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中国银行业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论文
金融类毕业论文常用题目\r\n\r\n1. 金融不良资产价值影响因素的实证研究\r\n2. 我国农村经济增长中的农村金融抑制研究\r\n3. 发展中国家的金融自由化与中国金融开放\r\n4. 衍生金融工具会计问题研究\r\n5. 我国房地产金融风险及防范研究\r\n6. 房地产金融风险管理及对策研究\r\n7. 我国金融衍生市场创建若干法律问题初探\r\n8. 现代银行业金融机构市场退出法律问题刍议\r\n9. 论我国进出口政策性金融机构的立法完善\r\n10. 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的制约因素分析\r\n11. 我国商业银行金融创新研究\r\n12. 我国商业银行金融衍生品的风险管理研究\r\n13. 金融危机后韩国银行业重组机制对中国的启示\r\n14. 金融自由化所必须的法律规则及其实施\r\n15. 我国金融发展对经济增长影响的理论分析与实证研究\r\n16. 制度、制度变迁与我国金融制度变迁研究\r\n17. 离岸金融法律监管问题研究\r\n18. 连接函数(Copula)理论及其在金融中的应用\r\n19. 我国金融控股公司的风险管理研究\r\n20. 构建中国金融条件指数\r\n21. 中国金融发展水平:比较与分析\r\n22. 论国际金融衍生交易中的法律问题\r\n23. 金融投资风险评价BP神经网络模型研究及应用\r\n24. 现代金融危机的理论与实践\r\n25. 欧元对国际金融市场的影响\r\n26. 试论金融债权资产的定价理论与实务\r\n27. 中国宏观金融风险的统计度量与分析\r\n28. 无线金融交易模型(WFTM)技术研究 \r\n29. 中国渐进改革中以租金为基础的政府金融支持行为\r\n30. 对我国金融控股公司发展问题的探讨\r\n31. 我国农村金融抑制问题研究\r\n32. 论金融控股公司的监管\r\n33. 金融监管有效性研究\r\n34. 区域金融中心与区域经济发展研究\r\n35. 非正规金融在我国金融生态中的地位和作用分析\r\n36. 商业银行金融服务创新及应用研究\r\n37. 西部地区县域金融发展问题\r\n38. 房地产金融风险的评价及防范对策研究\r\n39. 房地产市场泡沫及其金融风险研究\r\n40. 中国发展金融控股公司的研究与设想\r\n41. 金融开放条件下的货币政策传导机制\r\n42. 金融创新的扩散机理研究\r\n43. 关于我国金融资产管理公司商业化转型的研究\r\n44. 基于行为金融理论下的市场有效性研究与证券价值分析\r\n45. 亚洲金融危机以来我国外贸出口政策的协调性研究\r\n46. 我国农村金融生态问题研究\r\n47. 金融中介的发展与金融稳定问题研究\r\n48. 中外汽车金融比较研究\r\n49. 金融资源优化配置解析及对江苏的实际考察\r\n50. 金融衍生工具在利率风险管理中的应用\r\n51. 沪港金融中心发展的比较研究\r\n52. 养老保险制度基础与金融工具创新\r\n53. 区域金融发展与区域经济增长关系的实证研究\r\n54. 中国资本项目开放与金融深化关系的实证分析\r\n55. 金融反腐败与金融安全\r\n56. 我国金融中介作用于经济增长的路径分析\r\n57. 中国金融领域反洗钱制度分析\r\n58. 金融服务业消费者的安全保障问题研究\r\n59. 基于资本市场的国防工业整合中的金融支撑研究\r\n60. 汽车金融中的信贷资产证券化研究\r\n61. \“新经济\”后美国财政货币政策及对金融市场的影响研究\r\n62. 和谐金融生态体系的构建及区域金融生态的改善\r\n63. 金融控股公司风险与监管研究\r\n64. 中国金融资产管理公司发展策略研究\r\n65. 我国农村信用社金融风险研究\r\n66. 论我国农村金融市场的构建\r\n67. 论我国商业银行个人金融业务的发展\r\n68. 我国中小企业的金融机构融资之路研究\r\n69. 中国汽车金融风险管理\r\n70. 金融危机与民主化\r\n71. 构建金融网格的若干技术研究\r\n72. 