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请问去年的文科状元李若谷同学最后是被香港中文大学还是中国人民大学录取了啊
人大,我是二中的,我们现在的老师就教过她。
B. 李若谷的人物介绍
著有《国际货币体系改革与人民币国际化》(2009年)、《制度适宜与经济发展——基于中国实践的发展经济学》(2008年)、《全球化中的中国金融》(2008年)、《走向世界的中国金融》(2006年);主编《世界经济发展模式比较》(2009年)、《国际金融调研论文集》(2004年)、《国际经济一体化与金融监管》(2002年)、《经济全球化与中国金融改革》(2001年);翻译罗纳德?麦金农所著《经济自由化的顺序——向市场经济过渡中的金融控制》(1993年)。
李若谷是当代中国有国际影响和国际经验的金融家之一,他在金融系统的第一份工作就是和“外”打交道,从此以后,他就一直活跃在国际经济金融舞台。2005年6月,他被国务院从中国人民银行“主外”的副行长,调任到政府全资拥有的国家政策性银行——中国进出口银行担任董事长、行长,肩负起实现促进中国参与世界经济合作与共同发展的光荣梦想。2009年获第一财经金融价值榜“年度金融家”荣誉。
C. 中国人民银行货币政策委员会的委员名单
主席:来
周小川人民银行行长自
委员:
肖捷国务院副秘书长
连维良发展改革委副主任
史耀斌财政部副部长
易纲人民银行副行长、外汇局局长
潘功胜人民银行副行长
张晓慧人民银行行长助理
王保安统计局局长
尚福林银监会主席
肖钢证监会主席
项俊波保监会主席
田国立中国银行业协会会长
樊纲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研究会副会长、教授
黄益平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副院长、教授
白重恩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副院长、教授 戴相龙、陈元、王春正、陈清泰、谢旭人、陈耀先、刘廷焕、史纪良、黄达、张志刚、张佑才、何林祥、金立群、李福祥、王雪冰、吴敬琏、马永伟、张恩照、姜建清、李扬、肖钢、李若谷、李德水、余永定、邱晓华、郭树清、张平、吴晓灵、谢伏瞻、樊纲。
D. 北京大学出过哪些名人最好全面一点
北京大学的名人:
▲教育界
北大学子中涌现了近四百位大学校长,遍及中国各大名校正校长,包括:清华大学、中央大学校长罗家伦、中国人民大学校长袁宝华、北京师范大学校长徐旭生、中国协和医科大学校长顾方舟、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校长李未、中国政法大学校长陈光中、中国地质大学校长赵鹏大、复旦大学校长张志让、交通大学校长叶恭绰、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校长管惟炎、浙江大学校长钱三强、哈尔滨工业大学校长刘哲、吉林大学校长唐敖庆、周其凤、南开大学校长滕维藻、北洋大学校长刘仙洲、同济大学、重庆大学、西北大学校长胡庶华、武汉大学校长刘秉麟、西北大学校长张岂之、兰州大学校长聂大江、山东大学校长潘承洞、台湾大学校长傅斯年等。
▲外交界/司法界/金融界/新闻传媒界
北京大学为中国培养了一大批外交人才,前后两任外交部长唐家璇和李肇星、前外交部副部长徐敦信、周南、前中国常驻联合国代表团首席代表凌青等均出身北大;据不完全统计,新中国成立以来北大学子中有至少45人出任驻外大使。此外,迄今已有近20位北大留学生校友出任过各国驻华大使,现任印度外交部长纳特瓦·辛格、埃塞俄比亚议会联邦院议长、前驻华大使穆拉图·特肖梅、阿尔巴尼亚总统外事顾问、前阿尔巴尼亚外长穆罕默德·卡普拉尼等都曾留学北大。
北京大学也为中国司法界培养了一大批人才,包括原最高人民法院院长任建新、原最高人民法院副院长张志让、江必新、现任最高人民法院副院长奚晓明以及多位各省最高人民法院院长、最高人民检察院检察长等,例如,澳门特别行政区终审法院院长岑浩辉和检察院检察长何超明均为北大毕业生。
金融界同样活跃着一大批北大学子,仅文革以后的毕业生中,就有现任中国人民银行副行长李若谷、项俊波,行长助理、前货币财政司司长,央行系统唯一中央直管专家易纲,中国证监会副主席屠光绍、深圳证券交易所总经理张育军、泰康人寿总裁刘经纶、华尔街著名投资银行高盛集团亚洲地区董事总经理蔡金勇、美林集团亚太区总裁蔡红军、摩根士丹利亚太区董事总经理兼亚太区固定收益证券部主管刘嘉凌、摩根大通中国区董事总经理、研究部主管兼首席经济师龚方雄等。
北京大学在新闻传媒界也培养大批优秀人才。建国前一代报业巨子成舍我和中国副刊之父孙伏园均为北大学子;建国以后有新华社社长朱穆之、郭超人、人民日报社社长范长江、中央电视台台长杨伟光、中国新闻社社长郭瑞、人民文学出版社社长聂震宁、21世纪报系发行人、总编沈颢、著名记者唐师曾、吕岩松、李响等。北大学子在网络传媒时代中的表现也极为出色,包括新浪网创始人、首任CEO王志东、TOM互联网事业集团首席营运官许志明、全球最大的中文搜索引擎提供商“网络”创始人兼总裁李彦宏等。
▲企业界(以下均为1978年以后的毕业生)
北大毕业生入掌大型国企的都风华正茂。中国房地产集团公司董事长、“房地产学院派”代表人物孟晓苏、中国旅游企业旗舰华侨城集团公司总经理任克雷,鞍钢集团公司副董事长杨华、中辰国际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常景兴、中国对外贸易运输(集团)总公司总裁张斌、中国广东核电集团董事长昝云龙等都是数十亿甚至上百亿大型国企的领军人。
