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邮储银行如何做到尽职免责的建议和做法
加强制度学习和合规意识,牢牢把关。
Ⅱ 如何做好银行内部责任追究工作
如下:
Ⅲ 如何做好银行内部责任追究工作
制定统一遵守的制度
根据《银行业金融机构案件问责工作管理暂行办法》制定符合本行的相关制度,如《★★银行员工违规积分管理实施细则(试行)》。
如责任追究应当遵循“事实清楚、证据确凿、责任明确、处理适当、手续完备、程序合法、权责对等、逐级追究”的原则,根据事件性质、风险损失、社会影响程度等情况,在核实相关人员责任的基础上予以追究。
实行“鼓励自查、尽职免责”的责任追究政策,自查从宽、他查从严,尽职免责、失职重罚。
事件发生后,应在充分调查、查清事实的基础上,根据责任人对引发事件所起的作用以及事件性质、影响和造成风险、损失的程度,客观公正地界定相关责任人员的责任,作为责任追究的依据。
责任追究采取“扣、赔、罚、警、走、送”为主要内容的处罚措施。
扣:即按照《★★银行员工违规积分管理实施细则(试行)》中的积分标准给予相应的违规积分。
赔:即当事人、制约人、知情人、负领导责任的人员根据责任的大小按不同比例赔偿由事件造成的经济损失。
罚:即经济处罚,扣减绩效工资、降低薪酬等级。
警:即给予必要的纪律2 处分。
走:即解除劳动合同。
送:即构成犯罪的,移送司法机关处理。
根据管理权限,事件、事故发生后,总行或分行应成立专案组,负责对事件、事故的调查核实、责任认定,提出初步处理意见,按照员工管理权限报行长办公会审批决定。责任人员涉嫌违法犯罪的,按照程序移送司法机关。
责任人为中共党员的,由本级或上级党组织按照《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等有关规定,给予党纪处分。
事件发生后,应自发之日起3个月内对责任人员的责任追究作出处理决定,并在决定后
10个工作日内,将查处情况和责任追究结果报告当地银行业监管部门。
管理工作方面
在管理工作中,我们可借鉴“信任和不信任”理论,就是“用最不信任的方式管理最信任的员工”。
这里讲的是一种辩证关系。对银行而言,这个信任是指银行对各岗位的每位员
工都是充分信任的,因此才委以重任赋于权力。但是在制度面前人人平等,不管是领导层、管理层,还是操作层的普通员工,都要受到制度管理和约束。任何员工特别是领导层绝对不允许超越制度之上的行为,平时对每个人都要严格的进行监督管理,从这个意义上讲又是最“不信任”的。也就是说,在工作中要分清是非,正确的要相互支持,错误的必须纠正,绝不能用所谓的感情代替制度,执行制度必须做到一丝不苟。
强化“一岗双责”的责任意识。
在加强管理,防范案件工作中,作为一个机构或部门的负责人,不仅要强化自己的“一岗双责”的责任意识,自觉严格执行内控制度,同时还要严格监督员工认真执行内控制度。
就像朱元璋当年建造南京城墙把住质量关那样来强化员工的责任意识。相传明朝开国皇帝朱元璋在建造南京城墙时,为了把住质量关,曾下令全国在送交的城砖上,都必须刻上所在府、县直至造砖人共六级九名责任人的职务名字,交砖时,有工部委派的验收官吏指使士兵抱砖相击,如铿锵悦耳、并不破碎为合格收下;如果撞击而断则令其重新烧造,再次检验不合格的,砖上所有责任人均要治罪,重者杀头。此令一出,大到府、县官吏,小到窑工庶民,谁也不敢将自己的身家性命当作儿戏,南京的古城墙也因此成为世界上规模最大、气势最雄伟的古代都城墙。六百多年前的古人尚知责任重如山,而将其运用于最为低下的砖石之上,作为现代经营货币这一特殊行业的银行员工,责任意识岂能不如古人! 作为天天与钱打交道的银行员工,怎么才能做到“常在河边走,就是不湿鞋、不湿身”,而增强自我保护意识,有效防范风险和案件? 有心作案者肯定是故意违规,避开监督制约;而相关人员的违规则为作案者提供了作案便利,促成了案件的发生。事实说明,不论银行规模有多大,历史有多久,都有可能毁于一两处管理薄弱的环节,葬送于一两次违规操作之中。这就要求我们:要特别注意增强相互监督意识,包括对领导的监督,即增强律他的意识。员工间的监督制约,就是要在员工之间大力提倡“只认制度不认人”的精神,认真落实内控制度,坚决改变重视防外,疏于防内的倾向;要特别重视培养员工相互监督、相互制约的意识,破除“制度只防君子不妨小人”的糊涂思想;破除“以前是这样做的,师傅是这样教的”的因循守旧观念。员工间履行好相互监督职责,就能使各项规章制度真正落实,就能堵住犯罪分子的作案渠道,也保护了自己不受伤害的权益。
加大对员工的业务培训。
部分员工特别是新入行员工,由于对一些规章制度还不够熟悉、不够了解或者没有正确的理解,业务水平没有达到相应岗位的要求。主观意识上愿意把工作做好,但在实际工作中,却力不从心,对错之间难以把握,办理业务往往容易出现差错,存在一定的风险隐患。特别是有的员工平时不注意学习,干起工作来凭感觉、吃老本,对业务流程和文件学得不深、理解的不透,吃了“夹生饭”,违规办理业务后形成了风险还不知错在哪里。
严格制度高压线。
处理违规违纪责任人时,拒绝瞻前顾后、迁就照顾、好人主义的发生,凡发生违规违纪行为,不仅要追究当事人的责任,还要追究管理人员的责任;对员工不认真履行职责、监督检查不力或有违规行为等问题,不能造就照顾,要严格按照有关规定进行处理,让违规者感觉到制度高压线就是碰不得!
