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上投摩根基金管理有限公司的投研团队
内需动力基金基金经理:孙延群
投资总监、阿尔法基金、内需动力基金基金经理:孙延群
复旦大学MBA 、CPA、助理工程师。2005年加入上投摩根并随后担任阿尔法股票基金经理,凭借出色投资管理能力,为投资者带来了稳健卓越的回报,获上海证券报评选的2006年最佳股票型基金经理奖。2007年4月,兼任上投摩根内需动力基金经理。加入上投摩根基金公司前曾任职于中兴信托投资公司上海证券管理总部、平安证券公司证券研究所、景顺长城基金管理有限公司。2004年6月起,担任景顺内需增长基金经理。
中国优势基金基金经理:杨安乐
上海交通大学工学博士,八年证券、基金行业从业经历。2004年加入上投摩根基金公司,先后担任行业专家、研究部总监助理、上投摩根中国优势基金经理助理、上投摩根成长先锋基金经理助理,在投资、研究领域均做出了突出业绩,获得广泛认可。2007年8月起担任中国优势基金经理。曾担任兴业证券研究发展中心研究员、大成基金公司高级研究员。在石化及化工行业研究方面表现卓越,获得2003年度明星研究员称号。
中国优势基金基金经理:王振州
中原大学电子电机学士,企业管理硕士;6年以上证券从业经历,曾任宝来证券国际金融集团高级研究员;日盛证券投资信托股份有限公司担任日盛美亚高科技基金及日盛小而美基金的基金经理;元大证券投资信托股份有限公司担任元大双盈基金的基金经理。2007年9月加入上投摩根基金管理有限公司,2007年11月起任上投摩根成长先锋基金的基金经理。
上投摩根货币市场基金基金经理: 王亚南
硕士研究生,5年证券、基金从业经历。2003 年至2007年,就职于海通证券股份有限公司研究所,任固定收益研究员。2007年4月加入国泰基金管理有限公司,任国泰金鹿保本基金的基金经理助理。2008年6月加入上投摩根基金管理有限公司。
阿尔法股票基金基金经理:周晓文
同济大学硕士,普渡大学德国分校MBA,八年证券、基金行业从业经历。2004年加入上投摩根基金公司,先后担任行业专家、阿尔法股票基金经理助理,在投资、研究领域均做出了突出业绩,获得广泛认可。2007年8月起与孙延群先生共同担任阿尔法股票基金经理。加入上投摩根基金公司前曾担任安达信咨询公司行业分析员、上海证券有限责任公司研究部副经理。
双息平衡、双核平衡基金基金经理:芮昆
CPA,八年证券、基金从业经历。2004年加入上投摩根基金公司,担任上投摩根中国优势基金经理助理,同时负责能源、电力、家电、农业等行业研究,在投资、研究方面均做出了突出业绩,得到业内广泛认可。加入上投摩根基金公司之前曾任东北证券金融与产业研究所电力、能源行业高级研究员,湘财证券研发中心总经理助理、首席分析师。2004年入选《新财富》“电力、水、煤气行业”最佳分析师前五名。 2006年4月起担任上投摩根双息平衡基金经理。双息平衡成立以来,到点分红,依照基金合同,有纪律性的操作,创造出稳健的业绩;2008年5月起担任上投摩根双核平衡基金经理。
成长先锋基金基金经理:赵梓峰
工学学士,CPA,十五年证券研究经验。2005年加入上投摩根担任研究总监,2007年3月起担任成长先锋基金经理。加入上投摩根基金公司前曾任元富证券中国研究部主管、凯基证券中国研究部主管,曾管理一支14人的研究团队,并负责策略研究。担任成长先锋基金经理以来,凭借出众的研究功底,创造了良好的基金业绩,获得广泛认可。 研究副总监、行业专家、成长先锋基金经理:许运凯
复旦大学经济学博士,8年证券基金从业经历。2006年3月加入上投摩根基金公司,目前担任研究副总监和行业专家,负责机械、汽车行业研究。2001年到2006年初,担任国泰君安证券研究所的机械行业高级研究员一职,2004、2005年连续两年被评为《新财富》机械行业最佳分析师的第一名。
