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基金投资 > 广德投资环境

广德投资环境

发布时间:2021-01-06 18:26:11

Ⅰ 广德民风民俗

广德
开放分类: 中国竹子之乡、广德、中国板栗之乡

一、年号

1、广德(763年七月—764年十二月)是唐代宗的年号,共计2年。

2、广德(?-967年)是大理国皇帝段思聪的年号。

二、地名

广德县是安徽省宣城市下辖的一个县。面积2165平方公里,人口51万。邮政编码242200。县人民政府驻桃州镇。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太极洞即位于此。

区位优越、交通便捷

广德县位于安徽省东南部,苏浙皖三省八县(市)交界处,东临杭嘉湖,北倚苏锡常,周边“两个半小时经济圈”有上海、杭州、南京、合肥等4个省会城市和16个大中发达城市,是安徽省唯一与苏浙两个发达省份毗邻接壤的县份,是东进西出的桥头堡、南北经济的结合点,是华东沿海经济挺进安徽等中西部地区的第一站。合杭高速、宣杭铁路复线、318国道和3条省道穿境而过,交通便捷,运输发达,素有“三省通衢”之美誉。环绕四周的有上海虹桥、杭州萧山、南京禄口、合肥骆岗等机场和上海、芜湖、南京、宁波等港口,物流畅通,经济发展条件优越,广德已成为长三角经济向内地辐射的物流副中心。

历史悠久、人杰地灵

古称桐汭,东汉建安初置广德县,取名意在“皇恩浩荡,帝德广大”,迄今已有1800多年,历史上先后归属吴、越、楚国,受其文化传统影响深远。广德钟灵毓秀,代有名人。唐代农民起义领袖陈庄,清末名臣张光藻,我国著名地质学家和地层古生物学家许杰都出生在这里,明开国皇帝朱元璋曾驻跸广德祠山殿。广德是一个移民县份,由于历史上中原文化、徽文化和吴越文化的多重熏陶,铸就了广德人民热情、豪爽、好客、大度的优良传统。目前,在广德城乡经商兴企的外地投资者众多,无疑与文化传统息息相关。

旅游资源得天独厚

广德位于风光秀丽的皖南山区,属北亚热带湿润气候区,年平均气温15.4℃,年均降水量1328毫米,无霜期近300天,是休闲度假的理想场所。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太极洞,是华东地区最大的天然溶洞,与“钱塘江潮、登州海市、雷州换鼓”齐称“天下四绝”,素有“桂林山水、广德石洞”并相媲美之说;始建于公元979年巍巍壮观的天寿寺塔、古朴典雅的鼓角楼、闻名遐迩的岳飞抗金遗址、灵秀甲东南的桃姑迷宫、万顷碧波的卢湖竹海及富有浓郁祠山文化的横山国家森林公园,各以其独特风姿吸引着四海宾朋、八方游客。广德已经编制了全县旅游总体发展规划,正致力于把广德建设成为长三角发达地区旅游休闲的“后花园”。

物产资源丰富多样

广德区域面积2165平方公里,土地资源储备丰富,有耕地42万亩,林地171万亩。广德是“中国竹子之乡”、“中国板栗之乡”,被国务院列为“全国山区综合开发示范县”和“全国经济林建设示范县”。境内竹林面积70余万亩,毛竹蓄积量1.4亿株,居全省第一、全国第六,板栗面积、产量居全省前列。广德是“长三角”地区少有的矿产资源大县之一,矿藏资源极其丰富,开发前景十分广阔。现已探明具有开采价值的就有:金、铁、铀、煤炭、石灰石、大理石、萤石等30多个品种,尤其是品位较高的黄砂,畅销长三角市场,年运销量达200万吨。

基础设施日臻完善

电力供应充沛可靠,有220千伏变电所2座,110千伏变电所4座, 35千伏供电主网覆盖全县,是安徽省唯一拥有2座220千伏变电所的县级城市。道路运输四通八达,全县乡乡通油路,村村通公路。县城供水日产已达2.5万吨,日产10万吨的新水厂已动工兴建。城市建设日新月异,按照加快建设现代化中等城市的要求,修订完善了《广德县城市总体规划》,近期规划广德县城2007年目标为建成区12平方公里、15万人口。特别是广德经济技术开发区已成为吸引长三角投资者创业的腹地。按照建设长江三角洲一流开发区的目标,坚持高起点规划、高标准建设,举全县之力办好开发区。开发区位于县城东郊,规划总面积16.5平方公里,区内设有外贸加工、特色工业、高新技术产业和商贸综合服务等多个功能区。区内主干道按省级经济技术开发区标准设计,供水、供电、供气、排水、排污、通讯管线均已一次性铺设到位。

