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金融投资 > 创新国际金融市场的特点

创新国际金融市场的特点

发布时间:2020-12-12 00:12:37

Ⅰ 当代国际银行的发展趋势及其特点。急,谢谢~~

随着经济全球化进来程的加快及信息自网络技术的迅猛发展,当前世界各国金融业发展已明显呈现以下十大特征和趋势:一是金融管制放松化;二是金融创新化;三是金融市场全球化;四是融资证券化;五是银行经营国际化;六是银行业务全能化;七是银行资本集中化;八是金融业电子网络化;九是国际货币结构多元化;十是金融监管国际化。

Ⅱ 请问离岸金融市场有什么好处

离岸金融市场的好处如下:

1、促进资金资源在世界范围内的最优配置

离岸金融市场打破了过去国际金融市场之间的相互隔绝的封闭状态,消除了地方和部门对金融资本的垄断,使各国金融中心相互联系起来,促使国际融资渠道十分畅通,鼓励资金在区域内甚至全球内的流动和配置,为各国之间充分利用闲置资金和筹集经济发展所需资金提供了调配的有效场所和条件,自从产生以来,离岸金融市场一直在为全球的经济发展提供重要的资金来源。

2、提高资金的使用效率

离岸金融市场的存在使国际银行业可以24小时连续营业,缩小了各国间时空上的距离,形成国际借贷资金高速运转的全球流动体系;离岸金融市场的低税或免税等优惠措施以及批量交易,降低了全球资金交易成本;跨国银行的不断对外扩张有助于加强全球金融业之间和金融市场之间的竞争,提高金融业和金融市场的效率。国际资本在竞争状态下低成本高速流动,必然是资金资源在全球间配置的高效率。

3、推动国际贸易的发展

国际贸易进出口商通常更愿意从降低成本、高速度的离岸金融市场获得以短期融资为主的资金融通,离岸金融市场为国际贸易提供的强有力的资金融通便利促进了后者的迅速发展。

4、推动跨国公司国际投资的发展

离岸金融市场的运作和发展,为跨国公司进行国际投资提供了很大便利。离岸金融市场资金成本低、快捷方便、提供的资金量大,自然成为发达国家跨国公司的重要融资场所;而跨国公司规模大、实力雄厚、信誉较高、贷款风险相对小等优势,使得离岸金融市场更愿意对它们放款。正是离岸金融市场提供的大量资金融通渠道,使得跨国公司在世界范围内的大规模投资、收购和兼并得以顺利进行。而且一些跨国公司也有意利用避税港型离岸市场避税以攫取更高的利润。

5、促进金融市场的全球一体化

离岸金融市场的发展将世界各地区的金融市场和外汇市场连成一体,促进了国际资金流动国际金融市场的一体化。这种一体化促进全球信息的对称性和一致性以提高金融市场的效率和公平,有利于资金从低效益地区向高效益地区流动以优化资源配置,有助于国际资本加速流动以提高资金的效率。

6、培育金融创新

离岸金融本身就是最大的金融创新,它进而促进金融创新。离岸金融市场管制松、竞争激烈、风险大,为金融业的持续创新提供了较好的环境,刺激了大量国际清算和风险防范创新工具的产生,如货币互换、远期利率协定、浮动利率债券等。

希望可以帮到您,欢迎点赞关注,谢谢。

Ⅲ 国际金融创新的原因和未来趋势

有句来话你应该听过,人无我有,自人有我优,人优我转,人转我变。这是应对竞争的一个总结。
同样,金融市场也是有竞争的。那么为了应对日益激烈的竞争,想在市场上立于有利地位或主导地位,那么就必须要不断创新,以求获得竞争优势。再加之国内国际金融市场的动荡,这就是金融创新的原因。
你自己说的金融风险加大,银行竞争加剧,世界发展不平衡,这些你联想一下,比如你要买股票,那么选什么股票,就要考虑,这就是风险。同样一支股票,你看上了,别人也看上了,那么股价涨了,就是说有人跟你抢着买,这就是竞争。如果你有几只股票,有的形势大好,有的就奄奄一息,这就是发展不平衡了。。。
任何事情,都是有因果关联的。看待一个事情,比如国际金融,产生的一系列的变革动作,都是有其原因的。你倒推过去,就不难找到答案了。
祝好运。。。。。

Ⅳ 国际金融危机背景下如何提高企业竞争力

一:面对国际金融危机造成的影响大型企业应该选择哪些应对之策

编者的话:
由美国次贷危机引发的国际金融危机,给世界经济带来了强烈冲击和影响,也给许多企业带来了严峻挑战和巨大压力,不少企业包括世界级的大企业因而陷于困境甚至倒闭破产。国际金融危机在带来严重冲击的同时,也带来了调整机遇。我国的大企业在困难面前正化压力为动力,“强身健体”,苦练内功,为促进经济平稳较快发展做出贡献。目前,许多企业一方面立足当前,研究市场,制定对策,渡过难关;另一方面着眼长远,分析趋势,找准“短板”,实现跨越,努力使自身的市场竞争能力和抵御风险能力有新的提高。
核心观点:
大型企业一般具有产业链条长、上下游关联度高、辐射带动作用大的特点,在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面对国际金融危机的严重冲击,必须促进大型企业健康发展,在调整发展战略、完善体制机制、增强创新能力、加强风险防控等方面下更大的功夫,促进经济平稳较快发展。

