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我想知道,曹妃甸的填海造地工程到底要进行到什么时候!
曹妃甸的开发建设,将立足国内、国外两种资源和两个市场,充分发挥腹地既有产业、技术和资源配置等优势,以大码头、大钢铁、大化工、大电能等“四大”主导产业为核心,相关工业组成布局,三次产业协调发展。
按照这个规划设想,曹妃甸的总体开发建设,分近期和远期进行。主要工程包括:
1、利用曹妃甸天然港址优势,建设4个25万吨级矿石码头、2个30万吨级原油码头、16个5至10万吨级煤炭码头、1个10万吨级LNG码头。
矿石码头建设按照“建二备二”原则,一期工程建设25万吨级进口矿石码头两座,年接卸矿石3000万吨,总投资概算27亿元;二期再建设2个25万吨级矿石码头,最终建成4个矿石码头,形成6000万吨能力。
建设30万吨级原油码头2座,年接卸能力3800万吨,工程总投资15亿元;同期配套建设原油首站储蓄和输油管道,扩增国家原油战略储备能力1000~1500万吨。
根据大秦线扩能分流需要,按年下水2亿吨能力,规划建设16个5—10万吨级煤炭泊位。其中一期建设8个泊位,煤炭下水能力1亿吨,投资77亿元。
在曹妃甸建设10万吨级LNG码头1座及接收站、管线等配套设施,年接卸能力600万吨,项目总投资约90亿元。
2、依托进口矿石码头,结合首钢整体搬迁,由首钢、唐钢联合在曹妃甸建设1500万吨精品钢材生产基地,一期工程800万吨、工程总投资635亿元。产品以汽车、家电、建筑、造船、压力容器等国家长期依赖进口的精品版材为主。
3、依托进口原油码头,建设1500万吨的华北原油储备基地。同时,利用进口原油,建设1000万吨级炼油、100万吨级乙烯炼化一体化工程,总投资273亿元。
4、依托“北煤南运”和大秦线扩能分流工程,利用曹妃甸深槽海水冷却,建设460万千瓦大型火力发电厂,并实行工业区集中供热。该工程包括两部分,一是投资182.2亿元建设4座装机容量为1000MW的超超临界燃煤发电机组;二是利用进口LNG,投资25亿元建设两座300MW的燃气热电机组。
按照循环经济发展思路,为了实现工业区内产业群资源最有效地利用和污染物的“零排放”,在建设上述四大主导产业的基础上,同时规划实施资源综合利用和工业废弃物重复利用项目,包括:利用钢铁工业炼制焦碳的煤焦油,建设30万吨煤焦油深加工装置,发展煤化工及深加工产品;利用钢铁厂的工业废渣,建设年产240万吨的矿渣超细粉工程;利用发电厂的冷却海水建设海水淡化工程,海水淡化的浓缩卤水经加工用于氯碱工业。
1、曹妃甸通岛路工程。由林雀堡至曹妃甸岛,全长18.4公里。该工程于2003年3月正式开工,2004年5月底实现全线贯通,9月底工程主体全部竣工,累计完成投资2.64亿元。
2、青林公路工程。由唐港高速公路青坨营出口至林雀堡,全长52.3公里,一级公路标准,工程总投资为5.6亿元。该工程于2002年9月开工,截止目前,全线路基及桥涵主体工程已经完工,今年将陆续铺设沥青路面。
3、供电工程。按规划分两期建设,一期为保障矿石码头投产和钢铁厂建设期供电,先由南堡开发区220千伏变电站引出110千伏线路68公里,并在曹妃甸建2×2万千瓦变电站;二期(钢铁厂建成投产后)由安各庄500千伏变电站向曹妃甸实施220千伏供电。目前,一期工程110千伏供电线路已开工建设,6月底具备为矿石码头送电条件。
4、通讯工程。初期建设方案为建立模块局2处,总容量4000门,总投资2870万元。目前,架设了唐海五农场到林雀堡的通讯光缆,在林雀堡和曹妃甸分别设置了GSM和CDMA移动通讯基站,无线信号以覆盖全岛,并在林雀堡开通了宽、窄带交换机608门,现已投入运营。