投资成本相对低廉

各项工作的规范完善和配套产业的建立健全,使广德的投资成本相对低廉。办公、生产用水1.3元/吨,经营门面及宾馆用水1.5元/吨;居民生活用电0.5元/度,大工业用电0.49元/度,普通工业用电0.57元/度,工业用电实行峰谷电价,谷电价格下调40%。工业用地价格优惠,其中,开发区对国家鼓励类项目用地给予再优惠和扶持。“广德县扩大开放、促进发展20条”、“广德经济技术开发区招商引资优惠政策”及“鼓励引荐外来投资兴办工业项目奖励办法”等一系列政策文件,公开承诺让利于商、取信于商。

投资环境日趋优化

广德县委、县政府早在1998年就在全省率先推进了国有集体企业改革,着力解决体制问题。目前,国有集体企业改革全部完成,民营企业全面涌入,改革先行带来的体制优势日益显现。打造高效、务实、廉洁的服务型政府,是历届县委、县政府孜孜追求的目标。“三大中心”的设立是广德与外商之间架起的三座桥梁。县行政服务中心提供的“一站式”全程服务,始终体现出快捷、高效和方便;广德县外来投资者服务中心和广德县优化环境投诉中心是外商在广德的忠实代表,他们以维护外商的权益为已任,实行企业“绿卡”保护制度,及时帮助外商开展全程代理服务和投诉受理服务,坚决为外商在广德发展保驾护航。一年一度的公开评议机关活动,彻底扭转了机关作风。 2005年6月份,广德被评为浙商(省外)投资十大潜力城市之一。

经济社会蓬勃发展

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近几年来,广德县充分依托自身的区位优势、资源优势和体制优势,勇当宣城经济融入苏浙沪经济圈的排头兵,积极实施“工业兴县、竹业富民”发展战略,进一步推动了经济社会的持续快速健康发展。县域经济运行综合考评位次逐年上升,由1999年全省第51位上升到2004年第8位,跨入全省十强县行列。经济发展速度不断加快,自2001年以来,全县GDP增幅分别达6.2%、7.1%、13.0%、15.1%,财政收入增幅分别达2.3%、14.1%、18.1%、39.5%。尤其是我县在全市率先评审通过了《全县工业发展规划》,通过合理布局、产业定位,工业经济发展势头强劲。全县规模工业产值由1998年的约2亿元,发展到2000年的4.6亿,2003年10亿,2004年20.1亿元,6年之间翻了三番。通过近年来的不断发展,县域工业逐步形成了以机电、建材、生物化工、玩具服装、竹加工和农副产品加工等具有一定规模的六大产业。
如果您认为本词条还有待完善,需要补充新内容或修改错误内容,请 编辑词条
参考资料:
1.转载自广德县政府网(www.guangde.gov.cn)
2.松桥达良,《元号はやわかり—东亜历代建元考》,砂书房,1994年7月,ISBN 4915818276
3.李崇智,《中国历代年号考》,中华书局,2001年1月 ISBN 7101025129
4.所功,《年号の歴史―元号制度の史的研究》,雄山阁,1998年3月,ISBN 4639007116

Ⅱ 广德县的人口密度与消费状况

广德县位于安徽省东南部,苏浙皖三省八县(市)交界处,区域面积 2165 平方公里,东临杭嘉湖,北倚苏锡常,周边 “ 两个半小时经济圈 ” 有上海、杭州、南京、合肥等 4 个省会城市和 16 个大中发达城市,是安徽省唯一与苏浙两个发达省份毗邻接壤的县份,是东进西出的桥头堡、南北经济的结合点,是华东沿海经济挺进安徽等中西部地区的第一站。合杭高速、宣杭铁路复线、 318 国道和 3 条省道穿境而过,交通便捷,运输发达,素有 “ 三省通衢 ” 之美誉。环绕四周的有上海虹桥、杭州萧山、南京禄口、合肥骆岗等机场和上海、芜湖、南京、宁波等港口,物流畅通,经济发展条件优越,广德已成为长三角经济向内地辐射的物流副中心。

广德,历史悠久、人杰地灵。
古称桐汭,东汉建安初置广德县,取名意在 “ 皇恩浩荡,帝德广大 ” ,迄今已有 1800 多年,历史上先后归属吴、越、楚国,受其文化传统影响深远。广德钟灵毓秀,代有名人。唐代农民起义领袖陈庄,清末名臣张光藻,我国著名地质学家和地层古生物学家许杰都出生在这里,明开国皇帝朱元璋曾驻跸广德祠山殿。广德是一个移民县份,由于历史上中原文化、徽文化和吴越文化的多重熏陶,铸就了广德人民热情、豪爽、好客、大度的优良传统。目前,在广德城乡经商兴企的外地投资者众多,无疑与文化传统息息相关。

