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金融投资 > 资金在金融机构内部空转的

资金在金融机构内部空转的

发布时间:2021-09-13 22:36:41

① 金融部门内部资金循环和嵌套减少是真的吗

M2增速大幅放缓,市场上的钱少了,是否降低对实体经济的支持力度?阮建弘认为,总的看,金融部门内部资金循环和嵌套减少,由此派生了存款减少,这有利于金融机构保持稳健经营,降低系统性风险和缩短资金链条,不会对实体经济造成大的影响。

从数据来看,对实体经济的支持力度不减。相关数据显示,社会融资规模增长相对平稳。2017年社会融资规模增量累计为19.44万亿元,比上年多1.63万亿元。其中,对实体经济发放的人民币贷款增加13.84万亿元,同比多增1.41万亿元。

但是,随着近年来我国货币结构发生变化,M2的指标意义已经明显下降。近年来,金融创新快速发展,除了商业银行外,居民和企业存储货币的途径不断增加,如银行表外理财、货币基金互联网金融存款、各类资管计划等。数据显示,2017年6月底,余额宝规模达到1.43万亿元,成为全球规模最大的货币基金。盛松成表示,这些金融产品货币属性都很强、增长都很快,但不少都没有统计到M2中去。并且,大量企业和居民选择以货币基金等存款以外的形式储蓄,银行存款来源不足、负债压力加大、派生贷款的能力下降,这些都导致M2增速趋于下降。

海通证券首席经济学家姜超表示,在金融创新快速发展的时代,货币存在的形式发生了巨大的结构性转移,且新的货币规模维持高速增长,传统M2统计的货币增速就逐渐显得失灵。

② 银行间的空转套利是什么意思

空转套利是指银行业金融机构通过多种业务使资金在金融体系内流转而未流向实体经济或通过拉长融资链条后再流向实体经济来获取收益的套利方式。

企业为获得融资的好处配合银行完成任务,而贴现利率与存款利率倒挂则激起了企业空转票据的积极性从企业利益角度出发,参与空转票据的收入是六个月保证金的存款利息,支出则是银行承兑汇票的手续费和贴现利息。


票据贴现作为企业的融资行为其利率应该高于存款利率,企业贴现的支出应该大于其保证金的利息收入,所以正常情况下,企业空转票据是要亏损一部分利差的。但是,有些企业经营情况和财务状况并不是很好,风险很大,综合收益也不高,对于银行不具有吸引力,银行在为这些企业提供融资时往往持谨慎保留甚至否定态度。


所以这些企业必须积极主动配合银行,满足银行各种要求,帮助银行完成各项指标,和银行搞好关系,这样银行才会对应的给予融资等方面的好处。

(2)资金在金融机构内部空转的扩展阅读

传统银行体系受资本充足率、存款准备金和存贷比的约束,杠杆可控,但对具备类信贷特征的影子银行却无此约束,理论上杠杆可以无穷大。而作为加杠杆的“幕后推手”,近年来我国影子银行存在“特殊”的演变路径,并且表现形式越来越复杂。

国际清算银行(BIS)在最新发布的报告中称,中国影子银行体系本质上是“银行的影子”,核心仍是商业银行,证券化和金融市场工具只起有限作用。

BIS同时指出,中国影子银行由于涉及的机构类型和信用中介较少,复杂性不及美国,但是,当前影子储蓄工具和债券市场紧密联系,且出现了“结构化”影子信用中介等新形式,均表明中国影子银行正越来越复杂。

③ 三大失衡指的是什么

当前中国经济发展面临三大结构性失衡:
一是实体经济结构性供需失衡;
二是金融和实体经济的失衡;
三是房地产和实体经济的失衡。
中国经济的三大失衡,不仅是结构性的,而且环环相扣。实体经济供需的失衡,一边过剩产能居高不下,一边海外爆买愈演愈烈,中低端供给强大,高端供给不足,钱自然越来越难赚,相较于好赚钱甚至赚得盆满钵满的金融和房地产,既有压力又有诱惑,资本“脱实就虚”和“脱实就房”的冲动十分强大,遂导致三大失衡愈发瞩目。

罗马城不是一日建立的,三大失衡也不是朝夕就能解决的。就眼前而言,首先要治标,通过市场乃至行政手段,防止大量资金在金融系统空转,控制大量资金涌向房地产市场,否则这两个市场的资本化和泡沫化将如脱缰野马,不可收拾。3月以来,16个城市启动或升级楼市调控,尤以“3·17新政”的北京更为坚决,釜底抽薪,基本终结“杠杆楼市”。这样做,是逆市场化的选择,因此无法长时间持续并将成果固化,尽管这个市场化也是扭曲的结果。一味治标,可能导致市场发生新的异化,滋生出新的扭曲和失衡。所以治标只能是打掩护,为治本争取时间。