Ⅳ 勤免尽责和尽职免责的区别
勤勉:勤奋;
尽责:尽职尽责。
勤勉尽责就是要勤奋工作,忠于职守,尽到责任。尽职:指做好职责范围内应做的事。
免责:指发生责任事件后,相关责任人应当承担法律责任,但由于法律的特别规定或其他特殊规则,可以部分或全部免除其法律责任,即不实际承担法律责任。
尽职免责系综合上述词汇,特指发生责任事件后,责任人应当承担法律责任,但由于相关责任人已在职责范围内做出并做好应做的事,可以部分或全部免除其法律责任,即不实际承担法律责任。
Ⅳ 什么是尽职免责 做银行信贷工作,对尽职免责的理解,求详细
尽职免责 说白了就是该我做的我按标准做了 就不能以我没做或者是没按标准做来处理我
最直接的例子就是贷后管理 客户经理实地做了调查 调查内容也属实、完整 该发现的发现了 该提示的提示了 那么贷款再出了风险 就不能再追求客户经理的责任了 人家该做的都做了 已经尽职了
Ⅵ 如何尽职免责
怎样尽职才能免责?
所谓尽职免责,我们通常理解为一个人在从事一项工作时,只要按照本职岗位上的规章制度和要求尽力履行职责,即使因客观原因出现一些不良后果,也可以不为此后果承担责任。我认为这样的理解是不全面的。“只有尽职才能免责”,很显然尽职是免责的前提,只有在尽职的基础上才能谈免责,这句话重点在尽职。
翻开历史的画卷,我们可以找到有关尽职的诸多词语,什么鞠躬尽瘁、尽职尽责、 兢兢业业、忠于职守等等。古往今来,我们有关尽职的解释太多太多。尽:就是全力做出,竭力做到最好;职:就是职责。尽职就是尽最大努力完成自己的职责。尽职是全身心地付出,尽职是挑战难题的勇气,尽职也是战胜困境的决心。尽职是对工作职责的勇敢担当,是对工作环境的积极适应,也是对自己所负使命的忠诚和信守。在现实社会中,无论你从事的是什么样的职业,要想做到免责,必须先做到尽职。而尽职,我认为应包含以下几个方面:
找准自己的岗位,清楚所在岗位的权利与义务
我们常常说“要找准位置”。这里的位置就是指自己工作的岗位。固然位置很重要,只有找准自己的位置之后才能正确的履行职责。每一个参加工作的公民都有自己的岗位,这个岗位所对应的是它所拥有的权利与义务,要想把工作干好,做到尽职免责,那么我们首先要找准自己的岗位,清楚它的权利与义务。只有找到了自己所处的岗位,并清楚它所拥有的权利与义务,我们才能正确行使权利并履行自己的义务,进而避免行使超出这个岗位的权利或不行使这个岗位应当拥有的权利。在监狱工作中,我们同样有对应的岗位,这些不同的岗位区分了我们每个监狱民警的不同工作内容,并划分了不同的权利与义务。如果你没有找准自己所处的岗位,那么你很可能没有履行应该行使的职权,进而没有正确履行职责,这样就很容易出现失职,从而造成不良后果。
明确岗位职责 熟悉业务知识
岗位职责指一个岗位所要求的需要去完成的工作内容以及应当承担的责任范围。它与我们所在职位的工作息息相关,是我们干好工作的出发点。明确自己的岗位职责有助于提升工作人员的执行力、提升工作效率。俗话说:“干一行,爱一行,精一行”。我们只有在明确自己岗位职责并熟悉业务知识的基础上才能把工作做好、做强、做精。一个不明确岗位职责,不熟悉业务知识的工作人员,是不可能把工作做好的,更谈不上尽职。避免重大事故的发生。
正确行使权利与义务 认真履行职责
正确行使权利与义务,认真履行职责,这是我们尽职免责的基本保障,同时也是尽职免责的基本要求。它就如同万丈高楼的坚实地基,只有足够牢固的地基,才能承载起高楼的重量。
我们在工作岗位,要想做到尽职免责,就必须正确行使权力,认真履行义务,公平公正执法。正确对待手中的权利,铭记自己宣誓的诺言,牢固树立崇高的使命感,这是我们做好自己工作的基本保证。不徇私不枉法,严格按照相关的法律法规办事,常怀清廉之心,常思尽职之责,常悟正义之道。切切实实把违规操作扼杀在萌芽状态,把徇私枉法消灭在最初的摇篮。
认真履行职责就是要有责任感。责任感是对自己义务的知觉,以及自觉履行人生义务的态度或意愿。责任感即包括自己履行职责的过失和责任的态度,也包括对他人和社会责任的意识。社会学家戴维斯说:“放弃了自己对社会的责任,就意味着放弃了自身在这个社会中更好生存的机会”。“责任重于泰山”,这句话道出了责任感的重大意义。纵观古今中外,那些流芳百世的豪杰,无不将责任感视为一生追求的信念。在这种坚定的责任感鞭策之下,他们不断奋发前进,最终在各自的领域取得了丰功伟绩。我们更要有责任感,我们承担的是法律的责任,肩负的是人民的重托,支撑的是社会的和谐。唯有强烈的责任感才能不断的激励我们勇于进取,才能不断的鼓舞我们严把安全的大门。
