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有人说,金融比军事还要可怕,是真的吗
这只是我的一面之词,仅供参考:
国家的运转是建立在经济基础之上的,军事上的战争其根本的目的就是对敌方经济造成打击,并促进我方的经济发展。战争是解决经济,领土问题的过激行为。单从这一角度来说,也许金融大战对于国家的经济损害是比较大的。但是,战争所消耗的不仅仅是金钱、物资,更多是人民的生命,而这些是永远无法挽回的,想想利比亚、越南、朝鲜、伊拉克、阿富汗,再去想想我们祖国曾经的样子。这些足以证明军事大战比金融大战还要可怕!
㈡ 华夏金融集团是什么样的公司,.是忽悠人的吗
华夏股份有限公司是一家全国性、综合性人寿保险公司,于2006年12月成立。
详细介绍如下:
公司由中国京安信用担保有限公司、天津港集团公司、天津高速公路投资建设发展公司等六家大中型企业发起设立,注册资金为人民币肆亿元。是一家迅速崛起的新型股份制公司。
华夏人寿江苏分公司,经保监会审验批复,于2007年11月5日正式成立,是华夏人寿首批全国布点的省级分公司之一。
公司的业务经营范围主要包括人寿保险、健康保险、意外伤害保险等各类人身保险业务、上述业务的再保险业务和国家法律法规允许的保险资金运用业务。险种包括:个人和团体意外伤害保险、两全保险、定期寿险、终身寿险、年金保险、短期健康保险和长期健康保险。
华夏人寿将用三年左右完成全国性机构布局,挺进中国保险业的“黄金十年”!
华夏人寿自问世之日起就建立起优秀企业文化体系:
1、公司核心价值观:爱与责任
2、公司发展愿景:做华人首选的保险服务商
3、公司的使命:唤醒社会民众实践对家人的爱与责任
4、公司目标:
第一阶段:三年内把华夏人寿建设成为一家机制灵活、有特色的专业化中小型寿险公司;
第二阶段:经过十年时间的努力,通过创新形成企业核心竞争力,进入全国十大寿险公司行列,奠定集团化发展的基础;
第三阶段:十到十五年内,将华夏人寿建设成为一家拥有综合发展能力、在某些细分领域中具备核心竞争优势、深受广大客户信赖的综合金融服务集团。
5、公司经营理念:诚信为本、创新为先、人文关怀、回馈社会
6、公司司训:
诚信为本创新为先
求真务实高效稳健
团队致胜专业规范
勇于担当拚搏奉献
事业共享成就美满
人生卓越华夏家园
7、公司市场定位:成为最贴近老百姓的保险公司
8、公司的总体战略
弘扬“爱与责任”的核心价值观,坚持“以人为本”的经营理念,以创新为手段,以市场为导向,以服务为核心,以产品和投资为两翼,走与国际化接轨的道路,建立诚信、稳健、务实的企业精神和多元化发展的经营思路,为客户提供最完善、最人性化的人寿保险服务和逐步延伸的金融服务,向股东提供资产的稳定回报和长期增值,以良好的经营业绩回馈社会,实现产业兴邦,逐步将公司建设成为综合性的金融控股集团,打造民族金融事业的百年老店。
一群对寿险真谛有着深刻理解的理想主义者聚集在这里。我们坚信,以契约方式来管理人生风险的人寿保险是人类最伟大的发明之一,人我互助、天下大同、追求人类最高福祉是我们神圣的事业。
参考资料:
公司介绍:华夏金融集团 http://huaxia002.b2bvip.com/introce/
㈢ 武汉工程大学自考的国际金融专业怎么样
只要是自考就比统招的差,师资再好也好不过统招学校的。不过学自考的学生都是很有勇气的这点就值得你学习。
㈣ 听说招商银行的私人银行从台湾挖回来一个团队的金融人才
网络首页 | 登录
新闻 网页 贴吧 知道 MP3 图片 视频 网络 帮助
网络 > 浏览词条
词条已锁定 历史版本 打印 添加到搜藏
相关词条• 重庆
• 西藏
• 陕西
• 山西
• 内蒙古
• 南海
• 缅甸
• 老挝
• 江苏
• 湖南
• 河南
• 河北
• 广西
• 古巴
• 哥伦比亚
• 甘肃
• 福建
• 大连
• 澳洲
• 澳大利亚
• 特别行政区
• 香港
• 湛江
• 绍兴
• 云南
• 龙隆
• 崔苔菁
• 谷名伦
• 琉球
• 日本
• 中国
• 黑龙江
更多>>
台湾
开放分类: 中国、台海、岛屿
一、 地理与居民