对策之一 根据自身特点调整发展战略

企业发展战略具有前瞻性、全局性、方向性和长远性的特征,因而对企业的持续发展和做大做强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面对国际金融危机挑战,企业应当重新审视自己的发展战略,并根据自身特点调整发展战略。
企业发展战略是指围绕企业未来的生存和发展确立的愿景目标以及为实现既定目标而选择的发展方向、发展模式、竞争策略等。缺乏明确和清晰战略的企业,不可能有高效的战略管理,不可能有持续的竞争优势,也不可能成长为卓越的大企业。从国内外一些大企业在实施发展战略方面的做法看,面对国际金融危机的严重冲击,企业实施发展战略时至少有3点要把握好。
一是要重新审视企业的发展战略。企业发展战略的核心是市场定位。企业要实现持续发展,就必须根据外部环境的变化及时修正自己的发展战略,重新确定市场定位,并相应进行资源配置。这次国际金融危机给世界经济带来的影响重大且深远,市场竞争格局势必会发生重大变化。面对外部环境的重大变化,大企业有必要重新审视自己的发展战略,认真评估企业外部环境变化给企业带来的挑战和机遇,分析企业应对危机的前景和对策,并根据形势的变化及时修正企业的发展战略。如果是所处行业仍有较大发展空间并且自身具有相当竞争优势的企业,可以采取收缩战线、压缩产量的战略,以渡过难关,再谋发展;如果是所处行业严重不景气并且自身已不具有竞争优势的企业,要审时度势,必要时应及时实施战略调整,重新确立企业的市场定位。1997年爆发的亚洲金融危机使韩国的三星集团深受重创,公司负债达170多亿美元,裁员达30%,几乎到了破产的边缘。在这个生死攸关的时刻,三星集团果断调整发展战略,从大规模OEM制造业务及时转向以电子、金融及服务业为其核心业务,经营核心转向以自有品牌、数字技术为主,最终获得重生,成长为引导信息时代的“数字企业”。
二是要不断提高主业的竞争能力。主业是企业具有竞争优势的业务,是企业利润的主要来源和企业生存的基础。世界500强的发展,其主业都很清晰,并且大多集中在有限的几个主业,采用专业化的战略参与市场竞争。当然,在强调企业要突出主业并不断提高主业竞争能力的同时,并不排斥适度多元化。对大企业来说,适度多元化经营,有利于扩大企业规模,分散经营风险等。企业在做大做强的过程中,会遇到是突出主业还是多元化的战略选择问题。作为企业的立身之本,大企业应集中有限资源做优做强做大现有的主业,不断巩固和提高主业的竞争优势。对认准的主业要锲而不舍,不要轻易放弃。在集中资源发展主业的基础之上,企业可以根据自身的能力,选择一些与主业及其核心能力联系密切的业务作为新的发展板块,通过不同业务之间共享已有的技术、品牌、设备、人才和管理经验等资源,依托现有主业形成的优势地位和核心能力,以较低的成本和风险尽快建立起新业务的竞争优势。世界上许多优秀企业在选择业务经营领域时,基本上都是在确立了主业的竞争优势之后,以原有主业为基础开始选择多元化战略,进入相关多元的业务领域。美国苹果公司在成长过程中,就是利用苹果电脑作为共同的“中枢系统”,开发出一系列关联性高的产品,都取得了成功。从我国的情况看,一些企业为了迅速扩大规模或为了谋取高额利润,热衷于多元化战略,盲目进入一些本身并不熟悉或没有竞争优势的行业和领域,并且多元业务之间缺乏关联性,结果大多并不成功,甚至因此深陷困境。对已经进入多元业务并且处境较为困难的企业,面对国际金融危机的冲击,要主动剥离不具竞争力的业务,主动剥离与主业无关的业务板块,把有限资源集中于最有竞争力的业务,进一步巩固和提高主业的竞争力。
三是要慎重实施兼并收购。企业规模是企业获取市场竞争优势的一个重要方面。企业要做大,一般会面临是依靠自我积累滚动发展还是兼并收购的战略选择问题。从国内外的经验看,兼并收购是一把双刃剑,成功的兼并收购有利于企业壮大实力,不成功的兼并收购则会成为企业的沉重包袱,甚至会拖垮企业。大企业在实施并购重组时,一定要着眼于企业的长期发展战略,考虑到企业自身的承受能力和整合能力。近几年,我国不少大企业发展较快,积累了相当的实力,也增强了做大的信心,同时这次国际金融危机也给许多企业提供了兼并收购的良机,企业既要抓住机遇,充分用好机遇,利用兼并收购成本较低的有利时机争取实现跨越式发展,又要保持清醒,切不可脱离企业的能力为一味扩张而兼并,为单纯做大而收购,给企业的可持续发展埋下隐患。