内需动力基金基金经理:王孝德
10年金融证券领域相关工作经验。2008年5月加入上投摩根基金公司,随后与孙延群共同担任内需动力基金经理。加入上投摩根之前任职于华宝兴业基金公司,于2007年4月至2008年4月担任宝康消费品基金经理。曾担任德邦证券,证券投资部副总经理。 上海交通大学企业管理博士,九年证券、基金行业从业经历。2007年加入上投摩根基金公司,2007年8月起与杨安乐共同担任中国优势基金经理,2008年5月起与芮昆共同担任双核平衡基金经理。加入上投摩根基金公司前曾就职于湘财证券研发中心投资策略部、中国太平洋保险公司资金运用中心、泰达荷银基金公司。2004年起先后担任泰达荷银风险预算基金、泰达荷银货币基金的基金经理以及固定收益部总经理,负责公司旗下所有基金的债券和可转债投资。
投资副总监、亚太优势基金经理:杨逸枫
14年亚太区域型基金投资运作经验,对亚太金融市场的投资环境十分熟悉。
在加入上投摩根基金公司之前,杨逸枫女士曾在台湾摩根富林明证券投资信托公司任职,先后担任JF亚洲基金、JF台湾增长基金的基金经理,投资业绩出众,曾获台湾地区基金业的最高奖项——台湾杰出基金经理人“金钻奖”、台湾杰出投信投顾人才“金彝奖”。据Morningstar的统计,1996至2003年,杨逸枫女士管理的JF亚洲基金,历经多头与空头市场洗礼,为投资者带来了稳健卓越的业绩回报,赢得广泛认可。 8年证券基金从业经历。2007年9月加入上投摩根基金公司,目前任职投资经理,负责QDII海外新兴市场研究及固定收益投资。曾任职于香港永丰金证券(亚洲)及香港永丰金资产(亚洲)有限公司,熟悉海外股票及债券市场的投资运作,曾受《中国证券报》之邀撰写海外投资专栏,内容覆盖20多个新兴市场。具有香港证券交易及香港资产管理负责人员(Responsible Officer)资格。
研究部总监助理、行业专家:朱立斌
经济学硕士,8年证券基金从业经历。2007年加入上投摩根基金公司,目前任职行业专家,负责钢铁、综合行业研究。曾任职于天同证券研究所行业公司部副经理、申银万国证券研究所钢铁行业高级分析师,2005、2006年入选《新财富》“钢铁行业”最佳分析师。
研究部总监助理、行业专家:刘军
理学硕士,11年证券基金从业经历。2007年5月加入上投摩根基金公司,目前任职行业专家,负责食品饮料、建材业研究。曾任职于武汉桥建集团公司,海通证券研究所行业公司部经理、海富通基金管理公司股票分析师。
Ⅱ 注册制对股票市场的影响
具体如下:
1、注册制对市场影响有四大利好,一大利空。长远来看,注册制将减少为权力寻租买单,减少波动,强化价值投资,这对中小投资者带来的好处要大于其损失。
2、利好:
一、核准制是存在制度缺陷。
当一些人或部门手握“谁可以上市”“谁先上市”的大权时,不可避免会引发权力寻租现象,这些权力可能会被转化为个人利益。最终,谁为这种昂贵的“审批权力”买单?绝不是上市企业,而是中小投资者。这就好比,谁为出租车的牌照,为“份子钱”买单?普通乘客呀。所以,核准制隐藏着对中小投资者的“暗中掠夺”的不合理机制。如果不实施注册制,无法谈投资者保护。
二、注册制可以有助于将资金引流到实体经济,有助于“万众创新”。 在很多人眼中,股市仅仅是让上市企业获得资金支持,与其他企业无关,与经济无关。这是因为,长期以来,因为审批制及上市难问题,A股是一个相对封闭的独立市场,股市走牛也只是让壳资源更抢手,更稀缺。如果实施注册制,那就不同了。注册制让风投、创投有了更便捷的退出机制。有了上市预期,A股的高估值将会吸引大量的资金进入股权投资市场,进入中小微企业,投资和服务于新经济。这种市场化的资金导流,打通股市和经济的“任督二脉”,显然比任何政府的扶持政策更有效率。