台湾位于中国大陆东南沿海的大陆架上,地处东经119°18′03〃至124°34′30〃,北纬20°45′25〃至25°56′30〃之间。台湾东临太平洋,东北邻琉球群岛,相隔约600公里;南界巴士海峡,与菲律宾相隔约300公里;西隔台湾海峡与福建相望,最窄处为130公里。台湾扼西太平洋航道的中心,是太平洋地区各国海上联系的重要交通枢纽。
台湾海峡呈东北向西南走向,北通东海,南接南海,长约200海里,宽约70至221海里,平均宽度约108海里,是海上交通要道,也是国际海上交通要道。中国东海和南海之间往返的船只从这里通过。从欧洲、非洲、南亚和大洋洲到中国东部沿海的船只也从这里通过。从大西洋、地中海、波斯湾和印度洋到日本海的船只一般也经过这里。
台湾位于中国东南海面,面积3.6万平方公里,包括台湾岛(面积3.58万平方公里)、澎湖列岛、绿岛、钓鱼岛、兰屿、彭佳屿、赤尾屿。全省共划7市16县。
台湾岛多山,高山和丘陵面积占全部面积的三分之二以上。台湾山系与台湾岛的东北——西南走向平行,竖卧于台湾岛中部偏东位置,形成本岛东部多山脉、中部多丘陵、西部多平原的地形特征。台湾岛有五大山脉、四大平原、三大盆地、分别是中央山脉、雪山山脉、玉山山脉、阿里山山脉和台东山脉,宜兰平原、嘉南平原、屏东平原和台东纵谷平原,台北盆地、台中盆地和埔里盆地。中央山脉纵贯南北,玉山海拔3952米,是我国东部最高峰。台湾岛位于环太平洋地震带和火山带上,地壳不稳,是一个多震的地区。
台湾气候冬季温暖,夏季炎热,雨量充沛,夏秋多台风暴雨。北回归线穿过台湾岛中部,北部为亚热带气候,南部属热带气候,年平均气温(高山除外)为22℃,年降水量多在2000毫米以上。充沛的雨量给岛上的河流发育创造了良好的条件,独流入海的大小河川达608条,且水势湍急,多瀑布,水力资源极为丰富。其中长度超过100公里以上的河流有浊水溪(186.4公里)、高屏溪(170.9公里)、淡水河(158.7公里),大甲溪(140.3公里)、曾文溪(138.5公里)、乌溪(116.8公里)。
台湾农耕面积约占土地面积的四分之一,盛产稻米,一年有二至三熟,米质好,产量高;主要经济作物是蔗糖和茶。蔬菜品种超过90种,栽种面积仅次于稻谷。台湾素有“水果王国”美称,水果种类繁多。花卉产值也相当可观。
台湾森林面积约占全境面积的52%,台北的太平山、台中的八仙山和嘉义的阿里山是著名的三大林区,木材储量多达3.26亿立方米,树木种类近4000种,其中尤以台湾杉、红桧、樟、楠等名贵木材闻名于世,樟树提取物更居世界之冠,樟脑和樟油产量约占世界总量的70%。
台湾四面环海,海岸线总长达1600公里,因地处寒暖流交界,渔业资源丰富。东部沿海岸峻水深,渔期终年不绝;西部海底为大陆架的延伸,较为平坦,底栖鱼和贝类丰富,近海渔业、养殖业都比较发达。远洋渔业也较发达。
台湾除有丰富的水力、森林、渔业资源外,其它自然资源有限,自产能源只有少量煤、天然气,金、银、铜、铁等金属矿产也较少,主要储藏于北部火山岩地区及中央山脉。
台湾六十年代起注重发展工业,现已形成以加工外销为主的海岛型工商经济。工业有纺织、电子、制糖、塑胶、电力等,开辟有高雄、台中、楠梓等加工出口区。北起基隆,南至高雄有电气化铁路和高速公路,海上和空中航线可达世界五大洲。
据台湾有关方面统计,截止1998年8月,台湾省人口为2181万多人,加金门、马祖人口,总数为2186万多人;人口年增长率约为7.31%。人口主要集中在西部平原,东部人口仅占全部人口的4%。人口密度平均每平方公里为568.83人,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和第一大城市台北市的人口密度已达每平方公里1万人。
台湾居民中,汉族约占总人口的98%;少数民族占2%,约38万人。根据语言、风俗的不同,台湾少数民族分为阿美、泰雅、排湾、布农、卑南、鲁凯、曹、雅美和赛夏等9族,分居全省各地。
在行政区划上,台湾省辖基隆、新竹、台中、嘉义、台南5个省辖市,台北、宜兰、桃园、新竹苗栗、台中、彰化、南投、云林、嘉义、台南、高雄、屏东、台东、花莲、澎湖16个县。台湾当局于1967年将台北市、于1979年将高雄市定为“行政院院辖市”。此外,还设有所谓“福建省政府”,辖金门、连江(马祖)2个县。
宝岛名胜有日月潭、阿里山、阳明山、北投温泉、台南赤嵌楼、北港妈祖庙等。