金融深化、资本深化与地方财政分权\r\n73. 金融创新环境中的银行审慎监管机制研究\r\n74. 重庆近代金融建筑研究\r\n75. 网络金融风险及其监管探析\r\n76. 金融中介理论和我国全能银行的发展\r\n77. 重构我国农村金融体系研究\r\n78. 非洲货币联盟的发展\r\n79. 关于建立我国中小企业政策性金融体系的思考\r\n80. 金融衍生工具监管制度研究\r\n81. 我国金融制度变迁路径的不对称研究\r\n82. 我国的非正规金融\r\n83. 安徽县域经济发展中的金融支持研究\r\n84. 银行国际化与金融发展关系的实证分析\r\n85. 基于VaR技术的中国金融市场风险管理及实证研究\r\n86. 世界金融监管模式的发展及我国之借鉴\r\n87. 我国商业银行金融品牌理论与实践探讨\r\n88. 山东省金融资源的配置和经济分析\r\n89. 我国商业银行对中小企业金融支持的路径研究\r\n90. 农村金融资源的逆向配置与政策研究\r\n91. 中国金融资产管理公司的商业化转型问题研究\r\n92. 山东省农村金融发展对农村经济增长的作用机制:理论与实证研究\r\n93. 金融创新视角下的金融管制研究\r\n94. 中国金融业务综合经营收益和风险模拟分析\r\n95. 电子金融的风险发生机理与防范策略研究\r\n96. 金融集团监管的法律问题研究\r\n97. 衍生金融工具会计对我国银行业的影响研究\r\n98. 我国商业银行房地产金融风险及其防范\r\n99. FDI与经济发展:金融市场的作用\r\n100. 国内金融控股公司业务协同与创新研究\r\n101. 新光证券交易系统的设计与实现\r\n102. 论我国住房抵押贷款证券化的实践与完善\r\n103. 资产证券化的定价探讨和实证分析\r\n104. 资产证券化理论及我国的应用探索\r\n105. 从行为金融学的角度透析我国证券市场的效率\r\n106. 证券翻译理论与实践\r\n107. 我国住房抵押贷款证券化运作模式及定价方法研究\r\n108. 住房抵押贷款证券的定价方法及其在中国的应用分析\r\n109. 中国早期证券公司衰亡原因分析\r\n110. 股权分置改革的法律问题研究\r\n111. 证券服务机构虚假陈述民事责任问题研究\r\n112. 对我国资产证券化法制环境的分析和立法构想\r\n113. 我国证券投资者权益保护法律问题研究\r\n114. 互联网对我国证券经纪业的影响\r\n115. 我国证券投资基金投资风格的经验分析\r\n116. 中国开放式证券投资基金的风险管理\r\n117. 中国证券市场有效性研究\r\n118. 我国证券市场有效性研究\r\n119. 证券市场中的会计事务所变更研究\r\n120. 中国证券市场最小报价单位调整的效应分析\r\n121. 证券公司网络改造技术研究\r\n122. 数据挖掘技术在证券领域的应用\r\n123. 上市公司证券法监管研究\r\n124. 证券欺诈犯罪若干问题研究\r\n125. 中美证券市场比较分析\r\n126. 资产证券化\r\n127. 住房抵押贷款证券化模式研究\r\n128. 基于与证券投资基金比较的我国社会保障基金管理研究\r\n129. 我国证券公司竞争力研究\r\n130. 我国证券市场机构投资者价值投资行为研究\r\n131. 中国证券市场投资风险与收益研究\r\n132. 住房抵押贷款证券化产品在我国的应用研究\r\n133. 中国证券投资基金业绩与规模关系的实证研究\r\n134. 我国开放式证券投资基金业绩评价实证研究\r\n135. 基于行为金融理论下的市场有效性研究与证券价值分析\r\n136. 我国证券市场股权结构的制度安排与改革\r\n137. 我国证券经纪业务研究\r\n138. 我国证券经纪人发展问题研究\r\n139. 构建和提升证券公司核心竞争力探析\r\n140. 资产证券化相关会计问题研究\r\n141. 住房抵押贷款证券化过程的风险控制研究\r\n142. 汽车金融中的信贷资产证券化研究\r\n143. 佣金自由化下的证券公司盈利模式分析\r\n144. 我国证券投资基金系统性与非系统性风险研究\r\n145. 我国证券市场中小投资者权益保护机制研究\r\n146. 我国住房抵押贷款证券化研究与实证分析\r\n147. 