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金融投资 > 英国银行与国际金融

英国银行与国际金融

发布时间:2021-07-22 23:12:24

① 试比较中国金融市场与西方国家金融市场,中国存在哪些

中国与西方发达市场经济国家金融制度比较一国的金融制度一般包括三大要素,即金融机构、金融市场和金融工具。金融机构是指经营货币资金的各种金融组织。金融市场是金融机构和其他经济主体从事金融活动的场所和领域。金融工具则是表明债权债务关系,并能证明金融交易金额、期限和价格的书面文件。由于金融机构是金融市场上的主体,而金融工具是金融机构进行金融活动的手段,对金融工具的交易构成了金融市场的主要内容,因此,一国的金融机构在金融体系中举足轻重。下面我主要通过介绍美国、英国、德国三个国家的金融机构体系与我国进行比较。
美国
《一》美国的以联邦储备体系为中心的金融机构体系美国的金融机构主要由联邦储备体系(中央银行)、商业银行、政府金融机构以及非银行金融机构所组成。
(1) 联邦储备体系美国的联邦储备体系由联邦储备委员会、联邦公开市场委员会和联邦储备银行以及几大顾问性质的机构组成。联邦储备委员会主要负责制定货币政策,监管12家联邦储备银行和联储管辖范围内的金融机构,确保美国支付体系的完整性和连续性,负责执行有关消费信贷的联邦法规。同时,委员会还须向国会提交起经营情况的年报,以及一年两度的有关国家经济发展状况和联储货币与信贷供应增长目标特别报告。公开市场委员会是负责实施主要的货币政策工具——公开市场业务的专门机构,即由他来决定联储在公开市场上应做何种交易。这些交易是指通过买卖政府和联邦机构的证券,以吞吐存款机构的储备,从而实现货币政策的目标。公开市场委员会也规定和指导外汇市场上美圆对外汇的操作。美国有12个地区性的联邦储备银行,这些银行在本区内设立自己的分行。它们的职责有:提出有关贴现率的建议;存款机构的准备金,通过贴现窗口向其提供贷款;印制、保管货币;清算存款机构的支票,为其转帐;代理国库;对辖区内的金融机构实施监管。
《二》商业银行美国的商业银行有两个主要特点,双轨银行制度和单一制。双轨银行制度指商业银行的注册分为联邦政府注册的国民银行和在州政府注册的州银行。单一制是指,美国政府一般不允许跨州设分支机构。还有美国对银行的管理是非常严格的,除了50个州每州有一个银行管理机构外,联邦共有3个银行管理机构并存,即:财政部所属的通货总监、联邦储备委员会和联邦存款保险公司对银行进行检查监督。
《三》政府金融机构 这是指有美国联邦政府创办的金融机构。主要有住宅信贷机构、农业信贷机构和进出口银行。
《四》非银行金融机构在美国,将商业银行以外的所有金融机构统称为非银行金融机构。 包括,储蓄贷款社,互助储蓄银行,信用社,保险公司,养老基金信托公司,金融公司投资公司以及投资银行。在这些机构中有的可吸收存款,如储蓄贷款社、信用社等;有的则不接受存款,且资产的流动性较小,如保险公司、退休养老基金等。前者称之为非银行存款机构,后者称之为非存款金融机构。
《五》美国在国外的银行二战后由于美元成为国际市场的重要货币,美国垄断资本迅速扩张,海外投资激增,以及跨国公司的崛起,需要巨额资金支撑美国垄断资本在海外的扩张,这样促使了美国银行在国外的迅速发展。
以上这些主要内容就是美国的金融机构体系的框架。
下面接着介绍英国的金融机构体系的主要部分。 英国英国的金融机构由两部分构成,英国的银行和其他金融机构,英格兰银行是其中央银行。英格兰银行作为中央银行,主要的职能为:发行的银行、银行的银行和政府的银行。英国的银行系统种类齐全,数量众多,按照英国最新分类,"英国的银行"主要包括零售性银行、商人银行、贴现行、其他英国银行和海外银行等机构。
英国的其他金融机构是指除了银行以外的各类金融中介机构,主要包括房屋互助协会、国民储蓄银行、单位信托公司、金融行、养老金基金机构、保险公司。分行制是英国银行体系的特色之一。
英国的银行最早普遍实行分行制,被称为英国模式,其特征是:总行设在大城市,然后在国内外广设分支机构作为总行的派出机构,由此控制全国的大部分银行业务。英国银行制度另一重要特点是,存在着不少专门从事票据贴现业务的贴现所。英国与其它国家不同,企业一般不直接向存款银行要求贴现,存款银行也不直接向英格兰银行要求贴现,而是通过贴现所办理贴现与再贴现业务。
最后,伦敦作为世界上重要的金融中心,吸引了大批的投资者,因而就有大量的外国银行云集伦敦。
德国德国的银行体系是从19世纪中叶,随着国家工业化及其所引起的资本需求而发展起来的。德国的金融体系由中央银行、商业银行及其他金融机构组成。德意志银行是德国的中央银行,在金融体系中处于中心地位,拥有较大的独立性和权威性。联邦银行被认为是欧洲各国中最具有独立性的中央银行,按银行法规定,联邦银行可以不接受政府对该行发布的指示。当联邦银行和联邦政府在处理问题上有分歧而不能取得协议时,政府只能提出推迟作处决定的要求,而不能否决银行的决定。
德国的商业银行资本雄厚,非常活跃,在金融市场上处于强有力的地位。属于商业银行的有大银行(主要三大家)、区域性银行、外国银行和私人银行。德国的商业银行对工商企业控制力较强,主要是采取参股办法进行控制,通过参股,形成许多以银行为核心的大的垄断资本集团,由于是同一集团,银行对企业资金的支持也是积极的。
还有德国的银行业务基本上是多样化和综合化。除了商业银行还有专业银行和其他金融机构,包括储蓄银行、信用合作银行和保险公司。
以上就是这三个主要的西方市场经济国家的金融体系结构,下面我主要写我国的金融体系结构,从而可以很明显的看出中国与其他国家的差别。中国我国已基本形成了以中国人民银行为领导,国有独资商业银行为主体,多种金融机构并存,分工协作的金融机构体系格局。具体结构是:中央银行;政策性银行;国有独资商业银行;其他商业银行;农村和城市信用合作社;其他非银行金融机构;保险公司;在华外资金融机构。
(1)作为我国中央银行的中国人民银行,是在国务院领导下制订和实施货币政策,对金融业实施监督管理的国家机关。它具有世界各国中央银行的一般特征:是通货发行的银行、银行的银行和政府的银行。中国人民银行的分支机构根据履行职责的需要而设立,作为派出机构,根据中国人民银行的授权,负责其辖区内的金融监管管理,承办有关业务。
(2)政策性银行是由政府投资成立的,根据政府的决策和意向专门从事政策性金融业务的银行它们的活动不以营利为目的,并且根据具体分工的不同,服务于特定的领域,所以也叫政策性专业银行。有国家开发银行、中国进出口银行和中国农业发展银行三家银行。在起经营过程中,贯彻不与商业性金融机构竞争,自主经营与保本微利的基本原则。
(3我国金融机构体系中主体地位的是四家国有独资商业银行:中国工商银行,中国农业银行,中国银行和中国建设银行。目前,国有独资商业银行无论在人员,机构网点数量上,还是在资产规模几市场占有分额上,均处于我国整个金融领域绝对举足轻重的地位。除了以上三大板块以外,还有其他商业银行,农村和城市信用合作社,其他非银行金融机构,保险公司和在华外资金融机构。上面的四大部分主要是介绍了四个国家的金融机构体系的主要部分。通过对它们的说明,可以看出它们之间的很大区别,我国可以借鉴它们的某些优点。