广德,厚德广行,七善之城。
“厚德广行七善之城”是对广德城市理念形象的定位语。“七善之城”,虽源自古典,然实在是对今日广德和明日广德的准确定位,是对广德一千八百年的历史积淀、多元融汇的文化内涵、开拓进取的时代风姿和科学发展构建和谐的美好前景的高度概括。因此,对“七善之城”,我们既可以总体上理解为:广德就是一个至善之城,至美之城;也可以具体地解释为:广德,是七种善的城市理念形象。
这七种善的城市形象分别是:(一)“居善地”,即“生态广德”的形象。广德青山绿水,田园秀美,“山披竹林,林藏古城,城绕碧水,水过奇洞。”今天,广德人更注重保护原生态的自然环境,更着力构建科学循环的发展环境。广德,真正是泛长三角地区的后花园,宜居宜游的“生态之城”。(二)“心善渊”,即“包容广德”的形象。广德人像水那样自然平实而深沉包容;广德文化资源丰富,“吴越”文化、“中原”文化、“荆楚”文化、“徽”文化在这里交流融汇,形成了今日广德多元包容的七善文化。广德,是宽厚、坦荡的“包容之城”。(三)“与善仁”,即“礼仪广德”的形象。广德人,大都是全国各地移民,从而形成与人为善、真诚仁爱的民风。当此市场经济大潮竞相奔涌的时代,广德更敞开博大的胸怀,礼貌待人,友善处事,注重形象,文明发展。广德,是一座亲和助人、热情大方的“礼仪之城”。(四)“言善信”,即“诚信广德”的形象。广德人,讲诚信,讲道义,祠山文化就体现着广德先民对真诚为民、言而有信等诚信品德的呼唤、敬仰和崇拜。今天的广德,更以诚信立县,诚信创业,诚信招商,诚信发展,发扬光大着诚信的精神特质,也赢得了广大市民的自信和外地、外商的赞誉。广德,是以真诚立根本、以信义求发展的“诚信之城”。(五)“政善治”,即“民本广德”的形象。行政和处事持正平衡、公平正义,体现在以人为本,以民为本。广德,历来厚德载物,以民生为根本。近年来,工业兴县,竹业富民,经济快速协调发展,社会事业同步跟进。广德,是一个政治进步清明、人民安居乐业的“民本之城”。(六)“事善能”,即“务实广德”的形象。广德的移民文化积淀,铸就了她善于学习他人所长、善于调剂融和各方的务实品格。近年来,广德充分发挥地处苏浙皖三省交汇处、能近距离承接长三角地区经济发展辐射的优势,率先行动,东向发展,举贤聚能,真抓实干,又好又快地建设着富裕文明新广德。广德,愈益显现为求真求实、稳健发展的“务实之城”。(七)“动善时”,即“创新广德”的形象。创新是时代进步的动力,一项事业,一个地方要发展,要兴盛,就必须创造并把握机遇,开拓创新。今日广德的工业兴县、东向发展、开发区建设,招商引资、全省农村综合改革试点,等等,无不是审时度势,创造机会,抢抓机遇,及时而动,奋发进取,创新发展的结果。广德,真正是一个思想解放、充满活力的“创新之城”。

广德,资源丰富、旅游发达。
广德土地资源储备丰富,有耕地 42 万亩,林地 171 万亩。广德是 “ 中国竹子之乡 ” 、 “ 中国板栗之乡 ” ,被国务院列为 “ 全国山区综合开发示范县 ” 和 “ 全国经济林建设示范县 ” ,境内竹林面积 75 余万亩,毛竹蓄积量 1.5 亿株,居全省第一、全国第六,板栗面积、产量居全省前列。广德是 “ 长三角 ” 地区的矿产资源大县,矿藏资源极其丰富,开发前景十分广阔。现已探明具有开采价值的有金、铁、铀、煤炭、石灰石、大理石、萤石等 30 多个品种,尤其是品位较高的黄砂,畅销长三角市场,年运销量达 200 万吨。广德属北亚热带湿润气候区,年平均气温 15.4℃ ,年均降水量 1328 毫米,无霜期近 300 天,是休闲度假的理想场所。国家 AAAA 级重点风景名胜区太极洞,是华东地区最大的天然溶洞,与 “ 钱塘江潮、登州海市、雷州换鼓 ” 齐称 “ 天下四绝 ” ,素有 “ 桂林山水、广德石洞 ” 并相媲美之说;始建于公元 979 年巍巍壮观的天寿寺塔、古朴典雅的鼓角楼、闻名遐迩的岳飞抗金遗址、灵秀甲东南的桃姑迷宫、万顷碧波的卢湖竹海及富有浓郁祠山文化的横山国家森林公园,各以其独特风姿吸引着四海宾朋、八方游客。2008年实现旅游总收入4.2亿元。被评为全国最佳休闲旅游县、中国生态旅游经济百强县。

