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宗馥莉电话号及QQ号是什么
这个属于个复人隐私是不制会公开的。宗馥莉(1982年1月15日-),杭州宏胜饮料集团总裁、 杭州娃哈哈集团公司董事长兼总经理,宗庆后的女儿。 2014年成立"浙江馥莉慈善基金会"。
拓展:
1、2014年,福布斯中文网发布"中国商界女性排行榜",宗馥莉再次榜上有名,并高居第八位。2015年,宗馥莉身家30亿美元居亚洲十大年轻富豪第三名。2015年,在全球最富有的20位35岁以下亿万富豪排行第11名。2017年,位居2017中国最杰出商界女性排行榜第十三名。
2、宗馥莉的首次独立正式亮相是在向浙江大学教育基金会捐赠7000万元,设立"浙江大学馥莉食品研究院教育基金"的仪式上。在仪式上,她全程跟踪参与研究员课程设置、研究课程和方向制定,她说,"我要对我每一笔钱的流向和用途都清楚。
3、宗馥莉在公司内部颇有"铁娘子"风范,凡事注重规则与效率。公司内跟从其父亲的员工曾表示,宗馥莉与父亲的思维和处事方式迥异。在公司,她让员工叫她Kelly或馥莉,她的名片上不印头衔,但这不妨碍她干脆利落地行使决断权。
⑵ 有谁知道“馥莉慈善基金”的联系方式,最好是宗馥莉的联系方式,谢谢!
杭州清泰街娃哈哈总部
⑶ 宗馥莉老公图片
宗馥莉(1982年1月15日来-),杭州宏胜饮料集团总源裁、 杭州娃哈哈集团公司董事长兼总经理,宗庆后的女儿。 2014年成立"浙江馥莉慈善基金会"。
2014年,福布斯中文网发布"中国商界女性排行榜",宗馥莉再次榜上有名,并高居第八位。
2015年,宗馥莉身家30亿美元居亚洲十大年轻富豪第三名。2015年,在全球最富有的20位35岁以下亿万富豪排行第11名。
⑷ 王健林都想要的儿媳,30岁没谈过恋爱却是千亿资产继承人,是谁呢
她的名字叫宗馥莉,是杭州娃哈哈集团的董事长的独生女,这可是这内女的千金。像这样的家庭肯容定是要门当户对才可以,就连王健林都希望她可以做自己的儿媳妇。最主要的是宗馥莉不单单身世背景不简单,本身自己也是一个能力很强的女人。
因为她觉得要是和首富相比的话,差距还是挺大的,所以她想要帮着自己的父亲创造更多的财富。也许是因为她的条件太过于优越,所以很少人能够接近她,所以现在已经36岁了,还是单身的状态,看来宗馥莉的现在还是以事业为主了。
麻烦大家帮忙点个赞吧!
⑸ 宗庆后:为什么我不赞成裸捐
“首先要为社会创造财富;第二,先把自己企业的员工弄好,让他们生活富裕起来,收入不断提高;第三,有钱了之后再做点慈善事业,帮助它培育造血功能” “让管理层接班也没问题” 《中国慈善家》:去年以来,“中国首富”一直是你一个最受关注的身份,那么“首富”这个名号对你来说意味着什么,是否会带来压力呢? 宗庆后:这个名号实际上是对企业价值、社会责任的一个认同。我是卖水的,既没有搞过暴利行业,也没有搞过钱权交易,经营操作都很透明,所以也没什么担心的。“首富”其实还有一个好处,就是使招商变得容易了,所以寻找合作可能会更加方便,尤其是西方,很相信这个东西。 《中国慈善家》:财富可不可以多元化地来理解? 宗庆后:对财富的理解确实还要进一步解放思想。我们改革开放三十多年为什么经济发展得快,第一步就是打破平均主义大锅饭,工厂搞了个人承包制,农村搞了土地承包制;第二步允许老百姓拥有私有财产,而且鼓励你发展民营经济,调动一批人创造财富的积极性。 《中国慈善家》:现在中国社会很关注企业接班人的问题。像你这一代的创业者,如何将这个棒接给第二代? 