对策之二 提高公司治理结构的有效性

国际金融危机暴露出了许多问题,如政府监管严重缺位,大企业公司治理和激励约束存在制度缺陷等。大企业应从中吸取教训,加快形成健全有效的公司治理结构。
健全和有效的公司治理是现代企业制度的关键和核心。这次美国次贷危机的实质,从微观层面分析也可以说是一场金融企业的公司治理危机。大企业应从中吸取教训,加快形成健全有效的公司治理结构。
一是要加快公司制股份制改革。国际经验表明,到目前为止,公司制是实现所有权与经营权分离最有效的制度安排。大型企业普遍采用公司制的形式。适合建立股份制的企业则积极引进战略投资者,实现产权多元化,符合条件的到境内外资本市场上市。分析世界500强的企业,基本都是职业经理人管理的上市公司。世界级大企业之所以大多采用股份制的资本组织形式,是因为股份制有利于所有权与经营权的分离,使企业的组织形式与社会化大生产和市场经济相适应;有利于把分散的社会资本集中起来,迅速扩大企业的生产和经营规模;有利于分散投资风险,提高企业和资本的运营效率;有利于企业资本的流转,在更大范围进入资本回报更高的行业和领域。
二是要建立健全公司治理结构。公司治理结构是用以处理所有权与经营权相分离而产生的委托代理关系的制度安排,是公司制度发挥作用的基础。大企业要实现可持续发展,就必须建立健全公司治理结构,要按照《公司法》的要求,规范股东会、董事会、监事会和经理层的职责,做到各负其责、协调运转、有效制衡。我国大企业应分析公司治理的发展趋势,借鉴国外企业的普遍做法,积极引入外部董事或独立董事制度,优化董事会结构,充分发挥外部董事、独立董事的作用,规范董事会运作,提高董事会科学决策和内部监督的能力和水平。
三是要不断提高公司治理结构的有效性。这次美国次贷危机给我们的一个重要启示就是:仅仅建立公司治理结构的框架是不够的,更重要的是要保证公司治理结构的有效性。事实说明,再好的企业制度安排,如果缺乏政府的有效监管,都会导致制度失效。总结这次国际金融危机的深刻教训,一方面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政府对企业的监管时刻不能放松,并且要形成有效的政府监管体制;另一方面企业要实现持续发展,必须不断完善公司治理,提高治理结构的有效性。

对策之三 全面提升企业自主创新能力

经济全球化和知识经济使企业竞争力的主要因素发生了根本变化,创新能力已成为决定企业持续竞争能力的主要因素。企业只有把资源优势和劳动力成本优势与创新能力相结合,才能真正形成持续的竞争优势。
这次国际金融危机中,我国一些劳动密集型出口企业和传统技术企业受到的冲击较大,同时,一些具有自主创新能力的企业和高新技术企业则显示出较强的抵御风险能力和市场竞争能力。事实再次说明,创新是企业兴旺发达的生命源泉和不竭动力。
通常认为,企业自主创新包括制度创新、技术创新和管理创新3种类型。技术创新是企业形成核心竞争能力和独特竞争优势的重要途径,在应对国际金融危机中具有特殊作用。面对国际金融危机的冲击,企业必须加快技术创新步伐,加快开发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新装备和新产品,提高产品和服务的技术含量和附加值。上世纪70年代日本汽车企业抓住石油危机对小型节能车的迫切需求,迅速组织开发出可节油25%—30%的新车型,成功占领全球市场,迎来了飞速发展的黄金期。加快技术创新必须拥有足够的技术创新能力,包括原始创新能力、集成创新能力和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能力。近年来,我国企业的自主研发能力有了明显提高。但从总体来看,我国企业的技术创新能力与发展规模依然不相适应,大量关键和核心技术要依赖进口,技术创新能力不足已成为我国企业可持续发展的瓶颈。因此,企业必须把增强技术创新能力摆在突出和核心位置。但增强企业自主创新能力仅有技术创新能力是不够的,还必须以制度创新为动力,以管理创新为保障,以制度创新和管理创新推动和促进技术创新,加快建立创新型企业,全面提升企业的自主创新能力。
一是要建立和完善企业自主创新的体系和长效机制。企业要把增强自主创新能力作为核心战略,纳入企业的长期发展战略之中。要健全有利于自主创新的用人机制,完善人才的选聘和评价机制;要建立有利于自主创新的激励机制,完善薪酬分配制度,加快建立以保护知识产权为核心的激励制度。要构建权责清晰、运转有效的企业创新管理体系,明确企业内部各层次之间的创新职责和分工,整合各类创新资源,不断提高管理效率,提升企业的整体创新能力。
二是要持续加大研究开发投入。企业要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必须提高研发经费在销售收入中的比重,并且要持续加大研发投入。
三是要培养和造就敢于创新并善于创新的人才队伍。要善于发现创新人才,使敢于创新并善于创新的优秀人才能够脱颖而出。要制定长期有效的培养规划,加快培养高水平的创新人才,积极吸引海外高层次的创新人才。要加强人才的培训和教育,不断提高员工的素质和能力,为创建创新型企业培养结构合理、素质良好的各类人才。
四是要加强自主创新的基础设施建设。要加快建设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企业研究开发机构,构建企业自主创新的基地和平台。要提高自主创新所需的装备水平,建立健全信息网络。
五是要大力营造创新文化。要通过创新文化的建设,培养创新精神,激发创新热情,使自主创新成为全体员工的自觉行为,形成员工人人参与创新、关心创新、保护创新、支持创新的文化氛围。要大力宣传献身创新并做出重大贡献的科技人员和管理人员,提倡勇于创新、宽容失败、敢为人先的精神,努力营造敢于突破、和谐包容的创新环境。

