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金融投资 > 禹州市加快金融服务业发展

禹州市加快金融服务业发展

发布时间:2021-07-15 09:17:00

① 禹州市产业集聚区的主导产业

禹州市产业集聚区以装备制造业、机械加工业、食品、中医药业等为主导产业,配套发展金融商贸、商务服务等第三产业。

② 河南省的所有城市名称

河南省下辖:郑州、开封、洛阳、平顶山、安阳、鹤壁、新乡、焦作、濮阳、许昌、漯河、三门峡、南阳、商丘、信阳、周口、驻马店17个地级市。

新郑市、新密市、登封市、荥阳市、巩义市 、偃师市 、舞钢市、汝州市 、林州市 、卫辉市、辉县市 、沁阳市、孟州市 、禹州市、长葛市 、义马市、灵宝市 、永城市 、项城市 、邓州市 、济源市21个县级市。

(2)禹州市加快金融服务业发展扩展阅读

河南历史文化悠久,是世界华人宗祖之根、华夏历史文明之源;文化灿烂,人杰地灵、名人辈出,是中国姓氏的重要发源地;资源丰富,是全国农产品主产区和重要的矿产资源大省;人口众多,是全国人口大省,劳动力资源丰富,消费市场巨大;

区位优越,位居天地之中,素有“九州腹地、十省通衢”之称,是全国重要的综合交通枢纽和人流物流信息流中心;农业领先,是全国农业大省和粮食转化加工大省;发展较快,经济总量稳居全国第5位;潜力很大,正处于蓄势崛起、攻坚转型的关键阶段,发展活力和后劲不断增强。

河南概貌

1、名称由来

河南位于我国中东部、黄河中下游,因大部分地区位于黄河以南,故称河南。远古时期,黄河中下游地区河流纵横、森林茂密、野象众多,河南又被形象地描述为人牵象之地,这就是象形字“豫”的来源,也是河南简称“豫”的由来。

《尚书•禹贡》将天下分为“九州”,豫州位居九州之中,现今河南大部分地区属九州中的豫州,故有“中原”“中州”之称。

2、自然地理

河南界于北纬31°2339;—36°2239;和东经110°2139;—116°3939;之间,东接安徽、山东,北界河北、山西,西连陕西,南临湖北,呈望北向南、承东启西之势。全省总面积16.7万平方公里,占全国总面积的1.73%。

地势西高东低,北、西、南三面太行山、伏牛山、桐柏山、大别山沿省界呈半环形分布,中东部为黄淮海冲积平原,西南部为南阳盆地。平原盆地、山地丘陵分别占总面积的55.7%、44.3%。灵宝市境内的老鸦岔为全省最高峰,海拔2413.8米;固始县淮河出省处为全省最低处,海拔仅23.2米。

3、资源环境

河南大部分地处暖温带,南部跨亚热带,属北亚热带向暖温带过渡的大陆性季风气候,同时还具有自东向西由平原向丘陵山地气候过渡的特征,具有四季分明、雨热同期、复杂多样和气候灾害频繁的特点。

近10年全省年平均气温为12.7℃—16.2℃,年平均降水量为477.8毫米—1167.3毫米,年平均日照时数1468.0小时—2246.6小时,年无霜期207.9天—271.7天,适宜多种农作物生长。全省耕地面积12166.50万亩,人均耕地1.28亩。

河南是我国唯一地跨长江、淮河、黄河、海河四大流域的省份,地形地貌和水资源分布情况是中国的一个缩影。

省内河流大多发源于西部、西北部和东南部山区,全省流域面积100平方公里及以上河流560条,流域面积1000平方公里及以上河流64条,流域面积10000平方公里及以上河流11条。全省多年平均水资源量403.53亿立方米,人均水资源量约376立方米、不足全国平均水平的1/5。

河南动植物资源丰富,现有省级以上森林公园117处,其中国家级森林公园31处,已知陆生脊椎野生动物520种,国家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94种。

