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基金投资 > 汽车行业投资脉络

汽车行业投资脉络

发布时间:2022-05-29 19:35:56

⑴ 2020年,汽车产业的投资机会在哪里

[亿欧导读]?市场寒冬与资本寒冬的双重作用下,多数市场的头部企业已经凸显,只有自动驾驶、车联网和汽车后市场等不多的领域仍有蓝海机会。

(自动驾驶车辆路测/亿欧网)

除了自动驾驶,车联网方面也出现了新的机会。2019年上海车展,华为首次参展,宣布自身将定位为智能汽车的Tier1厂商,目标营收500亿美金。在大厂华为之外,还有不少规模稍小的技术公司也盯上了这块蛋糕,并被资本市场认可。2019年,车联网企业上海博泰、智能驾驶系统供应商天瞳威视、车联网科技企业蘑菇车联等一批企业都获得了资本的认可。

2018年12月底,工信部印发《车联网(智能网联汽车)产业发展行动计划》,计划在2020年实现车联网用户渗透率达到30%。而公安部发布的最新数据显示,中国2019年的汽车保留量为2.6亿辆。

这意味着,即便不包括需要升级已有车联网系统的用户,至少还有70%的车辆存在后装车联网的机会,也就是18.2亿辆车。这18.2亿辆车,即便平均每辆车的后装价格为1000元人民币,也能达到万亿级的市场规模。车载信息娱乐系统、流媒体中央后视镜、抬头显示系统HUD、全液晶仪表、车联网模块等车联网后装市场目前仍未出现一家独大的现象,相关企业也都存在一定投资机会。

除了车联网,2.6亿的汽车保有量和越来越长的车龄,让投资者也在汽车后市场中看到了机会。德勤发布的《2019年后市场白皮书》显示,目前中国保有车辆的平均车龄已达到4.9年,而这一数字在三年前仅为3.3年。

随着车龄的增加,此前以碰撞件和易损件为主的汽配市场虽已进入红海,但中、慢损件的蓝海机遇正在悄然接近。2019年,中国至少有10余家汽配供应链企业获得融资,不仅包括新康众、开思等老牌企业,也包括甲乙丙丁、三头六臂等新玩家。与美国汽车后市场被大玩家瓜分不同,中国汽车后市场仍旧存在机会。

2020年,在汽车制造、新能源等领域,预计资本市场将有所收手,主要资金仍将会将继续流向头部企业。而新的机会主要存在于自动驾驶、前后装车联网及能够基于相关数据进行价值重构的企业中,此外,汽配领域预计将成为汽车后市场中最受资本市场青睐的阵地。

虽然汽车市场仍存在投资机会,但整体的想象空间已远不如前两年。预计在2020年,资本市场会更加务实,那些只有好的理念,而无严谨的商业化落地逻辑的项目恐怕将会很难过。