宗庆后:你所说的第二代,也就是所谓的富二代啊。我敢说最起码一半以上不会接班,因为第一代的创业者应该都比较穷困些,文化水平也不高,但是第二代大多数都去国外读过书,所以他的文化水平普遍比较高,想法也不太一样。因为我们从事的都是一些比较低层次的行业,他们想干的可能就是别的一些行业啊。他们要是不愿接老爸的生意也可以,做另外的生意都是可以的。 《中国慈善家》:年轻人可能向往更高端更酷的一些新商业模式吧!我们知道你的女儿宗馥莉小姐很优秀,你有没有考虑过:将来是培养自己的女儿,还是培养另外的经理人? 宗庆后:关于这个接班问题,我认为就是让管理层接班也没问题啊——股权可能是子女接,管理者可能是管理层接。当然现在中国企业的管理层还没成熟起来,但我想将来人们的寿命比较长,像我们这批人可能还能够干些年吧。这些年我们也把自己的企业慢慢给规范起来了,像我这些年也是在管理层上慢慢规范,并且也在分期授权,确实也在培养一批能够顶上去的管理层接班人。 “扶植成一个产业,给它造血功能” 《中国慈善家》:你是怎样参与慈善的? 宗庆后:中国有句古话叫“救急不救穷”,救穷是越救越穷,这是我认同的理念。我们碰到大的自然灾害,捐得就比较多。救穷就得帮穷困的人建立自我造血的能力吧。娃哈哈每年过年时都会参与“春风行动”,好几年我们都是捐了几百万的。 《中国慈善家》:你对“慈善家”如何定义? 宗庆后:我认为首先要为社会创造财富;第二,你先把自己企业的员工弄好,让他们生活富裕起来,收入不断提高;第三,你有钱了再做点慈善事业,但是做慈善也还是得帮助人培育造血功能。最高境界就是你要为社会创造财富。 《中国慈善家》:在慈善方面,我发现你有很深的教育情结。 宗庆后:娃哈哈的前身是校办企业嘛。当然,再往前讲,我母亲退休前一直是小学教师,我自己又是初中毕业就读不起书了。我想今后国家能不能培养出人才,关键就在教育,下一代有文化才能把国家建设好。但我处在做企业的位置,关键还是要帮助人家培育造血功能,让他们勤劳致富、真正脱贫。所以,我们在很多贫困地区、少数民族地区、革命老区建了很多工厂,按照经济规律,是不应该到那个地方去建厂的。 《中国慈善家》:你会时不时去看一看你在这些贫困地方建立的工厂吗? 宗庆后:我肯定要去看的,从建厂、选址到投产都会去。投产后每年也要去看的。 《中国慈善家》:怎么选择援建哪些地方和项目? 宗庆后:目前为止,大多是政府分下来的对口任务,有时也是地方自己找我们的。 《中国慈善家》:第一个做的扶贫项目是哪个? 宗庆后:我们第一个扶贫投资在涪陵,也是三峡库区。那是1994年,当时省政府动员我们去对口支援,有领导也对我说了,风险太大了。但我已经跟人家承诺了,所以还是坚持做下去了。当时那里的工厂破破烂烂的,工资也发不出来,我们全给收下了,有一个酒厂、一个糖果厂、一个饮料厂,还有一个罐头厂。 《中国慈善家》:当时投入了多少资金? 宗庆后:我们刚开始投了4000万,后来又不断在增加投资。现在已经有四期投资了,还在别的地方建立了分厂。当时它那个地方四面都是山,建厂房很困难,打地基都要靠人往下去挖洞。 《中国慈善家》:现在这些工厂是什么情况? 宗庆后:我们去了以后应该带动了一大轮投资,现在留下的工厂里面,我们的算最好的了。因为我们做得比较好,政府有扶贫任务也就都愿意交给我们做,贫困地区也愿意来找我们。这些项目都发展得很好,不少都是当地数一数二的利税大户,所以我们跟达能打官司,很多地方政府都支持我们,因为做了贡献嘛。 《中国慈善家》:有没有你们自己主动寻找的? 宗庆后:很少,基本都是国家任务。