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中邮消费金融是啥背景,可靠吗
中邮消费金融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邮消费金融”)成立于2015年版11月,总部设在广州,经中国银行权保险监督委员会批准成立,由中国邮政储蓄银行等7家中外知名企业发起成立,是一家为我国居民个人提供全方位消费金融服务的全国性金融机构。中邮消费金融在全国16个省市自治区(含直辖市)开立省级营销中心,普惠金融服务遍及全国。2018年,中邮消费金融注册资本增至30亿元。
2. 消费金融的来源
其来源于中国银监会发布的《消费金融公司试点管理办法》,中国银监会13日宣布,专正属式发布《消费金融公司试点管理办法》,启动消费金融公司试点审批工作。银监会将对此类机构采取先试点、后逐步放开的方式,在北京、天津、上海和成都四地各批准一家机构进行试点,成功后再进行推广。《办法》规定,消费金融公司的主要出资人应为境内外金融机构和银监会认可的其他出资人,且应具备最近一年年末资产总额不低于600亿元等条件;消费金融公司的最低注册资本为3亿元;在试点阶段消费金融公司的业务范围仅包括个人耐用消费品贷款和一般用途个人消费贷款,不涉及房地产贷款和汽车贷款。结合国际经验,《办法》对消费金融公司设定了有关监管指标,包括资本充足率不低于10%,资产损失准备充足率不低于100%,同业拆入资金比例不高于资本总额的100%等。
3. 什么是消费金融
传统消费金融是指向各阶层消费者提供消费贷款的现代金融服务方式。无论从金融产品创新还是扩大内需角度看,消费金融试点都具有积极意义。
在我国当前的宏观经济形势下,适时地出台相关管理办法是适应客观经济形势的趋势和需要的。从金融产品创新看,个人信贷业务是传统银行难以全面惠及的领域,建立专业化的个人消费金融系统,能够更好地服务于居民个体。
(3)我国消费金融最早萌芽于扩展阅读:
消费金融的来源:
其来源于中国银监会发布的《消费金融公司试点管理办法》,中国银监会13日宣布,正式发布《消费金融公司试点管理办法》,启动消费金融公司试点审批工作。银监会将对此类机构采取先试点、后逐步放开的方式,在北京、天津、上海和成都四地各批准一家机构进行试点,成功后再进行推广。
《办法》规定,消费金融公司的主要出资人应为境内外金融机构和银监会认可的其他出资人,且应具备最近一年年末资产总额不低于600亿元等条件;消费金融公司的最低注册资本为3亿元;在试点阶段消费金融公司的业务范围仅包括个人耐用消费品贷款和一般用途个人消费贷款,不涉及房地产贷款和汽车贷款。
结合国际经验,《办法》对消费金融公司设定了有关监管指标,包括资本充足率不低于10%,资产损失准备充足率不低于100%,同业拆入资金比例不高于资本总额的100%等。
4. 支付宝里面有个中邮消费金融,能贷款的,可信吗
中邮消费金融,门槛比较高,要有车有房这种资质,利率还是比较低的。如果没有以上条件,还是不要申请,不然征信会增加一笔。
5. 我国消费金融公司的发展前景是怎样的
随着网络购物场景的发展,消费金融开始涉足电商领域,针对消费者最关注的价格因素,推出分期付款、30天无责免息等产品,分散消费者的购物压力,刺激消费增长,尤其是中高端消费的增长。消费金融除降低消费者购物压力刺激消费以外,还可以帮助电商企业及商家进行商品营销。通过优惠的支付条件吸引用户,实现用户引流和商品导购。例如根据电商平台的行业及人群特征,推出特定的营销活动,用户通过参与活动或者获得价格优惠,或者获得电商平台及互联网消费金融平台的消费积分。这种营销活动在引流、导购的同时,还可以增强用户粘性。
互联网消费金融在电商领域的应用,目前处于信用累积的过程,未来实现数据沉淀之后,基于个人账户的信用数据提供更多产品以外的增值服务,将成为其发展的一大趋势。
中国消费信贷市场规模
前瞻产业研究院显示,2015年中国人民币信贷余额达到93.6万亿,同比增长14.9%;同期消费信贷余额达到19.0万亿,同比增长23.3%。近年消费信贷余额增速显著高于人民币信贷余额增速。预计2019年消费信贷余额将占人民币信贷余额总额的四分之一,并成为拉动经济增长的中坚力量,在消费信贷快速增长的大背景下,互联网消费金融市场也将迎来快速增长。
互联网消费金融交易规模
2013年至2014年,中国互联网消费金融市场正处于发展的起步阶段,陆续有电子商务企业、在线支付企业以及P2P信贷企业加入,同时,传统的互联网金融企业也在抓紧在互联网领域的尝试。据前瞻产业研究院发布的《消费金融行业市场前瞻与投资战略规划分析报告》数据指出,2013年,中国互联网消费金融市场交易规模达到60亿元;伴随着京东与天猫等进入市场,2014年交易规模突破183.2亿元,增速超过200%;2015年整体市场则突破了千亿。预计未来几年,中国互联网消费金融交易规模仍将保持高速增长,到2019年达到3.398万亿元的水平。