5、矿石码头工程。一期工程主要建设25万吨级矿石码头2座,配套建设栈桥2座,堆场吹填2平方公里,总投资概算为27亿元(不包括铁路投资)。该工程于2004年3月开始建设,截止目前,累计完成投资9亿元。6月份进行单机安装调试,11月份进行连动试车,年底之前具备生产能力。
6、供水工程。该工程包括取水工程、输水工程、净水工程及配水工程,年供水8200万立方米,以陡河水库为水源地,输水管道输水距离95公里,工程总投资7.8亿元。目前,工程已完成唐海县至林雀堡段23公里管道安装。唐海至丰南段完成管道基础31公里。
7、钢铁厂用地吹填工程。总面积20平方公里,分两期建设,一期造地11.95平方公里,吹填量5468万m³,总投资13.87亿元。目前吹填造地施工已全面展开,年内计划投资8亿元,完成围堤19971米,吹填3400万平方米,形成陆域面积6平方公里。2006年8月前完成一期11.95平方公里的吹填。
8、疏港铁路工程。该工程由滦南车站接轨,经滦南县、唐海县、到曹妃甸岛,按国铁Ⅰ级、单线标准建设(预留双线电气化条件),线路全长75km,其中陆域部分54公里,海域部分21公里,项目估算总投资14亿元。目前,铁道部已完成可行性研究审查,2005年4月份完成施工图设计,计划于2005年5月份开工建设,2006年6月份投入运营。
B. 关于 曹妃甸 大家来讨论一下吧
曹妃甸为一带状沙岛,距离大陆岸线约20KM,从甸头向前延伸500米,水深即达25米,甸前深槽水深达36米,是渤海最深点。由曹妃甸向渤海海峡延伸,有一条水深达27米的天然水道,直经海峡,通向黄海。水道与深槽的天然结合,构成了曹妃甸建设大型深水港口得天独厚的优势。这里30米水深岸线长达6公里之多,且不冻不淤,是渤海唯一不需要开挖航道和港池即可建设30万吨级大型泊位的天然港址。
曹妃甸岛后方滩涂广阔且与陆域相连,低潮面积达30平方公里,零米水深线面积达150平方公里,为临港产业布局和城市的开发建设提供了足够的用地。
曹妃甸毗邻京津冀城市群,北距唐山市80公里,距北京市220公里,西距天津120公里,东距秦皇岛170公里,产业布局集中,经济腹地广阔,物产丰富,物流发达,面对我国南北资源互补、经济融合走势,曹妃甸港区的开发建设,将构造新的区城优势,开辟新的产业空间,打造新的经济增长点。
曹妃甸后方交通网络发达,京山、京秦、大秦、通坨四条国铁干线横贯东西,唐遵、卑水、坨港地方铁路南北相连;京沈、唐津、唐港高速公路与环城高速公路形成网络,可为曹妃甸港构筑最经济、最便捷的后方交通体系,特别在“北煤南运”的大通道建设中,将起到重要作用。
二、曹妃甸工程规划情况
曹妃甸的开发建设,将立足国内、国外两种资源和两个市场,充分发挥腹地既有产业、技术和资源配置等优势,以大码头、大钢铁、大化工、大电能等“四大”主导产业为核心,相关工业组成布局,三次产业协调发展。
按照这个规划设想,曹妃甸的总体开发建设,分近期和远期进行。主要工程包括:
1、利用曹妃甸天然港址优势,建设4个25万吨级矿石码头、2个30万吨级原油码头、16个5至10万吨级煤炭码头、1个10万吨级LNG码头。
矿石码头建设按照“建二备二”原则,一期工程建设25万吨级进口矿石码头两座,年接卸矿石3000万吨,总投资概算27亿元;二期再建设2个25万吨级矿石码头,最终建成4个矿石码头,形成6000万吨能力。
建设30万吨级原油码头2座,年接卸能力3800万吨,工程总投资15亿元;同期配套建设原油首站储蓄和输油管道,扩增国家原油战略储备能力1000~1500万吨。
