融角度对美元霸权形成的挑战等,都不利于石油价格的稳定。此外,伊朗将美元在外汇储备中的比例削减到大约20%,并表示未来将进一步减少美元储备,以应对联合国可能实施的制裁使得国际石油价格前景神秘莫测,国际石油价格前景不甚乐观。
其次是导致国际石油价格上涨的投机因素。能源对冲基金中心的数据显示,2006年有674亿美元的资金投入到全球525只能源和商品基金中,这数量比2007年年初时的300亿美元整整超出一倍,能源基金的表现已经在13个月前就达到了高峰。
最后是导致国际石油价格上涨的美国战略和金融策略。国际石油价格迅速变化有诸多原因造成,但最根本的在于美国霸权的特殊性与石油策略的主动性:其一是美元特殊地位的石油报价体系使得美国可以掌控价格变数,而国际环境、机构作用以及市场分布和份额状况,也形成美国主导油价的局面。其二是美国战略意识优先、美国经济影响优势以及美国金融机构产品充裕,使得国际石油市场形成了一种三足鼎立局面———即石油供求美国主局、石油期货对冲基金主局以及石油生产OPEC和非OPEC主局。其中石油价格变动的主因在于美国的石油储备与战略变化。
10. 为什么基金大涨而持仓股票是大跌 今天国际原油基金为什么大涨 如果继续持有会不会大跌
股票大起大落是一种正常的状态。有的扳块长有的掉是不一致的所以不要去看个别股而定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