广德,基础完善、设施齐备。
电力设施完善,供应充沛可靠,现有 220 千伏变电所 2 座, 110 千伏变电所 4 座, 35 千伏供电主网覆盖全县,是安徽省唯一拥有 2 座 220 千伏变电所的县级城市。道路运输四通八达,全县乡乡通油路,村村通公路。县城供水日产已达 2.5 万吨,日产 10 万吨的新水厂已投入使用。城市建设日新月异,按照加快建设现代化中等城市的要求,修订完善了《广德县城市总体规划》,近期规划广德县城 2007 年目标为建成区 12 平方公里、 15 万人口。广德经济开发区位于县城东郊,规划总面积 43 平方公里, 2006 年 2 月被批准为省级开发区,按照建设长江三角洲一流开发区的目标,坚持高起点规划、高标准建设,开发区区内设有外贸加工、特色工业、高新技术产业和商贸综合服务等多个功能区,区内主干道按省级经济开发区标准设计,供水、供电、供气、排水、排污、通讯管线均已一次性铺设到位。目前开发区已成为吸引长三角投资者创业的腹地。 2006 年 10 月广德经济开发区在“长三角投资发展论坛”上被评为“长三角最具投资价值开发区”。2007年第二届长三角发展投资论坛上,广德县被评选为 “长三角最具投资价值县市”。 2008年再次被评为长三角最具投资价值开发区。

广德,投资热土、创业摇篮。
广德投资环境日趋优化,出台了 “ 鼓励引荐外来投资兴办工业项目奖励办法 ” 、“全民创业” “ 广德县加快发展 20 条 ” 等一系列政策文件,公开承诺让利于商、取信于商。开发区对国家鼓励类项目用地给予再优惠和扶持。打造高效、务实、廉洁的服务型政府,是历届县委、县政府孜孜追求的目标。高质量、快速度完成全县电子政务工程,在全省县市区率先实现办公自动化,行政效率和服务水平进一步提高。一年一度的公开评议机关活动,彻底扭转了机关作风。县行政服务中心建成行政审批办证、照投标交易、县长热线投诉受理“三个平台”,提供快捷、高效和方便的 “ 一站式 ” 全程服务,帮助外商开展全程代理服务和投诉受理服务,坚决为外商在广德发展保驾护航。 2005 年 6 月份,广德被评为浙商(省外)投资十大潜力城市之一。 2008年全年实际到位内资40亿元、外资5017万美元。广德县委、县政府早在 1998 年就在全省率先推进了国有集体企业改革,着力解决体制问题。目前,国有集体企业改革全部完成,民营企业全面涌入,改革先行带来的体制优势日益显现,“百姓创家业、能人创企业、干部创事业”的氛围空前浓烈。

广德,经济发展、社会安定。
近几年来,广德县充分依托自身的区位优势、资源优势和体制优势,勇当宣城经济融入苏浙沪经济圈的排头兵,积极实施 “ 工业兴县、竹业富民 ” 发展战略,进一步推动了经济社会的持续快速健康发展。2008年,预计全年实现生产总值80亿元、增长20%;实现财政收入8.3亿元、增长34.3%,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85亿元、增长35.4%;农民人均纯收入6200元、增长20%;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6100元、增长24.5%。累计完成工业投入33亿元,实现工业总产值180亿元。规模工业企业实现销售收入130亿元、利税3.5亿元。