三、让A股由赌场向市场转变,减少毫无意义的壳资源炒作。我们知道,核准制的结果是壳资源稀缺,而不是投资资金稀缺。其结果是,很长时间里,一堆资金围着壳资源乱炒一通,在5000点的时候,创业板平均市盈率达到120倍以上。这其实就是赌场,我想不出这些炒作资金对经济的任何意义。值得一提的是,在这样的赌场中,价值投资成为空话,中小投资者大多为输家。
四,增加市场稳定,减少大幅波动。对于上一波股灾,有很多人认为是股灾拖延了注册制施行。其实不然,笔者认为是注册制的拖延一定程度上导致了股灾。暴跌的核心原因只有一个,就是短时间内暴涨,因为泡沫。我们知道,在严格的核准制下,企业上市的节奏肯定跟不上杠杆资金入场的节奏。如果注册制早点推,如果股票供应与杠杆资金入场保持更好的市场动态均衡,可能就不会短期暴涨暴跌。
3、另外,除了核准制,T+1及涨跌停板也会助涨助停。笔者认为这都是A股长期大幅波动的根源,务必要引起重视。
4、利空:
因为目前的股票价格是有壳资源溢价的,也就是含有“审批权力”的价值。如果推行注册制,部分股票,特别是中小市值股票的价格会受影响。这个原因完全可以理解。这就好比,手里如果持有出租车牌照的人大多会反对完全市场化且无需牌照的专车。
Ⅲ 一张身份证能开几个股票账户可以在不同的证券公司同时开户吗
首先回答题主的问题,一个身份证能开3个股票账户,可以在不同的证券公司同时开户,但总的就是不能超过3个。
所以说在数量有限的情况下,开户渠道的选择要慎重哦!
因为经常跟客户经理打交道,我负责任地说,开户券商的佣金是否够低,这一点是最重要的,别的都不重要。
这个券商是我现在用的,我开户时所用的佣金我敢保证比99.9%的人都要低。
本着乐于助人的心态,我直接把自己的开户链接放上来,希望能帮助到想开佣金户的朋友:点击获取低佣金免费开户渠道
有这样一个规定是你在券商行业必须要了解的,每笔交易至少要收五块钱,这意味着即便你开户的佣金达到了万1,也就是说你用1万元购入股票,原本是要收取1元钱的,可是因为你的收费没有达到5元,那就直接按5元收取。
成交后,手续费会从买卖双方那里分别收取,比我这个就要多出8元的手续费来(5+5-1-1=8)。
假如你不断地进行交易,长此以往这个开销是很惊人的,你不明不白的就多交了不少手续费。
要是你自己在手机软件上开了户,没有人帮忙,大家都认可现在开户的行情佣金大部分是万2.5~万3,,最高的可以是千3,比万1高出30倍。列如开户默认是千1,这是我了解到的银河证券。
所以不要再自己傻傻去app开户了,想想平常你是如何网购的,比起自己去看的眼睛都花了,不如找已经挑好的人要一下链接,能够节省很多财富。
另外一方面一些人可能还不了解劵商的佣金构成,这里我会给大家一一说明。
首先是印花税,
印花税对于每家劵商来说都是千分之一,上交的这个费用会由税务局所收,因此印花税低的券商根本不存在,也没有哪家券商印花税高的现象,不需要去过多的分辨这方面的事情。仅仅是卖股票的一方要被收取印花税。
其次是规费,
主要是由过户费(万0.2)、经手费(万0.487)以及证管费(万0.2)组成,共计万0.887,就像股票佣金,这个费用是是需要双向交纳的,在买方那里收取完规费后,还需要在卖方那里收取一次。
鉴于这些问题的存在,证券公司内部向用户提供了两种佣金收取模式:
一是净佣金模式
净佣金跟规费是分开算的,总之,很多券商会这样说,们所给予你的金额是万一,这个模式里面说的万1实际上是净佣金,则事实上佣金就会是万1.887。
二是全佣金模式
大家不知道的是全佣金模式包含了规费,因而券商说出的万一,但是实际上里面就包含有规费了,但是万0.113就是净佣金。。
在开户之前,很有必要把不清楚的问题给弄明白再做决定,这样就会被少收很多佣金。我开户选择的正是全佣金形式,很赞。
怎么才能找到这样的渠道,我这就有一个现成的:点击获取低佣金免费开户渠道
总之,别人购买的时候都知道使用优惠券了,他们还了解怎样去获取特惠券,你可不要再呆呆的使用原价下单了。
Ⅳ 中国经济通讯社股份有限公司怎么样