在各大知名企业中,北大学子同样有不错的表现,例如康佳集团总裁侯松容、TCL集团副总裁严勇、联想集团副总裁马越、神州数码副总裁王平生、中科软件集团总裁柳军飞、林凤集团总裁张涌、达因集团总裁张璨、董事长阎俊杰夫妇、亚信科技董事长丁健、国美电器总经理何炬、红蜻蜓集团董事长钱金波、恒基伟业常务副总裁孙陶然、李宁体育用品集团公司董事长兼总经理李宁、深圳万科集团总经理郁亮、新东方创办人“留学教父”俞敏洪等。
在华大型跨国公司中也活跃着北大人的身影:Adobe大中国区总经理皮卓丁、IBM(中国)华南区总经理鞠立、IBM莲花软件(Lotus)公司中国区总经理刘洪、Oracle中国公司前董事副总经理张书恒、Microsoft中国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刘凤鸣、中国惠普有限公司副总裁孙逢举、摩托罗拉公司中国软件中心董事总经理邹贵华、爱立信(中国)公司副总裁赵钧陶、华纳(中国区)前总裁许晓峰……
在海外的北大校友在创业方面也不甘寂寞。美国成功集团总裁刘宁、全球数码相机的OEM产品领域中位居第一的虹软(A rcSoft)创办人兼首席执行官邓辉、赛门铁克(Symantec)原全球副总裁、现知名软件开发公司蓝代斯克(LANDesk)的首席执行官王茁、在中德贸易中占近6%的份额的德国周氏王朝国际控股(集团)有限公司创办人兼董事长周松波、美国光以太网技术领导厂商Atrica公司副总裁兼产品营销总监陈子南等均毕业于北大。
▲北大文坛/艺坛
北京大学是新文化运动的发祥地,也是白话文运动的中心,鲁迅、周作人、郁达夫、沈从文、梁实秋、林语堂等现代文学大师都曾在北大任教。百年北大为中国造就了大量蜚声文坛的诗人、作家,不仅有现代文学大师茅盾、朱自清,有“新月诗派”主将徐志摩、“七月派”诗人胡风、“中国最为杰出的抒情诗人”冯至、汉园三诗人卞之琳、何其芳、李广田、“九叶派”诗人穆旦、郑敏、杜运燮、袁可嘉、新中国著名诗人李瑛,也有小说家台静农、废名、张天翼、徐訏、汪曾祺、鹿桥、刘绍棠、叶永烈,还有著名散文家俞平伯、梁遇春、张中行、剧作家杨晦、刘锦云。在文革以后的文坛佼佼者有张承志、刘震云、陈建功、黄蓓佳、张欣、曹文轩等北大人;盛极一时的“北大诗会”涌现了海子、骆一禾、西川、臧棣、戈麦、西渡等一大批当代杰出诗人。
北京大学自蔡元培校长开始就强调美育,北大学子中出现了人民音乐家冼星海、戏剧家李约祉、金仲荪、北派书画艺术的领袖人物郭风惠、大写意花鸟画家李苦禅、国画家秦仲文、吴镜汀、作曲家吴伯超、书法家柯璜、谢无量、欧阳中石、篆刻家乔大壮等一流艺术家。
网络的创始人李彦宏也是北京大学毕业
望采纳谢谢😜
E. 北京大学历史
学校名称:北京大学 中文简称:北大 英文名:Peking University 英文缩写PKU(英文媒体也常用Beijing University)成立时间:1898年(京师大学堂)学校网址: http://www.pku.e.cn/ 请查看网络“北京大学”
参考资料: http://ke..com/view/1471.html?wtp=tt
F. 清华出了哪些名人 北大出了哪些名人
清华大学毕业历届名人:
⊙两弹元勋“邓稼先”
⊙两弹一星元勋“周光召”
⊙中国理论化学的奠基人——唐敖庆
⊙力学家“郭永怀” 04月30日
⊙诺贝尔奖获得者“李政道”
⊙中国现代数学家“华罗庚”
⊙中国人造卫星事业的倡导者和奠基人“赵九章”
⊙中国导弹之父“钱学森”
⊙两弹一星元勋“彭桓武”
⊙力学家“钱伟长”
⊙核物理学家“钱三强”
⊙核科学的奠基人和开拓者之一“王淦昌”
⊙历史学家“吴晗”
⊙现代考古学的奠基者“夏鼐”
⊙语言学家“季羡林”
⊙中国现代哲学家“张岱年”
⊙中国现代话剧奠基人之一“曹禺”
⊙清华园中的钱钟书
⊙中国当代经济学家、教育家“陈岱孙”
⊙音乐家“赵元任”
⊙理论物理学家“周培源”
⊙宇宙浩渺中华星天文学家“张钰哲”
⊙建筑大师“梁思成”
⊙中国现代桥梁工程奠基人“茅以升”
⊙中国物理学界一代宗师“叶企孙”
⊙驰名中外的建筑学家“杨廷宝”
⊙化工专家“侯德榜”
⊙爱国教育家、气象学家“竺可桢”
现任国家主席胡锦涛就是清华大学毕业
北京大学的名人:
▲教育界
北大学子中涌现了近四百位大学校长,遍及中国各大名校正校长,包括:清华大学、中央大学校长罗家伦、中国人民大学校长袁宝华、北京师范大学校长徐旭生、中国协和医科大学校长顾方舟、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校长李未、中国政法大学校长陈光中、中国地质大学校长赵鹏大、复旦大学校长张志让、交通大学校长叶恭绰、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校长管惟炎、浙江大学校长钱三强、哈尔滨工业大学校长刘哲、吉林大学校长唐敖庆、周其凤、南开大学校长滕维藻、北洋大学校长刘仙洲、同济大学、重庆大学、西北大学校长胡庶华、武汉大学校长刘秉麟、西北大学校长张岂之、兰州大学校长聂大江、山东大学校长潘承洞、台湾大学校长傅斯年等。
▲外交界/司法界/金融界/新闻传媒界
北京大学为中国培养了一大批外交人才,前后两任外交部长唐家璇和李肇星、前外交部副部长徐敦信、周南、前中国常驻联合国代表团首席代表凌青等均出身北大;据不完全统计,新中国成立以来北大学子中有至少45人出任驻外大使。此外,迄今已有近20位北大留学生校友出任过各国驻华大使,现任印度外交部长纳特瓦·辛格、埃塞俄比亚议会联邦院议长、前驻华大使穆拉图·特肖梅、阿尔巴尼亚总统外事顾问、前阿尔巴尼亚外长穆罕默德·卡普拉尼等都曾留学北大。
