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华大基因一周宣布三度增持有何意义
国内基因测序上市公司深圳华大基因股份有限公司最近1个多月因频频爆出负面消息股价持续下跌。7月23日晚间,公司宣布再度增持,这次出手的是公司实际控制人汪建。
华大基因高管纷纷增持背后是股价的持续下跌。6月14日,“独孤九剑王德明”在天涯论坛发布文章,实名向江苏省人民政府举报华大基因伪高科技忽悠欺诈涉嫌贿赂官员,大规模套骗国有资产。
7月13日,虎嗅刊发头条文章《华大癌变》,报道了去年在湖南省长沙市望城区妇幼保健院诞生了一名“13号染色体长臂缺失综合症”男婴,认为该男婴的不幸降临和当时负责产检的医院和提供无创DNA检查的华大基因有关。
另外,7月16日也是华大基因巨额限售股解禁日,解禁数量为2.06亿股,占公司股本总额的51.6%。按解禁前一天收盘价计算,华大基因解禁股市值约为211亿元。
“举报门”至今,华大基因股价已下跌逾37%。7月16日解禁日之后曾连续两日跌停,7月23日跌幅为3.63%,报收76元。华大基因总市值已由最高时的突破1000亿元缩水至304.08亿元。
来源:澎湃新闻网
『贰』 如何用基因测序推进优生"全面二胎
凯盛融英峰会:如何用基因测序推进优生“全面二胎”2016-01-08 16:37 中国网健康产业在中国有10万亿以上的市场量级前景。2015年 9月,国家卫计委全面启动《健康中国建设规划(2016-2020年)》编制工作,"健康中国"战略呼之欲出。1月8日,包括医疗健康行业在内的众多专家智囊汇集2016凯盛融英年度峰会,探讨良好的政策环境下企业应该如何发展,目前又有哪些技术取得了可喜的突破?移动互联时代,医疗健康产业的机会如何挖掘?在凯盛融英年度峰会"健康中国"分会场,深圳华大医学有限公司副总裁赵立见围绕"基因测序与精准医学 "展开发言;安可济控股首席执行官应康发表"ctDNA/NGS--肿瘤诊疗的决战"主题演讲;药明康德新药开发有限公司首席科学家吴军峰作了题为"基因编辑革命--CRISPR技术及其应用"的主题发言。精准医疗+优生二胎大数据技术用于医疗可能吗?2015年1月,美国总统奥巴马首次提出"精准医学计划",希望其引领一个医学新时代。所谓精准医疗(Precision Medicine),通过分子遗传学、现代影像学、生物信息学等技术,根据个体基因特征、环境以及生活习惯经行疾病干预以及治疗的最佳方法。凯盛融英年度峰会上,华大基因赵立见认为,从长期看,达到适合药物及剂量医治病人、新的治疗和预防目标、测试移动医疗可行性及建立精准治疗科研基金等是精准医疗的目标,从而实现精准预防、精准诊断、精准治疗,最终减少无效、有害和过度医疗,降低医疗成本,优化国家医疗资源配置。据数据测算,在每年1700万孕妇的基数上,单独二胎政策将导致我国新增100万高危孕妇。凯盛融英年度峰会上,赵立见认为,测序成本下降为精准医学提供了基础,通过产前基因测序检查可及早发现遗传病。 就目前状况来看,中国2015年无创基因检查总计60万次,孕妇覆盖率不足4%,因而市场空间巨大。经测算,2015年全球市场规模为10亿美元,到2018年将超过50亿美元。二代测序技术对抗癌起革命性推动凯盛融英年度峰会上,安可济控股首席执行官应康认为,人类抗癌战已进入僵持阶段,其本质是肿瘤异质性的对抗。传统治疗,一来面临着同病同治但不同效的问题,二来无法避免药物耐受性情况的出现。但如今,NGS技术(Next Generation Sequencing,下一代测序/二代测序),或称高通量测序(High-Throughput Sequencing),却可通过调整技术参数(例如测序深度),从相当程度上解决异质性对检测结果的影响,因而被誉为"洞悉肿瘤异质性的终极手段"。"NGS的成本在迅速下降,可走进临床应用",应康在凯盛融英年度峰会上强调, ctDNA-NGS,即液态活检,在未来肿瘤诊疗临床应用方面的规模有可能超过NIPT,成为市场主力军。CRISPR技术引发基因编辑革命药明康德新药开发有限公司首席科学家吴军峰在凯盛融英年度峰会上作了题为"基因编辑革命--CRISPR技术及其应用"主题发言,介绍了CRISPR / Cas9技术的热度、CRISPR / Cas9系统的定义、其与其他基因组编辑技术的区别、CRISPR / Cas9技术的应用等。同时,吴军峰在凯盛融英年度峰会上还详细分析了临床翻译面临的挑战,CRISPR专利和基于CRISPR技术的企业建设等,对CRISPR技术的产业化发展进行了展望。
『叁』 深圳华大基因研究院的成就荣誉
华大基因先后完成了国际人类基因组计划“中国部分”(1%)、国际人类单体型图计划(10%)、水稻基因组计划、家蚕基因组计划、家鸡基因组计划、抗SARS研究、炎黄一号等多项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科研工作,在《Nature》和《Science》等国际一流的杂志上发表多篇论文,实现了科研由参与到接轨、由同步到引领的历史性升华,为中国和世界基因组科学的发展做出了突出贡献,奠定了中国基因组科学在国际上的领先地位;同时建立了大规模测序、生物信息、克隆、健康、农业基因组等技术平台,其测序能力及基因组分析能力正在经历从亚洲第一到世界领先的历史性跨越;开创了科学、技术、产业相互推动的发展模式;开展了广泛的国际国内科技合作与交流;建设了一支具有世界一流水平、年轻的产学研队伍;再现了基因组科学和产业发展的深圳速度和深圳奇迹。
抓住新技术突破的机遇,华大基因主力于2007年南下深圳,成立了致力于公益性研究的事业单位深圳华大基因研究院,并于当年10月完成了第一个中国人的基因组序列图谱,又在2008年1月与英美科学家一起启动了“国际千人基因组计划”,2008年3月启动了“大熊猫基因组计划”,2008年10月完成了大熊猫基因组框架图和手工克隆猪的研制,2009年4月启动了“世界三极动物基因组计划”,2009年8月启动了“万种微生物基因组计划”, 2009年12月与国家农业部和深圳市人民政府共建了“基因组学农业部重点实验室”。在国际合作方面,华大基因已启动了“中丹合作糖尿病项目”、“中国欧盟合作肠道微生物项目”,并与丹麦科学家成立了“中丹癌症研究中心”。