厦门与台湾隔海相望,其地理位置优越且有良好的深水港湾,自古有“扼台湾之要,为东南门户”之称。自宋代以来厦门与台湾同属一个行政单位,大陆移民始从厦门移往台湾。相似的地理位置,气候条件与生活习性沟通了厦门与台湾人民密切关系与往来,正如《台湾府志》所载:“台郡与厦门如鸟之两翼,土俗谓厦即台,台即厦”。台湾人民70%的祖籍地源于闽南地区,两地人民情同手足故乡情。这种特定的地理与历史渊源关系使厦门成为与台湾各项交流交往的中转站和交通要道,更是经贸交往的集中地。
二、 历史概况
远古时代,台湾与大陆相连,后来因地壳运动,相连接的部分沉入海中,形成海峡,出现台湾岛。
台湾早期住民中,大部分是从中国大陆直接或间接移居而来的。1971年和1974年,两次在台南县左镇乡发现了迄今为止台湾最早的人类化石,被命名为“左镇人”。考古学家认为,“左镇人”是在3万年前从大陆到台湾的,与福建考古发现的“清流人”、“东山人”同属中国旧石器时代南部地区的晚期智人,有着共同的起源,都继承了中国直立人的一些特性。台湾早期住民中,还有少部属于尼格利陀人种的矮黑人和属于琉球人种的琅峤人。上述台湾早期住民是现今台湾少数民族的祖先。
台湾有文字记载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公元230年。当时三国吴王孙权派1万官兵到达“夷洲”(台湾),吴人沈莹的《临海水土志》留下了世界上对台湾最早的记述。隋唐时期(公元589—618年)称台湾为“流求”。隋王朝曾三次出师台湾。据史籍记载,610年(隋大业六年)汉族人民开始移居澎湖地区。到宋元时期(公元960—1368年),汉族人民在澎湖地区已有相当数量。汉人开拓澎湖以后,开始向台湾发展,带去了当时先进的生产技术,公元12世纪中叶,宋朝将澎湖划归福建泉州晋江县管辖,并派兵戌守。元朝也曾派兵前往台湾。元、明两朝政府在澎湖设巡检司,负责巡逻、查缉罪犯,并兼办盐课。明朝后期开拓的规模越来越大。在战乱和灾荒的年代,明朝政府的福建当局和郑芝龙集团曾经有组织地移民台湾。
16世纪,西班牙、荷兰等西方殖民势力迅速发展,开始把触角伸向东方。17世纪初,荷兰殖民者乘明末农民起义和东北满族势力日益强大,明政府处境艰难之时,侵入台湾。不久,西班牙人侵占了台湾北部和东部的一些地区,后于1642年被荷兰人赶走,台湾沦为荷兰的殖民地。荷兰殖民者实行强制统治,把土地据为已有,强迫人民缴纳各种租税,掠夺台湾的米、糖,把其收购到的中国生丝、糖和瓷器经台湾转口运往各国,牟取高额利润。荷兰殖民者的统治,激起了台湾人民的反抗。1652年9月,农民领袖郭怀一领导了一次较大规模的武装起义。这次武装起义虽然被镇压下去,但它表明荷兰的殖民统治已经出现危机。
1644年,清军入关,在北京建立清朝政权。1661年4月,郑成功以南明王朝招讨大将军的名义,率2.5万将士及数百艘战舰,由金门进军台湾。郑成功在进军台湾时,向荷兰殖民者表示,台湾“一向属于中国”,台湾和澎湖这两个“岛屿的居民都是中国人,他们自古以来占有和耕种这一土地”,荷兰“自应把它归还原主。”经过激烈战斗和围困,1662年2月,郑成功迫使荷兰总督揆一签字投降。郑成功从荷兰殖民者手中收复了中国领土台湾,成为一位伟大的民族英雄,受到广大人民的敬仰。
1684年,清政府设置分巡台厦兵备道及台湾府,隶属于福建省。至1811年,台湾人口已达190万,其中多数是来自福建、广东的移民。移民大量开垦荒地,使台湾成为一个新兴的农业区域,并向大陆提供大量稻米和蔗糖,由大陆输入的日用消费品和建筑材料等,使台湾的经济得到相当程度的发展。这个时期,台湾与福建、广东的来往十分密切,中华文化更加全面地传入台湾。
由于西方列强向中国边疆侵逼,中国出现了边疆危机。1884—1885年中法战争期间,法军进攻台湾,遭刘铭传率军重创,到1885年6月《中法新约》签定,法军被迫撤出台湾。
中法战争以后,清政府为了加强海防,于1885年将台湾划为单一行省,台湾成为中国第20个行省。首任台湾省巡抚刘铭传积极推行自强新政,清理田赋,增加财政收入,购买轮船,架设电报线,设立邮电总局,建造铁路;购买军舰,增设炮台,设立机器局自造武器;成立煤务局,安装新式采煤机器;设立兴市公司,建街造路;创立西学堂、电报学堂,培养建设人才。刘铭传把众多新式事业集中于一省,使台湾成为当时中国的先进省份之一。
