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招联金融是招商银行吗
招联金融不是招商银行。
招联金融是经中国银监会批准,由招商银行与中国联通共同组建的消费金融公司。旗下产品包括“好期贷”、“信用付”、“零零花”等,为广大客户提供全线上、免担保的普惠消费信贷服务。
公司注册于深圳前海,是我国第一家在《内地与香港关于建立更紧密经贸关系的安排》(CEPA)框架下成立的消费金融公司。股东双方将整合各自的优质资源,为招联公司发展创造有利条件,向消费者提供普惠互联网金融服务。
(1)招行消费金融优势扩展阅读:
一、产品简介
“招联金融”是招联消费金融有限公司打造的新型互联网消费金融产品,包含”招联好期贷”以及”招联信用付”两大品牌。使用招联金融,可在招联及各合作伙伴享受“先消费、后还款”的信用支付方式,也可随时随地秒速借取现金。
产品形式包括“招联金融”App以及“招联金融”微信公众号。招联信用额度全线上申请,无需面签,轻松快捷。一次申请,额度永久循环使用,高达20万。
招行联通强强联合,品牌保证,安全有保障。招联金融,不但让您提前享用心头所好,更是一种理财妙招与生活方式,提升生活品质,是您身边得力的金融帮手!
1、招联信用付:“先消费、后还款”的信用支付方式,免息透支、分期购物,提前享受优质生活。
2、招联好期贷:为您提供专业的贷款服务,不须抵押,无需担保,申请便捷,是您身边的信用变现神器。
二、产品功能:
1、现金借贷:即“招联好期贷”、“白领贷”、“业主贷”“公积金贷”“学生零零花”等贷款产品。
2、分期商城:使用招联信用额度,先消费、后还款,可分24期,可免息免手续费透支消费,优惠分期购物。
3、信用生活:提供医疗、教育、美容等多场景,分期服务。
学生零零花:专为在校学生提供信用贷款、分期消费服务,支持本科、硕士、博士申请,超低利率,随借随还,无需任何手续费。
❷ 想问一下招联金融是干什么的和招商银行有关系吗
招联金rong是由招商银行与联通共同组建,银监会消费金rong持牌机构;旗下产品包括“好期贷”、“信用付”、“零零花”等,为广大客户提供全线上、免担保的现金借贷、分期消费服务。
❸ 招商银行的特色有哪些
招商银行年成立于中国改革开放的最前沿——深圳蛇口,是中国境内第一家完全由企业法人持股的股份制商业银行,也是国家从体制外推动银行业改革的第一家试点银行。
成立29年来,招商银行坚持“因您而变”的经营理念,从一家只有1亿元资本金、1家营业网点、30余名员工的小银行起步,发展成为沪港两地上市的国内第六大商业银行,在英国《银行家》2015年“全球1000家大银行”榜单中位列第28位,在《财富》杂志2015年世界500强榜单中列第235位。截至2015年末,招行分支机构逾1700家,在中国大陆的120余个城市设立了服务网点,拥有5家境外分行和3家境外代表处,员工超过7万人。此外,招行还在境内全资拥有招银金融租赁有限公司,控股招商基金管理有限公司,持有招商信诺人寿保险有限公司50%股权、招联消费金融公司50%股权;在香港全资控股永隆银行有限公司和招银国际金融有限公司,是一家拥有商业银行、金融租赁、基金管理、人寿保险、境外投行等金融牌照的银行集团。
招商银行诞生以来,开创了中国银行业的数十个第一:创新推出了具有里程碑意义的、境内第一个基于客户号管理的借记卡——“一卡通”,首个真正意义上的网上银行——“一网通”,第一张国际标准双币信用卡,首个面向高端客户的理财产品——“金葵花理财”,并在境内银行业率先推出了离岸业务、买方信贷、国内信用证业务、企业年金业务、现金管理业务、银关通业务、公司理财与网上承兑汇票业务等等。近年来,招行又确立了“内建平台、外接流量、流量经营”的互联网金融发展策略,率先推出闪电贷、刷脸取款、“一闪通”支付等创新服务,按照“手机优先”战略,迭代创新手机银行和掌上生活App,抢占移动互联网时代新高地。多年来,招商银行品牌形象得到了社会各界的广泛认可,相当一部分业务领域已成为国内商业银行的标杆,连续多年获得境内外权威媒体评选的“中国最佳零售银行”“中国最佳私人银行”“中国最佳现金管理银行”等殊荣。