我国证券投资基金和股票价格波动性的实证研究\r\n148. 证券投资中股票选择理论分析与案例研究\r\n149. 中国证券投资基金羊群行为及内部博弈研究\r\n150. 我国证券市场内幕交易管制的实证检验\r\n151. 我国证券信息内幕操纵与证券监管研究\r\n152. 中国证券投资基金业绩评价实证研究\r\n153. 证券公司风险的法律监管\r\n154. 证券投资基金监管法律制度研究\r\n155. 世界主要国家和地区与我国证券稽查执法模式比较\r\n156. 资产证券化—我国的立法模式选择\r\n157. 证券市场操纵行为法律规制研究\r\n158. 资产证券化中特殊目的载体法律问题研究\r\n159. 一类部分信息下证券投资最优化问题\r\n160. 我国工商企业资产证券化融资方式研究\r\n161. 信贷资产证券化法律问题研究\r\n162. 我国证券市场的风险研究\r\n163. 证券交易所上市费的经济分析\r\n164. 中国证券公司治理结构与发展环境分析\r\n165. 银行信贷资产证券化的信用风险分析\r\n166. 淄博市农村合作银行证券委托业务处理系统\r\n167. 我国住房抵押贷款证券化的障碍及对策研究\r\n168. 证券业网上交易系统设计与实现\r\n169. TT证券经纪业务营销策略研究\r\n170. 证券公司数据采集与数据可视化\r\n171. 证券投资基金风险管理研究\r\n172. 利率期限结构的混沌模型及其在利率衍生证券定价中的应用\r\n173. 资产证券化财务效应研究\r\n174. 证券市场政府监管的适度性分析\r\n175. 证券民事责任制度研究\r\n176. 证券管制的立法目标及其实现\r\n177. 中国证券市场审计失败问题研究\r\n178. 中国证券市场投资者有限理性行为研究\r\n179. 我国商业银行不良贷款证券化研究\r\n180. 我国证券市场国际化的风险问题研究\r\n181. 抵押权证券化法律问题研究\r\n182. 我国开放式证券投资基金市场营销分析\r\n183. 中国的A股上市公司是否成功地购买了审计意见\r\n184. 人寿保险证券化及其在化解我国寿险业利差损问题中的应用\r\n185. 证券市场委托理财合同纠纷案件处理的思考\r\n186. 中国证券公司盈利模式转变研究\r\n187. 人民币升值对中国银行业、证券业及外商直接投资的影响分析\r\n188. 中国证券市场信用问题研究\r\n189. 我国证券投资基金评价体系研究\r\n190. 保险风险证券化研究\r\n191. QDⅡ制度与我国证券市场的渐进开放\r\n192. 证券投资基金产品创新设计研究\r\n193. 我国证券监管法制现状及其完善\r\n194. 中国证券投资基金业绩绩效评价体系的研究\r\n195. 证券投资者保护基金法律问题研究\r\n196. 资产证券化SPV法律问题研究\r\n197. 我国住房抵押贷款证券化发展问题研究\r\n198. 中国证券投资基金治理结构研究\r\n199. 证券投资基金监管法律问题研究\r\n200. 我国证券公司融资模式研究
Ⅱ 从金融法角度谈上海为什么不能成为国际金融中心
晕了 楼主的这个满意回答纯属扯淡,中国发改委早已公布了上海在20年内版组建成并开权始运行国际金融中心并且这也是中国政府力协的项目,既然有政府的协助,自由兑换能成为问题?别人100年发展不起来的东西中国用了20年..这已经是奇迹了 金融中心?一个世界第二大经济体系的中国难道没有这个能力吗?看看最新的美国华尔街日报吧 别只抱着一个时期的信息签定上海..并且中国政府的这个意愿 已经得到了纽约和伦敦的支持!放心吧 上海成为金融中心以成定局 只是步骤问题,其他的就不说了 世界少不了上海 就象世界现在离不开中国一样。中国的成绩有目共睹。
Ⅲ 上海建立国际金融中心对这个地区,这个国家会产生哪些影响建立国际金融中心需满足什么样的条件
我想对这个国家的经济发展会有很大的一个刺激作用,另外对这个城市的肤色也是有回很大的很大的一个效应,另答外上海市国际型大都市他的影响力在国际上也是很大的,所以上海建立国际金融城市,对整个国家的经济建设的发展会取得很大的一个发展的一个成就
Ⅳ 论述上海要成为国际金融中心有哪些优势和不足之处,应该怎样努力
去CBN第一财经网站的精品栏目的<财经大讲堂>,
2006/11/3的文章<上海金融中心三段论>参考.