1894年日本发动甲午战争,翌年清政府战败,于4月17日被迫签订丧权辱国的《马关条约》,把台湾割让给日本。消息传出后,举国同愤,反对割台;台湾全省“哭声震天”,鸣锣罢市。协理台湾军务的清军将领刘永福等率军民反抗日本的侵占,坚持了5个多月的战斗,历经大小百余仗,使日本侵略者付出了惨重的代价,但终遭失败。从此,台湾沦为日本的殖民地达50年之久。
台湾人民从未屈服日本的殖民统治,在日据初期,以农民为主体的抗日武装进行了长达20年的斗争。后来,文化协会、民众党、共产党等还组织领导了反抗日本殖民统治的民族抵抗运动。
1937年7月日本制造“七七事变“,中国人民开始了全民族的抗日战争。在抗日战争时期,不少台湾同胞回到祖国参加抗战,为抗日战争的胜利和台湾的光复作出了贡献。1941年12月太平洋战争爆发后,12月9日,中国政府发出《中国对日宣战布告》,明确昭告中外:“所有一切条约、协定、合同,有涉及中日之间关系者,一律废止。”
1945年8月,日本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战败,8月15日宣布无条件投降。中国人民经过8年英勇的抗日战争,终于收复了台湾。台湾同胞欢天喜地,庆祝回归祖国。10月25日,同盟国中国战区台湾省受降仪式于台北举行,受降主官代表中国政府宣告:自即日起,台湾及澎湖列岛已正式重入中国版图,所有一切土地、人民、政事皆已置于中国主权之下。至此,台湾、澎湖重归中国主权管辖之下。
贡献者(共4名):
莲子糖、蝶舞聆听、台湾来的、爱新觉罗·毓鸣
返回页首
&;2008 Bai
㈤ 国际金融大鳄、对冲基金之王是谁
索罗斯是国际金融市场上的风云人物,号称“金融天才”。在世界各地兴风作浪,当一个国家和地区的经济出现问题的时侯,他的嗅觉特别灵敏,就好似一条大鳄鱼,痛下杀手,鲸吞各国的财富。现时,索罗斯管理的资产超过百亿美元,主要是量子基金、老虎基金等,从事各种的金融交易,特别是在期货市场尤为出色。他是全球最大的投机者,短短的时间输赢常在数亿元以上。92年几个月内,获利超过数十亿美元,创造了投资史上的神话,又有消息说,他在俄罗斯的投资损失达到20亿美元,在香港的投资损失了几亿美元。和一些富豪相比,索罗斯显得很俭朴,没有游艇、高级轿车和私人飞机,出外旅行,他乘普通民航飞机,自己招出租车,甚至搭巴士,但把赚来的很大一部分钱用于慈善工作,涉及的金额近十亿美元。一方面是慷慨解囊,另一方面是无孔不入地攫取金钱,索罗斯堪称是天才与魔鬼的结合体。
乔治·索罗斯1930年生于匈牙利的布达佩斯,一个中上等级的犹太人家庭,出生时的匈牙利名字叫吉奇·索拉什,后英语化为乔治·索罗斯。乔治·索罗斯的父亲是一名律师,性格坚强,极其精明,他对幼时的索罗斯的影响是极其深远的。他不仅教会了索罗斯要自尊自重、坚强自信,而且向索罗斯灌输了财富太多对人是一种负担的观点。索罗斯在以后的生活中,不太重视积累财富,而是将亿万家财投入慈善事业,这不能不说是得益于其父亲的影响。
索罗斯在少年时代就尽力显出自己的与众不同,他个性坚强突出,在运动方面比较擅长,尤其是游泳、航海和网球。他还常是各种游戏的常胜将军。索罗斯的童年是在父母悉心关爱下度过的,非常幸福。但到了1944年,随着纳粹对布达佩斯的侵略,索罗斯的幸福童年就宣告结束了,随全家开始了逃亡生涯。那是一个充满危险和痛苦的时期,全家凭着父亲的精明和坚强,靠假身份证和较多的庇护所才得以躲过那场劫难。这场战争给索罗斯上了终生难忘的一课:冒险是对的,但绝不要冒毁灭性的危险。
1947年秋天,17岁的索罗斯只身离开匈牙利,准备前往西方国家寻求发展。他先去了瑞士的伯尔尼,尔后马上又去了伦敦。他原以为在伦敦他会有很好的发展,但很快他就发现这种想法是多么的错误。他在伦敦不名一文,只能靠打一些零工维持生计,生活毫无乐趣可言。索罗斯再也无法忍受处于社会底层的生活,一年以后,他决定通过求学来改变自己的境况。索罗斯于1949年开始进入伦敦经济学院学习。