北京大学也为中国司法界培养了一大批人才,包括原最高人民法院院长任建新、原最高人民法院副院长张志让、江必新、现任最高人民法院副院长奚晓明以及多位各省最高人民法院院长、最高人民检察院检察长等,例如,澳门特别行政区终审法院院长岑浩辉和检察院检察长何超明均为北大毕业生。
金融界同样活跃着一大批北大学子,仅文革以后的毕业生中,就有现任中国人民银行副行长李若谷、项俊波,行长助理、前货币财政司司长,央行系统唯一中央直管专家易纲,中国证监会副主席屠光绍、深圳证券交易所总经理张育军、泰康人寿总裁刘经纶、华尔街著名投资银行高盛集团亚洲地区董事总经理蔡金勇、美林集团亚太区总裁蔡红军、摩根士丹利亚太区董事总经理兼亚太区固定收益证券部主管刘嘉凌、摩根大通中国区董事总经理、研究部主管兼首席经济师龚方雄等。
北京大学在新闻传媒界也培养大批优秀人才。建国前一代报业巨子成舍我和中国副刊之父孙伏园均为北大学子;建国以后有新华社社长朱穆之、郭超人、人民日报社社长范长江、中央电视台台长杨伟光、中国新闻社社长郭瑞、人民文学出版社社长聂震宁、21世纪报系发行人、总编沈颢、著名记者唐师曾、吕岩松、李响等。北大学子在网络传媒时代中的表现也极为出色,包括新浪网创始人、首任CEO王志东、TOM互联网事业集团首席营运官许志明、全球最大的中文搜索引擎提供商“网络”创始人兼总裁李彦宏等。
▲企业界(以下均为1978年以后的毕业生)
北大毕业生入掌大型国企的都风华正茂。中国房地产集团公司董事长、“房地产学院派”代表人物孟晓苏、中国旅游企业旗舰华侨城集团公司总经理任克雷,鞍钢集团公司副董事长杨华、中辰国际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常景兴、中国对外贸易运输(集团)总公司总裁张斌、中国广东核电集团董事长昝云龙等都是数十亿甚至上百亿大型国企的领军人。
在各大知名企业中,北大学子同样有不错的表现,例如康佳集团总裁侯松容、TCL集团副总裁严勇、联想集团副总裁马越、神州数码副总裁王平生、中科软件集团总裁柳军飞、林凤集团总裁张涌、达因集团总裁张璨、董事长阎俊杰夫妇、亚信科技董事长丁健、国美电器总经理何炬、红蜻蜓集团董事长钱金波、恒基伟业常务副总裁孙陶然、李宁体育用品集团公司董事长兼总经理李宁、深圳万科集团总经理郁亮、新东方创办人“留学教父”俞敏洪等。
在华大型跨国公司中也活跃着北大人的身影:Adobe大中国区总经理皮卓丁、IBM(中国)华南区总经理鞠立、IBM莲花软件(Lotus)公司中国区总经理刘洪、Oracle中国公司前董事副总经理张书恒、Microsoft中国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刘凤鸣、中国惠普有限公司副总裁孙逢举、摩托罗拉公司中国软件中心董事总经理邹贵华、爱立信(中国)公司副总裁赵钧陶、华纳(中国区)前总裁许晓峰……
在海外的北大校友在创业方面也不甘寂寞。美国成功集团总裁刘宁、全球数码相机的OEM产品领域中位居第一的虹软(A rcSoft)创办人兼首席执行官邓辉、赛门铁克(Symantec)原全球副总裁、现知名软件开发公司蓝代斯克(LANDesk)的首席执行官王茁、在中德贸易中占近6%的份额的德国周氏王朝国际控股(集团)有限公司创办人兼董事长周松波、美国光以太网技术领导厂商Atrica公司副总裁兼产品营销总监陈子南等均毕业于北大。
▲北大文坛/艺坛
北京大学是新文化运动的发祥地,也是白话文运动的中心,鲁迅、周作人、郁达夫、沈从文、梁实秋、林语堂等现代文学大师都曾在北大任教。百年北大为中国造就了大量蜚声文坛的诗人、作家,不仅有现代文学大师茅盾、朱自清,有“新月诗派”主将徐志摩、“七月派”诗人胡风、“中国最为杰出的抒情诗人”冯至、汉园三诗人卞之琳、何其芳、李广田、“九叶派”诗人穆旦、郑敏、杜运燮、袁可嘉、新中国著名诗人李瑛,也有小说家台静农、废名、张天翼、徐訏、汪曾祺、鹿桥、刘绍棠、叶永烈,还有著名散文家俞平伯、梁遇春、张中行、剧作家杨晦、刘锦云。在文革以后的文坛佼佼者有张承志、刘震云、陈建功、黄蓓佳、张欣、曹文轩等北大人;盛极一时的“北大诗会”涌现了海子、骆一禾、西川、臧棣、戈麦、西渡等一大批当代杰出诗人。
北京大学自蔡元培校长开始就强调美育,北大学子中出现了人民音乐家冼星海、戏剧家李约祉、金仲荪、北派书画艺术的领袖人物郭风惠、大写意花鸟画家李苦禅、国画家秦仲文、吴镜汀、作曲家吴伯超、书法家柯璜、谢无量、欧阳中石、篆刻家乔大壮等一流艺术家。
网络的创始人李彦宏也是北京大学毕业
G. 中国进出口银行行长是谁
若谷,1951年1月出生,1981年获北京大学法学硕士学位,1983年获美国普林斯顿大学公共管理硕士学位。人民银行研究生部硕士生导师、学位评定委员会委员,人民银行金融研究所博士后流动站学术委员会委员。现任中国进出口银行董事长兼行长、党委书记。
1985年——1995年 在中国人民银行外事局、国际金融组织司和中国人民银行国际司工作,先后担任副处长、处长、副司长、代司长、司长。期间曾在国际货基金组织、亚洲开发银行和非洲开发银行年会、临委会期间任中国政府代表团秘书长;在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亚洲开发银行和非洲开发银行年会期间任临时副理事及各种会议的中方代表团团长