对策之四 优化结构形成新的竞争优势

这次国际金融危机在带来严重冲击的同时,也带来了调整机遇,企业要变被动为主动,以市场为导向,加快结构调整,着力转变发展方式,有效克服危机冲击,继续保持较快发展。
经过改革开放30年的快速发展,我国企业发展整体上进入一个新的阶段,单纯依靠低成本进行竞争的经营模式正在丧失传统优势,大量生产低附加值产品和劳动密集型的企业正在失去市场生存空间,我国企业迫切需要加快产业结构和技术升级的步伐。面对严峻的生存发展环境,企业必须加快结构调整的步伐,通过结构调整赢得新的竞争优势。
一是要调整产品结构,提高产品的附加值和技术含量。要根据市场的需求,有针对性地调整现有的产品结构,开发市场需要、盈利能力强的产品,淘汰那些没有销路、经济效益差的产品。差异化是企业参与市场竞争的一种重要战略。所谓差异化战略,是指企业提供区别于竞争对手并在行业内具有独特性产品的一种战略。差异化战略的核心是以产品的特色赢得竞争优势,使自己的产品或服务在行业内独树一帜,从而赢得用户,赢得市场,取得高于竞争对手的收益,用产品或服务的优越性来锁定顾客群。目前,我国有些企业的竞争手段趋同,最常见的就是价格战和产品同化。在这种情况下,企业应当根据企业的核心能力和市场变化进行战略定位,推行差异化战略,避开战略趋同和恶性竞争,使自己在市场中能有独立的发展思路,减少短期环境变化对企业战略的影响,进而保持和提高企业的竞争优势。
二是要调整产业结构,完善企业的价值链和产业链。产业升级换代是企业赢得新的竞争优势和获得更多盈利的重要措施,也是企业应对危机和渡过难关的重要对策
三是要调整组织结构,建立科学合理的管理体系。随着企业规模的不断扩大,机构臃肿僵化,市场反应迟缓,成为不少大企业的通病。从我国大企业的状况看,有的企业存在着管理层次多、管理链条长的问题,这种状况不及时改变,势必会降低企业的管理效率,影响企业的竞争力。企业要实现可持续发展,必须不断优化组织结构。要明确集团总部与子公司之间的管理关系和权力分配,理顺各职能部门的责权划分和协调关系;要压缩管理层级,缩短管理链条;要理顺管理流程,做到岗位职责清晰,程序科学合理。

对策之五 强化管理健全防范风险的机制

建立适合企业特点和富有效率的管理方式有助于形成企业的核心竞争力。我国大企业要真正在国际竞争中胜出,就要不断加强质量管理、成本管理、财务管理和风险管理,提高应对危机的能力和水平。
国水电”的品牌增添光彩。(本报记者 梁晓亮整理 资料来源于经济日报)
十一:苦练内功开拓市场
经济日报评论员
面对国际金融危机的冲击,华为技术有限公司逆势而上,竞逐国际市场,实现稳步增长,的确难能可贵。华为公司之所以能在困难的形势下取得良好的经营业绩,其经验概括起来就是:苦练内功,开拓市场。
当前,国际金融危机对我国实体经济的不利影响继续显现,工业生产放缓,进出口下滑,外向型企业受到的冲击尤为直接,国际市场订单明显减少,部分企业生产经营困难。然而,在困难面前,一批华为这样的企业却展现出一种不屈不挠、迎难而上的精神,一种直面挑战、昂首奋进的斗志。他们坚定信心,在危机中苦练内功,在逆境中开拓市场,坚持从内部和外部两个方面化解企业面临的困难,把国际金融危机给企业带来的损失减少到最低程度。危机中苦练内功,华为突出表现在两点:一是坚持从强化内部管理入手,持续改进企业流程管理效率,降低企业生产经营成本,不断提高企业内在的竞争力;二是坚持把技术创新和培育自主知识产权放在突出位置,搭船出海,积极参与国际通信行业主流标准的制定,不断积累基本专利,使企业在现代经济特别是知识产权的竞争中逐渐变被动为主动。逆境中开拓市场,华为突出表现在牢牢抓住营销这个关键环节,努力做到人无我有,人有我优,在为客户不断提供优质的产品和服务的同时,赢得了宝贵的市场空间。
华为公司逆势而上给了我们有益的启示:坚定信心是应对当前世界经济动荡和国际金融危机的有力武器,企业要靠信心稳定市场预期,靠信心渡过经营难关。更重要的是,树立了信心,企业才能有宽广的胸怀和长远的眼光,从而把克服眼前困难同保持企业可持续发展、提高经济核心竞争力有效地结合起来,通过苦练内功,开拓市场,为未来发展提供不竭的动力。
十四:切实提高企业素质和市场竞争力
付 彦
(资料来源于经济日报)
面对国际金融危机,广大企业必须坚定信心,注重从变化的形势中捕捉和把握难得发展机遇、在逆境中发现和培育有利因素,从国际国内资源的优势互补中创造发展条件,更好地利用国际国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把“引进来”和“走出去”更好地结合起来,充分挖掘自身潜力,强化整合市场能力,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尽快形成经济全球化条件下参与国际经济合作和竞争的新优势

