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可转债投资的可转换债券的价值评估
可转换债券的价值评估包括两个主要环节:一是对债权价值的评估,二是对期权价值的评估,而公司基本面的研究则是这两个环节的基础,它对评估可转换债券价值和确定可转换债券投资策略至关重要。公司所属行业、公司财务结构的稳健性、公司经营业绩、经营效率等基本面因素不仅决定了可转换债券的偿付风险、可转换债券基准股价的成长性,而且对研判可转债条款设计中某些增加期权价值条款的“虚实”也非常关键。
⑵ 可转债投资的可转债的投资价值
可转债作为一种混合证券,其价值受多方面影响。可转债的投资价值主要在于债券本身价值和转换价值。债券本身价值是可转债的保底收益,取决于票面利率和市场利率的对比,以及债券面值。由于可转债利息收入既定,因此可以采用现金流贴现法来确定债券本身价值,其估值的关键是贴现率的确定。转换价值亦称看涨期权价值,即它赋予投资者在基准股票上涨到一定价格时转换成基准股票的权益,体现为可转债的转股收益。该价值取决于转股价格和基准股票市价的对比,以及该公司未来盈利能力和发展前景。转换价值一般采用二叉树定价法,即首先以发行日为基点,模拟转股起始日基准股票的可能价格以及其概率,然后确定在各种可能价格下的期权价值,最后计算期权价值的期望值并进行贴现求得。另外,可转债的投资价值还受到其转换期限、赎回条件、回售条件及转股价格向下修正条款等影响。
一般来说,债券本身价值都会低于可转债市价。其差额就是债券溢价,是投资者为获得未来把可转债转换成股票这一权利所付出的成本。而这一权利的收益是不确定的,由基准股票的未来走势决定。债券溢价被用来衡量投资可转债比投资类似企业债高出的风险。债券溢价越高,意味着可转债未来可能面临的损失越大。而转换价值也不会高于可转债市价(其差额称为转换溢价),否则投资者就可以通过简单的买入可转债——转换成股票——卖出股票来获得无风险的套利收益。转换溢价被用来衡量未来可转债通过转换成股票卖出获益的机会。转换溢价越大,可转债通过转换成股票获益的机会就越小,反之机会就越大。
通过可转债投资价值与市价的对比,来确定该可转债是否有投资价值,来决定是卖出还是买进可转债。
⑶ 可转债投资价值分析与风险分析细说
可转换债券的价值分析包括两个主要环节:
一是对债权价值的评估,二是对期权价值的评估。
而公司基本面的研究则是这两个环节的基础,它对评估可转换债券价值和确定可转换债券投资策略至关重要。公司所属行业、公司财务结构的稳健性、公司经营业绩、经营效率等基本面因素不仅决定了可转换债券的偿付风险、可转换债券基准股价的成长性,而且对研判可转债条款设计中某些增加期权价值条款的"虚实"也非常关键。
可转债投资的风险分析:
一是当基准股票市价高于转股价格时,可转债价格随股价的上涨而上涨,但也会随股价的下跌而下跌,持有者要承担股价波动的风险。
二是当基准股票市价下跌到转股价格以下时,持有者被迫转为债券投资者,因为转股会带来更大的损失;而可转债利率一般低于同等级的普通债券,故会给投资者带来利息损失风险。
三是提前赎回风险,可转债都规定发行者可以在发行一段时间之后以某一价格赎回债券;这不仅限定了投资者的最高收益率,也给投资者带来再投资风险。
四是转换风险,债券存续期内的有条件强制转换,也限定了投资者的最高收益率,但一般会高于提前赎回的收益率;而到期的无条件强制转换,将使投资者无权收回本金,只能承担股票下跌的风险。
⑷ 哪些可转债投资价值大
想要找到可转债投资价值大,那么必须要找到公司的股票价格一直上涨的股票。
因为可转债也是根据二级市场上的股票的价格来上涨和下跌的。
什么是可转债
可转债全称是“可转换公司债券”,指一定时间内可以按照既定的转股价格转换为指定股票的债券。说人话就是,你借给上市公司钱,它给你个欠条,约定好几年以后还给你本金和利息,另外这个欠条还有一个功能就是可以【以约定好的价格】把欠条兑换成股票。
于是你得到了这样一个投资机会:大概率能还本付息(但是利息一般远低于银行理财),且有机会换成股票获得高收益。
保本且有机会高收益,听起来有些心动对吧!
