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金融投资 > 台北金融机构证券交易所

台北金融机构证券交易所

发布时间:2021-07-31 20:22:46

❶ 世界十大城市排名

1、美国纽约(NewYork)

纽约是美国第一大都市和第一大商港,它不仅是美国的金融中心,也是全世界金融中心之一。纽约位于纽约州东南哈得孙河口,濒临大西洋,占地面积1214平方公里,它由五个区组成:曼哈顿、布鲁克林、布朗克斯、昆斯和里士满,市区人口833.6万,包括郊区在内的大纽约市人口1900万。

2、英国伦敦(London)

伦敦位于英格兰东南部的平原上,跨泰晤士河,距离泰晤士河入海口88公里。伦敦的行政区划分为伦敦城和32个市区,伦敦城外的12个市区称为内伦敦,其它20个市区称为外伦敦。伦敦城、内伦敦、外伦敦构成大伦敦市。大伦敦市又可分为伦敦城、西伦敦、东伦敦、南区和港口。

伦敦城是金融资本和贸易中心,西伦敦是英国王宫、首相官邸、议会和政府各部所在地,东伦敦是工业区和工人住宅区,南区是工商业和住宅混合区,港口指伦敦塔桥至泰晤士河河口之间的地区。整个大伦敦市面积1580平方公里。

3、日本东京(Tokyo)

东京是一座现代化的国际城市,位于本州关东平原南端,下辖23个特别区、27个市、5个町、8个村以及伊豆群岛和小笠原群岛,东京总面积2188平方公里,人口约1300万(截至2012年8月),人口密度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城市之一。

4、法国巴黎(Paris)

巴黎是欧洲大陆上最大的城市,也是繁华的都市之一。地处法国北部,塞纳河西岸,距河口(英吉利海峡)375公里。塞纳河蜿蜒穿过城市,形成两座河心岛(斯德和圣路易)。首都巴黎人口为220.1578万人 (截至2009年1月1日) 巴黎还是一座“世界会议城”。

它以明媚的风光、丰富的名胜古迹、多姿多彩的文化活动以及现代化的服务设施,迎来了众多的国际会议,据统计,1987年在巴黎共举行了365次国际性会议,超过了纽约、伦敦、布鲁塞尔、日内瓦,居世界首位。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等国际组织的总部均设在巴黎。

5、中国香港(HongKong)

香港位于中国东南端,是发展日渐迅速的东亚地区的枢纽,地理条件优越。香港面积1104平方公里(截至2013年10月),人口约720万,人口密度为每平方公里6522人。香港是全球第三大金融中心、全球第十一大贸易体系、第六大外汇市场及第十二大银行中心。香港股票市场规模之大,在亚洲排名第二。

6、新加坡(Singapore)

新加坡位于马来半岛南端,毗邻马六甲海峡南口,其南面有新加坡海峡与印尼相隔,北面有柔佛海峡与马来西亚相隔,并以长堤相连于新马两岸之间。新加坡是亚洲最重要的金融、服务和航运中心之一。新加坡在城市保洁方面效果显著,故亦有“花园城市”之美称。2011年数据显示新加坡是全世界投资移民门槛最高的国家。

7、中国上海(Shanghai)

上海的优势在于成长发展潜力大,在所有45个参评城市中排名第一位。在五大新兴经济体城市(上海、圣保罗、莫斯科、约翰内斯堡、孟买)之中,受访者对上海构建全球金融中心的信心程度最高。

正在举办的世博会,有利于提高科技创新力,更有利于促进上海金融市场的活跃程度。从各种构建国际金融中心的子要素分析,上海目前都处于积极发展的地位,并具有强大的待开发潜力。

然而,上海在服务水平和综合环境方面也存在短板。根据IFCDIndex显示,上海在金融市场和产业支撑方面排名均为第7位,但服务水平和综合环境的得分均在50分以下,远低于其他入围城市。

8、澳大利亚悉尼(Sydney)

悉尼是新南威尔士州的首府,位于澳大利亚东南部城市,是澳大利亚第一大城市和澳大利亚最古老的城市,也是一个日益国际化的国际大都市,2000年悉尼奥运会使悉尼的国际声望和知名度空前提高。

9、韩国首尔(Seoul)

首尔是韩国首都,面积为605.平方公里,占全国总面积的0.61%,2000年统计人口为1032万。首尔共有25个区,522个洞,是直接受中央管辖的地方自治团体“特别市”。是韩国政治、经济、文化的中心。

根据这两家公司的统计办法,每座城市的排名根据对该城市的四个指数的分析,包括经济活力、政治影响力、科研基础以及生活水平。但名列前茅的几个城市并非在所有指数中均据第一,比如,纽约市在“经济活力”、“科研基础”两个指数中最高,但在政治影响和生活水平方面却位居第二和第八。根据这项统计,华盛顿的政治影响力最高,而巴黎的生活水平最高。

10、德国法兰克福(Frankfurt)

欧洲统一使用欧元之后,欧洲中央银行就设在法兰克福,其前身是设在法兰克福的欧洲货币局。如此得天独厚的"心脏"位置决定了法兰克福在金融中心中的地位。

这座位于欧洲心脏的大都市,其优势在于其发达的金融市场,在此次排名中,法兰克福的金融市场排名居第6位。目前共有300多家德国和外国的银行、金融机构驻扎法兰克福。

法兰克福证券交易所是世界著名交易所之一,仅次于纽约和东京的交易所。

(1)台北金融机构证券交易所扩展阅读:

1、国际大都市,是城市化进程中一顶给城市戴上的皇冠,是一个城市有幸被视为伟大的城市的极高搭配。这样的城市是指那些具有超群的政治、经济、科技实力,并且和全世界或大多数国家发生经济、政治、科技和文化交流关系,有着全球性影响的国际一流都市。

2、理解国际大都市概念的关键点是“影响力”问题,这种“影响力”是奠基在一定经济实力基础上的,这种影响能力既是一个动态的变化过程,也是一个相对比较的概念。现今世界公认的国际大都市为纽约、伦敦、巴黎、东京、香港五大城市。

❷ 关于台北和纽约两城市

台北

台北市位于台湾岛北部,台北盆地的中央,四周与台北县挨着。全市面积272平方公里,人口为244万。是全台的政治、经济、文化和教育中心,为台湾第一大城市。

公元1875年(清光绪元年),钦差大臣沈葆桢在此建立了台北府,统管台湾行政,从此有“台北”之名。1885年,清朝政府在台湾建省,首任巡抚刘铭传将台北定为省会。1949年后,这里仍然是最高行政机构所在地。

台北市是台湾的工商业中心,全岛规模最大的公司、企业、银行、商店都把他们的总部设在这里。以台北市为中心,包括台北县、桃园县和基隆市,形成了台湾最大的工业生产区和商业区。

台北市是台湾北部的游览中心,除阳明山、北投风景区外,还有省内最大、建成最早占地8.9万平方米的台北公园和规模最大的木栅运物园。此外,由私人经营的荣星花园规模也相当可观。剑潭、北安、福寿、双溪等公园,也都是游览的好地方。台北市名胜古迹颇多,其中台北城门、龙山寺、保安宫、孔庙、指南宫、圆山文化遗址等处,均为风景优美,适宜游览的好地方。

台北市位于台北盆地中央,以淡水河、新店溪、景美溪与台北县为界。若由空中鸟瞰台北市,棋盘式的道路系统、交错耸立的参天高楼、星点状的公园绿带,以及终日川流不息的车水马龙,确是让人辨识这座城市的绝佳指标

循着淡水河、基隆河迤逦蜿蜒,北边囊括大屯山系、七星山系而形成的阳明山公园,不但是自然保育的生态教室,更是大台北的后花园,四季各有不同风情韵致;座落在台北市中心的二二八和平公园、植物园、大安森林公园,则堪为典型的城市绿洲,加上周遭人文、艺术活动频繁,是都市人纾解身心的好去处。南区的木栅山区,登山健行之外,还可享受茶香四溢的品茗闲情。

肩挑岛内文化龙头地位的台北市,也拥有为数可观的博物馆、美术馆、纪念馆、庙宇、古迹等。外双溪的故宫博物院是岛内外首屈一指的艺术宝库,对街而立的顺益台湾原住民博物馆,展现原住民文化样貌;圆山周边的台北市立美术馆、儿童育乐中心、大龙峒保安宫、台北孔庙、行天宫,刻划着浓厚的人文活动轨迹。大稻埕和艋甲是汇聚台北移民血汗的历史街区,其中迪化街、霞海城隍庙、龙山寺、华西街,是想要了解老台北不可不到之处。

寸土寸金的台北都会,西门町、东区、天母、士林、公馆等商圈林立,家具街、书店街、电脑街、婚纱街、花市、玉市……等各种专卖街、市集,也是大都会细致分工下的产物。而街头巷尾一家家咖啡厅、泡沫红茶店、KTV、卡拉OK、PUB,华灯初上后,闪烁的霓虹妆点出不夜城的景象,让台北的夜晚展现另种风情。

航空 从高雄小港、台中、嘉义、台南、屏东、花莲、台东、马公、金门、马祖等地的机场,均有班机直飞台北松山机场。

铁路 纵贯线经过台北市,市中心的台北车站、东区的松山站是两大驿站,各级列车均停靠,班次密集,相当方便。

公路 主要联外客运为台汽客运、统联客运,联络台湾西部与宜兰各主要城镇;另有三重、台北、淡水、新店、指南、福和等各家客运,密切往来邻近的基隆、台北县。台北车站周边是市内交通的中心,忠孝西路、公园路、馆前路、重庆南路上各线公车密集,而南区的公馆、北区的士林、东区的忠孝东路四段、西区的中华路一段,都是重要的公车转运圈。来台北市旅游,最好购买一本公车手册以便随时查阅。捷运为台北市最快速便捷的大众交通工具,木栅线贯穿台北市东、南区,淡水线前往北区,中和、新店线经南区,板南线横贯东西;搭配班次密集的联营公车、客运,十分便捷。

