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基金投资 > 华润创业战略投资者

华润创业战略投资者

发布时间:2022-06-14 11:46:55

㈠ 宁高宁的人物经历

1983年,毕业于山东大学,获经济学学士;
1987年,毕业于美国匹兹堡大学,获工商管理学硕士学位,主修财务。
1987年,进入华润(集团)有限公司;
1990年3月,任华润创业有限公司董事兼董事总经理;
1992年,任华润创业有限公司总经理;
1996年,任华润(集团)有限公司董事、副总经理;
1999年,任华润(集团)有限公司副董事长、董事会主席、华润(集团)有限公司及中国华润总公司董事长兼总经理、华润北京置地有限公司主席;
2004年12月28日至2016年1月,任中粮集团董事长 ;
2011年6月11日,蒙牛乳业在港交所发布公告称,其创始人牛根生辞任董事会主席一职,同时委任中粮集团董事长宁高宁为董事会新主席;
2012年3月28日,不再担任中国粮油控股董事会主席,但继续担任公司非执行董事。2012年3月30日,不再担任中国食品董事会主席,三天内卸任两家香港上市公司董事会主席。2012年6月18日,当选中共十八大党代表 。同年11月14日,当选中国共产党第十八届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委员 。2012中国经济奖获得者。
2013年10月7日,任APEC中国工商理事会的首任主席;
2016年1月,不再担任中粮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党组书记;
2016年1月5日,任中化集团董事长、党组书记。 1978年,部队里告诉可以报考大学了。喜爱念书的宁高宁又绝不犹疑地报了名。
那时的宁高宁很想成作家,于是就报了山东大学中文系。考试成果出来后,他的分数还比较高,宁高宁就在犹疑要不要换学校。等他决定还是在山大读中文系,再回到中文系时,教师报告他中文系人数已经满了。无法之下,他的档案被调到了山大经济系。
开学后,宁高宁还是不死心,亲身找教师请求换专业。其时教师跟他讲,从中文系出来的都当不了作家,只能写写书评。在教师的一番开导下,宁高宁固然心里上觉得有缺憾,还是决议在经济系先试学一年。没想到一年之后,宁高宁竟然喜爱上了经济学,还感触到很大的成长空间。于是就决定留在经济系,直到读完四年。正是这段鬼使神差变动了宁高宁之后的事业倾向和人生轨迹。
1983年,宁高宁从山大毕业,获得经济学学士学位。 或许是那个“想到更远的地方去看看”的声音仍在心头盘绕,毕业那年,当听说有出国留学机会的时候,宁高宁忍不住又去尝试了。这一次,他又考中了。
美国,一个充满挑战的国度,强调个性张扬、创新、勤奋和冒险,她给任何人机会,只要你敢想敢干,就会拥有属于你的一切。
1983年,宁高宁乘坐飞往美国的班机,飞越太平洋,来到了美国这块陌生而又神奇的土地,正式成为匹兹堡大学招收的中国内地留学生,攻读工商管理学硕士(MBA),主修财务。
当时国内很多人仍不知MBA为何物,这也包括宁高宁自己在内。为此,他曾风趣地回忆那段留学经历:“当时也不知道什么叫MBA,上了半年的课之后,有点明白了,原来就是为将来的生意做准备。但是当时国内的观念还不开放,做生意还有点被人瞧不起,所以我不太服气,就经常跑到经济系去听课。听着听着觉得跟国内学的经济学不一样。美国的经济学都是数学,公式推导型的,与我同去的两个在国内学数学的,在那儿都学得津津有味。所以,阴差阳错,我反倒把路走对了。”
1987年,学成归国后的宁高宁加入华润集团。当时华润集团企发部人很少,宁高宁几乎是唯一的兵。在华润,宁高宁早年阴差阳错的所有积累一点点得到释放,他也从刚进入华润的小角色渐渐成长为华润集团的灵魂人物。 2009年7月6日晚,中国最大的粮油食品企业中粮集团,联手私募股权基金厚朴投资管理无限公司,投资61亿港元入股蒙牛乳业,创造了迄今为止中国食品行业的最大买卖记载。凭据协议,中粮集团与厚朴投资单独组建一家新的公司,以现金每股17.6港元的价钱,分别向蒙牛乳业认购了1.738亿股新股(约为现已刊行股本的11.1%)、并向老股东认购经扩展后已刊行股本的10%,新公司将持有蒙牛乳业20%的股份,成为第一大股东。牛根生举行结合记者款待会,表露中粮入股蒙牛乳业概况。
中粮致媒体的新闻通稿中就像下表述:中粮集团是长久持股的战略投资者,在蒙牛将来的董事会11名董事中占3个名额,均为非施行董事。中粮集团不参加蒙牛的具体运营管理,不变动现有的运营团队的持续性和波动性,也不变动目前的战略倾向。 宁高宁表示,中粮能够入股蒙牛,是从中粮的产业发展来讲是一个自然的延伸,从中国的食品行业,乳业类的发展现状来讲也是一个非常好的时机,从蒙牛公司自身当然是给中粮提供了一个非常好的投资机会。中粮是国家类的企业,在食品和粮食的领域里面,国内具有领导地位的乳品企业,放在一起对整个行业,对乳品行业,对食品行业,包括对公司未来的发展,中粮公司和蒙牛公司的发展带来很多变化。这个过程可以说一拍即合来形容,一洽谈就触及到很核心的地方,当然也经过了几轮谈判,没有惊险的故事性的事情,最终对蒙牛的发展,对中粮的发展,对国家和民族,对食品健康带来很多的好处。“中粮在乳业方面只靠蒙牛发展,不会再走别的方式。” 2012年3月28日,中粮集团旗下在港上市的中国粮油控股公告称,宁高宁不再担任公司董事会主席,但继续担任公司非执董。中粮集团总裁于旭波担任董事会主席,并继续担任公司执董及提名委员会主席。
据了解,宁高宁只是不再兼任中国粮油董事长,仍继续担任中粮集团董事长,服务中粮。中国粮油也表示,本次调整为宁高宁从公司长远发展出发、从培养团队的角度出发做出的决定,其仍作为董事继续在董事会中发挥重要作用。