中国经济通讯社股份有限公司,本省范围内,当前企业的注册资本属于一般。
通过网络企业信用查看中国经济通讯社股份有限公司更多信息和资讯。
Ⅳ 公司如何注册微博
企业用户注册微博步骤:注册方法和个人用户注册相同,不同的是要进行企业信息认证。
1、注册新浪微博:
新浪网用户
如果你已有新浪帐号,如新浪博客、新浪邮箱([email protected]、[email protected]),您直接登录微博就可以使用,无需单独开通。
新用户注册
如果您还没有新浪帐号,则请您按照以下步骤进行微博帐号的注册:
微博登录页面点击“立即注册”进入注册页面
(1)邮箱注册
输入常用邮箱地址,设置密码、昵称,填写相应个人资料即可。注册微博后需要激活操作:用户可以点击顶部黄签的“立即激活”进入注册邮箱,点击邮箱中的激活链接即可,如果未收到激活链接或链接已过期,可点击“重新发送确认邮件”获取链接进行激活,超过30天未激活邮箱的用户无法正常使用微博。
(2)手机注册
输入手机号码、设置密码、昵称及个人资料后,填写的手机号码会接收到验证码,输入验证码后即可注册成功。
企业信息认证:
企业用户持有以下材料还可直接申请企业注册:
持有营业执照及企业公章(财务章、合同章等无效);
能通过全国组织机构代码管理中心认证;
企业官方微博名与营业执照上企业名不一致时需提供相关补充证明材料。
Ⅵ 2012年中国股市如何演
猜想一:沪指跌破2000点还是收复3000点
截止12月22日,沪指最低见2149点,离2000点仅一步之遥,如果市场的疲弱态势不能改观,那么跌破2000点并非不可能。自从2009点2月2日向上穿越2000点后,沪指便再也没有见过这个点位。
而2000点是一个重要支撑点位,如果跌破,那么人们的心理预期将会受到很大的冲击,因为下一个标志性的点位就是1664点,这是07年A股见顶步入熊市后所达到的最低点位。如果重回此点位,那么A股将在三年之后,重新完成一个轮回。
但也不排除明年会展开一波反弹行情,今年从4月份见到3000点后,A股便一路下滑,用了8个月的时间跌至2000点附近。那么明年会再用8个月时间重返3000点吗,并非没有可能。
08年至09年,从1664点涨到3478点用了10个月时间,2010年从2319点涨到3186点,仅仅用了4个月时间,或许明年收复3000点在半年之内就可以完成。
猜想二:国际板推出
国际板无疑成为中国股市“杀手”级的产品,它不仅屡次导致股市下跌,让中国股民受到伤害,更引发市场人士的大讨论,如著名金融证券专家谢百三就曾连发20条微博强烈反对推出创业板。
A股持续不断的IPO抽血,使得市场本已疲弱不堪,如果国际板再来分一杯羹,无疑将雪上加霜,因此,国际板不推也罢。但信誓旦旦表态“技术上已准备就绪,随时可以推出的”上交所会放弃吗,显然不会。那么在2012年,国际板将成为管理层、上交所和中国股民博弈的重头戏。
猜想三:B股与A股合并
其实在上国际板之前,还是应该先解决A、B股的问题。现在的A股和B股,已经同时存在内资和外资,两者的区分已经非常模糊,不少股票的A、B股股价已经逐渐接近。应该说,目前A股股价偏低,正是解决A、B股问题的最好时机。
B股现在真的没有存在的必要了,B股的功能A股完全都能够实现。国际板并不着急,管理层大可先解决B股的问题,如果等国际板出来了,B股还是现在的样子,投资者只能理解为,管理层总是优先安排圈钱,而非真的为了市场的规范和发展。
猜想四:IPO暂停
虽然今年大部分时间股市都在下跌,但IPO的节奏却从未放松过,虽然郭树清上任后过会率降低了,但一周超过10家公司上会已屡见不鲜。持续不断的IPO使得市场不断失血,这也被认为是导致股市下跌的重要原因。
而在过去,因为股市跌幅过大而暂停新股发行已不是第一次了,现在已逼近2000点,仍未见暂停IPO的迹象,如果明年跌破2000点,会暂停IPO吗?