② 汇丰银行是英国的银行,但为什么叫香港上海汇丰银行呢

汇丰银行(中国)有限公司于2007年4月2日正式开业,总行设于上海,是香港上海汇丰银行有限公司全资拥有的外商独资银行,其前身是香港上海汇丰银行有限公司的原中国内地分支机构。
香港上海汇丰银行有限公司于1865年在香港和上海成立,是汇丰集团的创始成员和集团在亚太区的旗舰,亦是香港特别行政区最大的本地注册银行及三家发钞银行之一。汇丰集团乃世界规模最大的银行及金融服务机构之一,在世界85个国家和地区设有约9,500个分支机构。
香港上海汇丰银行有限公司143年来从未间断在内地的服务,是在内地投资最多的外资银行之一,入股内地中资金融机构及自身发展的总投资已超过50亿美元,其中包括入股交通银行19% 的股份,平安保险16.80% 的股份,以及上海银行8% 的股份。香港上海汇丰银行有限公司在上海设有一间分行,从事外汇批发业务。
目前,汇丰中国共有87个网点,其中20间分行设于北京、郑州、成都、重庆、大连、东莞、广州、杭州、宁波、青岛、上海、沈阳、深圳、苏州、天津、武汉、厦门、西安、济南和长沙;另有67间支行设于北京、成都、重庆、大连、广州、杭州、青岛、上海、深圳、苏州、天津、武汉、厦门、西安和沈阳。
这一不断扩大的分行网络在内地外资银行中首屈一指。融汇国际经验和对本地市场的深入了解,汇丰中国独具优势,为您或您的业务提供广泛的银行和金融服务。
汇丰银行在中国各分行的主要业务可分为两类:一是工商银行业务(Corporate Banking),包括项目方面的贷款与房地产贷款、进出口押汇与票据托收、证券托管与B股业务、外汇资金安排等四个方面;二是零售银行业务(Retail Banking),如存储账户、汇款、旅行支票、信用卡、商户服务等。汇丰银行上海分行还为客户提供房地产按揭贷款等业务。
[编辑本段]汇丰银行还拥有港元的发行权
香港汇丰银行简称汇丰银行,是香港最大的商业银行,也是日本以外的亚洲最大的商业银行、世界最大的跨国银行之一。1995年该行的资产额3440亿美元,居世界大银行第31位,存款额818.37亿美元,资本和准备金亿美元,一级资本比率9.4%,总资本比率为14.5%,(一九九五年六月)雇佣职工100,000人,总行设在香港。
汇丰银行是为与中国贸易的公司提供融资服务于1864年在香港建立的。1865年开始营业,同年在上海设立分行,尔后在天津、北京、汉口、重庆等地设立分支机构。该行是英国人更确切地说是苏格兰人建立的。它是英国资本对旧中国进行经济侵略并控制旧中国金融市场的机构,在中国发行纸币,垄断外汇市场。1911年后取得关、盐两税的存款权,又领导对华贷款的帝国主义银行团,提供侵略性的政治借款和铁路、矿山等经济借款。解放后,该行在中国的分支机构除上海分行经中国政府允可经营外汇业务外,其余先后关闭。汇丰银行在其建立的最初年代里就加紧海外活动。1866年该行在日本设立第一家分行,并且在泰国开办第一家银行。1880年该行在纽约创办了第一家英国银行。19世纪、20世纪之交,汇丰银行在菲律宾、新加坡、斯里兰卡、印度和马来西亚设立了更多的行。在此期间,该行还在伦敦、里昂、汉堡等地设立了分支机构。在美国、法国和德国汇丰银行一直是经营年代最长久的英国银行。
汇丰的优质服务已获得广泛的认可,所获奖项包括:
《金融亚洲》中国最佳外资银行
《资产》中国最佳资金管理银行
《Global Finance》最佳私人银行
《银行家》亚洲与西欧最佳银行
《欧洲货币》评为“中国最佳外资银行”(连续4年)
积极开拓内地市场 汇丰银行任命首位华人主席