Ⅳ 关于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
什么层次的,本科、硕士?
本科的话我们老师当年给过一个最有意思内的论文题目是:讨论容一地居民金融人格对于当地金融发展尤其是建立金融中心的影响,如果说的能上论文扉页的话应该是:对上海市民金融人格对于上海2020年建成国际金融中心影响的研究。另附:这个的难度应该属于比较简单的了。
另外要是实话实说我觉得总体说上海2020年建成国际金融中心太大了,你肯定写不了,那都是政府部门和他们的智库调研好久才写的出来的。因此建议你选择一些具体一点的题目来着手,不然就算拼凑的出到时答辩时老师稍微问一问你就难受了。
Ⅵ 金融问题
2005年6月中旬外汇市场行情为:即期汇率USD/JPY=116.40/50,3个月远期汇率为17/15。以美国进口商从日本进口价值10亿元的货物,在3个月后支付。为了避免日元兑美元升值所带来的外汇风险,进口商从事了远期外汇交易进行套期保值。此例中:
(1)若美国进口商不采取避免汇率变动奉献的保值措施,现在支付10亿元需要多少美元?
(2)设3个月后USD/JPY=115.00/10,则到2005年9月中旬时支付10亿元需要多少美元?比现在支付日元预计多支出多少美元?
(3)美国进口商如何利用远期外汇市场进行套期保值?
答:即期汇率USD/JPY=116.40/50,3个月远期汇率为17/15,三个月远期汇率USD/JPY=(116.40-0.17)/(116.50-0.15)=116.23/35
(1)现在支付10亿日元,需要的美元数:1000000000/116.40=8591065.29美元
(2)设3个月后USD/JPY=115.00/10,则到2005年9月中旬时支付10亿日元需要美元:1000000000/115=8695652.17美元
比现在支付日元预计多支出:8695652.17-8591065.29=104586.88美元
(3)美国进口商远期买入远期日元10亿(远期价为116.23),这样,到期支付时,需要的美元数=1000000000/116.23=8603630.73美元,与假设的3个月后USD/JPY=115.00/10相比(即不做套期保值),少付8695652.17-=8603630.73=92021.44美元
Ⅶ 分析金融问题有哪些视角附例说明
金融类毕业论文常用题目
1. 金融不良资产价值影响因素的实证研究
2. 我国农村经济增长中的农村金融抑制研究
3. 发展中国家的金融自由化与中国金融开放
4. 衍生金融工具会计问题研究
5. 我国房地产金融风险及防范研究
6. 房地产金融风险管理及对策研究
7. 我国金融衍生市场创建若干法律问题初探
8. 现代银行业金融机构市场退出法律问题刍议
9. 论我国进出口政策性金融机构的立法完善
10. 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的制约因素分析
11. 我国商业银行金融创新研究
12. 我国商业银行金融衍生品的风险管理研究
13. 金融危机后韩国银行业重组机制对中国的启示
14. 金融自由化所必须的法律规则及其实施
15. 我国金融发展对经济增长影响的理论分析与实证研究
16. 制度、制度变迁与我国金融制度变迁研究
17. 离岸金融法律监管问题研究
18. 连接函数(Copula)理论及其在金融中的应用
19. 我国金融控股公司的风险管理研究
20. 构建中国金融条件指数
21. 中国金融发展水平:比较与分析
22. 论国际金融衍生交易中的法律问题
23. 金融投资风险评价BP神经网络模型研究及应用
24. 现代金融危机的理论与实践
25. 欧元对国际金融市场的影响
26. 试论金融债权资产的定价理论与实务
27. 中国宏观金融风险的统计度量与分析
28. 无线金融交易模型(WFTM)技术研究
