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金融投资 > 互联网金融对货币政策的影响机理

互联网金融对货币政策的影响机理

发布时间:2021-01-02 06:14:53

『壹』 互联网金融对传统金融体系有何影响

互联网金融对传统金融体系的影响主要有3点。

1、是金融业务自身的互内联网化,即金融互容联网,金融渠道从线下延伸到网上,包括网上银行、电子银行、网上证券等。

2、是互联网企业跨界做金融,利用规模效应、信息优势、效率优势和成本优势,将业务延伸到支付、理财融资等传统金融领域,包括第三方支付、余额宝们、阿里小贷们、P2P、众筹等。

3、是互联网虚拟世界与现实世界的进一步衔接,打通线上线下闭环,促进线上金融领域与线下社会生活的深度融合,金融产品和服务多触点地嵌入到日常生活场景,深刻改变着金融的业务模式和业态格局,包括打车中的移动支付、社交中的理财信贷等。

当然,由于简单方便的应用和体验,习惯了传统金融稳健严谨特点的人们,对互联网金融特别是移动支付提出了信息安全方面的顾虑和质疑,但随着指纹识别、眼球识别等生物识别技术的发展,这些问题将迎刃而解。

纵观经济社会发展,一般不是新模式把旧模式打败了,而是不知不觉间旧模式被边缘化或重构了,我们往往就在历史现场。互联网金融更深层次的意义正是,在技术变革推动下,以互联网思维重塑金融商业业态和经营管理模式。

『贰』 如何看待互联网金融对传统金融的影响

互联网金融以其独特的优势向传统金融发起了挑战。这种挑战和竞争将在长专期的金融发展过属程中会发生鲶鱼效应,促进互联网金融和传统金融共同向前发展。这种挑战和影响包括改变银行的传统盈利模式、调整业务结构、改变客户基础、改善服务水平、建立和引进新的信息管理系统、创建适合新模式下的新的管理体制和机制及方法等。

『叁』 (宏观经济简答题)货币政策影响总需求的机理或者过程是怎样的

一、该抄机理可概括为三个主体、两个阶段:
1、三个主体:中央银行、商业银行、社会大众
2、两个阶段:中央银行到商业银行阶段、商业银行到社会大众阶段

二、过程
阶段一:中央银行通过货币政策工具调控基础货币量,影响商业银行可贷款额度。主要的货币政策手段包括:法定存款准备率、再贴现政策和公开市场业务。中央通过这些手段,影响商业银行的货币量。
阶段二:商业银行根据可贷款额度的变化来调整向社会的贷款投放量,影响社会上的货币量。当货币量增加时,利率降低,投资成本、消费成本相对降低了,相应的需求自然会增加。

综上,中央银行通过货币政策手段影响商业银行的可贷款额度,进而影响商业银行向社会注入的贷款(货币)量,最终通过相应投资、消费的成本来影响需求。

『肆』 金融学中影响货币政策效应的主要因素有哪些

1、货币政策时滞

货币政策时滞是指从需要制定政策,到这一政策最终获得主要的或全部的政策效果所需的时间。

2、货币流通速度

3、微观主体预期的抵消作用

货币政策效应是指货币政策的实施对社会经济活动产生的影响,包括货币政策的数量效应和时间效应。

1、数量效应

货币政策效应的强度 。

(1)yt + 1 / yt >; Pt + 1 / Pt

含义:经济增长减速小于物价回落;经济增长加速大于物价上升;经济增长加速,同时物价下降 。

(2)yt + 1 / yt <; Pt + 1 / Pt

(3)yt + 1 / yt = Pt + 1 / Pt

含义:经济增长的正效应被物价上涨所抵消,物价回落的正效应为经济增长的负效应所抵消 。

2、时间效应

从货币政策制定到最终影响各经济变量,实现政策目标所经过的时间,也就是货币政策传导过程所需要的时间。

内部时滞:认识时滞、行动时滞

中间时滞:中央银行采取行动,到金融机构根据央行的意图改变信用条件的时间过程

外部时滞:

(1)微观决策时滞;