“最佳人选”
12月6日,香港上海汇丰银行公布重要人事变动。现任汇丰亚太区董事局主席艾尔敦将于明年5月退休,其职务由恒生银行副董事长兼行政总裁郑海泉接任,郑海泉将成为汇丰银行创立139年来,首位担任此职务的华人,也是在汇丰集团内职位最高的华人。 “作为第一个坐上这个位置的中国人,我感到十分荣幸。”在6日晚召开的记者会上,郑海泉说,汇丰政策一直是以最理想人选,担当最适当职务,而不论国籍、种族。他认为,获得任命与自己的华人身份无关,但他也同意,由华人任主席,有助于汇丰在内地发展业务。 郑海泉说,他的主要任务是将汇丰在亚洲的业务继续做大,并希望将汇丰打造为“董事及客户觉得骄傲,乐意与我们做生意,员工亦引以为傲的机构”。 汇丰银行的传统是每5年更换一次高层领导。对于这次涉及多个高层职务的大变动,即将退休的艾尔敦说,郑是接替他的“最佳人选”。 资料显示,艾尔敦的年薪高达1700万元,郑海泉目前则接近770万元,两者相差超过一倍。估计郑海泉接任主席后,年薪也会水涨船高,并入住主席专用豪宅。 对内地金融改革有信心 香港上海汇丰银行分别于1865年3月和4月成立于香港和上海。1991年汇丰控股成立,汇丰银行成为汇丰控股的全资附属机构。汇丰控股总部设于伦敦,主席是庞约翰爵士。汇丰银行于1965年收购了香港恒生银行51%的股权,成为恒生的控股股东,目前持有恒生银行62.14%的股权。因此,严格地讲,郑海泉担任汇丰亚太区主席,实际上是汇丰银行的内部调动。 此次与郑海泉同时被任命的,还有前渣打银行大中华区总裁王冬胜,他将出任汇丰银行执行董事,主管香港和内地业务。汇丰银行总经理柯清辉则将接替郑海泉之职,并同时担任汇丰银行执行董事。 尽管汇丰否认此次高层变动与开拓内地市场有关,但近年来,汇丰积极开拓内地市场则是不争的事实。目前,汇丰是在内地拥有网点最多、投资金额最多的外资银行之一。过去三年,汇丰对内地中资金融机构的总投资将近30亿美元,显示其对内地金融改革的信心。 曾患小儿麻痹,视雇员为老板 郑海泉1948年出生于一个6口之家,是家中长子,父母为水果小贩。3岁时,郑海泉不幸患小儿麻痹,屡医无效,父母担心他未来找不到工作。他明白若不努力,一生只能靠人怜悯过活,因而学习格外刻苦。
20世纪70年代,郑海泉考入香港中文大学新亚书院经济学系,这成为他一生的重要转折点。大学时代的郑海泉活跃于学生运动,并于1972年当选香港中文大学学生会副会长。
大学毕业后,郑海泉在盲人辅导会里做过两年的社工,此后赴新西兰继续修读经济学。回港后,1978年,郑海泉加入汇丰银行财务部,此后在汇丰银行策划部工作,1986年成为汇丰银行首席经济研究员,1995年任汇丰总经理,1998年调任恒生银行副董事长兼行政总裁。
郑海泉在政界也很有名。他曾于1991年至1995年被香港总督委任为立法局议员;1994至1997年被中国政府委任为香港事务顾问;1995年至1997年被任命为行政局议员。
郑海泉在恒生工作的6年半时间里,恒生的业务一直稳步发展,股价由1998年的30多元猛涨至目前的100多元。郑海泉的管理哲学是视雇员为老板,提倡下属评价老板的工作。最令他自豪的是,即使经历了香港的经济低谷,恒生在他的领导下,却没有裁过一个雇员。他不断为雇员提供内部培训,以便他们能适应新的工作。
汇丰银行百年-集团经营原则
汇丰集团恪守五大基本经营原则:
维持卓越的客户服务
营运讲究效率、注重效益
维持雄厚资本及充裕流动资金
贯彻审慎的贷款政策
严格控制开支
集团忠心尽责的雇员,落实上述原则,同时加强与客户建立长远关系,并促进雇员的跨国合作。

