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拉林铁路全程到什么地步了工程实施当中有哪些困难
2. 江西省有哪些市
截至2018年末,江西省下辖11个地级市,11个县级市,63个县,26个市辖区。
其中11个地级市分别是版:南昌市、权九江市、上饶市、抚州市、宜春市、吉安市、赣州市、景德镇市、萍乡市、新余市、鹰潭市。
11个县级市分别是:瑞昌市、共青城市、庐山市、德兴市、高安市、丰城市、樟树市、井冈山市、乐平市、贵溪市、瑞金市。
(2)长江经济带最新消息投资扩展阅读
历史沿革
明朝虽然基本上保留了元朝的省区建制,但改行中书省为承宣布政使司,改路为府和改州为县。江西承宣布政使司辖13府78县,地域基本等同今天的江西省区。
清代改江西布政使司为江西省,行政区域基本承袭明建制。另在吉安府增设莲花、南昌府增设铜鼓、赣州府增设虔南等3个县级厅,同时升宁都县为省辖直隶州。
1934年从安徽划婺源县入江西省,1947年划回安徽省,1949年再次划归江西省。
2014年,江西省列入国家农村信息化示范省。
2016年6月,赣江新区成为第18个国家级新区。
3. 广州全省高速公路将突破1万公里,除了广州哪些省份高速公路发展最快
中国自改革开放以来,各行各业都取得了很好的成绩,除了科技方面的成就,经济方面的成就,许多省份的发展,城市建设的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交通的便利,人们到哪里都方便,呈现出一派蓬勃发展的景象。其中,高速公路的发展进程也是不容小觑的。截至2019年底,粤港澳大湾区珠三角9市高速公路通车里程达4500公里,核心区密度约8.2公里/百平方公里,超过纽约、东京都市圈。预计至2020年底,全省高速公路通车总里程将突破1万公里,继续保持全国第一。
我国高速公路的快速发展,大大缩短了省际之间、重要城市之间的时空距离,加快了区域间人员、商品、技术、信息的交流速度,有效降低了生产运输成本,在更大空间上实现了资源有效配置,拓展了市场,对提高企业竞争力、促进国民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都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4. 湖北省武汉市有什么区
湖北省武汉市共有13个市辖区,分别是:江岸区、江汉区、硚口区、汉阳区、武昌区、青山区、洪山区、蔡甸区、江夏区、黄陂区、新洲区、东西湖区、汉南区。
一、江岸区
江岸区隶属于湖北省武汉市,东邻黄陂区,南隔长江与武昌区和洪山区相望,西沿江汉路、三眼桥路与江汉区接壤,北接东西湖区,是武汉七个中心城区之一,中共武汉市委、武汉市人民政府、武汉市人大常委会和武汉市政协委员会所在地,总面积70.25平方千米。
二、江汉区
江汉区位于武汉市汉口地区中部,是武汉市7个中心城区之一。区境南临长江、汉江交汇处,分别与武昌区、汉阳区隔江相望;北抵张公堤,与东西湖区接壤;东、西两面各与江岸区、硚口区相邻。总面积为33.43平方公里。
在平面直角坐标上,境域南部狭长而北部宽阔,形如向西北方斜立的火炬。
三、硚口区
硚口区是湖北省武汉市市辖区,是武汉市7个中心城区之一、汉口的核心组成部分。位于武汉市汉口西部,东接长江,与江汉区毗邻;南滨汉江,与汉阳区隔水相望;西抵舵落口、额头湾,北至张公堤与东西湖区接壤。
四、汉阳区
汉阳区地处武汉市西南部, 与汉口、武昌隔江鼎立构成武汉三镇。独居一镇的汉阳区,东濒长江,北依汉水,是京广铁路大动脉与长江黄金水道十字交汇的中心,历来有“九省通衢”之称。全区辖9个行政街道,2个乡,总面积108平方公里。
汉阳因深厚的历史底蕴、独特的地理位置、丰富的山水资源、鲜明的产业特色、便捷的水陆交通和巨大的开发潜力等有利条件,现已成为武汉新区的核心开发区,以都市工业、房地产业、文化旅游业、现代服务业四大产业为发展重点。
五、武昌区
武昌区,是湖北省武汉市的一个市辖区,位于武汉市城区东南部,武昌是由武昌区、青山区、洪山区、东湖高新区等区域的总称。是原武昌市的主体部分,也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湖北省委、湖北省政府、湖北省人大以及湖北省政协等省级国家机关驻地。
全区面积82.4平方公里,辖14个街道,191个社区居委会,是全省的政治、文化、信息中心。
5. 黄梅县有哪些乡镇
截止2019年2月,黄梅县下辖12个镇分别是:
黄梅镇、小池镇、孔垄镇、下新镇、大河镇、停前镇、五祖镇、濯港镇、蔡山镇、新开镇、独山镇、分路镇。
4个乡:
杉木乡、柳林乡、苦竹乡、刘佐乡。
黄梅县介绍:
北枕巍巍大别山,南襟万里长江水。“鄂东明珠”黄梅县就镶嵌在这块钟灵毓秀、物阜民丰的山水宝地之中。全县版图面积1701平方公里。
现设黄梅、孔垅、小池、濯港、新开、蔡山、五祖、停前、下新、大河、分路、独山12个镇,杉木、柳林、苦竹、刘佐4个乡,共有466个行政村和46个社区。