Ⅲ 广德怎么样

一、年号1、广德(763年七月—764年十二月)是唐代宗的年号,共计2年。2、广德(?-967年)是大理国皇帝段思聪的年号。二、地名广德县是安徽省宣城市下辖的一个县。面积2165平方公里,人口51万。邮政编码242200。县人民政府驻桃州镇。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太极洞即位于此。区位优越、交通便捷 广德县位于安徽省东南部,苏浙皖三省八县(市)交界处,东临杭嘉湖,北倚苏锡常,周边“两个半小时经济圈”有上海、杭州、南京、合肥等4个省会城市和16个大中发达城市,是安徽省唯一与苏浙两个发达省份毗邻接壤的县份,是东进西出的桥头堡、南北经济的结合点,是华东沿海经济挺进安徽等中西部地区的第一站。合杭高速、宣杭铁路复线、318国道和3条省道穿境而过,交通便捷,运输发达,素有“三省通衢”之美誉。环绕四周的有上海虹桥、杭州萧山、南京禄口、合肥骆岗等机场和上海、芜湖、南京、宁波等港口,物流畅通,经济发展条件优越,广德已成为长三角经济向内地辐射的物流副中心。历史悠久、人杰地灵 古称桐汭,东汉建安初置广德县,取名意在“皇恩浩荡,帝德广大”,迄今已有1800多年,历史上先后归属吴、越、楚国,受其文化传统影响深远。广德钟灵毓秀,代有名人。唐代农民起义领袖陈庄,清末名臣张光藻,我国著名地质学家和地层古生物学家许杰都出生在这里,明开国皇帝朱元璋曾驻跸广德祠山殿。广德是一个移民县份,由于历史上中原文化、徽文化和吴越文化的多重熏陶,铸就了广德人民热情、豪爽、好客、大度的优良传统。目前,在广德城乡经商兴企的外地投资者众多,无疑与文化传统息息相关。 旅游资源得天独厚 广德位于风光秀丽的皖南山区,属北亚热带湿润气候区,年平均气温15.4℃,年均降水量1328毫米,无霜期近300天,是休闲度假的理想场所。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太极洞,是华东地区最大的天然溶洞,与“钱塘江潮、登州海市、雷州换鼓”齐称“天下四绝”,素有“桂林山水、广德石洞”并相媲美之说;始建于公元979年巍巍壮观的天寿寺塔、古朴典雅的鼓角楼、闻名遐迩的岳飞抗金遗址、灵秀甲东南的桃姑迷宫、万顷碧波的卢湖竹海及富有浓郁祠山文化的横山国家森林公园,各以其独特风姿吸引着四海宾朋、八方游客。广德已经编制了全县旅游总体发展规划,正致力于把广德建设成为长三角发达地区旅游休闲的“后花园”。 物产资源丰富多样 广德区域面积2165平方公里,土地资源储备丰富,有耕地42万亩,林地171万亩。广德是“中国竹子之乡”、“中国板栗之乡”,被国务院列为“全国山区综合开发示范县”和“全国经济林建设示范县”。境内竹林面积70余万亩,毛竹蓄积量1.4亿株,居全省第一、全国第六,板栗面积、产量居全省前列。广德是“长三角”地区少有的矿产资源大县之一,矿藏资源极其丰富,开发前景十分广阔。现已探明具有开采价值的就有:金、铁、铀、煤炭、石灰石、大理石、萤石等30多个品种,尤其是品位较高的黄砂,畅销长三角市场,年运销量达200万吨。 基础设施日臻完善 电力供应充沛可靠,有220千伏变电所2座,110千伏变电所4座, 35千伏供电主网覆盖全县,是安徽省唯一拥有2座220千伏变电所的县级城市。道路运输四通八达,全县乡乡通油路,村村通公路。县城供水日产已达2.5万吨,日产10万吨的新水厂已动工兴建。城市建设日新月异,按照加快建设现代化中等城市的要求,修订完善了《广德县城市总体规划》,近期规划广德县城2007年目标为建成区12平方公里、15万人口。特别是广德经济技术开发区已成为吸引长三角投资者创业的腹地。按照建设长江三角洲一流开发区的目标,坚持高起点规划、高标准建设,举全县之力办好开发区。开发区位于县城东郊,规划总面积16.5平方公里,区内设有外贸加工、特色工业、高新技术产业和商贸综合服务等多个功能区。区内主干道按省级经济技术开发区标准设计,供水、供电、供气、排水、排污、通讯管线均已一次性铺设到位。 投资成本相对低廉 各项工作的规范完善和配套产业的建立健全,使广德的投资成本相对低廉。办公、生产用水1.3元/吨,经营门面及宾馆用水1.5元/吨;居民生活用电0.5元/度,大工业用电0.49元/度,普通工业用电0.57元/度,工业用电实行峰谷电价,谷电价格下调40%。工业用地价格优惠,其中,开发区对国家鼓励类项目用地给予再优惠和扶持。“广德县扩大开放、促进发展20条”、“广德经济技术开发区招商引资优惠政策”及“鼓励引荐外来投资兴办工业项目奖励办法”等一系列政策文件,公开承诺让利于商、取信于商。 投资环境日趋优化 广德县委、县政府早在1998年就在全省率先推进了国有集体企业改革,着力解决体制问题。目前,国有集体企业改革全部完成,民营企业全面涌入,改革先行带来的体制优势日益显现。打造高效、务实、廉洁的服务型政府,是历届县委、县政府孜孜追求

