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金融投资 > 金融投资消费陷阱

金融投资消费陷阱

发布时间:2021-07-20 05:01:47

Ⅰ 常见的理财诈骗手段有哪些

常见的理财诈骗手段有:
1、实行会员准入制。虚假理财网站常用“注册即送现版金”等奖励方式诱惑投资者权。一般注册会员时需要输入身份证号等信息进行实名注册,还要提供用于项目结算的网银账号等,才能成为他们的准入会员。
2、项目繁多,无实质实业投资说明。投资理财骗局多提供周期不同、种类繁多的多种投资项目,一般投入金额越多,分红周期越长,不法分子宣称的份额金额越高。
3、天天分红,高额返利。此类投资诈骗最大的特点就是放长线钓大鱼,以投资公司为载体,以定期分红为诱饵,等网民投入小量资金后,前期定时给网民“分红”(返利),待网民不断追加资金或介绍亲友大量投资后,骗子就会关闭网站、销声匿迹。
4、传销拉人头式奖励机制。多数骗局具有明显的传销性质,利用受害人的人际关系网,吸纳更多人上当受骗。如前段时间疯传网络的MMM金融互助社区,本质上就是金融传销,金融诈骗。

Ⅱ 十大互联网金融陷阱风险有哪些呢

一、庞氏来骗局:披着亮丽外衣的“自拆东墙补西墙”老牌金融陷阱
二、虚拟货币:比特币引发各种紧跟风口的新潮骗局
三、消费返利:伪装公益消费的网络传销陷阱
四、违法P2P平台:高利率诱惑的虚假标的
五、消费金融套现:网购平台的信用额度已成非法吸钱产业链集中地
六、借款佣金:“借款佣金”成最常见的网贷诈骗形式
七、“套路贷”:受害人债务成几何式增长
八、网贷手续费:专盯急需贷款人群骗取手续费、佣金
九、钓鱼网站:仿冒真实网站地址或页面
十、网络外汇理财:高大上包装之下的投资平台易设陷阱

Ⅲ 26岁“白富美”非法集资3亿,美容消费200多万,如何避免投资陷阱

【秀儿说事】

26岁的小卢,年轻貌美,事业有成,在周围人的眼里,是一个不折不扣的“白富美”!然而,她的钱财,却是来自于非法集资,共“借了”周围人3亿元,期间大肆挥霍,花掉了1900万,其中,仅用于美容消费的就有200多万!

小卢是一个房屋中介销售,每年靠中介能有20万的收入,但她不满足,自己开了一个中介,然后开始了非法集资之路,借款20万,许以半月10万的利息,从此走上了拆东墙补西墙的不归路,前后非法集资3亿,造成大家损失1900多万!

【4】她是诈骗罪不假,但是那些借钱给她,明知这么高利息不靠谱,算不算放高利贷,也有罪?因为只要是正常人,利率太高,一看就知道这有问题,还借博取利益,明显有放高利贷之嫌疑,她坐牢了,后面的亏了,也不能让前面那些人这么容易混过去才是!

【结束语】

借款20万半个月利息十万,转手一卖就赚30万,有这么夸张?月息10%都出借的人,值得同情吗?

Ⅳ 现在有不少金融证券机构钻法律空子,诱骗消费者投资做期权股票,害得他们血本无归。受害者该怎么办

首先,总结经验,确保以后再也不会在这上头被骗。所谓吃一堑长一智,掉到坑里了,我们能做的,就是下次不要再掉到这个坑里。

一般来说,我们之所以会上当受骗,都是因为贪欲太强,但是相关的经验和能力却不够,结果就掉到了别人设好的陷阱里。

其次,先采取缓和一点的方式,试试能不能多少要回一些钱。如果这个机构确实不合法,存在操控股票期权的行为,他们本身是心虚的,也许会多少还你一些钱,避免你更多的纠缠。比如找相关负责人、老板,先心平气和说,不行就一直跟着试试。

最后,如果老板人都不见了,已经卷款跑路,那就只能报警或者向相关部门举报了。这种方式是下下策,为什么呢?因为只要老板被抓了,基本你的钱要回来的几率也非常小了。老板虽然会有一些资产被征收,但是相关部门把钱给了你的可能性极小。毕竟,那么多人等着要钱呢。

Ⅳ 马上金融。。。。。这就是个骗局,希望大家不要在去上当受骗,我真心的实话实说。

马上金融消费贷,太坑,就是个骗局,大家要小心了!