当前,切实提高企业素质和市场竞争力,应努力做好以下两方面工作:
一方面,企业必须充分挖掘自身潜力,强化市场整合能力。从自身的优势入手,充分挖掘自身潜力,谋求市场竞争优势,是当前企业可以重点努力的方向。尽管国际金融危机给企业发展带来了一定压力,但广大企业也要看到,在国际金融危机的大背景下,全球产业和企业面临重新洗牌,国际市场正在悄然变化,这同时也为企业提供了难得的机遇和广阔的市场发展空间。比如,国际金融危机逐渐改变着欧美民众的消费习惯和消费方式,消费能力的下降使他们对传统日用消费品的需求下降,但对商品的选择往往更加注重性价比,从而使一些企业得以寻求新的业务增长点。再如,国际市场近期虽然有所收缩,但中东和东欧等新兴市场仍然具有较大的回旋余地。此外,随着一批国际大企业陷入困境,欧美传统市场出现部分空当,一些海外行业巨头资产大幅缩水,也为不少国内企业实现低成本拓展提供了良机。还要看到,尽管外需收缩导致一些企业出口减少,然而,我国产品仍有成本及性价比等综合优势。尤其是不少企业近年来主动转型升级,努力形成多元化的产品结构,着力拓展海外营销渠道,不仅大大提升了市场竞争力,而且为进一步开拓市场打下了坚实基础。同时,为了保持出口稳定增长,我国最近出台了一系列鼓励政策,财政、银行、保险、海关、商检等部门和各级政府也相应采取了积极的配套措施,都为企业应对挑战、开拓市场提供了良好条件。因此,广大企业必须积极行动起来,充分捕捉市场机遇,努力挖掘自身潜力,切实加强自身市场队伍建设,充分整合渠道信息。要深入开展市场调研,把握市场趋势,及时了解市场动态信息,进一步优化产品结构,生产出适销对路的产品。要充分整合上游资源,加紧降低生产成本,严格控制费用开支,努力压缩运营成本。
另一方面,企业必须立足长远发展,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如果说强化市场整合能力有利于企业在短期内快速赢得竞争优势,那么,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则是企业获得持续竞争优势的必然选择。应该看到,一个企业只有拥有强大的自主创新能力,才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把握先机、赢得主动。当前,世界科技发展突飞猛进,创新创造日新月异,世界科技正孕育着新的重大突破,知识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作用日益突出,科技竞争在企业竞争中的地位也日益突出。坚持创新驱动,才能为转变企业发展方式、推动企业产品结构优化升级提供有力和持久的技术支撑。因此,广大企业要通过整合内外部科技资源,积极探索符合企业发展规律的技术创新机制,努力形成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技术和知名品牌,力争取得更多国家标准和制订国际标准的话语权。要加大产品研发投入,积极开发高新技术产品,加强技术改造和引进技术的消化吸收,用技术先进、质量可靠、市场畅销的产品引领市场、引领需求、引领消费,进一步开拓发展空间。广大科技工作者要急国家之所急、想国家之所想,深入到企业中去、深入到经济建设中去,主动把科技与经济结合起来,帮助企业解决困难、改善管理、开发产品、创新技术,为应对国际金融危机、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争取美好的未来做出应有的贡献。
(作者单位:中国人民大学商学院)