在伦敦经济学院,索罗斯虽然选修了1977年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约翰·米德的课程,但他本人却认为并未从中学到什么东西。在索罗斯的求学期间,对他影响最大的要数英国哲学家卡尔·波普,卡尔·波普鼓励他严肃地思考世界运作的方式,并且尽可能地从哲学的角度解释这个问题。这对于索罗斯建立金融市场运作的新理论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锋芒初现
1953年春,索罗斯从伦敦经济学院学成毕业,他立刻面临着如何谋生的问题。一开始,他选择了手袋推销的职业,但他很快发现买卖十分难做,于是他就又开始寻找新的赚钱机会,当索罗斯发现参与投资业有可能挣到大钱时,他就给城里的各家投资银行发了一封自荐信,最后Siflger&Friedlandr公司聘他做了一个见习生,他的金融生涯从此揭开了序幕。
后来,索罗斯成了这家公司的一名交易员,专事黄金和股票的套利交易,但他在此期间表现并不出色,没有赚到特别多的钱。于是,索罗斯又做出了将影响他一生的选择:到纽约去淘金。
索罗斯带着他的全部积蓄5000美元来到纽约,他通过熟人的引见,进了F.M.May6r公司,当了一名套利交易员,并且从事欧洲证券的分析,为美国的金融机构提供咨询。当时,很少有人对他的建议感兴趣。1959年,索罗斯转投经营海外业务的Wertheim&Co公司,继续从事欧洲证券业务。幸运的是,Wertheim公司是少数几个经营海外业务的美国公司之一。索罗斯始终是华尔街上很少几个在纽约和伦敦之间进行套利交易的交易员之一。
1960年,索罗斯小试牛刀,锋芒初现。他经过分析研究发现,由于德国安联保险公司的股票和房地产投资价格上涨,其股票售价与资产价值相比大打折扣,于是他建议人们购买安联公司的股票。摩根担保公司和德累福斯基金根据索罗斯的建议购买了大量安联公司印股票。事实证明,果真如索罗斯所料,安联公司的股票价值翻了3倍,索罗斯因而名声大震。
1963年,索罗斯又开始为Arilhod&S·Bleichrocoer公司效力。这家公司比较擅长经营外国证券,这很合索罗斯的胃口,使他的专长能够得以充分发挥。而索罗斯的雇佣者史蒂芬·凯伦也非常赏识索罗斯,认为他有勇有谋,富于开拓新业务,这正是套利交易所需要的。
1969年,39岁的乔治·索罗斯终于脱颖而出了。他靠这十几年赚来的钱,能及他与伦敦和纽约金融界的良好关系,与人合伙成立了取名为量子基金的私募投资合伙基金。就像微子的牧师星不可能同时具有确定数一样,在乔治·索罗斯看来,市场也经常处于一种不稳定的状态,很难去精确地度量和估计。投资者如果能对明显的事物打个折扣,而把赌注压在别人意想不到的事物上,则必将获取得大利。
乔治·索罗斯主管量子基金之后,他在证券交易的天才得到了充分的体现。乔治·索罗斯的基金的投资原则就是全方位,多方向地投资。他投资的对象种类繁多:有恭贺兰的股票、香港的房地产、日本的铁路;有债券、期货、股票、期权、货币、指数等。他运用技艺复杂、套路多变,以少量度的保证作大量地投机性买卖,如卖空、期权等。一般人难以捉摸,更不可能去效法了。
乔治·索罗斯并不去花费大量时间研究经济,也不花大力气去阅读铺天盖地的股票分析报告,而主要以自己独到的眼光通过阅读报章来形成自己对股市的见解和判断。同时,他还经常与世界各国的权威人士保持联系,以保证消息的通畅。他知道,在证券市场上,没有任何东西会比确凿的内幕消息赚钱更快。
乔治·索罗斯和巴菲特、林奇一样,不相信证券市场是有效果的。他认为证券的技术分析是没有任何理论根据的,真正有用的还是基本面分析,也就是行业分析和公司分析。尽管他在部分的时间内都有是很成功的,决策略都是基本上正确的。但是,他管理的量子基金的路程绝非一帆风顺,而是大起大落的。
如:在1981年,有近半数的投资者因为不看好乔治·索罗斯四处出手的投资战略,而退出了基金。可到了1982年,量子基金的收益率却达到了57%。1987年,全球性股灾时,乔治·索罗斯虽然预见到期股市将狂跌,但错过了最佳退出的时机,在短短的几天之内损失了8亿美元,相当于量子基金账面资金的三分之一。
乔治·索罗斯因此说:只预见到某种事物还不够,还要准确地把握事物变化的战机。当然,如果不知道它什么时候会来临,则更加无济于事了。耐心的长期投资者如果真正懂得乔治·索罗斯投资对象的价值,花50元买下一年以后值100元的东西,就用不着担心是否能准确地把握时机了!
