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基金投资 > 对外投资的特点

对外投资的特点

发布时间:2022-04-10 09:46:50

⑴ 一季度我国对外投资有什么特点

4月16日消息,商务部对外投资和经济合作司负责人16日介绍:一季度,我国对外投资合作呈现以下特点:

对外承包工程新签大项目多,带动出口作用明显。一季度,对外承包工程新签合同额在5000万美元以上的项目158个,合计374.2亿美元,占新签合同总额的83.9%。对外承包工程带动货物出口39.4亿美元,同比增长12.9%。

⑵ 国际投资的特征有哪些

国际直接投资的特征

二战后,国际直接投资得到高速发展,成为国际投资的主要投资方式。尤其是70年代以来,国际直接投资表现出以下几个方面:

(一)国际直接投资的规模迅速扩大,增长速度快速提高

二战以来,世界范畴的对外直接投资有了空前的增长。据统计,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对外直接投资额,1960年为555亿美元,1976年增至2872亿美元,1981年达到5250亿美元。对于发展中国家来说,外国直接投资是外来资本的主要来源。根据对90多个发展中国家的统计,1981年到1985年期间,外国直接投资在其长期资本流入总额中的比重为30%,而1986年到1990年期间,这一比重增加到74%,而且对整个国家经济发展的推动作用是显而易见的。

(二)国际直接投资市场以发达国家为主,主要在发达国家之间双向流动

国际直接投资较之间接投资的风险更大,因此投资者除追求盈利外还寻求安全性。相对而言,发达国家的投资环境要优于发展中国家,投资者自然而然地就将发达国家作为国际直接投资的主要市场。

二战前,国际直接投资的流向基本上是单向的,通常主要是资本主义国家将其资本投向自己的附属地、附属国。二战后,尤其是70年代后,情况发生了很大变化,国际直接投资主要转向在发达国家之间进行,投向发展中国家的资本在国际直接投资总额中的比重不断下降。以美国为例,1950年美国私人对外直接投资累计总额中,发展中国家占48.8%,发达国家占48.2%,1960年发展中国家占34%,发达国家占60.6%,1980年发展中国家占24.7%,发达国家占73.5%。据统计,1990年发达国家之间的相互投资额占世界直接投资总额的80%,美、欧、日的对外直接投资额占世界直接投资总额的83%,其吸收的外来直接投资额占世界各国吸收直接投资总额的70%。1996年发达国家对外直接投资额为2950亿美元,占吸收国际直接投资总额的85%,当年吸收外国直接投资额为2080亿美元,占吸收国际直接投资总额的60%。可见,主要发达国家占据着国际直接投资的垄断地位。在发达国家之间的国际直接投资格局中,美国的霸主地位逐渐丧失,欧、日地位不断上升,形成了美、欧、日三足鼎立的格局。尽管如此,美国仍然是当今世界主要的对外直接投资国和外国直接投资的吸收国。

(三)亚太地区和拉美地区是发展中国家吸收国际直接投资的集中地区。

发达国家在向发展中国家直接投资不断相对减少的同时,把流向发展中国家的直接投资逐步集中在那些经济发展较快、市场容量较大、基础设施较好的新兴工业化国家和地区,主要是巴西、墨西哥、亚洲“四小龙”等。

拉美地区是吸收外国投资较早、较多的地区。拉美国家吸收外国直接投资在1950年为77亿美元,到1980年增至625亿美元,增长了8.1倍。80年代中期以后,拉美国家吸收外资的速度减慢,主要是墨西哥、巴西等国在利用外资政策上的失误而造成巨额外债负担的影响,以及一些国家政局不稳等因素所起的负面作用。但拉美经济又有所改善,特别是阿根廷、智利和墨西哥等国的经济政策的变化,增强了国内、国外投资者的信心,刺激了这一地区外国直接投资的复苏。

亚太地区在1986年取代了拉美地区成为发展中国家中最大的吸收外国投资的地区。在1988年发达国家对发展中国家的直接投资中,59%是投向亚太地区的。1995年流向亚洲发展中国家的国际直接投资达到650亿美元,约占全球对发展中国家直接投资总额的2/3。1997年东南亚金融危机发生后,国际投资者曾纷纷撤资,但随着金融危机的解决亚太地区又成为吸收直接投资的有力竞争地区。

