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请推荐几本关于金融的书,类似《庞兹骗局》和《货币战争》
我现在在看两本书
一本是中信出版社的《贪婪、欺诈和无知--美国次贷危机真相》作者是【美】理查德*比特纳
另一本是中国经济出版社的《次贷危机》作者辛乔利、孙兆东
Ⅱ 做瞧瞧右看看,找不到好看的小说怎么办
火热推荐榜 1 《鬼吹灯Ⅱ之三怒晴湘西》 2 《素年锦时》 3 《天机:第二季(罗刹之国)》 4 《奋斗(上)》 5 《奋斗(下)》 6 《野蛮生长》 7 《蜗居》 8《20几岁,可以改变女人的一生》 9 《风声(《暗算》第二部)》 10 《从星空到心灵-易中天于丹演讲对谈录》 编辑推荐榜 1 《原来你还在这里》 2 《香寒》 3 《暖暖》 4 《因为我爱你》 5 《被窝是青春的坟墓》 6 《最小说》 7 《醉玲珑[上卷] 》 8 《冷月如霜》 9 《天下女人》 10 《金匮六壬盘:三国诡冢曹操魄》 最新推荐榜 1 《魔手》 2 《步步惊心(上)》桐华 3 《步步惊心(下)》桐华 4 《步步惊心》苏京 5 《恶魔法则》 6 《沧海Ⅱ 》 7 《晨观沧海 》 8 《曲别针的一万种用途》 9 《回家》 10 《揭秘国际金融骗局:货币战争》 读者推荐榜 1 《求医不如求己》 2 《求医不如求己2》 3 《色戒》 4《31岁小美女的养颜经》 5 《人生若只如初见》 6 《如何掌控自己的时间和生活》 7 《山楂树之恋》 8 《财报就像一本故事书》 9 《于丹《论语》心得》 10 《追风筝的人:THE KITE RUNNER》
请采纳,谢谢
Ⅲ 关于《货币战争》内容的真实性
金钱多到一定地步的时候,可以颠覆很多东西,金融市场是最神秘又最有魅力的市场,大部分在这个市场上游走的人都如那些金融大亨手里的一粒棋子,当你站在足够高的高度去看这个市场,你也看到好多棋子。对金钱,权势的追捧全球都一样,什么时候停止过呢。
Ⅳ 为什么宋鸿兵的《货币战争》饱受质疑
下面我来谈谈我得看法,首先我不是他的粉丝,但是我还是挺看好他的。我第一次听到洪兵在看中央电视台新闻的时候,有一个节目要采访宋鸿兵。那一年,美国次贷危机发生了,中央电视台采访了他,就好像他预测了2007年底的美国次贷危机。在采访中,他谈到了他在房地美工作的经历,并通过逻辑推理得出了美国次贷危机的结论。
事实上,那些贪婪和投机的人应该受到公正的惩罚。宋鸿兵的第一集《股市狂飙》,我认为已经证明了他的投资态度。宋红兵不是经济学家,但他是一名金融艺人。为什么他没有脑子,却嫉妒他呢?
Ⅳ 货币战争里面的事说的到底是真的假的
是真的。
《货币战争》为2007年6月中信出版社出版发行的图书,作者是宋鸿回兵。宋鸿兵用货币战争来答描述了一场看不见的经济战争。自1694年英格兰银行成立以来的300年间,几乎每一场世界重大变故背后,都能看到国际金融资本势力的身影。他们通过左右一国的经济命脉掌握国家的政治命运,通过煽动政治事件、诱发经济危机,控制着世界财富的流向与分配。
通过描摹国际金融集团及其代言人在世界金融史上翻云覆雨的过程,本书揭示了对金钱的角逐如何主导着西方历史的发展与国家财富的分配,通过再现统治世界的精英俱乐部在政治与经济领域不断掀起金融战役的手段与结果,本书旨在告诫人们警惕潜在的金融打击,为迎接一场“不流血”的战争做好准备。
(5)货币战争揭秘国际金融骗局扩展阅读:
货币战争的相关情况:
1、自2007年《货币战争》出版以来,该系列丛书不仅持续风靡中国大陆多年,更被翻译成多种语言畅销海外,曾被世界3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媒体广泛报道。
2、在波兰,被波兰第一副总理向政府官员大力推荐,并亲邀作者前往波兰讨论“货币战争”;在俄罗斯,《货币战争》系列将作为莫斯科市政府的推荐书介绍给广大市民。
Ⅵ 货币战争写的真实么 可信么
非常真实,打个比方就如下面这个货币战争: 相信大家对80年代的“日本经济衰退”和90年代的“亚洲金融风暴”及“香港的香港金融保卫战”吧!也许有人会说那是国际投机集团“美国索罗斯财团”搞的,但是,你就没有想过它背后难道就没有美国政府的支持了吗?下面,我仔细分析一下这些事件的前因后果你就会明白了。 从1980开始的,特别在1990年和1995年,第一名的美国和第二名的日本之间的GDP差距是多少?日本GDP超过美国GDP的一半!这也是目前为止唯一一次其它国家和美国的经济差距缩小到一半的程度。日本人在欢呼:只要超过美国的GDP,日本就可以恢复“正常国家”了!美国人没有吭声。按理说,日本还是美国的盟国,其经济也是美国扶持起来的,美国也没有分裂日本的必要(要分裂,二战时就分裂了,也不用等到80-90年代)。美国也不可能对盟国日本使用“颠覆性煽动”,眼看着美国是阻挡不了日本经济的发展前景的了!世界各国都在兴奋的期待着日本GDP超过美国GDP的那个“历史性时刻”!