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一个月5000的工资,你能满足吗
根据国家统计局发布的数据显示,2018年城镇私营单位就业人员的年收入是49575元,平均下来每个月差不多是4231元,如果你是在私营单位就业,那么每个月5000元的工资水平,算是中等以上水平,已经超过了全国的平均线;而2018年城镇非私营单位就业人员的年收入是82461元,平均下来每个月差不多是6871元,如果你是在非私营单位上班,那么每个月5000元的收入属于是托后腿的那类人。
另外根据国家统计局2018发布的另一组数据显示当前全国月入10000元以上的群体,占比3%,全国月入5000-10000元的群体,占比13%,全国月入2000-5000元的群体,占比46%,全国月入2000以下的群体,占比38%,如果按照这个数据计算,在结合当时的人口数量来看,那么月薪超过5000元以上的人数就高达1.8亿左右。根据2018年个税调整时的数据显示,个税起征点调整到5000元,纳税人数从1.87亿人降至6400万人,如果按照纳税人群来看,那么月薪超过5000元的人就只有6400万左右。
但是我们知道不是每个人或者说每家公司都会真实的把员工的收入上报,按时纳税的,特别是还有广大的个体户和自由职业者,这些人很多月收入也是超过5000元的,所以从这些数据上来看,全国月收入超过5000元的人大概在6400万-1.8亿人之间。那么这个数据算不算多呢?根据国家统计局的另一数据显示,2018年全国16到59岁劳动年龄人口有8.9亿人左右,占总人口的64.3%,如果在扣除掉一些没有收入的学生、婴幼儿、无业和失业人员,那么实际的就业人员可能就只有7亿左右,所以月薪5000元对比全国的就业人员来讲属于是中等偏上水平了。
『贰』 "互联网+",可以加什么
“互联网+”战略是全国人大代表、腾讯董事会主席兼CEO马化腾今年向人大提出的四个建议之一,马化腾解释说,“互联网+”战略就是利用互联网的平台,利用信息通信技术,把互联网和包括传统行业在内的各行各业结合起来,在新的领域创造一种新的生态。
简单地说就是“互联网+XX传统行业=互联网XX行业”,虽然实际的效果绝不是简单的相加。
这样的“互联网+”的例子绝不是什么新鲜事物,比如,传统集市+互联网有了淘宝,传统百货卖场+互联网有了京东,传统银行+互联网有了支付宝,传统的红娘+互联网有了世纪佳缘,传统交通+互联网有了快的滴滴,而传统新闻+互联网有了柴静《穹顶之下》病毒式的传播。
“互联网+”:是对传统产业不是颠覆,而是换代升级
在通信领域,互联网+通信有了即时通信,现在几乎人人都在用即时通信App进行语音、文字甚至视频交流。然而传统运营商在面对微信这类即时通信App诞生时简直如临大敌,因为语音和短信收入大幅下滑,但现在随着互联网的发展,来自数据流量业务的收入已经大大超过语音收入的下滑,可以看出,互联网的出现并没有彻底颠覆通信行业,反而是促进了运营商进行相关业务的变革升级。
在交通领域,过去没有移动互联网,车辆运输、运营市场不敢完全放开,有了移动互联网以后,过去的交通监管方法受到很大的挑战。从国外的Uber、Lyft到国内的滴滴、快的,移动互联网催生了一批打车拼车专车软件,虽然它们在全世界不同的地方仍存在不同的争议,但它们通过把移动互联网和传统的交通出行相结合,改善了人们出行的方式,增加了车辆的使用率,推动了互联网共享经济的发展,提高了效率、减少了排放,对环境保护也做出了贡献。
在金融领域,余额宝横空出世的时候,银行觉得不可控,也有人怀疑二维码支付存在安全隐患,但随着国家对互联网金融的研究也越来越透彻,银联对二维码支付也出了标准,互联网金融得到了较为有序的发展,也得到了国家相关政策的支持和鼓励。
在零售、电子商务等领域,过去这几年都可以看到和互联网的结合,正如马化腾所言,“它是对传统行业的升级换代,不是颠覆掉传统行业。”在其中,又可以看到“特别是移动互联网对原有的传统行业起到了很大的升级换代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