而供给侧就是三大失衡的治本之策。供给侧就是致力于降低市场的制度性交易成本,提高全要素生产率,帮助实体经济出清,打开新的市场空间和增长周期。不仅要让大家对实业有信心,也要让实业能够赚到钱,才能减缓和扭转经济虚化、房子金融化的泡沫趋势。这是一场时间的赛跑。资本逐利,本性使然,规律使然,我们无法不让资本对金融和房地产保持欲望,我们只能让资本重新对实体经济重新青睐,才会实现经济的再平衡。

实业之难,在于成本高企。在以前中国经济高速发展的时期,成本高企被发展增量所掩盖,企业感受不到痛处。如今,当经济增长放缓,这一问题便凸显出来,分外刺痒,退无可退。这一成本很大程度上是税费成本、管制成本和寻租成本,哪一块降下来都是真刀真枪的断腕刮骨、简政削权、自我革命。制度性交易成本没有大幅降低,实业就很难轻装上阵。

再难也要迎难而上,因为窗口不会永远都打开。在同一天,全国社会保障基金理事会理事长楼继伟提醒,货币财政加杠杆给出了经济稳定的幻觉,不愿意忍受改革的阵痛。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买来的时间如果浪费掉了,政策空间会越来越小,最终需要在紧货币、紧财政的条件下进行改革,阵痛会更加剧烈,就更难凝聚共识,容易滑向左倾或者右倾的民粹主义。

④ 请问:什么是资金空转啊

什么叫空转呢?就是抄企业本来没创造利润,但为了制造利润在逐
年增加的假象,主管部门就要求企业虚报一个利润数。根据这个虚报
的数字,企业向银行或其他融资机构贷款,缴给地方税务局、财政局。
然后,再通过种种渠道,把上交的贷款(名义上的“税收”)返还给
企业。有的企业,甚至再把贷款又还给了银行或融资机构。在这个过
程中,尽管没产生任何经济效益,但完成了一个虚拟意义上的资金循
环,此之谓空转。

⑤ 整顿金融要捉住金融同业业务这个妖孽

金融资源脱实向虚是目前中国经济金融一个大问题、大毒瘤。认真分析这么多年导致金融混乱到如此之地步,源头是从金融同业业务开始,又是金融同业业务将全社会金融资源配置在金融机构之间相互倒腾牟利,产品与机构之间相互嵌套叠加,最终层层剥利,就是不往实体经济里去,导致中国经济结构已经发生大问题。

本来金融资源特别是货币市场资金已经统一由市场化程度较高的上海同业拆借市场(shibor)在线上同一配置。由各家商业银行总行,实行一级法人制拆出拆入。管理非常规范,整个资金运营处在良性。然而,大约从2013年以后开始,竟然允许各家基层行之间地下线下拆借资金,并允许同业资金通过保险、证券、信托、基金等非银行金融机构的通道,以理财产品名义开展运用资金。从此扰乱了整个金融市场。

同业业务主要是同业资金,按照本质属性是由于跨行转账汇款结算行成的短暂滞留的资金。这类资金是结算清算资金,根本不能长期使用的。随着跨行转账汇款结算业务电子化,落地处理的跨行转账汇款结算业务已经非常少了。按理说,同业资金应该越来越少,最终消灭的。但是最近几年一举搞到了几十万亿元。

这实际上绝不是真正的同业业务,而是打着同业业务旗号,绕开监管,在吸收资金与运用资金。是在正规的存贷款主体银行业务以外,或者说账外的、标准的、银行自己制造的“影子银行”。

最大危害性是导致金融资源脱实向虚,正在毁了中国经济。逻辑是这样的。银行同业拆借资金一般是通过通道操作等,将资金投进债券市场。目前债市低迷,就与切断同业资金有关,反过来又证明债券价格是虚高的,是被金融同业资金推高的。

另一个用途就是进入股市打新。这需要银行将同业资金拆给保险、信托以及证券基金等,以理财产品名义购买新股。

还有一个渠道是有部分资金投进了一些收益率较高的信贷领域,比如房地产。同业业务资金一般是通过信托集合理财或者信托买入返售产品进入到房地产领域。这几年房地产膨胀,房价暴涨,与放任同业业务发展是分不开的。

不仅是削弱金融监管的问题,更严重的是削弱了央行的货币控制权。资金在金融机构之间嵌套倒腾,一定程度上这种空转的结果是增大了银行资产负债表,这种扩表起到了发行基础货币的作用。

同时,一些资金富裕的大行成为货币资金的供给端,正在发挥着“影子央行”的作用。2014年,同业存单的发行规模尚不大,仅有8976亿元。此后则快速进入井喷阶段,2015年和2016年发行量分别达到5.3万亿和13万亿元,年增长率分别高达490%和145%。截至2016年底,同业存单余额为6.3万亿元。作为比较,2016年底中央银行资产负债表总规模为34.37万亿元。换句话说,同业存单余额已经相当于法定中央银行资产总规模的大约五分之一。同业存单成为中小商业银行主动负债、扩张规模的利器,正在发挥“影子央行”的功能。

这就是目前整顿金融秩序下,中小银行流动性迅速出现紧张的原因。但是,谁酿的苦酒谁必须喝下去;谁家的孩子谁抱走。绝不能因为一些银行流动性紧缺就停止金融乱象整顿。这里不排除以流动性紧缺为借口,要挟或者逼宫决策层停止整顿的图谋。

绝不能上这个当,必须坚定不移整顿下去。一定要抓住金融同业业务,这个扰乱金融秩序的总祸根,迅速停止线下地下的金融机构相互拆借行为,暂停同业存单业务。

总之,只要抓住了金融同业业务这个乱象的总妖孽,金融秩序恢复良性循环就指日可待!