比如1997年全国工商联让我们到西藏去扶贫,去考察的企业很多,但那次只有我给投资了。 《中国慈善家》:你不怕风险吗? 宗庆后:任何事情都有风险,我们是扶贫,所以就算有风险也还是要去做的。我们去的时候都是荒无人烟的地方,都需要我们去考察,就跟拓荒一样。如果真的要脱贫的话,就要把它扶植成一个产业,给它一个造血功能。我们投资的工厂都力争做到当年投资当年投产。 《中国慈善家》:你所扶贫的地方解决多少人的就业问题? 宗庆后:娃哈哈现在大约是3万人,杭州就有几千人,其他大部分在贫困地区吧。 “我是实实在在地做事” 《中国慈善家》:在你的慈善观里,简单地捐款只是“输血”,而你更偏重的是“造血式”扶贫。这与好多企业家做慈善的方式不一样。 宗庆后:我提倡“造血”,但“输血”我也做了很多啊,比如我们也捐了很多希望小学,我记得有一年就捐了二十多所,因为希望工程还比较规范嘛。但为什么我不赞成裸捐呢?资本让你在能创造财富的时候创造更多的财富,你全部送完了就没有创造财富的能力了嘛。 《中国慈善家》:你关注你所捐助的公益项目的落实吗? 宗庆后:我没有办法关注啊,中国还没有建立起真正透明慈善制度。捐钱后无法知道给谁了,捐了就捐了。 《中国慈善家》:其实现在有办法关注的。去年福耀玻璃(10.80,0.07,0.65%)的老总曹德旺(专栏)与扶贫基金会合作的西南五省两亿捐助就开创了中国慈善问责第一单。 宗庆后:我现在精力也顾不过来的,觉得总还是发展企业要紧吧。 《中国慈善家》:你在慈善方面怎么评价自己? 宗庆后:我觉得我是实实在在地做事。 《中国慈善家》:你一直强调企业家做慈善的前提是先搞好员工。你的公司有1.7万多名股东,是不是全员持股? 宗庆后:所有员工,三年以上就可以持股,按照技能、工龄、工钱,不同级别。1992年就开始这样做了。这个效果蛮好的,一是要增加老百姓的资产性收入,二是使员工真正当主人。 《中国慈善家》:你觉得你的慈善观念和中国舆论普遍认同的观念一样吗? 宗庆后:有点不一样啊,他们是捐多少钱就算有多大慈善心。我是帮他们富裕起来。 《中国慈善家》:其实你的慈善观可能更符合现在提倡的企业社会责任。但老百姓的观念可能确实不一样,为此你觉得舆论给你的压力大么? 宗庆后:压力是肯定有的,但我这个人抗压还是比较强的。有则改之,无则加勉。 “最希望建中国的诺贝尔基金会” 《中国慈善家》:你怎么看待自己几百亿的资产? 宗庆后:它是社会的,所以还要再投资,再创造就业机会。 《中国慈善家》:很多企业家到了一定阶段就会思考他的财富到底何去何从,在美国几乎所有大企业家都成立了自己的家族基金会,然后一代一代地往下传。 宗庆后:他们的遗产税很厉害,他们的资产是死的,而不是活的现金,要继承财产就得交遗产税,他们交不起! 《中国慈善家》:所以你觉得中国目前还是不适合推广这种家族基金会的做法? 宗庆后:我现在不同意这个做法,还是鼓励去投资,但以后或许也是趋势吧……我觉得,老了干不动了的时候,也可以拿一些钱出来这么做吧! 《中国慈善家》:其实美国富豪做慈善不一定都是为了避税吧。比尔·盖茨就不一样啊,他现在可是全身心地投入到慈善事业中去了。 宗庆后:他的企业已经有人帮他管了。他自己不用操心,企业一样也运转。我现在还没到这个程度呢! 《中国慈善家》:你向往盖茨这种生活吗? 宗庆后:如果企业到这个阶段,我也愿意嘛。其实,我是最希望能建立一个类似诺贝尔奖基金会,鼓励我们国人创新。诺贝尔奖老欺负中国人,哪有中国人的份?其实中国人很聪明的! 《中国慈善家》:如果你建立了类似诺贝尔的基金会,让你自己选择的话,会资助一些什么项目? 