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主要审查批准银行业金融机构的哪几个方面
你好,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银行业监督管理法》的规定,中国银监会及其派出机构内的职责之一是实容施行政许可,包括:①机构准入许可;②业务准人许可;③人员准入许可;④股东变更审查。其中,业务准入许可是指,银行业金融机构的业务范围,中国银监会应当依照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的条件和程序审查批准。
希望可以帮到你。
② 我国政策性金融机构的特征有哪些
⑴有政府来的财力支持和信用保自证。
⑵不以追求利润最大化为目的。
⑶具有特殊的融资机制。政策性金融机构的融资机制既不同于商业性金融机构,也不同于政府财政。它的资金来源除了国拔资本外,主要通过发行债券、借款和吸收长期性存款获得,是高成本负债,而它的资金运用则主要是长期低息贷款,通常都是商业性金融机构所不愿或无法经营的,这样的负债和资产结构安排是通过由国家进行利息补贴、承担部分不良债权或相关风险等来实现的。但是,政策性金融机构的融资又明显不同于财政,它的基本运作方式是信贷,通常情况下要保证资金的安全运营和金融机构的自我发展能力,因此,在符合国家宏观经济发展和产业政策要求前提下,行使自主的信贷决策权,独立地进行贷款项目可行性评价和贷款审批,以保证贷款的安全和取得预期的社会经济效益以及相应的直接经济效益。⑷具有特定的业务领域,政策性金融机构不与商业性金融机构进行市场竞争,它的服务领域或服务对象一般都不适于商业性金融机构,而是那些受国家经济和社会发展政策重点或优先保护,需要以巨额、长期和低息贷款支持的项目或企业。
③ 政策性金融机构的特征是什么
中国的政策性金融,是指在一国政府支持下,以国家信用为基础,运用各种特殊的融资手段,严格按照国家法规限定的业务范围、经营对象,以优惠性存贷利率,直接或间接为贯彻、配合国家特定的经济和社会发展政策,而进行的一种特殊性资金融通行为。它是一切规范意义上的政策性贷款,一切带有特定政策性意向的存款、投资、担保、贴现、信用保险、存款保险、利息补贴等一系列特殊性资金融通行为的总称。
政策性金融虽然同其他资金融通形式一样具有融资性和有偿性,但其更重要的特征却是政策性和优惠性。政策性金融内涵的界定主要体现在以下本质特征:政策性,主要是政府为了实现特定的政策目标而实施的手段;金融性,是一种在一定期限内以让渡资金的使用权为特征的资金融通行为;优惠性,即其在利率、贷款期限、担保条件等方面比商业银行贷款更加优惠。这三个本质的特征充分显示了政策性金融同财政和商业金融的区别。(一)政策性功能
主要表现在政策性银行是以贯彻国家产业政策和区域发展政策为基本出发点,通常以优惠的利率水平、贷款期限和融资条件对国家政策支持发展的产业和地区提供资金支持。这特别表现在基础产业和农业方面,农业是任何国家的基础性产业,更是弱质性产业,因而需要政府直接的财政补贴和政策性金融的大力支持,但由于发展中国家财力所限,支持力度有限,只有发达国家的政策性金融可以给农业以直接的强有力的扶植与推进。而在发展中国家,政府则通过开发性的政策性金融对其国民经济的基础性产业和战略性产业给予巨额的、持续性的、强大的直接信贷扶植。在这些领域,政策性金融就发挥主体或主导性功能,而不仅是补充商业性金融的不足或纠正某些偏差。
(二)诱导性功能
政策性金融
指政策性金融机构的资金投放,导致间接地吸引商业性金融机构从事符合政策意图或国家长远发展战略目标的高风险新兴产业或重点产业的放款,充分发挥其首倡性、引导性功能,从而对政策扶植项目的投资形成一种乘数效应,达到以较少的资金推动更多的资金投入需要扶持的领域和项目的目的。