在国家领导和有关部门、地方领导及有关部门的支持和鼓励下,华大基因坚持“科学发展才是硬道理”的信念,创造了遵循基因组学发展规律的“三发三带”的创新发展模式,即坚持由基因组为基础的科学发现到技术发明和产业发展的“三发”联动的科学发展观,以全新的方式推动社会前进并引领未来;创建了以国际竞争和接轨的大科学项目为引领的,带学科、带产业、带人才的“三带”(以任务带学科、带人才、带产业)发展模式。在科学、技术、产业三位一体的前提下,华大基因正在跨学科、跨产业、跨地域、跨国界地快速扩展,致力于开展知识产权密集型的人类健康、规模化重要物种、重要经济动植物等基因组研究,大力发展我国的医学健康产业和现代农业产业。华大成立十年来,始终以引领基因组科学、促进产业革命为己任,在服务社会的同时也实现华大及华大人的价值,形成了华大基因“解读生命密码,探索无限未来,体验精彩人生”的价值观、幸福观与发展观。在应对非典和海啸等突发事件以及汶川地震灾后疫情控制中,为人民做了实事,为国家赢得了荣誉。
在大科学工程和产业发展的过程中,华大基因通过实战,凝聚、锻炼、考验并培养了新一批年轻的优秀骨干,拥有一支包括国际学术专家和产学研各界精英在内的高级顾问队伍。此外,华大基因一直在探索具有华大基因特色的人才教育之路,形成了自身独特的教育培养体系(如创新性的2 2 X学生培养模式及脱产制的“华大基因学院”),能够迅速筛选出一支适应科学、技术、产业不同发展目标的解放思想、追求创新、管理高效的人才队伍。
在未来十年的发展中,华大基因必将与以往一样顺应基因组科学和产业发展规律,面向国家的战略需求,依靠以高通量测序为代表的生物技术和以高性能计算为主体的信息技术紧密结合的技术平台,继续向基因组科学的顶峰迈进;同时孵化医药健康、现代农业及新生物能源等一批有良好市场前景的产业项目,并通过实战来凝聚、锻炼、考验并培养新一批的年轻优秀人才。华大基因将最大化地运用基因组技术服务社会、创造效益,为中国生物经济的腾飞做好前瞻性、原创性和战略性的工作。 世界权威科学杂志《Science》(《科学》)公布的最新的“2010年十大科学突破”榜单,其中有两项突破来自深圳华大基因研究院,分别是“下一世代的基因组学”及“外显子组测序/罕见疾病基因”,研究院在这两项突破中共有6项科研成果。
《Science》杂志公布的“2010年十大科学突破”分别是———量子机械、合成生物学、尼安德特人基因组、下一世代的基因组学、RNA的重新编程、外显子组测序/罕见疾病基因、量子模拟器、分子动力学模拟、大鼠的回归与H IV预防。
其中,“下一世代的基因组学”是指通过新的基因组学研究方法,让原本昂贵而繁杂的基因测序技术变得更加快捷而方便,成为“更快捷更廉价的基因测序技术,使人类以极大的规模研究古代和现代的DNA”,让人类从基因的角度解释疾病的原理成为可能。
今年2月,华大基因与丹麦哥本哈根大学共同完成了“世界首例古人类全基因组的深度序列测定和解读工作”,10月研究院牵头发起的“国际千人基因组计划”公布了第一阶段的分析成果,发布了迄今为止人类最详尽的基因多态性图谱,标志着人类的基因研究进入新阶段。11月,由深圳华大基因研究院绘制的中国人全基因组DNA甲基化图谱出炉,并将新一代测序技术应用于表观遗传学。
另外一项突破则是“外显子组测序/罕见疾病基因”,是指科学家通过对某一基因组中的外显子(基因组的一部分)进行测序来研究罕见遗传性疾病,完成了目前在人类外显子区域规模最大、分辨率最精细的遗传图谱,并以翔实的数据揭示了可能具有影响人类健康的功能的变异过程。该技术还被应用于对单基因病的研究,通过科学家对患有小脑共济失调的同一家系4个患者进行了全外显子组测序后,人类发现了一种导致小脑共济失调家族的新致病基因。该基因的发现对今后阐明小脑共济失调的发病机制、遗传诊断和新药研发具有重要的研究和应用价值,也成为我国在遗传性疾病上的新的重大突破。据了解,这一项目是由深圳华大基因研究院与美国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丹麦哥本哈根大学等单位合作的研究成果。 2014年3月27日,自然出版集团发布了《2013年亚太地区自然出版指数》(NPI 2013 Asia-Pacific)。华大基因名列中国科研机构第五名,亚太地区科研机构第十七名。两项排名均同比上升一位。
报告表示,中国在《自然》杂志上发表的论文数量远超亚太地区的其他国家。预计在未来两至三年内,中国将逐步成为亚太地区NPI的首要贡献者。报告还提到,以2009年数据为基准,华大基因的增长比例超过了所有其他中国科研机构。华大基因发表在《自然》、《自然遗传学》、《自然通讯》上的基因组序列揭示了游隼、猎隼的捕食性进化机制和胡杨的耐盐机制等科学见解。
报告统计了2013年亚太地区科研机构在18本《自然》系列期刊上发表的文章数量。华大基因发表了32篇研究论文,排名中国科研机构第五名,位列中国科学院、中国科技大学、清华大学和北京大学之后。此外,华大基因在《自然遗传学》和《自然生物技术》上的发表总数分别位列中国第二名和第四名。在2009-2013年五年统计榜单上,华大基因凭借73篇论文继续保持中国科研机构第五位的排名。
自1999年创立以来,华大基因奠定了坚实的科研基础,在《自然》杂志上发表了百余篇高水平的学术论文,并且连续四年入选自然出版指数中国十大科研机构。多项由华大基因主导或参与完成的研究成果登上《自然》封面,如人类基因组计划、国际千人基因组计划、HapMap基因组计划、熊猫基因组、古人类基因组、第一个亚洲人基因组、家鸡基因组、首个中国仓鼠卵巢细胞系基因组、马铃薯基因组、人体肠道菌群元基因组参考基因集等。其中,由华大基因主要承担的“人体肠道菌群元基因组参考基因集”被《自然》评选为研究亮点(Research Highlights)。
『肆』 肿瘤概念股有哪些
让高手带代你炒股,信不信由你!反正不要钱,不妨试一下!一定让你大开眼界!不需要注册,不需要会员费,可先免费体验,再合作!