宗庆后:我还没仔细考虑过,但主要会是在科研开发上。 《中国慈善家》:你觉得中国慈善业比西方做得好的是哪些方面? 宗庆后:西方的富人做慈善,很多是合理避税,基金还是他控制的。中国做慈善动机更纯粹吧。西方有的慈善基金是把别人的钱放在自己袋里的生意,这并没有增长财富,我们是创造财富搞实业的人。 《中国慈善家》:或许,这恰恰源于我们的制度缺失,而不是动机谁更纯粹的问题。你觉得盖茨和巴菲特去年来华有没有对中国的慈善环境产生影响? 宗庆后:其实我倒觉得他们做得不成功,他们后来也不敢说是来劝捐的嘛。 《中国慈善家》:如果当时你要有时间的话,会去参加他们的晚宴吗? 宗庆后:也不一定。那时刚好要去国外参加福布斯的一个年会,所以没有去。其实,我这个人不大愿意凑热闹的。 《中国慈善家》:你还是那种比较中国式传统、比较低调的企业家? 宗庆后:本来就挺引人注目的了,再高调一点更麻烦。 专访手记 宗庆后朴素的慈善观,惊人地暗合着国际流行的CSR理论。如何将这种“智慧”加以制度化,是一个非常重要的中国命题 一如他的外表很难让人联想起这是位头戴“中国首富”桂冠的实业巨贾,若非与之相聊那样长的时间,谁也不会把他从牙缝里挤出的三言两语,当做什么振奋人心的“首富箴言”大书特书。 三月初的一个晚上,在深藏于车公庄大街普通住宅小区的娃哈哈集团北京办事处,宗庆后刚应付完两家日本媒体和一家中国著名财经杂志的短暂群访,就立即认真而热情地接受了我们的独家特别专访。于是就有了这期封面故事。这也是我们创刊以来,第一次以企业家作为杂志封面人物。 关于财富,关于慈善,宗庆后的大白话里诸多再朴素不过的理念,实在引人沉思。其中,尤其让我暗自吃惊的一点,是问及对“慈善家”的定义时,他给出了这样的“三段论”答案:“首先要为社会创造财富;第二,先把自己企业的员工弄好,让他们生活富裕起来,收入不断提高;第三,有钱了之后再做点慈善事业,帮助它培育造血功能。” 这个“三段论”,显然不会像他的“首富”名号那样受人重视,恐怕也难以写入慈善思想史,不过,需要指出的是,宗庆后所表达的类似朴素的慈善观,不仅在全国工商联领导人那里有着强烈共鸣(见本期论道《对话经济学家王忠明:慈善是财富的必然逻辑》),更惊人地暗合着现下国际非常流行的CSR(企业社会责任)理论! 还有诸如“我们的财富,目前无非是以个人的名义在掌管,到一定时候都将是属于社会的”、“救急不救穷”等话语,一同构成了大巧若拙的宗式哲学。 其实从更宽广的历史视角来看,上述财富观和慈善观,一定程度上代表了中国第一代民营企业家的主流看法。这代企业家因日夜奔忙于实业创建和财富积累,虽渐渐掌握些企业社会责任的常识,但对真正意义上的慈善,则往往缺乏更为系统的关注与思考,多在大灾大难时以捐款的形式喷薄其爱心,鲜有将慈善作为事业规划重要方面的。从这个意义上,足见中国首富与世界首富之距。那些流于碎片化而不乏智慧的朴素话语,也将成为一个时代的典型符号。 然而,究竟如何将这种智慧加以制度化,是一个非常重要的中国命题。今天,相比在商业上日益表现出对资本的开放心态,对于慈善,宗庆后也表示出一些“西学东渐”的愿望,诸如打算通过建立中国版的“诺贝尔基金会”来鼓励国人创新,像极了盛装出发、见贤思齐的虚心学徒。 访问结束后,一向低调而强悍的宗庆后,欣然为本刊慷慨题词——“希望《中国慈善家》杂志能让中国更多的富人关注并投身于中国的慈善事业,让中国的老百姓富裕起来。”这位中国第一代民营企业家的代言人笑言,他将来要做“《中国慈善家》代言人”。
⑹ 宗馥莉是谁_宗馥莉资料_宗馥莉照片_宗庆后女儿宗馥莉