编辑:张嫣

本文来源于汽车之家车家号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立场。

⑵ 汽车行业的未来发展方向是什么

我国汽车工业的现状和发展的趋势 综观我国汽车工业的现状喜忧参半,展望我国汽车工业的未来风险与机遇并存。 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近几年我国汽车工业发展势头强劲。据中国汽车工业协会统计,去年1至7月,汽车全行业完成工业总产值3723.82亿元,同比增长29.44%:产品销售收入3598.88亿元,同比增长31.05%:利润总额221.90亿元,同比增长51.14%。主要经济指标增长都比较大,实现了增产增收。汽车产业作为国民经济支柱产业的地位越来越突出。去年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对工业增长的贡献率首次跃升至40个工业行业之首。以汽车制造业为主的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已取代电子信息通信业,成为名副其实的领头羊。 随着市场需求的不断扩大,我国汽车工业的发展潜力也非常之大。据有关部门分析,近几年我国汽车消费市场的消费结构已发生了很大变化。载货汽车的需求量仍将持续增长,特别是次发达地区,如西部地区对中重型货车、多种专用汽车、矿用车和大中型客车的需求将明显增加。农村汽车市场对轻、微型客货车需求也会有较大增长。随着国家有关鼓励私人购车政策的出台,预计个人购车比例将逐年快速增长。特别是轿车、客车,尤其是微型客车的需求量会有较大增长,市场份额将进一步提高。为此,国家将积极发展售价八万元左右的经济型轿车,以满足中国家庭的需要。此外,国家还将大力推进发展汽车工业的相关环境:至2005年,中国公路里程将增加至160万公里,其中高速公路2.5万公里。各地还将加大发展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增加停车场地等交通配套设施。所有这些,都无疑会大大促进我国汽车工业的发展。 汽车工业发展形势喜人,但同时也面临着巨大的风险和挑战。特别是“入世”以后,国门完全打开,我国的轿车产业与国外发达国家的汽车企业处于同一个大市场,将不可避免地面临激烈的竞争与挑战。我们现在的主要问题是:缺乏完整的轿车开发能力和自主的品牌,零部件制造体系相对薄弱,汽车产业的管理和服务体系仍十分落后,企业规模还难以与国外大公司抗衡。所有这些问题必须认真面对。 打通国际大市场,也给中国汽车工业的发展带来了新的机遇,使我们可以有机会在与强手的合作与竞争中学习他们先进的技术、先进的管理和服务经验,不断完善自己。同时也逼迫我们把自己做大做强。为了应对国际汽车市场的激烈竞争,国家将致力于汽车工业的战略重组,优化资源配置,培育出两到三家主业突出,核心能力强、拥有自主知识产权、具有较强国际竞争力的大型企业集团。同时,我们还可以充分利用“入世”后对幼稚工业的“保护期”进一步加大力度,开放市场,加强对汽车产业的管理,努力降低成本,提高竞争力:抓紧清理减少不合理税费,鼓励百姓的汽车消费。预计6年内我国轿车价格可与国际初步接轨,10年内可完全接轨。只要我们自强不息,艰苦奋斗,中国汽车工业的发展前景还是十分乐观的。 有关人士预测,未来,我国汽车工业将呈现六大发展趋势。 一、国有汽车生产企业将由市场”领导者”转变为市场追随者 二、汽车生产将由大批量方式转变为大众生产方式。 三、汽车企业将由整体性购并转变为局部性购并 四、人力资源将由国内单一配置转为全球流动配置。 五、汽车产品将由价格竞争转变为综合素质的竞争。 六、汽车消费由集团消费转化为个人消费。

⑶ 中国汽车行业的现状与发展趋势是什么

新能源汽车产业化持续推进;汽车电动化和智能化。

分报告基于支撑总报告的研究思想,对中国汽车工业发展现状及趋势进行翔实论述,剖析汽车行业面临的问题,提出了相关产业发展政策建议,并对产业发展趋势进行了展望。

其中指出,中国汽车产业面临大变革、大变局的同时,迎来了电动化、智能化、网联化、共享化的新机遇,中国品牌产品的综合质量水平与国际品牌产品的差距不断缩小,新能源汽车作为国家汽车强国战略支持,产业化持续推进,市场化得到逐步培育。

(3)汽车行业投资脉络扩展阅读:

汽车智能化是汽车问世100多年最大的技术革新。实现无人驾驶等智能化后,将极大地提高道路通行效率,大幅度减少交通安全事故,同时也将推动软件、芯片、大数据等技术的进一步突破。

随着汽车电动化和智能化进程的加快,越来越多的公共交通工具尤其是代步的汽车将实现共享,提供更多的出行选择,也将改变现有的出行习惯,因共享而便捷,因便捷而共享,汽车制造厂将变成出行服务商。