1990年——1991年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亚洲部经济学家
1995年——1999年 中国驻亚洲开发银行执行董事、亚行预算委员会主席、亚行检查委员会委员
1999年——2000年 中国人民银行国际司司长
2000.06——2005.06 先后任中国人民银行行长助理、副行长,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中国副理事,非洲开发银行中国副理事,加勒比开发银行中国副理事,东南非开发银行中国副理事(其间:2003.04——2005.09兼任中国人民银行货币政策委员会委员)
2005.06—— 中国进出口银行董事长兼行长、党委书记
曾主编《经济全球化与中国金融改革》、《国际经济一体化与金融监管》、《国际金融调研论文集》,翻译罗纳德·麦金农所著的《经济自由化顺序--向市场经济过渡中的金融控制》。
H. 能否提供一些反洗钱案例
中国人民银行副行长李若谷昨天(2月16日)在香港出席一个打击洗黑钱国际议时透露,中国《反洗钱法》已进入立法程序,今年年中六月间有望出台,中国力争在今年成为国际反洗钱金融行动特别工作组(FATF)的正式成员。
李若谷指出,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贸易自由化,国际金融活动更加活跃;于此同时,金融犯罪活动也更加猖獗,动辄即有数千亿甚至上兆美元黑钱在流动。“九.一一”之后,恐怖组织通过金融体系跨境跨国融资,已成为国际关注话题。
他说,事实证明需要更加广泛的国际合作,才能有效打击这些非正常的金融活动。
李若谷称,打击洗黑钱、贪污以及经济犯罪,是当前中国的重要工作之一,中国十分重视在这个领域的国际间合作。
多年来在反洗钱立法建设上,中国先后签署并批准了联合国《禁毒公约》、《打击跨国有组织犯罪公约》、《制止向恐怖主义融资公约》和《反腐败公约》等一系列与反洗钱及反恐融资领域相关国际公约;在《刑法》中明确规定了“洗钱罪”;发布了《金融机构反洗钱规定》等金融机构反洗钱规章,建立了金融机构的客户识别尽职调查程式、交易记录保存制度和金融机构大额和可疑交易报告制度。
在反洗钱机构建设上,中国人民银行、公安部以及国家外汇管理局等有关部门,二00二年以来陆续建立了反洗钱工作机构;二00四年六月,中国反洗钱监测分析中心建立。这个中国的金融情报中心(FIU),专事集中分析有关大额和异常资金活动。
在反洗钱监管领域,人民银行组织开展了全国范围内反洗钱工作现场检查。
在国际合作领域,二00四年十月六日,中国以创始成员国身份加入反洗钱地区性组织——欧亚反洗钱与反恐融资小组(EAG),成为其重要成员;逐步与俄罗斯、香港、澳门等周边国家和地区建立了反洗钱工作双边合作机制。
他特别介绍说,中国在去年七月启动了《反洗钱法》立法程序,并有望在今年六月正式出台。
据悉,中国《反洗钱法》起草工作小组由二十三个职能部门组成,人员分别来自人民银行、公安部、财政部、商务部、海关总署、税务总局、工商总局、外汇管理局、证监会、保监会、银监会等。
李若谷表示,中国对打击洗钱正在加大力度,今年年初已应邀成为国际反洗钱金融行动特别工作组(FATF)的观察员,并力争在今年成为正式成员。
FATF是反洗钱领域的最具权威性的国际组织之一,其关于反洗钱的《四十加九项建议》已得到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和世界银行认可,也成为联合国《反腐败公约》的重要内容。自成立以来,FATF通过不懈的努力,成功推动了各国以及国际社会在全球反洗钱和反恐融资领域制定法律规则、改革监管制度。目前,FATF已发展成为拥有三十三个成员以及二十多名观察员的官方组织。
由香港保安局禁毒处、禁毒常务委员会联合主办的“凝聚国际力量,齐打击洗黑钱”国际会议,会议为期两天,邀请了四百位国际反洗钱专业人士出席,包括国际反洗钱金融行动特别工作组(FATF)现任主席Jean-LouisFort、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代表、英国御用大律师等。香港特别行政区政府政务司司长唐英年出席了开幕式并演讲。
中国人民银行副行长李若谷今天(十六日)在香港出席一个打击洗黑钱国际议时透露,中国《反洗钱法》已进入立法程序,今年年中六月间有望出台,中国力争在今年成为国际反洗钱金融行动特别工作组(FATF)的正式成员。
李若谷指出,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贸易自由化,国际金融活动更加活跃;于此同时,金融犯罪活动也更加猖獗,动辄即有数千亿甚至上兆美元黑钱在流动。“九.一一”之后,恐怖组织通过金融体系跨境跨国融资,已成为国际关注话题。
他说,事实证明需要更加广泛的国际合作,才能有效打击这些非正常的金融活动。
李若谷称,打击洗黑钱、贪污以及经济犯罪,是当前中国的重要工作之一,中国十分重视在这个领域的国际间合作。
多年来在反洗钱立法建设上,中国先后签署并批准了联合国《禁毒公约》、《打击跨国有组织犯罪公约》、《制止向恐怖主义融资公约》和《反腐败公约》等一系列与反洗钱及反恐融资领域相关国际公约;在《刑法》中明确规定了“洗钱罪”;发布了《金融机构反洗钱规定》等金融机构反洗钱规章,建立了金融机构的客户识别尽职调查程式、交易记录保存制度和金融机构大额和可疑交易报告制度。