③ 英国纽卡斯尔大学的银行与金融专业怎么样同时收到卡迪夫大学国际经济、银行和金融的offer 大家给个意见

纽卡斯尔英国排名25吧,综合还是不错的~
卡迪夫没听过说实话= =

④ 我是学国际银行与金融,在英国留学,今年10月毕业,想回上海发展,需要具备哪些条件

你要想进银行的话,最好要开好学历证明这些材料,回国后可以公证文凭,一般大型国有企业和银行都要这些。如果银行没有熟人关系的话,那就只有靠自己的临场应变能力和专业知识的积累了,平时可以多看些金融方面的新闻。

⑤ 对比英国银行的发展与中国的银行的发展,可以学到什么

银行都是嫌贫爱富的,你越有钱,他越帮你,你没钱,他嘲都不会嘲你。你有钱他是你孙子。你没钱他是你大爷

⑥ 英国银行有哪些

1、英格兰银行是英国的中央银行。1694年由英国皇室特许苏格兰人威廉 · 彼得森(WilliamPaterson)等创办。初期主要为政府筹措战费,并因此而取得货币发行权。1844年根据新银行法(《皮尔条例》) 改组,分设发行部和银行部,后逐渐放弃商业银行业务,成为中央银行,1946年由工党政府收归国有。