根据大秦线扩能分流需要,按年下水2亿吨能力,规划建设16个5—10万吨级煤炭泊位。其中一期建设8个泊位,煤炭下水能力1亿吨,投资77亿元。
在曹妃甸建设10万吨级LNG码头1座及接收站、管线等配套设施,年接卸能力600万吨,项目总投资约90亿元。
2、依托进口矿石码头,结合首钢整体搬迁,由首钢、唐钢联合在曹妃甸建设1500万吨精品钢材生产基地,一期工程800万吨、工程总投资635亿元。产品以汽车、家电、建筑、造船、压力容器等国家长期依赖进口的精品版材为主。
3、依托进口原油码头,建设1500万吨的华北原油储备基地。同时,利用进口原油,建设1000万吨级炼油、100万吨级乙烯炼化一体化工程,总投资273亿元。
4、依托“北煤南运”和大秦线扩能分流工程,利用曹妃甸深槽海水冷却,建设460万千瓦大型火力发电厂,并实行工业区集中供热。该工程包括两部分,一是投资182.2亿元建设4座装机容量为1000MW的超超临界燃煤发电机组;二是利用进口LNG,投资25亿元建设两座300MW的燃气热电机组。
按照循环经济发展思路,为了实现工业区内产业群资源最有效地利用和污染物的“零排放”,在建设上述四大主导产业的基础上,同时规划实施资源综合利用和工业废弃物重复利用项目,包括:利用钢铁工业炼制焦碳的煤焦油,建设30万吨煤焦油深加工装置,发展煤化工及深加工产品;利用钢铁厂的工业废渣,建设年产240万吨的矿渣超细粉工程;利用发电厂的冷却海水建设海水淡化工程,海水淡化的浓缩卤水经加工用于氯碱工业。
三、曹妃甸配套基础设施建设情况
为加快曹妃甸的总体开发,我市从2003年即开始曹妃甸配套基础设施工程的建设。目前,各项工作建设已全面开展,通岛路、青林公路、供电、通讯工程以及矿石码头工程确保年底前竣工投产,供水工程、疏港铁路工程和钢铁厂围海造地工程,也将于2006年底前全部完成。具体情况如下:
1、曹妃甸通岛路工程。由林雀堡至曹妃甸岛,全长18.4公里。该工程于2003年3月正式开工,2004年5月底实现全线贯通,9月底工程主体全部竣工,累计完成投资2.64亿元。
2、青林公路工程。由唐港高速公路青坨营出口至林雀堡,全长52.3公里,一级公路标准,工程总投资为5.6亿元。该工程于2002年9月开工,截止目前,全线路基及桥涵主体工程已经完工,今年将陆续铺设沥青路面。
3、供电工程。按规划分两期建设,一期为保障矿石码头投产和钢铁厂建设期供电,先由南堡开发区220千伏变电站引出110千伏线路68公里,并在曹妃甸建2×2万千瓦变电站;二期(钢铁厂建成投产后)由安各庄500千伏变电站向曹妃甸实施220千伏供电。目前,一期工程110千伏供电线路已开工建设,6月底具备为矿石码头送电条件。
4、通讯工程。初期建设方案为建立模块局2处,总容量4000门,总投资2870万元。目前,架设了唐海五农场到林雀堡的通讯光缆,在林雀堡和曹妃甸分别设置了GSM和CDMA移动通讯基站,无线信号以覆盖全岛,并在林雀堡开通了宽、窄带交换机608门,现已投入运营。
5、矿石码头工程。一期工程主要建设25万吨级矿石码头2座,配套建设栈桥2座,堆场吹填2平方公里,总投资概算为27亿元(不包括铁路投资)。该工程于2004年3月开始建设,截止目前,累计完成投资9亿元。6月份进行单机安装调试,11月份进行连动试车,年底之前具备生产能力。
6、供水工程。该工程包括取水工程、输水工程、净水工程及配水工程,年供水8200万立方米,以陡河水库为水源地,输水管道输水距离95公里,工程总投资7.8亿元。目前,工程已完成唐海县至林雀堡段23公里管道安装。唐海至丰南段完成管道基础31公里。