㈡ 华润集团简介

1、简介:
华润(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华润”或“华润集团”)是一家在香港注册和运营的多元化控股企业集团,其前身是1938年于香港成立的“联和行”,1948年改组更名为华润公司,1952年隶属关系由华润万家中共中央办公厅变为中央贸易部(现为商务部)。
2、企业规模:
华润集团下设7大战略业务单元、19家一级利润中心,有实体企业2华润燃气,300多家,在职员工40万人。华润在香港拥有5家上市公司,在内地拥有6家上市公司。旗下“蓝筹三杰”,华润创业、华润电力、华润置地位列香港恒生指数成份股。华润燃气、华润水泥位列香港恒生综合指数成份股和香港恒生中资企业指数成份股。华润集团是全球500强企业之一,2012年排名第233位,自2005年起连续获得国资委A级央企称号,2011年在央企业绩考核中排名第7。华润零售、华润雪花啤酒、华润燃气经营规模全国第一。华润电力是中国业绩增长最快、运营成本最低、经营效率最好的独立发电企业;华润置地是中国内地最具实力的综合地产开发商之一;雪花啤酒、怡宝水、万家超市、万象城是享誉全国的著名品牌。
3、关于企业:
企业定位
华润是与大众生活息息相关的多元化企业这是华润基于企业历史、顾客需求,为自己在商业竞争中确定的角色和方向,它向大众传递了华润的经营特点和管理模式,表明华润所从事的业务、所提供的产品和服务都与大众生活息息相关,华润是一个拥有多个行业、协同发展的多元化企业。
企业使命
与您携手,改变生活
这一使命表达了华润在促进整个社会的文明与进步中求得企业发展的价值取向,体现了华润人的崇高理想与不凡追求。
企业愿景
追求卓越发展,把华润建设成为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世界一流企业,实现超越利润之上的追求
建设“世界一流企业”是激发全体华润人为之拼搏奋斗的美好蓝图。“超越利润之上的追求”展现了华润人的精神境界,是华润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根基。
企业精神
务实、激情、专业、创新
务实是一种工作作风,华润人要脚踏实地;激情是一种工作态度,华润人要永葆激情;专业是一种工作能力,华润人应精于本职;创新是一种工作思维,华润人要敢于突破传统,颠覆自我,努力探索、实践新理念、新方法