张进华说,电动化、智能化、共享化是全球汽车领域对未来发展趋势的共识,中国虽然汽车产业起步较晚,但在新一轮技术革命的浪潮中,完全有可能实现“弯道超车”。

⑷ 我国汽车工业的发展历程

1、创建阶段(1949~1965年):1953年7月15日,第一汽车制造厂在长春动 工兴建,1956年7月13日国产第一辆解放牌载货汽车驶下总装配生产线,结束了中国不能自己制造汽车的历史。1966年以前,汽车工业共投资11亿元,形成了一大四小5个汽车制造厂,年生产能力近6万辆、9个车型品种。1965年底,全国民用汽车保有量近29万辆,其中国产汽车17万辆(一汽累计生产15万辆)。

2、成长阶段(1966~1980年):在这个历史阶段,主要是贯彻中央的精神建设三线汽车厂,以中、重型载货汽车和越野汽车为主,同时发展矿用自卸车。在此期间,一汽、南汽、上汽和济汽,5个老厂投入技术改造扩大生产能力,并承担包建和支援三线汽车厂的任务;地方发展汽车工业,几乎全部仿制国产车型;改装车生产向多品种、专业化生产,生产厂点近200家。1966~1980年生产各类汽车累计163.9万辆。1980年,生产汽车22.2万辆,全国民用汽车保有量169万辆,其中载货汽车148万辆。

3、全面发展阶段(1981~1998年):在改革开放方针指引下,汽车工业进入全面发展阶段,主要体现为:老产品(如解放、跃进和黄河车型)升级换代,结束30年一贯制的历史;调整商用车产品结构,改变“缺重少轻”的生产格局;建设轿车工业,引进资金和技术,国产 轿车形成生产规模;行业管理体制和企业经营机制进行改革,汽车品种、质量和生产能力大幅提高。

4、高速增长阶段(1999年至今):在此期间,我国的汽车工业尤其是轿车工业技术进步的步伐大大加快,新车型层出不穷;科技新步伐加快,整车技术特别是环保指标大幅度提高,电动汽车开发初见进展;与国外汽车巨头的生产与营销合作步伐明显加快,引进国外企业的资金,技术和管理的力度不断加深;企业组织结构调整稳步前进。经过十几年的发展演变,如今初步形成了“3+X”的格局,“3”是指一汽、东风、上汽3家企业为骨干,“X”是指广汽、北汽、长安、南汽、哈飞、奇瑞、吉利、昌河、华晨等一批企业 。中国汽车工业已经从原来那个各自独立的散、乱、差局面改变成现在的以大集团为主的规模化、集约化的产业新格局。如今中国已成为世界第三大汽车生产国。中国汽车工业已经成为世界汽车工业的重要组成部分。

⑸ 现在汽车行业的发展前景很大吗

目前,汽车发展前景相当大,汽车行业逐渐从一线城市扩展到二三线甚至四线城市,作为汽车行业伴随着我国城市发展的脉络,因此汽车行业的发展空间及未来趋势依旧非常大。首先,汽车金融的发展,我们都清楚认识到,从汽车革命到目前的金融时代,汽车发生了多元化,年轻的零零后一代们消费意识更加有潜力,相比中年人来说汽车消费意识是不可比的。再者,电动汽车的发展前景,目前我国早在前两年都推行了电动汽车发展,毕竟电动汽车已经是以后未来的发展趋势,单从环保方面,烧油汽车都比不了,很受年轻人所青睐。最后汽车行业的大数据发展前景,伴随着我国大数据发展,已经形成智能化,科技化的突飞猛进,意味着历史即将被我们这代人所改变,不过新的数据一定会面临各种问题,同时也带来了新的挑战。

最后,汽车大数据发展前景,作为智能社会的发展离不开我们这代人的努力,科技的进步背后往往需要汗水的填埋,真正的智能化,科技化的时代到来了,在无形中的大数据下,会使得汽车行业更加全面。

⑹ 汽车发展的几个阶段和历程

中国汽车工业的发展大致可以分为如下四个阶段:

一、起步阶段(1950-1965)