7、钢铁厂用地吹填工程。总面积20平方公里,分两期建设,一期造地11.95平方公里,吹填量5468万m³,总投资13.87亿元。目前吹填造地施工已全面展开,年内计划投资8亿元,完成围堤19971米,吹填3400万平方米,形成陆域面积6平方公里。2006年8月前完成一期11.95平方公里的吹填。
8、疏港铁路工程。该工程由滦南车站接轨,经滦南县、唐海县、到曹妃甸岛,按国铁Ⅰ级、单线标准建设(预留双线电气化条件),线路全长75km,其中陆域部分54公里,海域部分21公里,项目估算总投资14亿元。目前,铁道部已完成可行性研究审查,2005年4月份完成施工图设计,计划于2005年5月份开工建设,2006年6月份投入运营。
C. 曹妃甸到2025年会成为怎样一个城市
按着规划,到2025年曹妃甸将成为一个沿海开放中等城市,我国重工业聚集区和循环经济示范区,50万人的宜居城市和自由贸易区,物流周转区和生态文明城。
D. 曹妃甸投融资的战略重点和目标
功能定位:以建设国家科学发展示范区为统揽,逐步把唐山曹妃甸建成我国国际回性能源、原材料主要集答疏大港,世界级重化工业基地,国家商业性能源储备和调配中心,国家循环经济示范区。
唐山曹妃甸工业区作为国家首批发展循环经济试点产业园区之一,将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统揽,按照“减量化、再利用、资源化”原则,以建立循环经济产业体系、资源综合利用管理控制体系、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体系为重点,加快集聚钢铁、石化、电力和装备制造等循环经济示范产业群,形成完整的废旧物资和废弃物回收利用系统,最大限度地节约资源、保护环境,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各项资源、环境指标达到国家循环经济示范区标准,成为引领中国循环经济发展的示范区。
E. 曹妃甸开发区的发展前景
唐山曹妃甸新区开发建设是中国十一五期间(2006-2010)全国最大的项目集群,2020年前的十五年左右唐山曹妃甸新区(主体为曹妃甸工业区)计划完成开发建设总投资将达到20000(2万)亿元,2010年唐山曹妃甸新区国内生产总值将达到1500亿元,财政收入将达到150亿元,港城建成区面积达到150平方公里。
2008年9月两会一节”(第十一届唐山中国陶瓷博览会、唐山·曹妃甸临港产业国际合作会议和第六届中国评剧艺术节)首次分别在唐山市中心区和曹妃甸国际会议中心两地举办,规模和影响力将是空前的。2008年起,唐山将打造国际化陶瓷知名展会和面向环渤海、走向世界国际投资合作平台。
2008年唐山首次同期举办唐山·曹妃甸临港产业国际合作会议。会议为唐山企业与国内外嘉宾、客商搭建谋求临港产业发展的国际投资平台。唐山·曹妃甸临港产业国际合作会议会址选在唐山曹妃甸渤海国际会议中心,“这个会议中心的规模和将来的影响可与海南的博鳌相比。会议中心建成后将形成南有博鳌,北有唐山曹妃甸渤海国际会议中心的局面,它也将成为北方非常突出的一个国际会议会址。”
唐山和瑞典意大利新加坡荷兰等合作的唐山曹妃甸国际生态城现在正在大规模建设,预计2015年可以聚集80万左右人口,2020年可以聚集120万人口,成为繁华富裕的现代化大都市,这座由智慧的唐山人民建设起来的高度富裕的大都市是一座未来之城,回答了中国乃至世界一百年,甚至二百年后城市发展模式!
这是一座神奇的沙岛,这又是一片承载着梦想和希冀的热土!
一个中国未来的“鹿特丹”,一座生态、新型、现代的工业园区和滨海城市,将在渤海之滨诞生、升起、腾飞!