29. 中国渐进改革中以租金为基础的政府金融支持行为
30. 对我国金融控股公司发展问题的探讨
31. 我国农村金融抑制问题研究
32. 论金融控股公司的监管
33. 金融监管有效性研究
34. 区域金融中心与区域经济发展研究
35. 非正规金融在我国金融生态中的地位和作用分析
36. 商业银行金融服务创新及应用研究
37. 西部地区县域金融发展问题
38. 房地产金融风险的评价及防范对策研究
39. 房地产市场泡沫及其金融风险研究
40. 中国发展金融控股公司的研究与设想
41. 金融开放条件下的货币政策传导机制
42. 金融创新的扩散机理研究
43. 关于我国金融资产管理公司商业化转型的研究
44. 基于行为金融理论下的市场有效性研究与证券价值分析
45. 亚洲金融危机以来我国外贸出口政策的协调性研究
46. 我国农村金融生态问题研究
47. 金融中介的发展与金融稳定问题研究
48. 中外汽车金融比较研究
49. 金融资源优化配置解析及对江苏的实际考察
50. 金融衍生工具在利率风险管理中的应用
51. 沪港金融中心发展的比较研究
52. 养老保险制度基础与金融工具创新
53. 区域金融发展与区域经济增长关系的实证研究
54. 中国资本项目开放与金融深化关系的实证分析
55. 金融反腐败与金融安全
56. 我国金融中介作用于经济增长的路径分析
57. 中国金融领域反洗钱制度分析
58. 金融服务业消费者的安全保障问题研究
59. 基于资本市场的国防工业整合中的金融支撑研究
60. 汽车金融中的信贷资产证券化研究
61. “新经济”后美国财政货币政策及对金融市场的影响研究
62. 和谐金融生态体系的构建及区域金融生态的改善
63. 金融控股公司风险与监管研究
64. 中国金融资产管理公司发展策略研究
65. 我国农村信用社金融风险研究
66. 论我国农村金融市场的构建
67. 论我国商业银行个人金融业务的发展
68. 我国中小企业的金融机构融资之路研究
69. 中国汽车金融风险管理
70. 金融危机与民主化
71. 构建金融网格的若干技术研究
72. 金融深化、资本深化与地方财政分权
73. 金融创新环境中的银行审慎监管机制研究
74. 重庆近代金融建筑研究
75. 网络金融风险及其监管探析
76. 金融中介理论和我国全能银行的发展
77. 重构我国农村金融体系研究
78. 非洲货币联盟的发展
79. 关于建立我国中小企业政策性金融体系的思考
80. 金融衍生工具监管制度研究
81. 我国金融制度变迁路径的不对称研究
82. 我国的非正规金融
83. 安徽县域经济发展中的金融支持研究
84. 银行国际化与金融发展关系的实证分析
85. 基于VaR技术的中国金融市场风险管理及实证研究
86. 世界金融监管模式的发展及我国之借鉴
87. 我国商业银行金融品牌理论与实践探讨
88. 山东省金融资源的配置和经济分析
89. 我国商业银行对中小企业金融支持的路径研究
90. 农村金融资源的逆向配置与政策研究
91. 中国金融资产管理公司的商业化转型问题研究
92. 山东省农村金融发展对农村经济增长的作用机制:理论与实证研究
93. 金融创新视角下的金融管制研究
94. 中国金融业务综合经营收益和风险模拟分析
95. 电子金融的风险发生机理与防范策略研究
96. 金融集团监管的法律问题研究
97. 衍生金融工具会计对我国银行业的影响研究
98. 我国商业银行房地产金融风险及其防范
99. FDI与经济发展:金融市场的作用
100. 国内金融控股公司业务协同与创新研究
101. 新光证券交易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102. 论我国住房抵押贷款证券化的实践与完善
103. 资产证券化的定价探讨和实证分析
104. 资产证券化理论及我国的应用探索