⑦ 现在大四了,正在申请学校,打算去英国读研,想问问卡迪夫的国际经济,银行和金融这个专业怎么样

和你说啊 随意的 不是内圈和外圈的学校 都不能在英国金融业里找都工作的

以你的条件的话 找个名气大的学校去读 专业排名是浮云 回国好糊倒你老板就可以了~~

⑧ 英国卡迪夫大学国际经济银行与金融专业怎么样

很好,很不错

⑨ 英国的四大银行

四家银行:巴克莱( Barclays ),汇丰银行( HSBC ),劳埃德( Lloyds/TSB ),桑坦德( Santander )。

汇丰银行 HSBC:汇丰银行办理业务时很方便。不过鉴于汇丰银行不允许持有短期语言课签证的同学们开户,所以要是不是联合或者正课签证,就必须要选择其他的银行。

劳埃德 Lloyds/TSB:劳埃德总部位于伦敦,是一家规模非常大的私营银行,利息相比其他银行较高一些。 TSB 和巴克莱是平时见过同学们用的最普遍的两家银行卡。它的各项服务都与巴克莱差不多,学生账户不收年费,网上银行及手机 APP 超级方便。账户分为存储账户和现金账户,现金账户用于消费,可以透支,但是如果不开通透支业务的话金额超过 20 磅并且长期不还款的话有可能会被扣款。

桑坦德 Santander:桑坦德总部位于西班牙,是西班牙最大银行,同时也是欧洲地区的第二大银行。每月 5 镑的月费,据说如果用桑坦德的卡交房租和水电费可以免年费,桑坦德的网上购物不是自带的,需要开通,每月 2-5 磅的服务费,不过会有 cash back 。

(9)英国银行与国际金融扩展阅读

苏格兰皇家银行是仅次于英国汇丰银行的英国第二大银行、苏格兰第一大银行,成立于1727年。除一般银行理财服务外,银行还设有保险和公司财务等业务。

2008年金融危机中,该行损失严重被国有化,英国政府出资455亿英镑(约合694.2亿美元),持有该银行81%的股份,成为英国第一家国有化银行。

银行集团首席执行官斯蒂芬·赫斯特受命于危难,在金融危机之际,接受挑战稳定银行大局。今年5月,苏格兰皇家银行在爱丁堡银行总部举行2013年年会,预计2014年经营状况将恢复常态,银行资产重组程序可望基本完成。

⑩ 德国银行 与英美银行 结构差异

内容摘要:英国和德国是世界上金融业成熟的国家,但是二者在金融制度上却存在显著差异。英国是以市场为主导的金融制度,而德国则是银行主导的金融制度。本文从金融市场和银行中介业方面分析了英德金融制度的差异。
关键词:英德 金融制度 对比分析

金融制度是一个复杂的综合体,它由一国的金融监管制度、金融组织制度和金融市场三大部分构成。英国和德国是世界上金融业成熟的国家,但二者在金融制度上有显著差异。英国是以市场为主导的金融制度,而德国则是银行主导的金融制度。本文从金融市场和银行中介业方面分析了英德金融制度的差异。