在反洗钱机构建设上,中国人民银行、公安部以及国家外汇管理局等有关部门,二00二年以来陆续建立了反洗钱工作机构;二00四年六月,中国反洗钱监测分析中心建立。这个中国的金融情报中心(FIU),专事集中分析有关大额和异常资金活动。
在反洗钱监管领域,人民银行组织开展了全国范围内反洗钱工作现场检查。
在国际合作领域,二00四年十月六日,中国以创始成员国身份加入反洗钱地区性组织——欧亚反洗钱与反恐融资小组(EAG),成为其重要成员;逐步与俄罗斯、香港、澳门等周边国家和地区建立了反洗钱工作双边合作机制。
他特别介绍说,中国在去年七月启动了《反洗钱法》立法程序,并有望在今年六月正式出台。
据悉,中国《反洗钱法》起草工作小组由二十三个职能部门组成,人员分别来自人民银行、公安部、财政部、商务部、海关总署、税务总局、工商总局、外汇管理局、证监会、保监会、银监会等。
李若谷表示,中国对打击洗钱正在加大力度,今年年初已应邀成为国际反洗钱金融行动特别工作组(FATF)的观察员,并力争在今年成为正式成员。
FATF是反洗钱领域的最具权威性的国际组织之一,其关于反洗钱的《四十加九项建议》已得到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和世界银行认可,也成为联合国《反腐败公约》的重要内容。自成立以来,FATF通过不懈的努力,成功推动了各国以及国际社会在全球反洗钱和反恐融资领域制定法律规则、改革监管制度。目前,FATF已发展成为拥有三十三个成员以及二十多名观察员的官方组织。
由香港保安局禁毒处、禁毒常务委员会联合主办的“凝聚国际力量,齐打击洗黑钱”国际会议,会议为期两天,邀请了四百位国际反洗钱专业人士出席,包括国际反洗钱金融行动特别工作组(FATF)现任主席Jean-LouisFort、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代表、英国御用大律师等。香港特别行政区政府政务司司长唐英年出席了开幕式并演讲。
I. 毕业自北京大学和清华大学金融系的名人有哪些
北京大学为中国培养了一大批外交人才,前后两任外交部长唐家璇和李肇星、前外交部副部长徐敦信、周南、前中国常驻联合国代表团首席代表凌青等均出身北大;据不完全统计,新中国成立以来北大学子中有至少45人出任驻外大使。此外,迄今已有近20位北大留学生校友出任过各国驻华大使,现任印度外交部长纳特瓦·辛格、埃塞俄比亚议会联邦院议长、前驻华大使穆拉图·特肖梅、阿尔巴尼亚总统外事顾问、前阿尔巴尼亚外长穆罕默德·卡普拉尼等都曾留学北大。
北京大学也为中国司法界培养了一大批人才,包括原最高人民法院院长任建新、原最高人民法院副院长张志让、江必新、现任最高人民法院副院长奚晓明以及多位各省最高人民法院院长、最高人民检察院检察长等,例如,澳门特别行政区终审法院院长岑浩辉和检察院检察长何超明均为北大毕业生。
金融界同样活跃着一大批北大学子,仅文革以后的毕业生中,就有现任中国人民银行副行长李若谷、项俊波,行长助理、前货币财政司司长,央行系统唯一中央直管专家易纲,中国证监会副主席屠光绍、深圳证券交易所总经理张育军、泰康人寿总裁刘经纶、华尔街著名投资银行高盛集团亚洲地区董事总经理蔡金勇、美林集团亚太区总裁蔡红军、摩根士丹利亚太区董事总经理兼亚太区固定收益证券部主管刘嘉凌、摩根大通中国区董事总经理、研究部主管兼首席经济师龚方雄等。
北京大学在新闻传媒界也培养大批优秀人才。建国前一代报业巨子成舍我和中国副刊之父孙伏园均为北大学子;建国以后有新华社社长朱穆之、郭超人、人民日报社社长范长江、中央电视台台长杨伟光、中国新闻社社长郭瑞、人民文学出版社社长聂震宁、21世纪报系发行人、总编沈颢、著名记者唐师曾、吕岩松、李响等。北大学子在网络传媒时代中的表现也极为出色,包括新浪网创始人、首任CEO王志东、TOM互联网事业集团首席营运官许志明、全球最大的中文搜索引擎提供商“网络”创始人兼总裁李彦宏等。
清华大学:
⊙两弹元勋“邓稼先”
⊙两弹一星元勋“周光召”
⊙中国理论化学的奠基人——唐敖庆
⊙力学家“郭永怀” 04月30日
⊙诺贝尔奖获得者“李政道”
⊙中国现代数学家“华罗庚”
⊙中国人造卫星事业的倡导者和奠基人“赵九章”
⊙中国导弹之父“钱学森”
⊙两弹一星元勋“彭桓武”
⊙力学家“钱伟长”
⊙核物理学家“钱三强”
⊙核科学的奠基人和开拓者之一“王淦昌”
⊙历史学家“吴晗”
⊙现代考古学的奠基者“夏鼐”
⊙语言学家“季羡林”
⊙中国现代哲学家“张岱年”
⊙中国现代话剧奠基人之一“曹禺”
⊙清华园中的钱钟书
⊙中国当代经济学家、教育家“陈岱孙”
⊙音乐家“赵元任”
⊙理论物理学家“周培源”
⊙宇宙浩渺中华星天文学家“张钰哲”
⊙建筑大师“梁思成”
⊙中国现代桥梁工程奠基人“茅以升”
⊙中国物理学界一代宗师“叶企孙”
⊙驰名中外的建筑学家“杨廷宝”
⊙化工专家“侯德榜”
⊙爱国教育家、气象学家“竺可桢”
J. 如何看待中国在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中份额的增加
持人: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与世界银行、世界贸易组织一起,并称为世界经济领域中最重要的三个国际组织。今年二月初,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理事会投票通过决议,提高中国在基金组织里的份额,从而使中国在基金组织的份额位次由原来的第11位提高到了第8位。这一变化,反映了中国经济实力在增强,同时也标志着我国的国际经济地位有了进一步的提高。