105. 从行为金融学的角度透析我国证券市场的效率
106. 证券翻译理论与实践
107. 我国住房抵押贷款证券化运作模式及定价方法研究
108. 住房抵押贷款证券的定价方法及其在中国的应用分析
109. 中国早期证券公司衰亡原因分析
110. 股权分置改革的法律问题研究
111. 证券服务机构虚假陈述民事责任问题研究
112. 对我国资产证券化法制环境的分析和立法构想
113. 我国证券投资者权益保护法律问题研究
114. 互联网对我国证券经纪业的影响
115. 我国证券投资基金投资风格的经验分析
116. 中国开放式证券投资基金的风险管理
117. 中国证券市场有效性研究
118. 我国证券市场有效性研究
119. 证券市场中的会计事务所变更研究
120. 中国证券市场最小报价单位调整的效应分析
121. 证券公司网络改造技术研究
122. 数据挖掘技术在证券领域的应用
123. 上市公司证券法监管研究
124. 证券欺诈犯罪若干问题研究
125. 中美证券市场比较分析
126. 资产证券化
127. 住房抵押贷款证券化模式研究
128. 基于与证券投资基金比较的我国社会保障基金管理研究
129. 我国证券公司竞争力研究
130. 我国证券市场机构投资者价值投资行为研究
131. 中国证券市场投资风险与收益研究
132. 住房抵押贷款证券化产品在我国的应用研究
133. 中国证券投资基金业绩与规模关系的实证研究
134. 我国开放式证券投资基金业绩评价实证研究
135. 基于行为金融理论下的市场有效性研究与证券价值分析
136. 我国证券市场股权结构的制度安排与改革
137. 我国证券经纪业务研究
138. 我国证券经纪人发展问题研究
139. 构建和提升证券公司核心竞争力探析
140. 资产证券化相关会计问题研究
141. 住房抵押贷款证券化过程的风险控制研究
142. 汽车金融中的信贷资产证券化研究
143. 佣金自由化下的证券公司盈利模式分析
144. 我国证券投资基金系统性与非系统性风险研究
145. 我国证券市场中小投资者权益保护机制研究
146. 我国住房抵押贷款证券化研究与实证分析
147. 我国证券投资基金和股票价格波动性的实证研究
148. 证券投资中股票选择理论分析与案例研究
149. 中国证券投资基金羊群行为及内部博弈研究
150. 我国证券市场内幕交易管制的实证检验
151. 我国证券信息内幕操纵与证券监管研究
152. 中国证券投资基金业绩评价实证研究
153. 证券公司风险的法律监管
154. 证券投资基金监管法律制度研究
155. 世界主要国家和地区与我国证券稽查执法模式比较
156. 资产证券化—我国的立法模式选择
157. 证券市场操纵行为法律规制研究
158. 资产证券化中特殊目的载体法律问题研究
159. 一类部分信息下证券投资最优化问题
160. 我国工商企业资产证券化融资方式研究
161. 信贷资产证券化法律问题研究
162. 我国证券市场的风险研究
163. 证券交易所上市费的经济分析
164. 中国证券公司治理结构与发展环境分析
165. 银行信贷资产证券化的信用风险分析
166. 淄博市农村合作银行证券委托业务处理系统
167. 我国住房抵押贷款证券化的障碍及对策研究
168. 证券业网上交易系统设计与实现
169. TT证券经纪业务营销策略研究
170. 证券公司数据采集与数据可视化
171. 证券投资基金风险管理研究
172. 利率期限结构的混沌模型及其在利率衍生证券定价中的应用
173. 资产证券化财务效应研究
174. 证券市场政府监管的适度性分析
175. 证券民事责任制度研究
176. 证券管制的立法目标及其实现
177. 中国证券市场审计失败问题研究
178. 中国证券市场投资者有限理性行为研究
179. 我国商业银行不良贷款证券化研究
180. 我国证券市场国际化的风险问题研究
