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TTP是什么啊为什么日本就是不敢签啊台湾敢签吗台湾签了了会出现什么结局啊,经济会腾飞吗TT
TPP就是跨太平洋战略经济伙伴协定,是一种高级别自贸协议框架,TPP原则上要求加入国取消所有产品关税。于日本而言,加入TPP之后,其工业产品尤其是机械类产品将获益,在低关税的情况下,原材料将扩大出口。在汽车贸易领域,日本将提高美国进口车配额,美国将逐步削减日系车进口关税。日本工业固然受益,但是日本的农产品和纺织品将承受巨大压力。日本政府估算称,在完全取消关税的情况下,日本主要农林水产品产值将减少四成多。说实在话,美国的贸易关税只有5%,但是日本有21%,那么毫无疑问,美国将像90年代末一样,又开始大赚日本人的钱了,会不会引起日本像90年代的经济大萧条还真不好说。
至于台湾,那就要看现在的关税总比了,如果签定,那就要让所有的工农业产品对签约国0开放,当然其他签约国的产品进入台湾也是免税的,那么就要看这些国家的出口和进口量是不是成正比。如果出口大于进口那肯定是可以的,反之所造成的影响就很可怕,最大的可能是造成本国货币大幅度贬值,国内市场充斥大量外国产品,直接导致本国厂家破产,失业率大幅提升...这也是日本迟迟不敢签的原因。
TTP是没有的,但是有一个TTIP,TTIP是跨大西洋贸易与投资伙伴协议,也叫做美欧双边自由贸易协定。它是欧美发起的贸易优惠协定,打造欧美自贸区,官方预计能让欧盟国内生产总值提高0.52%,但此数据有重大争议,所以三年五轮谈判未能达成共识。若签订完成将涵盖目前世界1/2的GDP,覆盖世界上较富有的8亿人口。
当地时间2016年9月20日,比利时布鲁塞尔,当地民众参加游行,抗议跨大西洋贸易与投资伙伴协定与全面经济贸易协定。TPP囊括了亚太经合组织(APEC)多数成员。
Ⅱ 跨大西洋贸易与投资伙伴协议的谈判代表
【美国首席谈判代表】达恩·马拉尼。
【欧盟首席谈判代表】伊格纳西奥·加西亚·贝尔塞罗。
Ⅲ 跨大西洋贸易与投资伙伴关系协定签署了吗
跨大西洋贸易与投资伙伴关系协定(TIPP)已经谈判破裂了。
Ⅳ 全球已有2858个双边投资协定,其构成网络覆盖世界多少个经济体
世界经济形势对我国发展的影响: 一、金融危机加快世界经济格局变迁,有助于我国话语权的提升 金融危机爆发前,美英德法意日加组成的七国集团(G7),由于囊括了西方主要发达国家,在协调经济政策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不仅对发达国家,也对整个世界经济产生了重要影响。国际金融危机作为分水岭,二十国集团(G20)首脑峰会为标志,G20逐步取代G7,开始在协调全球应对金融危机方面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也就是说,以前,G7成员国的财政部长、中央银行行长们坐在一起就可以对全球经济“发号施令”,如今不行了,越来越多的以中国为代表的新兴和发展中国家已经紧密地融入到全球国际分工链条当中。传统发达国家的经济地位在相对减弱,新的力量对全球经济的影响越来越突出,没有这些新兴力量的参与和支持,很多全球经济问题根本就解决不了。 在这种形势下,我国的地位、影响力和话语权不断提升,比如在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世界银行等重要机构的一些高级职务由中国人来担任;中国在世行的投票权从2.77%提高到4.42%,成为仅次于美国和日本的第三大股东。我国在全球经济治理中的地位和发言权已有较大跃迁,基本实现了从被动到主动、从外围到核心、从配合讨论到参与决策的角色转变。当然,这一过程是比较曲折艰难的,需要经过不懈努力,才能继续不断提高我国的国际地位和影响力。 二、大宗产品价格走低有利于我国改革发展 近期,黄金等贵金属价格出现大幅暴跌,石油等国际大宗商品价格也出现了稳中趋跌的态势,这里面固然有国际游资炒作、地缘政治风险以及美元指数变化等因素的作用,但从基本面来看,刚需不足应该是最主要的原因。全球经济复苏乏力,尤其是新兴经济体增速普遍放缓,暂时告别了高增长期,面临着严重的产能过剩,需要进行结构调整。全球经济的低迷,必然造成大宗商品需求的下降,价格回落应该是迟早的事儿。由于我们是石油、铁矿石等主要大宗商品的进口大国,东西便宜了,我们进口开支节省了,企业的能源原材料成本随之降低了。 