center> /center>宗馥莉,女,2005年起任娃哈哈集团萧山二号基地管委会主任助理,之版后历任萧山基地管委会副主任、杭州宏胜权饮料集团总裁等职。目前,已在萧山开发区建立了以宏胜饮料集团为主的市北和桥南两大生产基地、3家企业连年入围萧山区百强企业,宏胜饮料通过国家高新技术企业认定,5 年来娃哈哈萧山基地上缴税收达到11.2亿元。其中2009年实现营业收入41亿元,上缴税收高达4.14亿元,比去年增长56%。为政府“保增长、扩内需、调结构”应对危机做出了切实的贡献。除了传承父辈为事业而奋斗的企业家精神、刻苦经营企业、为企业员工谋福利之外,宗馥莉也努力承担起企业的社会责任,将慈善事业作为企业的社会使命。其设立的“馥莉慈善基金”三年来已捐资96万元,重点捐助贫困大学生与小学生。宗馥莉出生在幸福的家庭,父亲是国内知名的实业家,如果说她的成长经历与别人相比较的差异之处就在于她是生在红旗下,成长在异国他乡。在美国多年的求学生活既开拓了她的视野,丰富了知识,也为她个人性格的塑造产生了重要的影响,在多元文化的熏陶下练就了她独立、自信、坦率、严谨的风格。
⑺ 宗馥莉的人物经历
小学阶段:杭州市建国一小、杭州市胜利小学
中学阶段:杭州市第二中学
高中阶段:San Marino High School
大学阶段:Pepperdine University(美国佩博代因大学,major in International Business) 1982年1月出生的宗馥莉,只比娃哈哈早诞生了5年。宗馥莉上小学时,娃哈哈正处于发展期,父母忙于工作,放学后她只能自己背着书包到公司食堂吃饭,在几个大学生集体宿舍间跑来跑去。
事业使得宗庆后无法分心照顾女儿,每每言及这段往事,宗庆后总是深怀疚意。
宗馥莉说,父母的生活至今很简朴,她也一直不觉得自己是一个富孩子,倒是从小生活的历练让她不得不独立处事。
1996年读完初中,宗馥莉去了美国读书。4年后,进入洛杉矶佩珀代因大学,主修国际商务,2004年大学毕业后回国,宗庆后马上让她直接参与管理。其父事必躬亲的作风也体现在宗馥莉身上。她管理的萧山第二基地的员工反映说,宗馥莉是第一个到基地,最后一个离开。
宗馥莉的首次独立正式亮相是在向浙江大学教育基金会捐赠7000万元,设立“浙江大学馥莉食品研究院教育基金”的仪式上。在仪式上,她全程跟踪参与研究员课程设置、研究课程和方向制定,她说,“我要对我每一笔钱的流向和用途都清楚。
宗馥莉在公司内部颇有“铁娘子”风范,凡事注重规则与效率。公司内跟从其父亲的员工曾表示,宗馥莉与父亲的思维和处事方式迥异。在公司,她让员工叫她Kelly或馥莉,她的名片上不印头衔,但这不妨碍她干脆利落地行使决断权。
由于长期受到西方成熟市场经济运行和社会文化理念的影响,宗馥莉与重视人情的父亲大不相同。她更尊崇严格的规章制度,与中国人习惯含蓄表达的方式不同,她更喜欢直来直往。
宗庆后主持娃哈哈已达25载,据娃哈哈一位内部人士告诉记者:“董事长几乎没有辞退过什么员工,一群和他一起创业的元老,至今仍然对宗庆后忠心耿耿,这种感情放在宗馥莉身上也没有变。”不过,宗馥莉的管理方式就不一样了。“实在不符合这个岗位要求的员工,就会被辞退。”这位人士表示,“当然,也有年纪轻轻被擢拔的人,这又显示了其不拘一格用人才的一面。”
在娃哈哈,宗馥莉被称为“公主”,其中不乏玩笑成分,当然还有某种敬畏感。她是“娃哈哈帝国”的“钦定”接班人,这个帝国在2011年的营业额达到了678亿元。在这个帝国中,宗庆后无疑是权力中心、是帝王,他毫不避讳的“大权独揽”的强悍管理风格,早在业界闻名遐迩。身为帝王之女的宗馥莉,以“公主”形容自然非常贴切,但这是最表面的一层,再深入一层的话,如你所知,人们形容的是她与父亲几乎同样的强势、果断。历经多年的打拼,辅以父亲的悉心培养,公主如今已经有了自己的“小王国”。