㈢ 华润集团董事长相当于什么职位的官员

董事长相当于正厅级或者副厅级官员。

华润(集团)有限公司前身是1938年于香港成立的“联和行”,1948年更名为华润公司,1952年隶属关系从中共中央办公厅变为中央贸易部(现为商务部),2003年归国务院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直接管理,被列为国有重点骨干企业。

华润(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傅育宁;华润(集团)有限公司董事、总经理:王祥明。

(3)华润创业战略投资者扩展阅读:

截至2012年末,总资产9370亿港元。2012年末,实现销售收入4057亿港元,股东应占净利润191亿港元。集团核心业务包括消费品(含各种零售、啤酒、食品、饮料)、电力、地产、医药、水泥、燃气、金融等。

华润的多元化业务具有良好的市场竞争优势和产业基础,其中零售、啤酒、电力、地产、燃气、医药已成为行业领先地位。

华润自2001年开始实施“再造华润”发展战略,通过两个战略期的发展,已建立起雄厚的产业基础,产业地位和发展能力大幅提升。

华润集团正在实施“十二五”发展战略,将在充分发挥多元化企业优势的基础上,打造一批营业额过千亿、经营利润过百亿的战略业务单元,力争在“十二五”期间实现集团整体销售额7000亿,经营利润1000亿,总资产1万亿的目标,把华润建设成为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世界一流企业”。

华润集团拓展内地文化产业地产 文化地标“浮出水面”。

2015年10月19日,华润创业(HK291)发布公告,公司中文名称由“华润创业有限公司”更改为“华润啤酒(控股)有限公司”。

从2015年10月23日,中文简称将由“华润创业”更改为“华润啤酒”,英文股份简称将由“CHINA RESOURCES”更改为“CHINA RESBEER”,股票代号维持不变。

2016年7月18日,中国最大的生活服务电商平台美团-大众点评宣布,获得华润旗下华润创业联和基金战略投资,双方将建立全面战略合作。

2016年10月28日,华润集团旗下综合医药企业——华润医药(03320.HK)在港交所主板挂牌上市 ,由此,华润集团在港交所共拥有6家上市公司。

㈣ 华润集团是香港的公司,为什么还有的说是央企啊,到底怎么回事啊

这得从华润的历史说起!华润的前身是1938年在香港成立的联和行,1948年联和行改组更名为华润公司。解放前,华润一直是党在香港隐蔽战线的重要机构。1952年,华润由中共中央办公厅划归中央(政务院)贸易部领导,1954年,中央将内地驻港机构全部划归华润公司领导,华润成为内地各进出口公司在港总代理。
90年代起,内地进入市场经济发展时期。华润审时度势,果断告别传统贸易业务,迈向实业化、走向资本市场。1992年,华润拥有了第一家上市公司 — 华润创业,以此为开端,利用国际资本市场筹集资金,通过收购兼并加速企业发展。90年代末,华润在企业发展模式、组织架构、公司治理结构方面进行了一系列重大改革,彻底摆脱了传统贸易公司的特征。
2001年以来,华润顺应内地经济腾飞,两地经济迅速融合的趋势,确定了“集团多元化,利润中心专业化”的发展方向,提出了“再造华润”的战略目标,面向内地积极发展,围绕消费品、电力、地产、水泥、燃气、医药、金融等领域进行了大规模的投资,业务板块有进有退,主营行业快速增长,利用资本市场能力不断增强,形成了实力雄厚的产业群,行业领导地位不断巩固和提升,业态创新不断取得新突破,形成了独特的多元化发展模式。
截止目前,华润集团是由国务院国资委直接监管、关系国计民生的53家国有重点骨干企业之一。总部设在香港,目前下设7大战略业务单元(SBU)、21家一级利润中心,共有1,200多家实体企业。在香港拥有5家、在内地拥有6家上市公司,其中,华润创业、华润电力、华润置地位列香港恒生指数成份股,员工30余万人。2011年名列《财富》世界500强第346位,央企综合财务指标排名第5,自2005年起连续被国资委评为A级中央企业。