台北故宫博物院

与美国大都会博物馆、英国大英博物馆、法国罗浮宫并列世界四大博物馆。博物馆外观仿北京故宫博物院,采用中国宫庭式设计,气势宏徫,美轮美奂。博物院收藏品共70万余件,其中以陶瓷、书画、青铜器、玉器、漆器、雕刻、织绣、满蒙档案文献最为丰富。

总统府

建于1919年,其建筑是当时流行的文艺复兴维多利亚风格,造型对称五层楼建筑物中央,立起一座象征权威的高塔。是总统接见外宾、办公的地方。

国父纪念馆

建于1972年,是一座仿宫殿式设计,巍峨宏徫,内有一座可容纳3000名观众的多功能大会堂,可举办音乐、舞蹈、戏剧等活动。另外还有藏书30万余册的孙逸仙博士图书馆及中山公园。

龙山寺

古称艋舺的万华是台北市开发最早的地方,清中期与台南、鹿港并称为 “一府、二鹿、三艋舺”。而龙山寺创建于艋舺开拓之初,主祀观世音菩萨,是台北市香火最旺的寺庙之一。

阳明山公园

位于台北盆地的东北方,公园主要以大屯和七星火山群为中心,因此各种特殊火山地形景观及地质构造便成为一大特色。因崁脚断层造就很多温泉如:马糟温泉、北投温泉、行义路温泉等。每逢春季,园内各山植物开花遍野,蔚为奇观,吸引不少客人特意去欣赏游览。

士林官邸

士林官邸占地5.2顷,原属日据时代总督府园艺支所用地,国民政府迁台后乃选是作为总统官邸,至1996年台北市政府收回官邸用地,开放给市民参观。官邸内公馆为蒋中正及其夫人居住、办公、宴客地方,他俩在此共住了26年。官邸旁遍植各式园艺,是一个休憩赏玩之处。

忠烈祠

在圆山饭店东侧,占地约1600坪,气派雄伟的庙堂,奉祀为国牺牲的烈士,由于景色清幽,整点并有换卫兵仪式,常吸引观光客来观看。

中正纪念堂

座落基地东边,背临杭州南路,坐东向西,遥望大陆。三层台阶高十四.五公尺,主体强高二十四公尺, 斗拱至宝顶尖高三十一.五公尺,合共七十公尺。大门高十六公尺,重七十五吨,为青铜铸建。 正堂分上下两层,上层平面为四十公尺见方,四角各突出七.五公尺,后方居中立蒋中正坐姿铜像, 以供瞻仰。

西门町

是指由成都路、中华路、汉口街、昆明街卯涵盖的商业娱乐区,为台北市另类次流行文化的代表。

华西街夜市

位于龙山寺西边的华西街夜市,是观光客来台必到之处。夜市囊括各式风味小吃,从山产至海味,一应俱全。

士林夜市

为台北最有名的老夜市,主要消费对象以学生为主,除各式风味小吃外,还有很多最流行之服饰、精品等各式店铺。时髦追新族到此,绝不空手而回。

纽约

纽约(New York)是美国第一大都市和第一大商港,它不仅是美国的金融中心,也是全世界金融中心之一。纽约位于纽约州东南哈得孙河口,濒临大西洋。它由五个区组成:曼哈顿、布鲁克林、布朗克斯、昆斯和里士满,面积828. 8平方公里,市区人口700多万,包括郊区在内的大纽约市人口1800万。纽约还是联合国总部所在地,总部大厦坐落在曼哈顿岛东河河畔。

纽约的历史较短,只有300多年。最早的居民点在曼哈顿岛的南端,原是印第安人的住地。1524年意大利人弗拉赞诺最早来到河口地区,1609年英国人哈得孙沿河上溯探险,该河便以他的名字命名。1626年荷兰人以价值大约60个荷兰盾(相当24美元)的小物件从印第安人手中买下曼哈顿岛辟为贸易站,称之为“新阿姆斯特丹”。1664年,英王查理二世的弟弟约克公爵占领了这块地方,改称纽约(即新约克,英国有约克郡)。1686年纽约建市。独立战争期间,纽约是乔治·华盛顿的司令部所在地和他就任美国第一任总统的地方,也是当时美国的临时首都。1825年,连接哈得孙河和五大湖区的伊利运河建成通航,以后又兴建了铁路,沟通了纽约同中西部的联系,促进了城市的大发展。到19世纪中叶,纽约逐渐成为美国最大的港口城市和集金融、贸易、旅游与文化艺术于一身的国际大都会。

曼哈顿岛是纽约的核心,在五个区中面积最小,仅57.91平方公里。但这个东西窄、南北长的小岛却是美国的金融中心,美国最大的500家公司中,有三分之一以上把总部设在曼哈顿。7家大银行中的6家以及各大垄断组织的总部都在这里设立中心据点。这里还集中了世界金融、证券、期货及保险等行业的精华。位于曼哈顿岛南部的华尔街是美国财富和经济实力的象征,也是美国垄断资本的大本营和金融寡头的代名词。这条长度仅540米的狭窄街道两旁有2900多家金融和外贸机构。著名的纽约证券交易所和美国证券交易所均设于此。

纽约也是摩天大楼最多的城市。代表性的建筑有帝国大厦、克莱斯勒大厦、洛克菲勒中心以及后来的世界贸易中心(2001年9月11日,世贸大楼遭恐怖分子袭击而倒塌)等。帝国大厦和世界贸易中心大楼均有100多层,它直耸云霄,巍峨壮观。纽约也因此有了“站着的城市”之称。 纽约还是美国文化、艺术、音乐和出版中心,有众多的博物馆、美术馆、图书馆、科学研究机构和艺术中心,美国三大广播电视网和一些有影响的报刊、通讯社的总部都设在这里。

摩天大楼博物馆永久馆址在纽约落成

纽约也是美国的工业中心之一,服装、印刷、化妆品等行业均居全国首位,机器制造、军火生产、石油加工和食品加工也占有重要地位。市内多数河流都通大西洋,港口规模巨大,设备优良,终年不冻。纽约也是铁路交通重要枢纽。纽约的地下铁道全长1000多公里,是目前世界上最长、最快捷的地铁交通系统。纽约有3个国际机场,其中著名的肯尼迪国际机场承担着全国50%的进出口货物空运业务和35%的国际客运业务。

纽约是美国少数民族最为集中的地区。黑人有100万以上,主要聚居在哈莱姆街区。著名的唐人街有15万华人。还有众多的意大利人和犹太人。

❸ 华尔街是哪里,华尔街大师是指什么人,哪些人,例如

华尔街(wall street)

纽约市曼哈顿区南部从百老汇路延伸到东河的一条大街道的名字,长不超过一英里,宽仅11米,是英文“墙街”的音译。荷兰统治时,在这里筑过一道防卫墙。英国人赶走荷兰人后,拆墙建街,因而得名。 这里是美国大垄断组织和金融机构的所在地,集中了纽约证券交易所、美国证券交易所、投资银行、政府和市办的证券交易商、信托公司、联邦储备银行、各公用事业和保险公司的总部以及美国洛克菲勒、摩根等大财团开设的银行、保险、铁路、航运、采矿、制造业等大公司的总管理处,成为美国和世界的金融、证券交易的中心,一般常把华尔街作为垄断资本的代名词。垄断资本从这里支配着美国的政治、经济。华尔街成了美国垄断资本,金融和投资高度集中的象征。在其东北角矗立着古老国库的分库大楼(现为陈列馆),是在华盛顿发表就职演说的地点修建起来的。

我去过两次华尔街,第一次是以游客的身份。那是傍晚时分,天上下着瓢泼大雨,雨水不停地倒灌进华尔街地铁站,连铁道上都满是积水。所幸大雨不久就停了,我就小心翼翼地绕过积水,慢慢走上百老汇与华尔街的交界处,抬头就看到了著名的三位一体教堂(Trinity Church);早在华尔街还是一堵破烂不堪的城墙的时候,它就已经是这附近的标志性建筑了。

现在,三位一体教堂的正前方是纽约证券交易所(NYSE),背后是美国证券交易所(AMEX),左右两侧都是高耸的写字楼,只有周围的一小块地方还保存着17世纪的花园和墓地。从教堂门前穿越百老汇,就算正式进入了华尔街——这条街又短又窄,街口设下了重重路障,街心正在进行翻修,到处都是坑坑洼洼的积水。几个荷枪实弹的警察如临大敌地站在纽约证券交易所门前,他们的头顶是一幅巨大的美国国旗。除此之外,这条街上的人似乎都是游客,从他们的着装和神态就看的出来。路边的橱窗并没有写着高盛、摩根士丹利或美林等如雷贯耳的名字,反而贴着咖啡馆和健身俱乐部的广告。除了德意志银行,我在这里没有发现任何一家投资银行的名字,更不用说共同基金或对冲基金了。

总而言之,现在的华尔街只是一个旅游胜地,经常有成群结队的外国人带着敬畏的表情到此一游,希望看看“全世界的金融中心”是什么样子;然而他们看到的只是一个荒废的商业区,几栋陈旧的摩天大楼,以及许多露天茶座或咖啡馆。纽约证券交易所现在已经不允许游客进入了,所以华尔街的旅游价值也残存无几了。