几天来,国际货币基金组织设在北京的办事处在接到中国提高份额的消息后,一直在紧张地忙碌着,对于相关的数据进行调整。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是从去年开始着手解决增加中国份额的问题。2000年11月17日,基金组织执行董事会专门成立了由包括中国执董在内的13位执董组成的中国特别增资委员会。经多次讨论,委员会于2001年1月3日达成共识,提议将中国在基金组织中的份额由原来的46.872亿特别提款权,提高到63.692亿特别提款权,与加拿大的份额居同一水平,并列第八位。第二天,基金组织执行董事会一致通过了委员会的建议,并将中国特别增资决议草案提交基金组织的最高权力机构——由183个成员国组成的基金组织理事会投票表决。2月5日,基金组织理事会投票结束,一致通过了提高中国份额的决议。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是联合国专属机构之一,成立于1945年,现有成员国183个,它的宗旨是:稳定国际汇率,消除妨碍世界贸易的外汇管制,在货币问题上促进国际合作,向遇到暂时外汇困难的的成员国提供短期贷款等。自成立以来,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就一直在国际金融领域发挥着至关重要的核心作用。由于基金组织的资金主要来自于各成员国向基金组织缴纳的一定数量的份额,因此,成员国的主要权利就是根据份额的多少享有不同数量的特别提款权。基金组织的特别提款权创立于1969年,是一种全新概念的国际储备货币单位,也就是说当成员国在国际收支发生困难时可以动用自己的份额,并且可以从基金组织借用相当于份额一定倍数的资金。同时,份额的多少还决定了成员国在基金组织的投票权和相应的义务。份额越大,享有的表决权也就越大。
回顾中国与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关系的历史,不难发现,从基金组织1945年成立开始,中国在其中所占份额的地位几起几伏。在这些起伏升降中,人们可以深切地体会到一个国家在世界经济中的地位与自身经济发展的关系。
1945年12月27日,29个国家签署协议,同意成立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中国是这29个创始国之一。当时中国在基金组织中的份额排位仅次于美国和英国,名列第三。
新中国成立后,由于国际政治环境的制约,中国在基金组织的代表权问题长期得不到解决。1959年至1980年间,基金组织曾经几次普遍增资,由于当时占据中国在基金组织合法席位的国民党当局经济实力严重不足,缺乏能力在普遍增资中增加自身的份额,使得中国在基金组织的份额从创建初期的第3位一直降到了第16位。
1980年4、5月间,中华人民共和国恢复了在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和世界银行的合法席位。就在当年,中国两次增资,使得中国在基金组织中的排名从16位上升到第8位。在此基础上,中国在基金组织内还获得了单独选区的地位,从而有权选举自己的执行董事。
然而,80年代以来,由于沙特特别增资和独联体国家加入基金组织等因素的影响,我国在基金组织的份额到2000年底时为46. 872亿特别提款权,占基金组织实际份额的比例下降,位次又从恢复席位后初期的第8位退居第11位。这种状况与我国的经济实力极不相称。为了适应我国经济发展和对外开放的需要,中国政府领导人及基金组织的中国理事多次向基金组织提出特别增资的要求。经过不懈的努力,基金组织理事会于今年2月5日投票,在无人反对和弃权的情况下通过决议,将中国的份额再一次提高到第8位。
主持人:中国经济正处在一个良性发展的快速道上,这已经成为目前国际经济界的一个共识。前不久,一家国际著名的管理顾问公司对全球主要大公司进行了一项调查,在世界最佳投资国的评选中,中国名列第二。此次中国在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中份额的增加,更是让人们认识到,中国作为最大的发展中国家,在国际经济领域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中国代表处首席代表大谷一郎先生也表达了同样的看法。
记者:大谷先生您好,感谢您接受我们的采访。根据最新的报道,今年二月上旬,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批准了中国增加在该组织的份额。我们知道,过去中国在IMF成员国中所占的份额排在第十一位,份额增加之后,中国的排名上升至第八位,与加拿大并列。您认为IMF这样做的原因是什么?大谷:多年来,中国一直在要求IMF提高份额,以便在IMF中获得与自己在世界上的经济实力相当的地位。特别是1997年中国在香港恢复行使主权之后,中国的经济包括了香港特别行政区的部分,经济实力得到了扩大。与IMF中的其他成员相比,中国经济地位出现了显著的提高,因此,中国政府向IMF提出了扩大份额的要求。在过去的4年中,IMF执行董事会也在不断讨论应该如何满足中国增加份额的愿望,根据对GDP、贸易额、外汇储备,以及国际收支状况等多方面指标的计算和考察,董事会最后得出了一个肯定的结论,认为中国的经济地位相对于其他成员确实有了提高,所以IMF决定对中国在IMF中所占的份额进行调整。
记者:IMF根据什么样的标准来决定成员国的份额呢?