(2)作用时滞

(4)互联网金融对货币政策的影响机理扩展阅读

金融创新对三大政策工具(存款准备金政策、再贴现政策以及公开市场业务)都有程度不同的影响,

1、存款准备金

存款准备金是中央银行调节货币供应量的重要工具,中央银行通常通过调整存款准备金率来改变货币乘数,控制商业银行的货币创造,从而调节货币供应量。

2、再贴现政策

再贴现政策是中央银行通过制订调整再贴现率来干预或影响市场利率及货币市场的供需,从而调节市场货币供应量的另一种手段。再贴现政策包括两方面的内容:

(1)再贴现率的调整;

(2)规定何种票据具有向中央银行申请再贴现的资格。金融创新对这两项内容都产生了影响,二者共同作用,削弱了再贴现政策的效果。

3、公开市场业务

中央银行通过在公开市场上的证券买卖活动来扩大或收缩信用,调节货币供应量。当金融市场上资金缺乏时,中央银行通过公开市场业务买进有价证券,实际上是向社会投入一笔基础货币,直接增加社会货币供应量或使商业银行信用扩张,

反之,当金融市场上资金过多时,则卖出有价证券,使信用规模收缩,货币供应量减少。

『伍』 互联网的发展对金融产生哪些影响因素

互联网的发展对金融产生的影响主要是互联网金融开始向全方位金融服务方向发展。移动支付、云计算、社交网络、搜索引擎等新兴技术与传统金融深入结合,催生出形态各异的互联网金融模式,可以为客户提供全方位、无缝、快捷、安全高效的金融服务。目前互联网金融的创新运营模式层出不穷,比如第三方支付平台模式、P2P网络信贷模式、P2B模式(个人向小型企业提供贷款)、众筹筹资模式、随着电子商务崛起而产生的虚拟货币及交易等,以及电商发起创立的互联网银行模式,还有搜索比价模式,即通过金融产品搜索引擎的方式,在一个金融平台把有投资理财需求的个人和有资金需求的中小银行和小贷机构进行对接,使得商业银行能通过互联网渠道,批量获得客户。

互联网金融的发展方兴未艾,可以乐观预期未来将出现一种不同于传统金融融资和直接融资的新型金融生态。与传统金融相比,互联网金融在资金配比效果、渠道、数据信息、交流成本、系统技术等方面具有明显的优势。当前,互联网金融的蓬勃发展在一些方面对传统银行构成了严峻的挑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 互联网金融的虚拟网点可以很大程度替代银行物理网点的功能

2.互联网金融能够突破时空局限

3.互联网金融能大幅降低业务成本

4.互联网金融能有效提升金融服务和风险管理的效果

大数据能集合海量非结构化数据,通过事实分析和挖掘客户交易信息,掌握客户的消费习惯,准确预测客户行为。充分利用大数据、云计算、信息集散处理,有助于在金融运营和风险控制方面有的放矢,由此,互联网金融能有效提升金融服务和风险管理的效果。

在互联网金融对传统金融产生挑战,带来竞争的同时,也给传统金融注入新的理念和活力,促生新的合作空间,我们不应该把传统金融和互联网金融对立起来,甚至妄图将其取缔,在技术进步势不可挡的今天,这也是不可能实现的。

其实传统银行也有自己的优势,其拥有最广泛的客户群体,大面积的网点资源积淀和大量的专业人才。这是互联网金融不可企及的专业和资源优势,商业银行在发挥自身优势的同时,借鉴和利用互联网金融的理念和模式,从而获得广阔的发展空间。

互联网金融从无到有、从萌芽到快速发展的过程说明,这是运用互联网技术与精神实现金融服务的新兴模式,其本质上是一种更民主、更普惠大众的金融模式,具有重大意义。

首先,互联网金融的发展打破了银行对金融的垄断。

其次,在某种程度上其促进了利率市场化,提高了投资者的收益,比如余额宝对银行固定利率的冲击,倒逼商业银行顺应市场创新,做出变革。

最后,互联网金融更能以开放、平等、合作的模式,促成新的普惠金融的业态。

比如,P2P的发展在一定程度上有助于缓解中小企业贷款的局面,支持了中小企业的发展;还有个人金融的多元化需求,包括个人投资和财富管理,互联网金融在这方面也有很大的发展空间,通过互联网金融的渠道,金融不再是普通人看不懂的专业术语,理财产品、货币基金等业务不再是参与门槛极高的产品,个人投资者可以很方便的参与到金融体系中并获得收益,这就是普惠金融,这也是传统金融顾及不到的广泛市场需求。