后来我又去了一次华尔街,这次不是去观光,而是到三位一体教堂听牧师讲道。这个教堂的建筑非常独特,一砖一石都值得仔细观赏,外面的花园里还有著名的美国第一任财政部长汉密尔顿的墓。几步之外就是喧闹的街道,各种车辆日夜不息的经过,反而更加衬托出教堂本身的神圣与静谧。据说,在华尔街还没有沦落为旅游胜地的时候,银行家和基金经理们经常利用中午休息时间来这里做祷告,然后再回到证券市场的血腥绞杀中去。

早在二十年前,许多金融机构就已经离开地理意义上的华尔街,搬迁到交通方便、视野开阔的曼哈顿中城区去了。华尔街附近挤满了古旧建筑和历史文化街区,道路也像蜘蛛网一样难以辨认,实在不太符合金融机构扩张业务的需求。“911”事件更是从根本上改变了华尔街周围的格局,有些机构干脆离开了纽约这座危险的城市,搬到了清静安全的新泽西。现在,除了纽约联邦储备银行之外,没有任何一家银行或基金把总部设在华尔街。在著名的“华尔街巨人”中,只有高盛和美林还坚守在离华尔街不远的地方,其他巨人都已经搬迁到洛克菲勒中心、时代广场或大中央火车站周围的繁华商业区;即使是高盛和美林,也已经在曼哈顿中城区购置了新的豪华办公室,不久就要彻底离开旧“华尔街”了。

但是,人们宁愿把这一切称为“华尔街”。在洛克菲勒中心的办公室里,人们阅读的仍然是“华尔街日报”;在国会听证会上,美联储主席仍然关心着“华尔街的态度”;在大洋的另一侧,企业家们的最高梦想仍然是“在华尔街融资”。无论地理位置相隔多远,人们在精神上仍然属于同一条街道——在这条街道上,所罗门兄弟曾经提着篮子向证券经纪人推销债券,摩根曾经召开拯救美国金融危机的秘密会议,年轻的文伯格曾经战战兢兢地敲响高盛公司的大门(日后他成为高盛历史上的传奇总裁),米尔肯曾经向整个世界散发他的垃圾债券;在这些神话人物死去几十年之后,他们的灵魂仍然君临纽约上空,附身在任何一个年轻的银行家、分析师、交易员、经纪人或基金经理的身上,随时制造出最新的金融神话。这就是华尔街。

昨天晚上,我和一位共同基金主管共进晚餐。他已经在华尔街工作近三十年,两鬓却没有一根白头发,话语里还透着年轻人一样的热情与自信。他一边喝着白葡萄酒,一边兴致勃勃地回忆自己在中国的经历——“当我第一次到上海的时候,浦东还没有一座高楼,现在它已经变成这个样子了!”接着,他提到自己曾在台北出差的时候与纽约的证券分析师召开电话会议,当时台湾时间还是凌晨4点,窗外台风大作,整个酒店似乎都要倒塌下来,“那滋味可真令人永远难忘!”他大笑着总结道。

在谈到许多工作话题和政治话题之后,我问他:“你是一个华尔街瘾君子(The Street Addicted)吗?”我这样问是有所指,CNBC有一个著名的证券分析节目,主持人是一位非常成功的对冲基金经理,他写了一本非常自大的书,名字就叫“华尔街瘾君子”,也就是对华尔街上瘾的人。每次我看到他的电视节目,就觉得他像个野人,拿着一只香蕉跳上跳下地怒吼着,用尖锐甚至粗俗的语言喊出他对证券市场的看法,那种表情简直可以让好莱坞的所有喜剧明星黯然失色。许多人告诉我,这家伙是个彻底的疯子——不过大家还是喜欢看他的节目,分析师尤其爱看,他们觉得这个华尔街瘾君子真是个了不起的超级智者。在这里,瘾君子究竟是褒义词还是贬义词?我不知道。

出人意料的是,我面前的这位基金主管非常愉快地说:“是的,我就是一个华尔街瘾君子。华尔街真够劲。你知道,在这里,这么多富有才华的人在处理这样巨大的财富,他们创造着效率,也赚取着金钱;但是最重要的是,我感到这一切都很有乐趣。”他喝完杯中酒,用激动的语气继续说道:“每天早晨,是什么在支撑人们起床投入工作,去管理那些无穷无尽的资产,去为那些企业融资呢?如果你不热爱华尔街,你根本不可能坚持下来!所以唯一能够做出伟大事业的是对华尔街上瘾的人,华尔街从事的一切工作,对这种人来讲都如此有趣,以至于无论多么繁重的工作,都不觉得累了。我不知道别人怎么看,反正我愿意做华尔街瘾君子。我以此为荣。”

这是我听过的对华尔街最崇高的赞颂。从前,我曾经听许多人讲过他们对华尔街的态度:赞许的态度,憧憬的态度,不屑的态度,乃至仇恨的态度。我曾经听一个长辈这样描述他心目中的华尔街:“在华尔街,即使资历最浅的金融专业人员,都可以拿到6万美元以上的年薪,这就是它令人仰慕之所在。”噢,或许是这样的,在许多人看来,薪水是唯一令人仰慕的因素。我还记得在回答某家投资银行的招聘试题的时候,一个朋友毫不犹豫地写下:“我愿意加入贵银行,主要原因是我想赚一大笔钱。”她当然不是在开玩笑!那时,谁听说过“华尔街瘾君子”这个褒义词呢?谁能想象有人竟然会如此发自内心地热爱华尔街?

在华尔街,我看到年过六旬的投资经理仍然怀着饱满的精神研究新的行业、新的市场;我看到资深分析师一边吃着简单的午餐,一边读着像砖头一样厚的报告,甚至忘记了吞咽;我看到年轻的交易员在下班之后的Party上仍然在热烈地讨论交易策略,他们的脸上的笑容如此自然。国内的金融界并不是这样的。整个亚洲的金融界都不是这样的。我最好的朋友曾告诉我说,他最大的愿望是在金融界苦熬几年,赚到足够的钱,然后“去做自己喜欢的事情”。“难道金融不是你喜欢的事情吗?”我困惑不解地问他。“当然不是!”他毫不犹豫地回答,“和所有人一样,我学习金融,并且希望从事金融,只是为了赚许多许多的钱。难道你不是这样吗?”

难怪华尔街能够一直统治着世界的金融界。难怪华尔街的银行家、分析师、交易员和基金经理们一直代表着金融创新的最高水平。因为在这里,银行家每天工作14个小时不仅是因为完成任务的压力,也是因为热情;分析师每天阅读几百页研究报告不仅是为了拿到自己的薪水,也是因为兴趣;交易员每天打几十个电话、输入上百个交易指令不仅是为了应付老板,也是因为他们喜欢交易。总之,这里的人们对华尔街上了瘾。我还记得自己的老师,一位曾经担任某家著名投资银行董事总经理的纽约人的话:“当我刚开始做债券交易员的时候,每天12个小时盯着屏幕,追随着债券利率变动的轨迹。我知道对于一个不喜欢债券的人来说,这份工作有多么枯燥;但是我喜欢。所以我根本不觉得这是一种折磨!”毫无疑问,他也是一个华尔街的瘾君子。

从早晨7点到晚上12点,在华尔街(当然,这是一个广义称谓)的每一个金融机构办公楼里,灯光都不会熄灭,电脑都不会关闭。在所有人都已安然入睡的时候,外汇交易员在聚精会神地做着某个遥远市场的大宗交易;在所有人还没有起床的时候,分析师已经喝着浓浓的咖啡,开始举行例行晨会;在所有人都在与家人欢度周末的时候,投资银行家正在三万英尺高空的机舱里奔赴某一个新兴国家,准备星期一和他们洽谈IPO问题——对他们来说,这不仅是工作,也是生活和爱好。华尔街的王牌对冲基金经理会对着CNBC的镜头大叫:“我对这一切都上了瘾!”

附带说一句,当我喝完最后一杯酒,准备回家睡觉的时候,那位基金主管告诉了我一个他最喜欢的告别的方式(同时也可以用在见面的时候):两个人的右手各自握成拳头,坚定不移地互相撞击,如此反复几次,再挥手离去。“早先,这个动作代表‘成交’;现在,它的含义是‘我同意你的看法,我们坚定不移’!”在临别之前,他微笑着说。

我同意他对华尔街的看法,也希望在若干年之后,我们的看法一样坚定不移。无数对华尔街上瘾的人组成了金融界——无数的财富在这里融合沟通,无数的资产在这里配置交易,无数人在这里辛勤劳动,从事他们为之上瘾的世界。无论如何,愿华尔街能够使这个世界变得更加美好,而不是恰恰相反。

❹ 华尔街主要指那些公司机构

就是一条街,这条街上有很多金融公司,而且都名字都如雷贯耳。
像高盛、版摩根士丹利、美林什么的。权
http://ke..com/view/36453.htm

❺ 亚洲证券交易所在哪里

上海证券交易所、深圳证券交易所、香港证券交易所、台湾证券交易所。

1、上海证券交易所于1990年12月19日在上海黄浦路15号浦江饭店成立。1993年1月27日在上海浦东新区奠基建造上海证券大厦;上海证券大厦竣工后,上海证券交易所搬迁至新址浦东南路528号,上海证券大厦内营运。

2、深圳证券交易所位于深圳罗湖区,地王大厦斜对面。成立于1990年12月1日,于1991年7月3日正式营业,是为证券集中交易提供场所和设施,组织和监督证券交易,实行自律管理的法人,由中国证监会直接监督管理。

3、香港最早的证券交易可以追溯至1866年。香港第一家证券交易所——香港股票经纪协会于1891年成立,1914年易名为香港证券交易所。

4、台湾证券交易所在1961年10月23日成立,于1962年2月9日开始运作。交易所位于台北市信义区信义路5段7号3楼(台北101办公大楼3楼)。



(5)台北金融机构证券交易所扩展阅读

早期证券交易主要采取现货交易方式,但随着商品经济及资本市场的发展,证券交易形式呈现出由低级向高级、由简单向复杂、由单一向复合的发展趋势。各国证券交易方式的分类标准出现多元化趋势,既可按单一标准分类,也可兼采多种标准分类,并形成了现货交易、信用交易、期货交易和期权交易等并存的交易形式。