河南是全国重要的矿产资源大省和矿业大省,矿业产值连续多年位于全国前5位。已发现的矿种144种,已探明资源储量的矿种110种,已开发利用的矿产93种。

既有铝、钼、金、银、铜、铅、锌、钨、锑等有色金属及贵金属矿产,又有铁、钛、钒等黑色金属矿产;既有煤、石油、天然气等能源矿产,又有耐火粘土、萤石、天然碱、珍珠岩、石墨、宝石等非金属矿产。

在已探明储量的矿产资源中,保有资源储量居全国首位的有9种,居前3位的有33种,居前5位的有42种,居前10位的有68种。灵宝、栾川、桐柏、叶县先后被命名为“中国金城”、“中国钼都”、“中国天然碱之都”和“中国岩盐之都”。

4、历史渊源

河南是中华民族和华夏文明的重要发祥地。中华民族的人文始祖黄帝诞生在河南新郑,中华文明的起源、文字的发明、城市的形成和统一国家的建立,都与河南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

在5000年中华文明史中,河南作为国家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长达3000多年,先后有20多个朝代在此建都、200多个皇帝在此执政。

中国八大古都河南就有四个,即九朝古都洛阳、七朝古都开封、殷商古都安阳、商都郑州。中国古代四大发明均源自河南。河南文物古迹众多,有记载着祖先在中原大地繁衍生息的裴李岗文化遗址、仰韶文化遗址、龙山文化遗址;

有“人祖”伏羲太昊陵、黄帝故里和轩辕丘;有最古老的天文台周公测景台;有历史上最早的关隘函谷关、最早的佛教寺院白马寺;有“天下第一名刹”嵩山少林寺和闻名中外的大相国寺,等等。洛阳、开封、安阳、南阳、商丘、郑州、浚县、濮阳是全国历史文化名城。

9、全国重要的综合交通枢纽

河南交通区位优势明显,是全国承东启西、连南贯北的重要交通枢纽,全国“十纵十横”综合运输大通道中有五个通道途径河南。郑州已初步形成全国铁路路网中的“双十字”中心,郑州北站是亚洲最大的列车编组站之一,郑州东站是全国最大的高铁站之一,米字形高速铁路网大格局基本形成,高速公路建设和普通干线公路、农村公路、内河航道升级改造持续加快。

2017年末,全省铁路通车里程5470.26公里,其中高铁1307.91公里,铁路和高速铁路里程均位居全国第5位;高速公路通车里程6522.63公里,位居全国第4位;普通干线公路3.1万公里,农村公路23万公里。

郑州新郑国际机场是国家民航局确定的全国八大区域性枢纽机场之一,共开通国际货运航线29条,基本形成以郑州为枢纽、链接亚欧美澳等四大洲的航空国际货运网络,洛阳、南阳支线机场运营良好,信阳明港支线机场建成。水路运输加快发展,内河航道1675公里。

全省各种运输方式货物运输总量22.94亿吨、增长11.7%,货物周转量8160.34亿吨公里、增长11.2%;旅客运输量11.66亿人次,旅客周转量1945.20亿人公里、增长4.7%。郑州城市轨道交通发展迅速,通车里程93.6公里,年客运量超过2.5亿人次、增长103.9%。

10、全国重要的通信枢纽

河南省公用电信网在我国具有重要的战略地位,国家骨干公用电信网“八纵八横”有“三纵三横”途径河南,加上南北、东西两条架空光缆干线从河南穿过,构成“四纵四横”的信息高速公路基本框架。建成直达全国24个省的互联网省际出口链路,郑州互联网国家级骨干直联点总带宽居全国第2位,全省接入网站数量居全国第4位,引入TOP20万网站信源占比居全国第5位。“

宽带中原”战略全面实施,全省光缆线路总长度居全国第7位,移动电话基站总数居全国第5位,所有贫困自然村实现4G网络全覆盖,所有行政村实现两种制式4G网络全覆盖,4G基站、互联网宽带接入端口均居全国第6位,互联网省级出口带宽居全国第4位,全省互联网基础设施指数居全国第5位。