Ⅵ 金融管理部门约谈13家网络平台企业,你都遇到过哪些金融乱象

我没有遇到过金融乱象,不过常常在网上看到一些人中了金融乱象的套路。金融陷阱近些年花样翻新,迷惑性,隐蔽性越来越强,让人防不胜防。不过,万变不离其宗,我们可以重点关注以下几个重点区域:

1.投资类陷阱。包括期货黄金、白银等贵金属交易,现货原油,外汇交易类,邮币卡交易,农产品交易,茶品交易等。如各种注册地在香港、澳大利亚、美国、英国等地的带杠杆交易的外汇交易平台,服务器建在大陆之外,打着当地监管局监管,构建虚拟交易平台,行情数据造假,大多数初入投资者可以尝到盈利甜头。利用交易滑点,撰改数据,骗取暴利。国内的邮币卡交易平台以高额收益为诱饵,吸引投资人下载平台入市追加投资后,操纵价格,收割客户或跑路。

5.虚拟货币陷阱。以区块链技术为口号,数字货币为幌子进行传销,注册免费矿机,吸引新客户,怂恿客户买矿机加大挖矿量,以获取更大收益。最终,投资者逐渐入局,越投越多,为庄家接盘。

Ⅶ 央视曝光理财骗局引发网友热议,你见过哪些理财套路

我见过的理财套路有境外诈骗网站,骗子会在国内各大网络平台投放极具诱惑力的广告。P2P平台频现虚假投资标。在互联网金融借贷平台,还流行着一种借款诈骗。

Ⅷ 如何理性消费,防范金融欺骗陷阱,注重自已征信建设

利润过高 极具诱惑力的投资 多为金融欺骗陷阱 克制投机取巧跟占小便宜的心里

Ⅸ 常见银行理财产品陷阱有哪些

银行理财产品通常有两种:自有理财产品和代销理财产品。自有理财产品,因为有银行自身信用背书及成熟的团队运作,安全性相对较高;代销产品,是指其他机构与银行合作,将产品放在银行的渠道上进行销售,对于代销产品,银行不负责管理,产品以发行机构自身的信用作保障。
不过,在现实生活中,银行理财产品也存在着不少坑,那么我们购买银行理财产品,需要注意哪些坑呢?首先,很多人到银行里面,看了高收益理财产品就购买,这是不对的。在购买理财产品之前,一定要先辨别清楚产品是银行自有还是代销,如果是代销产品,还要搞清具体的发行机构,看看是否可信。有些老年客户本来是买理财产品的,却变成购买了银行代销的保险产品了。
再者,即使是银行自己发行的理财产品,也都不能承诺保本保息,而预期收益率是银行对理财产品最终收益率的估值做出的评估(一般参考以往该类理财产品的收益率),但是其并不代表产品到期的实际收益率。不少银行的工作人员在销售理财产品时,喜欢把预期收益率报得很高,而没有进行相应的风险提示。
比如,银行发售的结构性理财产品,往往与黄金、汇率、国际油价等高风险标的挂钩,虽然预期收益率很高,但实际到期收益率是多少,要按照实际结算后的情况来看。而结构性理财产品由于收益波动很大,往往无法达到预期的收益率。
再者,在银行购买理财产品时,最忌讳的是遇到了飞单或虚假理财。飞单指的是银行工作人员利用投资者对银行的信任,出卖不属于银行自己的理财产品(也非银行正规的代销理财产品),从中获得高额的拥金提成。在通常情况下,银行工作人员往往替房地产商销售信托产品。
虚假理财,指的是银行工作人员私刻银行公章,私自制作理财协议,利用银行工作人员的身份,以高息吸收客户的资金,发行根本不存在的理财产品。这往往是,银行工作人员假冒销售理财产品的名义,通过融资获取大量客户资金,再转手借给别人用于投资,收取更高利息。如果投资成功了,对方还本付息相安无事,如果借款方还不出钱,那投资者购买银行理财产品的钱很可能打水漂。
为了避免出现购买到非本银行的理财产品,建议大家:①尽量到网银或者手机银行上购买理财产品,以确保理财产品的安全性;②如果在网下购买理财产品,一定要仔细看产品的说明书,弄清楚情况再购买;③到中国理财网查询该产品是否为银行发行的正规理财产品(所有银行发行的理财产品必须要到这里登记备案)。

阅读全文

与金融投资消费陷阱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富国互联科技股票基金封闭期 浏览:120
bf一款神奇的游戏理财 浏览:11
招商融资发布会 浏览:20
租赁表外融资 浏览:575
中国股票价格为什么高 浏览:803
适合20岁怎么理财 浏览:83
理财保险的意义与功用 浏览:533
黄金藤价格价格 浏览:503
85港币折合人民币是多少人民币 浏览:505
江苏八方贵金属软件下载 浏览:344
证监会首批批准证券投资机构 浏览:928
趋势投资利润回吐 浏览:593
益民集团产业投资 浏览:398
平安综合理财 浏览:461
不良贷款不良资产 浏览:307
如何用100万来投资理财 浏览:793
县域理财 浏览:425
理财王冠 浏览:623
理财客户细分 浏览:16
st兴业股票 浏览:1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