2007年11月,出资1000万元成立“馥莉慈善基金”。
2013年,宗馥莉所管辖的娃哈哈萧山二号基地有6家分公司,分属于饮料、方便食品、童装、日化行业。企业主要经营范围:生产、销售食品、饮料、服装、化妆品。这些企业连年入围萧饮料已通过国家高新技术,2006年以来娃哈哈萧山基地上缴税收达到11.2亿元。其中2009年实现营业收入41亿元,上缴税收高达4.14亿元,比2006年增长56%。为政府“保增长、扩内需、调结构”应对危机做出了切实的贡献。
⑻ 宗馥莉身高体重
中文名
宗馥莉
外文名
Kelly(fuli Zong)
国 籍
中国
民 族
汉族
出生地
浙江杭州
出生日期
1982年(辛酉版年)1月15日
职 业
企业家
毕业权院校
佩珀代因大学
主要成就
设立“浙江馥莉慈善基金会”
2012年度风云浙商
西安交大馥莉食品科学与工程学院
浙江大学馥莉食品研究院
父 亲
宗庆后
职 务
宏胜饮料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
⑼ 宗馥莉是谁
宗馥莉,1982年1月生,杭州娃哈哈集团公司董事长兼总经理宗庆后的女儿,被回外界公认为宗庆答后事业的接班人。
宗馥莉2005年起任娃哈哈集团萧山二号基地管委会主任助理,之后历任萧山基地管委会副主任、杭州宏胜饮料集团总裁等职。2013年,企业;这些企业连年入围萧饮料已通过国家高新技术,2006年以来娃哈哈萧山基地上缴税收达到11.2亿元。其中2009年实现营业收入41亿元,上缴税收高达4.14亿元,比2011年增长56%。为政府“保增长、扩内需、调结构”应对危机做出了切实的贡献。除了传承父辈为事业而奋斗的企业家精神、刻苦经营企业、为企业员工谋福利之外,宗馥莉也努力承担起企业的社会责任,将慈善事业作为企业的社会使命。其设立的“馥莉慈善基金”自2008年来已捐资96万元,重点捐助贫困大学生与小学生。
⑽ 被称为中国真正的富二代的商人之子是谁
1、李泽钜——华人首富李嘉诚之子
李泽钜其父李嘉诚,现任长江实业集团有限公司董事局主席兼总经理。2013福布斯排行榜华人首富。
2、王思聪——万达集团老总王健林独子
王思聪2010年中国首富万达集团老总王健林的独子。王思聪现任北京普思投资董事长、万达集团董事。
3、汪小菲——“俏江南”集团老板张兰的独子
现任俏江南集团执行董事,主要负责俏江南的海外推广、设计以及时尚创意等工作。2011年6月13日汪小菲在自己的微博上公布,他正式接任俏江南餐厅集团CEO的职务。
4、柳青——联想老总柳传志之女
柳青现任高盛(亚洲)集团执行董事。
毕业后加入高盛(亚洲)集团投资银行部负责“分析员工作”。
2004年转投直接投资部工作,2008年晋升为执行董事。
5、王雪红——“台湾经营之神”的王永庆之女
王雪红的父亲是被誉为“台湾经营之神”的王永庆,台塑集团的创始人。也是台湾数一数二的富豪。
6、宗馥莉——娃哈哈集团公司董事长宗庆后的女儿
宗馥莉大学毕业后就进入了哇哈哈集团,在哇哈哈集团内业绩不菲。
其设立的“馥莉慈善基金”自2008年来已捐资96万元。
重点捐助贫困大学生与小学生。
7、陈丹霞——立白集团创始人之一陈凯臣的女儿