今年的大盘新股除了中国水电(4.48,-0.04,-0.88%)、新华保险(29.77,-0.08,-0.27%)已上市外,中交股份和陕煤股份还尚未发行,而且还有中化股份、中铁物资等摩拳擦掌,欲冲刺IPO。中字头大盘股一向是重点上市品种,涉及到的利益链也最广,暂停其IPO难度不小。
猜想五:养老金正式入市
养老金入市是2011年底给市场带来的最好消息,也让人充满了期待。目前地方政府社保资金结余2万亿元,住房公积金结余也达2.1万亿元,共计4.1万亿。如果这部分资金能够入市,无疑将给A股带来巨大的增量资金。
但这一政策也让人非常纠结,一方面我们希望其入市推动股市上涨,但另一方面我们又担心,这可是我们的养命钱,投入到高风险的股市,资金安全如何保障。据新浪财经网上调查统计,有53.9%的人反对养老金入市。
即使养老金能够入市,由于其分散在全国各地,操作起来也非常复杂,对于资金安全的监管更是首要问题,如果明年入市,还有很多问题尚待解决。
猜想六:创业板出现首例退市
在郭树清上任后,创业板退市制度终于千呼万唤始出来。“三高”现象普遍、上市后业绩变脸、高管密集套现,沦为圈钱市的创业板,因为其现行退市制度的不完善,一直备受诟病。
根据征求意见稿中的创业板退市条件,真的能将“害群之马”清除出市场吗,难度其实很大。但如果不能产生一家真正退市的公司,那这项制度也将形同虚设,创业板的种种乱象也就难以消除,我们期待退市的公司能够真正出现。
猜想七:新三板扩容方案正式出台
作为证监会今年主推的资本市场大事,新三板扩容政策的推出虽然屡闻楼梯响,但始终未见人下来。业界不同的声音也此起彼伏,而新三板跨越近六年历程,在本月初实现了百家的突破,扩容时机也已经成熟。
国务院在10月份针对中小企业融资现状召开了会议,明确了支持小型和微型企业发展的金融、财税政策措施,指出要进一步推动交易所市场和场外市场建设。对此,有市场人士解读为新三板作为场外市场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扩容速度可能会加快。国金证券(11.10,-0.22,-1.94%)新三板业务部门负责人认为明年初推出来的可能性较大。
猜想八:强制分红覆盖到所有上市公司
强制分红是郭树清新官上任烧的第一把火,不仅IPO新股都将分红措施写入招股书的显要位置,证监会还明确要求创业板公司需将分红承诺写入公司章程,并在招股说明书中做重大事项提示。
上市公司给不给投资者分红,如何分红,分多少红,不仅关系到投资者的利益,也关系到企业形象,更关系到股市的健康发展。因此,将强制分红政策推广到所有上市公司是股民的期盼,也有助于消除A股市场铁公鸡盛行的现象。
猜想九:转融通业务正式推出
融资融券已经正式成为常规业务,转融通业务的正式推出也箭在弦上。融资融券就是让投资者可以去借入资金去做多或者融券卖空。在牛市中去借钱做多赚更多钱,在熊市中去借股票卖空,也能赚钱。这样一来,股市涨跌都能赚钱。
转融通推出之后,标的证券的极大丰富,将给予投资者更多的利用突发性事件做空股票的投资机会,A股将正式进入做空时代,长期形成的单边思维难以适应市场的发展,股民将不得不去适应一个双边操作的市场,但也能带来更多的机会。
猜想十:重庆啤酒(37.30,0.94,2.59%)乙肝疫苗最终研制成功
之所以拿一个上市公司做一个单独的猜想,实在是因为重庆啤酒太有代表性了,它在年末惊艳的十跌停,不仅使其成为2011年最杯具的上市公司,也首次引发基金对上市公司逼宫,要求罢免重啤的董事长,由亲密合作到彻底决裂,在A股历史上实属罕见。