11、全国重要的能源基地

河南是全国重要的区域性综合能源基地,原煤产量、电力装机规模、发用电量、油气管道长度均居全国前列。坚持“节能优先、内源优化、外引多元、创新引领”,大力实施电网建设、煤电结构优化、炼化基地、“气化河南”、新能源提速发展和煤炭转型工程,能源保障支撑能力显著增强。

参考资料

河南省人民政府

网络-地级市

网络-县级市

③ 开发区如何推进现代服务业发展

今年以来,市经济开发区把提升现代服务业发展水平摆上更加突出的位置,通过采取制造业企业主辅分离、推进服务业企业培育壮大和狠抓服务业重大项目等措施,有力促进了全区服务业的快速发展。
近年来,开发区坚持以项目建设为抓手,加快服务业项目规划,推进服务业片区化、园区化发展步伐。全区上下齐心协力、扎实工作,全区服务业发展态势良好,一批新的现代服务企业正在这里聚集。2012年,开发区(全口径)实现服务业收入209.91亿元,同比增长82.84%;制造业企业分离发展服务业5家;完成服务业招商项目4个,计划投资总额5.25亿元以上;服务业实际到账注册外资3301.16万美元;服务业从业人员4979人;完成服务业税收20.9亿元以上,税收占比43.84%以上。这些数据表明开发区服务业实现了快速增长,尤其是现代服务业正在迅速崛起。

在推进服务业企业培育壮大方面,继续贯彻落实《关于加快现代服务业发展的意见》等一系列政策措施,采取“一企一策”的办法,通过政策引导、资金奖励,助推企业裂变式发展。

在实施制造业企业主辅分离上,研究制定了《关于发展生产性服务业促进企业主辅分离的实施方案》,排定7家制造业企业作为重点,指导开展主辅分离工作。截至目前,八达重工、华宏特钢、融汇石英、花厅生物科技等7家重点企业全部开展了主辅分离业务,并组建了独立法人的服务业企业。
在狠抓“三重一大”服务业项目上,采取领导包挂的办法,积极推进金瑞汽车城、DHL必康物流园、必康国际酒店、中石化10万吨油库、天坤世纪豪都等一批重大服务业项目。这些项目全部建成后,将成为开发区现代服务业发展的新亮点。

④ 在开封怎么到许昌市禹州市

开封西站坐去许昌的车,然后转乘到禹州的车

⑤ 简述我国金融服务业发展的对策有哪些

金融服务业是现代市场经济的血脉,是各种社会资源的货币形式进行优化配置的重要领域。自改革开放以来,随着我市经济的快速发展,金融服务业取得了长足进步,金融资产总量快速增长,规模不断扩大,金融业已成为增长较快的产业之一,尤其是近几年,我市经济市场化和金融化的进一步发展,市场需求对经济增长的约束程度越来越强,金融业在经济运行中所起的作用日益增强。因此,大力发展金融业对于促进我市经济快速增长,提高综合经济实力,建设和谐稳定、繁荣富强的新芜湖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本文利用第一次经济普查数据资料对我市金融业发展现状和存在问题进行了简要分析,并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将为调整和优化我市金融服务业结构和促进金融服务业健康发展提供参考依据。
一、金融服务业发展的现状
金融服务业作为一个生产和生活服务的产业,是第三产业中的主导行业,金融业体系包括:中央银行、商业银行、政策性银行、信用合作社、信托投资业、证券经纪与交易,证卷投资、证卷分析咨询、保险业以及金融租赁、邮政储蓄、典当等其他非银行金融活动等。
1、金融机构体系日趋完善。经济普查资料显示,2004年末,全市金融业共有法人单位127家,产业活动单位464家,单位数分别占全市单位总数1.8%和5.6%。在金融业法人单位中,银行业96家,占比重75.59%;证券业5家,占比重3.94%;保险业19家,占比重14.96%;其他金融活动7家,占比重5.51%。
2、金融机构所有制结构多元化。近几年,为了适应经济快速发展的需要,我市金融业加快了改革步伐,进入了国有、集体、股份、私营等多种所有制共同竞争发展的新阶段。
(1)从单位所有制结构看,在金融业法人单位中,国有单位35家,占27.56%,集体单位50家,占39.37%,股份合作4家,有限责任公司10家,股份有限公司25家,分别占3.15%、7.87%、19.69%、2.36%。数据显示,目前国有、集体企业仍是我市金融业的主要组织形式,股份有限公司发展较快,已成为推动金融业健康发展的新生力量。
(2)从人员结构看:金融业从业人员的集中度较高。与所有制结构不同的是,股份有限公司的从业人员数量已占据了全行业的半壁江山,总人数超过国有和集体企业的从业人数。2004年,金融业法人单位股份有限公司从业人员达4067人,分别是国有和集体企业从业人数的1.6倍和3.3倍,占全行业的比重为51.13%,比2001年提高47.33个百分点。股份有限公司的户均从业人员为163人,是平均水平的1.6倍,是国有和集体企业的1.2倍和7.6倍。股份有限公司企业、国有企业、集体企业三种经济类型单位的从业人数已占全行业的95.8%。。
(3)从所有制的内部结构看,行业特征鲜明。第一,银行业是国有企业比例最高的行业,其中商业银行由于进行股份制改造,其股份制企业比例在银行中最高,为71 %;其中国有和集体比例仅为25 %,第二,保险业是股份制比例最高的金融行业,达到80 %。第三,在其他非银行金融业中,组织形式较为灵活,私营企业占比例较高。公有制和非公有制企业比例15∶85 ,其中典当业已完全实行私有化。