一般说来,政策性金融机构对处于成长前期、发展前途不明的重点产业先行投资,表明了政府对这些部门的扶持意向,从而增强了商业性金融机构的投资信心。当商业性金融机构对某一产业的投资热情高涨后,政策性金融机构就逐渐减少其投资份额,把该投资领域让给商业性金融机构,转而扶持别的行业,形成一种政策性金融对商业性金融投资取向的倡导和诱导机制。政策性金融机构通过发挥这种“领头羊”的作用,促进了国家产业政策的顺利实施,提高了整个社会的投资效益。在一般情况下,某一项目政策性投资只占20%-30%,并且大部分行业对政策性资金的依存度会随时间的推移而由高向低逐渐下降,这就形成一种政策性金融对商业性金融资金运用方向和规模的诱导机制。
(三)区域经济梯度整合的功能
政策性金融以政府赋予的区域调控职能为“天职”,根据生产力的梯度分布,把区域信贷政策和产业倾斜政策结合起来,配合政府进行梯度整合,从而有效调动经济资源,推进区域经济一体化发展。这主要是在商业性金融完全按照市场机制将金融资源从低利产业、地区配置到高利产业、地区的情形下,从微观和效率的角度看,这种逐利是合理或有效的。但从宏观经济运行和社会合理性角度看则会带来产业结构和地区结构的失衡。而政策性金融正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贯彻政府产业政策和区域发展战略等宏观经济调控措施的必要工具。政策性金融的主要活动领域,例如农业、中小企业、某些基础性产业以及边远落后的地区和行业,正是商业性金融不愿或不予选择的领域,政策性融资活动对这些领域的正常发展,特别是对产业结构调整、地区均衡发展等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这也是中国西部大开发战略中政策性银行的主要功能之一。
(四)补充性功能
政策性金融机构主要承担商业性金融机构无力或不愿承担的长期资金信贷业务,主要是补充完善商业性金融机构的功能。这表现在两方面:一方面,对技术、市场风险较高的领域进行引导补充性投资,对投资回收期过长的项目及低收益的基础设施补充投资;另一方面,直接对风险企业、低收益企业、低资信企业融资,间接地对企业信用形成担保,以引导商业性金融机构对其融资
④ 银行高危客户指的是什么
银行高危客户就是高风险客户,指的是银行在贷后管理过程中发现的套现、倒卡等用卡行为的客户。
的银行会要求持卡人“做分期,否则降额”,甚至直接降额、封卡。信用卡风控手段逐渐升级,京东白条、蚂蚁花呗和借呗等互联网金融产品逐渐接入央行征信系统。
银行在央行征信系统为主的风控措施之外,开始引入P2P网贷等第三方征信数据,作为补充手段,防范多头借贷风险。
银行的持卡人都曾反映出现这一情况,但这并非是大规模的普遍现象,主要原因是信用卡使用频率较低或被怀疑为“高风险”人群。
(4)高危银行业金融机构主要特征扩展阅读:
信用卡中心的风控策略多为“数据驱动风控”,银行引入外部互联网第三方数据,增加风控模型的数据源和基于外部数据的规则,但不会改变以央行征信为核心的风控体系。
银行加大与BATJ等流量方的合作。在这种合作中,往往也会进行数据交换,形成“流量+数据”合作模式,但银行的核心需求在流量。另一个趋势是,BATJ等互联网金融公司都在寻求对接央行征信,征信体系的覆盖会越来越广,有利于银行以征信报告为核心的风控体系。
一些互联网金融的征信数据,比如京东白条等的征信数据显示为小贷平台借款,而传统上小贷利率较高,征信报告并不显示该笔贷款利率水平等信息,这部分客户可能被部分银行识别为较高风险。要解决这一问题,“取决于未来征信报告的精细度”。
参考资料来源:凤凰网-银行卡突然被封?有过这些操作的人小心了,你已是“高风险”人群!