F. 曹妃甸区的发展环境和趋势
曹妃甸位于环渤海中心地带、唐山南部,毗邻京津两大城市,距唐山市中心区80公里,距北京220公里,距天津120公里,距秦皇岛170公里。交通便利发达,铁路有京山、京秦、大秦等国铁干线东西贯通,迁曹、唐遵、卑水、汉南、滦港等国铁支线南北相连;唐曹高速与京沈、唐津、唐港、沿海、唐承高速互通;曹妃甸港区矿石、原油、煤炭和散杂货、集装箱等码头实现了国内国际通航。从国际海运看,距韩国仁川港400海里,距日本长崎680海里、神户935海里,与矿石出口国澳大利亚、巴西、秘鲁、南非、印度等国海运航线十分顺畅,构成运输便捷、成本较低的海陆一体化的交通运输体系。
“面向大海有深槽,背靠陆地有浅滩,腹地广阔有支撑”,曹妃甸在建设深水大港,发展临港产业方面具备得天独厚的自然地理条件。一是交通区位优越。曹妃甸毗邻京津两大城市,距唐山市中心区80公里,距北京220公里,距天津120公里,距秦皇岛170公里,交通便利发达。从国际海运看,距韩国仁川港400海里,距日本长崎680海里、神户935海里,与矿石出口国澳大利亚、巴西等国海运航线十分顺畅。二是资源禀赋良好。曹妃甸拥有丰富的深水岸线、腹地大面积沿海未利用土地、石油等独特资源。区内拥有年产200万吨原盐的亚洲最大盐场;区内冀东油田蕴藏着丰富的石油、天然气资源;曹妃甸新区既有引滦水提供的淡水资源保障,又在着力发展海水淡化产业,已建成日产5万吨的阿科凌海水淡化厂,并正在谋划建设日产100万吨以上的超大型海水淡化基地,不仅可满足本区域用水需求,而且可以实现向北京等周边地区供水。三是产业基础支撑雄厚。唐山市工业历史悠久,被誉为“中国近代工业的摇篮”,已形成煤炭、钢铁、电力、建材、机械、化工等重化工业产业群,是全国重要的能源、原材料基地。人力资源丰富,京津的巨大人才储备和强大的研发能力也为曹妃甸开发建设提供了有力的人才、技术支撑。通过正在建设的蒙冀铁路,联通华北、西北等广阔腹地,可为发挥港口优势,做大临港产业提供强有力支撑。四是临港腹地生态环境独特。曹妃甸新区境内湖塘棋布,苇田似海,滨海湿地面积达540平方公里,其中曹妃甸湿地公园不仅是天然的野生动植物种基因库和国际性珍稀候鸟迁徙地,而且是国家4A级旅游观光胜地,为建设绿色港口、绿色产业、绿色城市提供了优越条件。
曹妃甸还具有以下优势:
一是港口资源优势:港口是曹妃甸发展的最大优势。曹妃甸拥有深水岸线69.5公里,岛前500米水深即达25米,深槽水深36米,为渤海最低点,不冻不淤,是渤海沿岸唯一不需开挖航道和港池即可建设30万吨级大型泊位的天然港址,10万吨级船舶可自由进出,15万吨级船舶可乘潮进港,30万吨级巨轮可在港停泊,可建上百个万吨以上级泊位码头。在这里可建设公共码头,也可供大型企业修建业主码头。目前,曹妃甸港区已建成矿石码头一期和二期、煤码头一期、原油码头、散杂货泊位、通用码头二期等10座码头(泊位数22个),矿石码头三期、煤炭码头二期、联想通用件杂货泊位、多用途(集装箱)泊位等码头正在加紧建设,预计到2012年底,曹妃甸港区吞吐能力将达到3亿吨,吞吐量将突破2亿吨,正在朝着国际化、大型化、现代化功能完善的综合性贸易大港迈进。
二是燃气资源优势:未来曹妃甸港区将建成年吞吐能力达1000万吨的LNG码头(远期),目前总投资55亿元的唐山液化天然气项目正在加紧建设,项目建成后曹妃甸新区将有充足的燃气资源,这些天然气可通过管道直接输送到用气企业,既能保障企业用气需求,又能降低企业生产成本。
三是电力优势:拥有总装机容量达460万千瓦供电规模,目前,一期2×30万千瓦热电联产机组已投入运营,二期2×100万千瓦超超临界燃煤发电机组正在开展前期工作。为充分释放电力企业优势,曹妃甸新区正在向国家申请企业直供电试点,申请成功后,将会进一步降低耗电企业生产成本,大幅度提高经济效益。
