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微信、支付宝属于金融资产吗为什么
不属于严格意义上的金融资产――微、支偏重消费,严格金融资产偏重信贷
⑵ 微信怎么贷款
微信贷款的方法,以微粒贷借钱为例:
1、在微信我的页面中,找到钱包选项专,点击进入。
注意事项:
1、在微信贷款的过程中,一旦涉及到财产安全问题,一定要第一时间联系工作人员进行解决。
2、在微信贷款的过程中,一定要保障账户和密码的安全。
3、在使用微信的过程中,不要随意浏览或者下载一些陌生的软件等内容。
⑶ 省呗和微粒贷是国家金融机构吗
不是国家的机构,但是是国有控股的公司投资的,所以相当于国家的儿子。
一般有国字头背景的公司,都是不错的。但是年化利率同时相对较低。投资回报和风险都是成正比的
⑷ 微信(理财)属于非金融机构的哪一种分类
这种情况你可以问一下这个上面的客户,他们会对这块比较熟悉的,问一下就知道了。
⑸ 余额宝 微信(理财)属于非金融机构哪一种
余额宝对接的是天弘基金旗下的余额宝货币基金 ,特点是操作简便、低门槛、零手续专费、可随取随用属。
除理财功能外,余额宝还可直接用于购物、转账、缴费还款等消费支付,是移动互联网时代的现金管理工具。
目前,余额宝依然是中国规模最大的货币基金。
⑹ 微信支付和支付宝支付属于金融业务吗
属于非金融机构支付服务。
⑺ 微信中的理财通是由国家的什么机构监管
没什么监管,但有但有银行担保,安全没问题!
⑻ 微信是否有资本
微信绝对有资本,具体原因如下:
1,段子手常用手段
1)捶。“仅仅2天微信绑定个人银行卡2亿张”,这个似乎是去年刚推出红包的数据,这里一开始就抛出来,类似于耍猴用的“捶岗惊人”,就是不管怎样,先唬住你再说。
2)抬。“干了支付宝8年的事”,抬出支付宝来,借着贬低别人去抬轿子。
3)穿。编制一系列的推理链条,30%的发100元,计算总资金流动,2%的月息,计算每天收益,30%的没有领取现金,计算沉淀现金。通过一系列完整推理的链条,然后抛出其中的一个环节来让人上当,就是那个收益计算的环节。
4)抖。然后抖出来包袱,落实到,那些沉淀资金是“无利息”的,还加上省略号,让人浮想联翩。
5)捧。最后“金融才是引领经济发展的根源”,然后把这个捧到一个“经济发展”的高度,捧杀。
神马是段子手的“资本”运作,这些手段就是。更多手段,请参考徐公子《神游》小说,另广播下,即将推出《神游》网络剧,敬请期待。
2,算术中的问题
一串的计算,其实问题比较多:
“30%的人发100元”,这个恐怕是不止的,也就是说,2015年春节这些天,资金流动应该远远不止60亿资金流动。
“民间借贷目前月息2%,每天的保守收益为420万元”,如果按照60亿*2%*12/365计算,四舍五入结果是395万,420万不知道如何得来的。按照民间借贷来计算收益,真是有趣。
“延期一天支付”,这是之前在第三方支付中,为了减少金融机构之间的转账的成本,都是按一定的时间段进行清算(通常是一天),这样,如果一天之内,两个金融机构之间如果发生两笔相同金额的转账,都是转给对方的用户,这样就不用发生资金流动。不是延期一天支付给用户。
3,微信的收益
首先微信是不可能将资金用来借贷的,所以,不能计算这部分资金的贷款收益。反而,如果微信用户转账或者有微信用户会提取现金,在银行的体系中,会发生转账,微信属于第三方支付(财付通),要承担0.15%-0.3%的成本。这部分成本并没有从用户账户中扣除,那么唯一可能是,微信为用户承担了这部分的成本。
由于微信限制了单笔的金额,所以,可以预见到,微信发生的转账都是小额、多笔的,微信可能会为此支付大量的支付费用。
4,“资本”运作
红包算不算资本运作?实际上不是标准的资本运作。资本运作主要是配置资金的一种方式,或者通常的说,利用钱来生钱的方法,红包仅仅是一个支付中的环节,算不上有什么“资本”的运作吧,跟“经济发展”更是没有什么关系。反而是一些互联网的段子手们,趁着这股热潮,在搞自己的网络“资本”的运作。
5,微信真正的诉求
去年我曾写过《金融服务中的新发明》、《银联革新与挑战》,连起来看,大致可以了解微信真正的诉求。
从功能上讲,微信红包大致上属于P2P转账,即,在两个用户之间,进行点对点的转账,只是在点对点之上增加了一些游戏性,例如随机等。P2P转账在海外的第三方支付公司,属于一个非常普遍的功能,微信在微信零钱包推出时,可能是为了试探国内监管机构的反应,没有在第一时间开通P2P转账功能,而是推出了一个游戏性较强的红包功能。2014年中,微信已经推出了真正的P2P转账功能,但局限在两个微信账号之间。
P2P是一个非常重要的金融技术的发明,其中非常重要的就是虚拟身份。利用微信发红包,或者进行P2P转账,不需要询问对方使用哪个银行的卡、用户名、开户行,只需要知道这个虚拟身份,就可以直接进行转账。至于最终用户用什么银行的卡,他自己去提取一下现金到自己的账户即可。
众所周知,银行这个金融机构,其主要的四项基本功能为:存款、电子支付和转账、根据不同风险获得不同回报、借款。在美国,2009年就出现了一个叫做Simple的银行应用,提供这4项基本的银行服务,基本替代了传统银行的大部分功能。而微信的微信钱包已经完成了两项功能,据说,微信钱包(零钱包)已经转给Webank来运营了,其目标也是直指这个核心。
钱包应用,为MasterCard、Visa所看重,可惜在国内最有希望提供完整钱包应用的银联公司没有抓住这个机会,这也是未来“去银行化”的关键,也许这才是微信真正的诉求吧。
⑼ 有个微信好友自称是某金融机构人员,合作可提供理财服务。可信吗
像这种人一概拉黑举报,都是骗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