打开这个网址,点击里面的【免费索取牛股】你将在盘中免费得到我们推荐的一支短线牛股:www.dncg777.com/
000790【华神集团】 300006【莱美药业】 600267【海正药业】 600276【恒瑞医药】 600200【江苏吴中】 抗癌药【癌症】 600594【益佰制药】 疫苗 医药 300158【振东制药】 300273【和佳股份】 电磁
抗癌概念股票炒作契机及抗癌概念股票汇总★ 抗癌概念股主要炒作还是新品抗癌药,癌症概念股海细分为癌症诊疗机构、癌症疫苗、癌症检测、癌症辅助治理其次。
联动概念:医药板块
活跃龙头:莱美药业、海正药业、恒瑞医药、江苏吴中、华神集团、益佰制药、振东制药
抗癌概念股相关上市公司汇总:
癌症诊疗机构:
和佳股份(300273)癌症诊疗机构
肿瘤微创治疗领域:公司是国内第一家、目前也是唯一一家能提供较为完整的肿瘤微创综合治疗解决方案的企业。成功开发出系列化肿瘤微创治疗的专业设备,设备覆盖了体内放疗、射频消融、介入热化疗、体外热疗、免疫恢复治疗、肿瘤后期胸腹水治疗等肿瘤微创治疗的主要核心领域,其中介入热化疗灌注系统和免疫治疗系统均属于独创性发明产品,已被列入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首批推荐设备名单。待后续的电磁定位穿刺导航系统、双频电磁热疗机等产品的陆续开发后,将使公司实现自产设备对肿瘤微创治疗主要技术领域的覆盖。目前公司肿瘤微创治疗设备覆盖了155家三级医院(覆盖率达到12.57%)和172家二级医院(覆盖率达到2.64%)。
华神集团(000790)癌症诊疗机构/抗癌药
公司拥有的原发性肝癌药碘[131I]美妥昔单抗注射液(利卡汀)是国家一类创新药,是全球第一个运用单克隆抗体靶向治疗肝癌的基因药品,公司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用于中晚期肝癌治疗。合作建设了三个癌症诊疗中心。
独一味(002219)癌症诊疗机构
公司出资1.2亿元受让红十字肿瘤诊疗中心15年85%收益权。经资产评估红十字肿瘤诊疗中心15年85%的经营收益权评估价值为1.42亿元。2012年1-11月诊疗中心实现净收益3144.1万元。此外,公司与红十字肿瘤医院拟将肿瘤诊疗中心的医疗管理及业务的开展委托给尧禹公司执行。
癌症检测相关:
华测检测(300012)致癌物检测技术
亚硝胺是强致癌物,并能通过胎盘和乳汁引发后代肿瘤,还有致畸和致突变作用,公司成功开发11种主要关注的亚硝胺物质检测;磷酸酯类阻燃剂具有潜在的致癌性、致畸性、神经毒性等毒性,公司开发采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进行此五种物质的检测方法;有机氯杀虫剂会对人类和动物产生大范围、长时间的危害,造成人体内分泌紊乱,生殖和免疫系统受到破坏,并诱发癌症和神经性疾病,为此,公司开发了AAFA规定的34种有机氯杀虫剂的检测方法,以上3项技术均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西陇化工(002584)癌症检测试剂
拟收购新大陆生物75%股权,新大陆生物册资本2000万元,已开发了肿瘤检测试剂、总抗氧化状态(TAS)检测试剂盒(FRAP法)、多类生化试剂等,在体外诊断试剂行业具备一定市场规模;若完成收购,公司将进入生化试剂行业,为未来发展提供新的增长点。
泰格医药(300347)临床医学实验
公司主要为医药产品研发提供I至IV期临床试验技术服务、数据管理、统计分析、注册申报等临床研究服务。公司作为临床试验CRO(合同研究组织)企业,临床研究水平较高,是为数不多有能力进行国际多中心试验的本土CR O企业之一,在创新药的临床研究领域也一直处于领先地位,拥有35种一类新药的临床研究经验,涉及肝炎、肿瘤、内分泌、心脑血管、艾滋病等多个领域。
荣之联(002642)癌症基因组序列
华大科技携手南德克萨斯START公司展开圣安东尼奥千人癌症基因组项目,2013年9月12日,全球最大基因学研究机构华大基因的子公司——深圳华大基因科技服务有限公司(简称“华大科技”)与南德克萨斯START公司(South Texas Accelerated Research Therapeutics)正式宣布双方将联合开展及推进圣安东尼奥千人癌症基因组项目(San Antonio 1000 Cancer Genome Project,SA1kCGP)。该项目开创性地将遗传变异与临床表征相结合,将进一步促进药物特异性标记的个性化医疗发展。SA1kCGP的项目资金完全由私人捐赠,研究中所获得的10种常见癌症的全基因组数据将全部向全球科研人员免费公开。荣之联(002642)半年报显示,使用自有资金1,500万元,参股深圳华大基因科技服务有限公司。
复星医药(600196)肿瘤化疗用药检测
公司出资2240万美元认购429.94万股SALADAX公司D轮优先股,本次认购完成后公司将成为其单一最大股东。同时SALADAX授权公司子公司复星长征中国区域排他性的分销权和产品制造权。SALADAX拥有当今世界领先的检测技术及肿瘤化疗用药监测产品组合,通过此次合作,将有效提升公司在医学诊断领域的创新能力,有望在中国乃至全球市场独创推出一种生化检测平台,该平台将能够对肿瘤化疗药物浓度等进行检测,从而能够帮助更好的分析肿瘤化疗药物的治疗效果。预计未来该产品线将在国内形成相当的销售规模。
大恒科技(600288)癌症检测设备