❻ 华尔街之死 华尔街指的是什么

纽约市曼哈顿区南部从百老汇路延伸到东河的一条大街道的名字,全长不过三分之一英里,宽仅11米,是英文“墙街”的音译。街道狭窄而短,从百老汇到东河仅有7个街段。1792年荷兰殖民者为抵御英军侵犯而建筑一堵土墙,从东河(the East River)一直筑到哈德逊河(the Hudson River),后沿墙形成了一条街,因而得名Wall Street。后拆除了围墙,但“华尔街”的名字却保留了下来。然而,它却以“美国的金融中心”闻名于世。美国摩根(Morgan)财阀、洛克菲勒(Rockefeller)石油大王和杜邦(E.I. Pont de Nemours and Company)财团等开设的银行、保险、航运、铁路等公司的经理处集中在这里。著名的纽约证券交易所(Stock Exchange)也在这里。
荷兰统治时,在这里筑过一道防卫墙。英国人赶走荷兰人后,拆墙建街,因而得名。 这里是美国大垄断组织和金融机构的所在地,集中了纽约证券交易所、美国证券交易所、投资银行、政府和市办的证券交易商、信托公司、联邦储备银行、各公用事业和保险公司的总部以及美国洛克菲勒、摩根等大财团开设的银行、保险、铁路、航运、采矿、制造业等大公司的总管理处,成为美国和世界的金融、证券交易的中心,一般常把华尔街作为垄断资本的代名词。垄断资本从这里支配着美国的政治、经济。华尔街成了美国垄断资本,金融和投资高度集中的象征。在其东北角矗立着古老国库的分库大楼(现为陈列馆),是在华盛顿发表就职演说的地点修建起来的。
我去过两次华尔街,第一次是以游客的身份。那是傍晚时分,天上下着瓢泼大雨,雨水不停地倒灌进华尔街地铁站,连铁道上都满是积水。所幸大雨不久就停了,我就小心翼翼地绕过积水,慢慢走上百老汇与华尔街的交界处,抬头就看到了著名的三位一体教堂(Trinity Church);早在华尔街还是一堵破烂不堪的城墙的时候,它就已经是这附近的标志性建筑了。
现在,三位一体教堂的正前方是纽约证券交易所(NYSE),背后是美国证券交易所(AMEX),左右两侧都是高耸的写字楼,只有周围的一小块地方还保存着17世纪的花园和墓地。从教堂门前穿越百老汇,就算正式进入了华尔街——这条街又短又窄,街口设下了重重路障,街心正在进行翻修,到处都是坑坑洼洼的积水。几个荷枪实弹的警察如临大敌地站在纽约证券交易所门前,他们的头顶是一幅巨大的美国国旗。除此之外,这条街上的人似乎都是游客,从他们的着装和神态就看的出来。路边的橱窗并没有写着高盛、摩根士丹利或美林等如雷贯耳的名字,反而贴着咖啡馆和健身俱乐部的广告。除了德意志银行,我在这里没有发现任何一家投资银行的名字,更不用说共同基金或对冲基金了。
总而言之,现在的华尔街只是一个旅游胜地,经常有成群结队的外国人带着敬畏的表情到此一游,希望看看“全世界的金融中心”是什么样子;然而他们看到的只是一个荒废的商业区,几栋陈旧的摩天大楼,以及许多露天茶座或咖啡馆。纽约证券交易所现在已经不允许游客进入了,所以华尔街的旅游价值也残存无几了。
后来我又去了一次华尔街,这次不是去观光,而是到三位一体教堂听牧师讲道。这个教堂的建筑非常独特,一砖一石都值得仔细观赏,外面的花园里还有著名的美国第一任财政部长汉密尔顿的墓。几步之外就是喧闹的街道,各种车辆日夜不息的经过,反而更加衬托出教堂本身的神圣与静谧。据说,在华尔街还没有沦落为旅游胜地的时候,银行家和基金经理们经常利用中午休息时间来这里做祷告,然后再回到证券市场的血腥绞杀中去。
早在二十年前,许多金融机构就已经离开地理意义上的华尔街,搬迁到交通方便、视野开阔的曼哈顿中城区去了。华尔街附近挤满了古旧建筑和历史文化街区,道路也像蜘蛛网一样难以辨认,实在不太符合金融机构扩张业务的需求。“911”事件更是从根本上改变了华尔街周围的格局,有些机构干脆离开了纽约这座危险的城市,搬到了清静安全的新泽西。现在,除了纽约联邦储备银行之外,没有任何一家银行或基金把总部设在华尔街。在著名的“华尔街巨人”中,只有高盛和美林还坚守在离华尔街不远的地方,其他巨人都已经搬迁到洛克菲勒中心、时代广场或大中央火车站周围的繁华商业区;即使是高盛和美林,也已经在曼哈顿中城区购置了新的豪华办公室,不久就要彻底离开旧“华尔街”了。
但是,人们宁愿把这一切称为“华尔街”。在洛克菲勒中心的办公室里,人们阅读的仍然是“华尔街日报”;在国会听证会上,美联储主席仍然关心着“华尔街的态度”;在大洋的另一侧,企业家们的最高梦想仍然是“在华尔街融资”。无论地理位置相隔多远,人们在精神上仍然属于同一条街道——在这条街道上,所罗门兄弟曾经提着篮子向证券经纪人推销债券,摩根曾经召开拯救美国金融危机的秘密会议,年轻的文伯格曾经战战兢兢地敲响高盛公司的大门(日后他成为高盛历史上的传奇总裁),米尔肯曾经向整个世界散发他的垃圾债券;在这些神话人物死去几十年之后,他们的灵魂仍然君临纽约上空,附身在任何一个年轻的银行家、分析师、交易员、经纪人或基金经理的身上,随时制造出最新的金融神话。这就是华尔街。
华尔街
昨天晚上,我和一位共同基金主管共进晚餐。他已经在华尔街工作近三十年,两鬓却没有一根白头发,话语里还透着年轻人一样的热情与自信。他一边喝着白葡萄酒,一边兴致勃勃地回忆自己在中国的经历——“当我第一次到上海的时候,浦东还没有一座高楼,现在它已经变成这个样子了!”接着,他提到自己曾在台北出差的时候与纽约的证券分析师召开电话会议,当时台湾时间还是凌晨4点,窗外台风大作,整个酒店似乎都要倒塌下来,“那滋味可真令人永远难忘!”他大笑着总结道。
在谈到许多工作话题和政治话题之后,我问他:“你是一个华尔街瘾君子(The Street Addicted)吗?”我这样问是有所指,CNBC有一个著名的证券分析节目,主持人是一位非常成功的对冲基金经理,他写了一本非常自大的书,名字就叫“华尔街瘾君子”,也就是对华尔街上瘾的人。每次我看到他的电视节目,就觉得他像个野人,拿着一只香蕉跳上跳下地怒吼着,用尖锐甚至粗俗的语言喊出他对证券市场的看法,那种表情简直可以让好莱坞的所有喜剧明星黯然失色。许多人告诉我,这家伙是个彻底的疯子——不过大家还是喜欢看他的节目,分析师尤其爱看,他们觉得这个华尔街瘾君子真是个了不起的超级智者。在这里,瘾君子究竟是褒义词还是贬义词?我不知道。
出人意料的是,我面前的这位基金主管非常愉快地说:“是的,我就是一个华尔街瘾君子。华尔街真够劲。你知道,在这里,这么多富有才华的人在处理这样巨大的财富,他们创造着效率,也赚取着金钱;但是最重要的是,我感到这一切都很有乐趣。”他喝完杯中酒,用激动的语气继续说道:“每天早晨,是什么在支撑人们起床投入工作,去管理那些无穷无尽的资产,去为那些企业融资呢?如果你不热爱华尔街,你根本不可能坚持下来!所以唯一能够做出伟大事业的是对华尔街上瘾的人,华尔街从事的一切工作,对这种人来讲都如此有趣,以至于无论多么繁重的工作,都不觉得累了。我不知道别人怎么看,反正我愿意做华尔街瘾君子。我以此为荣。”
这是我听过的对华尔街最崇高的赞颂。从前,我曾经听许多人讲过他们对华尔街的态度:赞许的态度,憧憬的态度,不屑的态度,乃至仇恨的态度。我曾经听一个长辈这样描述他心目中的华尔街:“在华尔街,即使资历最浅的金融专业人员,都可以拿到6万美元以上的年薪,这就是它令人仰慕之所在。”噢,或许是这样的,在许多人看来,薪水是唯一令人仰慕的因素。我还记得在回答某家投资银行的招聘试题的时候,一个朋友毫不犹豫地写下:“我愿意加入贵银行,主要原因是我想赚一大笔钱。”她当然不是在开玩笑!那时,谁听说过“华尔街瘾君子”这个褒义词呢?谁能想象有人竟然会如此发自内心地热爱华尔街?
在华尔街,我看到年过六旬的投资经理仍然怀着饱满的精神研究新的行业、新的市场;我看到资深分析师一边吃着简单的午餐,一边读着像砖头一样厚的报告,甚至忘记了吞咽;我看到年轻的交易员在下班之后的Party上仍然在热烈地讨论交易策略,他们的脸上的笑容如此自然。国内的金融界并不是这样的。整个亚洲的金融界都不是这样的。我最好的朋友曾告诉我说,他最大的愿望是在金融界苦熬几年,赚到足够的钱,然后“去做自己喜欢的事情”。“难道金融不是你喜欢的事情吗?”我困惑不解地问他。“当然不是!”他毫不犹豫地回答,“和所有人一样,我学习金融,并且希望从事金融,只是为了赚许多许多的钱。难道你不是这样吗?”
难怪华尔街能够一直统治着世界的金融界。难怪华尔街的银行家、分析师、交易员和基金经理们一直代表着金融创新的最高水平。因为在这里,银行家每天工作14个小时不仅是因为完成任务的压力,也是因为热情;分析师每天阅读几百页研究报告不仅是为了拿到自己的薪水,也是因为兴趣;交易员每天打几十个电话、输入上百个交易指令不仅是为了应付老板,也是因为他们喜欢交易。总之,这里的人们对华尔街上了瘾。我还记得自己的老师,一位曾经担任某家著名投资银行董事总经理的纽约人的话:“当我刚开始做债券交易员的时候,每天12个小时盯着屏幕,追随着债券利率变动的轨迹。我知道对于一个不喜欢债券的人来说,这份工作有多么枯燥;但是我喜欢。所以我根本不觉得这是一种折磨!”毫无疑问,他也是一个华尔街的瘾君子。
从早晨7点到晚上12点,在华尔街(当然,这是一个广义称谓)的每一个金融机构办公楼里,灯光都不会熄灭,电脑都不会关闭。在所有人都已安然入睡的时候,外汇交易员在聚精会神地做着某个遥远市场的大宗交易;在所有人还没有起床的时候,分析师已经喝着浓浓的咖啡,开始举行例行晨会;在所有人都在与家人欢度周末的时候,投资银行家正在三万英尺高空的机舱里奔赴某一个新兴国家,准备星期一和他们洽谈IPO问题——对他们来说,这不仅是工作,也是生活和爱好。华尔街的王牌对冲基金经理会对着CNBC的镜头大叫:“我对这一切都上了瘾!”
附带说一句,当我喝完最后一杯酒,准备回家睡觉的时候,那位基金主管告诉了我一个他最喜欢的告别的方式(同时也可以用在见面的时候):两个人的右手各自握成拳头,坚定不移地互相撞击,如此反复几次,再挥手离去。“早先,这个动作代表‘成交’;现在,它的含义是‘我同意你的看法,我们坚定不移’!”在临别之前,他微笑着说。
华尔街的牛
我同意他对华尔街的看法,也希望在若干年之后,我们的看法一样坚定不移。无数对华尔街上瘾的人组成了金融界——无数的财富在这里融合沟通,无数的资产在这里配置交易,无数人在这里辛勤劳动,从事他们为之上瘾的世界。无论如何,愿华尔街能够使这个世界变得更加美好,而不是恰恰相反。
华尔街最早是荷兰人的殖民地,他们为防止印第安人进攻,在那里修了一堵木墙,后来美国人来到这里,拆了围墙,建立起金融街,但在早时期把华尔街的英文名字翻译过来还是“墙街”。

