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网贷不还催收人会每天打爆通讯录吗
会,申请借款是必须要导入电信运营商和手机通讯录的,平台系统会读取相关版信息。此外,借款逾权期由第三方公司催收,会对个人生活造成影响。
国内现金贷经过整顿后虽有较大改观,但“撸口子”、高利息、“爆通讯录”等乱象犹存。某大型互联网公司旗下网贷平台法律合规负责人盛凯对《国际金融报》记者表示,违法成本低是现金贷乱象屡禁不止的根源。
(1)国际金融报联系电话扩展阅读
某催收公司创始人陈清云(化名)对《国际金融报》记者表示,一般情况下,借款人逾期,起初是借贷平台和借款人直接交涉,借贷平台和借款人交涉未果、逾期期限较长的才会委外催收。
陈清云坦言,“爆通讯录”是业内在电催时普遍采用的方法,在与借款人沟通无果后,采用“爆通讯录”的方式给借款人营造大量的外部压力,逼迫借款人还款。“起初是传递信息,后续就可能开始施加压力,逾期越久,电催的频次会随之增加,期间存在纷争也难免,毕竟好好说话都较难要回借款”。
㈡ 国际金融报的历史沿革
1994年1月1日,《国际金融信息报》创刊。
1999年8月26日,更名为《国际金融报》。
2002年5月10日,《国际金融报》全新改版。
㈢ 人民日报社《国际金融报》西北办事处在哪里
国际金融报在西北没有办事处,有事可与上海总部联系。上海地址:上海浦东新区世纪大道777号人民日报上海分社办公楼4楼。电话:02158829998.
㈣ 国际金融报怎么订阅
国际金融报想要订阅的话,直接打他们的订阅热线就可以了,基本缴费之后就会按月给你发放报纸了。
㈤ 《人民日报》投稿的寄信地址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金台西路2号人民日报社
邮编:100733
电话:010-65091516
㈥ 2020年国际金融报怎么订阅
去网络或者浏览器搜索报纸网,进去之后搜索想要订阅的报纸,填好信息下单就可以了。
㈦ 腾讯微保收到违章信息,怎么其他平台查不到
腾讯旗下保险平台——微保WeSure正低调测试车险续保功能,提前公测的医疗险有望在2018年提速。
人红是非多。
1月4日,一位资深互联网保险高管向《国际金融报》记者爆料称:“微保经营不符合《保险专业代理机构监管规定(2015年修订)》要求的一般规则。在没有其他规定的情况下,明显属于违规。”
“微保是一家保险代理公司,原则上要在设立分支机构的省、自治区或直辖市才能展业。”该高管称。
《国际金融报》记者就此向微保有关负责人求证,对方始终没有回应。
与微保存在相同问题的还有蚂蚁金服。蚂蚁金服有关负责人则向《国际金融报》记者强调,公司的经营许可是全国性的,符合保监会相关规定。
究竟是怎么回事?为什么微保和蚂蚁金服会陷入违规运营的“流言”?
确实存疑,另有批示?
微保的问题源自牌照。
微保的全称是微民保险代理有限公司,经保监会网站公示正式获得经营保险代理业务许可。微保注册资本金2亿元,注册地为深圳市,惟一股东为深圳腾富博投资有限公司,腾讯是其控股股东。
“这些公开信息在微保正式上线的时候被多次提及,当时,大部分人都被腾讯这个大股东吸引了注意力。”上述高管告诉《国际金融报》记者,“归根结底,微保是一家保险代理公司,原则上要在设立分支机构的省、自治区或直辖市才能展业。”
《国际金融报》记者查阅了保监会于2015年修订的《保险专业代理机构监管规定》(下称《规定》)。《规定》明确:保险专业代理公司在注册地以外的省、自治区或者直辖市开展保险代理活动,应当设立分支机构。保险专业代理公司分支机构的经营区域不得超出其所在地的省、自治区或者直辖市。
也就是说,微保要在深圳市以外的省、自治区或者直辖市开展保险代理活动,必须先设立分支机构,且分支机构经营区域仅限该分支机构所在区域。这对于有着互联网基因的微保而言,无疑是不可想象的。
㈧ 国际金融报在哪里订阅比较好
首先你可以到当地的邮局填写订阅单号,缴费之后,每月或每周可以收到发来的国际金融报,另一种方式联系该报纸的发行出版商,他们会给你专门的订阅渠道。
㈨ 国际金融报的通信地址
报社地址:上海浦东世纪大道777号人民日报社办公大楼。
㈩ 雅堂董事长自首是犯什么事
7月16日,成都公安局天府新区分局在其官方微博@平安天府发布通报,称雅堂控股集团董事长杨定平等人因涉嫌违法犯罪,于7月15日到该分局投案自首,目前已被采取刑事强制措施。
公开资料显示,雅堂控股集团于2012年在深圳成立,2017年,雅堂控股作为四川天府新区重点引进项目将集团总部迁至成都天府新区科学城。
“今天看到杨定平投案自首的新闻并不感到意外。”一位前雅堂中层对《国际金融报》记者称,今年年初的时候,不仅仅是雅堂互联网金融平台宣布清盘,实际上雅堂集团整体业务已经停摆。当时公司高层一直在想各种办法退出,把所有能想的办法都想了个遍,但是最终还是无力回天。
该中层人士表示,“雅堂最近的事情并不是太清楚,但是在我4月份离职的时候,整个集团的人已经走得差不多了,只剩下七八位高管。”
据了解,雅堂控股集团靠销售红木家具起家,而后转型电商持续低迷,创始人杨定平又将目标瞄准了O2O新零售,2016年10月其互联网社区超市连锁品牌——雅堂小超上线,依靠加盟模式迅速扩张。
此外,雅堂集团旗下业务还包含电商、信息技术、广告、供应链金融、雅堂到家、雅堂味道六个业务版块。
事实上,雅堂集团问题爆发,始于其终结P2P业务。
今年1月23日,雅堂控股集团突然发布了“雅堂金融平台主动退出P2P业务”的公告,并于1月26日发布了清算方案。
当时给出了三种兑付方式:方案一是分19期按月还款,适用于2018年1月23日23:59:59有可提现金额的用户;方案二是分18期按月还款,适用于所有用户;方案三是50%债转股。
据雅堂金融官网,雅堂方面与多数投资人达成了兑付协议和债转股协议,截至4月19日已兑付8890笔,兑付金额34071668元。
然而,在上述分批兑付结算方案还未完全落实时,雅堂控股又改变主意了。
4月19日,雅堂方面发布了《关于投资收益债转股公告》。根据该公告,平台于4月14日发起投资收益债转股意见征求函,参与人数1470人,909票同意,561票反对,获得多数投资者支持。所以,定于4月21日起,推行投资收益债转股,所有投资人收益部分全部转为股份,届时,由系统统一操作,将投资收益自动转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