而重啤吹了13年的乙肝疫苗神话也将在明年初始正式揭晓,这一概念也是引发其股价从暴涨到暴跌的重要原因,并把一大批基金拖下水,这在A股市场具有非常大的典型性,也是A股概念炒作盛行的一个缩影。
如果其乙肝疫苗最终研制成功,那么大成基金将豪赌成功,如果失败,将给市场敲响一个警钟,也给管理层一个监管契机,盛行A股市场20年的炒作之风是时候遏制一下了,是到了重塑价值投资理念的时候了。
因此,无论如何,重庆啤酒的乙肝疫苗事件都将写入中国证券市场的历史。
Ⅶ 今天股市怎样
收评:沪指逆势大涨5.76% 两市逾1200股涨停
2015年07月09日 15:01
消息股汇总:7月9日盘前提示二十五只股全部涨停
新浪财经讯 周四早盘,沪深两市双双低开,沪指探底后,开始呈回升趋势,在跌停股打开刺激下,市场人气爆棚,10点10分左右直线拉升翻红,后冲高回落,在3500点上下展开争夺战,临近午盘,小幅回升;午后开盘,沪指大幅上拉,连破3600、3700两关口,一度冲击涨停,两市共逾1200股上涨,无一个股下跌,板块全线飘红,题材股回暖,临近盘尾,涨幅收窄。
截至收盘,沪指报3709.39点,涨203.08点,涨幅5.79%,成交6733.11亿,深成指报11510.34点,涨469.45点,涨幅4.25%,成交2775.81亿,创业板指2435.75点,涨71.70点,涨幅3.03%,成交583.34亿。
板块方面,券商、高速公路、铁路基建、航空、核电核能等涨幅靠前,大数据、国产软件、网络安全、医疗器械等涨幅靠后,
后市展望
前期严重暴跌,已为多方蓄力多时,超跌后的报复性上涨成为当前市场主旋律,加上前期国家队巨额资金托市,近期倡导产业资本自救,无论从资金面还是政策面都给予市场活力,短期市场有望继续反弹。投资者短期可积极参与市场,布局有业绩支撑的个股。。
近期市场连遭重挫,今日反弹激发了市场活力,在利好消息刺激下,资金有望关注农业相关概念,投资者逢低布局相关个股。
市场出去停牌个股全线反弹,涨停个股达到千家,没有任何一个个股下跌,市场午后在权重股的推动下全线做多,市场不是跌停就是涨停导致很多的投资者惊呼心脏受不了。技术上看,大盘指数出现了底部企稳的局面,市场全线反弹,创业板则是涨停报收,技术上看周五市场依然有反弹,不排除指数短期冲击4000点。
汇丰表示,将中国A股市场评级从减持上调至中性。此外,汇丰将上证综指2015年底目标上调至4000点。将沪深300(3897.626, 234.59, 6.40%)指数2015年底目标上调至4200点。
汇丰曾在4月将A股市场评级调整为减持,并下调股指目标点位,认为高杠杆给股市带来风险,另一方面有较大沽空压力来自上市公司内部人士。
而现在将评级上调,汇丰表示基于四点理由:融资规模较6月中旬的峰值已经下跌22%,去杠杆能够造成的最坏影响已经过去;过去几周内,A股上市公司内部人士的净卖空压力已经大幅下降;监管机构有多种工具来稳定市场和重建信心;更重要的是,今年下半年,A股基本面有望明显改善,低利息成本有助于上市公司实现更高利润。
同时了解到,中国人民银行[微博]已批准中国证券金融股份有限公司在银行间债券市场发行短期融资券等金融债券。
业内人士表示,多元化的融资方式有利于保持证金公司流动性充裕,发挥好维护市场稳定作用。
央行[微博]发言人日前表示,为支持股票市场稳定发展,积极协助中国证券金融股份有限公司通过拆借、发行金融债券、抵押融资、借用再贷款等方式获得充足的流动性。
Ⅷ 我国推行股票注册制的意义
决定原文:推进股票发行注册制改革
股票发行注册制定义:
注册制主要是指发行人申请发行股票时,必须依法将公开的各种资料完全准确地向证券监管机构申报。证券监管机构的职责是对申报文件的全面性、准确性、真实性和及时性作形式审查,不对发行人的资质进行实质性审核和价值判断而将发行公司股票的良莠留给市场来决定。注册制的核心是只要证券发行人提供的材料不存在虚假、误导或者遗漏,即使该证券没有任何投资价值,证券主管机关也无权干涉,因为自愿上当被认为是投资者不可剥夺的权利。这类发行制度的代表是美国和日本。这种制度的市场化程度最高。
董登新[微博]:IPO注册制将带来A股慢牛短熊
武汉科技大学金融证券研究所所长董登新在微博表示,《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为资本市场改革定调:健全多层次资本市场体系,推进股票发行注册制改革,多渠道推动股权融资,发展并规范债券市场,提高直接融资比重。其中,最大亮点或重中之重就是IPO注册制的试点与推行,这将引发A股市场革命性的深刻变化,值得投资者兴奋、期待!
董登新还表示,A股市场IPO推行注册制,将具有划时代的历史意义:其一,证监会不再直接干预股市涨跌;其二,证监会不再干预IPO节奏,更无权暂停IPO;其三,证监会监管重心将从IPO后移至二级市场,严厉打击违规者及证券犯罪行为;其四,投资者将会真正自觉地学会用脚投票。这是真正意义上的还权于市场,还权于投资者。推行注册制,是新股发行体制改革接近尾声、最后阶段的临门一脚。这一脚、这一刻已无退路,别无选择。十八届三中全会已十分高调、明确指出:要充分发挥市场的决定性作用。“去行政化”已成为当前中国股市最重大的改革任务,而一级市场IPO则是过度行政干预的重灾区,因此,推行IPO注册制将是唯一选项。
董登新最后称,注册制的推行,将会迎来A股市场“慢牛短熊”的新格局、新时代。美国股市是典型的“慢牛短熊”,它的牛市一般持续5——7年,而熊市至多为1——2年;与此相反,中国一贯的“快牛慢熊”格局则是:牛市至多1——2年,熊市则长达5——7年。这就是中国股市与成熟市场的巨大反差。IPO注册制将改写这一格局!
李迅雷[微博]:IPO注册制将压低股价 短期难推行
海通证券(10.75, 0.70, 6.97%)副总裁、首席经济学家李迅雷对新浪财经表示,这次金融领域的一大看点就是股票发行注册制的改革,但从核准制到注册制的过渡有一定难度,明年推行可行性也不大。他认为如实行股票发行注册制,上市公司发行规模将会扩大,发行价格将会降低,未来股市更加市场化,而中国股票市场表现不好很重要的一个原因是发行价格过高。对券商而言整体利好,但是未来保荐风险将加大。对普通投资者而言这不是特别好的事情。
孙立坚[微博]:上市公司好坏将由专业投资者决定
复旦大学经济学院教授孙立坚认为,股票发行注册制改革将让那些无资产支持的好公司获得更强的融资能力,抑制公司上市过程中的寻租现象,上市公司的好坏由投资者尤其是专业化的投资者来决定。
华生:中小盘股将受发行注册制冲击
据深圳商报报道,燕京大学校长、经济学家华生昨日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推进股票发行注册制改革,提高直接融资比重等内容写进《决定》里,意味着证券市场改革非常重大。中国证券市场成立20多年来,新股发行一直都是审批制、核准制。这次的改革提出从审批制、核准制转向注册制,应该说这个改革是非常具有实质性的,等于要对新股发行审核制度进行根本改革,这个市场化方向改革是对的,市场起决定性的作用了。
但什么是注册制?是不是什么企业注册了就可以上市?那恐怕也不行。这个注册制指的是什么?美国IPO也叫注册制,但和我国的工商注册是两回事。华生说,不管怎么理解吧,目前来看这个新股发行制度改革力度是空前的。实际上过去还没有认真研究过,一下子就将股票发行注册制改革写进了《决定》里,这个步子迈得非常大的,肯定股票市场直接融资方面,力度会是空前的。但是,希望在制度设计上,要有大智慧(6.66, 0.17, 2.62%),不然,对证券市场的冲击也将非常大。