金融市场的差异

(一)股票市场的差异
英国拥有一家股票交易所—伦敦股票交易所,1973年,所有11家地方证券交易所被全部合并到伦敦股票交易所。在伦敦交易所里有两个市场:主板市场和另类投资市场(AIM)。主板市场专门为经营业绩良好的成熟企业融资,上市条件严格。AIM市场专门为规模较小的成长性企业筹集资金,上市条件较为宽松,没有规模、经营年限和公众持股量等限制。截止2007年2月,共有3211家公司在伦敦股票交易所上市,其中1579个公司在主板市场上市,1632家公司在AIM市场上市,这包括700多家外国公司在英国的主板或AIM市场上市。
德国有8个地区股票交易所,但大多数的交易在法兰克福股票交易所进行。德国的股票市场可以划分为官方市场、受管制的官方市场、新市场和受管制的非官方市场。官方市场是最重要的市场,90%的股票在此交易,上市公司必须满足严格的条件才能在此发行股票。在官方市场上交易的多是德国传统大型股份公司(如奔驰、奥迪、西门子等)和一些国外大型企业的股票。官方市场上市费用高,对信息披露的义务要求非常严格。受管制的官方市场,上市条件相对宽松,无须提供公司创办书,可用一份简单的报告代替。入市成本比官方市场低50%。新市场于1997年开市,主要为创新型中小企业服务。新市场一度迅猛发展,由于上市标准过于宽松,对上市企业缺乏监管,投资者对其失去信心。2003年5月被关闭。受管制的非官方市场(Freiverkehr),是一个无固定组织形式的市场,原则上没有法定的信息披露要求,也没有审批问题,证券的上市交易只需司法机构的认可即可。到2004年1月,在德国所有市场上有10710家上市公司,其中法兰克福有5781家。但是在这1万余家公司中,德国本土企业只有973家,而来自国外的公司高达9737家。
从分析可以看出,英国股票交易所只有一个,拥有两个市场,德国有8个交易所、3个市场(新市场实际已经不存在)。英国本土企业占市场主体,德国的外国股票所占比重比英国的外国股票比重更高。共同点是两国股票市场的国际化程度都很高,但英国的外国股票交易量远比德国大。以2002年为例,英国的外国股票交易量是21000亿美元,德国是1010亿美元,前者是后者的20倍。
(二)债券市场的差异
英国债券市场按发行人划分,可以分为政府债券、金融公司债券和非金融公司债券。任何债券的发行都要经过FSA的审核和批准。近年来政府发行债券的数量大幅度上升,自2003年以来,每年发行额都在500亿英镑以上。政府债务的发行与管理在传统上由英格兰银行负责,1998年4月以后,这项职能转移至财政部的债务管理局(DMO),同时短期利率的制定职责也转移到DMO手中。英国政府债券发行最显著的特点是做市商制度,做市商是指DMO批准的具有直接从DMO买卖政府债券并销售的经纪商,它肩负两种职能,既可以自己购入,也可帮助其他公司购买,一般通过竞标的方式购买,目前英国政府债券市场上有17家金边证券做市商和5家内部交易商经纪人。
德国债券市场是世界第三大债券市场,发行部门有非金融公司、政府部门、金融公司和外国筹资者,债券的类型有政府债券、金融债券和公司债券。德国的公司债券与英国类似,公司债券所占比重较小,如果只考虑国内债券筹资情况,非金融公司筹资比重多数年份低于10%,造成这种原因是德国公司债券的发行额度需要经过政府部门的批准,手续繁复,耗时较多,另一个原因是间接融资容易。对于政府债务的管理,德国采用的是多部门分工合作方式,即由联邦财政部、联邦中央银行、联邦证券管理局、联邦财务代理股份公司共同负责, 联邦财政部制定国债发行政策并对政府收入与支出进行监控,联邦中央银行负责具体发行,联邦证券管理局负责债券债务登记管理以及还本付息工作,联邦财务代理股份公司负责制定具体的发行方案,显然这种管理体制与英国有很大的差异。
英国债券发行的总量远远高于德国的发行额,但德国的外国机构发行的债券所占比重高于英国同类指标