日本企业更加疯狂,美国经济的象征——洛克菲勒广场被日本人买下了!美国的精神象征——好莱坞被日本人买了!美国人民的心情一下子掉到了谷底。“世界第一”就快保不住了!美国人民的荣耀感在急剧下滑,民间开始蔓延仇日情绪。 1980年,日本的GDP就快到美国的一半了。有一件事情在1985年发生了,1985年美国拉拢其它五国(7国集团)逼迫日本签署了。以“行政手段”迫使日元升值。其实的一个中心思想就是日本央行不得“过度”干预外汇市场。日本当时手头有充足的美元外汇储备,如果日本央行干预,日元升不了值。可惜呀,日本是被去了势的太监。美国驻军、政治渗透、连宪法都是美国人帮它度身定做的,想不签广场协议都不可能。 日本最后的结局大家也知道了。1985年9月的广场协议至1988年初.美国要求日元升值。根据协议推高日元,日元兑美元的汇率从协议前的1美元兑240日元上升到1986年5月时的1美元兑160日元。由于美国里根政府坚持认为日元升值仍不到位,通过口头干预等形式继续推高日元。这样,到1988年年初,日元兑美元的汇率进一步上升到1美元兑120日元,正好比广场协议之前的汇率上升了一倍。 美国人满足了吗?没有。接着看下去,从1993年2月至1995年4月,当时克林顿政府的财政部长贝茨明确表示,为了纠正日美贸易的不均衡,需要有20%左右的日元升值,当时的日元汇率大致在1美元兑120日元左右,所以,根据美国政府的诱导目标,日元行情很快上升到1美元兑100日元。以后,由于克林顿政府对以汽车摩擦为核心的日美经济关系采取比较严厉的态度。到了1995年4月,日元的汇率急升至1美元兑79日元,创下历史最高记录。 日元升值的后果是什么?洛克菲勒广场重新回到了美国人手中,通用汽车在这个广场的一卖一买中净赚4亿美元!日资在艰难度日中大规模亏本退出美国。美国人民胜利了!成功的击退了日本的经济进攻!我们可以从事例中看看1995年之后,日本和美国的GDP之比重新拉开了距离,而且越来越大! 可能有些人还是没有明白,日元升值怎么啦?跟我们的谈论有什么关系?日元升值,就是美国对日本的一次经济阻击战!成功的把日本20多年的发展财富大转移到了美国去了。
Ⅶ 《货币战争》里关于罗斯切尔德的事情是作者根据一些现象推测杜撰出来的还是记录的真实历史事件
基本属实,只是作者说的过于直接。不除外现今在我们国家就有书中所写的金融巨头的代言人。要知道,在金钱面前,不成为奴隶是很难得。仔细观察,我国的所谓经济精英的某些言论不正切合西方巨头们的心意吗?
Ⅷ 有谁看过宋鸿兵的《货币战争》,或者《资本战争》,他们揭露的黑幕你们怎么看
南方周末:《货币战争》看起来不像一本学术性很强的书,其中包含了太多“革命性”的内容,但是,似乎缺乏足够的支撑,您是否同意这样的评价?
宋鸿兵:《货币战争》与传统意义上的学术研究最主要的不同是研究问题的思路和角度。它不是一般的抽象学术概念的探讨,而是从金融战的视角去审视历史上的人和事,所以能够揭示出一般学术著作涉及不到的领域。这大概就是这本书拥有“革命性”内容的原因了。
这本书的初衷既不是用来评职称,也不是学位论文,它更像是电影《地道战》里的那半夜被敲响的钟声,鬼子已经悄悄地摸进了村,可全村的乡亲们还在睡觉,希望我就是那个敲钟人,也希望这钟声能提醒村长和民兵们准备战斗。
这本书采取的是通俗易懂的写法,但是它也并非如有的人说的是“演义小说”,基本的史料与数据方面,我都尽可能地给了出处。尽管读者可以对书中的一些推论进行怀疑,但是,我可以保证的是,基本的资料是完全依照学术要求给出的,是真实可靠的。
Ⅸ 最近看了《货币战争》,有很多问题觉得很困惑:首先关于国际银行家的问题,在书中,我感觉宋鸿兵先生
这个货币战争就是个垃圾文学。作者的理论完全是西方的一套理论。这本书完全就是炒作而已
Ⅹ 货币战争里说国际银行家们靠先通货膨胀后通货紧缩来掠夺人民财富,有人能解释一下过程吗
楼下正解;
先通过通胀,把资产的价格给推高,造成全民投资热潮,就像现在得中国房地产,大家都觉得投资房地产能够赚钱,然后去银行贷款买房子,人们的购买再次推高房地产的价格,Banker银行家就能够通过通胀收敛大量的财富,同时稀释了普通人民的购买力,但是这些财富都是货币财富,如果通过货币财富转化为实实在在的资产,这是第二步;
第二步是通过减少货币的供给,即通货紧缩让整个信贷的链条断裂,市场上面即使是高达10--20%的利率也没有更多的信贷可以供给,许多的信贷资产持有者因为不能够按时还贷,只能够低价抛售手中的资产,造成资产价格狂跌,但是也是没有多少人能够在低位接盘,直到资产价格拦腰折断甚至更低,手持大量货币的银行家在市场上大肆买入各类资产,从而二次掠夺人民的财富;
第一个过程是关键,完成了第一个,只要手中持有现金,第二个过程是轻而易举的事情;
参考一下荷兰的郁金香投资热、美国1929大崩盘、中国或世界的2011年白银投资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