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金融投资 > 互联网金融误解

互联网金融误解

发布时间:2021-07-24 15:54:22

『壹』 为什么说部分互联网金融平台存在风险

根据银监会办公厅发布的备案指引,已开展业务的网贷机构需要完成有关违规经营行为的对照整改工作后,方可申请办理备案登记。据监管要求:网络借贷信息中介机构应当按照通信主管部门的相关规定申请相应的电信业务经营许可;未按规定申请电信业务经营许可的,不得开展网络借贷信息中介业务。

风险较小的互联网金融平台业务都会做以下几个风控措施:

1.审核出借人与借款人的资格条件、信息真实性;

2.审核融资项目真实性、合法性;

3.采取措施防范欺诈行为;

存在风险的平台有12个负面清单:

▪为自身或变相为自身融资;

▪直接或间接接受、归集出借人的资金

▪直接或变相向出借人提供担保或者承诺保本保息;

▪自行或委托授权第三方在互联网、固定电话、移动电话等电子渠道以外的物理场所进行宣传或推介融资项目;

▪发放贷款,但法律法规另有规定的除外;

▪将融资项目的期限进行拆分;

▪自行发售理财等金融产品募集资金,代销银行理财、券商资管、基金、保险或信托产品等金融产品;

▪开展类资产证券化业务或实现以打包资产、证券化资产、信托资产、基金份额等形式的债权转让行为;

▪除法律法规和网络借贷有关监管规定允许外,与其他机构投资、代理销售、经纪等业务进行任何形式的混合、捆绑、代理;

▪虚构夸大融资项目的真实性、收益前景,隐瞒融资项目的瑕疵风险,以歧义性语言或其他欺骗性手段进行虚假片面的宣传,捏造散布虚假信息或不完整信息损害他人商业信誉,误导出借人或借款人;

▪向借款用途为投资股票、场外配资、期货合约、结构化产品及其他衍生品等高风险的融资提供信息中介服务;

▪从事股权众筹等业务。

可以通过信息披露完善程度,再对比以上内容对互联网金融平台进行评判,希望解答可以给您帮助。

『贰』 请简要说明"互联网金融"的优势和弊端

互联网金融优势:

一是通过社交网络或电子商务平台可以挖掘各类与金融相关版的信权息,获取部分个人或机构没有完全披露的信息。
二是智能满足用户金融需求。三是交易方式的变革。
互联网金融弊端:
一是网民信息泄露经济受损。二是网络支付隐含风险增大。三是个人信息泄露追责难。
芝麻宝金服具有第三方资金管理、身份认证体系、信息披露详尽的特点,专业保障用户们的资金和个人信息安全。

『叁』 请简要说明"互联网金融"的优势和弊端

【优势】

  1. 成本低

    互联网金融模式下,资金供求双方可以通过网络平台自行完成信息甄别、匹配、定价和交易,无传统中介、无交易成本、无垄断利润。一方面,金融机构可以避免开设营业网点的资金投入和运营成本;另一方面,消费者可以在开放透明的平台上快速找到适合自己的金融产品,削弱了信息不对称程度,更省时省力。

  2. 效率高

    互联网金融业务主要由计算机处理,操作流程完全标准化,客户不需要排队等候,业务处理速度更快,用户体验更好。

  3. 覆盖广

    互联网金融模式下,客户能够突破时间和地域的约束,在互联网上寻找需要的金融资源,金融服务更直接,客户基础更广泛。此外,互联网金融的客户以小微企业为主,覆盖了部分传统金融业的金融服务盲区,有利于提升资源配置效率,促进实体经济发展。

  4. 发展快

    依托于大数据和电子商务的发展,互联网金融得到了快速增长。

【弊端】

  1. 管理弱

    (1)风控弱。互联网金融还没有接入人民银行征信系统,也不存在信用信息共享机制,不具备类似银行的风控、合规和清收机制,容易发生各类风险问题,已有众贷网、网赢天下等P2P网贷平台宣布破产或停止服务。