公司医疗设备中具备国际一流水平的“全身肿瘤三维立体定向适形及调强放疗系统(3DCRT,IMRT)”,以及领先一代的“三维放射治疗计划系统(3DTPS)及数字化虚拟人体技术(VHP)”是将计算机技术、图像处理技术、放射治疗设备融为一体的大型综合性医疗装置。由于产品拥有无可争议的技术水平优势,现已装备在全国二百余家著名医院,国内市场占有率第一。
癌症疫苗相关:
海欣股份(600851)肠道癌症疫苗/抗癌药
自主研发国家一类新药,该药品叫“抗原致敏的人树突状细胞(APDC)”,可用于治疗直肠癌,由海欣生物技术公司(公司持股51%)与上海第二军医大学合作研发,国家一类新药,是我国首个自主研发获得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SFDA)正式批准,针对晚期大肠癌APDC治疗性疫苗。海欣生物研发的“抗原致敏的人树突状细胞”(APDC)是针对大肠癌开发的新一代治疗性的肿瘤疫苗。(2012年7月26日,APDC项目获得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下发的同意进行Ⅲ期临床试验的批件。)
沃森生物(300142)宫颈癌疫苗
控股上海泽润(持股比例50.69%)。上海泽润在预防性和治疗性宫颈癌疫苗(HPV)研发方面均居于国内领先地位,其研发的重组HPV预防性疫苗是国内第一家采用真核表达系统研发并获得临床试验批件的HPV疫苗。
智飞生物(300122)宫颈癌疫苗
公司与默克公司的关联公司--默沙东就“宫颈癌疫苗”(HPV疫苗)签署协议,约定协议产品上市后,许可公司在协议区域内(中国大陆区域)独家经销。默沙HPV疫苗(商品名:佳达修)是全球第一个癌症疫苗,也是唯一获准上市的用于预防由HPV6、11、16和18型引起的宫颈癌和生殖器官癌前病变的癌症疫苗,目前已在全球124个国家和地区上市销售。
癌症药物:
国农科技(000004)抗癌药
控股子公司华泰制药计划总投资21348万元在蓬莱进行异地扩建生产基地。项目规模为年产普通小容量注射剂2200万支,普通冻干粉针剂2200万支,抗肿瘤冻干粉针剂1000万支,建设期拟定为2.5年,投产期1.5年。从长远来看,项目中的产品有的是国内目前进口的,现在的市场比较好,销售较稳定。
国药一致(000028)研发期
公司参股企业万乐药业(占其35.19%)研发的抗肿瘤药多拉达唑。
丰原药业(000153)抗癌药
公司与中人科技合资的丰原中人药业(公司占60%股权)保证顺铂植入剂抗癌新药在2012年9月底前上市;公司大力投入癌症辅助治疗新药研发工作。
四环生物(000518)抗癌药
公司主要产品包括一类抗癌新药注射用重组人白介素-2(用于肾癌、恶性黑色素瘤以及其他恶性肿瘤综合治疗)、重组人白介素-2注射液、重组人粒细胞刺激因子注射液、重组人促红素注射液,其中注射用重组人白介素-2是国家项目“基因工程人白细胞介素-2的研制、中试生产及临床应用”产业化基因工程产品;目前仍持有55%股权的北京四环生物制药是我国最早从事基因工程药品和诊断试剂研究生产的企业,其专有技术包括白介素2(用于肝癌治疗)、干扰素、EPO、G-CSF等舌下含片。
海南海药(000566)抗癌药
子公司海口市制药厂苯达莫司汀是具有氮芥和嘌呤类似物的双重作用机制的抗肿瘤药物,国内尚无苯达莫司汀上市或进口,属于化药3.1类新药。公司生产的紫杉醇注射液是国内首家上市产品,紫杉醇主要用于卵巢癌和乳腺癌及NSCLC的一线和二线治疗,对于头颈癌、食管癌,精原细胞瘤,复发非何金氏淋巴瘤等也有一定的疗效,拥有品牌和价格优势。
长春高新(000661)抗癌药
公司控股子公司长春金赛药业(控股70%)是全国制药企业中唯一的国家级基因工程制药孵化基地,其生长激素系列产品已经在全国乃至亚太居第一位,成为儿童生长发育治疗领域的领导者,在烧烫伤、辅助生殖、抗衰老、肿瘤等多个领域也正在建立具有核心竞争优势的领先地位。金赛药业继续保持生长素市场占有率全国第一。
普洛股份(000739)抗癌药
公司持有98.07%的浙江普洛康裕制药生产的百士欣是国家二类抗肿瘤新药;公司2010年上半年申报的“基因工程酶法合成D-对羟基苯甘氨酸邓钾盐高技术产业化示范工程”被列入国家高技术产业化示范项目。山西省大同市开发区医药工业园区(二园区)进行制药、研发基地的开发和建设。项目建成后,预计产能规模为水针剂1亿支/年,冻干粉针剂2000万支/年。项目总投资25000万元,分两期投资。该公司目前已完成心脑血管类注射剂4个产品的申报,正在药品审评中心排队待审评。同时已完成了4个特色肿瘤注射剂产品的前期研究工作。
北大医药(000788)研发期
公司与方正医药研究院合作的康普瑞丁磷酸二钠(CA4P)及注射剂是一种血管靶向药物或内皮破坏药物,其机理是引起肿瘤血流供应迅速中断导致肿瘤由于供氧不足和营养饥饿而死亡,该药生产批件需耗时5-6年左右。盐酸帕洛诺司琼是第二代5-HT3受体拮抗剂,主要用于治疗及预防中度和重度致吐化疗引起的急性恶心、呕吐,临床多作为肿瘤辅助用药及手术后恶心呕吐的预防和治疗。该药品上市后,将对公司未来的业绩提升产生积极影响。
华润三九(000999)抗癌药
公司持股83.68%的安徽金蟾生化主要生产抗癌用药华蟾素注射液,可用于中、晚期肿瘤,慢性乙型肝炎等症得治疗。
华邦颖泰(002004)抗癌药
公司控股子公司重庆华邦、重庆华邦胜凯收到国家药监局核准签发的“左亚叶酸钙原料药”及“注射用左亚叶酸钙”(化学药品第3.1类)药品注册批件。注射用左亚叶酸钙是重庆华邦肿瘤领域的第二个药物,对进一步完善肿瘤领域产品线具有积极影响。临床上注射用左亚叶酸钙与氟尿嘧啶联合,用于胃癌、结直肠癌的辅助治疗,可延长存活期。注射用左亚叶酸钙作为注射用亚叶酸钙的对应异构体,产品疗效和安全性有明显优势。
双鹭药业(002038)抗癌药