(5)长江经济带最新消息投资扩展阅读
乡镇介绍:
1、黄梅镇
湖北省黄冈市黄梅县黄梅镇是黄梅县县城所在地。全镇版图面积75.7平方公里,城区面积15平方公里,辖30个行政村,8个街道居民委员会,1个张湖原种场。
2、小池镇
小池镇,位于湖北省黄冈市黄梅县东南部,湖北省与江西省交界处,长江与京九铁路交汇处,紧挨九江长江大桥北岸桥头,与江西省九江市浔阳区隔江相望,是湖北省经济特区城镇、副县级镇、建制镇。素有“鄂东门户”和商贸旅游“金三角”之称。
3、苦竹乡
黄梅县苦竹乡位于大别山南麓,县城至北7.5公里处,是集山区、库区、苏区为一体的山区乡镇。辖区25个行政村,版图面积84平方公里,耕地面积24165亩,山林12000余亩,银杏基地10800余亩。
4、刘佐乡
黄梅县刘佐乡地处鄂、皖、赣三省交界处,素有“鸡鸣三省”之称,南临长江,西南与小池经济开发区接壤,北国营龙感湖,版图面积39.04平方公里。辖十三个行政村,总户数4249户。
5、杉木乡
杉木乡是著名烈士邓雅声的故乡,也是黄梅县第一个农村支部的诞生地,位于黄梅县城东郊,地势北高南低,属丘陵平原相间。地势北高南低,属丘陵平原相间,版图面积76.8平方公里,耕地面积4.1万亩,山林面积2.5万亩。
6. 无锡的地理环境以及无锡有哪些资源优势
一、无锡的地理环境如下:
1、位置
无锡位于北纬°07′至32°02′、东经119°31′至120°36′,长江三角洲江湖间走廊部分,江苏东南部,沪宁铁路中段。东邻苏州,距上海128公里;南濒太湖,与浙江省交界;西接常州,距南京183公里;北临长江,与泰州市所辖的靖江市隔江相望。
2、境域
无锡总面积为4628平方公里(市区1643.88平方公里),2014年末建成区面积522平方公里,其中,山区和丘陵面积为782平方公里,占总面积的16.90%;水面面积为1294平方公里,占总面积的28.0%。
3、地形
无锡市无锡市境内以平原为主,星散分布着低山、残丘。南部为水网平原;北部为高沙平原;中部为低地辟成的水网圩田;西南部地势较高,为宜兴的低山和丘陵地区。无锡市地貌雏形,形成于中生年代印支期(距今约1.8亿年)的华夏系构造,它使无锡地区褶皱成陆。而燕山运动(距今约1.5亿~7000万年)因强烈的火山活动和新块褶皱构造的形成,使原来比较稳定的基底又生新复活升高。距今约2500万年的喜马拉雅运动,以差异性升降运动为主,它在老构造的基础上,又加强了东西间褶皱和断裂,使江阴、宜兴一线以东形成了以现代太湖为中心的坳陷盆地,即太湖盆地。宜兴地区山体均作东西向延伸,绝对高度500米以上,最高峰为黄塔顶,海拔611.5米。江阴和无锡市区的山丘总体上呈北东、北东东走向,其高度由西南往东北逐级下降。最高峰为惠山三茅峰,海拔328.98米。
4、气候
无锡市属北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区,四季分明,热量充足,降水丰沛,雨热同季。夏季受来自海洋的夏季季风控制,盛行东南风,天气炎热多雨;冬季受大陆盛行的冬季季风控制,大多吹偏北风;春、秋是冬、夏季风交替时期,春季天气多变,秋季秋高气爽。常年(1981~2010年30年统计资料)平均气温16.2℃,降水量1121.7毫米,雨日123天,日照时数1924.3小时,日照百分率43%。一年中最热是7月,最冷为1月。常见的气象灾害有台风、暴雨、连阴雨、寒潮、冰雹和大风等。具有南北农业皆宜的特点,作物种类繁多。
二、无锡的自然资源
1、水资源
无锡市共有大小河道3100多条,总长2480公里。市区河道总长 150公里,平水期水体容积800万立方米。太湖为江南水网中心,面积2338.1平方公里,总蓄水量为44.28亿立方米,年平均量约52亿立方米。因此,无锡地表水较丰富,外来水源补给充足。市区储量为6349万立方米,年补给量为6453万立方米。
2、矿产资源
无锡市具有开采价值的矿产资源,以黏土矿、石灰石、大理石、玻璃用石英砂岩、建筑石等非金属矿为主,其次为煤、泥炭等可燃性矿产及矿泉水。黏土矿以陶土为主,已探明工业储量5000余万吨。石灰石估算储量17亿吨。大理石估算储量5000万立方米。煤探明工业储量4000余万吨。如同无锡市的名字,无锡没有锡,因此便有了“无锡锡山山无锡”这句俚语。
3、植物资源
无锡市除栽培植物外,拥有自然分布于地区内以及外来归化的野生维管束植物共141科、497属、950种、75变种。占全国的比例为:植物科数39.94%、属数15.61%、种数3.5%。植物种类中,草本植物有744种,占总数的78.32%;木本植物(包括竹类)有206种,占总数的21.68%。主要用材林有竹、松、杉,优良用材的树种有杉木、檫树、樟树、紫楠、红楠、麻栎、锥栗、榆树等。药用植物400多种。
4、动物资源
无锡市鸟类有170多种;鱼类为90多种,太湖中的银鱼,白鱼,长江中的刀鱼、鲥鱼、河豚是名贵鱼类;兽类有30多种,主要有华南兔、穿山甲、黄鼬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