⑥ 如何看待央行《关于规范金融机构资产管理业务的指导意见》内审稿

这个意见稿基本上就是把所有资管产品公募化改造,从杠杆比例到集中专度的双十规定。因此从运作上属来讲对公募产品没什么影响,大不了就是委外少点,规模降点,但对银行理财影响还是蛮大。打破刚兑基本上就是取缔了保本型银行理财,这基本上占据了所有理财产品的40%。另外还要求银行理财产品第三方托管、非标投资、资金池、双十比例等等,基本上是冲着理财去的。而关于通道和产品层层嵌套问题,其实总体还是沿袭了央行金融行政去杠杆的思路,主要是要对资管产品正本清源、防止资金在体系内空转,说实话通道这种监管套利的行为还是早点取缔的好,金融机构挣不了几个钱,还背了一身风险,大家都相互冲规模,竞争起来也没意思。穿透管理也是央行继续进行宏观审慎大一统管理的手段之一,降低系统性风险。
从去年债市同业去杠杆到现在,央行动作惊人、套路很多、而且抓的痛点也很多,金融机构很是不适应。短期来讲难过的日子还要持续,但长期行业潜在风险确实会缓解。

⑦ 如何理解金融体系的“资金空转”和“空转套利”

空转套利是指银行业金融机构通过多种业务使资金在金融体系内流转而内未流向实体经济或通容过拉长融资链条后再流向实体经济来获取收益的套利行为。
关联套利指违规向关联方授信,转移资产或提供其他服务;违反或规避并表管理规定的套利行为。

⑧ 什么是空转套利和关联套利

堤岸依旧在
今世已然比从前
说恋爱

⑨ 资金空转是什么意思

通常理解的资金空转,就是资金在金融体系内流转而不流向实体经济。

货币空转是指比较严格的经济学定义可能是社会融资规模持续高于GDP增长率,即现金流在循环过程中跳过了实体经济这一环,陷入了金融机构间的“自循环”过程。具有中国特色的经济学现象,是指国家增发流动性后,现金流只在虚拟经济即金融行业内流动,并没有惠及制造业等实体经济。

(9)资金在金融机构内部空转的扩展阅读:

近年来同业业务发展过快,是造成整个资金在金融体系内部空转的源头。大型银行从央行获得低成本资金,并没有进入到实体经济,而是通过同业存贷款的方式进入到城商行、农商行等小银行,而小银行的业务合规程度不高,不但放大了资金风险,对降低实体经济融资难、融资贵效果也有限。

除了银监会之外,央行对于银行同业业务的整顿也未放松。央行于7月中旬对外通报了2016年同业账户专项检查情况,指出部分银行在落实账户开立管理与专项管理制度上存在不到位问题,个别银行存在违规问题多、违规程度高,甚至在开户审核环节严重违规的现象。

针对央行和银监会打击同业套利的一系列动作,监管部门加强金融监管,会对其他商业银行开展违规业务起到警示作用。与此同时,将使得商业银行的同业业务萎缩,缓解资金空转的现象,促进资金流入到实体经济。

参考资料来源:

中国新闻网-金融资金“空转”放大市场风险

中国新闻网-央行银监会直击同业套利 缓解资金空转现象

⑩ 银行业市场乱象产生的内外因素、哪个重要为什么

2018年银行业防风险、强监管,整治市场乱象的大幕已经拉开。 银监会1月13日发布《关于进一内步深化整容治银行业市场乱象的通知》,要求银行业金融机构和各级监管机构要抓住服务实体经济这个根本,严查资金脱实向虚在金融体系空转的行为

阅读全文

与资金在金融机构内部空转的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860日币是多少人民币 浏览:373
房奴如何理财 浏览:803
南昌住房公积金贷款计算器 浏览:427
国盛华兴投资有限公司 浏览:822
工行贵金属挂单四种 浏览:918
主力资金进出散户资金进出指标公式 浏览:880
报雷理财 浏览:898
广信股份股票 浏览:472
小额贷款怎么收账 浏览:798
基金交银蓝筹净值519697 浏览:222
杏花村国贸投资公司销售情况 浏览:395
什么时间银行理财产品利率会高些 浏览:231
深大通资金流向个股行情 浏览:73
生活理财分类 浏览:435
北京公积金贷款代办 浏览:210
万达股票下 浏览:170
碳元科技投资 浏览:492
n派思股票 浏览:483
冠军1号系统指标公式 浏览:924
黄金怎样知道真假 浏览: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