    (2)监管弱。互联网金融在中国处于起步阶段,还没有监管和法律约束,缺乏准入门槛和行业规范,整个行业面临诸多政策和法律风险。

  2. 风险大

    (1)信用风险大。现阶段中国信用体系尚不完善,互联网金融的相关法律还有待配套,互联网金融违约成本较低,容易诱发恶意骗贷、卷款跑路等风险问题。特别是P2P网贷平台由于准入门槛低和缺乏监管,成为不法分子从事非法集资和诈骗等犯罪活动的温床。去年以来,淘金贷、优易网、安泰卓越等P2P网贷平台先后曝出“跑路”事件。
  3. (2)网络安全风险大。中国互联网安全问题突出,网络金融犯罪问题不容忽视。一旦遭遇黑客攻击,互联网金融的正常运作会受到影响,危及消费者的资金安全和个人信息安全。

『肆』 互联网金融到底是什么意思。百科看不太懂。。希望能有通俗易懂的解释。谢谢

互联网金融来不仅仅是把原来线下的金自融产品放到网上去贩卖,更多的是用互联网的“精神”来做传统金融行业做的事,这就是互联网金融。我总结得很简单,财金阅读网站上面有篇文章“互联网金融 or 金融互联网”,很通俗并详细解释了互联网金融的概念。

『伍』 互联网金融新规有影响吗

监管层明确资产管理属于特许经营业务,须纳入金融监管;依托互联网公开发行内、销售资容产管理产品,须取得中央金融管理部门颁发的资产管理业务牌照或资产管理产品代销牌照;为各类交易所代销资管产品的模式也被列为违规。上述通知进一步要求,上述互联网资管模式需立即停止,且存量业务最迟于2018年6月底压缩为零。

『陆』 央行为什么“整”余额宝

最近,各位在使用微信红包功能的时候有没有发现?突然出现了200元的上限。告诉各位,我们的央行针对第三方支付机构,还将出台更加严厉的限制。央行近日公开的《非银行支付机构网络支付业务管理办法》里面说,“对第三方支付机构网络支付进行限额管理,综合支付账户余额付款年交易额不得超过20万元”。什么意思?你一年用余额宝支付的总量不能超过20万。多余的部分怎么办?央行建议你用“商业银行网关支付”“银行卡快捷支付”。而我已经注意到,微信红包有限额后,透过微信平台进行的网银转账业务多了起来。

我们现有的金融领域——银行、股市、期货、债券市场都存在开放和改革的重大问题。那么我们要透过什么方法把中国金融市场盘活起来?我认为要靠一个有新意且有趣的领域,叫作互联网金融。从2013年下半年开始,我发现兴盛的互联网金融因为更加贴近老百姓的生活模式,而受到了热烈的追捧。它们除了给你比银行活期存款更高、更多样化的收益和回报外,还可以兼顾流动性。所以我认为,以余额宝为代表的互联网金融绝对是方兴未艾的朝阳产业。

但是各位肯定要问我,余额宝的回报率为什么在2014年突然下降了?它是不是失去了高回报率的优势?这又要如何解释呢?要回答这个问题,我们得弄清楚余额宝的资金流向。余额宝的本名叫天弘增利宝基金,是一只“T+0”货币基金,90%的资金都投在银行间拆借市场,也就是把从支付宝里募集的钱借给银行获取高利息。我们从图中可以看出,2014年余额宝的收益率之所以下降,是因为这段时间银行间借贷资金比较宽松,导致银行间拆放利息低。

关于互联网金融,我发现很多专家、学者对它存在极大的误解。为什么?他们基本上认为互联网金融是“双响炮”。第一,以余额宝为首,冲击了商业银行的活期存款市场;第二,以目前P2P的网络信贷为例,它们冲击了商业银行中的定期存款。因为这两个说法,互联网金融的发展被商业银行视为眼中钉,并且受到了遏制。我在这里想对这个所谓的“双响炮”提出个人的看法。