⑥ 如何提升产业增强实现经济社会发展新突破

一、强力推进产业集聚区建设。产业集聚区是建立现代产业体系、现代城镇体系、自主创新体系的重要载体。坚持科学规划、提升功能,完善集聚机制、积累机制、服务机制和激励机制,不断提高基础设施、公共服务、创新平台等保障能力,促进企业集中布局、产业集群发展、资源集约利用和功能集合构建。坚持因地制宜,坚持一切工作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经济建设以项目建设为中心,以项目调优经济结构,以项目增强发展后劲,以项目壮大资源优势。二、着力推进城乡统筹发展。强化新型城镇化引领,统筹城乡发展、推进城乡一体。抓住全面建设的重要战略机遇期,加快城乡统筹,实现互动发展,既是推动科学发展的必然要求,也是实现富民强市新跨越的重要保障。要从全局和战略高度充分认识统筹城乡发展的紧迫性和重要性,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体制机制创新为动力,以产业发展为支撑,以建设新型农村社区为切入点,着力推进“产业向集聚区集中、人口向城镇集中、土地向集约经营集中”,努力走出一条全面开放、城乡统筹、经济高效、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社会和谐的新型城镇化道路。三、大力发展服务业。把推动服务业大发展作为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战略重点,以重点项目、龙头企业、特色园区建设为抓手,以改善政策和体制环境为保障,做大做强战略支撑性服务业,加快发展新兴服务业,改造提升传统服务业,拓展新领域,发展新业态,培育新热点。大力发展旅游业,稳步发展房地产业,加快发展金融服务业,积极发展物联网、电子政务、电子商务等信息产业,全面提高信息化水平。四、加快发展文化产业,整合文化资源,完善产业链条,培育龙头企业和知名品牌,加快扩张规模和提升层次,推动文化产业成为支柱性产业。做大做强广播影视、出版传媒等优势产业,推动广播影视集团化经营。重视文化经济,扶持文化企业,加快文化产业集聚区和文化园区建设。深入挖掘和弘扬中原文化深厚底蕴,发挥文化遗产丰富的优势,积极打造伏羲文化、姓氏文化、老子文化等知名文化品牌,进一步提升文化软实力和根亲文化影响力。五、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创新社会管理理念,健全社会管理体系,完善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同、公众参与的社会管理格局,全面提高社会管理科学化水平,确保人民安居乐业、社会和谐稳定。加强城市社区和农村村级组织建设,提高管理辖区的能力。加强社会组织建设,推动经济类、公益慈善类和社区社会组织优先发展,加强对新经济组织、互联网虚拟社会的管理引导。适时出台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的规范性文件,细化分解工作任务,实施项目化管理,推进全市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工作的深入开展。六、创新工作落实机制。要着力抓好“三力”,即增强凝聚力,保证执行力,提高创造力。要把经济社会发展的各项目标任务落到实处,必须注重机制建设,把握谋划设计、责任分工、推进实施、动态评估、信息反馈等各个环节,建立无缝对接、系统完整、运转协调的落实机制,不断提升工作的科学化水平。建立健全工作责任、信息传递反馈、行政效能监察、督查等机制,促使各级、各部门动起来、紧起来、严起来,确保政令畅通、令行禁止。大兴调查研究之风,大力倡导问题在一线发现、矛盾在一线解决、经验在一线产生的一线工作法。积极推行县委权力公开、党务公开、政务公开“三公开”工作,切实把风气搞正、把工作做实。要进一步完善奖惩机制,健全领导干部问责制,重点解决落实不力的问题。