科技创新助企业焕发活力
(来源:经济日报)
记者从京沪高铁股份有限公司获悉,世界上线路最长、标准最高的高速铁路———京沪高铁开工1年多来,完成投资超过700亿元。同时,这条高科技铁路也以1:10的规模拉动着配套的机械、电子、通信、环保等多个行业的发展。
铁道部有关负责人强调,代表当前世界最高水平的京沪高速铁路不仅可以早日实现中国铁路现代化,而且对应对当前国际金融危机,拉动经济增长,都具有重大现实意义和深远历史意义。
政策助力科技创新
科技是克服金融危机的根本力量,是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推动力,也为中国经济在更高水平上实现可持续发展提供支撑。正如科技部部长万钢所说,“历史发展的经验表明,每一次大的经济危机常常伴随着一场新的科技革命,而每一次的科技革命又会成为新一轮经济增长和繁荣的重要引擎。”
今年3月,国务院在《关于发挥科技支撑作用促进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的意见》中指出,加强科技创新,充分发挥科学技术的支撑作用,是抵御国际金融危机冲击,解决经济运行深层次矛盾的主要途径。
中国在应对国际金融危机中,制定了一系列发挥科技作用、促进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的政策措施。一是为重点产业振兴提供科技支撑,推动产业升级,促进发展方式由粗放型增长向注重质量效益和环保方向转变。二是抓紧实施与扩内需、保增长、调结构、惠民生密切相关的重大科技专项,力争形成一批具有市场竞争力的产品。三是大力支持企业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发挥企业技术创新的主体作用。四是加快发展高新技术产业集群,发挥国家高新区的集聚和带动作用。五是加强科技人才的培养和引进,鼓励更多优秀人才脱颖而出。
国务院常务会议先后部署,今明两年中央和地方财政集中投入1000亿元,加快一批能够支撑经济增长的重大科技专项实施,支持企业科技创新,加快推广应用先进技术,加强重点产业振兴的科技支撑,强化科技人力资源建设;今年安排200亿元财政贴息,带动4000亿元贷款,专项投入企业技术改造。
科技创新助企业化“危”为“机”
在国际金融危机这场寒冬里,一些企业无法生存,一些企业选择“冬眠”,而另一些企业,却通过科技创新在这场寒冬里找到了机遇,焕发了活力。
今年3月,中国北车股份有限公司拿到了100列新一代高速动车组采购合同,总金额达392亿元。这些新一代高速动车组将在2011年用于京沪高铁,并将创造持续时速350公里的商业运营世界之最。
“北车已经掌握了高速动车组的核心技术,新一代高速动车组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因此才能拿到这样一个大单。”北车旗下的长春轨道客车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董晓峰说。
据悉,新一代高速动车组零部件数量近10万个,涉及机械、冶金、电力、电子、化工、材料、信息等众多行业领域,核心层企业近100家,紧密层企业达500余家,制造产业链较长,涉及行业广。
“新一代高速动车组的自主研发,将有利于培育中国国内企业自主创新能力,推动各行业技术进步,也是铁道部应对当前金融危机,保持经济平稳增长的具体举措。铁道部今年还将采购更大批量的国产动车组,进一步拉动内需。”铁道部运输局局长张曙光说。
“国际金融危机是一场寒冬,但面对现状选择‘冬眠’,还是‘冬练’、‘冬猎’,将有不同结果。”中航工业贵州安大航空锻造有限公司董事长郭虹说。
安大公司是专为航空发动机、飞机配套的特种锻造专业化企业,国际金融危机使这家旨在拓展外贸市场的军工企业感受到了压力。面对危机,公司向全体职工提出“快一步”战略。郭虹说,必须提前分析、判断市场,才能确保企业效益;更是市场竞争客观要求所在,只有设法自主创新“快一步”,才能“一步快、步步快”。郭虹说,我国已启动大飞机项目,一架大飞机有300万到500万个零件,既有超大型铸锻件,又有十分精细的小型轴承铸锻件,这对行业提出了更高要求,也是重大的战略机遇。
以科技创新促进经济发展
国际金融危机至今可说尚未见底,对实体经济的影响还在加深,存在很大不确定性,也使我国的出口贸易受到严重冲击,经济面临巨大的下行压力。但是,应当看到,国际金融危机对于中国来说,既是挑战,也是机遇。

Ⅳ 美国金融发展中形成现代金融体制特征,

世界各国金融业发展已明显呈现以下十大特征和趋势:一是金融管制放松化;二是金融创新化;三是金融市场全球化;四是融资证券化;五是银行经营国际化;六是银行业务全能化;七是银行资本集中化;八是金融业电子网络化;九是国际货币结构多元化;十是金融监管国际化。


一、金融管制放松化


1、价格自由化:即取消存款利率限制,放开汇率管制,取消证券交易中的固定佣金制度;

2、公平竞争:扩大各类金融机构的业务范围和经营权力;

3、加强和改善金融市场的管理:改革金融市场,放松金融机构进入市场的限制,丰富金融工具和融资技术;

4、实行资本流动自由化:相继放宽外国资本、外国金融机构进入本国金融市场的限制,以及本国资本和金融机构进入国外市场的限制。


二、金融创新化


金融创新主要体现于期权和期货交易的发展,证券市场上大量新的交易方式和金融工具的出现,以及银行国际业务中货币和利率的互换、票据发行便利和远期利率协议等新的交易技术和业务的发展。


三、金融市场全球化


金融市场全球化是指由于科技进步、金融创新及金融管理的自由化,使得各国金融市场与国际金融市场紧密连接,逐步形成一个相互依赖、相互作用的有机整体。


四、融资证券化


美国,融资证券化表现得最为显著,几乎渗透到经济生活中的各个角落,并成为投资银行业新的角逐领域,近20年来,国际融资证券化促进了国际资本市场的长足发展。


五、银行经营国际化


银行经营跨国界发展,不但加速了国际资本流动及新的金融工具和技术的广泛运用,而且加速了金融市场的全球化进程,90年代以来,银行经营国际化进一步向全球化发展,并逐渐形成银行国际业务与国内业务的合理分工,即大银行在国际金融市场上竞争,中小银行则在国内金融市场上发展。


六、银行业务全能化


金融业由“分业经营、分业管理”的专业化模式向“综合经营、综合管理”全能化模式的发展已成为当今国际金融业发展的主流。


七、银行资本集中化


银行并购活动将银行资本的国际集中化程度再次推上了新的高度,它既向全球吸收资金,又向全球贷放资金,成为货币和资本国际流动的主要承担者。由此可见,这些活动无疑会有力地促进银行业务向更高层次的全球化方向发展。


八、金融业电子网络化


现代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为金融服务电子网络化提供了必要的物质基础,使得全球金融一体化深深地依赖金融服务电子网络化的发展,同时也深刻地反映了世界各国金融业电子网络化的时代特征。