我们以工商银行为例,来分析一下互联网金融产品是否真的挑战了传统商业银行的存款。工行其实有一款类似于余额宝的货币市场基金——工银货币。我们来看看它和余额宝的收益率对比,两个的走势基本一样,工银货币甚至有时比余额宝的收益率还要高一点,也比工行活期存款利率要高。在这种情况下,截止到2014年第二季度末,工银货币的规模只有870亿,只相当于工行活期存款的1%。什么意思?即使给工行储户5%的年化收益率,他们中的大多数人依然会选择活期存款。

工行内部的这个数据其实说明了一个很重要的问题,那就是为什么老百姓在工行决定如何处置闲散资金时,放弃高回报的工银货币,而选择活期存款?因为中国大部分老百姓对手里闲钱的看法是用来花的,而不是用来投资赚钱的。各位想想看,你手里预留的钱是不是用来买日常消费品等,或者用来满足一般消费的?

我们再回头看余额宝。2014年7月,余额宝的用户超过1亿人,规模超过5700亿。为什么远超工银货币的870亿规模呢?因为余额宝和阿里巴巴的支付宝是直接挂钩关系,余额宝里的钱可以直接用于在淘宝、天猫网购,还可以买火车票、付水电费,满足各种消费需求。因此,是消费造成了余额宝金额的暴增。

『柒』 为什么说互联网金融是一把双刃剑

对比传统来金融和互联网金融,可源以了解互联网金融的真正内涵。传统金融的核心是跨时间、空间的价值交换,它的大部分交易都是通过中间环节使三方都获利,比如房贷、车贷等。互联网金融则是互联网与传统金融的结合,它的中间环节被互联网替代,将需求和供应直接匹配,成为经济学上最原始、最优化的资产配置。

『捌』 互联网金融行业中有哪些误区

互联网金融产业中最大的误区在于“营销”


暴力营销


近几年互联网金融发展最快的几年,我们遇到最多的就是QQ群、微信一类的隐性欺骗式广告业务信息的推送,一些平台,老板雇一些小姑娘,稍做培训,就定任务,上网拉人。这样其实效果很不好,客户感知差,长期看损害平台形象。


暴力烧钱


预算充足的新兴金融企业,一般喜欢上来就烧钱,花费大量的财力和人力在获客上,烧了一段时间后,发现效果不好,钱也烧完了,平台就逐渐陷入停滞状态,很多“僵尸”平台就是这么来的。


毫无规划


不懂协调。一个好的运营者,要有战略的高度,要有平台运营一盘棋的全局观。前面说过,运营是一个系统工程,要协调好各个渠道、协调好方方面面,上来就烧钱,也是不懂协调一种最常见的表现。


领导一言堂


外行领导内行,有一个前提条件,就是外行善于学习、肯放权。固守既定线下思维,不能革自己的命,平台发展难以突破。


自以为是


互联网金融行业内,近几年出现了大批的新手运营、管理、营销、推广的高层管理者,做营销推广,却不愿意与客户交流,自认为客户喜欢什么,就做什么,任何不以用户体验做的营销推广都是耍流氓。


不会总结


数据是检验效果的唯一手段,但业内多数管理者要么不重视数据分析,要么是根本就不知道数据分析,最后一种是胡乱套用他人的数据分析模板,效果好,不知为什么好;效果不好,也不知道原因。

阅读全文

与互联网金融误解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红枣期货10000元 浏览:494
51vv股票是什么意思 浏览:641
信托与pe 浏览:64
新闻联播人民币 浏览:529
股份融资 浏览:55
翘然天津资本投资咨询有限公司 浏览:456
融资融券宝典 浏览:29
定期理财规划 浏览:599
恒大集团股票行情 浏览:6
信托信披 浏览:944
大众公用股票分红 浏览:637
宁波银行后期查贷款用途 浏览:545
好好开车融资 浏览:300
融资租赁可行性报告 浏览:2
860日币是多少人民币 浏览:373
房奴如何理财 浏览:803
南昌住房公积金贷款计算器 浏览:427
国盛华兴投资有限公司 浏览:822
工行贵金属挂单四种 浏览:918
主力资金进出散户资金进出指标公式 浏览:8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