㈤ 华润集团的起源

华润(集团)有限公司(简称华润或华润集团),创始于1938年,前身是中共为抗日战争在香港建立的地下交通站。

1948年改组更名为华润公司,1952年隶属关系由中共中央办公厅变为中央贸易部(现为商务部)。1983年,改组成立华润(集团)有限公司。1999年12月,与外经贸部脱钩,列为中央管理。2003年归属国务院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领导下的中央企业。


(5)华润创业战略投资者扩展阅读

华润集团主营业务包括日用消费品制造与分销、地产及相关行业、基础设施及公用事业三块领域,旗下共有17家一级利润中心,在香港拥有6家上市公司:华润燃气(HK1193)、华润啤酒(HK291)、华润电力(HK836)、华润置地(HK1109)、华润水泥(HK1313)、华润医药(HK3320)。

2015年7月22日,美国《财富》杂志发布2015年世界500强企业名单,华润集团以115位的优异成绩再次上榜,相比2014年上升28位。2016年7月20日,《财富》杂志发布的世界500强排行榜,华润集团名列91位,排名上升24位。2016年8月,华润集团在2016中国企业500强中,排名第17。

㈥ 谁知道华润的前身——联和行的历史

联和行的历史:

联和行,也即华润的前身。1931年夏,时任中央特科负责人的陈云在上海交给秦邦礼两根金条,指示他以此做资本,以开店为掩护,为党建立秘密交通站筹集和保护党的经费,并暗中为中共提供无线电、药品等这些在当时被国民党严密封锁的战略物资。

就这样秦邦礼创办了后来华润公司,成为了华润第一创始人。抗日联合统一战线成立后,陈云再次指示杨廉安到香港开公司,协助八路军驻港办事处工作。

1938年夏,杨廉安化名杨琳带着当初结业时留下的资金,出现在香港的街头,不久即开设了“联和行,总部位于香港中环毕打街。

1948年,联和行联和行进行改组、扩大,更名为华润公司。华润之名,取自毛泽东的字润之”,寓意中华润之。同时,还有中华大地,雨露滋润之意。

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后,华润扎根香港,隶属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对外贸易部的国有企业,成为国家对外贸易的窗口公司。

1947年3月,根据周恩来、任弼时关于去香港主持海外及内地经营,并筹划今后蒋管区地下党经济接济的指示,到大连组织中华贸易总公司。

1948年,到香港组建华润集团总公司,任董事长,进行贸易工作,并以此为掩护开展上层统战活动。1952年,华润公司被指定为中国各进出口公司在香港的总代理,划归中央贸易部管理。

1952年以前,华润公司归属中共中央办公厅管理,是党企,1952年,中共中央决定将所有党企移交国家,同年10月,华润归属国务院外贸部管理,成为国企一员。

10月24日,经资产评估,中央贸易部向中央办公厅特别会计室支付了收购华润公司的资金。至此,华润14年的党产生涯结束,依靠两根金条起家、历经战争洗礼的华润,此时已成为一家拥有2000万美元资产的外贸重要企业。

1980年代华润由代理贸易向自营贸易转型,努力发展中长线投资项目,重点投资了零售、房地产、电力、基础设施等领域,项目渐趋大型化和专业化,为今天成为香港和中国内地最具实力的多元化企业之一奠定了基础。

1998年,为了适应集团投资项目不继增多的需要,华润集团董事会决定在集团企发部的基础上成立华润投资开发有限公司。

之后,集团进入了开展各种投资活动最活跃的时期。其中重大的投资项目有泰国长春置地、北京华润大厦、上海华润时代广场、华润澳门假日酒店、万众电话、大老山隧道和三号干线。

以及沈阳压缩机厂和黑龙江金玉集团等。投资项目涉这样的案例层出不穷。其一是华润创业。1999年,为了整合集团零售业务资产,同时扶助下属上市公司华润创业零售消费品业务的发展,华润集团将香港的零售业务及投资物业注入华润创业,注资总值达27.2亿港元。

注资完成后,华润创业股票的每股净资产值由5.81港元上升至7.08港元,增幅约22%。通过这次注资,华润集团收取了13.6亿港元现金、1.13亿股华润创业股份。

在此之后,华润对孵化注资的运用越来越频繁和娴熟。以华润置地为例,2005年到2008年,华润集团分4次合计向其注入了197亿元的物业和地产项目,土地1445万平方米,使之快速进入行业领先的企业阵营。