Ⅳ 浙江省安吉县和安徽广德县经济条件相比怎么样

浙江省安吉县广德县的经济条件相比,起来还是那肯定是浙江安吉好安吉是旅游胜地生态环境,多可很好。

Ⅳ 安徽广德怎么样

一、年号1、广德(763年七月—764年十二月)是唐代宗的年号,共计2年。2、广德(?-967年)是大理国皇帝段思聪的年号。二、地名广德县是安徽省宣城市下辖的一个县。面积2165平方公里,人口51万。邮政编码242200。县人民政府驻桃州镇。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太极洞即位于此。区位优越、交通便捷 广德县位于安徽省东南部,苏浙皖三省八县(市)交界处,东临杭嘉湖,北倚苏锡常,周边“两个半小时经济圈”有上海、杭州、南京、合肥等4个省会城市和16个大中发达城市,是安徽省唯一与苏浙两个发达省份毗邻接壤的县份,是东进西出的桥头堡、南北经济的结合点,是华东沿海经济挺进安徽等中西部地区的第一站。合杭高速、宣杭铁路复线、318国道和3条省道穿境而过,交通便捷,运输发达,素有“三省通衢”之美誉。环绕四周的有上海虹桥、杭州萧山、南京禄口、合肥骆岗等机场和上海、芜湖、南京、宁波等港口,物流畅通,经济发展条件优越,广德已成为长三角经济向内地辐射的物流副中心。历史悠久、人杰地灵 古称桐汭,东汉建安初置广德县,取名意在“皇恩浩荡,帝德广大”,迄今已有1800多年,历史上先后归属吴、越、楚国,受其文化传统影响深远。广德钟灵毓秀,代有名人。唐代农民起义领袖陈庄,清末名臣张光藻,我国著名地质学家和地层古生物学家许杰都出生在这里,明开国皇帝朱元璋曾驻跸广德祠山殿。广德是一个移民县份,由于历史上中原文化、徽文化和吴越文化的多重熏陶,铸就了广德人民热情、豪爽、好客、大度的优良传统。目前,在广德城乡经商兴企的外地投资者众多,无疑与文化传统息息相关。 旅游资源得天独厚 广德位于风光秀丽的皖南山区,属北亚热带湿润气候区,年平均气温15.4℃,年均降水量1328毫米,无霜期近300天,是休闲度假的理想场所。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太极洞,是华东地区最大的天然溶洞,与“钱塘江潮、登州海市、雷州换鼓”齐称“天下四绝”,素有“桂林山水、广德石洞”并相媲美之说;始建于公元979年巍巍壮观的天寿寺塔、古朴典雅的鼓角楼、闻名遐迩的岳飞抗金遗址、灵秀甲东南的桃姑迷宫、万顷碧波的卢湖竹海及富有浓郁祠山文化的横山国家森林公园,各以其独特风姿吸引着四海宾朋、八方游客。广德已经编制了全县旅游总体发展规划,正致力于把广德建设成为长三角发达地区旅游休闲的“后花园”。 物产资源丰富多样 广德区域面积2165平方公里,土地资源储备丰富,有耕地42万亩,林地171万亩。广德是“中国竹子之乡”、“中国板栗之乡”,被国务院列为“全国山区综合开发示范县”和“全国经济林建设示范县”。境内竹林面积70余万亩,毛竹蓄积量1.4亿株,居全省第一、全国第六,板栗面积、产量居全省前列。广德是“长三角”地区少有的矿产资源大县之一,矿藏资源极其丰富,开发前景十分广阔。现已探明具有开采价值的就有:金、铁、铀、煤炭、石灰石、大理石、萤石等30多个品种,尤其是品位较高的黄砂,畅销长三角市场,年运销量达200万吨。 基础设施日臻完善 电力供应充沛可靠,有220千伏变电所2座,110千伏变电所4座, 35千伏供电主网覆盖全县,是安徽省唯一拥有2座220千伏变电所的县级城市。道路运输四通八达,全县乡乡通油路,村村通公路。县城供水日产已达2.5万吨,日产10万吨的新水厂已动工兴建。城市建设日新月异,按照加快建设现代化中等城市的要求,修订完善了《广德县城市总体规划》,近期规划广德县城2007年目标为建成区12平方公里、15万人口。特别是广德经济技术开发区已成为吸引长三角投资者创业的腹地。按照建设长江三角洲一流开发区的目标,坚持高起点规划、高标准建设,举全县之力办好开发区。开发区位于县城东郊,规划总面积16.5平方公里,区内设有外贸加工、特色工业、高新技术产业和商贸综合服务等多个功能区。区内主干道按省级经济技术开发区标准设计,供水、供电、供气、排水、排污、通讯管线均已一次性铺设到位。 投资成本相对低廉 各项工作的规范完善和配套产业的建立健全,使广德的投资成本相对低廉。办公、生产用水1.3元/吨,经营门面及宾馆用水1.5元/吨;居民生活用电0.5元/度,大工业用电0.49元/度,普通工业用电0.57元/度,工业用电实行峰谷电价,谷电价格下调40%。工业用地价格优惠,其中,开发区对国家鼓励类项目用地给予再优惠和扶持。“广德县扩大开放、促进发展20条”、“广德经济技术开发区招商引资优惠政策”及“鼓励引荐外来投资兴办工业项目奖励办法”等一系列政策文件,公开承诺让利于商、取信于商。 投资环境日趋优化 广德县委、县政府早在1998年就在全省率先推进了国有集体企业改革,着力解决体制问题。目前,国有集体企业改革全部完成,民营企业全面涌入,改革先行带来的体制优势日益显现。打造高效、务实、廉洁的服务型政府,是历届县委、县政府孜孜追求的目标。“三大中心”的设立是广德与外商之间架起的三座桥梁。县行政服务中心提供的“一站式”全程服务,始终体现出快捷、高效和方便;广德县外来投资者服务中心和广德县优化环境投诉中心是外商在广德的忠实代表,他们以维护外商的权益为已任,实行企业“绿卡”保护制度,及时帮助外商开展全程代理服务和投诉受理服务,坚决为外商在广德发展保驾护航。一年一度的公开评议机关活动,彻底扭转了机关作风。 2005年6月份,广德被评为浙商(省外)投资十大潜力城市之一。 经济社会蓬勃发展 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近几年来,广德县充分依托自身的区位优势、资源优势和体制优势,勇当宣城经济融入苏浙沪经济圈的排头兵,积极实施“工业兴县、竹业富民”发展战略,进一步推动了经济社会的持续快速健康发展。县域经济运行综合考评位次逐年上升,由1999年全省第51位上升到2004年第8位,跨入全省十强县行列。经济发展速度不断加快,自2001年以来,全县GDP增幅分别达6.2%、7.1%、13.0%、15.1%,财政收入增幅分别达2.3%、14.1%、18.1%、39.5%。尤其是我县在全市率先评审通过了《全县工业发展规划》,通过合理布局、产业定位,工业经济发展势头强劲。全县规模工业产值由1998年的约2亿元,发展到2000年的4.6亿,2003年10亿,2004年20.1亿元,6年之间翻了三番。通过近年来的不断发展,县域工业逐步形成了以机电、建材、生物化工、玩具服装、竹加工和农副产品加工等具有一定规模的六大产业。 如果您认为本词条还有待完善,需要补充新内容或修改错误内容,请 编辑词条 开放分类:中国竹子之乡、广德、中国板栗之乡 参考资料: 1.转载自广德县政府网( www.guangde.gov.cn) 2.松桥达良,《元号はやわかり—东亜历代建元考》,砂书房,1994年7月,ISBN 4915818276 3.李崇智,《中国历代年号考》,中华书局,2001年1月 ISBN 7101025129 4.所功,《年号の歴史―元号制度の史的研究》,雄山阁,1998年3月,ISBN 4639007116