近年来,顺应新常态下中国经济金融发展形势,招商银行依托自身优势和经营特色,确立了以“轻型银行”为目标、以“一体两翼”为定位的战略体系,经营特色更加鲜明。2015年,招商银行以位居国内银行业第六的规模,实现了许多“轻资本”的战略新兴业务与国有大行比肩的业绩,包括零售利润占比、信用卡、私人银行客户和规模、资产管理规模、资产托管规模,以及金融市场业务、海外业务收入占比等等,走出了一条轻型银行的差异化发展之路,引起市场广泛关注。2015年招行的经营表现得到了市场和投资者的广泛认可,全年A股股价累计涨幅、市净率均排名上市银行第一,获评“中国最受投资者尊重的百家上市公司”第一名。
未来几年,招商银行将坚持“一体两翼”战略定位,专注聚焦,走轻型银行发展道路,努力布局互联网金融,实现数字化思维与能力全面领先,努力把我行打造成为“创新驱动、零售领先、特色鲜明的中国最佳商业银行”。
❹ 招联金融和招联好期贷有什么区别
招联金融和招联好期贷的区别如下:
一、类别不同
招联金融是一款招联消费金融有限公司推出的线上信用贷款平台 。
招联好期贷是招联金融旗下的一款互联网信用贷款产品。
二、内容不同
招联金融包括供现金借贷、分期消费等服务。
招联好期贷包括白领贷、大期贷等诸多个性化品类。
(4)招行消费金融优势扩展阅读
招联金融受招行、联通支持,招联金融起步时在品牌、资金、渠道方面具备一定先天优势。近两年,受外部环境因素变化,消费金融市场高速增长红利逐渐消退,叠加强监管大势和24%年化利率双重压力,同业消费金融业务经营普遍难度加大。
招联金融经受住了逆势考验,根据公司2019年财报数据,招联金融的营业收入已突破100亿元,利润等关键指标也明显优于同业,位居消费金融第一梯队。
❺ 大家说说招联金融是招商银行吗联通的
不是,招联金融是招联消费金融有限公司的简称,是由中国联通与招商银行版共同组权建,隶属银监会监管的持牌消费金融机构。招联金融作为联通集团旗下公司,对联通集团沃信用分体系提供了数据、技术上的支持,并提供了“金融特权”的服务。
❻ 招联消费金融是什么
招联消费来金融有限公司自是经中国银监会批准,由招商银行旗下香港永隆银行与中国联通共同组建的第一家在《内地与香港关于建立更紧密经贸关系的安排》(CEPA)框架下成立的消费金融公司。公司注册于深圳前海,注册资金20亿元
❼ 招商银行消费金融是战略制高点
在2019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中,明确指出要“促进形成强大国内市场,要努力满足最终需求,提升产品质量,加快教育、育幼、养老、医疗、文化、旅游等服务业发展,改善消费环境”。2018年8月,银保监会曾发布《关于进一步做好信贷工作提升服务实体经济质效的通知》,释放了鼓励消费金融发展的政策信号:
“积极发展消费金融,增强消费对经济的拉动作用。适应多样化多层次消费需求,提供和改进差异化金融产品与服务。支持发展消费信贷,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创新金融服务方式,积极满足旅游、教育、文化、健康、养老等升级型消费的金融需求。”
既然如此,为年轻人提供足够的消费金融产品支持,便是2019年消费金融监管政策的应有之义。
展望2019:
消金走出低谷的希望在哪里?