2013年5月6日,华润电力及华润燃气发布联合公告称,两者将在华润集团旗下筹建一个统一的能源集团,并继续于港交所挂牌上市。

(6)华润创业战略投资者扩展阅读:

华润创业,成立于1992年,由华润集团持股51.33%,也是华润系第一家上市公司,占到整个集团销售额的近1/3。

华润创业由华润万家、华润雪花、华润五丰和华润饮料四家一级利润中心组成,专注于中国的消费品业务,包括零售、啤酒、食品及饮品业务。

其中最熟为人知的是华润万家。华润万家1984年创立于香港,80年代末即成立为香港第三大超市。2001-2012年,华润万家店面数量从42个增长到4425个。

销售额从99.4亿增长到941亿,员工数目多达21.10万人。华润创业旗下零售板块品牌众多,包括华润万家超级市场、中艺、华润堂、药妆店采活VIVO、太平洋咖啡等。

而电力是占华润集团资产规模近2成的板块,旗下的平台主要是华润电力。华润电力成立于2001年8月,主要是投资、开发、建设、运营和管理火电、风电、水电、煤炭及分布式能源项目。

其下属有华润新能源和华润煤业。前者从事风电和水电业务,后者负责煤矿投资、建设与运营,是华润集团的一级利润中心。

㈦ 华润集团贸易规模大而不强怎么看得出来

摘要 华润虽在国内并购了大量的企业,但大而不强则正是业界对华润的普遍看法。

㈧ 华润集团是央企吗董事长是什么级别

是的,华润集团属于中央企业,行政级别为正部级。

华润(集团)有限公司(简称华润或华润集团),创始于1938年,前身是中共为抗日战争在香港建立的地下交通站。1948年改组更名为华润公司,1952年隶属关系由中共中央办公厅变为中央贸易部(现为商务部)。1983年,改组成立华润(集团)有限公司。1999年12月,与外经贸部脱钩,列为中央管理。2003年归属国务院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领导下的中央企业。

(8)华润创业战略投资者扩展阅读

发展历程:

1983年,华润将所管理的下属机构经重组转为以股权为纽带的公司,在此基础上成立了华润(集团)有限公司。 此后华润的业务由总代理贸易转向自营,并通过一系列实业化投资,推动企业逐步发展成为在香港和内地颇具影响力的、以实业化为核心的企业集团。

华润集团是全球500强企业之一,2012年排名居全球第233位,自2005年起连续获国资委A级央企称号,2011年在央企业绩考核中位居第7。

2015年10月19日,华润创业(HK291)发布公告,公司中文名称由“华润创业有限公司”更改为“华润啤酒(控股)有限公司”,从2015年10月23日,中文简称将由“华润创业”更改为“华润啤酒”。