Ⅵ 安徽广德家乡与环境资料

岳飞广德大捷,南宋初年,金兀术率军十万渡过长江南下,宋高宗逃奔内海上。岳飞率军在容临安以北的广德联营十里,六战六捷,金军被迫北撤,史称广德大捷。

1937年,淞沪会战期间,中国空军第二轰炸机大队自广德机场起飞,对停泊与上海外海的日本海军进行了猛烈轰炸,重创日军凤翔号航空母舰。

1937年,南京保卫战,中国军队五个师在广德、泗安阻击日军,伤亡三万余人。第一四五师师长饶国华上将殉国。

1964年,中国第一枚探空火箭在广德发射,火箭将4只大白鼠、4只小白鼠和12支生物试管送上太空并成功回收。

Ⅶ 广德近几年的发展

广德县是安徽省宣城市下辖的一个县。面积2165平方公里,人口51万。邮政编码242200。县人民政府驻桃州镇。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太极洞即位于此。
区位优越、交通便捷
广德县位于安徽省东南部,苏浙皖三省八县(市)交界处,东临杭嘉湖,北倚苏锡常,周边“两个半小时经济圈”有上海、杭州、南京、合肥等4个省会城市和16个大中发达城市,是安徽省唯一与苏浙两个发达省份毗邻接壤的县份,是东进西出的桥头堡、南北经济的结合点,是华东沿海经济挺进安徽等中西部地区的第一站。合杭高速、宣杭铁路复线、318国道和3条省道穿境而过,交通便捷,运输发达,素有“三省通衢”之美誉。环绕四周的有上海虹桥、杭州萧山、南京禄口、合肥骆岗等机场和上海、芜湖、南京、宁波等港口,物流畅通,经济发展条件优越,广德已成为长三角经济向内地辐射的物流副中心。
历史悠久、人杰地灵
古称桐汭,东汉建安初置广德县,取名意在“皇恩浩荡,帝德广大”,迄今已有1800多年,历史上先后归属吴、越、楚国,受其文化传统影响深远。广德钟灵毓秀,代有名人。唐代农民起义领袖陈庄,清末名臣张光藻,我国著名地质学家和地层古生物学家许杰都出生在这里,明开国皇帝朱元璋曾驻跸广德祠山殿。广德是一个移民县份,由于历史上中原文化、徽文化和吴越文化的多重熏陶,铸就了广德人民热情、豪爽、好客、大度的优良传统。目前,在广德城乡经商兴企的外地投资者众多,无疑与文化传统息息相关。
旅游资源得天独厚
广德位于风光秀丽的皖南山区,属北亚热带湿润气候区,年平均气温15.4℃,年均降水量1328毫米,无霜期近300天,是休闲度假的理想场所。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太极洞,是华东地区最大的天然溶洞,与“钱塘江潮、登州海市、雷州换鼓”齐称“天下四绝”,素有“桂林山水、广德石洞”并相媲美之说;始建于公元979年巍巍壮观的天寿寺塔、古朴典雅的鼓角楼、闻名遐迩的岳飞抗金遗址、灵秀甲东南的桃姑迷宫、万顷碧波的卢湖竹海及富有浓郁祠山文化的横山国家森林公园,各以其独特风姿吸引着四海宾朋、八方游客。广德已经编制了全县旅游总体发展规划,正致力于把广德建设成为长三角发达地区旅游休闲的“后花园”。
竹 海
风景区由卢湖和笄山,甘溪两处漫无边际的竹林组成,位于广德南部山区,距县城10公里。卢湖水面有3000余亩,四周青山环抱,湖水常年清澈如镜,水在峦间绕,峰在镜中观,春夏湖边山花烂漫,芬芳四溢;秋冬湖滨松竹葱翠,生机盎然。特别是在5月杜鹃花盛开之际,远近上麓,如彩云落大地,野火燃绿丝。笄山,甘溪竹海层峦叠嶂,沟壑幽深,青竹遍布,绿浪起伏,溪水欢腾,淙淙流淌,烟变幻,气象万千。卢湖竹溪,山清水绿,相应成趣,无论是在湖上荡舟,湖畔垂钓,还是登山远眺,漫步竹间,都能感受到大自然美的享受。