❼ 谁能介绍一下台北101大楼

台北101 (Taipei 101),原名台北国际金融中心(Taipei Financial Center),设计师李祖原。为台北市政府的BOT开发案,业主是台北金融大楼股份有限公司。是位于台湾台北市信义区的一幢摩天大楼,楼高508公尺,地上101层,地下5层,是目前全世界第二高的摩天大楼(第一现为位于中东迪拜的迪拜塔)。其英文名称Taipei 101除代表台北,还有“Technology、Art、Innovation、People、Environment、Identity”(技术、艺术、创新、人民、环境、个性)之意义。

台北金融大楼位于台北市信义区,紧邻台北市政府,是台湾继高铁案之后,政府奖励民间投资的大型BOT开发案。台北金融大楼系由台湾十二家银行及产业界共同出资兴建,造价共达五百八十亿元台币,由著名建筑师李祖原负责设计及监造。大楼除底部裙楼作为购物商场外,将成为台北金融商业重镇,股市证交所亦将移至此。

建筑特色

一座杰出的地标建筑,足以改变这个城市。如同帝国大厦之于纽约、艾菲尔铁塔之于巴黎、更如晚近的金茂大厦之于上海,面对二十一世纪,台北需要更宽广的舞台、更亮眼的演出,高度508公尺,地上101层,地下5层的TAIPEI 101专案即是「将台北带向全世界」(Bringing Taipei to the world )的希望工程。

TAIPEI101在93年12月31日举行大楼开幕典礼,除了宣示TAIPEI101进入全新的营运阶段,当晚的跨年点灯配合炫丽耀眼的烟火秀,更是成功的向世人宣告TAIPEI101的时代来临;94年2月,台湾证券交易所正式签约宣布进驻,4月18日,德国拜耳公司更成为第一家进驻的跨国企业,紧接著包括瑞泰人寿、富兰克林投顾、台湾金库等国内外一流企业进驻,诚如TAIPEI101林鸿明总经理表示,预计94年底招租率可达七成,95年底前可以全部租出去。

坚犟的股东与专业团队

TAIPEI 101是台北市政府第一个与民间携手开发的大型BOT专案,於1997年7月由省内十四家企业联合组成的台北金融大楼股份有限公司取得地上开发权,而开始进行规划建造,并负责经营管理。

TAIPEI 101自许要在硬体建设达到世界最高建筑水准,更要在软体经营管理上超越国际,因此从建筑设计、结构工程、营造施工、招商及营运管理等方面,集结全球专业经验,组成最严谨的国际团队。希望藉此机会引进国外精进人才及技术,不但拓展本土团队的国际视野,带动营造业的成长,更期望藉由最先进的大楼建造及经营规划的宝贵经验,为本案延伸长远的附加价值。

一座踏上世界舞台的建筑

TAIPEI 101坐落于台北最精华地段,是省内建筑界有史以来最大的工程专案。该专案主要由省内十四家企业共同组成的台北金融大楼股份有限公司,与省内外专业团队联手规划,并由国际级建筑大师李祖原精心设计,超越单一量体的设计观,以中国人的吉祥数字「八」(「发」的谐音),作为设计单元。每八层楼为一个结构单元,彼此接续、层层相叠,构筑整体。在外观上形成有节奏的律动美感,开创国际摩天大楼新风格。

TAIPEI 101多节式外观,以高科技巨型结构(Mega Structure)确保防灾防风的显著效益。每八层形成一组自主构成的空间,自然化解高层建筑引起之气流对地面造成的风场效应,透过建筑设计绿化植栽区的区隔,确保行人的安全与舒适性。大楼造型宛若劲竹节节高升、柔韧有馀,象征生生不息的中国传统建筑意涵。内斜七度的建筑面,层层往上递增;无反射光害的高度透明省能隔热帷幕玻璃,让人们在台湾的最高建筑内,观天看地。高科技材质及创意照明,以透明、清晰、营造视觉穿透效果,与自然及周遭环境大尺度的融合。

信义计划区:最璀璨的钻石都心

信义计划区是目前台北唯一的大型总体规划地带,完善的基础建设吸引了许多商业经营者,已成为台北市的新都心,而TAIPEI 101更是位於信义计画区的正中央,TAIPEI 101主建筑占地24513坪(约为81072平方米),信义计画区街道宽阔,有地景公园以及妩媚的远山环绕,信义计画区现在也被公认为台湾最适合居住的区域之一。

信义计画区内完备的基础交通建设可以吸引各地的消费者驱车造访。此外,大约有30条公车路线经过TAIPEI 101正门,TAIPEI 101提供超过1800个汽车停车位,附近距离TAIPEI 101不到10分钟的步程内,另有超过7000个停车位的广场。未来,延伸捷运板南线的信义支线,更将直达TAIPEI 101。

建筑数据

基地面积:9,159坪 (30277 m2)

总楼地板面积: 约108,210坪 (357719 m2)

购物中心: 约22,600坪 (74711 m2)

办公大楼: 约60,000坪 (198347 m2)

停车位: 汽车1858辆 / 机车3045辆

台北101其他特色

TAIPEI101办公大楼市场定位为具国际水准的顶级办公环境,具有多项优势值得计画在台湾发展的跨国企业投资进驻,除了位于国家整体规划的信义计画都心区域外,还包括多项具前瞻性价值之优势,如宽敞达八百坪无遮拦的平均单层面积,较一般办公大楼更高的挑高空间,及宽阔的门厅、展示及公共空间等。

此外,TAIPEI101在筹画之初,已在跨国企业最重视的的资讯网路、电力、空调及备援设备上,设计最高容量、最大效能的输出功率及扩充弹性,不仅满足企业现阶段营运需求,更能符合其未来成长发展。而具国际经验之专业物业管理团队、24小时全年无时差保全服务以及便利性的配套软体设施亦将为一流企业菁英营造优质办公环境。选择最顶级办公空间为营运基地已是全球大企业的当然趋势,因此进驻国际标竿的TAIPEI101必然能为进驻企业创造最高价值的企业形象。

无懈可击的e化建置

TAIPEI 101提供各种最新科技的基础设施,以期建设成为国际金融资讯总部及世界级媒体中心,与全球同步沟通。鉴於金融及商业机构对资讯与通信的超高通讯网路需求,TAIPEI 101特别与中华电信合作,规划建构一座空前的智慧型e化大楼,为进驻企业开创一个零时差的沟通空间。

TAIPEI 101大楼内部建置双路由光纤骨干、微波及卫星传输等三重备援设施,布建成为全天候及全球性通信自动化系统,使得进驻大楼内的金融企业作业能与国际同步,并且享有永不断讯的高品质通讯服务。大楼内无线通信将支援第三代行动多媒体,行动电话处处可通,全无死角。双系统、双路由光纤通达每一层楼,用户频宽可达1Gbps,容纳多种讯息同时快速传输。