四是土地优势:曹妃甸新区滩涂广阔,浅滩、荒滩面积达1000多平方公里,其中工业区现有存量土地210平方公里,可为临港产业布局、港口物流贸易发展和城市开发建设提供充足的用地,且具有国内其他同级开发区不具备的价格优势。
五是税收优势:曹妃甸省级分享四税“定额分享、超收全返”财政优惠政策将延续到2015年,在交够国家分享部分后,省、市留成部分全部返还曹妃甸。曹妃甸新区将充分利用这一优惠政策,从地方留成部分中,拿出一部分专门补贴给企业,和企业一起共享机遇、携手发展。
六是综合保税区优势:曹妃甸新区综合保税区申报工作已取得突破性进展。目前,国土资源部和住建部已经出具支持性意见,预计5月份可获得国家批复。届时,该园区将成为河北省首个综合保税区,具备“保税仓储、出口加工、转口贸易”三大功能,入区企业将享受五类优惠政策(一是国外货物入区保税;二是区内自用基建物资及进口设备免征进口关税和进口环节增值税;三是货物出区进入国内销售按货物进口的有关规定办理报关,并按货物实际状态征税;四是国内货物入区视同出口,实行退税;五是区内企业之间的货物交易不征增值税和消费税)。
七是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优势:曹妃甸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申报工作已取得突破性进展,已取得外交部和住建部的支持性意见,国土资源部、商务部及省国土资源厅也就用地规划方面出具明确意见,有望年内获得国家批复。届时,入区企业可享受税收、进出口、信贷方面等国家级优惠政策。
未来发展趋势--------建设七大园区:
港口物流园区:规划面积36.1平方公里,目前,园区共实施项目23项,总投资502亿元,矿石一期和二期、煤炭起步、原油、散货等码头已经投入使用,矿石三期、煤炭二期和续建等项目正在加紧建设;开滦集团投资20亿元的动力煤储配基地项目年底可投入运营。未来,依托曹妃甸港码头门类全、吞吐能力强、开放层次高、优惠政策多等优势,该园区将重点建设能源、矿石等大宗货物的集疏港、贸易港,商业性能源储备基地,煤炭、木材、钢材、矿石、可再生资源、燃气等货种的交易中心,逐步形成以先进技术为支撑,以物流一体化和信息化为主线,具有曹妃甸特色、达到国际先进水平的港口物流服务体系,逐步成为我国北方地区国际性港口物流中心。
钢铁(电力)园区:规划面积46.8平方公里。目前,园区共实施项目42项,总投资1600亿元。其中,首钢京唐钢铁厂一期、曹妃甸阿科凌5万吨/日海水淡化、二十二冶钢结构制造等项目已建成投产。未来,将重点发展以钢铁、电力、海水淡化等产业为龙头的循环经济产业链集群,构筑以首钢京唐钢铁联合有限责任公司、华润电力(唐山曹妃甸)有限公司、北控水务集团等企业为龙头的钢铁、电力-海水淡化-浓盐水综合利用两大循环经济产业链条,逐步形成高效综合利用资源、能源的循环经济新型工业化园区。
化学产业园区:起步区规划面积29.8平方公里,远期规划面积86平方公里。目前,园区共实施项目5项,总投资262.77亿元。其中,中石化1000万吨炼油项目正在开展前期工作。园区发展将依托深水大港优势,逐步构成以大型炼化为主体、以外向型一体化为产业特色、以化工新材料和特种化学品为产品特色、以碳化工、盐化工及化学品物流为支撑的综合产业体系,逐步建成大型临港石油化工产业基地,环渤海地区的油气储运中心,面向华北经济腹地、辐射西部地区的化工品贸易集散中心。