181. 抵押权证券化法律问题研究
182. 我国开放式证券投资基金市场营销分析
183. 中国的A股上市公司是否成功地购买了审计意见
184. 人寿保险证券化及其在化解我国寿险业利差损问题中的应用
185. 证券市场委托理财合同纠纷案件处理的思考
186. 中国证券公司盈利模式转变研究
187. 人民币升值对中国银行业、证券业及外商直接投资的影响分析
188. 中国证券市场信用问题研究
189. 我国证券投资基金评价体系研究
190. 保险风险证券化研究
191. QDⅡ制度与我国证券市场的渐进开放
192. 证券投资基金产品创新设计研究
193. 我国证券监管法制现状及其完善
194. 中国证券投资基金业绩绩效评价体系的研究
195. 证券投资者保护基金法律问题研究
196. 资产证券化SPV法律问题研究
197. 我国住房抵押贷款证券化发展问题研究
198. 中国证券投资基金治理结构研究
199. 证券投资基金监管法律问题研究
200. 我国证券公司融资模式研究
希望采纳
Ⅷ 上海建设国际金融中心的优势有哪些
上海市地处东经120度51分至122度12分,北纬30度40分至31度53分之间,位于太平洋西岸,亚洲大陆东沿,中国南北海岸中心点,长江和钱塘江入海汇合处。北界长江,东濒东海,南临杭州湾,西接江苏和浙江两省。是长江三角洲冲积平原的一部分,平均高度为海拔4米左右。陆地地势总趋势是由东向西低微倾斜。以西部淀山湖一带的淀泖洼地为最低,海拔仅2米~3米;在泗泾、亭林、金卫一线以东的黄浦江两岸地区,为碟缘高地,海拔4米左右;浦东钦公塘以东地区为滨海平原,海拔4米~5米。西部有天马山、薛山、凤凰山等残丘,佘山为上海陆上最高点,海拔高度99米,立有石碑"佘山之巅"。海域上有大金山、小金山、浮山(乌龟山)、佘山等岩岛。大金山海拔高度103.4米,为上海境内最高点。全市总面积6340.5平方公里,东西最大距离约100公里,南北最大距离约120公里。陆海岸线长约172公里。在上海北面的长江入海处,有崇明岛、长兴岛、横沙岛3个岛屿。崇明岛为中国第三大岛,由长江挟带下来的泥沙冲积而成,面积为1041.21平方公里,海拔3.5米~4.5米。长兴岛面积88.54平方公里,横沙岛面积55.74平方公里。
气候
上海属北亚热带季风性气候,四季分明,日照充分,雨量充沛。上海气候温和湿润,极端最高气温40.2℃,极端最低气温-12.1℃ 。本市春秋较短,冬夏较长。2006年平均气温18.4℃,日照1638.2小时,降水量1042.6毫米。全年70%左右的雨量集中在5至9月的汛期。
面积
1949年,上海的土地面积仅为636平方公里。1958年,江苏省的嘉定、宝山、上海、松江、金山、川沙、南汇、奉贤、青浦、崇明10个县划归上海,使上海市的辖区范围扩大到5910平方公里,几乎是1949年的10倍。2006年末,上海全市土地面积6340.5平方公里,占全国总面积的0.06%,南北长约120公里,东西宽约100公里。境内辖有崇明、长兴、横沙3个岛屿,其中崇明岛面积1041.21平方公里,是我国的第三大岛。
水文
上海地区河湖众多,水网密布,境内水域面积697平方公里,相当于全市总面积的11%。上海河网大多属黄浦江水系,主要有黄浦江及其支流苏州河、川扬河、淀浦河等。黄浦江源自太湖,全长113公里,流经市区,江道宽度300-770米,平均360米,终年不冻,是上海的水上交通要道。苏州河上海境内段长54公里,河道平均宽度45米。上海的最大湖泊为淀山湖,面积为62平方公里。
地势
上海境内除西南部有少数丘陵山脉外,为坦荡低平的平原,是长江三角洲冲积平原的一部分,平均海拔高度4米左右。陆地地势总体呈现由东向西低微倾斜。大金山为上海境内最高点,海拔高度103.4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