公司入选“北京生物医药产业跨越发展工程”和中关村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首批“十百千工程”重点培育企业。公司在肿瘤治疗,抗炎镇痛,心脑血管和肝病等领域已储备多个具有国内外市场潜力的优势大品种,力争推出3个以上的抗体和疫苗药物。在肝病治疗领域不断培育重磅品种,力争成为国内肝病治疗领域的重要企业。公司主打品种重组人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白介素-11,门冬酰胺酶,抗肿瘤产品等10余个品种正陆续进入东欧,亚洲,南美市场。
信立泰(002294)临床试验期
与清华大学联合建立“清华大学-信立泰小分子联合研发中心”,提高心脑血管、抗肿瘤等重大疾病领域筛选创新药物能力,提升研发效率;引进国家1类创新药——阿利沙坦酯所涉制剂生产技术,并取得硫酸氢氯吡格雷片75MG、300MG规格生产批件及乐卡地平片临床批件。
众生药业(002317)抗癌药
与广东华南新药创制中心和四川大学签订三方技术合作协议,共同针对新药项目进行开发。首期开发的三个项目分别为:针对肺纤维化的化学一类新药QU100项目、针对Ⅱ型糖尿病的化学一类新药WCH-016项目及针对癌症的DXZ923纳米制剂项目。
精华制药(002349)研发期
研发第二代靶向抗肿瘤药物倍他替尼:该药物已打通合成路线,完成盐及晶型筛选,制备少量样品,正进行原料药的初步质量稳定性考察。
誉衡药业(002437)抗癌药
盐酸吉西他滨--抗肿瘤用药:注射用盐酸吉西他滨属于抗代谢肿瘤药,被广泛应用于治疗胰腺癌和非小细胞肺癌,我国仅有美国礼来、江苏豪森和誉衡药业三家药厂生产。
莱美药业(300006)抗癌药
公司核心技术有淋巴靶向治疗的纳米药物技术、药物微纳米分散及混悬制备技术和无菌原料药制备技术,其中,淋巴靶向治疗的纳米药物技术处于国际领先水平;抗肿瘤药物主要为纳米炭混悬注射液,注射用磷酸氟达拉滨,肠外营养药主要为N(2)-L-丙氨酰-L-谷氨酰胺注射液,填补了国内空白,临床应用价值巨大。公司肿瘤药占产品结构的比重将不断提升,公司目前抗肿瘤药比例在20%左右,三年内有望超过抗感染药,达到40%左右。公司产品纳米炭混悬注射液主要用于淋巴示踪,其作为诊断用淋巴示踪剂的问世填补了国内空白,为我国该类药物首个通用名药物,相关产品制备技术获得国家专利保护,公司在全球率先推出该产品。注射用磷酸氟达拉滨适用于B细胞性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CLL)患者的治疗,据统计,在国内注射用磷酸氟达拉滨市场,公司占有10.35%的市场份额,市场排名第3位。
安科生物(300009)抗癌药
公司拟引进抗肿瘤药物替吉奥片剂项目,替吉奥是一种复方抗肿瘤新药,主要用于治疗晚期或转移性胃癌,预计2012年投产,年生产能力为3000万片。
香雪制药(300147)研发期
新药公司已按约定向KINEX公司共计支付150万美元。预计KX02研发成新药需要5-6年以上的时间。2013年6月,KINEX公司获美国FDA的IND批准,在递交和修改相关文件后可以启动复合物(KX2—361)在美国的一期临床研究工作。同时KINEX公司也将按计划启动KX02项目的一期临床研究工作。KX02是一种亲脂性、能通过血脑屏障和作用机理清晰的抗肿瘤化合物,经动物实验证明能有效抑制恶性神经胶质瘤细胞,有可能研发成为脑肿瘤治疗有效新药。
人福医药(600079)临床试验期
公司持有81.07%股权的湖北葛店人福药业是一家专业从事甾体激素类原料药、生育调节药物和抗肿瘤药物的研发生产企业;公司持有52%股权的深圳新鹏生物工程正在研发国际领先的抗癌基因药项目TR-1药品,有望在3-5年内取得一类新药证书。
太极集团(600129)抗癌药
与科研院所联合开发4个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新药:抗癌药物新制剂、糖尿病(并发症)新药及 2 个心血管新药,其中2个已获临床批件,1个正在申报生产批件,自主筛选了 901、902、903、904、905新产品项目。国内外首创抗肿瘤药物新剂型DXJS已完成工艺研究,临床前研究进入全面总结阶段,预计2013年完成临床申报,。
江苏吴中(600200)临床试验期
控股子公司吴中医药目前在研“国家一类生物抗癌新药重组人血管内皮抑素注射液获得的研发与产业化”项目处于申请三期临床研究阶段,具有自主知识产权,2006年曾获国家“863”项目支持,用于非小细胞肺癌。
太龙药业(600222)研发期
公司决定在下一阶段的发展中将抗肿瘤类和治疗心脑血管类产品作为新的研发方向,产品剂型以小容量注射剂和冻干粉针为主。
中恒集团(600252)研发期
公司同意十年内向北京大学提供不超1亿元合作科研经费,第一年为1000万元,以后每年按研究进度和经费预算,支持其进行单细胞测序癌症早期诊断的研究,项目相关研究应结合公司相关产品(如二去水卫矛醇等)的治疗机理和方向,以利于产品的推广。
海正药业(600267)抗癌药
公司是中国领先的原料药生产企业,是中国最大的抗生素、抗肿瘤药物生产基地之一;公司在建制剂出口基地项目年产细胞毒抗肿瘤药水针剂2500万瓶、冻干粉针2500万瓶、固体制剂1.6亿片粒;公司基因药物肿瘤坏死因子受体抗体融合蛋白目前已进入II期临床试验阶段。
恒瑞医药(600276)抗癌药
公司单一对映体的手性药物—左亚叶酸钙可用于增强5-氟尿嘧啶的抗肿瘤活性,主要治疗骨肉瘤经大剂量甲氨蝶呤治疗后与叶酸拮抗相关的症状和结肠癌、肾癌;公司多种抗肿瘤药品在国内排名第一,其中3个产品为国内独家生产,现有仿制药奥沙利柏、多西他赛处于成长期,伊利替康也正在进入快速成长期;公司要拥有分子靶向抗肿瘤药物甲磺酸阿帕替尼。