【面值】100元(即一张可转债的票面标价,一般也是发行时初始的价格)
【债券期限】到期归还本金的时间(一般是5年或6年)
【票面利率】约定的利率(一般远低于银行存款利息)
【到期赎回条款】发行债券的公司在到债券到期后按面值+利息赎回债券
【转股价格】这个是最最核心的,影响到投资者持有的一张可转债能换几股股票
【转股】就是把可转债转化成股票,1张可转债能换几股股票=【面值】/【转股价格】
【转股期限】一般是发行后6个月至到期前都可以转。(也就是说刚发行6个月内是不能转的)
正股涨,大概率转债也会涨,涨幅在大多情况下会和正股比较接近
⑸ 可转换债券的投资价值
可转换债券具有股票和债券的双重属性,对投资者来说是"有本金保证的股票" 。 可转换债专券对投资者具有强大的市场属吸引力,其有利之处在于:
1.可转换债券使投资者获得最低收益权。
可转换债券与股票最大的不同就是它具有债券的特性,即便当它失去转换意义后,作为一种低息债券,它仍然会有固定的利息收入;这时投资者以债权人的身份,可以获得固定的本金与利息收益。如果实现转换,则会获得出售普通股的收入或获得股息收入。可转换债券对投资者具有"上不封顶,下可保底"的优点,当股价上涨时,投资者可将债券转为股票,享受股价上涨带来的盈利;当股价下跌时,则可不实施转换而享受每年的固定利息收入,待期满时偿还本金。
2.可转换债券当期收益较普通股红利高。
投资者在持有可转换债券期间,可以取得定期的利息收入,通常情况下,可转换债券当期收益较普通股红利高,如果不是这样,可转换债券将很快被转换成股票。
3.可转换债券比股票有优先偿还的要求权。
可转换债券属于次等信用债券,在清偿顺序上,同普通公司债券、长期负债(银行贷款)等具有同等追索权利,但排在一般公司债券之后,同可转换优先股,优先股和普通股相比,可得到优先清偿的地位。
⑹ #可转债#可转债是如何投资的,有什么好的方法吗
你好,可转债得投资策略:
一、找溢价率低的品种,什么叫溢价率呢?溢价率=可转债的现价*转股价/正股价/100-1,溢价率代表可转债转股后的溢价,比如说某个可转债溢价率是10%,那么就是如果现在转股,而且正股次日价格不变,那么现在的可转债的价格贵了10%。所以溢价率肯定是越低越好。负的溢价率,也就是折价,可以使得可转债转股后有盈利。但我们经常看到很多可转债的溢价率是负的,为什么持有人不转股呢?那是因为任何可转债发行后一般在半年内是不允许转股的,所以这个折价只能看不能吃,一般折价多的可转债都是等级低的或者大家不看好正股的,如昨天折价最多的超过10%的两只可转债:晶瑞转债、英联转债,都是评级只有A+的。那么如果在转股期内有折价的品种是不是一定就是好的品种呢?也不一定,比如昨天富祥转债的溢价率是-0.58%,从利润上说不考虑交易成本,有0.58%的套利空间,但因为转股后卖出需要到下一个交易日,所以还是存在一定的风险。
溢价率低,可转债的股性就很强,如果可转债的价格很高,那么正股如果下跌的多,可转债也会下跌多,但如果可转债已经接近100元或者低于100元,那么可转债的债性就会起到一个保护作用。所以我们又希望可转债的价格很低。
二、找价格低的,一般来说,低于100元,可转债的债性就起作用了,这就是我们看到的可转债会随着正股的上涨而上涨,但如果正股下跌,可转债在100元左右的时候下跌速度明显放满的原因。所以还有很多人采用可转债在100元或者105元摊大饼,期望在6年里能涨到130元以上。那么如果正股跌的多了,溢价率很高,很难转股怎么办呢?一般来说,上市公司用非常低的成本获得的资金,都不想还钱,都想让可转债转股,那么有什么办法呢?既然溢价很高,那我就想办法降低转股价,这样可以使得可转债持有者有转股的动力了。但调低转股价也不是上市公司随便可以调整的,一般都要正股的持有者同意。所以我们会看到一次通不过继续二次。溢价过高大部分都会调低转股价,这样价格低的就有机会了。
三、找到期收益率高的。直接找价格低确实是一种简单易行的方法,但毕竟每个可转债的到期不同,期间的利息也不同,所以我们可以找到期收益率高的,税前或者税后都可以,得到的名单和前面找低价的差异不是很大,但相对来说更加科学的体现可转债的债性。
四、找到期时间短的。到期时间短,如果上市公司不想还钱,就会想办法调低转股价使得可转债转股。历史数据统计大部分下市的可转债都是在130元以上强赎的,其中有相当一部分都是调低了转股价,到期时间短的更加有动力。
五、找级别高的,现在常见的可转债等级有AAA、AA+、AA、AA-、A+等五个等级,同样条件下,当然是等级越高越好,但等级低的可转债,只要不违约,其实更有动机转股。这个条件只是在价格定位的时候起作用。比如按照昨天收盘统计,评级最高的AAA的平均溢价率为29%,而评级最低的A+只有21%,但将来的涨跌却很难说高等级的一定比低等级的好。俗话说“好股烂债”就是说的这种情况。
当然实际上我们可以综合以上这些因素来选债。至于卖出的方法,大概也有以下几种
一、轮动,比如价格低的涨到高的了,卖出高的换入低的,但这种方法不能太频繁,几个月换一次足够了,太频繁一是交易成本,二是很容易轮动到沟里去。