过去几年,新兴经济体出现严重通胀,其中相当一部分是由于大宗商品价格上涨引起的,当前价格下降也使过去饱受困扰的输入性通胀压力有所缓和。另外,长期以来,在粗放型的增长模式下,我国资源性产品的价格被压低,虽然在理顺资源性产品价格方面做了大量工作,但改革没有到位。当前,国际大宗商品价格降低,国内的通胀也相对温和,为加紧推进这方面改革提供了较好的空间。我国应抓住千载难逢的机遇,切实推进资源价格形成机制的市场化改革,充分发挥市场手段在资源配置和淘汰落后产能等方面的积极作用。 三、外需收缩和摩擦增多等因素直接冲击我国出口 世界经济复苏动力明显不足,国际机构一再下调经济增长预期,包括寄予厚望的美国经济,增速从1.9%下调到1.7%。一直以来,信用卡和与之伴随的借贷消费模式风靡美国,而金融危机则给美国民众的消费理念带来巨大冲击,3年内约有500万个美国家庭关闭了信用卡账户,再加上失业率居高不下,美国人还不敢大笔消费。欧洲情况也好不到哪儿去,各国财政紧缩,如希腊,过去3年,经济萎缩了1/5,民众生活水平下降了1/3,一半的年轻人没有工作。美欧是我国主要贸易伙伴,他们的日子难过了,买我们的东西就少。以前我们出口增长一般都是每年20%多,现在很难保持两位数,去年是7.9%,今年我国外贸进出口总额力争增长8%左右就不错了。 全球贸易和经济增长之间是相互关联的,经济增长快,贸易增长也快,经济增长降下来,贸易增长也降下来。2012年全球贸易的增速只有2.5%,低于过去20年平均水平的一半。根据WTO预测,2013年全球贸易增长也只有3.3%。最关键的是,每当世界经济处于扩张期,主要发达国家就会积极倡导自由贸易,而当世界经济处于低迷不振的时候,主要发达国家就会祭出贸易保护的大旗。2012年贸易保护主义的势头就比较猛,我国共遭遇21个国家发起的77起贸易救济调查,涉案金额277亿美元,同比分别增长11.6%和369%。金融危机发生以来,全球市场需求减弱、竞争加剧,各国贸易政策愈加“以自我为中心”,各种贸易投资壁垒明显增多。今年以来,我国遭遇的贸易保护更是由传统制造品扩大到光伏等新能源领域,使得我国新能源行业遭遇前所未有的巨大冲击。当前以及今后一个时期,我国面临的贸易摩擦呈现常态化、复杂化趋势,贸易摩擦将贯穿我国从贸易大国走向贸易强国的全过程,应对贸易摩擦将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 四、热钱大进大出加大我国金融风险 热钱,又称游资或叫投机性短期资本,是为追求最高报酬以最低风险而在国际金融市场上迅速流动的短期投机性资金。热钱为了在尽可能短的时间内牟取暴利,它在国际市场上兴风作浪,翻云覆雨,快速进出市场,制造狂热气氛,然后在高价位时悄然出货套利而走,掠夺巨额财富,甚至引发金融乃至经济危机。 现在美、欧、日等发达经济体都在想方设法救助经济,推出量化宽松甚至超级量化宽松货币政策,释放出的货币在全球大规模流动。今年以来,我国外汇储备一改2012年相对平稳的态势,出现急剧攀升,其背后有大量国际热钱流动的因素,特别是造成短期内人民币快速升值,给我国出口行业等带来巨大压力。2013年1至5月,我国有4000亿元左右来自于境外热钱流入。热钱大规模流入使得我国外汇占款被动投放压力大增,前五个月我国外汇占款投放高达1.58万亿元,是上年全年的3.2倍。热钱主要为追逐利差、汇差,人民币1年期存款利率达到3.5%,大大高于近乎零利率的美元,或购买银行的理财产品。今年以来人民币兑美元升值近2%,特别是前5个月实际有效汇率升值幅度高达5.6%。 热钱“有进就有出”,近来对美国提前退出量化宽松货币政策的预期逐渐增强,热钱开始从中国等新兴经济体撤退。这意味着投放到市场上的人民币规模相应减少,6月底所谓的“钱荒”,与此也有很大关系。热钱的快进快出,不仅造成较大金融风险,而且对我国货币政策调控造成了很大压力。热钱来时有冲击,走时也有风险。 五、全球贸易格局变化带来严峻挑战 在WTO的日程表中,多哈回合谈判始终是一项重要工作。但原定3年的谈判期限一拖再拖,如今已进入第12个年头,而且由于各方不愿妥协退让,多哈回合几乎成为“鸡肋”,谈判前景不被看好。 与多边谈判陷入僵局相比,区域经济合作蓬勃发展,双边谈判大有取代多边之势。奥巴马政府已经在全面推动TPP(跨太平洋战略经济伙伴协定)谈判,近期又启动了TTIP(跨大西洋贸易与投资伙伴协定)谈判。无论TPP,还是TTIP,其目的是重塑新的贸易规则,重掌国际贸易领导权,谈判排除的都是中国等新兴经济体,其咄咄逼人之势溢于言表。