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出资人与实际出资人主要有哪些法律责任
根据《公司法司法解释》的规定,有限责任公司的实际出资人与名义出资人订立合同,约定由实际出资人出资并享有投资权益,以名义出资人为名义股东,实际出资人与名义股东对该合同效力发生争议的,如无合同法中合同无效的情形,人民法院应当认定该合同有效。实际出资人与名义股东因投资权益的归属发生争议,实际出资人以其实际履行了出资义务为由向名义股东主张权利的,人民法院应予支持。名义股东以公司股东名册记载、公司登记机关登记为由否认实际出资人权利的,人民法院不予支持。实际出资人未经公司其他股东半数以上同意,请求公司变更股东、签发出资证明书、记载于股东名册、记载于公司章程并办理公司登记机关登记的,人民法院不予支持。
这个问题比较复杂,我给你一个链接,你仔细看看吧http://www.66law.cn/laws/82398.aspx
② 我是公司实际投资人,另外一个法人实际经营,我如何来控制自己的投资风险我需要法律顾问。谢谢
首先你要了解法人是组织形式而非我们日常习惯的自然人的概念,他的存在的责任范围是其所拥有或者经营管理的财产为限。
撇开复杂绕口的解释,简单点来描述,就是现代企业设立时候,企业和经营者其实是两种概念的主体(我们由于一些历史原因,习惯把企业大股东看成企业的拥有者和企业本身绑定在一起,其实这样的看法是不科学的)。
而作为企业的股东权利与责任可以单独约定,当企业陷入困境时候(例如可持续经营出现问题,资不抵债申请破产情况下)股东根据先期约定可以承担对应的责任也可以不承担,而法人必须承担对应的责任(至少要履行注册资本金额部分的债务)
注册建立一个企业的时候,为了保障股东利益,必须在工商信息中明确企业股东构成以及资本结构,这个是从行政法规上对你财产的保障。
而在日常实际经营过程中,建议你和经营者签订细致明确的合作合同,明确企业经营中利益以及责任分担,并且根据实际情况,建立详实可行的公司行政管理、财务等规章。首先你必须在源头上明确一点,公司是属于全体股东的,所以公司员工服务的对象也是公司,而不是单纯的公司的日常管理者,在把这样的概念在日常中落实推动。
再次一步,可以分级明确公司从日常管理总经理直至中层部门经理的责任委托制,简单来说,就是责任经营合同,明确各层级管理人员经营考核目标以及对应的奖惩条例。
公司管理经营是一门科学,但是这门科学仅仅是减少你试错的成本,而不能保证你无风险,所以哪怕是委托管理,你自己也不能完全放弃参与其日常经营管理。
③ 什么是实际控股人
实际控制人,是指虽不是公司的股东,但通过投资关系、协议或者其他安排,能够实际支配公司行为的人。
实际控制人与控股股东的区别如下:
1、实际控制人,一般为自然人,控股股东可以是自然人也可以是法人。
2、实际控制人可以和被控制企业没有直接的资本纽带关系,即可以不是被控企业的股东;而控股股东一定是股东。
3、实际控制人,是指虽不是公司的股东,但通过投资关系、协议或者其他安排,能够实际支配公司行为的人。
(3)联建中的实际投资人扩展阅读:
认定实际控制人的办法:
1、单独或者联合控制一个公司的股份、表决权超过该公司股东名册中持股数量最多的股东行使的表决权;
2、单独或者联合控制一个公司的股份、表决权达到或者超过百分之三十;
3、通过单独或者联合控制的表决权能够决定一个公司董事会半数以上成员当选的;
4、能够决定一个公司的财务和经营政策、并能据以从该公司的经营活动中获取利益的;
5、有关部门根据实质重于形式原则判断某一主体事实上能对公司的行为实施控制的其他情形。
由于改制过程中实际控制人的变更将导致业绩连续计算的中断,严重影响公开发行股票进程,因此,请公司在改制时及时征求保荐机构意见后再采取相应举动。
④ 什么是名义股东,什么是实际出资人,有什么区别与联系,各自承担的责任和义务是什么
1、实际出资人与名义出资人订立合同,约定由实际出资人出资并享有投资权益,以名义出资人为名义股东。
2、公司在发起阶段还未注册成立叫实际出资人。
3、公司在发起阶段还未注册成立叫出资人,公司发起注册成立后出资人就变成股东了。股东是社员权,出资人属于个体。
4、根据《公司法》的相关规定,公司是企业法人,有独立的法人财产,享有法人财产权。公司以其全部财产对公司的债务承担责任。有限责任公司的股东以其认缴的出资额为限对公司承担责任。第四条,公司股东依法享有资产收益、参与重大决策和选择管理者等权利。
⑤ 1、财务投资人中非自然人主体的实际控制人是什么意思
摘要 公司实际控制人,是指虽不是公司的股东,但通过投资关系、协议或者其他安排,能够实际支配公司行为的人。简而言之,实际控制人就是实际控制公司的自然人、法人或其他组织。
⑥ 公司实际投资人联合法人把公司的钱转走了,作为股东我怎么办
股份转让后,要到工商登记才有效,另外转移资金是非法的可以起诉他们.
⑦ 实际控制投资者的自然人和交易的实际受益人指的是什么
实际控制客户的自然人和交易的实际受益人,包括(但不限于)以下两类人员:
一是公司实际控制人;
二是未被客户披露,但实际控制着金融交易过程或最终享有相关经济利益的人员(被代理人除外) 。
在实践中,社会公众投资者往往很容易从上市公司的年报中获知某一上市公司的控股股东是谁。但是,上市公司的实际控制人在某些情况下则很难辨别。
实际控制人可以是控股股东,也可以是控股股东的股东,甚至是除此之外的其他自然人、法人或其他组织。根据证券交易所的要求,在信息披露时,上市公司的实际控制人最终要追溯到自然人、国有资产管理部门或其他最终控制人。
(7)联建中的实际投资人扩展阅读:
关于上市公司的控制权归属,《上市公司收购管理办法》第八十四条,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为拥有上市公司控制权:
(一)投资者为公司持股50%以上的控股股东;
(二)投资者可以实际支配上市公司股份表决权超过30%;
(三)投资者通过实际支配上市公司股份表决权能够决定公司董事会半数以上成员选任;
(四)投资者依其可实际支配的上市公司股份表决权足以对公司股东大会的决议产生重大影响;
(五)中国证监会认定的其他情形。
简而言之,实际控制人就是实际控制上市公司的自然人,法人或其他组织。
⑧ 实际出资人和名义股东可以是同一个人吗
因为可恶的小米化妆镜自动亮睡不着觉,特此回答:实际投资人和名义股东是两个相对立的概念。实际出资人与名义股东不可能是一个人。他俩的关系一般是实际出资人与名义股东签了一份代持股协议,由名义股东代持股,然后实际出资人获得收益,但是不会出现,所以实际投资人又成为隐名股东,名义股东又称为显名股东。而在实际过程中,只有民意股东享有股东的权利,实际出资人不享有股东的权利,他只有与名义股东有合同关系。
⑨ 实际出资人是否可以等同于股东
1.实际出资人是隐名股东,相对应的,经工商登记的股东是显名股东。工商登记的信息主要是起对外公示的作用,在公司内部,股东之间的协议具有约束力。
2.实际出资人应该享有股东权利。不过,建议在公司内部的股东名册上应该列上该实际出资人。
股东是股份公司或有限责任公司中持有股份的人,有权出席股东大会并有表决权,也指其他合资经营的工商企业的投资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