美罗药业(600297)抗癌药
抗肿瘤药物阿米福汀:抗肿瘤药物阿米福汀是公司的主打产品,药物标准名称注射用氨磷汀,属于西药注射类。它能选择性保护正常器官免受化疗、放疗的毒性攻击,适用于各种肿瘤患者的放疗和化疗过程中对恶性血液病患者有治疗作用。公司承担的"提高氨磷汀及制剂质量和技术标准研究"列入国家十二五重大新药创制项目。
亚宝药业(600351)抗癌药
抗肿瘤药注射用硫酸长春地辛等冻干粉针类制剂。
康恩贝(600572)临床试验期
公司全资子公司香港康恩贝公司参股的远东超级实验室研发的“重组高效复合干扰素”取得新加坡一期临床试验许可,该药是使用蛋白质空间调控技术,成功研制出的一种具有全新空间构象的非天然的新型干扰素,可用于抑制病毒复制、抗肿瘤治疗。远东实验室于2005年10月28日在英属维尔京群岛注册成立,主要从事以重组高效复合干扰素(RSIFN-CO)产品、技术为基础的癌症治疗药品的研发。
益佰制药(600594)抗癌药
公司拥有基因技术的抗肿瘤中药艾迪注射液产品,另外购买的可使用基因工程方法获取多肽链类产品的VEGI专有技术,可直接激活不同类型免疫细胞以抑制或消除癌细胞。艾迪注射液的研究已达到基因水平(艾迪注射液为抗肿瘤中药,是公司的独家产品)公司一线产品艾迪为抗肿瘤类中药注射剂独家品种,收入占比约45%。艾迪在三级医院的销售额占该品种销售额的80%左右,洛铂为最新上市第三代铂类抗肿瘤药,是国内5个铂类抗肿瘤药中唯一独家品种,目前正处于高速成长期。
神奇制药(600613)抗癌药
公司子公司贵州金桥药业小容量注射剂(抗肿瘤药)已通过国家新版GMP认证,昨日已过公示期。据悉,此次通过GMP认证的为斑蝥酸钠注射液这一抗癌药。公司持有金桥药业92.58%的股权,斑蝥酸钠注射液适用于原发性肝癌等肿瘤的治疗。2013年中报显示,斑蝥酸钠注射液及相关产品构成公司主营收入近20%。
哈药股份(600664)
生物工程公司主要致力于生产和销售针对肿瘤、心脑血管疾病及肝病药品。目前上市的产品有注射用重组人干扰素ɑ-2B(商品名:利分能)、重组人促红素注射液(商品名:雪达升)、重组人粒细胞刺激因子注射液(商品名:里亚金)等多个生物工程医药产品以及前列地尔脂肪乳等新型化学制剂,其中注射用重组人干扰素ɑ-2B和前列地尔注射液的市场占有率在国内居于领先地位。
非医药主业涉抗癌概念相关上市公司:
中珠控股(600568)研发期
控股子公司潜江制药与美国TNI公司合作研发血液、骨髓造血系统癌症及癌症患者免疫力恢复抗癌药物的临床前研究,潜江制药临床试验前费用预计为人民币1000万元,若未获通过取得临床批件将退回支付的临床试验前费用的80%。
尖峰集团(600668)抗癌药
控股子公司尖峰药业,所建项目建成后形成年产35吨头孢类、抗肿瘤药类等原料生产线(为制剂配套)和2亿支各类粉针生产线。2012年4月10日公告,公司控股99.16%的尖峰药业拟投入3900万元(按阶段成果分期支付)与中国药科大学及其医药化工研究所等相关方合作,进行抗肿瘤一类新药(DPT)的临床前研究。
东阳光铝(600673)研发期
东阳光铝参股公司研发抗乙肝及肿瘤类新药,由广东东阳光药业有限公司引进的东阳光创新药物科研团队以抗肿瘤及抗病毒化学1.1类新药为主要研发方向,致力于研发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1.1类化学新药。目前世界上还没有此类药物上市,若项目开发成功也将填补国内肿瘤新药相关领域的空白。
兰生股份(600826)抗癌药
公司参股34.65%兰生国健药业与中信泰富共同投资成立“上海中信国健药业有限公司”,兰生国健占41.69%,公司占0.73%。08年中信国健研制的生物新药“益赛普”(注射用重组人11型肿瘤坏死因子受体-抗体融合蛋白)荣获国家科学技术发明奖二等奖,是我国第一个真正实现产业化并上市销售的人源化单克隆抗体类药物。已完成4条750升细胞培养生产线建设并顺利投产,年生产能力达到毫克级装药量400万支。
亚泰集团(600881)抗癌药
公司以生物疫苗和抗肿瘤系列药为新品开发方向,已形成以“参一胶囊”、抗癌生物导弹为主导抗癌系列产品,同时还储备白介素-11、人参皂甙RG3注射剂等在研抗癌新药。
癌症辅助治理:
振东制药(300158)癌症辅助治理
核心主导产品岩舒注射液是癌症的辅助治疗药物,具有抑制癌性疼痛及出血、抑制肿瘤生长、联合放化疗增效减毒等功效。
以岭药业(002603)中药抗癌/癌症辅助治理
公司全资子公司以岭研究院与英国卡迪夫大学合作成立医药研究中心。该中心将围绕中药抗肿瘤的靶点研究、临床应用,以及市场资源的共享开展深入的交流与合作。研究发现养正消积胶囊能抑制肿瘤新生血管生成,从而抑制肿瘤生长和转移。养正消积胶囊主要用于肿瘤的辅助治疗,与化疗药合用有助于提高化疗疗效。养正消积胶囊配合介入治疗原发性肝癌在增效减毒、增强免疫、改善证候、提高生存质量方面疗效显著。
海思科(002653)癌症辅助治疗
公司子公司辽宁海思科国家6类化学药“琥珀酸甲泼尼龙”、“注射用甲泼尼龙琥珀酸钠”获药品注册批件。甲泼尼龙是目前使用最为广泛的肾上腺皮质激素类药物之一,临床可应用于很多科室的重症患者的治疗,如过敏性疾病、恶性肿瘤等。甲泼尼龙(注射剂)为国家医保目录乙类药品,该药品上市后,将丰富公司的产品线,对公司今后的业绩提升产生积极影响。
金花股份(600080)癌症辅助治理
转移因子口服液用于治疗病毒性感染和自身免疫性疾病。同时可用于恶性肿瘤、肿瘤病人的放化疗后的辅助治疗。
片仔癀(600436)中药抗癌/癌症辅助药
片仔癀主要成份包括牛黄、麝香、三七、蛇胆名贵药材。除了主治热毒血瘀所致急慢性病毒性肝炎,痈疽疔疮,无名肿毒,跌打损伤及各种炎症,还可以抑制消化系统癌细胞的生长,可作为一种抗肿瘤辅助用药,公司申请了研究开发的专利并获受理。