TPP协定对我国经贸的影响已经非常明显,如果欧美之间达成协议,将成为史上最大的自由贸易协定:美欧关税降至零、覆盖世界贸易量的1/3、全球GDP的1/2。很大程度上,TTIP将改变世界贸易规则、行业标准,挑战新兴国家,尤其是金砖国家间的准贸易联盟。那么,包括中国在内的新兴国家将被彻底边缘化。这样对我们来说,在制定新的投资、贸易等规则的时候,我们无法参与,欧美贸易和投资标准的提高,促使中国等新兴经济体国家不得不进一步进行新一轮改革。 六、创新竞争力有被拉大的风险 金融危机后,为了重振本土工业,美欧等发达国家将“再工业化”作为重塑竞争优势的重要战略,推出了大力发展新兴产业、鼓励科技创新、支持中小企业发展等政策和措施。然而,面对全球以制造业数字化、智能化为核心的新一轮工业革命浪潮,我国创新能力不足,与欧美发达国家在高端技术领域的差距面临再次被拉大的风险。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积极吸引外商直接投资,外资带来了大量中低端技术,促进了我国技术进步。由于当前我们制造业的一些传统比较优势在丧失,比如,随着人口结构的变化,劳动力成本呈显着上升趋势;随着房价的飙升和城市建设的大规模推进,土地成本大幅提高;近年来人民币累计升值超过30%以上,我国出口价格优势不再;雾霾天气等使得老百姓对环保的要求日益提高,制造业环保成本大幅增加等等,一些跨国企业开始从我国回流到本土,或转战东南亚等地寻找更加低廉的劳动力市场,外资流入我国速度开始放缓,技术引进步伐也相应放慢。当然,现在我们已经掌握了中低端技术,需要更多的高端技术,而高端技术欧美国家从来都是严格封锁的,我们引进不了,这就迫切需要我们坚定不移地走自主创新之路。
Ⅳ 跨大西洋贸易与投资伙伴协议的介绍
美欧双边自由贸易协定即跨大西洋贸易与投资伙伴协议(TTIP)议题涉及服务贸易、政府采购、原产地规则、技术性贸易壁垒、农业、海关和贸易便利化等。
Ⅵ apec三大议题取得了什么成果
世界经抄济复苏仍面临许多不可预知的和不稳定的因素,我们需要加强区域经济一体化并促进一个开放环境的形成,以有利于区域经济和世界经济长期发展。显然,中国已经试图利用这次会议来说服世界,各国也已经看到,中国准备提供相关解决方案,解决该区域经济发展问题。
相关专家学者表示,为了迎接世界经济复苏的共同挑战,加强世界各经济体间的合作一直是重点,尤其在2008年金融危机以后,对于国际经济合作的呼声更为强烈。TPP、跨大西洋贸易和投资伙伴协定(TTIP)、全球服务贸易协定(TISA)、信息技术协定(ITA)、政府采购协议(GPA)和世界贸易组织框架下通过的“巴厘一揽子协定”等,都是世界各经济体加强合作的结果。此外,有关国家在成立金砖国家开发银行和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问题上也达成了一致意见,成为全球治理中的新亮点。
Ⅶ 跨大西洋贸易与投资伙伴协议的时间表
2013年2月,美欧领导人就尽快启动双边自由贸易协定谈判达成一致。
2013年6月17日,欧盟委员会内主席巴罗佐和美国容总统奥巴马在英国北爱尔兰西部厄恩湖举行的八国集团峰会期间宣布,欧盟与美国正式启动双边自由贸易协定谈判。
Ⅷ 跨大西洋贸易与投资伙伴关系协定的预期工作
TTIP谈判抄将创建世界上最大袭的自由贸易协定,并可能重振自冷战结束以来跨大西洋关系。
TTIP不仅是自贸协定,更要建立起一整套协作机制,最终目标是形成美欧利益共同体,即“经济版北约”,以应对日益变化的国际经济环境带来的新机遇和挑战。
除减免关税外,TTIP谈判将重点致力于解决市场准入和监管法规、非关税壁垒以及市场规则等三个关键性问题。一旦美欧在产品技术标准上达成一致,将对全球产生重要影响,成为新的国际标准。如果达成,TTIP就将成为新的国际贸易、投资规则的基础,进而影响到整个全球化规则制订,和跨太平洋伙伴关系协定(TPP)一道,大大提升中国参与全球化的成本。TPP理论上无法排斥中国,但由于美欧经济差距更小,TTIP比TPP更容易达成协议,对中国的战略挤压效应更加突出。中国将不得不再次面临着重塑的西方,能否通过将来的中欧FTA或金砖FTA化解之,考验中国的战略智慧。
Ⅸ 跨大西洋贸易与投资伙伴协议 是什么意思
跨大西洋贸易与投资伙伴协议
美欧双边自由贸易协定即跨大西洋贸易与投资伙伴协议(TTIP)议题涉及服务贸易、政府采购、原产地规则、技术性贸易壁垒、农业、海关和贸易便利化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