互联网消费金融交易规模
2013年至2014年,中国互联网消费金融市场正处于发展的起步阶段,陆续有电子商务企业、在线支付企业以及P2P信贷企业加入,同时,传统的互联网金融企业也在抓紧在互联网领域的尝试。据前瞻产业研究院发布的《消费金融行业市场前瞻与投资战略规划分析报告》数据指出,2013年,中国互联网消费金融市场交易规模达到60亿元;伴随着京东与天猫等进入市场,2014年交易规模突破183.2亿元,增速超过200%;2015年整体市场则突破了千亿。预计未来几年,中国互联网消费金融交易规模仍将保持高速增长,到2019年达到3.398万亿元的水平。
消费金融的政策支持力度不断加强
对消费金融的支持力度正在加大。从对金融机构的定向业务支持转而对整个消费金融行业的全面支持。银监会放开了消费金融公司审批的地域限制和数量限制,成熟一家,审批一家,积极推动消费金融公司设立的常态化。
消费场景日益丰富,互联网渠道直接触达客户
首先,电商改变了大众的购物习惯,消费渠道的便利性激发了小额高频的购物需求。其次,移动互联网的普及将互联网的流量竞争从线上延伸到了线下,线下的消费场景包括3C产品、电动车、医美、租房、培训教育、旅游等。
随着中国互联网消费金融的快速发展,监管政策将逐步出台,行业将迎来整改。监管政策的不断深化加强,互联网消费金融将会两级分化,不合规的平台将会逐步的退出市场,合法合规的平台将会以金融科技促进机构自身的发展,加强风控和定价能力为核心竞争力。未来,在场景、数据和风控基础上持有牌照的消费金融公司会促进消费金融市场的快速增长,给用户带来美好的消费体验,给社会创造无限的价值。
6. 消费金融的产生是社会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其发展和普遍推广受什么条件的
消费金融的普惠范围广,能惠及更多的普通百姓。传统面向中低收入群体的无担保、无抵押消费贷款模式在我国基本上没有实践过,但是现在,消费金融向他们敞开了大门。人们的借贷选择更加丰富、多样化。传统信用贷款准入门槛高、审核严、放贷慢,如今,对于不同的人群如大学生、白领等,不同的需求如购物、旅游等,各类消费金融公司纷纷推出针对性非常强的信贷产品,人们可以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进行选择。
有望改变人们传统的消费习惯,消费金融的实质是鼓励人们提前消费、赊账消费,在自己可承受的范围之内,满足不同的消费需求。由于消费金融的运行机制建立在个人信用基础之上,个人征信或平台上的信用分是审核放贷的参考依据,所以随着行业的发展普及,也会促使人们在日常行为的衣食住行之中,形成良好的信用习惯。
7. 消费金融最早是以怎样的形式出现的
10月9日,建设一行推出汽车消费金融业务,这一次的汽车消费金融,强调服务于终内极客户,通过金融刺激容个人汽车消费,培育新的消费群体,进而推动汽车生产。这一次的消费金融从10月9日开始,到10月20日结束,在10天左右的时间内,上海、长春、武汉三个城市已经形成3000万元的汽车消费额度。其他一行如商业银行、工商银行、中国银行等,也相继推出这项金融业务,对1998年中国汽车市场的繁荣起到了极大的推动作用。
8. 消费金融的简介
传统消费金融,是指向各阶层消费者提供消费贷款的现代金融服务方式。
消费金融公司 是指经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批准,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设立的,不吸收公众存款,以小额、分散为原则,为中国境内居民个人提供以消费为目的的贷款的非银行金融机构。拟试点设立的专业消费金融公司不吸收公众存款,在设立初期的资金来源主要为资本金,在规模扩大后可以申请发债或向银行借款。此类专业公司具有单笔授信额度小、审批速度快、无需抵押担保、服务方式灵活、贷款期限短等独特优势。 网络消费金融 具有“消费+金融”的双重属性,用户不但可以享有高质量个性化C2B的服务消费而且还具有潜在的赚钱机会,其背后的金融模式是“消费信托+资金信托”的双重金融管控模式,用于监管保障消费权益的兑现、对资金进行风险管控、对资金进行保值增值。
从各种理财“宝宝”们的诞生至2014年9月21日(网络消费金融“百发有戏”平台的发布之日前),互联网金融产品的主要角色仍然只是金融机构的“渠道角色”,网络消费金融模式将直接以服务实体产业与消费者为使命,揭开中国互联网金融2.0时代的新篇章,使中国互联网金融从“渠道功能”升华为与金融机构一道服务于中国的实体经济,互联网金融对实体产业“营销+金融”的双重功能将得到前所未有的充分挖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