⑦ 服务化的发展服务业 加快三产化的建议

1、发展服务业 加快三产化
中国发展第三产业,关键在于政府高度重视,关键在于政府正确引导,关键在于全社会的支持,关键在于支持服务业发展的舆论氛围,我们要提出:“发展服务业,加快三产化”的口号,召开国家主要领导人参加的全国加快服务业发展的大会,号召全国加快服务业的发展,推动中央各部委和地方各级政府采取措施加快服务业发展,形成全社会积极支持三产化的局面,中国的服务业将会得到快速发展,中国的三产化进程将会得到明显加快,中国的大学生和农民工就业难的问题将会迅速缓解,中国的失业率将会明显降低。
2、三业并重 三业鼎立
农业及农村、农民一直受到国家的高度重视,已成为我国发展改革稳定的基础。许多地方政府非常热衷于投资多、污染重的重化工业项目的投资,一些重化工业发展过快过猛,出现了用污染和能源换外汇的现象。第三产业虽然受到中央的重视,但许多地方政府热衷投资大的重化工业,相对农业、工业经常忽视第三产业。因此,在三次产业中,要提高对第三产业的重视,要优先发展第三产业,调整振兴第二产业,稳定提高第一产业;要三业并重,三业并举,三业鼎立,使三业(第一产业、第二产业、第三产业或农业、工业、服务业)共同举起中国经济这个巨“鼎”。
3、既发展现代服务业 又发展传统服务业
农业应该发展现代农业,工业应该发展高新技术,进行新型工业化,服务业不仅应该大力发展现代服务业,还要大力发展传统服务业。传统服务业没有污染,可以解决许多就业,许多传统服务业还属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范畴,应该给予大力支持。服务业不论是现代服务业,还是传统服务业,都能促进经济发展,提供大量就业机会。因此,要改变歧视传统服务业的现象,不仅应该大力发展现代服务业,而且要大力发展传统服务业。
4、既发展生产服务业 又发展生活服务业
在新型工业化和农业现代化的过程中,其实质关键是生产服务业的发展,中国工业的振兴和农业的提高关键是工业和农业的研发、设计、品牌、营销,核心是技术创新和管理创新。工业和农业的研发、设计、品牌、营销仍然属于第三产业,是中国经济发展的薄弱环节,我们要切实加快生产服务业的发展,从而促进工业和农业的发展。同时,我们要加快生活服务业的发展,切实改善人民群众的生活质量,解决好民生问题,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求。
5、既加快二产三产化 又加快一产三产化
第二产业主要是工业出现了明显的三产化趋势,出现了新型工业化与三产化的相互促进,实质是微笑曲线底端的工业制造向两端的生产服务业--研发、设计、品牌、营销、管理延伸,实质是中国制造拉长产业链,向中国创造发展。二产三产化就是工业三产化,实质是加快工业生产服务业的发展。第一产业--农业也出现了明显的三产化趋势,出现了农业产业化与三产化的相互促进,实质是农业生产向两端的生产服务业--农业的研发、设计、品牌、营销、管理延伸,实质是农业生产向农业的产前、产中、产后服务延伸。一产三产化就是农业三产化,实质是加快农业生产服务业的发展。因此,必须既加快二产三产化,又加快一产三产化;既加快工业三产化,又加快农业三产化。
6、既加快城镇三产化 又加快农村三产化
城镇三产化就是城镇第三产业迅速发展,第三产业的产值和就业比例在城镇生产总值和就业中所占比例越来越大,第三产业最终占据主要地位,三大产业从大到小的产值和就业比例最终成为“三、二、一”。我国城镇已掀起三产化的浪潮,许多城镇特别是特大城市、大城市由于大气污染防治的要求越来越高,已开始大规模的第二产业退出城市市区,第三产业进入城市市区的“退二进三”;已开始大规模的工业退出城市市区,进入方便进行大气污染防治和水污染处理的开发区和工业区的“退城进区”,城镇第三产业迅速发展,城镇三产化迅速加快。
农村的发展不仅依靠农业的发展,而且依靠农村第三产业和第二产业的发展。当前,贫困的农村地区农民缺乏资金和技术,许多工业特别是重化工业产能已经严重过剩,许多工业特别是重化工业的小企业属于国家禁止的“七小”企业,贫困的农村地区在加快农业发展的基础上只能主要发展服务业。农村要发展必须加快农村科技、教育、卫生、文化、体育等第三产业的发展,必须加快农村交通、商业、旅游、金融、通讯等第三产业的发展。因此,必须既加快城镇三产化,又加快农村三产化。
7、城镇化与三农的战略措施--县域中心的三产化
县域中心(包括城市人口100万以下的地级中心)是以城促乡的有效环节,是以工补农的关键环节,是以商补农的有效环节。县域中心是我国吸引农村人口集聚的最佳环节,是解决我国城镇化过程中特大城市人口急剧膨胀的战略措施。县域中心相对农村的村、乡、镇投资具有规模大效益高的规模优势,是解决我国“ 三农”问题的战略措施。
建议集中大量资金,加快对全国县域中心的基础设施、公用设施的投资,加快对全国县域中心的教育、卫生、科技、文化、广电、体育等社会事业的投资,推动县域中心三产化的进程,增强县域中心的吸引力,从而增强县域中心对农业、农村、农民的服务,从而促进我国县域中心及其所属农村地区的经济和社会健康发展。