以积极的态度做好对互联网金融的监管

互联网金融代表了金融创新的方向,我们应该以积极的态度,为其在政策上创造一个良好的发展环境,对其存在的问题应该重视和解决,特别要提高其风险控制的能力,打击违法犯罪行动,保障互联网金融的健康发展,促使其在市场上发挥金融配置的作用。同时,为了引导和支持互联网金融的市场竞争,从业机构需要通过行业自律等多种形式完善管理,做到诚信为本、守法经营。

目前我国对于互联网金融的监管尚不完善,互联网金融很多方面已经从事了银行业务,但是他们没有受到银行业的监管,部分企业甚至突破规则,越过规则去竞争,这将对金融稳定带来不良后果。并且,与传统银行封闭化运营的业务模式相比,互联网金融更容易遭受黑客的攻击、病毒侵袭,金融信息更容易被盗取、篡改,特别是是对交易者身份的真实性,有时候很难确认,存在较大的信息泄露及欺诈风险等。所以,对互联网金融我们既要肯定其积极的作用,但对其存在的风险隐患也不能忽视,应该加强对互联网金融的监管,包括内部自律和外部的监管。

1.应明确互联网金融的法律定位

应明确互联网金融的法律定位,允许其从事金融服务,但是不能越界经营。这里实际上有两个监管底线,一是不能够非法吸收公众存款,互联网金融不等于银行;二是不能非法集资。现行法律还没有对所有的金融机构属性做出明确的定位,互联网金融尤其是P2P借贷平台的业务活动,还没有专门的法律规章予以明确规范。实际上P2P借贷平台的产品设计运作略有改变就可能越界,进入法律灰色地带,甚至触碰底线。

2.需要完善资金第三方存托管制度

有一些P2P网贷平台没有建立资金第三方托管机制,大量资金沉淀在平台账户里,如果没有外部监管就会存在资金被挪用,甚至携款逃跑的风险。近两年先后发生了部分P2P网贷平台的携款逃跑和倒闭事件,就给放贷人带来很大的损失,也影响了整个行业的健康发展。因此,加强互联网金融安全还需要完善资金第三方存托管制度。

3.健全互联网企业的内控制度

内控制度不健全可能引发金融风险,实践中一些互联网金融企业片面追求业务增长和运营利润,采用了一些有争议、高风险的交易模式,也没有建立客户识别和交易分析报告机制,容易为不法分子利用平台进行洗钱创造条件,还有一些企业存在信息安全水平比较低,个人隐私容易泄露的风险。从事互联网金融的企业应该从制度和道德两个方面做好风险约束,必须设置内控防火墙,健全互联网企业的内控制度。

4.加强互联网金融的外部监管

互联网金融本质上还是金融,而目前外部监管对互联网金融在某种程度存在盲区。比如,以互联网金融方式运作的货币基金、保险、P2P等业务的监管责任不是非常清晰。特别是一些互联网平台从事综合性的金融服务业务,更是需要多个监管部门的统一协调管理,加强互联网金融的外部监管。随着金融业和互联网金融的发展,当前中国的金融监管体系面临着一定程度的变革。