过去20多年,政府负责审批审核,但政府也在保护这个市场。一下子市场化了,全面放开了,这个冲击是不言而喻的。特别是A股股价,中小盘股比起香港市场仍然高高在上,对这个冲击要有充分的思想准备。因此,在制度设计上要有大智慧,不能因为改革给投资者造成太大的伤害,要有一个过渡。总体来说,《决定》指明了方向,看来证券市场配合整个国家市场化改革的力度非常大。
老艾:券商股是最受益的
新浪财经评论员老艾称,审核制改注册制是中国股市一项革命性的突破,上市公司数量将大大增加,此项规定最受益的是券商,投行业务有望再次成为最赚钱的一块,这也是周五券商股集体井喷的直接原因。
刘纪鹏[微博]:IPO不宜从核准制直接过渡到注册制
据华夏时报报道,中国政法大学资本研究中心主任刘纪鹏表示,需要强调的是,尽管一直提到新股发行的改革,但我并不太主张一步就从核准制过渡到注册制。证监会未来有可能放松审批,可太快变成注册制也并不适合中国的市场。举个例子,美国实行注册制,因为它是有前提的:一是因为美国有强大的诉讼文化,很多纳税人都有自己的律师;二是美国股市机构投资者居多,比较理性;三是它的事后惩罚很严格,公司一旦发生问题需要追索,保荐人有的要终身取消保荐资格等。而这三点我们的市场直到今天还都未完全具备,所以监管层当下的改革重点,应该是监审分离,变实质性的核准为程序上的核准,然后把审核的权利下放到交易所。此外,证监会在人员配置上,也应该把90%的力量着重放在监管上, 只留10%的力量用在审批上即可。用16个字来形容,就是“监审分离,下放发审,程序核准,保留否决”。
Ⅸ 第一财经主持人晨光的介绍
李晨光博客地址:http://t.sina.com.cn/tgljcbn 李晨光微博地址:http://t.sina.com.cn/lic
第一财经主持人 李晨光简介
李晨光是第一财经制作人,毕业于华东师大金融学系,主要学习研究国际金融证券投资方向。李晨光专业基本功扎实,业务干练。从2000年在第一财经工作以来,撰写债市评论、个股评论及B股评论数百篇。有高交会、中国证券市场十年论坛、博鳌亚洲论坛首届年会等政经盛会的现场报道经历,他对金融市场各大参与主体长期密切跟踪,擅长中国经济趋势和宏观政策取向分析。 李晨光目前主要负责《股市大家谈》、《第一财经联播网》、《后市点兵》、《晓鹿在线》、《环球汇市沙龙》、《环球汇市资讯》,并主持《财经视点》等节目。
Ⅹ 股票发行注册制对股市的利在哪,弊在哪
1.注册制既有利又有弊;
2.有利之处,即打破核准制下,发审委“一揽大权”的内局面,上市公司无需为容“人情”而烦恼。此外,注册制下,IPO长时间排队的现象有望得到解决。随着拟发行公司的批量上市,将很好地解决了中小企业融资难的问题。
3.至于注册制的弊端,莫过于新股的批量上市对市场造成的冲击。不过,这并非最核心的问题。笔者认为,在注册制下,因企业上市基本由中介机构负责,而监管部门的审核权力却发生改变,仅进行形式性的审核。因此,中介机构是否尽职尽责地履行自己的义务就成为推行注册制的关键。
4.站在中介机构的角度来看,肯定是欢迎注册制的到来。因为,在注册制下,中介机构无需为IPO排队时间过长而烦恼。对此,在很大程度上满足了自身的业务需求。不过,在注册制下,因监管部门的审核权力发生改变,完全把决定权交给中介机构,则中介机构的信用与责任问题就成为市场的关注焦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