2016年7月18日,中国最大的生活服务电商平台美团-大众点评宣布,获得华润旗下华润创业联和基金战略投资,双方将建立全面战略合作。

2016年10月28日,华润集团旗下综合医药企业——华润医药(03320.HK)在港交所主板挂牌上市 ,由此,华润集团在港交所共拥有6家上市公司。

2016年10月28日,“华润通”正式上线,进行内部试运行 ,并拟于2016年12月28日,华润通对社会公众开放。

2018年12月,新一批国有资本投资运营公司(两类公司)试点企业名单(11家)公布,华润(集团)有限公司在其中 。

2020年4月,入选国务院国资委“科改示范企业”名单。

㈨ 华润(集团)有限公司的企业文化

诚实守信。诚实守信是华润的核心价值观,是华润文化的基石,是华润人的崇高品质,是华润的建基立业之本。华润倡导全面的诚信观,诚信于股东、诚信于客户、诚信于员工、诚信于社会。
业绩导向。坚持业绩第一的价值观,追求均衡、全面、高质量的业绩,倡导“没有增长的业务不是好业务、没有业绩的团队不是好团队。”
客户至上。悉心维护客户和消费者的权益,严守商业道德,开展公平竞争,努力提供更为优质、更为环保、更为人性化的产品和服务,不断超越用户的期望。
感恩回报。常怀感恩之心,将履行社会责任视作“超越利润之上的追求”,努力打造“投资者信任、员工热爱、社会尊重、大众称道”的优秀企业形象,成为全社会企业的榜样。 1938年,为了团结香港及海外支持抗战的民主人士,接受和保管各界抗日捐款和物资,为抗日根据地采购军需物资及药品,在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周恩来﹑陈云的领导下,华润前身“联和行”(Liow & Co)于香港成立,创始人杨廉安(共产党创始人博古的胞弟)。
1948年,联和行进行改组、扩大,更名为“华润公司”。“华”代表中国,“润”取自毛泽东的字“润之”,蕴含“中华大地,雨露滋润”的美好寓意,钱之光任首任董事长。
为新中国的成立作出了独特贡献。 华润千方百计突破封锁,采购和运送内地急需物资,有力地支援了三大战役、渡江作战,直至解放全中国。
1948至1949年
华润历经艰险先后分四批把358位著名民主人士、765位文化名人及爱国华侨从香港秘密运送到东北解放区,保证了新中国第一届政协会议的胜利召开。 1952年至1980年代中期
华润一直是中国进出口贸易公司在港澳及东南亚的总代理,保证香港市场供应,协助内地制订对港及海外出口计划、扩大出口,衔接货源并建立销售网络,与世界各国加强贸易联系,进口内地所需商品,赚取外汇,为计划经济年代的中国外贸事业作出了重要贡献。
1957年
华润发起并筹办首届中国出口商品展览会,拉开了“广交会”的序幕。
1962年
华润属下五丰行承担起内地鲜活冷冻食品供港的“三趟快车”的运作,保证了香港的食品供应。
1970年代初期
华润协助将内地国产石油输入香港,有效地缓解了香港石油危机。
1978年
华润首创“三来一补”模式并大力推广,开启了香港制造业向内地转移的先河。 1980年代
华润由代理贸易向自营贸易转型,努力发展中长线投资项目,重点投资了零售、房地产、电力、基础设施等领域,项目渐趋大型化和专业化,为今天成为香港和中国内地最具实力的多元化企业之一奠定了基础。
1983年
华润大厦落成,华润公司改组为华润(集团)有限公司,开始建立现代企业制度。 1992年
华润集团注资上市公司永达利,更名为“华润创业”,成为华润系第一家上市公司,开创了中资企业进军资本市场的先河。
1990年代中后期
1990年代中后期,华润旗下五丰行、北京华润置地、励致国际等企业先后成功上市,华润同时积极和国际资本接触,正式开始了借助资本市场壮大企业的发展阶段。 华润进军内地,通过并购重组、产业培育、改造国企、业态创新、管理创新、打造差异化生意模式、实现总部价值创造等途径,成功建立起一批具有行业领导地位的主营业务。
2001年至2009年
华润完成两个“再造华润”的宏伟战略目标,企业的资产规模和效益较2001年翻了两番。华润连续10年保持了快速增长,在业务转型、管理变革、组织发展、文化建设等各个方面取得长足进步,综合竞争实力大大增强。
其中,2007年,华润集团营业额达1,150亿港元,总资产达到2,444亿港元。
2010年至2011年
2010年华润集团营业额2,184亿港元,利润总额298亿港元,总资产5,859亿港元。
2011年华润集团营业额3,365亿港元,利润总额358亿港元,总资产7,644亿港元。
2013年
2013年5月6日,华润电力及华润燃气发布公告称,两者正就合并组建一家逾200亿美元总市值的统一能源集团进行谈判。
中国产业洞察网分析师认为,华润两子公司整合或表明集团发展重心由火电转移至气电,但合并后短期协同效应有限,中长期竞争力将明显提升,有助其抗衡“两桶油”燃气公司等城市燃气巨头。 2013年5月6日,在香港上市的华润电力及华润燃气双双于开市前停牌,发布联合通告称,两者将在华润集团旗下筹建一个统一的能源集团,并继续于港交所挂牌上市。
华润电力在2013年市值1,212亿港元(156亿美元),华润燃气市值486 亿港元,两公司成功合并后,新能源集团市值将约1700亿港元,不仅将成为华润系内最大的上市公司,规模更将超越中石油集团旗下的昆仑能源。
华润电力将会成为合并后的能源集团上市平台,而华润燃气将会退市,两者可能采取换股方式进行合并。如以上周五的股价计算,华润电力需要额外发行40%新股来进行收购。
资料显示,华润燃气在94年上市以来,名称及核心业务已经几度大变,2008年方剥离压缩机、半导体业务,正式介入管道燃气行业,并易名为华润燃气。截止到2013年华润燃气已在全国151个城市拥有燃气项目,燃气年总销量为93亿立方米,居民用户达1403万户,成为我国5大城市燃气巨头之一。
华润电力是华润集团旗下的旗舰发电企业,业务涵盖火电、风电、水电、煤炭及分布式能源项目,截至2012年底其管理和拥有70家电厂,运营权益装机容量达2527.1万千瓦。