谈到量子基金的业绩和乔治·索罗斯的成就不得不提及另一位著名的投资金融天才罗杰斯,罗杰斯负责证券分析。在这一对证券界的双子星座的天才指挥下,量子基金从1970年的1200万美元增长到1980年的5亿美元。之后,年仅37岁的罗杰斯在1980年决定从量子基金中退出,拿着其应得的数千万美元的收益开始自创门户。之后,他也四处出击,成绩斐然。尤其是在1985年,他在奥地利股市取得的巨大成功,使其获得奥地利“股市之父”的美称。在得力的合作伙伴离开以后,乔治·索罗斯反而更可以放开手脚,完全按自己的意图来进行投资了。从而带来了世界金融史上创纪录的精彩一幕。
㈥ 国际金融 和 国际经济与贸易 都是学什么的 有什么区别啊
国际金融学,研究的对象是国际货币金融关系,包括国际货币流通与国际资金融通两个方面,其目标是阐述国际金融关系发展的历史与现状,揭示国际货币流通与国际资金融通的基本规律。它的萌芽可追溯到200多年前。它是在国际贸易学的基础上产生的。但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它形成于本世纪60年代。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生产和资本国际化迅速发展,与之相适应,国家之间的货币金融关系也日益发展。20世纪80年代以来,经济金融化和一体化趋势加速,国际金融的新现象、新问题层出不穷,国际金融的领域不断拓宽,几乎渗透到国际经济和各国经济的每个角落。国际金融在国际经济关系和国民经济运行中的地位日益重要,本课件就是向大家介绍国际金融的基本问题。 从全球视角来看,国际金融研究国际间货币金融关系和运行;从一国视角来看,国际金融研究经济开放中对外货币金融关系和活动。作为一门学科,国际金融具有很强的专业性和综合性:既有理论,又有实务;既有微观问题,又有宏观问题;既有自己独特的专门领域,又有与其他经济学科相关的交叉领域。 一般来说,国际金融学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 1.国际收支与国际储备。具体而言,有:国际收支的概念;国际收支平衡表的内容与编制原理;国际收支调节与外汇管制;国际储备的构成、作用和管理方法等。 2.国际货币流通。具体而言,有:外汇,汇率,国际结算,外汇市场与外汇交易等。 3.国际资金融通方面。包括:国际借贷与资金转移;国际金融市场等。 4.国际货币制度与国际金融机构方面。包括:国际货币制度的形成与发展;国际金融机构的性质与作用。 国际经济与贸易 英文名:International Economics and Trade 或 International Business and Trade 一、培养目标 本专业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较系统地掌握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基本原理和国际经济、国际贸易的基本理论,掌握国际贸易的基本知识与基本技能,了解当代国际经济贸易的发展现状,熟悉通行的国际贸易规则和惯例以及中国对外贸易的政策法规,了解主要国家与地区的社会经济情况,能在涉外经济贸易部门、外资企业及政府机构从事实际业务、管理、调研和宣传策划工作的高素质复合型涉外经贸人才。 二、培养规格与要求 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和国际经济、国际贸易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受到经济学、管理学的基本训练,具有理论分析和实务操作的基本能力,具备较强的外语能力。 毕业生应具备以下几方面的知识、能力和素养: 1. 正确理解并执行党和国家的基本路线、方针、政策,遵纪守法,有为国家富强、民族振兴而奋斗的理想和为人民服务、勇于开拓、艰苦创业的事业心与责任感; 2. 掌握经济学基本理论和方法,掌握国际经济与贸易的基本原理和设计方法; 3. 具有经济管理、经济贸易、市场营销、进出口贸易国际经济法的基本知识; 4. 能运用计量、统计、会计方法进行分析和研究; 5. 了解中国的经济政策和法规,了解主要国家和地区的经济发展状况及其贸易政策; 6. 了解国际经济、国际贸易的发展动态; 7. 