装备制造园区:规划面积27.24平方公里,岸线15公里。目前,园区共实施项目41项,总投资近500亿元。华电曹妃甸重工装备制造基地、中石油渤海湾生产支持基地、冀东日彰节能风机制造等项目已完工投产;冀东盾石机械制造、风力发电设备制造、唐山重型装备制造等项目正在加紧建设;文丰进口木材加工、百川现代工业服务、东风曹妃甸汽车制造等项目相继开工建设。未来,依托深水大港和精品钢基地,将重点发展以船舶修造、港口机械、石油钻采、冶金设备、工程机械、矿山机械、汽车、发电设备、重型钢结构等为主导的先进装备制造业,将逐步建成中国北方沿海地区大型临港装备制造基地。
综合保税区:规划面积10平方公里,岸线长3.3公里。目前,园区共实施项目18项,总投资34亿元。其中,国际裘皮服装城项目、木塑板材出口加工基地项目、汽车及箱包国际物流项目、嘉祥物流基地项目、嘉汇(唐山)国际物流基地项目、陶瓷机械(配件)及陶瓷产品进出口基地项目等6个项目,将在2012年5月底前开工建设,总投资16.7亿元;方硕物流中心项目、触摸屏研发生产及配送中心项目、首钢进口设备仓储和进出口货物项目和国际酒类及食品展示交易中心项目等也将在年内陆续开工建设。未来,将重点发展高新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最终发展成为东北亚自由贸易示范区。
新兴产业园:该园区位于唐山湾生态城,重点发展以新能源、新材料、光电子、机电一体化、信息、生物、航空航天等产业,打造曹妃甸产业竞争新优势。
中日生态园:规划面积60平方公里,重点发展节能环保以及其他以低排放为特征的高新技术产业。目前,8平方公里起步区“三横二纵”的主干路网框架已经形成,水、电、讯和绿化等配套设施同步跟进;近100万平方米的高新技术企业加速器、孵化器、节能环保产业园、光电子产业园等主体建筑正在加紧建设。目前实施项目16项,总投资129亿元,完成投资11.3亿元。其中,中恒科技太阳能电池、恒元工业用建筑板材生产基地、仁创砂产业基地等一批大项目已建成投产。
G. 曹妃甸开发区的建设状况
为加快曹妃甸的总体开发,从2003年即开始曹妃甸配套基础设施工程的建设。目前,各项工作建设已全面开展,通岛路、青林公路、供电、通讯工程以及矿石码头工程确保年底前竣工投产,供水工程、疏港铁路工程和钢铁厂围海造地工程,也于2006年底前全部完成。具体情况如下:
1、曹妃甸通岛路工程。由林雀堡至曹妃甸岛,全长18.4公里。该工程于2003年3月正式开工,2004年5月底实现全线贯通,9月底工程主体全部竣工,累计完成投资2.64亿元。
2、青林公路工程。由唐港高速公路青坨营出口至林雀堡,全长52.3公里,一级公路标准,工程总投资为5.6亿元。该工程于2002年9月开工,截止目前,全线路基及桥涵主体工程已经完工,今年将陆续铺设沥青路面。
3、供电工程。按规划分两期建设,一期为保障矿石码头投产和钢铁厂建设期供电,先由南堡开发区220千伏变电站引出110千伏线路68公里,并在曹妃甸建2×2万千瓦变电站;二期(钢铁厂建成投产后)由安各庄500千伏变电站向曹妃甸实施220千伏供电。目前,一期工程110千伏供电线路已开工建设,6月底具备为矿石码头送电条件。
4、通讯工程。初期建设方案为建立模块局2处,总容量4000门,总投资2870万元。目前,架设了唐海五农场到林雀堡的通讯光缆,在林雀堡和曹妃甸分别设置了GSM和CDMA移动通讯基站,无线信号以覆盖全岛,并在林雀堡开通了宽、窄带交换机608门,现已投入运营。
5、矿石码头工程。一期工程主要建设25万吨级矿石码头2座,配套建设栈桥2座,堆场吹填2平方公里,总投资概算为27亿元(不包括铁路投资)。该工程于2004年3月开始建设,截止目前,累计完成投资9亿元。6月份进行单机安装调试,11月份进行连动试车,年底之前具备生产能力。