银行中介业的差异

(一)业务范围的差异
英国的银行部门可以分为两类:全面认可银行和许可存款银行(LDTs)。全面认可银行经营范围广泛,包括存款、信贷和债券买卖。LDTs的服务领域有限,主要集中在吸收公众存款方面,这些是小的金融机构,在公司名称里不能使用“银行”二字。
德国银行业可以分为综合银行和专业银行。综合银行属于“全能银行”,提供全部金融服务,包括吸收存款、贷款以及从事有价证券业务等,它主要由三类银行构成:储蓄银行、商业银行和合作银行。专业银行指从事特殊业务的银行如抵押贷款银行、开发银行、住房储蓄银行等,其业务范围通常受到相关法律限制,但是近年来随着金融监管的放松,其经营的范围有扩大的趋势。
英德银行业的差异表现在于德国实行的全能银行制,而英国实行严格的银行分业经营制。英国在金融“大爆炸”后,这种管制放松了,银行可以持有保险公司和企业的股票,参与金融市场,各种金融机构之间的业务界限变得模糊。
(二)其他差异
除了在银行结构即业务范围的差异外,英德银行部门的差异还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银行在企业外部融资的地位不同。英国的非金融性企业的外部资金虽然主要来自于银行,但其比重不到50%,而股票与债券合计有近40%。相反,从1970—1996年,德国企业的外部长期融资中,银行贷款所占比重平均为82%,股票和债券仅占12%。由于英国的银行地位相对低下而金融市场地位相对重要,西方学者将英国金融体系归属于市场主导型金融体系;德国的情况正相反,因此德国的金融体系归属于银行主导型金融体系。
2.盈利水平不同。英国银行业拥有较高的利润率。由于德国的州立银行和抵押银行利率非常低,排除这些银行所得到的数据更具可比性。从利息收入看,二者差不多,但是英国的非利息收入远远高于德国,而在人员成本上德国又高于英国,所以英国的利润与资产的比率高于德国0.4个百分点。英德银行业绩的差异也可以从股票反映出来,2003年,德国所有银行股票的平均收益是0.7%,英国则高达11.1%。造成这种差异的原因主要有:英国银行的非传统银行业务很发达,成为重要的收入来源;德国的银行业垄断程度较英国低,英国可以在一定程度获得垄断利润,英国银行业务的收费普遍高于德国;德国的公共银行部门和合作银行在银行业占的比重很大,这些银行不以银行最大利润为目标,提供服务的费用和利息要求都很低;英国的银行都是盈利为目标的;德国中小企业主要从公共银行部门(储蓄银行)获取服务,降低了德国整个银行业的收入;英国的零售银行和分支机构较德国少,降低了经营成本。3.银行国际化程度不同。英国的银行业国际化程度一直高于德国,英国拥有更多的外国银行分支机构,外国银行的贷款量占英国总贷款量的20%以上,而德国的外资银行所占份额不到10%。
4.银企关系不同。相对英国而言,德国银行与企业之间的关系更加密切,这种亲疏有别的关系根源于公司治理制度的差异。英国和美国的法律强烈要求公司管理者代表股东利益行事,利润最大化是公司唯一的目标。如果代理人不能满足股东的利润目标,公司将会被敌意接管。德国的治理机制可以用“双层管理,共同决策”来概括。
双层管理指德国的股份公司有监事会和管理委员会共同负责公司的治理,其中监事会负责公司的治理和监督管委会,对于特殊问题,如公司结构调整、改变业务范围、战略性安排、红利分配以及收购其他公司等均需得到监事会的同意,监事会有权任命、监督和解散管委会或某些成员;管委会则是负责公司的具体管理工作。
共同决策是指监事会的成员一半由股东选举的代表构成,另一半则由雇员选举,代表劳方的利益,公司的决策由资方和劳方共同作出。股东利益是管理层追求的目标但不是唯一的目标,还必须考虑其他利益相关者的利益。在公司的利益链条中有股东、管理者、银行和雇员四方,而银行居于核心地位。如果公司资金陷入困境,银行采取的手段是追加贷款,而不是让其破产,因此在德国很少发生敌意接管。反过来,由于德国金融市场不发达,公司缺少其他的筹资渠道,只能依赖开户银行并与其保持长久的关系。
物质产品的总供给和总需求的关系表现为供给的无限性和需求的有限性之间的矛盾, 矛盾的主要方面又是有效需求及创新不足。可持续发展是网络经济的基本发展模式。原基生产的M-B和B-C就是可持续发展生产模式,它选择任何具有最低使用价值和最小社会(含企业)成本的物质材料作为生产投入来备制B,同时,它是按最终消费品有效需求量的原基材需求量来备制B,B构造为C,不能实现社会价值的产品量极少。可见,网络经济与可持续发展存在必然的联系,其联系也具有重大意义。

阅读全文

与英国银行与国际金融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碳元科技投资 浏览:492
n派思股票 浏览:483
冠军1号系统指标公式 浏览:924
黄金怎样知道真假 浏览:37
手机换外汇吗 浏览:126
郑棉期货网上开户 浏览:741
20元欧元等于多少人民币 浏览:560
160629基金还有可能再涨 浏览:775
中国三大贵金属交易所 浏览:167
京能集团境内项目投资管理办法 浏览:227
国内贵金属整顿 浏览:212
欢乐颂2外汇 浏览:800
政府申请国家贷款 浏览:598
黄金投资收益率 浏览:866
12月6号美元兑人民币 浏览:101
理财r0 浏览:70
600611大众交通股票 浏览:257
欧式看涨期权价格计算 浏览:918
适合90后怎么投资理财 浏览:218
混合型基金涨跌看什么 浏览:6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