卢 湖
卢湖为广德县境内的一座水库。其地处天目山余脉,其东是竹林幽深的甘溪沟,其西是峰峦挺拔的笄照山。卢湖犹如一颗晶莹的明珠,镶嵌在茫茫绿海之中。
卢湖(含陆上设施)占地面积5平方公里,湖面3000余亩。这里曲曲弯弯是湖,重重叠叠是山,水在峦间绕,峰在水中现。坝高30余米,长千余米,巍峨壮观,如长龙横卧,气势慑人。宋代名臣范仲淹宦迹广德时,曾赋诗《石溪瀑布》一首,勒于石碑,诗云:“迥与泉流异,发源高更孤。下山尤直在,到海得清无?势斗蛟龙恶,风吹雨雹粗。晚来云一色,诗句自成图。”
画屏山是卢湖的一景点,位于卢湖之中央。东望苍龙半岛,西与小灵山遥对。山四面环水,成为湖中岛。山上松柏滴翠,山花缭眼。并建有张渤治水纪念亭。相传张渤曾想引卢村之水经圣渎至无量溪,疏通南漪湖而达长江。后因工程浩大,独力难支而未能实现。但其治水精神在广德、郎溪以及江苏高淳等地广为流传,为群众所深深敬仰。画屏山临水峭壁之处,建有环山碑廊,碑廊上刻有广德历代名哲游山的诗词和当代名画家赞颂卢湖山水的吟咏佳作。在湖亭畔,有明代广德名宿濮阳模垂钓处“濮阳钓鱼台”。台上有亭名唤“唤鱼亭”。传说,当年濮阳老在此垂钓,于亭中邀人结伴吟诗唱和,传为佳话。 游卢湖必观竹海,甘溪和笄山竹构成了卢湖风景区的独特之处。这里层峦叠障,沟壑幽深,青竹遍布,绿浪起伏,游人至此,莫不驻足赞叹,宛如进入了一个无比神奇的绿色世界。笄山的“三峰叠翠”是广德历史悠久的古景观之一。卢湖竹海,一水一山,各具特色,相映成辉。
这里曲曲弯弯是湖,重重叠叠是山,水在峦间绕,峰在水中现。游卢湖必观竹海,甘溪和笄山竹海构成了卢湖风景区独特之处。

Ⅷ 宣城广德县的发展现状

在广德抄长大,广德挺不袭错饿,尤其是这两年发展的是相当的好,发展潜力也是相当的大,地理位置优越,交通条件便利,物产资源丰富.广德经济技术开发区的发展尤其值得瞩目.省里也挺出了个"广德速度的说法".和省内比是相当可以,不过和周遍比浙江和江苏比距离还是比较的大.
广德市总人口在六十多万吧.市区不是很清楚.人均不是很清楚,不过广德人应该还是比较有钱的,舍得吃,舍得花.肯消费.比较喜欢做表面文章,爱面子.县城里面初中有六七所,高中有四所,一所是私立的!
好象是这么一个状况,现在不在广德了,了解的也不是太清楚.不过那地方的确还是很可以,是个值得投资的好地方.

阅读全文

与广德投资环境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中国三大贵金属交易所 浏览:167
京能集团境内项目投资管理办法 浏览:227
国内贵金属整顿 浏览:212
欢乐颂2外汇 浏览:800
政府申请国家贷款 浏览:598
黄金投资收益率 浏览:866
12月6号美元兑人民币 浏览:101
理财r0 浏览:70
600611大众交通股票 浏览:257
欧式看涨期权价格计算 浏览:918
适合90后怎么投资理财 浏览:218
混合型基金涨跌看什么 浏览:628
专利对股票 浏览:125
东方财富手机版怎么看南下资金 浏览:907
小米贷款取现收费吗 浏览:423
南宁信托大厦 浏览:642
明股实债信托 浏览:789
遗产信托基金 浏览:67
安徽和生投资 浏览:823
股指期货对应基金 浏览: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