二、到了130元卖出,一般来说,可转债都有强赎条件,130元(少量的还有120元)以上上市公司有权强赎,强赎的价格就是100元加上利息,所以理论上超过130元,上市公司都有发强赎公告的权利,但这只是权利不是义务,很多可转债超过了130元也没发什么强赎公告。130元卖出只是一种比较保守的方法。
三、持有到期。按照统计如果持有到期,在发强赎公告的最后一个交易日卖出,按照退市的69只可转债统计,退市前平均价格是147.85元,平均持有时间是2.12年,平均年化收益率是20%,就算你的成本比100元高,平均怎么也有15%,最保守10%总会有的。
当然卖出也可以综合考虑以上各种方法。虽然相对来说可转债的风险比正股小很多,但也会面临正股退市可转债无法兑现的风险,虽然过去没发生过,但不代表将来不会发生。再好的品种,分散投资是王道。至于投资可转债的更加高级的方法,比如用B-S期权定价模型等等,只不过是锦上添花,基本的方法大概就这些。
风险揭示:本信息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投资者不应以该等信息取代其独立判断或仅根据该等信息作出决策,不构成任何买卖操作,不保证任何收益。如自行操作,请注意仓位控制和风险控制。
⑺ 如何理解可转债的价值
你好,可转债是当前境内市场上存续的为数不多的一类特殊结构化产品,兼具债性和股性。因此,其价值分析的关键就在于对它的债券属性和转股属性的分析,主要有以下指标:
纯债价值
纯债价值是衡量可转债作为一种债券的价值,这个可以根据可转债的面值和票息,通过贴现公式计算得到。
纯债溢价率
纯债溢价率=可转债价格/纯债价值-1,其中可转债价格是可转债在二级市场的交易价格。该指标反映了在不考虑转股的条件下,可转债价格相对于纯债的溢价程度。
纯债溢价率越低,说明可转债价格超出纯债价值的比例越小,债性越强,转债债底对价格的支撑作用越大,投资风险越小;反之,纯债溢价率越高,相当于转债相较于纯债价格高估越多,距离安全保底线就越远。
到期收益率
到期收益率这个词想必大家比较熟悉,在这里它是指可转债根据其价格、面值和票息,通过折现公式计算得到折现利率,也就是投资者以当前市场价格买入可转债并持有到期所获得的年化收益率。
可转债的股性分析指标。
转股价值(平价)
转股价值(平价)= 100/转股价格×当前股价,其中100也就是转债的面值。该指标衡量了将面值为100元的可转债转换为正股后的价值。
转股溢价率
转股溢价率= 可转债价格/转股价值-1,可以看到该公式和上面纯债溢价率的公式是对应的。该指标反映了可转债价格相对于转股价值(平价)的溢价程度。
这个指标也是越低越好么?
转股溢价率越低,表明转债价格已经充分接近转股价值了,而转股价值的高低(在转股价不变的情况下)取决于正股股价,因而此时,正股的波动会充分反映到转债价格上,转债股性越强,进攻的弹性越大。相反,转股溢价率越高,股性越弱,可转债越难跟上正股涨幅,投资价值越小。
另外,少数转股溢价率为负的可转债,由于其可转债价格小于转股价值,存在着潜在的套利机会:买入可转债,马上转股卖出。当然,这得在转债进入转股期的条件下才可进行,而且转后的股票第二天才能卖出,需要投资者承担一定的股价波动风险。
说了这么多,您一定对这几大指标有了更深的了解。下面,小编给您总结一下,我们将股性和债性结合起来看。
平价底价溢价率 = 转股价值/纯债价值– 1
平价底价溢价率衡量转股价值和纯债价值的相对强弱,用以衡量可转债偏向于债性还是股性,即平价底价溢价率越高,可转债偏向于股性,反之偏向于债性。
股性较强的可转债,其价格波动性与正股基本保持一致,且主要由转股价值来决定,进攻性较强。因此,正股的上涨潜力越大,其相应的可转债投资价值也就越大。
债性较强的可转债,其价格主要由债券价值来决定,投资风险较低,防御性较强。
所以说,整体来看,转股溢价率低并且到期收益率高的可转债,投资价值最高,但是现实中往往两者不可兼得,因为股性较强的可转债往往债性偏弱,而债性较强的可转债股性就会偏弱。
因此,投资者们在投资可转债时,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综合考虑指标、正股、投资偏好、市场等各项因素,才可能在投资过程中获得更大的胜率。
风险揭示:本信息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投资者不应以该等信息取代其独立判断或仅根据该等信息作出决策,不构成任何买卖操作,不保证任何收益。如自行操作,请注意仓位控制和风险控制。
⑻ 如何对分离式可转债的投资价值进行分析
对分离式可转债的投资价值进行分析包括债券的价值和转股的价值。
⑼ 一般来说有可转换债券的港股投资价值较大对吗
有可转债不意味着港股的投资价值大,这和投资价值没多大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