『陆』 互联网金融对传统商业银行的影响

主要影响有三方面:
1、互联网金融对商业银行存款业务的影响。
对商业银行存款业务形成挑战的互联网金融服务,主要有以余额宝为代表的新基金销售模式和P2P信贷服务,尤其是余额宝模式不仅具有传统存款的特点,并且具有比银行存款更高的利息和更好的流动性,获得了广大用户的青睐,直接降低了商业银行存款业务的竞争力,获得了较好的发展。对于商业银行而言,是否具有充足的存款是开展其他业务活动的基础,余额宝和P2P信贷服务的出现,不仅对商业银行存款业务产生了影响,并且因为存款受到影响,对商业银行的贷款业务和其他业务活动的开展也产生了负面影响。
2、互联网金融对商业银行贷款业务的影响。
互联网金融对商业银行贷款业务产生的影响主要来自P2P贷款和众筹模式。P2P贷款和众筹模式的出现,为潜在的贷款需求企业和个人在融资的过程中有了更多的选择,而与商业银行复杂的贷款手续不同的是,使用P2P贷款和众筹的方式进行贷款不仅手续简单,而且贷款的流程也大为简化,对商业银行的贷款业务产生了较为深远的影响。
3、互联网金融对商业银行支付业务的影响。
支付业务是商业银行提供的传统服务,随着互联网金融的发展和我国政策允许第三方支付平台的存在和发展,使得第三方支付平台提供的支付业务不仅使用方便而且费用较低,而商业银行提供的支付业务,手续复杂,不同的商业银行间办理支付业务时还面临较多的困难,而互联网金融服务有效的克服了商业银行支付业务中存在的问题,对商业银行支付业务的发展产生了不利影响。

『柒』 货币政策工具及作用机制

发挥的作用是弱抄化货币袭政策的效果.
货币政策的传导机制的源头是央行. 不论调整准备金率还是公开市场业务,发行票据等, 无非是释放一个信号, 要么增加货币供给 要么减少. 增加货币供给, 金融市场资产价格会提高, 或多或少吸收一部分货币供给的增量. 反之,控制货币供给量, 资产价格会降低, 挤出一部分货币量投入的其他行业.
希望采纳

『捌』 电子货币的发展对货币政策的影响

电子货来币的发展有助于自政府对电子货币进行监控并根据电子货币研究和实践的发展及时调整其货币政策,并同时保证了支付系统的可靠性。

相关介绍:

电子货币技术标准的制定,电子货币的推广应用,在大部分国家都具有半政府半民间的性质。一般是企业负责技术安全标准的制定。政府侧重于推广应用。

货币政策调节的对象是货币供应量,即全社会总的购买力,具体表现形式为:流通中的现金和个人、企事业单位在银行的存款。

(8)互联网金融对货币政策的影响机理扩展阅读

电子货币的普遍使用,使得网络银行的出现成为必然。网络银行有两类:一种是完全依赖于互联网发展起来的网络银行,另一类是指传统银行运用公共互联网,把网上银行业务作为银行零售业务柜台的延伸,达到24小时不间断服务的目的,并节省银行的经营成本的模式,完全意义上的网络银行即第一类网络银行。

电子货币是通过电子网络发行并可在全球范围内流通的货币,这就使一国中央银行垄断货币发行的权力被打破,于是世界上那些拥有先进技术和大量资本的机构和个人(如软件公司、电信业者、中介业者等)像商业银行一样都将发行和经营电子货币作为其主要业务。

『玖』 影响货币政策的因素

ACD
这题应该理解成:影响货币政策效果的因素。
其中,B影响的是财政政策,E是结版果不是原因。权
值得指出的是,楼上的回答解释了流动偏好,却没有说明流动偏好陷进,后者才是影响货币政策效果的关键。
流动偏好陷进:是指当利率低到一定程度时,货币政策无法使利率继续下降。
而货币政策的局限性,主要在于它对经济的刺激作用不明显。就像拉扯的缰绳,在经济列车行驶过快时,可以拉住车,但无法在经济迟缓时,推动经济列车向前。

阅读全文

与互联网金融对货币政策的影响机理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趋势投资利润回吐 浏览:593
益民集团产业投资 浏览:398
平安综合理财 浏览:461
不良贷款不良资产 浏览:307
如何用100万来投资理财 浏览:793
县域理财 浏览:425
理财王冠 浏览:623
理财客户细分 浏览:16
st兴业股票 浏览:136
怎么购买印度基金 浏览:876
证券投资基金运作费用 浏览:84
企业如何通过基金融资 浏览:570
项目融资的结构 浏览:379
融资33 浏览:370
拆借信托 浏览:484
信托查询平台 浏览:80
要约价格低于提示性 浏览:202
今日中国银行汇率港币兑人民币汇率今日 浏览:312
北京富勤理财 浏览:665
晨鸣股票 浏览: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