大谷:我刚才提到,IMF要确定一个成员国的份额,必须从几个指标对其经济实力进行衡量,首先就是GDP,即国内生产总值,以及成员国在国际交易中的介入程度,包括产品和服务的进出口额、外汇储备等等,这些都是需要考虑的因素。同时还要与其他成员国的相应指标进行比较,参考其它与中国有相近特点的成员国的份额,最后确定一个国家的份额。
记者:对于IMF的成员国来说,提高份额究竟意味着什么?
大谷:由于份额的增加,中国在IMF执行董事会中的投票权与制定政策的权力得到了相应的提高。这也就意味着:相比较过去而言,中国的影响力得到了加强或者说提高。
记者:我们都知道,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您认为中国在IMF中将发挥什么样的作用?
大谷:在过去的二十年多里,中国一直非常关注和同情发展中国家的事业,也特别考虑发展中国家的需要。我相信这仍然是中国所希望发挥的作用。而且考虑到中国份额增加这个事实,我相信中国政府希望在国际社会中进一步发挥更大的领导作用,并为发展中国家的事业作出贡献。
记者:您如何评价目前的中国经济状况?
大谷:中国做得非常好,中国政府在引导宏观经济运行方面做了非常出色的工作,即使在结构改革中存在很多困难,包括国有企业改革、银行体制改革、建立社会保障体系等,这些问题与货币政策以及财政政策关系非常密切,中国政府做得非常好。去年中国经济增长率达到7.5%甚至8%的增长,今年中国也希望取得7%的经济增长。即使美国经济增长已经放缓、日本的经济复苏基础还不牢固,但我认为这些国家的经济对中国的影响不会太大,而且我相信中国政府也将采取必要的宏观经济政策来保持经济增长。
主持人:就中国在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当中增加份额的话题,我们请来了中国人民银行行长助理李若谷先生,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也就是IMF这个名词在亚洲金融危机之后越来越多的人有所了解,它的名声大振,我不知道中国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关系怎么样?您能不能简单地给我们介绍一下?
李若谷:中国是1980年恢复了在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合法席位,1980年之前虽然中国是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创始成员国,但是因为当时的国际政治因素的影响,中国的合法席位问题一直没有得到合理解决,1980年以后中国恢复了合法席位,开始了长达21年的与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合作,在整个的过程中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为我们也提供了很多有益的关于经济体制改革、宏观经济管理等方面的经验,它也向我们提供了资金的支持,我们曾经两次向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借用贷款,大概16亿美元左右,我们在90年代初期已经提前全额偿还了这些贷款,这些贷款对我们弥补国际收支的不平衡,对我们经济结构的调整都起到了一些积极的作用,我们每年接受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磋商,这是这个组织对成员国进行监督的一个机制,它在整个的机制过程中也向我们提出一些有益的建议,对我们经济改革和发展起到了一定的作用,它还向我们提供了大量的技源,我国的几乎所有宏观部门都接受过基金组织的技术援助,为我们培养了数千名政府的管理人员,有些人已经走上了领导岗位,应该说在过去21年里我们和基金组织的合作是有成效的,我们对基金组织也有贡献,中国的经济发展和经济体制改革在世界上是比较独特的,也丰富了基金组织在如何指导和协助发展中国家发展方向获得一些经验。
主持人:从您的角度看,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评价是怎么样的?
李若谷: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是三大最重要的国际经济结构之一,世界银行、世贸组织还有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它是其中之一,它的目的主要是为了维持国际汇兑的稳定,1945年成立以来,对维护世界经济的健康发展发挥了很重要的作用,你刚才提到了,在亚洲金融危机发生后,它也提供了大量资金支持和政策性支持援助,对于亚洲经济的恢复起到了很重要的作用,今后随着全球化经济全球化的发展,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在国际金融领域里的中心地位也会得到进一步加强,因此它是非常重要的国际金融机构。
主持人:这次特别提到中国在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位次提高了,也就是份额增加了,这对中国到底意味着什么呢?