九、国际货币结构多元化


1、从金本位到1945年布雷顿森林体系的建工;从60年代美国在西方经济中的地位日趋下降,到70年代布雷顿森林体系宣告崩溃,反映了国际货币体系日益趋向多元化格局的发展历程。


2、90年代以后,美元地位有所削弱,日元和德国马克的地位则不断增强,从而形成了美元、日元和马克三币并重的多元化国际货币格局。


十、金融监管国际化


90年代以来,全球范围、地区范围以及双边范围内各个层次上的国际银行监管合作都得到了空前发展。


1、巴林银行倒闭事件表明,监管当局之间的有效沟通可以加强对国际性金融机构及其经营活动的监督与管理。


2、各国监管当局对创造和维护一个公平竞争的环境都十分关注,以便其本国银行参与其中的竞争。


3、1995年哈利法克斯和1996年里昂高峰会议的公报都表明,人们对不受监管或监管不充分的金融活动所产生的潜在系统性风险开始给予极大关注。


正是基于这些原因,世界各国政府、中央银行和监管当局在90年代给予国际银行监管合作的优先考虑甚于以往任何时候。

Ⅵ 分析战后国际金融创新的原因

1、金融创新是近年来西方金融业中迅速发展的一种趋向,内容是突破金融业多年传统的经营局面,在金融工具方式机构以及市场等方面均进行了明显的创新和变革。
2,国际金融创新包含金融工具

市场制度机构等的创新,金融工具的创新是金融创新最主要的内容,它是所有其他金融创新的基础核心。如,金融工具创新导致在传统金融产品和一般商品期货的基础上产生了金融期货,主要有利率期货、货币期货和股票指数期货。3引起创新的原因主要概括为以下几方面:·
1、首先,规避风险是国际金融创新的主要原因。同过去相比,20世纪70年代和80年代的金融市场变得更具风险.浮动汇率制度的实施西方各国对货币政策工具的运用债务危机的爆发,是的国际金融市场的汇率利率信用风险日渐突出。在这样的背景下,投资者和借款人既需要分散和规避风险又需要增加金融资产的流动性扩大资金来源,这些现实需要成为推动金融创新的主要动因。
2、其次,国际竟然市场上的政策性因素也直接推动了金融创新的发展。一方面,战后各国对金融活动和资本流动的管制刺激了金融机构工商企业的规避行为,另一方面,80年代以后西方各国纷纷放松管制,金融自由化趋势拆除了各国竟然市场的藩篱,加速了金融创新的进程。
3、国际金融管制的放松使得金融机构之间业务相互交叉竞争加剧,于是跨国银行和一些积极参与国际金融市场的非银行金融机构必须积极创新,从而最大限度地扩充利润来源。
4、科学技术的进步和现代化通讯技术的 迅速发展,使 信息传播速度加快减少了传统业 务部门的收益,加剧了价格竞争,从而刺激了 金融机构的创新。
·5、此外新保守主义思潮和经济自由化倾向也促使了国际金融的创新。

Ⅶ 当前国际金融市场的三大发展趋势

(一)国际金融市场的一体化趋势
由于电子计算机技术与卫星通讯的应用,分散在世界各地的金融市场已紧密地联系在一起,全球性资金调拨和资金融通可在几秒钟之内迅速完成。另外,随着跨国银行的空前发展,国际金融中心已不限于少数发达国家金融市场,而是向全世界扩展。这样,各个金融市场和金融机构便形成了一个全时区、全方位的一体化国际金融市场。这是国际金融市场一体化的重要表现。国际金融市场一体化的另一个表现是金融资产交易的国际化。金融资产交易的国际化,是指交易的参加者不受国籍的限制,表明金融资产面值的货币也不受任何限制。
(二)国际金融市场的证券化趋势
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国际银行贷款一直是国际融资的主要渠道,并于1980年达到顶峰,占国际信贷总额的比重高达85%。但从1981年开始,国际银行贷款地位逐渐下降,到80年代中期,国际证券已取代了国际银行贷款的国际融资主渠道地位。1985年,国际银行贷款占国际信贷总额为41%,国际债券发行额则占59%。1986年前者仅为29%,后者高达71%。进入90年代以后,这种趋势也未发生逆转。金融市场的结构性变化,除了从银行贷款逐渐转向证券之外,还包括在以前不进行交易的资产(如公司应收款项)也可成为交易的资产。形成金融市场证券化(Securitization)趋势的主要原因是:①在债务危机的影响下,国际银行贷款收缩了,促使筹资者纷纷转向证券市场;②发达国家从70年代末以来实行金融自由化政策,开放证券市场并鼓励其发展;③金融市场广泛采用电子计算机和通讯技术,使市场能处理更大量的交易,更迅速、广泛地传送信息,对新情况迅速作出反应,设计新的交易程序,并把不同时区的市场连续起来,这为证券市场的繁荣提供了技术基础;④一系列新金融工具的出现,也促进了证券市场的繁荣。
(三)金融创新的趋势
金融创新(Financial Innovation)的含义,有狭义和广义之分。狭义的金融创新是指金融工具和金融业务的创新;广义的金融创新则指涉及金融各个方面(金融工具、金融业务、金融机构和金融市场)的、全面的创新。