最新标竿的宽频网路,未来还可以容许大量影像会议、国际网路对谈功能,进行现代化、高效率、国际间立即沟通机能,对提升台湾竞争力、成为亚太金融中心有绝对的助益。前瞻性的资讯安全防护系统,能防止网路骇客侵入,避免资讯传输机密外泄,堵绝资讯及设备遭受破坏,提供给大楼内部所有企业最安全的保障及最有效的资讯防护。中华电信将首度设立VIP服务中心於办公大楼内,届时提供TAIPEI 101租户二十四小时全天候网路监测,即时及主动地为各租户做通信系统维修,让用户绝无后顾之忧。

特色

·满足21世纪办公需求

·高效率之通讯

·舒适人行性化办公环境

·大坪数无遮拦办公空间

·24小时全年无时差服务

·著重环境保护

·国际专业管理维护服务

办公区配置

·宽敞非凡、挑高十六米、约六百坪入口大厅

·高科技、安全、出入门禁管理

·单层出租面积,最大面积楼层为约700-1200坪;单楼层净使用面积可达约420~720坪

·办公区深度:最大深度为15.48公尺,最小深度为11.15公尺

·楼板到楼板高度达4.2公尺,而办公区楼板到天花高度达2.85公尺

·新型网路高架地板6公分,布线及隔局弹性大且方便,施工时间短

·独立电脑接地系统

·整合式配线系统,资讯数据线可配置超高频宽达1GB

·楼板载重标准为每平方公尺400公斤,部份区域加犟至每平方公尺1,000公斤

·电源电力供应每平方公尺65VA

·照明电力每平方公尺20VA,灯光照度达每平方公尺500~700Lux

·中央空调系统采VAV系统,每层楼划分为7区;停电时仍可供应30%空调;并可提供夜间、假日、电脑室全天候空调

·提供基本装修材料:高级矿纤天花板及半明架天花轻钢架、标准灯具、VAV空调箱、消防洒水头及侦烟器、广播喇叭、网路地板、标准窗帘等。

台北101官网:http://www.taipei101mall.com.tw/

❽ 整个华尔街,痴迷于一个"疯子",为什么

Wall Street (华尔街)荷兰统治筑道防卫墙英赶走荷兰拆墙建街名
美垄断组织金融机构所集纽约证券交易所、美证券交易所、投资银行、政府市办证券交易商、信托公司、联邦储备银行、各公用事业保险公司总部及美洛克菲勒、摩根等财团设银行、保险、铁路、航运、采矿、制造业等公司总管理处美世界金融、证券交易般华尔街作垄断资本代名词垄断资本支配着美政治、经济华尔街美垄断资本金融投资高度集象征其东北角矗立着古库库楼(现陈列馆)华盛顿发表职演说点修建起
我两华尔街第游客身份傍晚着瓢泼雨雨水停倒灌进华尔街铁站连铁道都满积水所幸雨久停我翼翼绕积水慢慢走百汇与华尔街交界处抬看著名三位体教堂(Trinity
Church);早华尔街堵破烂堪城墙候已经附近标志性建筑
现三位体教堂前纽约证券交易所(NYSE)背美证券交易所(AMEX)左右两侧都高耸写字楼周围块保存着17世纪花园墓教堂门前穿越百汇算式进入华尔街──条街短窄街口设重重路障街进行翻修处都坑坑洼洼积水几荷枪实弹警察临敌站纽约证券交易所门前顶幅巨美旗除外条街似乎都游客着装神态看路边橱窗并没写着高盛、摩根士丹利或美林等雷贯耳名字反贴着咖啡馆健身俱乐部广告除德意志银行我没发现任何家投资银行名字更用说共同基金或冲基金
总言现华尔街旅游胜经群结队外带着敬畏表情游希望看看全世界金融;看荒废商业区几栋陈旧摩楼及许露茶座或咖啡馆纽约证券交易所现已经允许游客进入所华尔街旅游价值残存几
我华尔街观光三位体教堂听牧师讲道教堂建筑非独特砖石都值仔细观赏外面花园著名美第任财政部汉密尔顿墓几步外喧闹街道各种车辆夜息经反更加衬托教堂本身神圣与静谧据说华尔街没沦落旅游胜候银行家基金经理经利用午休息间做祷告再证券市场血腥绞杀
早二十前许金融机构已经离理意义华尔街搬迁交通便、视野阔曼哈顿城区华尔街附近挤满古旧建筑历史文化街区道路像蜘蛛网难辨认实太符合金融机构扩张业务需求911事件更根本改变华尔街周围格局些机构干脆离纽约座危险城市搬清静安全新泽西现除纽约联邦储备银行外没任何家银行或基金总部设华尔街著名华尔街巨高盛美林坚守离华尔街远其巨都已经搬迁洛克菲勒、代广场或央火车站周围繁华商业区;即使高盛美林已经曼哈顿城区购置新豪华办公室久要彻底离旧华尔街
宁愿切称华尔街洛克菲勒办公室阅读仍华尔街报;听证美联储主席仍关着华尔街态度;洋另侧企业家高梦想仍华尔街融资论理位置相隔远精神仍属于同条街道──条街道所罗门兄弟曾经提着篮向证券经纪推销债券摩根曾经召拯救美金融危机秘密议轻文伯格曾经战战兢兢敲响高盛公司门(高盛历史传奇总裁)米尔肯曾经向整世界散发垃圾债券;些神物死几十灵魂仍君临纽约空附身任何轻银行家、析师、交易员、经纪或基金经理身随制造新金融神华尔街

华尔街
昨晚我位共同基金主管共进晚餐已经华尔街工作近三十两鬓却没根白发语透着轻热情与自信边喝着白葡萄酒边兴致勃勃忆自经历──我第海候浦东没座高楼现已经变!接着提自曾台北差候与纽约证券析师召电议台湾间凌晨4点窗外台风作整酒店似乎都要倒塌滋味真令永远难忘!笑着总结道
谈许工作题政治题我问:华尔街瘾君(The
Street
Addicted)?我问所指CNBC著名证券析节目主持位非功冲基金经理写本非自书名字叫华尔街瘾君华尔街瘾每我看电视节目觉像野拿着香蕉跳跳怒吼着用尖锐甚至粗俗语言喊证券市场看种表情简直让莱坞所喜剧明星黯失色许告诉我家伙彻底疯──家喜欢看节目析师尤其看觉华尔街瘾君真起超级智者瘾君究竟褒义词贬义词?我知道
意料我面前位基金主管非愉快说:我华尔街瘾君华尔街真够劲知道富才华处理巨财富创造着效率赚取着金钱;重要我切都乐趣喝完杯酒用激语气继续说道:每早晨支撑起床投入工作管理些穷尽资产些企业融资呢?热华尔街根本能坚持!所唯能够做伟事业华尔街瘾华尔街事切工作种讲都趣至于论繁重工作都觉累我知道别看反我愿意做华尔街瘾君我荣
我听华尔街崇高赞颂前我曾经听许讲华尔街态度:赞许态度憧憬态度屑态度乃至仇恨态度我曾经听辈描述目华尔街:华尔街即使资历浅金融专业员都拿6万美元薪令仰慕所噢或许许看薪水唯令仰慕素我记答某家投资银行招聘试题候朋友毫犹豫写:我愿意加入贵银行主要原我想赚笔钱玩笑!谁听说华尔街瘾君褒义词呢?谁能想象竟发自内热华尔街?
华尔街我看六旬投资经理仍怀着饱满精神研究新行业、新市场;我看资深析师边吃着简单午餐边读着像砖厚报告甚至忘记吞咽;我看轻交易员班Party仍热烈讨论交易策略脸笑容自内金融界并整亚洲金融界都我朋友曾告诉我说愿望金融界苦熬几赚足够钱做自喜欢事情难道金融喜欢事情?我困惑解问!毫犹豫答所我习金融并且希望事金融赚许许钱难道?
难怪华尔街能够直统治着世界金融界难怪华尔街银行家、析师、交易员基金经理直代表着金融创新高水平银行家每工作14仅完任务压力热情;析师每阅读几百页研究报告仅拿自薪水兴趣;交易员每打几十电、输入百交易指令仅应付板喜欢交易总华尔街瘾我记自师位曾经担任某家著名投资银行董事总经理纽约:我刚始做债券交易员候每12盯着屏幕追随着债券利率变轨迹我知道于喜欢债券说份工作枯燥;我喜欢所我根本觉种折磨!毫疑问华尔街瘾君
早晨7点晚12点华尔街(广义称谓)每金融机构办公楼灯光都熄灭电脑都关闭所都已安入睡候外汇交易员聚精神做着某遥远市场宗交易;所没起床候析师已经喝着浓浓咖啡始举行例行晨;所都与家欢度周末候投资银行家三万英尺高空机舱奔赴某新兴家准备星期洽谈IPO问题──说仅工作华尔街王牌冲基金经理着CNBC镜叫:我切都瘾!
附带说句我喝完杯酒准备家睡觉候位基金主管告诉我喜欢告别式(同用见面候):两右手各自握拳坚定移互相撞击反复几再挥手离早先作代表‘交’;现含义‘我同意看我坚定移’!临别前微笑着说

华尔街牛
我同意华尔街看希望若干我看坚定移数华尔街瘾组金融界──数财富融合沟通数资产配置交易数辛勤劳事瘾世界论何愿华尔街能够使世界变更加美恰恰相反

华尔街早荷兰殖民防止印第安进攻修堵木墙美拆围墙建立起金融街早期华尔街英文名字翻译墙街
建议不要想太多 想多了累
这样的提问是没有任何意义的

❾ 请问纽约有哪些著名的金融机构详细些

花旗银行(Citibank, N.A.)是花旗集团属下的一家零售银行,其主要前身是1812年6月16日成立的“纽约城市银行”(City Bank of New York),经过近两个世纪的发展、并购,已成为美国最大的银行,也是一间在全球近五十个国家及地区设有分支机构的国际大银行,总部位于纽约市公园大道399号。