(四)国际直接投资主要流向高新技术产业部门和服务行业

二战前,国际直接投资主要集中在采掘业和初级产品加工业。二战后,随着发展中国家石油、矿产资源的国有化和民族经济的发展,外国垄断资本对采掘业投资的比重逐渐下降,对制造业部门投资的比重明显上升。而在占国际投资绝大部分的发达国家之间的直接投资中,虽然投向制造业的比重仍然较大,比如截止1988年底,美国对西欧的直接投资44.6%集中在制造业,西欧对美国的直接投资42.8%也集中在制造业。但随着各发达国家产业结构高级化,外国直接投资的重点行业从传统的制造业逐步转向高新技术产业,如计算机、新能源、精密机械和生物工程等。出此之外,还继续投向资本和技术密集型的的行业。另外,第三产业中的一些行业,如金融、保险、不动产等也成为国际直接投资的热点。对第三产业的投资在发达国家对外投资的部门结构中之所以占有较大比重,是与服务业在整个国民经济中所占的比重日益增大密切关联的。在发达国家的国民生产总值中,第三产业所占的比重一般在60%以上。对国外第三产业投资的增加,既是发达国家产业结构高级化的结果和表现,又将推动东道国乃至整个世界产业结构的高级化。

⑶ 发展中国家对外投资呈现那些特点

对临近国家投资,跨国公司注重制造业投资

⑷ 国际直接投资的特点有哪些

国际直接投资特点
国际直接投资与其他投资相比,具有实体性、控制性、渗透性和跨国性的重要特点。具体表现在:
(1)国际直接是长期资本流动的一种主要形式,它不同于短期资本流动,它要求投资主体必须在国外拥有企业实体,直接从事各类经营活动。
(2)国际直接投资表现为资本的国际转移和拥有经营权的资本国际流动两种形态,即有货币投资形式又有实物投资形式。
(3)国际直接投资是取得对企业经营的控制权,不同于间接投资,他通过参与、控制企业经营权获得利益。当代的国际直接投资又有以下几个特点:规模日益扩大、由单向流动变为对向流动、发展中国家国际直接投资日趋活跃、区域内相互投资日趋扩大、国际直接投资部门结构的重大变化、跨国并购成为一种重要的投资形式等等。

国际直接投资(International direct Investment)也称为对外直接投资(Foreign direct Investment,FDI)、跨国直接投资(Transnational Direct Investment,TDI)、海外直接投资(Overseas direct Investment,ODI)。
国际直接投资是指投资者以控制企业部分产权、直接参与经营管理为特征,以获取利润为主要目的的资本对外输出。国际直接投资可分为创办新企业和控制外国企业股权两种形式。创办新企业指投资者直接到国外进行投资,建立新厂矿或子公司和分支机构,以及收购外国现有企业或公司等,从事生产与经营活动。而控制外国股权是指购买外国企业股票并达到一定比例,从而拥有对该外国企业进行控制的股权。

