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年中国市场的银行股有投资价值吗
目前银行股估值很低,大部分都是破净值的。也就是说每股的股价,比股票对应的版实体权资产还少,所以安全边际比较强。加上银行分红比例较高,长期持股收益还是不错的。
还有2018年银行的准备金率18左右,处于历史的高位。目前国家正在开放金融行业,启动新一轮的改革和去杠杆。这些对银行来说是压力同时也是银行突破这几年利润增长缓慢的绝佳时机。
例如最近国家正在尝试放开银行存款利息率,部分银行已经开始提高大笔存款的利率了。而余额宝限制存入资金上限为10万,同时还每天限额。这些迹象都表明,银行的吸收存款能力正在逐渐提高。存款量增加,将对银行经营有非常正面的作用。
所以未来几年内银行的业绩有望持续突破,对应的股票价格有可能会来一波大涨。当然机会和风险同在,万一银行业在开放的路上出了岔子,可能就悲剧了···
㈡ 哪个银行股最有升值潜力理由呢
民生银行600016自成立以来,公司一直保持较快发展,近年来其资产增速基本保持在25%以上,净利润增速一直保持40%以上,充裕的资本金为其未来综合经营、打造金融控股集团奠定了良好基础。公司发起成立基金管理公司,参股海通证券,战略投资陕国投、参股美国联合银行、成立金融租赁公司等一系列资本运作表明公司志在成为综合性的金融服务商。
在传统业务保持快速发展的同时,公司积极开拓中间业务领域,未来还将积极加强理财、信用卡、电子银行、票据、贸易融资、托管、年金等产品创新,改善业务及收入结构,促进中间业务增长。
考虑到公司资产质量较高,中间业务收入快速增长等因素,该股应给予较高估值。目前该股是沪深300指数权重股,在股指期货推出的预期下,机构投资者会增加配置该股。
二级市场上看,限售股解禁当天该股市场承接盘活跃,并一路推升,显然有资金增持,随后受大盘连续下跌影响出现缩量回落,在近四个月箱体震荡的箱底区域获得支撑,在其他银行股连续反弹的背景下,该股在银行板块中价值明显低估,后市有望补涨。
㈢ 现在的银行股还有投资价值吗为什么分析一下。谢谢。
等他们融资后再买吧。银行股从成长性来看,都是很有价值的。
㈣ A股市场上银行股的长期投资价值如何
下面我来说说我的看法。以及一些经验。
远离投机,拥抱价值投资,共勉!
㈤ 港股的银行股估值这么低,为什么没有遭到外资的抢购
港股作为高度成熟开放的资本市场,吸引了来自全世界的投资者,其中超过半数以上的交易来自欧美市场投资者,中国内地投资者占比仅有21.5%。
从投资者结构看,大陆市场投资者在港股市场参与程度并不高,占比只有8.7%;欧美市场投资者总和则为22.8%;香港本地投资者占比约为36%。
然而,因香港市场环境良好,上市规则便利,因而与投资者结构相对应的是,港股主要上市公司以中国内地市场为主。截止2017年末,中资股市值占比超过港股总市值比例2/3,成交额高达76.1%。
由于投资者普遍具有本土偏好,会优先投资自身熟悉的市场港股市场投资者来源与上市公司的匹配,因而由于对当地市场参与程度有限,在估值中无法体现当地企业的知名度,品牌效应和关注度。
另外,受制于获取有效信息的途径有限,外地投资者对国内公司基本面研究缺乏足够的认知和了解,因而致使对H股整体投资风格趋于保守,倾向于选择低风险行业与个股,导致港股估值偏低。外地机构投资者主导股票市场
高估值往往与个人投资者联系在一起,然而港股市场投资者主要为专业机构。从2016年现货市场结构中,可以看到机构投资者交易占比超过50%, 其中本地机构投资者占比为20.1%,外地机构投资者占比为 33.3%。若将交易所参与者本身的交易归纳与机构投资者,那么港股市场真正的机构投资者比例高达77.2%,个人投资者比例仅为22.8%
与个人投资者相比,专业的机构投资者拥有资本和信息的双重优势,在投资种类和方式选择上也更灵活,对股票估值也来得更为专业和成熟。
而且,港股市场上的机构投资者大部分是海外投资者,其追求安全性的全球化资本配置会对股票的估值更为谨慎。
㈥ 银行股的投资价值:银行股票有哪些
银行类股票的投资价值凸显,市盈率普遍低于其他行业、其他概念,完全可以长线持有。银行股票包括但不限于如下几只股票:工商银行,中国银行,建设银行,农业银行,交通银行,光大银行,招商银行,华夏银行,民生银行,北京银行,南京银行,广发银行,平安银行,中信银行,江苏银行,贵州银行。。。
㈦ 银行股投资价值如何看
银行股投资价值如何看?下面就为大家介绍一下从巴菲特买富国银行看银行股投资价值。
以前,银行股是A股市场上为数不多估值体系与国际接轨的股票。随着去年以来的震荡调整,现在成为估值较国际同类股票严重打折的品种。这仍未能提振银行股走势,以周五收盘为例,银行板块仅有一只个股飘红。