此阶段,我国的汽车工业尤其是轿车工业技术进步的步伐大大加快,新车型层出不穷;科技新步伐加快,整车技术特别是环保指标大幅度提高,与国外汽车巨头的生产与营销合作步伐明显加快,引进国外企业的资金,技术和管理的力度不断加深,自主创新取得了积极成果;企业组织结构调整稳步前进,形成了完整汽车产业体系。

(6)汽车行业投资脉络扩展阅读

我国汽车产品技术发展史

1953年建设一汽,即组织消化吸收从前苏联引进的中型载货汽车产品技术和制造技术,1956年一汽如期建成投产。接着,我国开始发展系列变型车产品,对不适应中国使用条件、资源条件等项目进行改造或改进、并发展轻型载货车、轿车、越野车、重型载货车,改装生产中型客车和少量专用汽车。

1982年汽车行业制订了《汽车产品质量评定办法实施细则(试行稿)》

1983年开始汽车行业推行全面质量管理,有了评优活动,分国家级与部级两等。首次颁布了限制汽车排气污染的汽油车怠速污染物排放和柴油车自由加速排放测量方法和限值等标准,此后,又陆续颁布了多项汽车安全标准,这些标准,都相继成为前述汽车年度质量检查评定的依据。

1984年开始陆续颁布不同车种的如载货汽车、客车、轿车、越野车质量检查评定办法。汽车行业每年的产品统一检查评定,促进了我国汽车产品质量提高和一定程度的技术进步,开始制定汽车环保、安全标准。

1992年正式将有关汽车环保、安全、节能的标准列为强制性标准,实行单项否决制,这些为汽车技术进步起到了强行推进的作用。

这期间正是我国汽车老产品换型的时期,通过引进单项先进技术和自主开发,在换型产品上采用了许多新技术和新结构,如膜片弹簧离合器、全同步变速器、动力转向装置、新一代制动阀、增压柴油机、发动机后置、少片变截面钢板弹簧和客车用空调等。

引进的新技术、新结构有:前置前驱动、前盘式制动器、前后独立悬架、动力转向、无内胎子午线轮胎、全模压内饰板,塑料仪表板、保险杠及燃油箱等大量塑料件使用,还有新型仪表、灯具、门锁及开关等等。

⑺ 中国汽车行业现状及发展战略

我国汽车工业的现状和发展的趋势 综观我国汽车工业的现状喜忧参半,展望我国汽车工业的未来风险与机遇并存。 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近几年我国汽车工业发展势头强劲。据中国汽车工业协会统计,去年1至7月,汽车全行业完成工业总产值3723.82亿元,同比增长29.44%:产品销售收入3598.88亿元,同比增长31.05%:利润总额221.90亿元,同比增长51.14%。主要经济指标增长都比较大,实现了增产增收。汽车产业作为国民经济支柱产业的地位越来越突出。去年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对工业增长的贡献率首次跃升至40个工业行业之首。以汽车制造业为主的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已取代电子信息通信业,成为名副其实的领头羊。 随着市场需求的不断扩大,我国汽车工业的发展潜力也非常之大。据有关部门分析,近几年我国汽车消费市场的消费结构已发生了很大变化。载货汽车的需求量仍将持续增长,特别是次发达地区,如西部地区对中重型货车、多种专用汽车、矿用车和大中型客车的需求将明显增加。农村汽车市场对轻、微型客货车需求也会有较大增长。随着国家有关鼓励私人购车政策的出台,预计个人购车比例将逐年快速增长。特别是轿车、客车,尤其是微型客车的需求量会有较大增长,市场份额将进一步提高。为此,国家将积极发展售价八万元左右的经济型轿车,以满足中国家庭的需要。此外,国家还将大力推进发展汽车工业的相关环境:至2005年,中国公路里程将增加至160万公里,其中高速公路2.5万公里。各地还将加大发展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增加停车场地等交通配套设施。所有这些,都无疑会大大促进我国汽车工业的发展。 汽车工业发展形势喜人,但同时也面临着巨大的风险和挑战。特别是“入世”以后,国门完全打开,我国的轿车产业与国外发达国家的汽车企业处于同一个大市场,将不可避免地面临激烈的竞争与挑战。我们现在的主要问题是:缺乏完整的轿车开发能力和自主的品牌,零部件制造体系相对薄弱,汽车产业的管理和服务体系仍十分落后,企业规模还难以与国外大公司抗衡。所有这些问题必须认真面对。 打通国际大市场,也给中国汽车工业的发展带来了新的机遇,使我们可以有机会在与强手的合作与竞争中学习他们先进的技术、先进的管理和服务经验,不断完善自己。同时也逼迫我们把自己做大做强。为了应对国际汽车市场的激烈竞争,国家将致力于汽车工业的战略重组,优化资源配置,培育出两到三家主业突出,核心能力强、拥有自主知识产权、具有较强国际竞争力的大型企业集团。同时,我们还可以充分利用“入世”后对幼稚工业的“保护期”进一步加大力度,开放市场,加强对汽车产业的管理,努力降低成本,提高竞争力:抓紧清理减少不合理税费,鼓励百姓的汽车消费。预计6年内我国轿车价格可与国际初步接轨,10年内可完全接轨。只要我们自强不息,艰苦奋斗,中国汽车工业的发展前景还是十分乐观的。 有关人士预测,未来,我国汽车工业将呈现六大发展趋势。 一、国有汽车生产企业将由市场”领导者”转变为市场追随者 二、汽车生产将由大批量方式转变为大众生产方式。 三、汽车企业将由整体性购并转变为局部性购并 四、人力资源将由国内单一配置转为全球流动配置。 五、汽车产品将由价格竞争转变为综合素质的竞争。 六、汽车消费由集团消费转化为个人消费。
记得采纳啊