花旗银行标志
花旗集团(Citigroup)是当今世界资产规模最大、利润最多、全球连锁性最高、业务门类最齐全的金融服务集团。它是由花旗公司与旅行者集团于1998年合并而成、并于同期换牌上市的。换牌上市后,花旗集团运用增发新股集资于股市收购、或定向股权置换等方式进行大规模股权运作与扩张,并对收购的企业进行花旗式战略输出和全球化业务整合,使花旗集团在短短五年时间里,总资产规模扩大了71%,股东权益增加92%,资本实力不断提高;总收入提高72%,利润增长 2.6倍,表现出不凡的盈利能力;其股票在进行一次送股(每3股送1股)和 22次分红派息(每股分红共计$3.82)的情况下,每股净值仍提高了一倍,价格翻了一番。花旗股票是纽约股市著名的绩优蓝筹股,如其业务品牌一样著名。

100周年纪念
花旗集团作为全球卓越的金融服务公司,在全球一百多个国家约为二亿客户服务,包括个人、机构、企业和政府部门,提供广泛的金融产品服务从消费银行服务及信贷、企业和投资银行服务、以至经纪,保险和资产管理,非任何其它金融机构可以比拟。现汇集在花旗集团下的主要有花旗银行、旅行者人寿和养老保险、美邦、Citi-financial、Banamex和Primerica。
英国《银行家》杂志对世界前1000家银行2002年各项指标排名中,花旗集团以一级资本590亿、总资产10970亿、利润152.8亿美元三项排名第一,盈利水平占1000家大银行总盈利2524亿美元中6.1%。根据花旗集团最新年报显示,花旗集团2003年一级资本已达669亿、总资产12640亿、利润 178.5亿美元,比上年又分别增长了13.4%、15.2%和16.8%。
在过去的 10年里,花旗集团的股票价格、盈利能力和收入复合年增长均达到两位数字,而且盈利增长高于收入增长。尤其令同行所叹服的,在1998年亚洲金融危机、 2001年阿根廷金融危机和反恐战争等一系列重大事件,1000家大银行总体盈利水平分别下挫14.9%和29.7%的情况下,花旗集团仍达到3%和 4.5%的增长,显示了花旗金融体系非凡的抗风险能力。
花旗集团目前是全球公认的最成功的金融服务集团之一,不仅是因其在全球金融服务业盈利与成长速度最高的企业中连续占据领先地位,更由于它是世界上全球化程度最高的金融服务连锁公司。花旗集团为100多个国家2亿多位顾客服务,每位客户到任何一个花旗集团的营业点都可得到储蓄、信贷、证券、保险、信托、基金、财务咨询、资产管理等全能式的金融服务,平均每位客户的产品数在全球同行企业中排名第一,因此花旗集团的客户关系服务网络是花旗不可估量的一种资源,桑迪·维尔就曾骄傲地说过:“这个网络是我们唯一拥有的真正有竞争力的优势,不管你到世界任何一个地方,你都可能找到一家花旗银行的机构可以为你服务。”

纽约银行有限公司 (The Bank of New York Company, Inc. ,NYSE: BK) 和梅隆金融公司 (Mellon Financial Corporation ,NYSE: MEL) 2007年7月宣布,双方已经完成合并,形成 The Bank of New York Mellon Corporation(纽约银行梅隆公司),催生出一家资产管理和证券服务领域的全球领先企业。

纽约银行梅隆公司在纽约证券交易所上市,交易代码为“BK”。

纽约银行梅隆公司的管理资产超过1万亿美元,跻身全球最大的资产管理商行列,并以其18万亿多美元的代管和托管资产成为全球领先的资产服务商。公司首席执行官 Robert P. Kelly 表示:“我们正建立一个无人能及的全球领先的金融服务增长公司。我们在很多高增长型业务、无可匹敌的产品广度以及通过战略投资加快全球拓展的能力方面都处于领先地位。新公司以服务卓越与业绩出众为特色,将形成一个以绝对的客户为本、注重团队合作和执行力为制胜法宝的企业文化。” 除了资产管理和证券服务以外,公司还提供企业信托、预托证券、结算和持股人服务。它将以1600多亿美元的客户资产位列美国财富管理商前10位,并且是领先的美国现金管理和全球支付服务供应商。公司业务结构均衡,全球各地的营收和盈余多样化,同时在快速增长的资产管理和证券服务行业也拥有业务。公司执行董事长 Thomas A. Renyi 表示:“The Bank of New York Mellon 有能力为我们的客户提供优质服务和价值,为我们的股东带来更快的增长。我们已经按计划完成了这项合并,现在已经准备好精心、严格地进行我们能力的整合,来满足我们客户未来的需求。”

纽约银行有限公司和梅隆金融公司于2年12月宣布合并计划,两公司的股东今年5月份以压倒性优势批准了这项交易。公司年营收规模约为130亿美元,试算市值约为500亿美元,公司总部位于纽约,在全球共拥有40,000名员工。

纽约银行(Bank of New York)由亚历山大·哈密顿(Alexander Hamilton)于1784年创立,是全美历史最悠久的银行。纽约银行的业务包括证券服务、全球支付服务、资产管理及私人客户服务、企业银行业务、零售银行及金融市场服务,被喻为世界上最稳健、赢利能力最强的货币中心银行之一。纽约银行的总部位于美国金融中心地段纽约市华尔街一号,管理着遍布33个国家的分行和分支机构的国际网络。

纽约银行在亚太地区经营业务有着超过50年的历史。公司在这个地区的12个国家当中拥有18家办事处,其中包括上海、东京、香港、新加坡、汉城与台北等地的分行,并雇佣了1,500名员工。

纽约银行公司(纽约证券交易所:BK)是提供全系列服务的全球领导性企业,帮助机构与个人在超过100个全球市场中转移与管理它们的金融资产。公司有着与客户合作来通过其核心竞争力来提供创新解决方案的长期传统,其核心竞争力包括证券服务、国库券管理、投资管理与个人及地区银行服务等。公司广泛的全球客户库包括众多领先的金融机构、公司、政府机构、慈善基金与基金会等。