Ⅷ 国际金融创新的原因

⒈规避管制。逃避金融抄管制是金融工具不断创新的一个推动力。西方很多创新工具都是由美国金融机构创造的,其原因是美国金融业受政府管制较严。因此可以说,金融管制愈严,金融创新的推动力就愈大,金融工具创新也愈活跃。

⒉技术革新。随着信息技术革命的开展并在经济领域中运用,金融全球化得到进一步发展。科学技术特别是电子计算机的不断进步与广泛运用,金融业有可能向客户提供各种质优价廉的金融工具与金融服务,1990年芝加哥金属交易所和路透社控股公司联合开办了全球交易体系,它把全球电脑终端联结起来,使加入该系统的会员能在全球进行期货、期权交易。全球交易体系可以说是当今科学技术在金融界运用的结果。

⒊减少风险。如前所述,70年代以后,由于西方国家通货膨胀的加剧及浮动汇率的实施,企业及个人面临了巨大的利率风险和汇率风险,金融期货、期权及互换业务等新型的金融衍生工具的产生都是为了满足客户减少利率与汇率风险,以达到保值或盈利的要求。要各种创新的金融工具中,为减少利率与汇率风险而创新的工具占有相当大的比重。

Ⅸ ETF为什么会成为国际资本市场近年来最重要的金融创新品种

首先:它兼具封闭式基金和开放式基金的有点,既可以在一级市场申购赎回,又可专以在二级市场属像交易股票一样买卖它
其次,正是因为它的这些交易特性,使得它在市场中可以进行套利交易
套利交易有四种:跨市场瞬时交易:就是利用一级市场而二级市场的价差进行买卖要在瞬间完成
T+0回转延时交易:就是在不同市场,不同时段进行套利
事件套利:操作已经停牌的股票
期现套利:在股指期货推出之后,可以利用现货和期货的价格关系进行套利
再次,由于国内大部分ETF同时也是开放型指数基金,可以方便投资者进行指数化投资

简而言之就是这些了,如果还有不懂可以问我。

Ⅹ 国际金融领域的金融创新包括哪些主要内容

当代金融创新种类多、范围广、速度快,可以从不同的角度加以分类。分类方法多种多样,可以按创新活动本身的性质,分为主动性创新和适应性创新;从导致金融创新的起源和诱因角度可分为需求诱发创新和约束诱发创新;按创新的目的分为逃避管制、降低成本、避免风险三大类;按创新的程度分为变革性和创造性两类,前者是指在现有的业务活动、管理方式、机构设置等基础上进行变革,后者是指创造出全新的业务、方式或机构等。1986年4月,国际清算银行在一份报告中将金融创新的种类归纳为:风险转移型、增加流动型、信用创造型和股权创造型创新。
总的来说,国际金融创新主要包括三个方面。
(一)金融工具创新
金融工具创新指金融业能为各种信用形式的演变和扩展而适时地创造新的多样化的金融产品,如支付方式、期限性、安全性、流动性、利率、收益等方面具有新特征的有价证券、汇票、金融期货等交易对象。金融工具的创新是金融创新最主要的内容,它是所有其他金融创新的基础。如,金融工具创新导致在传统金融产品和一般商品期货的基础上产生了金融期货,主要有利率期货、货币期货和股票指数期货。
(二)金融市场创新
金融市场创新指金融业通过金融工具创新而积极扩展金融业务范围,创造新的金融市场。欧洲证券市场源于20世纪70年代初期美国的证券公司首先在伦敦的欧洲债券 市场然后在世界各地设立分支机构进行国际证券交易,其他国家纷纷仿效。到了80年代,随着证券交易的国际化和技术的不断进步,金融业不仅可以从事跨越国境的股票交易和债券交易,而且也可以在其他国家发行本国的债券与股票,基本形成了一个全球性的证券市场。欧洲票据市场就是在原有的欧洲银团贷款市场和欧洲债券市场的基础上形成的,把信贷和债券流动结合起来,具有短期银行信贷和流动性有价证券的双重属性。
(三)金融制度创新
金融制度创新是指在金融组织或金融机构方面所进行的制度性变革。它既指各国金融当局调整金融政策、放松金融管制所导致的金融创新活动,如建立新的组织机构、实行新的管理方法来维护金融体系的稳定,也包括金融组织在金融机构制度方面所做的改革。

阅读全文

与创新国际金融市场的特点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st三鑫股票 浏览:501
机构重仓基金重仓股票好不好 浏览:176
希努尔股票吧 浏览:92
回国卖外汇 浏览:191
沽空股票是什么意思 浏览:805
外汇交易种类 浏览:552
2600人民币等于泰铢 浏览:87
牡丹江黄金首饰价格 浏览:464
外汇交易资格 浏览:278
不同银行的外汇业务 浏览:925
政府融资手续 浏览:389
理财机构如何做账 浏览:562
山西晋城玉米19年3月6日价格 浏览:43
期货铜和焦炭有什么联系吗 浏览:701
短线投资成功的人有哪些 浏览:472
长期投资决策的程序 浏览:25
科创板基金申购最新结果 浏览:706
企业信用融资担保 浏览:178
矿厂好融资吗 浏览:789
牛肉哥融资 浏览:4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