⑻ 2021汽车行业有哪些新的商机出现

根据最新的《汽车2025》的分析报告,对汽车未来发展趋势做出了预测。报告认为,在下一个十年,汽车产业将经历本质性的转变:彼时车机、车厂、车主均将与目前迥异。科技是这一转变的原动力,同时也将被以下的四大主题塑形。这些趋势也将成为未来的新商机
环保
对气候变化的关注,将使公众和有关法规给汽车厂商带来更多的二氧化碳减排压力
全球温室气体排放量的22%来自交通运输产业。预计1999年到2035年,二氧化碳排放增加1.75 倍。(数据来源:日本经济产业省
便捷
增长型城市的交通问题日益严重。汽车保有成本增加,而闲置时间高达95%。这给予那些能更有效配置人、车资源的企业提供了一片蓝海。
2010年到2025年,世界城市人口增幅达50%。日本市民交通拥堵耗时年平均为30小时。(数据来源:日本总务省,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
安全
减少事故一直是产业优先要务,随着人口的增长,更安全的公共运输显得更为重要。
全世界交通事故已造成 50 万人死亡,700 万人受伤。(数据来源:日本总务省, 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
实惠
伴随着基础资本的积累,汽车保有量将在发展中国家是增长。这些新晋的消费人群需求的是更小型化和更廉价的车型。
预计2025年汽车销量:中国3500万辆、印度740万辆、全球1.2亿辆。(数据来源:高盛全球投资研究院)
七大趋势:即将到来的转变会带到产生能够主导未来十年的七大趋势。
趋势一、混合动力、电力驱动
对温室气体和污染状况的担忧正在推动全行业汽车驱动方式的变革。有关燃油经济和二氧化碳排放的法规,使得车厂的制造向引擎更高效转变。到 2025 年,十分之一的销售车辆都将配备电动引擎,目前此项比例不足5%。但届时大部分汽车动力引擎将是混合动力,仍会有 95% 的汽车至少有部分动力源自石油燃料。这便要求车厂制造出满足新的使用标准的,更高效的内燃机。
燃料电池(Fuel Cell)等替代驱动源的发展将会提升发动机的整体效率,当然要考虑民众的消费能力及意愿。日本政府将燃料电池汽车目标价格预设为 220万日元(约1万8千美金、13万3千元人民币)。尽管日本市场的燃料电池汽车对全球汽车消费市场来说仍是一小部分,但这一预期价格将是他们新能源汽车营销中的比较优势。
趋势二、轻量化
为提升效率,车厂正致力于减轻整车重量。然而更严格的安全标准通常又要求使用更重的车身部件。一些公司着手对包括铝,高强度钢以及碳纤维增强塑料(CFRP)等既轻又坚实的材料的研究,这一矛盾得以缓解。然而,这些都是昂贵的材料。尤其是CFRP,目前仅用于专业跑车的制造。随时间推移,提升燃油效率的需求将增加铝材和高强度钢材的需求。
趋势三、自动驾驶汽车
曾只出现在科幻小说中的自动驾驶,如今已不再遥不可及。它可以帮助减免交通事故,缓解交通拥堵和为更多的人提供出行便利。