❿ 老B财团是不是忘了eva了,这可是坑钱计划

美国的金融中心
破产者的源头

华尔街
华尔街
Wall Street (华尔街)
纽约曼哈顿区南部从百老汇路延伸到东河的一条大街道的名字,全长不过三分之一英里,宽仅11米,是英文“墙街”的音译。街道狭窄而短,从百老汇到东河仅有7个街段。年荷兰殖民者为抵御英军侵犯而建筑一堵土墙,从东河(the East River)一直筑到哈德逊河(the Hudson River),后沿墙形成了一条街,因而得名Wall Street。后拆除了围墙,但“华尔街”的名字却保留了下来。然而,它却以“美国的金融中心”闻名于世。美国摩根(Morgan)财阀、洛克菲勒(Rockefeller)石油大王和杜邦(E.I. Pont de Nemours and Company)财团等开设的银行、保险、航运、铁路等的经理处集中在这里。著名的纽约证券交易所(Stock Exchange)也在这里。
荷兰统治时,在这里筑过一道防卫墙。英国人赶走荷兰人后,拆墙建街,因而得名。 这里是美国大垄断组织和金融机构的所在地,集中了纽约证券交易所、美国证券交易所、投资银行、和办的证券交易商、信托、联邦储备银行、各公用事业和保险的总部以及美国洛克菲勒、摩根等大财团开设的银行、保险、铁路、航运、采矿、业等大的总管理处,成为美国和世界的金融、证券交易的中心,一般常把华尔街作为垄断资本的代名词。垄断资本从这里支配着美国的、经济。华尔街成了美国垄断资本,金融和投资高度集中的象征。在其东北角矗立着古老国库的分库大楼(现为陈列馆),是在华盛顿发表就职演说的地点修建起来的。
我去过两次华尔街,第一次是以游客的身份。那是傍晚时分,天上下着瓢泼大雨,雨水不停地倒灌进华尔街地铁站,连铁道上都满是积水。所幸大雨不久就停了,我就小心翼翼地绕过积水,慢慢走上百老汇与华尔街的交界处,抬头就看到了著名的三位一体教堂(Trinity Church);早在华尔街还是一堵破烂不堪的城墙的时候,它就已经是这附近的标志性建筑了。
现在,三位一体教堂的正前方是纽约证券交易所(NYSE),背后是美国证券交易所(AMEX),左右两侧都是高耸的,只有周围的一小块地方还保存着17世纪的和墓地。从教堂门前穿越百老汇,就算正式进入了华尔街——这条街又短又窄,街口设下了重重路障,街心正在进行翻修,到处都是坑坑洼洼的积水。几个荷枪实弹的如临大敌地站在纽约证券交易所门前,他们的头顶是一幅巨大的美国国旗。除此之外,这条街上的人似乎都是游客,从他们的着装和神态就看的出来。路边的橱窗并没有写着高盛、摩根士丹利或美林等如雷贯耳的名字,反而贴着咖啡馆和健身俱乐部的。除了德意志银行,我在这里没有发现任何一家投资银行的名字,更不用说共同基金或对冲基金了。
总而言之,现在的华尔街只是一个旅游胜地,经常有成结队的外国人带着敬畏的表情到此一游,希望看看“全世界的金融中心”是什么样子;然而他们看到的只是一个荒废的商业区,几栋陈旧的摩天大楼,以及许多露天茶座或咖啡馆。纽约证券交易所现在已经不允许游客进入了,所以华尔街的旅游价值也残存无几了。
后来我又去了一次华尔街,这次不是去观光,而是到三位一体教堂听牧师讲道。这个教堂的建筑非常独特,一砖一石都值得仔细观赏,外面的里还有著名的美国第一任财政部长汉密尔顿的墓。几步之外就是喧闹的街道,各种车辆日夜不息的经过,反而更加衬托出教堂本身的神圣与静谧。据说,在华尔街还没有沦落为旅游胜地的时候,银行家和基金经理们经常利用中午休息时间来这里做祷告,然后再回到证券场的血腥绞杀中去。
早在二十年前,许多金融机构就已经离开地理意义上的华尔街,搬迁到交通方便、视野开阔的曼哈顿中城区去了。华尔街附近挤满了古旧建筑和历史文化街区,道路也像蜘蛛网一样难以辨认,实在不太符合金融机构扩张业务的需求。“”事件更是从根本上改变了华尔街周围的格局,有些机构干脆离开了纽约这座危险的城,搬到了清静安全的新泽西。现在,除了纽约联邦储备银行之外,没有任何一家银行或基金把总部设在华尔街。在著名的“华尔街巨人”中,只有高盛和美林还坚守在离华尔街不远的地方,其他巨人都已经搬迁到洛克菲勒中心、时代广场或大火车站周围的繁华商业区;即使是高盛和美林,也已经在曼哈顿中城区购置了新的豪华办公室,不久就要彻底离开旧“华尔街”了。
但是,人们宁愿把这一切称为“华尔街”。在洛克菲勒中心的办公室里,人们阅读的仍然是“华尔街日报”;在国会听证会上,美联储主席仍然关心着“华尔街的态度”;在大洋的另一侧,企业家们的最高梦想仍然是“在华尔街”。无论地理位置相隔多远,人们在精神上仍然属于同一条街道——在这条街道上,所罗门兄弟曾经提着篮子向证券经纪人推销债券,摩根曾经召开拯救美国金融危机的秘密会议,年轻的文伯格曾经战战兢兢地敲响高盛的大门(日后他成为高盛历史上的传奇总裁),米尔肯曾经向整个世界散发他的垃圾债券;在这些神话人物死去几十年之后,他们的灵魂仍然君临纽约上空,附身在任何一个年轻的银行家、师、交易员、经纪人或基金经理的身上,随时出最新的金融神话。这就是华尔街。
华尔街
昨天晚上,我和一位共同基金主管共进晚餐。他已经在华尔街工作近三十年,两鬓却没有一根白头发,话语里还透着年轻人一样的热情与自信。他一边喝着白葡萄酒,一边兴致勃勃地回忆自己在中国的经历——“当我第一次到上海的时候,浦东还没有一座高楼,现在它已经变成这个样子了!”接着,他提到自己曾在台北出差的时候与纽约的证券师召开会议,当时时间还是凌晨4点,窗外台风大作,整个酒店似乎都要倒塌下来,“那滋味可真令人永远难忘!”他大笑着总结道。
在谈到许多工作话题和话题之后,我问他:“你是一个华尔街瘾君子(The Street Addicted)吗?”我这样问是有所指,CNBC有一个著名的证券节目,主持人是一位非常成功的对冲基金经理,他写了一本非常自大的书,名字就叫“华尔街瘾君子”,也就是对华尔街上瘾的人。每次我看到他的电视节目,就觉得他像个野人,拿着一只香蕉跳上跳下地怒吼着,用尖锐甚至粗俗的语言喊出他对证券场的看法,那种表情简直可以让好莱坞的所有喜剧明星黯然失色。许多人告诉我,这家伙是个彻底的疯子——不过大家还是喜欢看他的节目,师尤其爱看,他们觉得这个华尔街瘾君子真是个了不起的超级智者。在这里,瘾君子究竟是褒义词还是贬义词?我不知道。
出人意料的是,我面前的这位基金主管非常愉快地说:“是的,我就是一个华尔街瘾君子。华尔街真够劲。你知道,在这里,这么多富有才华的人在处理这样巨大的财富,他们创造着效率,也赚取着金钱;但是最重要的是,我感到这一切都很有乐趣。”他喝完杯中酒,用激动的语气继续说道:“每天早晨,是什么在支撑人们起床投入工作,去管理那些无穷无尽的资产,去为那些企业呢?如果你不热爱华尔街,你根本不可能坚持下来!所以唯一能够做出伟大事业的是对华尔街上瘾的人,华尔街从事的一切工作,对这种人来讲都如此有趣,以至于无论多么繁重的工作,都不觉得累了。我不知道别人怎么看,反正我愿意做华尔街瘾君子。我以此为荣。”
这是我听过的对华尔街最崇高的赞颂。从前,我曾经听许多人讲过他们对华尔街的态度:赞许的态度,憧憬的态度,不屑的态度,乃至仇恨的态度。我曾经听一个长辈这样描述他心目中的华尔街:“在华尔街,即使资历最浅的金融专业人员,都可以拿到6万美元以上的年薪,这就是它令人仰慕之所在。”噢,或许是这样的,在许多人看来,薪水是唯一令人仰慕的因素。我还记得在回答某家投资银行的招聘试题的时候,一个朋友毫不犹豫地写下:“我愿意加入贵银行,主要原因是我想赚一大笔钱。”她当然不是在开玩笑!那时,谁听说过“华尔街瘾君子”这个褒义词呢?谁能想象有人竟然会如此发自内心地热爱华尔街?
在华尔街,我看到年过六旬的投资经理仍然怀着饱满的精神研究新的行业、新的场;我看到资深师一边吃着简单的午餐,一边读着像砖头一样厚的报告,甚至忘记了吞咽;我看到年轻的交易员在下班之后的Party上仍然在热烈地讨论交易策略,他们的脸上的笑容如此自然。国内的金融界并不是这样的。整个亚洲的金融界都不是这样的。我最好的朋友曾告诉我说,他最大的愿望是在金融界苦熬几年,赚到足够的钱,然后“去做自己喜欢的事情”。“难道金融不是你喜欢的事情吗?”我困惑不解地问他。“当然不是!”他毫不犹豫地回答,“和所有人一样,我学习金融,并且希望从事金融,只是为了赚许多许多的钱。难道你不是这样吗?”
难怪华尔街能够一直统治着世界的金融界。难怪华尔街的银行家、师、交易员和基金经理们一直代表着金融创新的最高水平。因为在这里,银行家每天工作14个小时不仅是因为完成任务的压力,也是因为热情;师每天阅读几百页研究报告不仅是为了拿到自己的薪水,也是因为兴趣;交易员每天打几十个、输入上百个交易指令不仅是为了应付老板,也是因为他们喜欢交易。总之,这里的人们对华尔街上了瘾。我还记得自己的老师,一位曾经担任某家著名投资银行董事总经理的纽约人的话:“当我刚开始做债券交易员的时候,每天12个小时盯着屏幕,追随着债券利率变动的轨迹。我知道对于一个不喜欢债券的人来说,这份工作有多么枯燥;但是我喜欢。所以我根本不觉得这是一种折磨!”毫无疑问,他也是一个华尔街的瘾君子。
从早晨7点到晚上12点,在华尔街(当然,这是一个广义称谓)的每一个金融机构办公楼里,灯光都不会熄灭,电脑都不会关闭。在所有人都已安然入睡的时候,外汇交易员在聚精会神地做着某个遥远场的大宗交易;在所有人还没有起床的时候,师已经喝着浓浓的咖啡,开始例行晨会;在所有人都在与家人欢度周末的时候,投资银行家正在三万英尺高空的机舱里奔赴某一个新兴国家,准备星期一和他们洽谈IPO问题——对他们来说,这不仅是工作,也是生活和爱好。华尔街的王牌对冲基金经理会对着CNBC的镜头大叫:“我对这一切都上了瘾!”
附带说一句,当我喝完最后一杯酒,准备回家睡觉的时候,那位基金主管告诉了我一个他最喜欢的告别的方式(同时也可以用在见面的时候):两个人的右手各自握成拳头,坚定不移地互相撞击,如此反复几次,再挥手离去。“早先,这个动作代表‘成交’;现在,它的含义是‘我同意你的看法,我们坚定不移’!”在临别之前,他微笑着说。
华尔街的牛
我同意他对华尔街的看法,也希望在若干年之后,我们的看法一样坚定不移。无数对华尔街上瘾的人组成了金融界——无数的财富在这里融合沟通,无数的资产在这里配置交易,无数人在这里辛勤劳动,从事他们为之上瘾的世界。无论如何,愿华尔街能够使这个世界变得更加美好,而不是恰恰相反。
华尔街最早是荷兰人的殖民地,他们为防止印第安人进攻,在那里修了一堵木墙,后来美国人来到这里,拆了围墙,建立起金融街,但在早时期把华尔街的英文名字翻译过来还是“墙街”

阅读全文

与台北金融机构证券交易所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广信股份股票 浏览:472
小额贷款怎么收账 浏览:798
基金交银蓝筹净值519697 浏览:222
杏花村国贸投资公司销售情况 浏览:395
什么时间银行理财产品利率会高些 浏览:231
深大通资金流向个股行情 浏览:73
生活理财分类 浏览:435
北京公积金贷款代办 浏览:210
万达股票下 浏览:170
碳元科技投资 浏览:492
n派思股票 浏览:483
冠军1号系统指标公式 浏览:924
黄金怎样知道真假 浏览:37
手机换外汇吗 浏览:126
郑棉期货网上开户 浏览:741
20元欧元等于多少人民币 浏览:560
160629基金还有可能再涨 浏览:775
中国三大贵金属交易所 浏览:167
京能集团境内项目投资管理办法 浏览:227
国内贵金属整顿 浏览:2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