⑧ 威海环翠区政府为加快培育发展新动能,打造发展新引擎提供了哪些扶持政策

2018年,共兑现扶持资金9605万元。转眼到了2019年,区委、区政府根据我区实际,再次对扶持政策进行了调整,提高了政策的精准性、靶向性、时效性,将扶持政策的数量一口气增加到十二项之多。 分别为: 1.关于实施“英才汇翠”计划加快新旧动能转换的意见。 2.环翠区关于鼓励龙头企业发展的扶持意见。 3.环翠区关于重点财源贡献企业的扶持意见(试行) 4.环翠区关于加快推进军民融合发展的扶持意见 5.环翠区关于加快工业和信息产业发展的扶持意见 6.环翠区关于推进科技创新的扶持意见 7.环翠区关于扶持科技企业孵化器发展的意见 8.环翠区关于进一步加快服务业发展的扶持意见 9.环翠区关于加快建设威海创新园的专项扶持意见 10.环翠区关于加快楼宇经济发展的扶持意见 11.环翠区关于扶持总部经济发展的意见 12.环翠区2019年招商引资奖励办法

阅读全文

与禹州市加快金融服务业发展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恒冒财富理财 浏览:721
银行跨境理财 浏览:352
股票一次最多买多少股 浏览:666
办房贷要买贵金属 浏览:702
80年代理财 浏览:903
中翌理财亏掉怎么报警 浏览:295
人民币增值利好哪些股 浏览:532
招财猫理财投资 浏览:577
征信可以办助学贷款吗 浏览:259
东方财富期货怎么关注好友组合 浏览:263
红枣期货10000元 浏览:494
51vv股票是什么意思 浏览:641
信托与pe 浏览:64
新闻联播人民币 浏览:529
股份融资 浏览:55
翘然天津资本投资咨询有限公司 浏览:456
融资融券宝典 浏览:29
定期理财规划 浏览:599
恒大集团股票行情 浏览:6
信托信披 浏览:9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