在引领此变革中,来自行业内外公司的竞争如火如荼。许多完全自动驾驶的汽车已在积极测试,而首批可商用的半无人车有望一至两年内上路。
与此同时,风险也将并存。汽车厂商不能忽视的是,将汽车的控制权完全授予软件,可能会导致新的系统漏洞及其他相关责任。短期内可能的解决方式将是驾驶员在紧急情况下可介入操控。
第一级:安全驾驶辅助。自适应巡航控制(Adaptive Cruise Control),驾驶员依靠一个系统实现全车的控制。
第二级:高复杂驾驶辅助。车道保持(Lane Centering)和自动制动(Automatic Braking),两个或以上自动控制系统配合工作。驾驶员只需要观察前方行驶道路并在紧急情况采取措施。
第三级:半自动驾驶。热成像摄影机(Thermal Imaging Camera)、紧急使用的方向盘以及多量程的传感器(Multi-Range Sensors),汽车可实现自动驾驶,同样提供驾驶员在紧急情况时的操控
第四级:全自动驾驶。车前部和车后部的毫米波雷达(Milliwave Radar)、超声波传感器(Ultrasonic Seneors)、目的地输入设置、可变数座椅、电力驱动系统以及全自动转向装置,不需人工输入,汽车可完成安全性节点操作。
车机转型的科技改革同时也将引发车厂的巨大变化。
趋势四、供应链变革
对燃油节能的需求将必然带来汽车零部件成本的增加——单车成本平均增加2500美元以上。汽车零部件供应商们要在紧随技术浪潮的同时降低成本。对于零部件制造商来讲,这是挑战,同时也蕴藏商机。
对于大型公司来说,降低风险意味着增加研发预算,并进行技术层面的更广泛尝试;另一方面,较小型的企业,可以专注于自己的核心技术,在短板领域更多联合其他供应商。
每车加权平均成本增量(单位:美元)(来源:高盛全球投资研究院)
趋势五、新竞争者
随着软件等技术逐步引领行业,不少的消费科技公司介入汽车行业也不足为奇。虽说最终汽车还是有别于智能手机,那些关注于设计、易用性、自动化助理和电池寿命的科技公司还是能够给这一领域注入新鲜血液。

阅读全文

与汽车行业投资脉络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欢乐颂2外汇 浏览:800
政府申请国家贷款 浏览:598
黄金投资收益率 浏览:866
12月6号美元兑人民币 浏览:101
理财r0 浏览:70
600611大众交通股票 浏览:257
欧式看涨期权价格计算 浏览:918
适合90后怎么投资理财 浏览:218
混合型基金涨跌看什么 浏览:628
专利对股票 浏览:125
东方财富手机版怎么看南下资金 浏览:907
小米贷款取现收费吗 浏览:423
南宁信托大厦 浏览:642
明股实债信托 浏览:789
遗产信托基金 浏览:67
安徽和生投资 浏览:823
股指期货对应基金 浏览:89
股票里做t是什么意思 浏览:968
玩股票资金怎么筹 浏览:49
银行贷款日利息怎么算 浏览:2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