⑸ 什么是国际投资国际投资有何特点

一、定义:国际投资(International Investment),又称对外投资(Foreign Investment)或海外投资(Overseas Investment),是指跨国公司等国际投资主体,将其拥有的货币资本或产业资本,通过跨国界流动和营运,以实现价值增值的经济行为。
二、国际投资的特点:
1.增长速度加快,规模连创历史纪录。
2.跨国投资由发展中国家逐步转向发达国家。
3.发展中国家吸收外国直接投资由东亚地区向拉美地区转移。
4.投资自由化趋势日益明显。
5.跨国并购已成为国际投资的主要形式,并仍然成为今后外国直接投资迅速增长的主要动力。
6.跨国投资向金融、保险、电信、流通等行业转移。
三、发展与特点:
简述
国际投资是商品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并随着国际资本的发展而发展。当商品经济发展到资本主义社会以后,银行资本与生产资本相融合并日益发展,促进了资本积累的进一步扩大,并形成了规模庞大的金融资本,出现了大量的资本过剩,以资本输出为早期形态的国际投资也随之产生。随着国际经济交易内容的不断丰富,投资的内容和形式也在不断的发生着演化。从国际资本活动的历史进程来看,国际投资活动首先表现为货币资本的运动,即一国际借贷、国际证券投资为主要形式的国际间接投资,其标志是跨国银行的出现;其次表现为生产资本的运动,即国际直接投资,其标志是跨国公司的出现。
国际投资的初始形成阶段(1870—1914年)
这一时期,以电力革命为标志的第二次科技革命出现后,生产力得到了快速发展,国际分工体系和国际垄断组织开始性形成,银行资本和产业资本相互渗透融合,从而形成了巨大的金融资本,为资本输出提供了条件,以资本输出为特征的国际投资也随之形成。这一时期的国际投资,表现出如下特点:1、投资国的数目很少。2、投资的形式以间接投资为主,直接投资比重极小。3、投资的来源主要是私人投资,官方投资比重很低。4、投资的主要流向是由英国、法国和德国流向其殖民地国家,目的突出地反映为寻找有力的投资场所,以便获得超额利润。
国际投资的低速徘徊阶段(1914—1945年)
这一时期是两次世界大战之间的时期。由于两次世界大战和20世纪30年代的大危机,是资本主义国家不同程度的受到了战争的破坏,资金极度短缺,市场萎缩,使得国际投资活动也处于低迷徘徊之中。
这一时期国际投资活动的基本特点可概括为:1、国际投资不甚活跃,规模较小,增长缓慢。2、私人投资仍占主体,但比重有所下降,官方比重有所上升。3、间接投资仍为主流,但直接投资的比重有所上升。4、主要投资国地位发生变化,美国取代英国成为最大的对外投资国。
国际投资的恢复增长阶段(1946—1979年)
自从1947年美国“马歇尔计划”的事实,大规模的对外投资活动拉开了序幕。加之,这一阶段世界政治局势相对平稳以及第三次工业革命的兴起,使国际投资活动迅速恢复并快速增长。
这一时期国际投资活动的基本特点可概括为:1、投资规模迅速扩张。2、对外投资方式由以间接投资为主转变为以直接投资为主。3、许多发展中国家也加入到国际投资国的行列之中,特别是石油输出国,其“石油美元”成为国际对外投资的重要资金来源。
国际投资的迅猛发展阶段(1980年以后)
这一阶段,由于科技革命、金融改革和跨国公司全球化经营等多种因素的共同作用,国际投资蓬勃发展,成为世界经济发展中最为活跃的因素。但不同国家的国际投资增长速度并不一致。其中美国的增长速度放慢,而日本的增长速度加快。
这一时期国际投资活动的基本特点可概括为:
1、国际直接投资继续高速增长。
2、国际间接投资也得到迅猛发展。
3、发达国家之间的资金对流,即相互投资成为国际投资的主流趋势。
4、形成了美国、日本、西欧“三足鼎立”的投资格局。

⑹ 境外投资的主要特点

近几年中国企业对外投资方式已从初期的以制造为主的直接投资建厂向资源开发投资、并购以及战略联盟等国际通行的形式发展。跨国并购成为对外直接投资的重要方式。2000-2004年间,已公布的对外收购总额从18亿美元攀升至48亿美元。
在国内三大石油企业中,中石油集团是“走出去”的先行军,到2004年底,累计在海外生产原油近6000万吨,累计获得权益原油3000万吨,获权益天然气近30亿立方米。其海外投资项目涵盖了油气勘控开发、地面建设、长输管道、石油炼制、石油化工和油品销售等领域。2005年10月,又以总价格41?8 亿美元的报价,击败了来自印度和俄罗斯的竞争对手,获得了哈萨克斯坦石油公司的收购权。中石化集团近几年在年进军中东地区获得显著成绩,参与竞标开发伊朗 16个新油田,获邀参与开发伊朗第二大油田阿轧德干德项目的竞标。中国海洋石油总公司近几年频频在国际市场实现成功收购,成功地对澳大利亚高频天然气项目、印度尼西亚东固项目和Muturi项目等三宗大的跨国油气田部分股权并购,逐渐成为国际一流的综合型能源公司。
位于广东惠州的TCL集团从上世纪90年代中期开始向东南亚发展,已在越南建起年产50万台的彩电生产线、30万台数码照相机和电工产品生产线,总投资超过1亿美元;TCL摩托品牌在越南是家喻户晓,市场占有率不断扩大;近几年又进军欧美,收购德国施耐德公司;通过在美国的控股公司莲花太平洋全资收购了美国的控股公司莲花太平洋全资收购了美国高威达公司;同法国的汤姆逊合并彩电等业务,一下将产能提升到1800万台,为全球第一,已占有世界市场10%的份额,成为世界上最大的彩电生产商。
2004年底,中国最大的电脑公司联想集团与IBM达成协议,以6?5亿美元现金及价值6亿美元股标(总价值约100亿美元人民币)取得了IBM包括Think品牌在内的PC业务,成为世界上仅次于戴尔、惠普之后的第三大PC厂商。 一是资源战略。根据中国一些资源紧缺的状况,一些大企业把投资重点放在国外资源开发上,采取在靠近高端战略矿产资源储备的地区布置自己的生产制造基地,收购或入股资源生产企业等方式,获得了国外资源的开采权和产品分配权,如宝钢和世界最大的钢铁矿石公司巴西国有铝厂成立了合资公司;中国有色金属集团公司将购买外国一些铜矿企业的股份;三大石油公司在苏丹、哈萨客斯坦、印度尼西亚等地投资入股或当地企业共同开采石油和天然气等等,为国内发展开辟重要资源的供应,相关行业的发展减少资源成本等做出了重要贡献。
二是技术战略。针对中国企业整体技术水平薄弱的情况,一些企业把投资的重点放在发展利用国外的技术和人才的投资上,采取收购整合外国的高科技企业,收购外国高科技品牌或在国外设立研发机构等方式为企业提供先进和适用技术。
三是市场战略。收购境外公司之后,利用被收购公司的销售渠道销售产品或把国内的产品推向境外市场。
四是品牌战略。通过收购境外公司生产和销售自己的品牌,逐步扩大本企业品牌在国际市场的份额,或利用境外的品牌开拓市场。如海尔集团与美国家电经销商Mike Jemal合作,成立了海尔美国公司,专门在美国销售海尔冰箱、空调和其他家电,并在南卡罗莱内州建立了制造工厂,保证产品的零售供应。 在中国对外投资的企业队伍中,大型企业作用明显。“走出去”的大型和特大型项目不断增多,技术含量高。单个项目的平均对外投资额由2002年的281万美元增加到2004年的448万美元。2005年1~11月,投资金额超过1000万美元的项目投资额总计43?1亿美元,占投资总额的76.3%。
除了国有大型企业继续发挥主导作用之外,非公有制企业逐步成为“走出去”的生力军。一些民营优势企业正在发展成为集内外研发、销售、服务于一体的跨国企业。目前国内规模较大的民营企业如四通集团、万向集团、新希望、华为、科龙、东方集团等,都已不同程度走向国际市场。