⑤ 金融的主要机构包括哪些
金融业是指经营金融商品的特殊企业,它包括银行业、保险业、信托业、证券业、租赁业和典当业。
金融业具有指标性、垄断性、高风险性、效益依赖性和高负债经营性的特点。指标性是指金融的指标数据从各个角度反映了国民经济的整体和个体状况,金融业是国民经济发展的晴雨表。垄断性一方面是指金融业是政府严格控制的行业,未经中央银行审批,任何单位和个人都不允许随意开设金融机构;另一方面是指具体金融业务的相对垄断性,信贷业务主要集中在四大商业银行,证券业务主要集中在国泰、华夏、南方等全国性证券公司,保险业务主要集中在人保、平保和太保。高风险性是指金融业是巨额资金的集散中心,涉及国民经济各部门。单位和个人,其任何经营决策的失误都可能导致“多米诺骨牌效应”。效益依赖性是指金融效益取决于国民经济总体效益,受政策影响很大。高负债经营性是相对于一般工商企业而言,其自有资金比率较低。
金融业在国民经济中处于牵一发而动全身的地位,关系到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具有优化资金配置和调节、反映、监督经济的作用。金融业的独特地位和固有特点,使得各国政府都非常重视本国金融业的发展。我国对此有一个认识和发展过程。过去我国金融业发展既缓慢又不规范,经过十几年改革,金融业以空前未有的速度和规模在成长。随着经济的稳步增长和经济、金融体制改革的深入,金融业有着美好的发展前景
⑥ 如何理解银行业的高风险特征
银行经营面临三大类风险:信用风险、市场风险和操作风险。
信用风险
什么是信用风险呢?简单地说,就是借款人违约,银行不能收回贷款本金和利息的风险。我们都知道银行主要的业务是吸收存款和发放贷款、赚取利差,贷款能不能如期收回、能不能完整收回银行最大的风险。在什么情况下银行贷款会出现风险呢?这包括两种情况:一种是贷款对象丧失了还款能力;另一种是贷款对象虽然具备还款能力,但是不愿意还,想通过不正常手段避免偿还贷款,也就是所谓的逃废债。
银行的信用风险管理,就是通过对贷款申请人进行事前审查和事后监控的方式,确保借款人是经营风险低、信用登记好的机构或个人。许多人认为,信用风险管理,就是要把贷款给最安全,没有风险的企业或者个人,其他事情不用操心。实际情况是,贷款后的监控和出现问题后的贷款处置和清收同样重要。信用风险管理水平高,可以在贷款发放后及时发现借款人的经济状况变化,及时采取措施收回部分或全款贷款,以避免发生损失或者止损。
银行为了降低信用风险,往往采取分散化贷款,也就是避免在某个行业、某个区域、某个企业过多贷款,避免把所有鸡蛋放在一个篮子里。当然,这些措施主要针对常态化的信用风险。而如果一个国家整体陷入经济衰退或者遭遇危机,造成大量企业经营困难甚至倒闭。而如果一个国家整体陷入经济衰退或者遭遇危机,造成大量企业经营困难甚至倒闭。
市场风险
什么是市场风险?就是当利率、汇率或者其他资产价格发生变化时,银行交易账户中的资产和负债面临的波动风险。2016年年末,中国银行业总资产超过230万亿,其中总贷款大约100万亿,大量资产是交易型资产,包括债券、外汇、其他金融品等等。银行持有这些资产是为了交易获利,当这些金融资产的价格变动方向对银行不利时,银行就面临市场风险。持有的交易资产规模越大,价格变动幅度越高,面临的市场风险越大。这就要求银行加强对交易型资产的管理和控制,包括限制某些资产的规模、限制交易员买卖资产的头寸,同时也要建立模型,评估和度量市场风险。
操作风险
什么是操作风险?这是指由不完善的内部操作流程、员工个人和信息科技系统,以及外部事件所造成损失的风险。操作风险是所有银行业产品、服务和活动所固有的风险,银行的运转离不开信息科技系统的支持。如果银行出现技术故障导致不能正常交易或者客户信息丢失、网络被黑客攻陷、后台系统发生故障,都会引发操作风险。此外,员工失误和欺诈也是操作风险的重要来源,会给银行带来风险。
⑦ 与其他金融机构相比,商业银行最明显的特征是()。
A
与其他金融机构相比,吸收活期存款,创造信用货币是商业银行最明显的特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