消费金融不是哪几家机构盘里的菜,消费金融是一个生态,在这个生态中,既需要银行等持牌机构,也需要互联网平台,你之砒霜,我之蜜糖,多层次体系才能确保生态的流动性。
用户的信用是流动的,从低到高,低点时若无人问津,压根就没有高点可言。互联网平台主攻融资难,用高息的漏斗从征信白户中过滤出相对优质的用户,接下来,银行上场,解决融资贵的问题。在这个过程中,互联网机构为银行输送了大量的征信用户,是整个消费金融生态的流量入口,不可或缺。
建设强大的国内消费市场,要激活年轻人的消费潜力,要鼓励消费金融的发展,也因此,市场需要互联网消费金融机构的重新崛起。
也许,这便是消费金融机构于2019年走出低谷的希望。
❽ 招商银行消费金融业务合约是干什么的
招商银行消费金融业务合约是,招商银行推出的消费金融的业务,一般就是信用卡,或者是分期的。
❾ 消费金融"三国杀",银行要凭什么占领下一个制高点
消费信贷规模正呈现井喷式增长。
根据艾瑞咨询最新发布的《2017消费金融洞察报告》显示,短短4年,互联网消费金融的交易规模从60亿猛增到4367.1亿。从2013年到2016年,互联网消费金融交易规模实现了70倍爆发式增长,年复合增长率达317%。
消费信贷的巨大市场空间,吸引着各类机构争相涌入,具备场景和数据优势的互联网电商巨头,受限于监管新政而向消费金融转型的互金平台纷纷涌入这片蓝海。
与此同时,消费金融的市场机遇也引起了传统金融机构的重视,以银行为例,其零售贷款中个人房贷增速受到抑制,轻资本、高效率的消费信贷已成为转型方向之一。
招商银行信用卡旗下的掌上生活App就是近几年金融机构转型的最佳案例。今年8月,掌上生活App已经迭代到第六个版本(6.0版),这一金融服务平台自诞生以来,其定位随着经营策略的调整而不断进化。
从1.0、2.0时代主打“优惠服务”;3.0时代聚焦“金融工具”;4.0时代转型“金融工具+生活电商”,5.0版本的掌上生活App,打破了银行界壁垒,面向全体用户开放注册。
在开放用户体系的基础之上,掌上生活App 6.0进一步开放了消费金融服务,剑指“第一消费金融App”。至此,将掌上生活App打造成独立互联网品牌的战略方向也更加清晰。
创新求变的银行机构让消费金融市场的竞争更有看点,于是我们看到,目前中国的消费金融市场,互联网电商巨头、消费金融公司以及商业银行等三大派系占据了消费金融的三块“高地”,“三国杀”战局已经清晰可见。
那么,手握资金、寻求创新模式的银行在这一轮竞争中胜券何在?
“长板”很长, “正规军”风控实力强劲发展更稳健
回顾消费金融演进史,互联网电商巨头等非银行机构的发展空间其实来源于“差异化竞争”,他们从市场间隙入手,向传统银行原本不太重视的人群提供服务,并以此攫取了发展的第一桶金。
但伴随着非银行机构大量涌入市场,消费金融市场一度乱象频发,暴露出诸多令人担忧的问题。此时,银行机构作为正规军的优势就得以凸显—它们风控经验丰富,有成熟的征信及审批模式,在风险控制及定价方面能力突出。
尤其是商业银行的信用卡业务开展多年,已经形成了一整套相对完整的、成熟的风险管控体系,也经历过实际业务的检验,相对于互联网企业以及非银行系消费金融公司,银行的风控体系更为稳健。
招商银行信用卡中心总经理张东就曾对媒体表示,“所有的消费信贷行业,不是因为发展得慢而死掉,往往由于风险没有管控而死掉。速度慢一点,积累能力以后慢慢加速可以,但在风险管理能力不够的时候,发展得越快,死得越快。”
除了风控优势之外,存量客户资源、低廉的资金成本、良好品牌信誉度等方面亦是银行进军消费金融的长板,这些都构成了银行“超车”的基础。
“短板”不短,智能信贷助用户体验持续进化
尽管具备了作为正规军的优势,但非银行机构们对于消费金融市场的前期开拓也让其获得了相当的先发优势——用户体验以及场景优势。