康缘药业(600557)中药抗癌/癌症辅助药
其生产的痛安注射液是用于治疗中、重度癌症疼痛的纯中药注射剂,具有自主知识产权,公司计划通过有效的推广,使之在数年内至少部分替代阿片类止痛药物,成为国内癌症疼痛治疗药物的一线品种。
抗肿瘤药物中间体:
福安药业(300194)抗肿瘤药中间体-氨曲南原料药
金城医药(300233)抗肿瘤药中间体-苯异氰酸酯
雅本化学(300261)抗肿瘤药中间体-小分子靶向抗肿瘤药物及其中间体股票论
『伍』 香港四大权威化验所是哪四家
香港正规化验所有很多,只要选择正规有资质的化验所都有保障,在香港,比较出名的四大化验所分别为香港卓信医疗化验所、香港化验所HKLAB、香港华大基因、达雅高化验所。
1、香港卓信医疗化验所有限公司
地址位于香港新界火炭禾盛街11号中建电讯大厦801室。专注基因检测,提供无创产前检测、亲子鉴定、单基因遗传病、遗传性肿瘤检测、癌症实时监控、疫苗抗体检测等。
2、香港化验所有限公司
香港化验所是香港政府合法注册的医务化验所,致力于提供基因检测服务。旗下的品牌- Libra 多年专注于DNA亲子鉴定检测,长期以来给香港及大陆的客户提供了专业且高质量的生物医学服务。香港化验所的科研团队是由香港医学化验师具有临床分子生物研究经验的专业人士组成。
3、香港华大基因
华大基因已经形成了科学、技术、产业相互促进的发展模式,拥有一支世界一流水平的产学研队伍,建立了核酸测序平台、蛋白质谱平台、细胞学平台、动物克隆平台、微生物平台、动物平台、海洋生物平台、信息技术平台,
并作为核心单位参与国家基因库的构建,成立了生育健康中心和临床及医学健康中心,进一步促进基因组学研究成果向人类健康服务、环境应用、生物育种等方面的应用转化。
4、达雅高化验所
达雅高致力于提供一站式产前检测服务,涵盖高端技术包括非侵入性产前检测(NIPT),亲子鉴定和Y染色体排除检测(父系关系排除鉴定,MBE)。
以上内容参考:
1、网络--香港卓信医疗化验所有限公司
2、网络--香港化验所有限公司
『陆』 国家认可的基因检测机构有哪几家
1、云健康基因科技(上海)有限公司
云健康是一家行业内领先的专注为健康和临床研究提供全基因组检测和精准健康医疗解决方案的高科技企业。
云健康建立了全套基因组检测技术平台,包括全球最先进HiSeq X Ten超高通量全基因组测序系统和其他新一代测序(NGS)系统,还有生物芯片(microarray),qPCR等。
2、北京迪诺基因科技有限公司
北京迪诺基因科技有限公司是基因组医学临床研究与技术应用的生物技术高科技专业机构。
公司将国际先进的疾病预防和诊断技术与理念引入中国,以疾病基因诊断、肿瘤个体化治疗检测、疾病风险基因检测及健康管理为主要服务内容,同时涉足干细胞再生技术的应用与推广,在行业内享有较高的声誉。
3、核子基因
深圳核子基因科技有限公司(简称核子基因)是全球领先的基因组学研究机构;是一家为国内各大科研院校和研究机构提供专业的基因检测和研究服务的生物高科技企业。
核子基因依托全球领先的生物技术力量,将人类基因组研究成果应用于健康领域而建立的临床医学平台,建立基因检测标准,推动基因技术的临床应用,致力于降低出生缺陷及重大疾病对人类健康的危害。
4、华大基因
华大基因是一个专门从事生命科学的科技前沿机构。以学、研、用为主的科研方式。涉及人类、医学、农业、畜牧、濒危动物保护等分子遗传层面的科技研究。
5、深圳亲子鉴定基因检测中心
深圳亲子鉴定受理中心,是一家专业从事DNA亲子鉴定的机构。深圳亲子鉴定技术依托于复旦大学上海医学院司法鉴定中心,3年来,为广东省客户提供了高准确度、高保密度的DNA亲子鉴定基因检测服务。
『柒』 深圳华大基因研究院的重大项目
一个物种基因组计划的完成,就意味着这一物种学科和产业发展的新开端。
——向仲怀院士
基因组/基因DNA测序是基因组学研究的基础。动物、植物与微生物,伴随着人类共同组成这个地球上的生态环境。解码它们的基因组/基因是研究它们的性状和进化过程的起点。对于一些与我们生活密切联系的物种来说,例如水稻,解读它们的基因组/基因能够大大加速生物技术的产业化过程。目前,华大基因的科学家正在对地球上不同的生物进行测序,并对他们的基因组解码构建“生命之树”。
华大基因目前正在开展的相关项目有:
国际大熊猫基因组计划
“世界三极”动物基因组计划
黄瓜基因组计划
兰花基因组计划 群体关联分析:大规模的疾病关联分析及重测序研究的方案设计、生物信息学分析和生物学解释策略的开发和应用。
癌症基因组计划:利用测序及高通量突变检测方法识别与癌症发生发展相关的关键基因。
古人类基因组:探索古人类的遗传学特征。 全基因组从头测序计划:牵头发起构建更多重要真核生物的基因组参考图谱的研究计划。
大规模基因组重测序计划:通过对已经有基因组参考序列图谱的亚种和个体进行大规模重测序,并对数据进行深度挖掘,探索和研究相关群体的遗传变异和进化。 宏基因组学:研究直接从环境中提取的遗传物质。
微生物基因组测序:建立有重要价值的微生物基因组的参考序列图谱。 被誉为20世纪的生命科学阿波罗计划的人类基因组计划开辟了生命科学的新篇章。从2000年完成第一个人类基因组图谱以来,在短短不到十年的时间内,基因组的技术和科学取得了巨大进展,除了更多更为精确的人类和各种种类的生物体基因组图谱得以解析,而且基因组科学研究的技术本身也得到跨越式的发展,新的、更高通量,更低成本的测序技术和更为高效和精确的分析计算技术使得基因组科学迅速渗透到生命科学的各个领域,并已开始迈向实用阶段,成为迎头而来的转化医学,以及农业和工业生物技术的支撑技术。基因组科学所产生的巨大的生物信息数据使得生命科学进入一个以基因组为基础的数字医学或数字生命科学时代,并将成为21世纪生命科学的主流技术领域。高效整理、分析、挖掘测序得到的海量基因组数据,解析生命现象,回答科学问题和提供应用基础是基因组科学,乃至整个数字生命科学的面临的最大挑战,并具有多学科交叉综合的特点,需要包括数理、计算机、软件和生物科学的交叉配合。