陈丹霞现任立白集团经营管理与改革中心副总经理、立白集团化妆品事业部总经理、上海新高姿化妆品有限公司董事总经理。广州澳希亚实业有限公司董事总经理、澳希亚(澳大利亚)有限公司董事总经理。堪称女中豪杰。
8、孟晚舟——华为公司的创始人兼总裁任正非的女儿
孟晚舟刚读完高中就进了华为,从前台接待员总裁,孟晚舟一步一个脚印,从基层做起。
期间,孟晚舟还在继续进修,先后获得华中科技大学会计学硕士学位。
2011年4月17日担任华为常务董事兼CFO.
9、杨惠妍——碧桂园创始人之一杨国强的之女
杨惠妍在《福布斯》亚洲版2007年中国富豪榜上,杨惠妍登上了中国首富的宝座。
2012年3月27日,碧桂园发布公告,委任杨惠妍为副主席。
2012年福布斯中国富豪榜排九位。
10、罗订坤——大湖水殖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罗祖亮之子
罗订坤现任大湖水殖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接力中国副理事长。加拿大曼尼托巴大学国际经济学学士、中国社科院金融研究所研究生。
11、段刘文——四通集团董事长段永基之子
段刘文“中关村之父”、四通集团董事长段永基的儿子。
作为企二代的他同时也是一个“创二代”,他拒绝接受父亲的帮助、坚持绝对独立创业的代表人物。
如今,他已是汉朗光电的创始人之一兼CEO。现任接力中国理事长。
12、何剑锋——美的集团董事长何享健独子
何剑锋早些年曾经做过空调制造上游的相关生意,并一度引发外界关于美的要父传子的猜测,不过后来何剑峰多在香港发展,并且专注于投资行业,与美的关联渐少。相比其父亲的制造业天下,何剑锋最感兴趣的也还是资本市场、金融产业。在业界颇有成就。
13、梁冶中——三一重工董事长梁稳根的独子
梁冶中现任三一集团有限公司副总裁、财务总部总监,历任三一集团有限公司制造车间调度员、三一集团有限公司资金结算中心副主任。三一集团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兼财务总部第一副总监。
14、鲁伟鼎——万向集团董事局主席兼党委书记鲁冠球之子
鲁伟鼎是高级经济师,万向集团公司总裁,同时是民生保险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
万向集团是中国最大的汽车零件供应商,不仅为中国轿车制造商提供零配件。
同时将工厂开到了美国,成为美国三大汽车制造商的供应商。
15、刘畅——新希望集团董事长刘永好之女
从2006年开始,刘畅多次登上胡润女富豪榜。到2012年,在胡润少壮派富豪榜中,刘畅以109亿元财富位居4位。
16、尹索微——力帆集团董事长尹明善之女
尹索微重庆力帆集团董事长尹明善与第二任妻子陈巧凤之女。现任力帆集团董事、力帆控股、力帆资产管理有限公司、重庆力帆摩托车产销有限公司等多家公司董事。
17、陈星言——新东苑国际投资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沈慧琴之女
陈星言其母亲沈慧琴是新东苑国际投资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现任上海新东苑国际投资集团副总裁、接力中国副理事长。
18、汤子嘉——汤臣集团创始人汤君年之子
汤子嘉其母亲是台湾拥有“一代侠女”之称的金马影后徐枫,父亲是拥有“浦东开发第一人”之称的汤君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