6、供水工程。该工程包括取水工程、输水工程、净水工程及配水工程,年供水8200万立方米,以陡河水库为水源地,输水管道输水距离95公里,工程总投资7.8亿元。目前,工程已完成唐海县至林雀堡段23公里管道安装。唐海至丰南段完成管道基础31公里。
7、钢铁厂用地吹填工程。总面积20平方公里,分两期建设,一期造地11.95平方公里,吹填量5468万m3,总投资13.87亿元。目前吹填造地施工已全面展开,年内计划投资8亿元,完成围堤19971米,吹填3400万平方米,形成陆域面积6平方公里。2006年8月前完成一期11.95平方公里的吹填。
8、疏港铁路工程。该工程由滦南车站接轨,经滦南县、唐海县、到曹妃甸岛,按国铁Ⅰ级、单线标准建设(预留双线电气化条件),线路全长75km,其中陆域部分54公里,海域部分21公里,项目估算总投资14亿元。目前,铁道部已完成可行性研究审查,2005年4月份完成施工图设计,计划于2005年5月份开工建设,2006年6月份投入运营。
H. 曹妃甸还会扩大规划吗
根据天津市发改委长期规划和建设部门的有关规定,将来曹妃甸区域还会继续保持良好发展态势,前景无量,潜力巨大。
I. 有知道曹妃甸发展前景的吗
曹妃甸区未来发展前景广阔 改善会越来越好。
曹妃甸位于唐山南部沿海、渤海湾中心地带,原本是一个东北、西南走向的带状沙岛,为古滦河入海冲积而成,因岛上曾建有曹妃庙而得名。2005年10月成立曹妃甸工业区党工委、管委会,2008年10月经河北省委、省政府批准组建曹妃甸新区。 2012年7月13日下午,省、市在唐海县召开党政干部大会,河北省副省长宋恩华宣读了国务院7月11日的批复,撤销唐海县,设立唐山市曹妃甸区,规格为副地市,行政区划包括原来的唐海全境、曹妃甸工业区、生态城、柳赞镇、滨海镇。级别为副地市级。地位仅次于唐山市,跃升为唐山第一大区。未来曹妃甸新区如何规划发展?区域的发展对于城市建设带来哪些利好?未来房地产市场将呈现怎样的发展态势?唐山搜房网特别策划了以“把脉曹妃甸区未来规划大方向 猜想机遇背景下的投资张力”的专访活动。对于曹妃甸区未来的发展,青年城营销总监 宋琦(以下称宋总)表示曹妃甸区现在是一个小县城类的发展,但如果经过河北省重点区域的确定,它未来得发展方向显然是一个中枢城市的积淀,在这个中枢城市发展过程当中,它的投资与机遇将会同步而生,再加上国家扶持,曹妃甸区的发展会越来越好。对于生活服务区来说,以前的唐海县基本的生活服务区域非常少,设施不全面、不完善,正是由于这一因素曹妃甸区未来房地产发展才会更好的侧重于生活服务与居住环境。
J. 曹妃甸什么时候建好完工后需要投资多少
“对曹妃甸来说,建码头是一个前提,最重要的砝码在工业区的建设”,王钟敏说,“从世界港口的发展来看,港口的排名已不单基于吞吐量,而是看谁通过港口实现了增值。”按照《曹妃甸港和临港工业区总体规划方案》,曹妃甸要以矿石和石油码头为依托,充分利用国内、国外两种资源和两种市场,实施以钢铁工业和石化工业为主体,相关工业成组布局的战略。大码头、大钢铁、大石化、大电能是曹妃甸工业区近期主要建设项目,总投资将超过两千亿元。就钢铁项目而言,由首钢、唐钢等合作,一个装备国内最先进技术、年产1500万吨的精品钢基地将在这里落子。去年底,中石化与我省就合作建设35万吨级原油码头和曹妃甸炼油化工项目达成协议,谋划建设1000万吨炼油厂和100万吨乙烯工程;煤炭下水码头的建设,使曹妃甸成为第三条北煤南运通道,煤化工也找到了适宜的生存点;香港华润在此建设的460万千瓦火力发电厂将成为华北电网的重要支撑。预计到2008年,一个全新的现代化工业体系将在这里初现雏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