能够熟练地掌握英语,具有较强的英语听、说、读、写能力,能利用计算机从事涉外经济工作; 8. 具有健康的体魄、良好的心理素质和健全的人格。 三、学制与修业年限 基本学制4年,本科一般实行3~7年弹性修业年限。 四、主干学科 经济学、统计学 五、主要课程 政治经济学、微观经济学、宏观经济学、国际经济学、计量经济学、世界经济概论、国际金融、国际贸易、国际贸易理论与实务、财务管理、国际结算、微积分、线性代数、概率论与数理统计、货币银行学、财政学、会计学、统计学。 六、毕业与学位 修完培养方案规定的最低学分并达到毕业条件者准予毕业,符合学位授予条件者授予经济学学士学位。 截至2008年底,全国共有509所院校开设了名为“国际经济与贸易”的本科专业。另有沈阳药科大学开设“国际经济与贸易(医药)”专业;上海大学悉尼工商学院开设的专业名为“国际经济与贸易(文)”;东北电力大学开设“经济学类(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上海大学贤达经济人文学院开设“国际经济与贸易(英语)”专业;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武汉学院开设的专业名为“国际经济与贸易(物流管理方向)”和“国际经济与贸易(经济新闻方向)”。 3. 沈阳药科大学开设“国际经济与贸易(医药)”专业为理学类,毕业授予理学学士学位,与其他本科院校开设的该专业(或该专业方向)授予经济学学士学位不同。 4. 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英文名一般译作 International Economics and Trade,但也可用 International Business and Trade 。前者着重于该专业要学习经济学专业理论知识、为开展国际贸易实务或从事研究奠定基础;后者实为“国际商务与贸易”,名称上着重于该专业主要学习开展商务、国际贸易实务知识。因此,建议本科层次的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译为 International Economics and Trade,专科层次的该专业用 International Business and Trade 或者直接用International Business似更为贴切
㈦ 在97金融危机会发生泰国动用几百亿美金对抗索罗斯失败,但香港只用了不到1800亿港币却成功
1997年7月2日,就在香港回归的第2天,在经过几天与国际炒家的短兵相接之後,泰国中央银行所有美元储备全部告罄、未能够阻止市场上对泰铢的抛售,泰国被迫放弃固定汇率制度,泰铢一泄千里,拉开了东南亚金融危机的序幕。最初,香港并没有受到太大的影响,但在国际炒家的精心策划与操作下,短短两个月,危机迅速蔓延,菲律宾、印尼、马来西亚、南韩先後卷入其中,东亚大部分国家地区的股市崩盤,货币贬值。10月下旬台湾弃守新台币之後,香港已是在风雨中飘摇的危城。在1997前三季度,香港的股市走势良好,但有过热之嫌,积聚了较大的下挫压力,在此情况下,国际炒家瞄准了恒生指数, 他们采用了股市和汇市双管齐下的策略,企图从股市暴跌及港元贬值中获得投机暴利。10月20日至24日四天之内香港股市狂泄3175点,到了10月28日,一天之内恒生指数跌了1428点,跌破一万大关,降到了9060点。虽然随後在1998年4月份反弹至12000点,但到了1998年的8月13日,恒生指数已经是6660点。不到一年的时间内,股票市值缩水超过一半。同时在汇市方面,国际炒家疯狂抛售港币,香港货币当局为了维持联系汇率制度不得不大量回购,导致利率大幅提高,货币供应量骤减,使大量资金抽离股市,进一步加剧了股价的下跌。对香港而言,受金融风暴的冲击,整体经济陷入了多年来未见的困境。股市的暴跌大大影响了投资者的信心,流入香港的资金量减少,新上市公司的数量和交易量也大幅骤减,直接影响了香港经济的发展,与前三季度本地生产总值6%的高速增长相比,第四季度的增长速度跌至2.7%,到了1998年第一季度,更是出现了此前13年的首次负增长2.8%,在这一年本地生产总值下降了4.6%。这种负增长趋势一直持续到1999年第二季度。香港作为一个高外贸依存度的经济体,贸易可谓是经济发展的重要引擎,在这次风暴中,由於在东南亚国家货币贬值的过程中港币坚守联系汇率制不贬值,与此同时外部需求疲软,导致香港的出口出现了明显的下滑。