少不了先聊下估值工具,本文将用市盈率来对比几个主要市场的银行股。市盈率对银行股而言可能是有争议的估值方法,经常有人说市净率是较正确的方法。考虑到市净率不能反映出银行的盈利能力,而且文中提到巴菲特买入银行的理由时会涉及这一点,就采用市盈率这个指标吧。
从最新收盘价看,A股银行股市盈率全部在7倍以下,均值略低于5倍,最高是平安银行6.8倍,最低是兴业银行3.9倍,中农工建四大国有银行都是4倍多。
对比其他股市的同类股票,上述股票估值显然低很多。香港市场银行股的标杆企业汇丰控股,市盈率12.5倍;美国市场的富国银行为11.8倍,美国银行更高达18倍。
咱们开始聊巴菲特。从伯克希尔·哈撒韦公司的2013年四季度报告可以看出,巴菲特投资仓位最显著的变化是继续增持富国银行,减持了康菲石油。经过多年增持,巴菲特持有富国银行4.635亿股,按最新收盘价46.05美元计算,持仓市值为213亿美元。2009年一季度,巴菲特增持1236万股富国银行。当年,伯克希尔持有富国银行超过3亿股,占总股本的6%多;2012年增至4.08亿股,持股7.7%,早已成为该银行第一大股东。
之前很多投资人士分析过巴菲特为什么多次增持富国银行,包括巴菲特非常了解富国银行,1989年开始买入富国银行股票,持有的年头非常长。富国银行的业务竞争优势明显,一直都是美国盈利最多、效率最高的银行之一,在起伏不定的银行业里,业绩相当稳定。富国银行资金成本低,客户基础庞大。
但在买点上,我觉得巴菲特最看重的是估值低。翻看巴菲特的言论,他把几次买股的理由说得很清楚:1990年买进富国银行股票是因为该股数月时间股价几乎腰斩。他说:1990年我们买入富国银行的股价低于每股税后利润的5倍。”2009年富国银行再次暴跌,巴菲特再次增持时,又解释说富国银行股价低于每股税后利润的4倍。巴菲特说他评估银行股的方法主要是看资产盈利能力,而且要以一种稳健保守的方式来获得盈利。
股价相对每股税后利润的倍数,其实就是市盈率。按照巴菲特的这个标准,A股市场上所有的国有大银行、股份制银行,都在估值极低、投资价值极高的区间,因为它们的市盈率都在4倍至5倍。
富国银行是一家盈利能力强的企业,2013年净资产收益率同比增长16%。A股银行业的2013年报尚未出炉,从2012年报、2013年三季报看,大部分银行没达到这个数字,也基本都在10%以上。不论如何,股价与每股收益的关系,直观体现在市盈率上。相比富国银行,估值低一半多的A股银行股已经低于巴菲特的买点。
当然,估值高低、股价趋势,综合反映市场的新生态,投资者对行业、股票未来的预期,这远不是市盈率等估值指标可以具化的。只是,作为寻求投资安全边际的代表人物,在蓝筹股低迷市道中,巴菲特的角度是可以参考的角度之一。
更多银行股投资价值知识请关注股票知识网
㈧ 现在银行股具有投资价值吗是否可以逢低吸入
投资价值有,吸入则如石沉大海,不涨不跌的很久,甚至不如5年定期收益高,不如小盘股那么刺激。
㈨ 银行股的中长期投资价值在哪儿
第一,房地产并不会崩溃。城镇化、危旧房改造、独居等需求背景下,房地产还是个长寿行业。从金融、经济、社会的稳定考虑,房地产价格不可能、更不允许暴跌崩溃。房地产去泡沫大概率是慢撒气、软着陆,甚至未必通过房价下跌实现。当然,局部泡沫严重的地区可能会下跌甚至大跌。
第二,地方和国企债务的解决,不可能是银行自己的事情。这些巨额债务的后面,同样是巨额的资产,许多还是优质资产。比如铁路债务,运价提高一些就是暴利资产,现在的铁路运输几乎是公益事业。去库存、去产能后,煤炭、钢铁、建材的债务压力顿时好转。
第三,银行业不良暴露已比较充分。一些主要银行已把逾期90天以上贷款计入不良,一些银行财报上可见,采矿业、制造业、零售业的不良率在5%甚至10%以上,可见不良暴露相当充分。一些主要银行的逾期率、不良率已连续几个季度触底企稳好转,这也是去年银行股表现大大好于大盘的主要原因,这些目前都还没有发生大的改变。
第四,严监管有利于银行业长期稳健发展。中短线是危机和压力,中长期则是巨大的利好,尤其是互联网金融监管,对银行业短中长期都是不小的利好。
第五,中国与美国的贸易摩擦的预期过度悲观。中国与美国的贸易摩擦,包括美国对中国的遏制一直存在,只不过有时激烈、有时缓和,其中有危也有机,危机并存。
第六,国家需要稳定的资本市场,尤其是扩大直接融资支持实体经济,需要一个发展的资本市场。
第七,国家发展离不开金融发展。中国仍然是发展中国家,与欧美相比,国家发展空间很大,银行业的发展空间巨大。
第八,目前银行股的估值不说便宜,但至少不贵,比今年的高点已经便宜了30%左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