认真履行职责就是要有敬业精神。敬业精神是对职业的热爱而产生的一种全身心投入的精神,是社会对人们工作的一种道德要求,是个人最大限度地投入本职工作。爱岗敬业是我们职业道德的基本内容,同时也是我们每个工作人员干好工作的必修课。“人是要有一种精神”,这种精神对于我们来说就是对监狱工作的敬业精神。人生好比海上的波浪,有时起有时落,它不是一帆风顺。但无论在怎样的情况下,这种情绪都不能影响我们的工作态度;无论在怎样的条件下,这种精神状态都不能滑坡;无论在怎样的环境下,我们都要敬业于监狱事业。也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做到尽职尽责,才能为免责打下基础。
提出合理化建议
制度是死的,人是活的。随着时代的不断发展,我们每个岗位上制定的制度都会逐渐的不适应现实工作。在熟悉业务,认真履职之后,我们会发现很多漏洞和弱点。这些漏洞或大或小,大多数不影响我们正常的工作。但工作无小事,任何一个细小的漏洞都可能引发不可估量的后果。因此要真正的做到尽职,我们还需要在日常的工作中总结“漏洞”,并针对这些“漏洞”提出合理化建议。从而不断的完善相关规章制度,健全处理事务的方式方法,最终避免“火山”的喷发,为我们的免责打好预防针。
追究责任是针对出现过错,而免责是针对没有过错。如果你能尽职尽责的把自己的工作做好,那么你就不存在过错,不存在过错自然就会免责。所以“只有尽职才能免责”这句话的重点在于尽职,唯有尽职才能把工作做好,唯有尽职才能做到万无一失、滴水不漏,唯有尽职才能获得真正的免责。
“如果你是一滴水,你是否滋润了一寸土地?如果你是一线阳光,你是否照亮了一分黑暗?如果你是一粒粮食,你是否哺育了有用的生命?如果你是最小的一颗螺丝钉,你是否永远坚守你生活的岗位?”这是伟大的共产主义战士雷锋在日记中的一段话,它告诉我们无论在什么样的岗位,无论做着什么样的工作,都要发挥最大的能力,做出最大的贡献。今天,我们重新体会这段话的含义,发现它被赋予了更深刻的内涵,那就是爱岗敬业,无私奉献,尽职尽责。对待本职工作,要常怀敬畏之心,干一行、爱一行、钻一行,尽心竭力、全身心地投入。对待事业要有愚公移山的意志,要有老黄牛吃苦耐劳的精神,着眼于大局,立足于小事,努力在平凡的岗位上做出不平凡的业绩。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做到尽职,才能为免责提供强有力的前提条件,才能准确的理解尽职免责的实质内涵。
Ⅶ 尽职免责,失职追责的评估机制和认定程序应怎样建立
要有充分准备,要有戒惧之心,要有忧患意识,整治隐患、堵塞漏洞、强化措施。党政同责、一岗双责、齐抓共管。要体现在各级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党政干部平时的工作职责上。各级党政部门要根据不同的历史时期、不同的社会发展阶段,针对不同情况、不同事项,建立不同内容的“共管”、“双责”和“同责”责任制,保证日常工作共管化、双责化、同责化。还要体现在各级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党政干部的日常考核制度上,要任用那些有“同责”“双责”意识并在实践中贯彻落实“同责”“双责”制度的干部。
Ⅷ 如何做到合规经营,尽职免责论文
如何做到合规经营,尽职免责论简
了解更完整,明确的好
Ⅸ 对尽职免责,失职追责有什么看法
1.对于尽职免责,一方面能够激励干部在于办事过程中积极履行职责,发挥作用,另一方面能提高干部的创造性,不会因为怕犯错而采取保守无用的措施造成事态恶化;
2. 对于失职追责,则强化了干部的责任意识,起到一定的监督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