1998年上半年整体出口比上年同期下降2.1%,7月份情况持续恶化,同期下降幅度超过了10%,服务贸易同样呈下降趋势。与金融风暴造成的外部需求疲软类似,香港的内部需求也陷入疲软,1998年整一年,私人消费以及固定资产投资额持续下降,内外需求同时低迷使得经济最终陷入停滞以至衰退。金融风暴的影响除了表现在原来泡沫经济的破灭上,还表现在对实体经济的影响上。香港经济在多年高速发展中积累了大量泡沫,尤其表现在房地产市场上。房地产价格的虚高经不起金融危机的考验,1998年平均每月的楼宇买卖数量和金额,比1997年同期分别下降了50%以上,资产价格的大幅下降导致了泡沫的破灭,从而引发了严重的负财富效应,极大地抑制了内部需求,直接影响了对实体经济的投资。经济的衰退的直接影响是失业率的上升。在回归後的一年时间裏,失业率从1997年7至9月的2.2%,上升到1998年8月的5%,失业人口达到17.5万人,这是自1976年以来香港失业率的最高水准,一时间失业成了困扰香港社会的突出问题。由此造成的民众的不安心态加剧了恐慌,民众对经济的信心受到严重打击,他们持有货币不敢消费,造成零售业萧条、企业倒闭、失业率上升,由此形成的恶性回圈加剧了经济复蘇的难度。面对艰难的时局,香港当局表现出了令人称道的勇气、决心和应变能力。特区政府清醒地认识到必须首先恢复民众以及投资者对香港经济的信心,因此在1998年2月,在独立编制的首份财政预算案中,当局提出高达568亿港元的税务减免措施,并增加房屋,交通运输等方面的公共开支,以纾解民困,增加信心。10月,时任特首董建华在施政报告中又提出了全面振兴经济的计划,包括政府扩大基础建设投资,发展创新科技,稳定金融体系和房屋政策以及加强人才培养等。在政府采取的种种措施中最值得一提的是在国际炒家疯狂打压股市、抛售港币的关键时刻,当局毅然利用外汇储备来干预市场,最终粉碎了国际投机者恶意操控市场的企图。从1997年7月开始到1998年8月,香港政府经历了一年的金融风暴的考验,也从中吸取了一定的教训,从而决定转变应对措施,对金融市场进行必要干预。1998年8月中旬,国际炒家发动了新一轮的攻势,恒生指数连续大跌三天,到13日跌至了6660点,在此危机时刻,14日政府利用外汇储备入场干预,大量购入蓝筹股,当日恒指大升584点,使得国际炒家的如意算盤落空。在接下来的8月28日,面对国际炒家的卷土重来,当局再次沉著应战,最终击溃了国际炒家的进攻,稳住了恒生指数,当日市场成交额达到了790多亿港元,创造了香港证券市场有史以来最高纪录。这两次较量,後来被称为“香港金融保卫战”或“世纪之战”,虽然此後香港政府入市干预的作法受到某些西方媒体的指责,但在特殊情况下政府出面干预经济的做法也被越来越多的人们所认同。此後在曾严厉抨击香港政府入市行为的美国传统基金会所公布的98年经济自由度指数报告中,香港依然被评为全球最自由开放的市场。“金融保卫战”打退了国际炒家企图利用股市下跌大发横财的如意算盤,而在汇市方面也正是由於香港当局坚守联系汇率制度不动摇,使得港币并未大幅贬值,未出现东南亚一些国家那样财富缩水、经济倒退的现象,从而使以往香港的经济发展成果基本未受到影响。这为後来经济的复蘇打下了比较好的基础,使得香港经济在相对短的时间内摆脱了阴霾。香港之所以能屹立於金融风暴中而不倒,还有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祖国内地的强大支援,在香港股市和汇市受到国际炒家的轮番冲击时,中央政府曾严正声明,一旦港元与美元的联系汇率制度受到冲击,中央政府将坚决支援港元汇率。正是中央政府的明确表态,打击了国家炒家的嚣张气焰和信心,使其在内地1300亿美元与香港980亿美元的强大外汇储备面前,不得不退缩。 而内地在1997年经济“软著陆”之後的强劲发展势头,也使得国际投资者对香港经济的信心在短时间内得以恢复,到1998年底,香港经济已出现喘息趋稳的迹象,并在此之後走上了经济复兴的道路。(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国际经济研究院)原文 http://big5.china.com.cn/overseas/zhuanti/hkszn/2007-06/27/content_8447874.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