㈩ 华润集团概况

华润(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华润”或“华润集团”)是一家在香港注册和运营的多元化控股企业集团,其前身是1938年于香港成立的“联和行”,1948年改组更名为华润公司,1952年隶属关系由中共中央办公厅变为中央贸易部(现为商务部)。1983年,改组成立华润(集团)有限公司。1999年12月,与外经贸部脱钩,列为中央管理。2003年归属国务院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直接管理,被列为国有重点骨干企业。

1983年,华润将所管理的下属机构经重组转为以股权为纽带的公司,在此基础上成立了华润(集团)有限公司。此后华润的业务由总代理贸易转向自营,并通过一系列实业化投资,推动企业逐步发展成为在香港和内地颇具影响力的、以实业化为核心的企业集团。

华润集团下设7大战略业务单元、16家一级利润中心,有实体企业2,300多家,在职员工42万人。华润在香港拥有5家上市公司,在内地间接控股6家上市公司。旗下“蓝筹三杰”,华润创业、华润电力、华润置地位列香港恒生指数成份股。华润燃气、华润水泥位列香港恒生综合指数成份股和香港恒生中资企业指数成份股。华润集团是全球500强企业之一,2013年排名第187位,自2005年起连续获得国资委A级央企称号, 2012年度业绩综合排名第六。华润零售、华润雪花啤酒、华润燃气经营规模全国第一。华润电力是中国业绩增长最快、运营成本最低、经营效率最好的独立发电企业;华润置地是中国内地最具实力的综合地产开发商之一;雪花啤酒、怡宝水、万家超市、万象城是享誉全国的著名品牌。

截至2013年末,总资产11337亿港元,实现营业额5002亿港元。集团核心业务包括消费品(含零售、啤酒、食品、饮料)、电力、地产、医药、水泥、燃气、金融等。华润的多元化业务具有良好的产业基础和市场竞争优势,其中零售、啤酒、电力、地产、燃气、医药已建立行业领先地位(2013年度经营数据尚未经过审计)。

华润自2001年开始实施“再造华润”发展战略,通过两个战略期的发展,已建立起雄厚的产业基础,产业地位和发展能力大幅提升。

目前,华润集团正在实施“十二五”发展战略,将在充分发挥多元化企业优势的基础上,打造一批营业额过千亿、经营利润过百亿的战略业务单元,力争在“十二五”期间实现集团整体销售额7000亿,经营利润1000亿,总资产1万亿的目标,打入世界500强的前250位,把华润建设成为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世界一流企业”。

阅读全文

与华润创业战略投资者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理财保险的意义与功用 浏览:533
黄金藤价格价格 浏览:503
85港币折合人民币是多少人民币 浏览:505
江苏八方贵金属软件下载 浏览:344
证监会首批批准证券投资机构 浏览:928
趋势投资利润回吐 浏览:593
益民集团产业投资 浏览:398
平安综合理财 浏览:461
不良贷款不良资产 浏览:307
如何用100万来投资理财 浏览:793
县域理财 浏览:425
理财王冠 浏览:623
理财客户细分 浏览:16
st兴业股票 浏览:136
怎么购买印度基金 浏览:876
证券投资基金运作费用 浏览:84
企业如何通过基金融资 浏览:570
项目融资的结构 浏览:379
融资33 浏览:370
拆借信托 浏览:4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