事实上,以信用卡和各种消费类贷款为主的消费金融业务本就是银行零售业务之一。但银行传统的“线上申请、线下审批”路径牺牲了客户体验,尤其在主打小额、高频的消费金融领域,繁琐的审批手续往往让用户敬而远之。
但从目前来看,对于银行客户体验方面的短板,也许需要“士别三日、刮目相待”了。不少银行已经跳出传统路径,全流程线上自助模式开始出现。一键申请、数秒即可放款的纯线上信用贷款,成为银行分食消费金融市场的利器。
以掌上生活App 6.0 推出的“e招贷”为例,这是一款针对老用户的消费金融产品,它最高可提供30万额度、支持随借随还或分期还款。值得注意的是,这是一款纯线上产品。
该产品在短时间内获得了相当大的市场份额,截至今年6月末,“e招贷”产品交易规模已达381亿元,余额逾300亿元。
体验掌上生活App 6.0可以发现,“e招贷”只是其众多细分消费金融产品之一。除此之外,为了满足不同用户在不同场景下的需求,掌上生活App 6.0还提供e闪贷、e分期、现金分期等各类消费金融产品。
值得注意的是,为了解决用户难以找到适合自己的消费金融产品的“痛点”,掌上生活App 6.0还推出了智能推荐引擎e智贷。用户只要输入他需要借款的金额以及他期望的还款方式,后台会结合该客户的自然属性以及历史交易数据,为他推荐一款适合他的产品。
显然,为了赢得更多的用户,银行已经意识到把握用户需求和加强用户体验的重要性。毕竟,对于移动互联网的机会,没有人敢错过。
金融科技场景化融入,打造竞争力的代际差异
为了弥补在消费金融领域的场景短板,越来越多的银行开始发力Fintech,试图用“金融科技+场景应用”的方式助推消费金融。
一方面,巨头“结盟”成为常态,半年时间内,BATJ相继与工农中建展开合作,消费金融业务正是其合作重点,而双方融合的聚焦点瞄准就在 FinTech领域。
但由于双方合作时间尚短,目前仍未显示出互联网巨头与银行能在FinTech领域碰撞出怎样的火花。如何改变互联网即渠道、银行即资金供给方的传统模式仍是一个难题。
除了巨头“结盟”之外,银行也在开始新的尝试。招商银行副行长刘建军在金融科技及消费金融方面传递了一个积极的信号,即“金融科技是招行下半场转型的核动力”。
或许,未来掌上生活App这一移动平台承载的使命,将是刘建军所说的那样——“实现金融科技场景化融入,满足客户普遍的消费升级需求,以获得零售金融业务竞争力的代际差异”。
掌上生活App是招商银行信用卡在移动端布局场景的重要平台。优惠力度不逊于互联网平台的饭票影票、积分实时换购、机票酒店一键预订等各类服务,成功连接起更多的线上线下场景,从而实现用户的高粘度及高变现。
以出境消费服务为例,招行信用卡的场景服务可完整贯穿境外旅行的前、中、后三个场景。预定机酒服务、办理签证、境外购物、消费分期等服务均可以在掌上生活App上完成。
除了自建平台之外,招行信用卡也在通过与互联网企业的合作攫取获客场景。今年以来,招行信用卡已推出王者荣耀联名卡、网易云音乐联名卡、摩拜单车联名卡等多款卡产品,嵌入到更多年轻人喜欢的休闲、娱乐、出行等场景中,让他们转化为自己的用户。
总体而言,传统金融行业正将金融服务主动延伸到日常的生活消费,抢占用户的高频使用场景,将场景围绕着用户的需求生长和运转。按照这一逻辑,银行进行了一场异于互联网巨头的“反向突破”——从支付平台延伸到场景服务。
Brett King在商业畅销书《BANK 3.0》中预言,“银行将由一个场所的概念,转化为无处不在的服务。”银行要想真正站上消费金融的风口,考验它们的或许正是提供“无处不在的服务”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