然而,目前 们现行的教育体系和模式难以快速培养适合这一重要发展领域的人才,需要一种结合现实和未来实际需求的复合型学科人才的培养模式和体系。华大基因研究院经过多年的探索和实践,通过与多家拔尖大学合作已经探索出一套完整的本科生,特别是低年级本科生新型生命科学前沿人才培养的体系,开创了一套以大科学问题为切入点的边研究、边学习的“以任务带学科、带产业、带人才”—华大基因研究院全新和独特前沿人才培养模式,并取得了显著的成就。培养目标就是以一种全新的教育理念和模式培养适合未来生命科学前沿发展,以及新兴生物技术产业的拔尖人才。在过去十年间,在华大基因研究院,一大批本科学生通过这一体系的培养迅速成为具备掌握跟踪前沿发展,掌握先进技术,并具备实战经历和能力的优秀生命科学复合型人才,走上重要的工作岗位,做出在Nature、Science等知名科学杂志上发表论文的出色成就。在此基础上, 们已与华南理工大学等知名院校建立了低年级(2年级)至高年级(4年级)2+2本科培养体系,以及完善的高年级毕业实习体系。每年通过选拔吸引包括生命科学专业、计算机专业、软件专业和数理专业的优秀本科生进入这一培养体系。
经过2年的建设和完善,深圳华大基因研究院具备了更为完善的学习和实习条件,因此决定在国内拔尖院校中扩大本科生创新班和创新实习的规模,并且与后期华大-哥本哈根大学、华大-香港中文大学博士生攻读计划相衔接,为华大基因研究院和基因组和数字医学/生物学领域提供“实用型和未来型”的顶尖后备人才做出贡献。 2010年12月人类(健康)篇专题研讨班
上海地区生物信息学研讨班
2010年10月经典论文回顾系列之水稻(植物)篇专题研讨班
纪念华大十一周年 经典论文回顾系列
2010年8月生物信息学前沿技术专题班
2010年7月生物信息学统计算法暑期班(北京)
2010年 美国国家综合进化研究院NEScent·BGI联合系统发育暑期班
2010年广州地区专场培训班
2010年7月生物信息学前沿技术专题班
2010年6月表达谱,转录组专题班
2010年5月台湾学者研讨班 (已结束)
2010年5月前沿技术培训班
生物信息学军科院应用专题培训班 (已结束)
2010年首届生物信息学研讨班
台湾学者研讨班
生物信息学新技术研讨班·复杂疾病方向
【生物信息校园系列第一站(第二期)】中国农大·农业方向
【生物信息校园系列第二站】----首医大医学方向
【十周年特别推荐·深圳】生物信息学前沿技术专题培训班
医学继续教育培训班 华大基因自1999年9月9日成立以来,在科学、技术、产业等方面都取得了辉煌的成就,不仅为中国和世界基因组科学的发展做出了突出贡献,更奠定了中国基因组科学在国际上的领先地位。但丰硕成果的背后,华大人不会忘记的是对社会的回馈。为了推动基因组学在青少年群体中的普及和发展,进一步培养和发掘基因科技人才,华大基因一直致力于基因科普工作的推广。
目前,深圳华大基因研究院已被深圳市科学技术协会授予为深圳市科普教育基地,随后又挂牌成为北京青少年科技俱乐部学术指导中心。2009年暑假,深圳华大基因研究院与北京青少年科技俱乐部合作,成功举办了高中生“探索生命奥秘”夏令营活动;并与北京大学、武汉大学、华南理工大学等多所全国重点高校合作,举办了大学生“基因组与生物信息学”暑期班活动。活动期间,中央电视台教育频道、深圳电视台等媒体先后进行了跟踪报道,反响热烈。
深圳华大基因研究院现已成立科普中心,每年暑假都会定期开办高中生夏令营及本科低年级暑期班活动。科普推广工作也将作为华大的一项长期工作持续推进。
『捌』 华大基因市值破千亿到底是高还是低
华大基因昨日盘中市值突破1000亿元,跻身到A股市值前列,关于华大基因估值的问题再次引起争论。是高是低,问题在于你是什么样的投资者。
当然还有一种情况,那就是有更牛的一家公司横空出世,或者有比现在更高明的技术出现,诞生新的行业巨头。但是大多数投资者都没有办法猜测到这一点,总不能因为将来可能会出现新公司,而放弃布局一个有潜力的行业。
华大基因是个现象级企业,这家公司的热度从没退却,一直在舆论前沿,即使还没有什么营业收入,即使在靠论文赚钱的阶段,也总能吸引到公众关注。一方面是因为这家公司从事的基因行业,在普通人眼中属于高科技,另一方面是领导人意兴盎然的作风。
还未上市时,华大基因就吸引了不少PE入资,估值一点都不低。从2012年年底开始,有超过50家投资人入股华大基因(包含原华大医学与原华大科技),共计投资高达72.15亿元。华大基因现在的市值证明了这些投资人的眼光,普遍有超过4倍的收益。
华大基因主要营业收入来自生育健康类服务、基础科研类服务、复杂疾病类服务和药物研发类服务四大业务板块,营收的大部分来自前两者,其中基础科
研类服务是华大基因的发家之本,但是近年来和竞争对手相比营收优势已不明显。众人最看好的是生育健康类服务,增长迅速,也是华大基因能有如此高估值的最重
要原因。但华大基因认为他们在科研方面积累的优势,持续的高科研投入,可以帮他们完成和竞争对手非一个维度的优势。
作为对比,内地资本市场上和华大基因业务最为相似的贝瑞基因,在华大基因最近一波上涨同时,基本按兵不动。可以理解为市场给予龙头高估值,也可以理解为市场对一个高研发投入的公司的认可。但如果是谨慎的投资者,也可以理解为,华大基因已偏离基本面。
肯定是高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