李若谷:这是两个方面,一个是中国20年的改革开放经济地位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在国际中的重要作用也越来越大,中国的份额从第11位上升到第8位,是国际社会对中国改革开放取得巨大成就的承认,另外我们增加了份额之后也增加了我们对基金组织的发言权,刚才我说到基金组织是一个重要的国际金融机构,它在国际经济领域里,特别是在国际经济金融体制的形成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为了使发展能够符合包括中国在内的广大发展中国家的利益,我们需要增加对基金组织的发言权,我们希望能够把广大发展中国家的利益正确的、适当的反应给国际社会,使他们在形成新国际货币体制和国际经济体制的时候,注意照顾发展中国家的利益。
主持人:刚才提到发言权的问题,在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当中发言权是根据它的份额来决定的吗?
李若谷:基本上是这样的,因为基金组织的份额有点像股份,通过大家认缴,认缴的多股份就大一点,你的发言权和你的股份是有联系的,虽然它不是一一对应的关系,但是它是相联系的,股份比较大一点,当然发言权就比较大一点,因为基金组织的重大决策都需要整个投票权的85%通过才能够批准,由于美国在基金组织占有17%的投票权,实际上有些问题如果美国不同意的话,就不够85%了,就可以一票否决了。
主持人:那么中国从第11位提升到第8位,这个份额它的发言权到底占多少?
李若谷:原来我们在基金组织里的投票权占2.21%,这次提高到第8位以后占3%,和加拿大并列第八位,从份额上讲还不是占很大份额,发言权当然也不能跟发达国家相比,但这毕竟是中国改革开放20多年成就的积累,使得国际社会对中国在世界经济中的地位得到了承认,因此我觉得我们在基金组织的发言权通过这次增次得到了一定加强,当然这个发言权也不完全和份额地位相联系,像中国这样的国家在世界经济地位中有相当重要的作用的,因此中国在国际货币基金组织里的发言和声音得到了广大成员国的重视。
主持人:刚才您提到中国在IMF当中没有任何债务问题,中国对于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贡献是哪些呢?
李若谷:应该这样说,我们对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贡献可以分成几个方面,一个方面是刚才我提到的中国的经济发展模式、经济发展理论丰富了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包括整个国际社会关于经济发展、经济改革、体制改革方面的理论和实践,第二方面是我们对基金组织现在是债权国,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在日常运作中是从中国借钱的,第三方面是我们在危机期间,特别是亚洲金融危机期间通过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以及双边渠道,已经向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提供了40多亿美元的支持。
主持人:这个数额也是不小的,对于中国目前的经济状况来说。
李若谷:特别是对于中国这样一个发展中国家,而且人均GDP比较低,还有大量贫困人口,应该说中国作出这样巨大的贡献是不易的,而且也确实得到了国际社会的赞誉和承认。
主持人:我们知道在前几年亚洲金融危机当中,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对一些国家提供了资金的支援,特别是对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菲律宾、韩国这些国家,在资金的援助上提出了很多相应条件,当时条件成为人们关注和争论的焦点,对于提供资金的援助和相应的条件大家有看法,对这个问题您是什么观点?
李若谷:我是这样来看的,基金提供的资金支持很重要,在当时情况下为这些国家经济的恢复提供了物质上的援助,当然基金组织提供贷款的条件确实有很多可以商量的地方,基金组织有它自己的传统政策,一般都是双紧,紧货币和紧财政政策,以此来恢复对经济的信心和增长,从理论上讲它没有很大错误,但在实践中由于各国的情况不同,特别是这次危机和以前危机有很大区别,如果用一种模式去套各种情况,这就是基金组织在刚开始提供援助的时候它的政策条件发生了偏离,它自己也认识到了,后来纠正,这也就说明它认识到刚开始的政策是有问题的,国际社会特别是一些发展国家对它的这些政策有所批评,也是正当的。
主持人:最近我看到一些文章,就是反醒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在亚洲金融危机给一些国家提供贷款的时候提出那些附加条件,比如资本账户的自由开放,还有关于透明度等问题,因为当时这些问题也确实是争论很多的,中国在这方面是什么观点?
李若谷:基金组织确实一直在推进经常账户和资本账户的开放,而且它认为尽早开放比拖后开放要好。
主持人:这个开放在金融领域的数语是什么样的含义?
李若谷:就是自由流动,资本的自由流动,可以自由流进和流出,是这样一个概念。我们始终认为资本账户的开放要和一个国家发展的水平特别是管理水平、金融体制的健全与否密切相关,不能随意在自己各个条件不具备的情况下开放资本账户,在这个问题上我们确实和基金组织有不同看法,在各种国际会议以及基金组织内部的会议上我们多次阐明我们的观点,亚洲金融危机受到影响的这些国家很多都是资本账户过早开放,而它的金融体系不很健全,管理能力不是很强,在这种情况下它受到金融危机的冲击比较厉害,这也是不可避免的,我觉得经过我们无数次重申,基金也基本上认识到这个问题,因此它现在也强调资本账户的开放要有一定的阶段,不能一下子开放,应该说基金组织能达到这个认识是不容易的,也是我们和许多发展中国家不断努力的结果。
主持人:IMF本身也是具有探讨机制的。有这么一种感觉,目前在国际的经济活动当中,这种协调机构、这种组织作用是越来越突出,这是不是反映了某种趋势?
李若谷:你的说法很正确,随着国际经济的发展,特别是全球化一体化的发展,各个国家相互协调自己的政策,包括发展政策、经济政策和金融政策的协调越来越重要,因此应运而生了很多对话和协调机制,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是一个,我们最近有20国集团,我们在亚洲有十加三的东加中日韩的机制等等,这些机制都是为了加强各国间的相互了解和相互理解,特别像中国这样的发展中国家,在世界经济中的地位也在上升,它对世界经济的影响也在加大,因此国际上包括一些发达国家,都愿意加强和中国在国际经济发展政策上一些问题的协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