⑺ 对外直接投资的主要方式有哪些,各有什么内容和特点

对外直接投资的主要方式 :对外直接投资也叫“绿地投资”和“并购”,比如广东对外直接投资就是广东的企业到国外去开公司以及并购国外的公司,我国对外直接投资于21世纪初才开始初具一定规模,目前处于加速发展阶段,我国的对外投资起步较晚。
对外直接投资的内容:国际直接投资的动机包括获取原材料、寻求知识、降低成本、规模经济、稳定国内客户等战略性动机以及出于发挥其特定优势而进行国外直接投资的经济性动机 。
对外直接投资的特点:1.起步晚、投资规模小 2.海外投资结构不尽合理 3.进入国际市场方式单一 4.投资主体趋于多元化

⑻ 进行境外投资的特点是

形式不断扩展:近几年中国企业对外投资方式已从初期的以制造为主的直接投资建厂向资源开发投资、并购以及战略联盟等国际通行的形式发展。跨国并购成为对外直接投资的重要方式。2000-2004年间,已公布的对外收购总额从18亿美元攀升至48亿美元。

⑼ 我国对外投资合作保持平稳健康发展的特点是什么

商务部新闻发言人高峰说,今年前5个月,我国对外投资合作保持平稳健康发展,主要有以下几个特点:

一是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投资合作稳步推进。1-5月,我国企业对“一带一路”沿线的54个国家有新增投资,合计59.3亿美元,同比增长8.2%。在“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新签对外承包工程合同额362.2亿美元,占同期总额的42.4%;完成营业额307.4亿美元,占同期总额的54%。

新闻配图

今年前5个月,相关主管部门共备案或核准对外投资企业3373家,中方协议投资额455.03亿美元。其中备案或核准非金融类对外投资企业3356家,中方协议投资额420.15亿美元;备案或核准金融类对外投资企业17家,中方协议投资额34.89亿美元。

阅读全文

与对外投资的特点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混合型基金涨跌看什么 浏览:628
专利对股票 浏览:125
东方财富手机版怎么看南下资金 浏览:907
小米贷款取现收费吗 浏览:423
南宁信托大厦 浏览:642
明股实债信托 浏览:789
遗产信托基金 浏览:67
安徽和生投资 浏览:823
股指期货对应基金 浏览:89
股票里做t是什么意思 浏览:968
玩股票资金怎么筹 浏览:49
银行贷款日利息怎么算 浏览:211
什么是互联网基金产品 浏览:688
私募基金的主要策略 浏览:211
外汇Ham 浏览:178
钱吧理财 浏览:684
中邮稳定收益A基金 浏览:851
企业投资管理办法 浏览:388
外汇什么指标最准 浏览:291
招商银行沪深300理财怎么样 浏览:9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