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互联网金融备案延期,大家对于延期时间有什么看法
给你个通俗的解答吧 这两者投资都有风险 股票的话 有涨有跌 涨就赚钱反之回则赔钱 互联网答金融则是我们平时常见的那些理财p2p理财平台,例如人人贷 宜人贷 小管家 什么的 这类的理财 就是你把钱投到平台 一定期限后收取利息 两者都有风险的
❷ P2P平台备案延期多长时间
2017年12月,互联网金融风险专项整治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下发了《关于做好专P2P网络借贷风险专项属整治整改验收工作的通知》(57号文)中,明确规定2018年4月,大部分P2P平台备案工作应当结束,6月份则是备案登记的最后期限。
然而,就在众平台还在为法律意见书等准备材料疲于奔命,全力冲刺网贷备案验收之际,有消息称,监管部门在近日紧急下发通知,要求各地暂停发放网贷备案登记细则(正文及征求意见稿)。
据了解,监管层的思路主要集中在三个方面:一是验而不收(不断让机构补充资料,加大各种合规成本);二是实施不发牌照的穿透式日常监管(不急于发牌照,但日常监管完全按管理办法执行);三是不再提“双降”,允许合规资产增量。由于P2P整改验收工作量大、难度大、进度滞后,目前最后期限还没有确定,需要等下一步通知。
事实上,网贷行业备案还是一个全新的监管动作,相关机构此前也并无经验,尤其是全国各地金融环境并不一致,对相关企业来说可能并不公平。截至目前,网贷备案的相关细则的制定和执行权限由各地金融办(金融局)掌握,但由于各地市场环境的差异和发展需求,各地监管部门对网贷平台的态度也有很大的差别。
❸ 什么原因导致p2p备案延期
之前中央把网贷的备案权下放到地方,但是各地备案标准松紧不一,容易导致监管错位或监管无效。所以中央收回备案权,制定全国统一的备案标准,可消除监管套利,合理性和真实性更高。
值得一提的是,网贷整改延期的情况已发生过一次。2016年8月24日《网络借贷信息中介机构业务活动管理暂行办法》下发,提出给一年整改期限的要求。但到了2017年6月,各地金融办相继发布延期通知,将2018年6月底作为整改的最后期限。
但是最近又有消息显示备案延期。备案延期因素:
各地监管细则存在地区差异,产生监管套利空间。比如部分地区要求银行存管属地化、山西要求债转次数不超过3次、重庆部分区县要求“双清”才能备案,而湖南攸县等地则表现出了极大的宽容。各地的政策差异,导致了突击异地注册、买壳、多地备案等套利现象的涌现。
整改进度不及预期,大平台比小平台难度大。大平台积累了比小平台更为沉重的历史包袱,消化存量需要调动的资源和投入的精力更甚。但是行业头部平台存量都不小。相比较而言,小平台验证了“船小好调头”的古话,违规存量很容易消化或转化为合规资产,相对而言容易满足备案登记的监管要求。但这助长了养壳卖壳,而非实际开展经营的激励。
地方监管顾忌平台无法备案的风险。多年来刚性兑付盛行,不少投资人盲目投资,一旦出现风险就把矛头对准监管部门,加大了地方监管处置的难度和压力。一个个平台背后是无数投资人的血汗钱,有些地方不可避免对无法备案的平台“投鼠忌器”。
❹ 互联网金融专项整治延期一年,是不是真的啊,我在海银财富官微看到的。
是真的吧,既然是海银财富官微发的应该是没问题的!
❺ 今年的互联网金融整理整顿什么时候结束
现在来互联网金融已经进入了洗牌阶段,自一些没资历没背景的小平台将会主动退出市场,留下的基本都是一些有资格背景的大平台,说到底,互联网金融还是在和国有银行抢生意,这个从理论上来说就是行不通的,最后留下的所谓互联网理财平台也是傀儡而已,最明显的一点,投资回报率肯定很低。现在有的近3000家理财平台,最后能够活下来1000家就不错了。
❻ 听说海银财富官微发布的文案说互联网金融专项整治延期一年,是真的吗
可以去它们公众号那上面发的信息应该没问题的。
❼ 网贷整改延期,P2P还能投吗
投资还是可以的 但是你要选择好平台 要不真的风险太大 小管家 宜人贷 人人贷 目前来说 还是比较稳定的 平台
❽ 互联网金融指导意见 p2p 18个月整改期 从什么时候开始
监管政策预计2016年下半年开始落地,从落地开始有18个月的整改期。预计2018年中旬整改期结束
❾ p2p理财整改,延期有这方面的新闻吗
有这样的新闻,具体时间还没有确定。你可以详细看下这个新闻。
深圳网贷整改将延期 具体时限尚未明确
❿ 关于进一步做好互联网金融专项整治清理整顿工作的通知 这个是真的吗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多方核实获悉,近日,互联网金融风险专项整治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下发《关于落实清理整顿下一阶段工作要求的通知》(整治办函[2017]84号文)。
其中,值得注意的是,对整改类互金机构,明确业务规模和存量违规业务要“双降”,不再新增不合规业务,整改时间原则上不超过1年,即整改实施阶段应最迟于2018年6月底前完成。多位接近地方金融监管人士表示,已经收到上述通知。
84号文要求:
一、继续发挥好省级领导小组和整治办的统筹作用。各省要高度重视,毫不松懈地继续做好专项整治各项工作,保持对互联网金融各类违法违规活动的高压态势。各省领导小组以及整治办联合工作机制要继续保持,定期召开会议。
二、扎实做好重点对象的分类处置。抓紧完成重点对象现场检查、出具整改意见、制定整改计划等工作。
具体来说,对整改类机构提交的整改计划,要履行批准程序,确保符合要求,一是明确业务规模不能增长、存量违规业务必须压降、不再新增不合规业务,二是整改时间原则上不超过1年,超过1年的需经领导小组组长签字同意。
对已提交整改计划的机构,要加强监管,要求其按月提交标准化的整改进度报告。
对列入取缔类的机构,要明确取缔工作责任主体,并做好相关工作衔接。
对此,华东某地金融监管人士在接受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采访时认为:“非常时期非常手段,限制规模,意在防止风险扩散和穿透,只是短期的控制,但不是长期的目标和方向。”
广州互联网金融协会会长方颂告诉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双降”不是指平台的成交额不能增长,不能再发新项目,而是指待偿金额不能增长,违规业务不能新增,若有存量,要尽快处理和化解。
方颂认为,中央和地方政府提出“双降”的要求,主要是为了防止整改延期风险扩散。由于行业从业机构数量庞大、业务创新头目繁多、合规界定困难等客观因素影响,为保证整顿质量和效果,整改期限已经从最初原计划的2016年11月,延长到了2018年6月。对于中央和地方主管部门来讲,要控制整体和最终风险,最好的方式是控制总量,不因整改时间的延长而导致总量的增加,从而导致更大的风险。
三、持续做好非重点对象的随机抽查。各省要按月进行滚动抽查,月度抽查比例不低于非重点对象的5%。对于抽查发现规模较大、问题较严重的,要纳入重点对象,开展现场检查并视情况进行分类处置。对于新发现的互联网金融业态或相关从业机构,要及时纳入清理整顿档案库。
四、加强清理整顿工作的非现场监测、督查。各省整治办要按月报送辖内工作进展情况,为加强全国整治工作的调度,全国整治办将按月通报各省进度情况。